刘黎:“若是以搜神之法去完全感应清楚,这么大、这么深的地方,今天累死你也不行。我告诉你吧,这座公园的地下,是一片战国大墓,在这里只要肯挖,到了一定的深度,坑宽一点,定能碰到两千多年前的楚墓。”

郴州处于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的交汇处,也是珠江、湘江、赣江水系的分界处,战国时楚国的南疆,越过这个地点再往南,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是遍布湿障丛林的蛮荒之地了。

南塔岭一带与洛阳北茫山有类似之处,古语生居洛阳死葬北茫,而楚国封地在南疆的贵族一系,生居郴州一带,死后世代葬于南塔岭。南塔岭自然不能与北茫山的规模相比,做为南楚贵族世代安葬之地的持续时间,楚被秦国灭亡之后也就断了。

但是南塔岭战国墓葬群密度相当大,埋藏的年代和地点都很集中,刘黎说这座公园下面是一片古墓并不夸张。游方点头道:“听我姐夫说过,郴州这几年接连发现战国楚墓,都是在某片地方附近的工地,看来说的就是这个公园。”

刘黎瞟了他一眼:“你姐夫,他是做什么的?”

游方很不好意思的答道:“他是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副所长,主管野外发掘与文物抢救保护。”

“哦?”刘黎突然笑了:“难怪你小子优哉游哉,一点都不着急去找阴界土,等着你姐夫的消息吧?还真会省事!”

游方低头道:“弟子一点投机取巧的小心思,一句话就让您老给看穿了。”

刘黎:“会取巧并不是坏事,但也要会下功夫才行。…唉,我本想带你来感受一下,可能有阴界土埋藏的地方,其地气感应会如何,现在全被搅乱了。”

见老头还揪着这个话题直叹气,游方一指远处的郴州城劝解道:“你看看城市的发展,时代毕竟不同了,唐与汉不同,今与古不同。修这么一座公园,也算阻止了周围房地产开发的蚕食,市民也有个休闲的去处,并不是坏事。”

刘黎还是觉得心情不顺,嘟囔道:“公园可以有很多种,也不能把这里修成这样啊?你觉得在北京天坛公园架个海盗船,感觉不别扭吗?这下面可是成片的战楚大墓,保存都很完好,地气感应苍凉悠远,应是适于行游阐发幽思之地,此塔便是呼应地气之灵枢,当时有人懂行。难道今天设计公园的时候,就没请明白人来看看风水吗?”

游方陪笑劝道:“有些传承,偶有扰断,需要时间慢慢恢复。能修这座公园是好事,至于人文的进步得有一个过程,各地的人们渐渐会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市民休闲不仅仅就是个游乐场,它会有多种风格的选择,与地气相合滋养今人之神思。您老就别再感慨了。”

刘黎的心情稍微舒缓一些,又瞪眼训徒弟道:“我这么大年纪,发两句牢骚不行啊?”

游方:“行,当然行!但您的年纪看上去一点都不大,生龙活虎呢,刚才这一路飞遁,您显然未尽全力,我差点都追不上。”

刘黎撇着嘴一摆手:“别净拣好听的说,谈正经的吧,有得必有失,如今在这座塔上,感悟心盘倒是更合适。想当年我与松鹤谷向家上代门主,就曾在此地问论心盘,真没想到,下一代门主向左狐死在我手里,转眼百年看似世事无常,却有阴阳消长生煞相化运转,沉淀于地气之中,这便是心盘术之根本心法。”

刘黎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开始向徒弟讲授心盘…

所谓运转心盘,并不是以神识运转地气,恰恰相反,而是在随着地气感应运转神识,这是一种自我体验,甚至可能是恍惚中的灵光一现。所以早在游方尚未掌握灵觉之前,就朦胧的摸到了心盘术的一丝门径,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

就比如脚下这座砖塔,最早的古塔可能早已无存,但它不等于真正的“消失”了,断瓦残砖散落于荒烟蔓草间,埋藏在历史层积的记忆中,环境中还留存其物性与气息,神识至精微处可以感应到。而如今这座清代的砖塔,表面又经过了二十一世纪的修茸,自然带有层次分明的信息。

这种信息在动静之间,如一条奇异的河流,其运转方式与人们平常所理解的运动流转不动,而是空间与时间的韵律共呜在环境中的表达。它是神识无法触动的,但可以去感应,并且在一种空灵与清晰的境界中随之运转。

这种境界不仅是玄之又玄的描述,在秘法中有实证的体验,就“神气相合,炼境之至,化神识为神念”。它必须在突破“神气凝炼,移转灵枢”的境界之后才能掌握,否则无法去谈随地气运转神识。

游方当初也曾勉强发动似是而非的心盘,总是感到难受欲呕,假如不是从小习练内家功夫,身强体壮神气完足,换个人恐怕会当场抽搐晕厥。就算是游方这种体格精力,也是非常伤身的,秘术自有忌讳不能随便乱来,不得师承指点自行摸索误打误撞,最容易出这种问题。

当完全掌控“炼境”秘法之后,才可以修习“心盘”,心盘既是一种秘术,同时也是达到更进一步的境界“化神识为神念”的一种修炼方式。

刘黎讲授完毕之后又吩咐道:“以你此时的功力,不可勉强发动心盘,到了火候之后知其所以,自然能运转它,为师今日所授用意如此。…你今夜就此地炼境,切记不要运转心盘,而是展开神识感应精微却勿有所触,体会空灵之境。…你这个小游子,定力还算可以,但行事太溜滑难免影响心性,须先掌握极静如凝,等功夫到了,才可静极而动。”

是夜,游方按师父的指点在南塔上定坐,没有修炼任何的秘术心法,就是体会纯粹的空灵定境。神识蔓延到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与地气物性融为一体,自然有所感应却毫不刻意主动去感应。这座古塔历代倾颓、荒废与重建、修茸,在环境中弥漫存留的气息,似乎也融入他的神识之中,宛如自身的记忆在无声无意中相忘。

游方坐忘于半空,他的神识也弥漫到塔下的山丘,植被以及人们活动留下的生气之间,透露着悠远苍凉的古意,从地底深处传来,微弱而清晰凝厚。浓郁的阴气被这座灵枢之塔所镇,安然沉睡于天地之间。

这就是可能存在阴界土的地气属性吗?此时的游方没有去思考,只是在体验。

天色微明的时候,游方睁开眼长出了一口气,坐在塔顶另一端的刘黎站起身来笑着问道:“小游子,感觉如何?”

游方起身拜谢:“风水灵枢可滋养形神,弟子今日才得其中之妙,多谢师父指点迷津!”他为什么这么说?前两天体力与精力消耗极大,游方自己估计须调养十天半月才能完全恢复。今夜并未习练内养心法,而是在师父的指点下释放神识与地气一体炼境,一夜之间竟然神气完足,这分明就是直接借助地气灵枢之功。

刘黎很满意,和徒弟开了一句玩笑:“嗯,不仅可以滋养形神,还可以美容养颜呢!要不我老人家一百多岁了,还能这么年轻吗?”

游方附和:“对对对,您老人家的精气神,哪里像个九零后。”

刘黎一愣,从塔顶那边绕到近前,伸手敲在徒弟脑门上道:“臭小子,啥意思,有你这么胡说八道的吗?”

游方一缩脖子辩解道:“怎么胡说了,您老不就是一八九零后生人吗?”

这回刘黎没绷住,被徒弟的话逗得哈哈大笑,晨曦中的鸟儿飞来似乎被吓了一跳,扑扇着翅膀惊走。游方提醒道:“师父,时间不早了,待会儿说不定就有早起晨练的,听见塔顶上有人笑会被吓着的,我们还是下去吧。”

刘黎却不着急走,背手而立眯着眼晴问道:“徒儿啊,方才定坐之时,神识与地气相融,就没有发现有什么动静吗?”

游方眨了眨眼睛,指了指下面的山丘:“有耗子在打洞,正想趁着天还没亮,下去抓耗子玩。”

刘黎抻了抻胳膊似是在伸懒腰:“老胳膊老腿也该活动活动了,走,一起下去,今天为师亲手抓耗子。”

游方:“杀鸡焉用屠龙刀?这点小事,有弟子在,哪能让您老人家动手。”

刘黎笑着捻了捻下巴:“吾刀不屠龙已久,抓三只耗子玩玩吧,你小子好好学着点。”

他俩在说什么?这地下有人盗墓!很难想像,这里不是荒郊野外而是南塔公园,每天人来人往热热闹闹,什么样的盗墓贼能盗到这里来?公园里也不全是娱乐设施,还有绿地和植被,尤其是这个南塔岭山包,有专门的绿化。

所谓绿化不仅仅是种树,包招平整土地、挖坑施肥、灌溉育株等等工作。此公园是新建,绿化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山脚一侧靠近公园围墙的位置有一座工人住的小屋,应该是施工时所建一直还保留着。盗洞的入口就在这间小屋里,在外面看不见任何痕迹。

游方夜间于塔上定坐,神识与地气相融,自然有所感应,他发觉小屋里有个地洞,挖的已经挺深了,有三个人在下面掏洞,一边向外运土。在这个地方偷摸干这种工程,绝对不是绿化也不是打地道战,用意再明显不过。

如今这种活动真是太倡獗了,在大庭广众眼皮子底下盗墓!从其手段来看,倒是深合江湖行事“灯下黑”的要义,每天走过路过的人那么多,但谁能想的到啊?

第一百章 有鬼啊

师徒二人下了塔,游方就要朝山脚下的小屋冲去,师父却叫住了他:“别着急,天没完全亮呢,还得黑一阵子。你在这里,能查觉到他们吗?”

游方试了试,很惭愧的答道:“离的太远了,他们又在地下太深,除了洞口处运土的,仅凭神识搜索感应,我察觉不到另外两人的行迹。”

刘黎又问:“那你刚才是怎么查知的呢?”

游方:“那是坐忘中的空灵定境,神识与地气交融,自然而然明晰。”

刘黎:“现在再试试!”

这怎么试啊?空灵坐忘之境,讲究气不动而神定、心不动而意定,此时并非定坐,很难达到那种状况。而且离开塔顶之后,失去居高临下的地势,又不再身处地气灵枢位置,神识不可能延伸感应那么远,游方确实办不到。

刘黎笑了笑,用教导的口吻道:“行走坐卧,一念之间皆有空灵之境,这才是行走山川的炼境功夫,知道自己火候差在哪里了吧?同一种境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印证,所谓‘神气凝炼,移转灵枢’也可如此衡量。”

老头说的道理游方完全明白,但他确实还没有那个境界,也清楚所缺的在何处,于是不再勉强,边走边道:“师父,现在就去抓耗子吗?”

刘黎笑着摇头:“不着急,让他们再挖会,咱俩散散步、聊会天,该出手时我自会出手。”

两人在南塔岭脚下的树林中散步,走着走着就来到了那间小屋附近,都施展轻身步法不惊动里面的人。刘黎兴致不错,对游方讲了个故事…

刘黎年轻的时候就是风水师,阴宅、阳宅都给人看过,倒不是凭这个混饭吃,而是师父要他以此身份行走江湖,历练的不仅是秘法,而是体会普通风门中人的市井百态,老头的江湖门槛比游方更精,当年的见识自然不能少了。

话说北洋时期,年轻的刘黎给一大户人家点穴选阴宅,得到的打赏很多,同时也客串墓穴的设计,指挥工匠依法营造。这是当地一位督军为父母合葬修的大墓,督军的父亲曾做过前清的巡抚,后来又响应辛亥革命起事。世代官宦人家,选的当然是风水宝地,陪葬也相当的丰富。

此地人烟密集,离这位督军家祖坟地不远之处,还有另外一片公众坟山,这边在修墓,百步之外还有人在修祭祀祠堂。刘黎特意打听了一下,是哪姓哪族祭祖的祠堂?有人告诉他,附近有个王家庄,庄中有几户姓薛的,是几代居住于此的小姓,人丁不旺,先人都葬在此处,祖上有些旁支的坟茔已经找不着了。

前不久从南方来了几个年轻人,自称姓薛祖居于此,参加革命党造反成功做了官,特来认祖归宗,自愿捐钱修一个祭祖祠堂。薛姓人家当然高兴,这几人就凑钱买了块地修了一个小祠堂,荒山脚下一小块地皮也花不了几个钱,主要是建筑和人工的费用占大头。

故事说到这里,刘黎突然住口不言,笑着看着徒弟。游方也反应过来了,接话道:“那几个人根本不姓薛,就是来盗墓的,花点小钱修个祠堂,在香案底下打地洞,横挖过去掏督军家的祖坟。您老这边点中的墓穴一下葬,恐怕就被那边顺手盗了。”

刘黎点头:“这就是江湖中‘灯下黑’的手法,居然玩到了我的眼皮子底下。”

游方:“那几人后来怎样了?”

刘黎淡淡道:“还能怎样,让督军给毙了,从古至民国,盗掘人祖坟都是死罪。求财不要命的人多,但那么肆无忌惮的真是少见,还自以为手段高超。”

游方:“有些人并不是真的胆大,只是求财心切以至于忘乎所以不顾一切,你看看今天这伙人,自以为能瞒天过海,都把盗洞挖到哪里来了?”

自古盗墓贼挖洞,最难处理的是两点:一是如何掩藏洞口,二是怎么处理浮土?高明的盗墓贼打一个十几米的深洞,能让地表看不见浮土,这手段让外行人觉得神乎其神,其实也并不太复杂,最简单的就是洒、垫二招。

洒就是指洒土,假如附近有沟渠或水流,直接把土运出来扔到沟里或水中,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垫是指把它垫到地表植被之下,先把附近的灌木或树丛铲起来,然后把浮土一堆,再把植被重新放上去,洒上一片枯草树叶。假如是野外,很少有人注意到地表特征的起伏变化,所以外行人根本就看不见从盗洞挖出来的浮土。

到了近代,科技手段的进步诞生了更简便的方法,比如狂狐他们带着游方去盗墓,就用炸药产生的高压空气,直接炸出一个人可以钻进去的深洞来,处理的土方量要小多了。这种办法只能在郊外用,至于人多的地方很可能会被察觉,除非附近在挖地铁也是天天放炮能做掩护。

而这里的洞口有屋子做掩护,洞打的相对比较容易,也不必在一夜之间就完事。浮土处理的很简单,随意撒在屋子周围,山脚下也正在搞绿化。树坑边的堆土很多,路过的人也不会起疑心。但是刘黎和游方这种人以神识一扫过,就觉得这屋子周围的阴气太重且缺乏生气,似乎沉睡很久刚刚被唤醒的感觉。

“土”,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出土文物,只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罢了。

刘黎指了指周围的树坑说:“这种土,没法种树,填在树坑里树苗很难存活,只是当时看不出来。”又问游方道:“我考考你的神识,到底离多近,才能察觉到地下的人?”

游方展开神识尽量向地下蔓延,这可比空间搜索的范围小多了,他越走越近一直走到那栋屋子的墙根下,才在地气扰动间感应到下面有人气活动。这个盗洞成阶梯状倾斜向下打了有三十多米长、十几米深,不是一、两天的功夫能挖好的,而且修的比较宽,看来想准备以此为“基地”长期作战,不是干一票就走的样子。

刘黎问了一句:“摸着了吗?”

游方点了点头,老头一伸手:“等会儿有好戏看,先把罗盘给我。”

游方这一次化名梅兰德去鸿彬工业园看风水,当然随身带着罗盘,从背包里掏出来递给刘黎。他以神识感应地气,隔着地层也仅仅能查觉到地下一米多深的物性变化,但是屋子里被人掏了个洞,站在墙根下神识可以直接延伸感应到整个盗洞里的情况。

在盗洞的最前端,一个人正在往下挖,另一个人负责运土,透着薄薄的土层,游方的神识却无法延伸而入,除了浓郁的阴气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物性的波动,好似被一层无形的隔膜阻挡,哪怕最微弱的地气波动都传不出来,仿佛那一边是另一个世界。

游方正在诧异间,盗墓贼一锄头下去,已经打穿了那个未知的世界。用锄头盗墓,还真是临时客串的蟊贼,看来是用锄头用习惯了。那神秘的界线之后有什么?没有任何新鲜事物,就是地下填土层与积郁的浓厚阴气,此阴气精纯凝炼仿佛已沉睡千年。

所谓感应,神有所感,形有所应,游方也不由自主感到一片阴寒,延伸的神识仿佛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所以刘黎刚才会问他:“摸到了吗?”

就在这时,游方突然感应到身边强烈的地气运转,原来是师父刘黎有了动作——他在运转心盘,且不仅仅是运转心盘。心盘术的原理是在地气中运转神识,却并不触动地气,而刘黎此时的动作不仅在触动,而且明显的在操控。

老头在运转心盘的同时,施展移转灵枢之法,游方恍然间差点以为时光倒流,并不是真的看见了过去,而是神识被卷入到一个未知的隧道中,各个年代留下的气息飞快的呈现印入感知,产生种种错觉。

在刘黎的神识所及范围内,各种煞气四溢缠向那三个人。

煞气还有种类吗?隐藏在过去的追煞,运转在今天的劫煞,将要到来的迎煞,无时无刻不随着时间与空间在运转,只有运转心盘才能够感应到玄妙。

刘黎的攻击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打开了一扇恐怖的门,使对方无时无刻总能感受到环境中的煞气缠绕侵袭。这既是炼器也是炼境,但归根到底是炼人,以人为灵枢引煞,以秘法留下奇异的灵引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散去。

游方倒吸一口冷气,这就是所谓转煞缠神吗?真是太厉害了!刘黎对付的只是三个小蟊贼,并没有真正动用转煞缠神术,只是那么意思意思比划了一下,随即收了秘法一切恢复正常,然后转身问游方道:“徒儿啊,明白了吗?”

游方点头:“弟子明白了,当真太阴损了,伤人形神于不知不觉,还不如一刀杀了。这种秘术发动起来太难,只要稍不留神就会反缠己身,若不是深仇大恨不死不休,还真没必要。”

刘黎感慨道:“谁说不是呢!以你今日的功底,先炼境有成,才能运转心盘,心盘运转无碍,才谈得上化神识为神念,只有掌握神念,才可以施展转煞缠神之法。我今日只是略做演示,让你明白其中关窍,待你掌握神念之后,自知怎么去运用这种秘术,但切记不可妄动,于人于己都无好处。”

游方拱手行礼:“弟子谨记师父教诲!…接下来呢,我们做什么?”

刘黎有些神秘的答道:“接下来就等着吧,看多长时间后会闹鬼。”

闹鬼,闹什么鬼?那就等吧。

三个蟊贼一人在最下面挥锄头,一人在洞中来回运土,洞口外还有一人将土卸到屋子里暂时堆放。刘黎施法、收法也就是几秒钟功夫,三个人没有任何反应,该干啥还在干啥。

但渐渐的就觉得不对劲了,地洞里拉着电灯泡照明,怎么灯光变得越来越飘乎似乎蒙着一层雾向外散发着冷气,两个肩膀头寒飕飕的?明明就是一条空荡荡的地洞,怎么感觉四面变得非常空旷,有无数双眼晴在看着!

很多很多年前,有人在这里填土掩住墓穴,怎么现在又好像有看不见的人在填看不见的土,将自己掩埋在这深深的地下?这分明就是一种幻觉,但身体的反应却是真实的,一阵阵阴寒发虚仿佛快要窒息。

最前面那个拿锄头刨地的蟊贼,本就不是专业的盗墓贼,胆子不算很大,手已经开始发抖了,一锄头下去劲力没掌握好,锄头把脱手打在了自己的脚面上。然后就听见他大叫一声:“有鬼啊!”转身就跑。

这个盗洞打的很宽大,但也不能这样撒开了跑啊,一直起身子后脑门就撞在了木架上,脚下莫明其妙的一绊摔了个嘴啃泥,却顾不得疼痛连滚带爬的往外面冲。

盗洞中间负责运土的那个蟊贼也是战战兢兢,仿佛这一筐一筐的土中埋藏着什么令人恐怖的东西,听见同伴的那一声喊,一撒手也向外就跑,同样摔了一跤连滚带爬。

在洞口处负责倒土的蟊贼此刻同样胆战心惊,看着屋子里那个洞口,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一张巨口,就似要从地上扑起来将他吞进去。

一声“有鬼啊…!”从地底深处传来,他莫名就感觉到盗洞中冲出了一只看不见的怪兽,随即也大叫一声:“有鬼啊!”

游方听见了声音,紧接着那扇小屋的门就被撞开了,跌跌撞撞的接连跑出来三个人,第一个人肩膀上的衣服不知被什么东西勾破了,第二个人的裤脚撕了个大口子,第三个人的额头还在流血。

但这三人谁都没有来得及跑出去,刚一冲出来就被站在门边的刘黎打晕了,就像接连栽倒的三个大粽子。刘黎直接用脚一挑,接连几下将这三人从地下勾起来又扔回到屋子里,吧唧吧唧就跟摔死鱼一般,然后冲徒弟招了招手道:“进来,关上门说话,别惊扰他人。”

游方跟着师父进屋,这所房子不大只有前后两间,外间有桌椅立柜,墙角堆放着锄头、铁镐、铁锹、竹筐、笤帚等杂物,里间有两张床和一个旧衣柜,这里看上去应该是绿化工人的工作间兼宿舍。

此刻,外间的地上躺着三个在昏迷中打着寒战的家伙,里间靠内侧墙角的一张床被搬开了,地面有个一米长、约六十公分宽的洞,大约呈四十五度角倾斜向下延伸,修的挺仔细,竟然还有简单的台阶方便上下行走。旁边放着一块约五公分厚的水泥板,恰好能将洞口整齐的掩住。

平日里将洞口盖上,床挪回原位,再放上一些杂物,还真不容易看出破绽。这里住了两个人,外间却躺着三个贼,游方又出去检查了三个人的手。从老茧的痕迹看,有两人应该经常使用镐头与铁锹,而另一人手心和大拇指肚都被熏黄了,看来平时抽烟的习惯姿势很特别。

“师父,有两个应该就是住在这里的绿化工人,这一个人可能是盗墓的老手,我推断是此人买通了另外两个工人,说服他们一起动手。”游方禀报道。

刘黎:“这种事通常都有内行参与,也不用花钱买通,只要告诉另外两人有什么好处,贪念一起就会跟着干的。这种活没有行家指点干不了,盗洞怎么挖才能不塌、什么地方有东西、得手后怎么销赃,一般人哪里懂?”

游方:“看这个架势,他们可不是只干一、两天,打算搞地道战了,目前仅仅是开了个头什么都没挖到。”

刘黎笑了:“是吗?那你就下去检查一下,隔空以神识感应并非万无一失,掌握秘法之人常有此疏忽,有条件还是亲身查验一遍比较好。”

游方一皱眉:“耗子都逮住了,弟子还用再下去吗?”

刘黎嘴角一翘:“怎么,你也怕鬼吗?我告诉你,这下面真的有鬼,为师命你下去把它抓上来,你去不去?”

游方苦着脸道:“师父这是吓唬我吗?您刚才施法弄的下面煞气甚重,这三个人跑出来,地底煞气汇聚正跟着他们往外钻呢。但弟子有秦渔在手,怎会在乎这区区煞气?就算下面有鬼,也抓出来让师父玩玩。”

刘黎啐道:“有鬼你自己玩,我才没兴趣呢!罗里罗嗦半天,别光说不炼啊,再磨蹭一会儿,天都该亮了。”

游方一伸手:“师父把罗盘还给我。”

刘黎的语气似是嘲笑:“怎么啦,听我这么一说,你心里反而没底了?有秦渔防身还不够,既然已掌握神识,还想拿罗盘探路,身为地师传人胆子怎能这么小?”

游方赔笑道:“小心非胆怯,我方才以神识感应到此洞尽头有些怪异,谨慎行事从来不是错,身为地师传人怎能鲁莽?”

刘黎将罗盘递给他:“小游子,你总是有理,还不快下去!”

第一百零一章 琉璃珠

游方左手托着罗盘、右手持秦渔,猫腰硬着头皮进了地洞,心里也是一阵发毛。本来没什么好怕的,可是刘黎施展了转煞缠神术,搞得下面很瘆人,又说了那样一番话,搞得他心里很没底。

世上所谓胆大者,有三种情况:一是无知者无畏,冒冒失失就敢闯;二是利欲熏心,忘乎所以铤而走险;三是心中有数,会发生什么情况很清楚,因此不惧,但谁也不敢说一切尽在掌握,只局限在某些的场合。

这三种人,游方都不是,至少此时心里没底。小游子行事从来都不是肆无忌惮,否则也不会那么溜滑,不无谓的冒险,但他不是怕事,无计可施之时也会迎刃而上,“胆大”与“勇敢”从来都是两个概念。

四面汇聚的煞气与地底深处的阴气扑面而来,游方反而将秦渔收了起来,展开神识蔓延周围,只是感应却尽量不触动任何气息。秦渔在这种地方太“刺眼”了,弄不好把“鬼”都吓跑了,如果目的是为了查探,还是不要扰动周围的好。

掌握神识之后,理论上完全可以不用罗盘查验地气,但是借助灵性特别强的老盘子为灵引,感应可以更直接敏锐、范围也更大,它也是一种法器,连刘黎都喜欢用。

一进入盗洞,与罗盘一体的神识感应就是一沉,似乎有被吞没、埋藏的感觉,这是奇针八法中的“沉针”,接着罗盘天池中的磁针又往上一挑,神识感应又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向外推,变成了“浮针”。再往前走,磁针沉浮不定,是典型的“投针”。(注:关于奇针八法,参阅本书开篇第一章。)

这种细微的变化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因为人的手托着罗盘往前走,磁针本身就会颤动,很难分辨是因为什么原因,除非是相当有经验的内行。而保存完好、灵性越足的老盘子,对自身震颤之外的感应就会越灵敏。游方根本没有低头去看磁针,神识一体感应,就与自己的手没什么区别。

盗洞下到十几米深处坡度变缓向前延伸,坑道里拉着电线点着节能灯管,游方连罗盘都收起来了,因为这里一眼可以看到尽头,神识的感应配合奇针八法很清楚,内行人没什么好诧异的。

师父在故意吓唬他,不是试探他的胆量,而是考验他的定力--能否心境空灵不为各种因素扰动?在这里,感觉很类似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地下走廊,游方笑了,因为他已经走到盗洞的尽头,知道老头要他下来寻找什么?

这个坑道与其说是普通的盗洞不如说是地道,因为人可以站直,看来那伙盗墓贼不仅仅想做一票买卖,而是打算以此为秘密基础,向各个方向延伸,尽量盗掘更多的古墓。真是贪心不足啊!通常盗墓贼都讲究快进快出、得手就走,然后找生气与阳气足的地方休养,没人会在地下安营扎寨的,这与胆子大小无关,下面确实不是活人呆的环境。

长期在地下偷摸干这种活,又不敢见光让人知道,久而久之,不用刘黎施展什么转煞缠神术,他们自己的精神与身体肯定会出问题。类风湿一类的毛病还是轻的,精神异常就不说了,肝胆病变与心血管系统出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游方一边叹气摇头一边蹲下身来,盗洞的尽头落着一把锄头,看形势已经定好了位置想笔直往下挖,以揭顶的方式盗掘下面的古墓。游方曾以神识感应到盗墓贼一锄头,仿佛挖穿了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现场一看,原来是地下的青膏泥层被挖开了,他第一次亲眼看见了阴界土。

阴界土不是“土”,就是千年以来封存阴气的青膏泥层内表面凝炼的一层地气界限,仿佛阴阳相隔。被挖穿之后,神识中感应到地底沉睡多年的远古气息,似有灵动的阴气投出。

游方拔出剑,小心的起了一整块土层,托在手中仔细研究。

这东西没法收集啊?它似依附在土层上黑色的薄膜,几乎没有厚度,用剑轻轻一刮就连青膏泥一起刮落,再轻的手法也不行。假如连着一层土带走,那就是阴土,而非师父所说的阴界土,纯正的阴气反而被混杂耗散了,环境一变,也不能长期保留。

师父这是考自己的手段啊!

想到这里,游方放下土,站起身来回头看了一眼幽森的地道。先解决另一件事再说吧,神识中感应的很清晰,暗中仿佛无形的眼晴在看着他,这不是错觉!定住心神之后感应仍然很直接,那就是真的有问题。

他向后退了几步,神识透过洞壁左侧的土层,察觉到约一尺深的地方有特别的物性凝聚在一个小小的范围。他挥剑刺入洞壁划了一圈,掏出一个小洞,伸手从土层中拔出一块完整的青砖,然后在下面又摸出一样东西。

这是一枚核桃大小的圆珠,乍看上去竟是青花瓷的色泽与纹饰,但游方知道这里的土层至少也是两千三百年前的堆积,不可能出土青花瓷。但此物又不是玉器,灯光下仔细观看,它是半透明的质地,表面青色的纹饰如流动般渗入到瓷白色内部。

它是一枚琉璃珠,纹饰是战国时期楚国一带“蜻蜓眼”的风格,色泽鲜亮就似刚刚烧成,两千三百年前就有如此高超的琉璃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不亲眼见到简直不敢相信。此珠中空,应是吹制而成,两端有小孔可以穿珠配饰。

这枚蜻蜓眼琉璃珠保存的太完好了,就似大梦中刚刚睁开的眼晴,好奇的看着两千多年后的游方。琉璃器出土后,不会像木器那样快速的腐蚀分解,与陶瓷、玉器类似,也有回火还阳的过程,但色泽会渐渐变得暗淡、质地也会变得浑浊,虽然很缓慢却不可逆,器物若有灵性的话,也会渐渐散失。

游方看着这枚琉璃珠,苦笑着自言自语道:“原来是你吓了我一跳,辛亏是落到了我手里,若想重见天日又能灵性不失,着实要费一番功夫呢。”

他站原地,左手托珠右手一挥短剑,一阵阴风煞意弥漫飘散,盗洞中出现了一个人。靠,真的见鬼了!但游方并没有吓着,因为这个“鬼”他很熟,身形妙曼体态窈窕,身披如一层剑光般的长裙,性感中散发着媚惑的气息,正是心像所见的秦渔。

这枚琉璃珠的灵性果然很特别,以它为灵引运转神识,可以激发心像所见。这么形容多少有点玄,换一种说法,普通人佩戴这枚珠子容易“见鬼”,心里疑神疑鬼时说不定就真的看见鬼了,民间的说法叫做开阴眼。地下出土的古物,有时候很邪门,不能随便配饰,除非是游方这种明白人。

秦渔从未像今天这般真实,简直就是活生生站在眼前的人,只是感应中缺乏灵动人气,但她的一双眸子里竟然也有了好奇之色。

“怎么,你喜欢?那就送给你好了…”游方将琉璃珠递了过去。

秦渔低下头,竟露出了一丝略带羞涩的笑意,伸手将琉璃珠接了过去。这是游方第一次看见她笑,也是第一次除了练剑之外的主动的人性化交流。古剑秦渔本身自然不会笑也不会动,所有这一切都是游方在养剑时赋予“她”的灵性,在心境中奇异的呈现,也是习得“炼境”心法之后的新感受。

以前的游方理论上也可以这么做,但一动念便是魔境幻像,只有将自己的心境炼化空灵之后,才能真正与秦渔的灵性做直观的交流。

昨夜师父的指点,此时借助这枚琉璃珠,游方找到了定坐之外的心境空灵状态,在阴森的地下盗洞中,忘记了恐惧,笑着与剑灵说话。

假如有旁人看见这一幕,估计会吓得汗毛倒竖,只见充满阴森气息的地下盗洞中,站着个面带微笑的小伙,也不知他在冲谁笑?身前不远处有一枚琉璃珠,竟诡异的悬浮在半空!不是真的有鬼伸手托住了这枚珠子,而是游方的神识运转中掌控--这是神气消耗极大的秘法,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这么玩,一般高手也从来不这么玩。

也就是一笑之间,游方随即伸手收回了琉璃珠,没有继续发动“化境而观”的秘法,还有正经事要做呢。

他又回到盗洞尽头,掀开一层青膏泥露出阴界土,然后一晃手中的琉璃珠,奇异的一幕出现了,青膏泥层表面那极薄的一层膜状黑色化为雾气飘向琉璃珠,被收入中空的珠子里面。游方另一只手拿起锄头,将盗洞尽头这一片青膏泥全部揭开,阴界土全部收入琉璃珠中。

阴界土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收集,只能用运转地气之法剥离纯阴之气,再以炼器之法凝炼于特殊的器物中,刘黎给他的那块绸布就是这么弄的。游方手中正好有琉璃珠,同时可用纯阴物性暂时保护它的灵性不失。

他刚才说要把琉璃珠送给秦渔,当然不是开玩笑,空灵心境中也开不得玩笑骗“人”,待到此物保持灵性不失能重见天日,可以装饰在秦渔的剑穗上,能够增添秦渔的灵性,使她的心像化形更加清晰生动,也增添对外界感应的灵动反应,是一件绝佳的“礼物”。

盗洞尽头能挖到阴界土的范围只有一米方圆,下面再透过夯土层应该就是古墓了,游方可没有兴趣盗墓,随即放下锄头转身离开。他掂了掂琉璃珠,心中暗骂师父太诡了,竟然要他收集三两阴界土!

当时以为挺少的,现在才知道这种东西要以神识炼化之后才能收集,这枚琉璃珠收集的阴界土越多,无形中分量也会变重。假如有朝一日凭空重了三两,且不说要花费多少工夫,就算把整个南塔公园都掀开恐怕也够呛啊!这还是假设下面每一座古墓外层都有阴界土存在的情况,怎么可能呢?

唉,中师父的计了!原以为搜集三两阴界土是最容易的,现在看来恐怕是最难完成的任务。就算知道南塔公园下面有,游方也不可能在这里挖,还得另寻机缘。

刘黎看着徒弟从盗洞里钻出来,笑眯眯的问道:“有何收获,抓着鬼了吗?”

游方:“收获倒是有,还见识了阴界土。但是师父,您老人家也太阴了吧?简直比阴界土还要阴!怎么才能凑齐三两啊?”

刘黎憋着一脸坏笑:“这种事情需要机缘,机缘则要有足够阅历积累,天下山川可能有阴界土的地方,又不仅仅是古墓。弄不好你将来就能碰上,一次收集成功。”

游方反问:“托您老吉言,假如真有那种地方,我一次炼化成半钱阴界土就得神气耗尽,歇个十天半月才能恢复。且不说如何难寻,请问您老一次能收集多少啊?”

刘黎想了想:“假如真有那种地方,一次半两吧。说来说去,还是你功力不足、阅历不够,得继续历练啊,弟子不必不如师嘛!…不说这个了,你在下面的收获除了见识阴界土,就是这块不值钱的砖头吗,难道想拿回去制砚?”

游方真是个不浪费的好孩子,下去一趟不仅把琉璃珠揣了上来,连那块两千多年前的古砖也搬上来了。这块砖差不多是现代常见板砖的两倍大,铁青色的质地,比现代的砖头明显更沉更致密。

他捧着砖头道:“弟子如今看器物,不能以古玩市场的价值衡量,此砖烧成之后封存两千多年,物性精纯,凝炼古时地气。

我以神识炼器之法助它回火还阳,可镇宅中地气,暂时当铁狮子用,以后可为安放铁狮子的底座。将来习练心盘,说不定也有帮助。”

说到这里,有一个很意思的问题:自古以来,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陶器是什么?答案就是砖头。可能没人把砖头的当陶器,但它的烧造工艺也要经过采土、洗料、制模、打胚、入窑、烧制成形等一系列标准的制陶过程,只是后来在民间大规模应用时被简化了。

有一句古语叫“秦砖汉瓦”。在先秦两汉时期,“砖”还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用得起的东西,平民建筑多用木材、石材、土胚建造。皇家与贵族建筑大规模用“砖”,工艺与成本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它的原材料是颗粒极细、极均匀、漂净后没有杂质的“澄泥”,极费人工,烧成之后质地均匀致密、质量极佳。

传世秦砖汉瓦在唐宋时期是制造砚台的上好材料,到了明清时期,专供皇家宫殿的铺地“金砖”,就是借鉴秦砖汉瓦的工艺,是要求最严格的一种澄泥砖。(注:想看金砖实物,去故宫三大殿。想看秦砖实物,去秦始皇兵马俑,俑坑下面铺的就是。)

而游方从地下带上来的是一块战楚古砖,无字无纹在古玩市场上不值钱,连考古工作者一般都不会特别注意,但它是质量一流的南岭古澄泥烧制,更难得物性精纯,神识感应有汇聚凝炼地气之效。

好东西,不能浪费了,虽然沉点,还是带走吧。

刘黎好气又好笑道:“叫你下去一趟,竟然去拣砖头了,想找这种东西,外面多得是。”

游方摇头道:“秦砖汉瓦好寻,在潘家园花钱都能买到,但是物性这么精纯、凝炼古时地气的砖头没见过。”

刘黎一摆手:“不嫌沉你就背着走吧,可别说是当我面拣的,传出去我丢不起那人,就像没见过好东西似的!…你在下面还有何收获?我方才以神识感应,洞壁一侧应该有点特别。”

“师父你看,就是这枚蜻蜓眼琉璃珠,我从砖头下面掏出来的,不知为何散落在土层中。”游方放下砖头,掏出琉璃珠递了过去。

刘黎叹道:“两千多年前的事,我也不清楚,看上去是古人的饰物,好东西啊,你真是拣着了!知道以它为器凝炼收集阴界土,你总算没让为师失望。”

游方:“我什么时候让您老失望过?这里事情差不多了,咱们该走了,报警抓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