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瑗赶紧去扒拉下来,但她也不敢把花扔地上,老娘会打手的,就算不打手,也会咬下巴,很疼的,拿在手里细细看看,左右看看,很快,给贾政戴在了头上。贾瑗没头发,可是贾政是有的,一早在自己家的园子里,贾政也没戴布帽,头发就用一根木簪固定着,贾瑗很会插,插在木簪的边边,竟然也不难看。

艾若好像记得,哪本杂书里,宋时文人也喜欢头簪花的,此时女儿给贾政戴上,贾政倒真的没有生气,因为这真的是雅事。倒不觉得女儿很恶搞。

这下,艾若和贾瑗一块拍手大笑。

贾政倒也无所谓了,突然一下子觉得什么都值了,看到妻子、女儿这么开心,女儿有花还给给自己戴,真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了。这一刻,贾政暗暗地下定决心,他要保护自己的妻女好好一直这么笑着活着。

贾瑗看贾政不生气,还笑,抱着贾政亲了大大的一口。贾政笑得更甜了,而艾若忙把脸凑过去,贾瑗也很大方的给了艾若一个大大吻,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笑做了一团。

不经意间,艾若知道贾政把自己和女儿一块拢在他的怀中,他们三人,那一刻,是相互拥抱在一起的。艾若没有推开贾政,或者说,她那一刻,竟然舍不得推开了。她贪恋这一刻的温暖。

贾政心情更好,于是把昨晚的不愉快全忘记了,主要是,刚刚突然想明白了,自己也没有被抱着这么在园子里逛过,自己的父母和他有这种时候吗?他能想得起来的,就是不停的请安问好,逗父母开心,而不是像这样,一家人一起开心。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现在做了父亲,他知道为了孩子要做榜样,他在努力,现在他抱着女儿,他真的感受到,父亲原来不是止不榜样,而是真的由心底里的喜悦。

这是他捧在手心的宝贝,他想把最好的一切捧在她的面前,只为搏她一笑。自己父母也这样吗?他有点不敢确定了,想想从小到大的一切,他同时也觉得,妻子也许是对的,把孩子留在身边,这才是对的,不然,他也许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儿女这么的可爱,原来做这一切,会这么的幸福。

从这天起,贾政再没跟艾若提过什么‘养儿方知父母恩’的话了,有时他也乐意亲手给孩子做点小事,亲手照顾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感情的培养的过程。贾政因为这样,真的开始置疑父母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父母倒真不是不亲手带他们,而是,他的父母也是这么长大的。贵族不是一天养成的,而艾若不是贵族,她根本就没受这种训练。她是自己错过了曾经女儿长大的过程,于是她在补课,她顺便拉着贾政一块补了课,她哪知道贵族不会给孩子把尿啊!

不过因为这样,她和贾政的关系真的越来越好了。一起照顾孩子的过程,他们之间竟真的生出几许真感情了。无比真实的感受到,这是他们的孩子,这是他们的家。

当然幸福的日子一般都不会太久,荣府通知,她们可以搬家了,西边的老院子给他们收拾出来了。

贾政一脸无奈,根本不想搭理,好容易当家作主啊,凭什么,凭什么,让他回去受二茬罪啊?心里小人,咬着手巾掉眼泪,于是虎着脸出去了。

艾若只能抱着女儿过来理事,顺便过来看看房子,总不能说搬就搬,看看房子,说个章程不是。当然,典型的拖时间,总得给贾政这考生一个好心情不是,万一影响了考试,算谁的。艾若心里琢磨着,但还是着意看看房子。

荣府西边的老宅子,其实红楼的观众一定不会陌生,就是《红楼梦》里贾赦后来住的院子。装修得美仑美奂,然后在里面养各种各样小老婆的地方。

那里其实是荣府的老宅,后来有了赐第,于是扩建。但是那块地方,原来也是第一代贾源住过地方,地方并不小。后来贾赦夫妇一直在这儿住着。

等着代善分家了,长子自然要正位,表明长子的地位。所以他们夫妇就搬了出来。此时,老爷子把这儿拔给了艾若夫妇,让艾若有点恍然如梦的感觉。

贾赦终于住进了荣禧堂,《红楼梦》的悲剧还会继续吗?而这里,以后自己住了,艾若边看房子,边郁闷着。不得不说,这里是非常雅致。家具都是好料,而代善还不错,原本的摆设、古董、字画都没搬走。他们基本上是拎包入住,不当天搬家,都不好意思。当然了,这里的东西也是上了账册的,到她搬走时,这些东西,百分百的她也带不走。

101聪明人

收费章节(12点)

101聪明人

艾若想想早上贾政那样,让他马上搬过来,他一定给脸子看的,还是想想办法,拖几天吧,总得让人有个缓冲期不是。这回让他们回来是管家了,所以还真不再是借住了。于是算是他们正式的居处了,但想想贾赦在这儿住着,就没顺过,风水不会不好吧?

艾若越想越毛,心里琢磨着,要不要找人来看看,不说改格局,重新布置一个风水位总是必须的吧。别提她信天主教,信天主教,也不耽误她看房子的格局,住得舒服了,她的孩子们才能身心健康不是。贾政才能顺利考上举人不是!风水是很重要的。

抿着嘴看了半天,总算找了一个理由,不过这一个理由好像也拖不了几天,脑子动得飞快,拼命想着还有什么理由。

周瑞家的,吉祥、如意,和新提上来的春喜,夏华一块,跟在后面逛着,看奶奶这样,表明也是不满意的,一个个都不敢说话,生怕惹了奶奶不痛快。

而这宅子,其实让艾若最不满意的是邻居的问题。贾母不是被逼出了荣禧堂吗?一般人家都有西跨院,这里靠近后花园,是风景清幽的地方,一般都是家里给老人养老的地方,不然贾源夫妇当年也不会不想离开,后来还把这块地方给了贾赦他们夫妇住,因为这一块,真的是府里最漂亮的地方。

所以代善再不待见老妻,却还是把旁边的西跨院拔给了贾母。所以,现在离艾若最近的,不是贾赦夫妇,也不是住在梨香院的代善,而是倒霉的贾母。这怎么能让艾若开心得起来?

若说贾母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也有点夸张。但是两座院子是挨着的,那是可以确定的。

艾若站在墙边,看着外面,再看看里面,她又不能跟红楼梦里那个二五仔贾赦似的,把与荣府相联的墙砌高、封死,切一半花园过去,自己关门过日子。

记得吗,红楼里黛玉要去看大舅舅,要坐车,让人会觉得也许贾赦住在外头,其实真不是,而是贾赦把墙砌了,封了相连的门,弄得跟别府另居一样。

所以黛玉要坐车了,你想,三百六十度,一个整圆,能不远吗?由此,让人不得不想,贾母着怎么长子了,长子明明离得这么近,还把墙封死,有什么深仇大恨啊。发人深省!所以啥事都不经想,越想越心寒。

当然,此时艾若也想把院门给封了。不过代善还在,她真没那个胆。不过,真的,离贾母这么近,她真的真的觉得,贾赦其实是对的,保持距离,才能常来常往。有这样的认知,她能不纠结吗?快纠结死了。

“奶奶这院子真好。”周瑞家的在四丫头的催促之下,只能赔着笑脸,没话找话,谁让就她是陪嫁过来,她比较有脸面呢。

不过周瑞家的倒真不觉得这房子有什么不好的,要知道,这块地方,也不她们想搬进来,就能搬进来的。若不是大爷搬到荣禧堂,这块地方轮也轮不上二爷啊。不过这话,她若敢在此时艾若这么黑的脸时说,就真白活了。

“哪好?难不成比咱们家还好?”艾若没好气的说道。

周瑞家的无语了,这能一样吗?他们家是规整的四进宅子,真和这样的假山花园房没法比。你想,公寓楼跟别墅能比吗?基本上,艾若现在住的,对国公宅第来说,也就是经济适用房,而现在拔给你们的花园别墅,你们还叽叽歪歪的,传到代善那儿,就是没事找抽了。但她是奴才,还真不敢顶嘴,陪着笑脸说道。

“看您说的,这不是跟之前那小院比吗?之前小的来过,老太爷看来也费心修整过,看看这门上的漆都是新做的,看着多喜性啊。”周瑞家的挑好的说。

艾若还真没心情看这儿的门是不是重新修过、漆过。这儿的东西严格意义上,还是荣府的,她又带不走呢。所以再好,有个屁用啊?只要等着张氏不在了,贾赦过了孝期,娶了继老婆,就算她们不想走,人家也得轰他们走。

所以她此时,又不禁回头看看门外那个院子,至于吗?要这么近,代善故意的吗?他住梨香院,离荣禧堂比较近。所以从这儿也就知道了,代善有多偏心了。本质上,代善和贾母其实一样,都是偏心到没边的主,唉!

那个邢氏进门,她们就可以走了。应该是可以走了吧?其实艾若还真的有点不敢肯定,想想,如果说,贾母那不着调的,还是给贾赦续个不着调的邢氏,她也认了,坚决不往荣府这儿粘了,实在不成,她把贾瑚,贾琏带走还不成吗?总算也对得起张氏了。

“奶奶!”周瑞家的看艾若又走神了,忙叫道。

“行了,把吉祥和如意的事办了吧!不用惊动谁,到庄子里办了,东西备得好点。”艾若懒得再多想了,只能想想让人开心的事了。可是就算看吉祥如意脸红了,春喜,夏华捉狭的笑容,也抹不去,艾若即将要跟贾母做邻居的悲哀,还是哭丧着脸。

“这不用奶奶说,小的明白。”周瑞家的笑着言道,这两丫头算是赶上好时候了,他们分出来了,是二奶奶独立操办这事,事事求全,自然丰富得多。比她那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过周瑞家的也不妒忌,因为同一时间,艾若把周瑞家的两个孩子的卖身契还给他们,周瑞家的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她的儿子虽然不能出来读书,考学,但是之前存的银子,可以以他的名义买下些地,从此,周家不再为仆为婢了。她的孙子说不定也能将来考个功名,她能享孙子福呢。

看出来不同了吗?赖家的同样的是放出去,却如丧家之犬,而周瑞家的只放出去两个孩子,却欣喜若狂?赖家放出去的若是一老一小,赖大夫妇还在府中掌着权,你看看他们会不会欣喜若狂!不同的只在这儿,赖家失去了饭碗,而周瑞夫妇有了前进的动力。

“你们两听着,将来有了孩子,跟跟周姐姐家一样。我不偏心。”艾若轻叹了一声,其实她是希望把身边的心腹孩子都送出去,不是为了他们好,而是为了自己。真的像赖家的那样,把府里的一切当成他们自己的,那才是悲剧。

周瑞家的点头微笑,真心的感谢艾若,吉祥如意脸跟烧着的炭一般,火红滚烫的。但心里却也充满了甜蜜,人是自己选的,去庄里成亲,避开宁府的丧事,红火的办亲事,将来有了孩子,也能脱籍出府,做自由人,想想都觉得日子有奔头了,能不甜蜜吗?

至于说为何吉祥如意此时办亲事,不用避开代化的热孝。皇家办丧事,除了皇帝和皇太后,皇后三巨头没了,全国人民要为其服丧之外,你有听过皇帝的二大爷死了,让全国人民服丧的吗?

同理可证,代化毕竟只是那府的老太爷,跟荣府能屁的关系,没见贾政试照考,而满府上下,除了外出的爷们还是一身素服外,家里的丫头婆子,哪一个又不是穿金戴银。

自己还算给代化面子,里外都是素的,不让人抓一点把柄,不过倒还真不至于为了代化,影响了吉祥和如意的婚事。当然,艾若还是为了自己,毕竟,真的那过些日子,贾政考上了,二房就真的忙了,春喜、夏华才十四岁,刚刚提起来,算是聪明,但是,还真扛不起来。所以想来想去,还是让他们赶紧嫁,然后度完蜜月,好回来安排工作。

唉,人生果然都是别人的比较完满。为什么自己这么悲催呢?贾政跟他娘这么近,那可是真孝子,那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连亲爹妈都孝顺,她还能信他什么?可问题是,她怎么办,不想让贾母跟贾政太亲密,可是又不能太强硬,怎么办?

周瑞家的他们本来还挺开心的,结果一抬头,却还看艾若不时的回头看那个月亮门,她是多聪明的一个人,马上就明白了,艾若不喜欢和贾母太近,可是她却想不到,艾若想的是,如何跟贾赦一样,砌上黑漆漆的高墙,连风都不透给荣府。

“老爷吩咐了,以后他是老太爷,太太是老太太!”周瑞家的想想赔着笑脸说道。

艾若看了周瑞家的一眼,这会说这个做什么?跟她现在有什么关系?

贾母本在她心里就是老太太,不过是因为代善还在,这府里没改口罢了。现在老爷子退休了,自己给自己升了一级,要当老太爷,谁还能拦着?

“以后爷和您也是老爷、太太了!大老爷、大太太那边说是已经都改了口,小的问问太太,咱们这边也是不是改个口,爷出门也有威风。”周瑞家的笑道。

“这点事还用问,老…太爷既然吩咐了,就照办吧!”艾若摆摆手,觉得这点事还真不值得一说。

“既这样,咱们也是自成一府。老太爷不也说了,这边我们也开个门,平日里,还是跟小院一样,月亮门不许随意出入?”周瑞家的终于说到了点上。她都快急死了,怎么平时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这回怎么点都点不着。

102贵族之气

收费章节(12点)

102贵族之气

艾若真的觉得周瑞家的是人才了,看看这心思动的,明明自己想封门,不过她偏说自己的主意,还打着老太爷的招牌,果然是聪明人。

“我还替大太太管着家,这么好吗?”艾若看看周瑞家的,怎么说,她得面对的人不是贾母,而是贾政。怎么让贾政觉得,自己对贾母没一点偏见。

“您也说了,您不过是替大太太管家,平日里,二房还是二房不是。”周瑞家的笑着劝道。

“这次若还跟以前一样,二房独立支出,怕老太爷不舒坦。”艾若想想摇摇头,毕竟这回她是替张氏管家回来的,是正式搬回来,就跟以前,租贾家院子不同。以前自己采买,厨房都是独立的,吃穿用度不用荣府操心。她那是‘代’,而这回是‘替’,‘代’与‘替’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老太爷改了称呼,于是这府里,有大老爷、二老爷。明明住一块,还各自分灶,说出去都不好听。代善只怕也觉得不舒服,“合着你们人回来了,心却没回来。”

“小的也觉得,这回太太尴尬了些。替大太太管家,咱们一府这么多人,还得大房开支,大太太心里得多别扭啊!就跟咱们回来,是占了大太太便宜一样。到时,下人们倒也不好分,谁是主子了。”周瑞家的皱着眉,故作为难。

艾若噗的笑了,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松快。心里有了主意,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她是不能跟《红楼梦》的贾赦一样,砌上高墙,连缝都不给贾母留一个,可是她能拉起一张无形的网,二房的人永远是二房的人,跟荣府永远没有关系。

“有空出门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放出宫,年轻一点、规矩好点的姑姑。我想给大姐儿请回来,做教养嬷嬷。”艾若换了话题,这倒是她最近常想的,贾瑗现在天天赖他们床上,不是她抱着,就是贾政抱着,反正越这样,贾政越当她是眼珠子,就算是自己给贾瑗一个黑脸,贾政都能哭给自己看的。想想,自己虽说没打算让贾瑗进宫,可是这个时代,真养出一个小燕子,哪有脑残的五阿哥来祸害呢?真有这样的,贾瑗又不像小燕子无家无故的,到时倒霉的可全是贾氏族人不是。

当然了,艾若还真的没这么高尚的为贾氏一族思考,而是真的自己下不了手,本身的教养又不能眼看着孩子被惯得没样,于是决定用这个时代,最好的方式来教养女儿。这总不会有人说她错了吧!

“太太是想…”周瑞家的会错了意,要知道,谁不眼着沷天的富贵?一时竟惊喜起来。

“大姐的性子烈了点,我和爷又万事舍不得,怎么宠都不过。不过毕竟也是闺女,总该有人教点有用的。一言一行,从小了教起,比将来掰性子来得便宜。”艾若苦笑一下。

“也是,大姐儿将来是要嫁人的。怎么说也不能坠了咱们国公府的门第。”周瑞家的马上言道,她不管艾若说得是不是真心话,反正好话又不要钱,自然要捡那艾若顺耳的说。

“正是这话。”艾若点头,虽然想纠正一下,这儿已经只是一等将军府了,不过想想也算了,国公也好,一等将军也罢,跟贾政都没多少关系,所以也无所谓。

先她只是觉得自己不好管,现在听周瑞家的一说,倒也警醒了一些,自己不是土著,倒是脑子没这些人精明了。要在这个满是礼法的时代生存下去,出身、品格、就不能有一点的瑕疵。就算此时荣府已经是一品将军府,可是被人提起来,她们还是荣国公府。最多,人家加一个老字,说老荣国公府。所以祖宗的荣耀是一直会笼罩下去。贾瑗就不再是一个人了。

而贾家就是个没规矩的家庭,包括下人们也没规矩可言。她可不能让人将来戳了女儿的脊梁骨,说她没家教。现在,贾瑗才一岁多一点,有两个人时刻提醒,潜移默化,将来也少受很多苦。倒是越发的坚定了,要配上最优配置的决心了。可不能跟其它三春一样,连四个丫头都没配齐了,让人说他们没有大家姑娘该有的。

周瑞家的点头,想想,“太太怎么把姑太太忘了?这样的门路问姑太太身边的嬷嬷岂不便宜?”

“就是、就是,可见我也老了,这都想不到,你有空过去请嬷嬷们打听一下,挑两个好的。”艾若点头,周瑞家的喜滋滋的下去了,艾若神清气爽,两件事都解决了,她觉得自己的日子又好过了。

吃了午饭,艾若坐在张氏的房间里。就是那个她曾经天天跟贾母斗法的房间,没了贾母,感觉都不同了,让艾若都觉得神清气爽。之前是觉得贾母给了她太多的压抑,坐了一会儿,才明白,有些事是不能想的。

曾经她看过一本书里说,贾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会吃,会闹,会玩,特别是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很高,比如请女先生到府里来说故事,马上就顺便敲打了该敲打的人;而在家里摆宴听曲时,让人不配笙竹,只用萧,清清的唱曲。

艾若虽说是南方人,可是南方大了去了,每地都有各地的地方戏曲,昆曲还真不是她能欣赏得来的。专家说啥是啥,倒不曾多想。到了这儿,真跟贾母接触了这一年多,也没多想,斗气都来不及,怎么会想到个人品味上。现在转了一圈,回来了,同一间房子,换了一个人住,果然就完全不同了。

没了各种堆起来的古董、玩艺,墙上没有堆砌着的丝绸的帐子,玉石的屏风,更没有那薰死人的香料,整个房子一下子就通透起来,整个房间反而显出大家气派。

难怪连宝钗都瞧不起贾母,笑话她把人参放成灰,也舍不得拿出来吃,典型的小家子气。

不然,后世也不会说,家中无字画,必是俗人家;家中字画多,也是俗人家。所以底蕴这东西,还真的一点也骗不了人。

难怪有人读红楼时说,一般人,是看不出里面的贵族之气的。之前艾若一直以为,人家说的是,红楼的排场一般人领会不到。现在想想,贾母的屋里是有点暴发户;而王夫人略比贾母好一丁点,她知道自己的家底,用不着用堆金砌玉来体现,算是及格;但薛宝钗,又有点过尤不及了。大家闺秀,该有的,得有,过了没人说你俭朴,而会说你作;只有林黛玉的屋子是最得体的,那才是几世贵族该有的。

刚说的是屋子,别说黛玉性子刻薄。比如说对刘姥姥的态度,就很多人对林很不齿。但对很多人来说,乡下来了穷亲戚,能真心接纳,不心里胳应的,真的没几个。再说刻薄,上位者没有一个不刻薄。只是因为他们是上位者,他们还真的没有那种能体察民意到感同身受的地步,就没那习惯。高高在上习惯了,所以他们才会用‘体察民情’,什么‘礼贤下士’,但这两词本身,就是已经把自己与其它人割裂开来了。

张氏看她在四处打量,笑了笑,“看不惯?”

“没有,正想着,之前还不觉得这屋子大,现在看看,倒是气派了。”艾若倒也不藏着掖了了,坐在炕边笑道。

而边上玩小包袱的贾瑗听到了,四处看看,又低头逗贾琏,贾琏倒是养得不错,憨憨的,贾瑗怎么逗,他就傻笑,也不哭不恼,这孩子脾气忒好点吧?

张氏也不介意,把手伸给了艾若。艾若今天进来还没给她号过脉呢。

艾若拉起她的手腕,很快点点头,“今天倒真好点了,看来还是荣禧堂的风水好。”

“就你怪话多,我是真的安心了,才好点。”张氏轻叹了一声,嗔怪的看了艾若一眼,想想又笑了,“让我们分银子这种主意,也就你这捉狭鬼想得出,不过倒是用心良苦。弟妹,难为你了。”

“看你说的,有银子分,你还说难为我?纵我是那没脸的,也要脸红了。”艾若啐了她一下,但却也忍不住笑了,“你说你,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自己难为自己,多大点事,还值得你这么操心。”

“你若不是怕操心,为何躲得远远的?若不是我身子不争气,你能越搬越越近,最后没法子回来?心里不知道多不甘愿呢!”张氏也啐了她一口,想想这一年,一分家就躲到乡下,结果没几天搬到城东,再搬到荣宁街,如今还是回了荣府,修宅子都花了大价钱,结果生生的没住上,她都替艾若冤枉了,白费了这么大力气。

“就是说啊,想想我都替自己冤枉,我的石子路,我一次都没踩过呢,我可是花了大价钱。算了,你也不是乐意的,我也懒得说了。对了,你给我一个章程,我们怎么过?”艾若摆摆手,正好说到这儿了,艾若忙拉到正题上,管家也得分开过,这是原则问题,自然得跟前任沟通好了。

103托孤

收费章节(12点)

103托孤

“什么怎么过?”张氏愣住了,不知道艾若说啥。

“家已经分了,之前呢,我是帮你管家,事事还是你牵头,我的人手也没带过来。大房、二房经纬分明。如今,我想分也分不开了,真的回来,也得有个章程不是。”艾若认真的说道。

“你待如何?”说是放心,可是真的住进了荣禧堂,她真正的成为这府里的女主人了,心态其实还是不同的。此时艾若人还没回来,却问她怎么过,怎么不让张氏心惊。

“依着我,还是跟之前一样。我如今只是替大房管家,就是牵个头。每日呢,我早上过来就在花厅里理事。事情完了,我就回去;二房还是二房,毕竟我们已经分出去了,各自门户;二房的人,也不许乱入府里来,省得乱;各项的开支,自然也跟之前一样,那是二房自己的,与大房这边无关,你看如何?”

艾若看张氏那一问,心多少有点寒意的,其实人都是,当雷锋时,真没指着人感谢,可是真的没人感谢,还多少有点防备时,心情还是郁结的。比如现在,所以她说得很直白,她是来替大房管大房的家,但二房却还是二房,与大房无关。不是她们回来,就又是一家人了。

“你的人不过来?”张氏神色缓了一缓,但又皱皱眉,似乎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过来?这边的下人不够吗?”艾若从来就没想过自己的人会荣府来,她切割还来不及,怎么会跟王氏那蠢材一样,弄得摘不开?

“这么干,老太爷只怕又得多心了。”张氏也是九窍玲珑心的主,一下子明白,她们倒不是怕占了大房的便宜,而是不想让贾母觉得二房想占便宜,趁机拿捏,我的人都不进来,让你抓不到一点把柄,你还能把我怎么着。想得到归想得到,但是,真的操作,倒不很容易。

“老太爷不管这些俗事,反正之前我们在府里住时,也是这样,他应该不会在意的。我一粗人,想不了你细,看看成不?”艾若笑着看着张氏。

“你啊,也不知道你是聪明还是傻,你院里才几个人,就算由这边开支,供给,又值几个钱?何苦找不痛快呢?吃饭也是,大家都吃一样的,你们自己开伙,老太爷只怕还觉得你们嫌弃府里呢!你来管家,什么都是你自己的,然后从府里开支,到头传出去,没得丢脸。尽干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张氏笑着摇头,轻轻的笑道。

“真是,现在知道你为什么病老也好不了吧!真是,好好的话,就是绕十圈八圈来说,你不累,我都替你累。你就不能说,让我院的人,只要不插手府里的运作,由府里开支,吃饭,只当是伺候我们的人。又不会让老太爷难受,又绝了旁人的口?”艾若吐血,这位身体不好是有原由的,看到没,好好的话,偏不好好的说。

“我若这么说了,你多心怎么办?怕还觉得我怕你们想夺权了。”张氏笑着摇头。

“不怕吗?”艾若冷笑了一声,就算此时张氏病着,她却也吞不下那口气的。

“有什么好怕的,正如你说的,这府里的一切,其实与我又有什么关系?老话说的,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将来,老爷若还念着亲儿子,给个好脸;若不念,我又能有什么办法。还不如你昧了去,念我一点好,将来关照瑚儿,琏儿一二,我就感激不尽了。”张氏浅笑道,虽说刚刚有一闪而过的防备,可是艾若一点透,马上又明了了,或者说,她怎么着也不会让艾若带着怨气上岗的,好听的话谁又不会说呢。

“我可没说过这话,你别让我冤枉得罪人。”艾若赶忙撇清,开玩笑,真这话让贾赦听到了,不得恨死自己。

“看你这胆!”张氏又啐了她一口,叫来边上的嬷嬷,拿过一个匣子,轻轻的递给了艾若。

“什么?”艾若倒没想到张氏竟然还有东西给自己,倒是有些奇怪了。

“我的嫁妆单子,还有老爷的一些私房的单子。一式三份,你一份、老爷一份、我娘家锁了一份。东西我让老爷搬到后头小库,上了三把锁,匣子里还有一把钥匙。”张氏笑盈盈的看着艾若,显然,她此时,已有托孤之意了。

艾若盯着匣子,倒没多想,看来张氏真的不傻,自己教她两头互相角力,但张氏竟然想到三方牵制,…固定一个平面啊,…,其实是最稳定的。

张氏本人没什么嫁妆,几代清贵,她最大的嫁妆是她的名声。所以她聪明的利用自己对贾赦最后的感情,把贾赦的私房放到了她的嫁妆里,留给她自己的孩子,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她儿子的利益。

“里面有田庄和铺子吗?”艾若并没接,摆摆手,让人放一边,想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一份死物,里面牵扯的东西,多了去了。她得问清了,才要决定,接与不接。

“有!”张氏笑了,现在她的心安了,有种,果然自己没有所托非人之感了。

“那怎么处理?谁来管帐,处理收益?”艾若懒得说客气话,最直接的。

“都由你来处理,账册回头我让人给你送去。房契、地契锁在库房里,三边人不到,谁也拿不出来。收益,你当是我给你帮我看孩子的费用。”张氏淡淡的说道。

这些日子,张氏一直在跟贾赦谈万一她不在了怎么办。贾赦从开头不肯听,到后来,慢慢的冷静,听她安排后事,本来,张氏想的是,收益还是交给贾赦来管,毕竟他是个大男人,手上总得有点私房钱,出门应酬难不成问弟媳妇要钱花不成?贾赦却反对了,以贾赦来看,已经托孤了,孩子们就得交给弟妹照看着,却连收益也不给她,她心里能好受吗?不如花钱买个心安,不过一年几千两银子罢了。自己一个大男人,又有爵位,有差事,哪哪弄不到这点钱。

张氏其实说是交给贾赦也是客气话,她真的不觉得贾赦会为了自己不续弦,就跟刚说的,有了后娘就有后老子,真的把收益给了贾赦,将来被后妻发现了,不得闹腾开来,到时,说不得,贾赦还得后悔。本想先说说漂亮话,再几个转折之后,把事情再绕回去,交给二房管理,反而清静些。没想到,贾赦竟然自己提了,夫妇抱头痛哭,倒是心贴得更近了些。

与贾赦商量好了,东西一清一锁,艾若就算想贪也有限得很。收益总得有人要管,管的人,昧不昧良心,她们其实也管不了不是。还不如做个整人情,交给艾若,只求她帮着看顾她的儿子。不得不说张氏、贾赦真的用心良苦了。

“看来我要发财了。”艾若也懒得推辞,盯着张氏的眼睛,“真这么想得开?”

“那么你说,我能交给谁?我交给谁了,又能保证,会把收益完整无缺的交到瑚儿,琏儿的手中?”张氏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艾若点头,这是实在话,交给贾赦,真的贾赦变成红楼里那个混账人,别说收益了,只怕库房也得让人撬了;交给贾母,那个,还是算了吧,说不定还不如贾赦;交给张家人,就得罪了贾赦,因为摆明了,不信他,会给贾赦心里扎一根刺,当然了,张氏交给父母是放心的,可是父母能活多久?嫂子可是外人,他们还有自己的子女,他们能不为自己的子女想,脑筋动不到本金上,收益只怕也保不住,所以其实自己是她惟一的选择。

“你得给孩子们留封信,该说的说清楚,收益,我不说我不要你的,但是,我真不能保证中间有没有什么差错。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事,他们也有社交,都是要花钱的,府里的定例,也许不会够;还有其它的什么事,总不能,出了事,我就找大哥。到时谁知道这府里,谁当家。省得我将来说不清楚。”艾若想想说道。

“我会告诉他们,收益是我给你的,你爱怎么用怎么用,他们无权过问、追究。”张氏喜欢艾若的态度,她没推辞,更没保证自己一定会动用收益,但是,她却保证,她会照顾孩子们了。对张氏而言,只要有这点保证,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艾若点头,打开匣子,与张氏一一清对,然后还写了一个交收的单据,两人都按了手印,边上的周瑞家的和张氏的奶娘也跟着一块按了手印,表明他们各自替自己的主子做了证人。艾若再看一眼,擦了手,把匣子交给了周瑞家的,回头看向了张氏,“这回是不是更放心了?”

“是,看来我能多活几天了。”张氏真的如释重负。

艾若摇摇头,“还是想着活,你得让你的儿子记得你长什么样。”

张氏侧头看看贾琏,又很快的另过头去,啥话也说不下去了。

贾瑗递了一方帕子给张氏,张氏破涕为笑,倒也一解刚刚的愁苦,而在屋里的下人们,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作者的话,六百字,贴不进去放在正文里,但不到一千,所以并没有占各位的便宜

看了某论坛的回复,小P的心情有点复杂,首先,我真的很感谢那位楼主,比小P更新慢七章,真的非常感谢。其次,我也很喜欢去看大家的评论,不管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我觉得我正在和你们交流。

言归正传,还是来说关系守孝一节的事。小P写王熙凤主持秦可卿葬礼一事,大家反弹很大。于是小P解释了,并且也道歉了。小P并不是想圆什么,对小P来说,小P不是写论文,又没人请小P去百家讲坛,所以小P写的,就是小P自己的胡思乱想,吐槽给大家听,不过搏大家一笑罢了。小P本人又不是什么红学家,更没专门研究什么,不过是边看边想,边吐槽罢了。真配不上考据党三个字,更不敢说自己真的明白红学。

所以就葬礼一事,吐槽一下贾家人罢了。就算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社会,你去参加葬礼,你会穿一声艳色去吗?而王是主持葬礼的人,她身上的保持素净是起码的礼貌吧?还有那同时,旺儿从扬州回来报信,林姑爷去世了。

至于说,古代服丧的礼仪,小P不想多说什么。大家可以去查,一个‘素’字,不仅只是体现在衣服的颜色上,而是各各方面。

小P说了半天,拉上八七版,因为八七版各方面都是经过了各类专家的推敲的,尽量表现出原书的原貌。特别是服饰,很能说明问题。小P就是想说贾家的不规矩罢了。

顺便说一句,秦是媳妇,公婆在世,她却先死了,而且,她还没孩子,在古代这视为大不孝,她都没有从正门抬出的资格。更不要说,这么大办丧事了。种种的,都只能归于一件事,那就是贾家的不规矩。小P写王,重点不在孝,在规矩!

对了,论坛的那位大大,别拿弃文说事,基本上,小P一直是小众作者,看小P文的各位,小P都很尊重,小P上次扑文时,也说过,不管文扑或者火,小P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在写,不会因为火而特意拉长,也不会因为扑了,特意结文。看文是很自由的,小P尊重各位的选择。就这样!

104搬家要应对的问题

收费章节(12点)

104搬家要应对的问题

跟张氏谈好了,艾若安排了府里的晚饭,就回了荣宁街头自己的家里,看来拖也拖不了几天,还是搬吧。

等贾政回来,问了问他,要不要找个风水师傅回去重新看看布置,摆个利考试的风水位也好。听得抱着贾瑗玩的贾政一头黑线。而贾瑗直接捂住了脸,表示自己不认识艾若。

“娘,这个、这个…”贾珠表示压力山大了。

“我还打算在你房里摆个聪明的风水局,让你专心读书,别天天祸害园子。”艾若拎着儿子的耳朵吼着。

贾珠马上掂起了脚,“娘、娘、娘,儿子保证好好念书,您快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