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冷笑,“好啊,你告诉去!公主殿下这便往乾清宫去吧,告诉你正为政事忙碌的父皇,伴读林媛不爱巴结奉承,不趁你的心,你要换一个会讨好的!”

贤妃话语中满是讥诮之意,九公主哪会听不出来?她不禁涨红了小脸,面目间有了怒气,“您打量我进不去乾清宫还是怎么着?我这就告诉去!”

话虽说的很冲,底气却很是不足。她虽受宠爱,却不是可以闯进乾清宫去打扰皇帝的人,这一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这会儿说硬话,不过是强撑。

贤妃哼了一声,指着大门说道:“去啊!你这会子便去,看我会不会拦着你!”你也知道自己进不去乾清宫啊,还在这儿跟我死犟!乾清宫是你父皇的寝宫,也是他处理政事之地,是你能随意进出的?

九公主被贤妃拿话呛着,走又不是,留又不是,气的跺跺脚,滴下泪来。

贤妃气她不胡闹不懂事,见她哭了,却又心疼。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好一会儿,叹口气,把她拉过来坐下,柔声哄劝,“巴结奉承你的人还少么?又不缺林媛一个。快别计较这些了,听话。”

九公主抽抽搭搭的哭着,“不光是这个,她还有个讨人嫌的表妹,她还向着这个表妹…”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的把魏国公府的事说了,贤妃听了好半天,才勉强弄明白。敢情是因为十皇子把她扔到一边,却带着小师妹玩耍,她便恼上了小师妹,顺带着迁怒林媛。

贤妃皱眉,“跟个小丫头计较,犯得上么。”

九公主怒道:“那丫头虽小,可恶的很!从头到尾霸着十哥不说,她那些哥哥、表哥一来,十哥便说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硬是把我撵走了!”

她跟在十皇子身后,本来已经够委屈的了,等到裴家、林家的兄弟们一来,十皇子干脆把她和邱玫、林家姐妹全打发走了,只留下一个年纪幼小的阿玖。为了这事,九公主一股怒火憋在心里,差点没把自己烧着了。她火气这么大,哪能不迁怒林媛,哪能再让林媛安安生生做伴读。

她不想再看见林媛,也不想让林媛享受公主伴读的荣耀。

贤妃劝了她几句好话,她跟没听见似的,只管闹着不依。贤妃不耐烦了,“你这般倔头巴脑的,真是不讨喜。我一心为你着想,你却只会胡闹。”

贤妃这话说的很重,九公主本是不哭的了,听了这话,眼圈一红,哭着跑了。贤妃紧皱着双眉,命宫女追上她,好生送回公主所。

你只是宫里一个妃子的女儿,你真以为自己很受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么?贤妃看着九公主远去的身影,嘴角泛上丝苦涩的笑容。

你父皇有十三位皇子,九位公主,就算偏宠你一些,又能到哪里。女儿,你怎不用心想想呢,只一味蛮横,一味任性。

你任性的起么。

贤妃打算耐下心教导女儿,把道理、厉害掰开了揉碎了跟她说明白,让她长点心,别只顾着眼前一时痛快,根本不为今后打算。

贤妃的打算说来没错,不过,宫妃例行到坤宁宫请安的时候,邱贵妃跟她说了句话,让她的打算落了空。

坤宁宫是皇后寝宫,座北朝南,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坤宁宫的主人是章皇后,她和皇帝是结发夫妻,一样也是五十出头的年纪,在这美人遍地的后宫中,她,真的是老了。

贤妃到了之后,才发觉自己来早了。不只皇后没出来,连德妃、敬妃、端妃等人也还没来,更别提宠冠六宫的邱贵妃了---她一向姗姗来迟,与众不同。

“我是心里有事,睡不着吧?”贤妃自嘲的想道。

“你倒勤谨。”殿门口出现一个华装丽服的美人,对着贤妃微笑,“我以为我是头一名呢,哪知道你竟抢在我前头了。”

竟然是一向倨傲、目中无人的邱贵妃。

邱贵妃二十多岁的年纪,一身杏黄宫装,眉目如画,清丽难言。她是位美女,还是位很鲜活的美女,或许还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长处吧,总之,这几年来她风头很劲,隐隐有跟章皇后分庭抗礼的意思。别的不说,这几年她接连生下十一、十二、十三这三位皇子,可见何等受宠。

这几年当中,只有她一人生下皇子。别的宫妃,根本没动静。

可以算得上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了。

此时她似笑非笑的看着贤妃,眼神说不清是讥讽,还是嘲笑,或是别的什么意思。贤妃心中一惊,忙站起身笑着行礼问好,邱贵妃也没跟她客气,淡淡点了点头,径自走到最前面,落了座。

“我姐姐的女儿,临江侯府大小姐陈凌蓉,想给小九做伴读。”邱贵妃轻飘飘说道。

她说话声音并不高,不过,根本不是商量的语气,反倒像一个通知。

通知你一声,小九的伴读该换人了,你想法子去。

贤妃心中又惊又怒。小九总共只能有两名伴读,一名已经定了你娘家侄女邱玫,你还想怎样?两名伴读都是你娘家亲戚,凭什么。

你和你那娘家姐姐,前一阵子还不和呢,要提携她的庶子来恶心她,一会儿又要拉拨她亲生女儿了,到底在弄什么鬼,变来变去的!

我知道你受宠,我也一直让着你,在你面前温柔顺从。可你用这种命令的语气,不觉着惭愧么?你又不是皇后!

贤妃惊怒的功夫,端妃、敬妃、德妃等人已鱼贯而入,笑盈盈行礼问好。当着众人的面,邱贵妃没再说什么,贤妃也没接话茬。

众妃等候良久,也没等到章皇后出来接见。一直到她们肚子都饿了,坐的屁股都疼了,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才有一位中年女官走进来,冷淡的告诉她们,“皇后殿下玉体不适,娘娘们请回罢。”

邱贵妃冷笑两声,“既然皇后身体不适,我们识趣些,各自回罢。”站起身来,眼中含着怒气,胸口不断起伏,显然是被气着了。

她这几年被皇帝捧在手心里,养娇了,受不得这个窝囊气。

端妃却是神色恭敬的烦请女官代向皇后殿下请安,朝着皇后的宝座恭恭敬敬磕了头,站起身后,并没当即走,还殷勤问着女官,是否有荣幸为皇后殿下服侍汤药。女官严肃的面目间浮上丝笑意,客气说道:“无需。”端妃颔首,又请代向皇后殿下致意,面目诚恳。

贤妃、德妃、敬妃等妃子们犹豫了下,也学着端妃的样子磕了头,问了安,方随着端妃鱼贯而出。

“就她会巴结!”邱贵妃看着根本不理会自己,肃容离去的端妃,心里一肚子火。端妃你可不是什么低三下四之人,你和我一样是国公府的小姐,虽说晚生了几年,薄命为妃,却也不用这般委屈自己吧?

邱贵妃带着怒气往外走,走到殿外,无意中看到坤宁宫两尽头的穿堂,不由的定住了。这穿堂,是可以直通交泰殿、乾清宫的,是可以直接通向皇帝的。

只有皇后居住的宫殿才可以,只有皇后…

邱贵妃咬咬粉唇,扬长而去。

贤妃是九公主的生母,自然是关心九公主的学业,以及伴读的。九公主把邱玫、林媛带到公主所喝茶歇息时,贤妃恰巧来看女儿,温和的问了邱玫、林媛不少家常。

“林三小姐,这几日是不是身子不适?看着脸色有些发白。”贤妃温声问道。

林媛快活的笑,“娘娘您眼神儿真好!可不是么,我这几天胃口不大好,懒怠吃东西,不知道是为什么。”

贤妃看着眼前如花笑颜的女孩儿,心里堵的说不出话来。

林媛第二天便告了病假。这病假告的时间很长,一个月都没来上课。

“看来,不得已,要再选伴读了。”贤妃叹道。

皇帝一个月两个月的会到贤妃这儿坐坐,说说儿女,问问八皇子和九公主有没有淘气。皇帝五十多岁了,体态有些肥胖,他面相应该算是和善的,不过,自有一股居于上位者的威严,令人不敢仰视。贤妃在他面前,经常是战战兢兢的,提心吊胆的。

皇帝来的时候,贤妃小心翼翼把要再选伴读的事说了。

“林家丫头病了?”皇帝有些吃惊,“好好的,怎么就病了呢?”

老林家的孩子,身子不是一向很好么。

贤妃陪笑,“大概是孩子太小,吃食上稍不小心,便易生病。”

皇帝笑了笑,“如此。”

皇帝同意九公主再选伴读,不过,专程差内侍到林家,赏赐了不少名贵药材、补品给林媛。

虽然林媛不再做公主伴读,却不是灰溜溜的,脸上依旧有光。

贤妃又忙活起来了,开始为她的九公主再选伴读。被召进宫的女孩儿都在家里暗暗用了功夫,礼仪、谈吐一再推敲,唯恐哪个地方出了差错。

阿玖也在应召之列。不过,她不爱去紫禁城那个地方,更不爱给什么九公主做伴读,她一脸委屈的看着裴二爷、林幼辉,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可怜极了。

“阿玖这些时日是不是精神不济?”裴二爷笑了笑,转过头问妻子。

“可不是么,时常耷拉着小脑袋,看来是要请太医来瞧瞧方好。”林幼辉抿嘴笑。

阿玖眼睛亮了。

她高兴的扑向林幼辉,“娘,请哪位太医?这位太医的医术如何?”

林幼辉乐了乐,“是一位和林家打了几辈子交道的太医。这位太医耳聪目明,囡囡若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眼便能看出来。”

阿玖大声欢呼,“太好了!”

真是亲爹亲娘啊,参加花会知道写好几首小诗备着,要进宫参选他们会请靠谱的太医!

裴二爷伸手抱起宝贝女儿,阿玖捧起他的脸颊亲了一口,又凑过去亲了亲林幼辉,笑靥如花。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次更新,晚上八点。

第53章 一饭之恩

贤妃要召见的女孩儿一个接一个进了宫,只有裴家九小姐因身体抱恙而告了假。

“小恙在身?”贤妃脸色沉了下来,淡淡道:“林三小姐病了,她的表妹裴九小姐也病了,说来也太巧了些。”

一旁的女官微微欠身,神情很恭敬,“娘娘,裴九小姐和林三小姐都住在银锭桥林府,或许两个孩子常在一处,饮食相似,故此恰巧一起病了。”

贤妃脸色更加阴沉,目光中闪过丝厌恶,“出了阁的姑奶奶还住在娘家,成何体统。”

对于胆敢抗命不来、令她面目无光的林幼辉,贤妃很不喜欢。一个女人不喜欢另一个女人的时候,下意识的会挑那人的毛病。这会儿,贤妃连林幼辉竟然会住在娘家都表示不满了。

女官不同于宫女、嬷嬷,也是官宦之家或的女孩儿,读书明理,学问广博,她们负责辅助后妃,有时也负责教导后妃。这位被差来协助贤妃挑选伴读的女官性子清高,不屑于谄媚巴结、随声附合,贤妃脸色不好,她跟看不见似的,依旧彬彬有礼的微笑着,“林家姑奶奶虽出了阁,可公婆远在苏州,娘家父母、兄长又执意挽留,住在林府何妨。”

娘家热情挽留,夫家也没话说,夫家娘家和和美美的,外人瞎管什么闲事。

天底下拿亲闺女当外人的父母,多了去。“女儿是别人家的人”,打小就不待见,胡乱养大,一幅妆奁打发走,从此不闻不问,这样的父母真有,还不少。可是真心疼爱女儿的父母也有啊,像林尚书夫妇,小女儿离京多年,好容易回来了,留着住下怎么了?碍着旁人什么事了?

哪条律法规定,出了阁的闺女不能住在娘家的。

---连个女官也敢顶撞我!贤妃一阵胸闷。

同样是妃子,邱贵妃何等的威风凛凛,我却窝囊成这样!

贤妃半晌没说出话来,过一会儿,无力的挥挥手,命女官退下。

女官端庄的行礼、退下,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优雅流畅。

贤妃发了会儿闷,叫过一名心腹宫女,命她到广福宫,给邱贵妃送个信儿,“裴家九小姐告了病假,来不了。”

过了半个时辰,宫女回来了,恭谨的曲膝,“贵妃娘娘说,她知道了。”贤妃忙问了当时的情形,知道邱贵妃神色如常,并没流露出恼怒的意思,方才放下一半的心。

另一半的心,还悬着。

邱贵妃这个人,自从连着生下三名皇子,封了贵妃,便嚣张跋扈起来,根本不把寻常嫔妃放在眼里。谁若敢得罪她,大多没有好下场。

宫里原是有位丽嫔的,因着林荫小道上偶遇邱贵妃,让路让的慢了些,便被邱贵妃侮辱了一通。事后邱贵妃到皇帝面前告了一状,皇帝为了安抚邱贵妃,把丽嫔发配到昌平为先皇太后守灵去了。

可怜丽嫔才刚刚二十岁,青春岁月却全部埋葬到了清冷的陵区。

“她如今风头正劲,我不能惹她,我惹不起她…”贤妃不断提醒自己,提醒自己要小心,不可大意。

邱贵妃是小人,越是小人,越不能得罪。

“名副其实的小人,说翻脸就翻脸。”贤妃越想越气,“反复无常,前几个月要压制她那嫡姐,这会儿又要抬举。虽说是隔母的,到底是亲姐妹,时好时坏,有意思么?”

“还特特的要裴家九小姐进宫,她要亲眼看看是什么人才,何方神圣。裴九小姐不就是十皇子的小师妹么,有什么呢,哪里值当她花这些个心思。”

这回,贤妃真还猜错了。邱贵妃要见阿玖不是因为十皇子,而是因为临江侯陈庸,她姐夫。

邱贵妃,是很感激她的姐夫、临江侯陈庸的。

邱贵妃在兴国公府是庶女,兴国公夫人是个厉害的,把这美丽的庶出女孩儿严严实实藏起来,根本不让她出门见人,很多亲朋都不知道邱家还有位庶出的小姐。陈庸和邱氏成亲后,兴国公夫人也没有让当时还是豆蔻少女的邱贵妃出来见客。

陈庸有一回陪邱氏回娘家,舅兄们灌酒灌的他受不了,借口更衣逃了席,在花园里躲了会儿。好巧不巧的,听到了一阵哀怨的哭泣声。

那年邱贵妃才只有十三岁,袅袅婷婷,似一朵含苞待放的娇花,纯真秀美,楚楚动人。陈庸向来怜香惜玉,循着声音走过去,见到是这样一位小美人,哪有不帮忙的?知道她是姨娘生病了府里没人管,急哭了,便取出荷包,拿出碎银子和几张银票给她,“多给赏银,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让府里的仆役悄悄请了大夫来,悄悄去抓药。”

可以想像,邱贵妃有多感激自天而降的恩人、她的姐夫。

邱贵妃及笄的那年,英国公献女入宫,以表明对皇帝陛下的效忠。兴国公凑热闹,把庶女也送进去了。兴国公既不是什么实权人物,远远比不上英国公府,邱贵妃又是庶女,身份不高,初进宫时,真是举步维艰。一开始她连皇帝的面儿也见不着,后来好容易有了宠爱,又要和皇后、妃嫔斗智斗勇,睡觉都要睁着眼睛。好容易她生了皇子,封了贵妃,算是可以喘口气了吧?兴国公府里,她的生母又旧病复发,卧病在床。

那是从小到大和她相依为命的人,生她养她的人,邱贵妃痛彻心脾,全部心思都放到了给生母延医问药上。

一直等到她的生母离开人世,邱贵妃才有心情、有精力过问临江侯府的事,才会提携陈凌云。

陈庸知道姨妹居然还记得当年那件小事,又是意外,又是后悔,顿足叹息。自己都淡忘了,她还记得!早知道有这份交情,何不早早的求她呢,省了多少弯路!

陈庸每每想到那天自己喝多了,不大记事,便悔青了肠子。

他缠绵病榻,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估摸着自己快不行了,开始盘算后事:嫡子陈凌峰,他已经上了折子请封世子;长子陈凌云,他打算托付给远在宁夏的庶弟陈庄----他不放心侯夫人邱氏,不敢把陈凌云留在京城,要远远的送走。他庶弟陈庄在宁夏守军苦战多年,官至宁夏副总兵,是个手里有实权的。陈凌云跟着他,有前途。

陈庸本是舍不得把长子送到宁夏那苦地方的,可是他快要不行了,侯夫人心狠手辣,陈凌云还小,太夫人喜怒无常,他想来想去,别无良策。

邱贵妃倒是可以托付,可是邱贵妃也没法一天到晚看着陈凌云,不许侯夫人下毒手。

陈凌云自己倒是很想到边城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爹爹,我要做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让爹娘享福,让阿薇扬眉吐气!”才十岁的男孩儿,很热切的想要回报父母,想要保护妹妹。

陈庸躺在病床上,看着手按腰刀、一脸兴奋的长子,无奈点头。

也只有这样了。

长女陈凌蓉,他托邱贵妃看在他的情份上看顾一二;小女儿陈凌薇是最可怜的,她是小姑娘,离不得家,只能养在后宅。太夫人时而疼她,时而冷落她,侯夫人不喜欢她,她又是庶女,很难有前程…

陈庸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陈凌云和陈凌薇这一对庶出子女。至于嫡出的凌蓉和凌峰,陈庸想的就少了些,反正他们还有亲娘,还有外祖父兴国公。凌峰有世子之位,凌蓉做了公主伴读,前程尽有。

陈庸撑起最后一口气,挣扎着写了封亲笔书信,托邱贵妃替他照看一双庶出儿女,“阿薇长大成人之后,烦妹妹替她留意一门妥当亲事,我怕太夫人撑不到那时候,更怕你姐姐会存心加害庶女;凌儿在苏州时便中意小裴编修的独养女儿,可惜不能如愿…”

邱贵妃接到陈庸的绝笔信,起了侠义之心,也起了好胜之心。临江侯,我知恩必报,你这双儿女,我一定替你保全!凌薇,我会差个嬷嬷过去照看日常起居,长大后她的婚事包在我身上,凌云么,不必等到往后,现如今,我便可以让他如愿以偿。

邱贵妃打算的很好:不管找个什么由头,把林幼辉和阿玖召进宫,或单单把林幼辉召进宫,自己亲自做媒。

“有人敢驳的面子么?”邱贵妃微笑。

她很自信,以她皇帝第一宠妃的地位,没人敢驳她的颜面。她若开口做媒,裴家乐意也好,不乐意也好,只有硬着头皮答应。

知道裴九小姐抱恙不能进宫,邱贵妃也没放在心上。这回不行,下回呗,反正总会能见着裴家这对母女,自己张张口,下嘴皮一碰上嘴皮,她们只有乖乖听命的份儿。

九公主知道“小师妹”病了,不能进宫,很是高兴,“那小丫头最讨人嫌了,一直病着才好呢。”

她兴冲冲带着宫女到宫后苑摘花,碰巧遇上了她的好十哥。

十皇子今天学了《离骚》,对各种芳草来了兴趣,特地来一样一样辨别。

芳草如美人,值得费心思。

九公主对芳草可不感兴趣,她举着手里的月季花,笑吟吟问道:“十哥,听说你小师妹病了?可真是让人担心啊。”

十皇子正低头细看,听了这话,诧异抬起头,“我小师妹病了么?”

九公主强忍着笑,把阿玖本该入宫,却告了病假的事说了。

十皇子“哦”了一声,又低头细细观察起芳草。

九公主未免有些下气,十哥他不理我!不过,却也暗暗喜欢,看看,十哥对他那所谓的小师妹,并没放在心上。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次更新,明天中午十二点。

虽然不肥,但是,我居然准时了一回?

第54章 真性情

十皇子认识了不少芳草,到了用晚膳的时候便专程去了坤宁宫,要跟皇后显摆显摆。他才到了坤宁宫门口,便有宫女迎上来行礼问好,“十殿下。”把他带到了西暖阁。

西暖阁里,一名年约半百的贵妇含笑在上首坐着,下首官帽椅上坐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这年轻男子俊朗中又透着英气,眉眼间虽有笑意,却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尊贵和威严,看上去并不好亲近。

十皇子高兴的叫道:“娘,大哥!”

这两位,一位是他亲娘章皇后,一位就是他亲大哥,太子殿下了。

章皇后虽然已经不复年轻,面目间依然隐隐可见当年的清秀和美丽。她微微笑着,招手叫过十皇子,“今儿都学什么了?跟谁一起玩了?看把你高兴的。”十皇子笑着说了,“老师讲《离骚》,我便到宫后苑看芳草去了。”

太子声音低沉动听,唇间带着优雅的浅笑,“小十什么时候这般好学了?刮目相看啊。”他言辞间带有戏谑之意,显然和弟弟极为亲呢。

十皇子靠在章皇后身边,撅起小嘴,“我一向勤学好问,大哥才知道啊?”凤眼中满是委屈,长长的眼睫毛微微上翘,如蝶羽一样轻轻颤动,可爱又可怜。

太子愉悦的低声笑起来。

章皇后含笑看着英俊尊贵的长子,美丽非凡的幼子,心里那个舒服,就别提了。有什么比兄弟友爱更好的呢,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这几天有没有去闹你爹?”章皇后轻轻拍着身畔的小儿子,柔声问道。

“有啊。”十皇子扬扬眉毛,粲然一笑,“我昨儿个还去跟爹要东西了呢!米襄阳的书法体势骏迈,超逸入神,我便磨着爹想要幅真迹。”

米襄阳生平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他的墨迹,那可称得上是价值连城了。

“什么好你要什么呀。”章皇后失笑。

“小十眼光不坏!”太子笑着夸奖。

十皇子浅浅笑,“爹太小气啦,听说我要米襄阳的真迹,便连连摇头,说他最喜欢米襄阳,舍不得给别人。我当然不依,‘爹,我是别人么?’爹没法子,只好赐了我一幅《天马赋》。”

章皇后和太子均是莞尔。也就是小十能这么着耍赖吧,换个人,还真不行。

比小十年纪大的皇子,哪个敢在皇帝面前这般放肆?没人有这胆子。比小十年纪小的弟弟们呢,呵呵,还不知道米襄阳是谁。十一、十二大概只会伸手要糖,十三更小,路还不会走,话还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