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些跟着听了一夜的邻居,先把人领回家里安顿一晚上怎么着了?那是一条人命啊,就算平时说话爱显摆了点儿,可那老太太心眼儿是真好。

这人,哪有几个没有半点儿缺点的?其实她显摆,也不过是因为她一个人带大了四个孩子,想给自己脸上贴点儿面子罢了,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今晚上一路回来,听好些人在议论这事儿,不管年纪大要面临养老的还是年轻一时半会和养老不搭边儿的,都在担心自己真到了那一天,会不会也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种情绪要是真这么蔓延下去,真不是件好事儿,尤其是那些重男轻女拿孩子不珍重的家庭,以后待孩子没准就更差了。”

☆、第2209章

宗理身为镇长,又是一个负责任的镇长,自己所在的地盘儿,发生这样的事儿,心里别提有多不舒服了,偏生的,这事儿又不是他一句话能解决的事儿。

“小五,你说,是以前的那种模式好,还是现在的这种模式好?”宗理有些迷茫的看着南梓道,“以前集体的时候吧,虽说也有那不孝顺的儿女,但只要村子里的干部一发话,和工分一挂钩,就没人敢不听。

可现在呢?发生了这种事儿,大家只有上门调解的份儿,具体人家听还是不听,根本不是咱们能干涉的,想要制约他们,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哎......”

“爹,我能明白您的心情,在自己管辖的地盘儿,出现这样的事儿,偏生又没法儿硬性制约,的确是挺让人心丧的。

但至于哪种模式好,其实要看从哪方面说了,相对来说,现在的这种模式,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毕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嘛。

积极性高了,日子过好的速度也就加快了,不出几年,大家的生活可能都会上一个大层次,所以,从大方面来说,肯定是现在的模式更好。

至于以前的那种模式,的确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近,每天在一起劳作也是增进感情的方式嘛,但,咱必须承认,总有那么一部分偷奸耍滑的所谓聪明人。

而他们的影响就是,原本努力工作的大多数人,多多少少的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这看前些年的生活水平就是很明显的对比,对不对?”

对于自己的老丈人,南梓还是很有耐心的。

其实,南梓解释的,宗理不是不明白,就是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儿,心里有些转不过弯来,毕竟,那是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啊,以那样的方式离开,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爹,我也赞同五哥的说法儿,这不是爹努力就能改变的事儿,所以,爹多看好的一面儿,心情也就能好点儿了,再说了,为那些人渣生气,不值当的,而且,法律会制裁他的,对不对?”想到后世人情的冷漠,宗贝也是很无奈,但这真的不是凭个人能力就能改变的事儿。

以经济发展为主是趋势,谁都不可能为了人情,强行的拦下整体往前迈进的步伐。

说实话,现在是农村先出现这种问题,等过几年,城市的下岗潮到来之后,哪哪儿就都一样了。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不管哪种模式下,不管人情冷漠不冷漠,渣子永远是渣子,这真的不是单纯靠制约就能解决的事儿。

“哎......”知道女儿女婿说的都对,可宗理一时半会儿就是难以释怀,就重重叹口气,冲小两口摆摆手,“我明白,你们不用劝我了,可能过两天,我消化消化也就强点儿了吧......”瞄一眼时间,站起身道,“时候也不早了,吃饭吧。”

进门面条出门饺,晚上毛月娥包的是饺子,人虽然多,大铁锅一锅就煮出来了,白胖的饺子上桌后,银环背过身去悄悄抹了抹眼泪。

☆、第2210章

虽说知道自己离开后,爷爷有韩姑姑还有干爹干娘照顾不会有事儿,但这么多年,银环是第一次离开爷爷这么久,心里的难过和不舍,绝对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住的。

“丫头,考上大学是喜事儿,咱高兴。”看出孙女儿别扭的小情绪,朱老爷子夹个饺子放孙女儿盘里,“爷爷等着享你福呢。”

“嗯。”银环悄悄抹抹眼泪,一脸坚定的看向朱老爷子,“爷爷,不管别人孝顺不孝顺,改变不改变,反正我永远不会变,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爷爷,不管我结婚还是不结婚,结果都是一样的,以后爷爷必须和我一起生活,我必须给爷爷养老。”

朱老爷子赶紧应下来:“好,爷爷等着银环养老。”

宗理就不自在的咳嗽一声:“瞧,我这坏情绪,把银环也给影响了,那个,以示惩戒,我自罚一杯。”话音落下,真的就举起面前的小酒杯啜了个干干净净,呛的一个劲儿的咳嗽。

“我说,谁说你了,真没数儿......“毛月娥边帮老伴儿顺着背,边埋怨道,”你这到底是惩罚自己呢还是贪杯?“

宗理就嘟囔一句:”我闺女要去上大学了,我高兴,不行吗?“

”行,行行行......“毛月娥赶紧把水杯递给他,”赶紧喝口水,你说你这个样子,让闺女怎么放心?“

”爹,舍不得我就明着说出来,别偷摸的灌自己酒......“宗贝边说边夹了宗理爱吃的菜放他碗里,”爹要是实在想我和哥了,就让五哥安排人送您和娘去京城住两天,您平时工作忙,周六周日还是可以去的嘛。“

”好,听我闺女的,想了就去看看......“宗理叹口气,”这热热闹闹的,一下子家里就剩了我和你娘,还真不适应。

不过,爹也就是念叨念叨,你们好好努力,好好发展,只要你和你哥啥都顺顺当当的,我和你娘就天天都是好心情。“

”到时候我也一块儿去看看......“朱老爷子端起酒杯,”这里数我年纪大,我带头,孩子们有出息是好事儿,咱们祝孩子们前程似锦!“

宗理敛了心头的愁绪,展颜道:”对,朱叔说的对,祝孩子们前程似锦!“

为了缓解离愁,宗贝笑嘻嘻的调侃道:”朱爷爷越来越有领导范儿了。“

”对。“银环吸吸鼻子,接了话茬,”爷爷现在跟以前那可完全不是一个境界了,我得以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好好表现,争取......“

朱老爷子伸手打断孙女儿:”好了好了,咱们又不是外人,银环你背这一通累不累?“

”累......”银环就耸耸肩膀,冲朱老爷子做个鬼脸,“我以为爷爷爱听这样的呢。”

“爷爷脑子又没问题,哪能爱听这些虚话?”知道孙女儿是为了逗自己,朱老爷子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松动下来,的确,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想了,就可以去看看,有啥好担心好不舍的?孩子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他要是总表现的那么严肃,孩子怎么能安心的离开?

只是,想想襁褓里那么一小坨坨的小丫头,转眼竟然到了展翅高飞的年纪,心里......是真不舍啊......

☆、第2211章

这个年代不同于后世,长辈们对孩子长大离家是习以为常的事儿,是以,一顿晚饭,虽然大家都在努力的调动气氛,但不可避免的,还是有些压抑。

回来的时候,尹莹是跟宗贝一起回来的,现在要回去了,出于礼貌,也应该问问对方要不要一起,是以,第二天一早,南梓便载了宗贝和银环去找尹莹。

再次来到熟悉的村庄,熟悉的门前,宗贝心境已经不似初来时那般愤怒,无论是尹德全还是赵大美,亦或是尹倩,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她和他们间的恩怨,也基本算是已经了了。

开门的是赵大美,看到宗贝,眸色中明显闪过诧异,随之,一脸热情的招呼道:“贝贝来了,银环来了,快,快进门!“

”不用了。“宗贝神色淡淡的看着她,”莹姐呢,我找她有事儿。“

”贝贝小莹啊......“赵大美眼神闪闪,不自在的笑道,”她现在不在家,有什么事儿和我说就行,回头我告诉她。“

”不在家?“如果是别人说这句话,宗贝自是不会怀疑,可换成赵大美,她心里就要打个问号了,尹莹回来不待在家里,能去哪里?

如果换成性格外向的,还可以解释为去了朋友亲戚家,可尹德龙这边,和尹老爷子尹老太太以及尹大伯一家都闹的不太好,尹莹是不可能去他们那儿的。

赵家那边,赵老太太已经没了,赵德全丁娟花两口子和赵大美已经撕破了脸皮不来往了,尹莹就更不可能去了。

至于说去了同学朋友家,就更不可能了。

”是的,她有个要好的同学,昨晚上去同学家了。“看出宗贝的怀疑,赵大美赶紧解释道,”估摸着晌午能回来,等她回来我和她说说,对了,你们啥时候走?“

一个人要是刻意撒谎,再追问也没什么用,宗贝就干脆利索的道:”下午二点,你跟她说一下,要是跟着我们一起回去,就收拾好东西在家等着,我们走的时候会直接过来接着她。“

略一迟疑,赵大美讨好的笑道:”就......就不用过来接了,让她再在家多住几天吧,到时候让她自己坐车回去就行。“

”她上班好像不是那么自由吧?“宗贝眉头微微皱起来,”就算是我妈给介绍的工作,也不能这么不上心,要是都像她这样,请个假就是无限期的,公司还怎么运转?“

”是是是......“赵大美连连点着头,”那......那等她回来了我跟她商量商量,不行就再住两天?“说着叹口气,”我们娘俩这么长时间没见了,我是真舍不得她,贝贝,看在咱们好歹是亲戚的份儿上,就......就破次例,成不?“

”行,不管再住几天,你让她亲口和我说,下午我会准点过来,到时候她要是还没从同学家回来,你就跟我说是哪个同学,我们去找她。“

宗贝说完转身离开,根本不给赵大美反驳的机会。

”哎......“眼瞅着宗贝和银环上了停在胡同口的车,赵大美后面的话就吞了回去,叹口气,愁眉苦脸的往回走。

☆、第2212章

”贝贝,你是觉得,情况不对?“上了车,银环问宗贝道。

”是的,咱们回来住的时间并不短,尹莹当时说好了,咱们什么时候走,她就什么时候走,结果现在赵大美给来这么一出,你觉得可信度有几分?“

宗贝叹口气,”明知道当中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闻不问的离开,我是真的做不到,主要的,尹莹人还是不错的,关键时候,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儿,所以,这事儿,还是尽尽心吧。“说着看向坐在驾驶位的南梓,”五哥,你说呢?“

”我回去就安排人去查,出来结果打电话告诉你。“南梓说着又郑重叮嘱自家小媳妇,”你就别再去他家了,那两口子都不是什么善茬子,虽然他们不敢对你做什么,但要以防狗急跳墙。“

宗贝点点头:”好,我不去,我等结果,要是查不到,下午五哥安排人陪我一起过去,反正,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尹莹回来一趟,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不见了。“

回来已经有一周了,从来没见过尹莹,找上门也没见着,可不就是莫名其妙的不见了?

琢磨了一会儿,银环有些不确定的看着宗贝:”赵大美和尹德全不是已经翻脸了嘛,你觉得,他们有可能合起伙来针对尹莹?“

”没法儿说的事儿,如果有了共同的利处,谁知道呢......“宗贝叹口气,”说实话,如果他们真的如我担心的那样,真的就不配为人父母,和畜牲没什么两样了。“

”要真那样,尹德全一脚踢死了赵大美也不冤枉,韩婶儿当初就不应该救她......“说着,银环又纠结的挠挠脑袋,”不过,如果韩婶儿当时不回来,也不可能找回你,是吧?“

很多事情,冥冥中都是有注定的,不知前世,没有认回她的韩延辉和赵新月,是如何熬过漫长的岁月的......

几人回到家,把事情一说,宗理和毛月娥也觉得情况不对。

但无证无据的情况下,宗理安排人过去查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最终,还是决定由南梓来调查这件事儿。

不得不说,南梓手下的人在这方面的确是专业,他安排下去不过半小时,结果就传过来了,尹莹被关在家里,并没有去所谓的同学朋友家。

自打尹龙从监狱出来回到家后,赵大美就见天的犯愁儿子的前作业,犯愁儿子因为坐牢的事儿,会娶不上媳妇儿。

在这件事儿上,尹德全和赵大美的想法儿倒是一样的,他也怕儿子讨不上媳妇打一辈子光棍,那样,没了孙子没了后代,他可咋办?

按照本地迷信的说法儿,要是绝了根儿,那以后可是没有人供奉的,虽然活着的人不知死了的事儿,但是,万一呢?

这也是很多人家拼了命宁可穷死也要生儿子生孙子的根本原因。

两口子正愁着的时候,尹莹来了消息,说让尹龙去京城上班,她会想办法给安排。

本来,赵大美已经决定让尹龙去京城了,却被尹德全给拦下了,他的说法儿是,尹莹自己也不过是一名普通工人,尹龙去了还不是和她一样?

☆、第2213章

京城啊,那是啥地方?

孩子在那儿能买上房子?能落下户?

要是不能买上房子不能落下户,怎么娶媳妇儿?娶农村的,除非给人家也安排上工作,娶城市的,谁家那么傻把闺女嫁给个啥也没的?

而且孩子出去了,眼界也就高了,估摸着从家里找个一般的也不能乐意,而且,能不能给安排工作,还不一定呢。

这到时候出去磨叽几年,年纪也大了,媳妇也没讨上,岂不是一辈子都要毁了?

尹德全的这一番假设,还真的把赵大美给吓住了,原本要告诉儿子的消息,自然也就被她瞒了下来,为了儿子的未来,哪怕再看不上尹德全,哪怕俩人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赵大美还是坐下来和对方一起谋划起来。

最终俩人的意见就是,俩闺女不管哪个,回来一个是一个,嫁出去,彩礼钱做儿子娶媳妇的礼金,实在不行,就从远一些的地方给儿子讨个媳妇。

尹德全认识一个专门给别人从偏远山区讨媳妇的,礼金比当地便宜了一半儿,媳妇过来还特别听话,而且,你可以提要求,要个高的还是俊的,反正这价钱和提的条件也是挂钩的,个高好看能干的肯定就贵一些,个矮丑一些不能干的自然就便宜一些。

在这件事儿上,两口子的意见又发生了分歧,尹德全的意见是,讨个模样儿差不多的就行,旁的就没啥好要求的了。

至于要模样儿差不多,也是怕儿子不中意,经了这一出出的事儿,他也明白,儿子不是他想左右就能左右的,身为男人,他最清楚男人最看重的是什么了。

赵大美却不甘心只提这一个条件,她觉得,以儿子的条件,应该给讨一个个子高长的好看又能干的,要不然,以后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儿子的肩膀上,多累?

可赵大美要求的条件,礼金比尹德全要求的条件要贵上将近一半儿。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比当地讨媳妇便宜多了。

自从离婚后,尹德全在赵大美那儿根本就挺不起腰杆子,是以,最后他退一步,跟赵大美妥协了。

然后,接下来,两口子就开始为女儿张罗合适的婆家,对于她家的事儿,媒婆一脸的为难,大女儿老实能干,倒是很多人家中意的媳妇儿人选,可毕竟被王家退过一次婚,这身价自然就要跌一些。

二女儿长的好看些,但那名声啊,实在是没法儿听,所以,无论是哪一个,想要高彩礼,是不可能的,两口子就表示,只要给的彩礼高,男方条件不挑。

有了这句话,事儿就好办多了.

媒婆问到底为哪个女儿张罗,这让她也好有个方向,两口子就表示,俩都张罗,到时候他们会想办法让俩闺女都回来看看。

能联系上的是大女儿尹莹,对方的性格也好拿捏,这个找回来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了,恰好,就在两口子愁着怎么把二女儿找到的时候,大女儿给他们写信,说了二女儿也在京城的消息。

两口子别提多兴奋了。

对于大女儿,赵大美多少还是有点儿愧疚的,对于二女儿,那是妥妥的半点儿愧疚都没有,这孩子太独性了,心里有谁啊?

☆、第2214章

本来,两口子还在琢磨着找什么借口把大女儿骗回来,没想到,大女儿自己主动回来了,这可真是太意外太惊喜了!

然后,借着大女儿的手,把二女儿再给召回来,多完美?!

可惜的是,尹倩现在天王老子也是召不回来的,是以,两口子生怕尹莹跑了,干脆把人手脚绑上给关在家里了。

当然,承诺放了尹莹的条件是,让她把尹倩给骗回来,否则,嫁给他们给找的对象,是嫁定了......

听完了南梓的详述,一众人等都是一脸的无语。

这赵大美和尹龙,还真是极品父母的标杆儿,能用这种办法害自己的女儿,也真是没谁了。

要说尹倩那种人不值得同情,可尹莹呢?这个孩子一直都是心心念念的挂着家人,要不然,她也不会特意回来想把尹龙给带过去。

尤其先前写信打电话的时候,赵大美都告诉她,就快过去了,很快就过去了,搁一般人,反正义务尽了,那就等着呗。

但尹莹没有,她还是特意赶了回来。

一方面,是对弟弟的不放心,另一方面,是还挂着那个家,嘴上说已经失望至极,只是想回老家看看,但若是真的已经失望至极,又有什么好看的?

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伙儿都没有想到的,宗贝也特别庆幸自己的多管闲事,要不然,等她知道的时候,尹莹已经被嫁过去,她得多懊恼?因为若不是要跟她一起,尹莹是根本不会回来的,所谓的故土难离,其实,难离的还是人还是情啊......

......

尹家漆黑的小屋子里,尹莹蜷缩在炕上,手脚都给牢牢的绑着,因为过度的挣扎,手腕和脚腕都是干了的血痂,加上篷乱的头发,蜡黄的脸,整个人和先前回来的时候比,完全是换了个人。

从最初的不可置信,到现在的心如死灰,尹莹对父母是彻底绝望了,如果,她有幸能逃离出去,这辈子,她是不会再回这个家了。

她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宗贝能发现她被关在了家里,但,这个希望感觉有些渺茫,宗贝对她父母有多讨厌她是清楚的,她怎么可能跑到她的家里来找她?

就算当时她说了跟他们一起回去,那也应该是她主动过去找他们,人家凭什么跑到门上来找她?

另一个希望就是弟弟尹龙。

她回来的时候,弟弟不在家,她问母亲,她告诉她,弟弟去了县里的厂子打工,要干完这个月,结清工钱才能回来。

当时,她就心生纳闷,弟弟才回到家没多久,怎么那么容易就找到工作了?而且先前的时候,也没在信里告诉她呀?

记得那时候她写信,她妈都是跟她说,她弟觉得没脸见人,见天的把自己关在屋里的,这怎么才几天的功夫,就找到工作上起班了?

疑惑就问了出来。

赵大美的回答是,工作是堂姐尹梅帮着找的,那时候还没接着她的信,就让龙龙去上班了,说龙龙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上班可认真了。

☆、第2215章

赵大美告诉尹莹,说她来信儿让龙龙去京城的时候,她特意去石子和龙龙说了,是龙龙自己不愿意说话不算话让尹梅难做,决定干完这个月再说。

尹莹就问她妈,那先前的时候,为啥不告诉她真实原因,总骗她说,龙龙就要去京城了,害她等不着人影儿着急。

她妈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怕说了实话,她不让龙龙过去了,相对来说,还是京城的发展比小县城要好,所以,才撒了谎的。

听起来,一切都没毛病,所以,她就信了。

前面两天,父母表现还是蛮好的,不像以前,开口闭口的就是赚钱,往家里交钱,她以为,他们是经了那么多的事儿,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才发生了改变。

她甚至还悄悄的问她妈,既然和她爸已经重新在一起了,不如干脆把结婚证再领了就是了,反正做为儿女,她还是希望父母能有个幸福的晚年的。

她妈当时的脸色,挺奇怪的,现在想想,那应该是愧疚吧?

然后第三天的晚上,吃完了饺子,她觉得特别困,再醒来的时候,就被关在这间最小的屋子里了,平时来人,是不会来这边的。

她想喊救命,可惜,嗓子哑的根本就出不了声。

到那一刻她才明白,他们为什么没在她刚回来的时候,就把她绑了,因为他们要慢慢的给她下药,让她的喉咙失去声音。

这会儿就算她想喊救命,也喊不出来了。

至于手脚,都绑着,他们就更不用担心了。

这还算是父母吗?

等她妈来给她送饭的时候,她问她为什么。

她妈的回答是,没办法,在儿子和女儿间,她总要做一个选择,但是,她也没有真的害了她,说她要嫁的那个人家,条件挺不错的。

男的是煤矿厂的一个小头头,以前下井的时候,受了点儿伤,腿脚不太好,但赚钱多,跟着他可以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绝对比她去京城打工要强的多。

她不要那样的福气啊,她哑着嗓子,用和蚊子哼哼差不多的声音求她妈放过她,她甚至保证,以后赚的钱一半寄给她妈。

还保证,把弟弟带到京城,给弟弟找份好工作,让弟弟以后在京城落户,娶个京城媳妇儿,那不是比在家买个媳妇强的多?

条件很有诱惑力,她妈是有点儿松动了。

但去跟她爸一商量,立马被否了,还是那句话,现在嘴上说给一半的工资,要是不给呢?至于龙龙留在京城,那是说句话的事儿吗?

说她小姨和小姨父能把她安排在京城,不过是看在她被退了婚装可怜的份儿上才给安排的罢了,至于龙龙,刚坐牢出来,去京城落脚哪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小姨小姨父不帮忙,单靠她尹莹,给的保证有屁的用处?

然后,她艰又被劝的动摇了。

反正,两口子的意见挺一致的,就是眼前能看到的利益才是真的利益,至于其他的许诺,抱歉,他们不信,你爱说咋说,他们就是不信!

☆、第2216章

前几天,怕尹莹有力气闹腾,两口子甚至给她饭都吃不饱,这还有两天要嫁了,终于开始给她送点儿好吃的了,她也没有傻乎乎的不吃。

要想逃跑,要想抗争,没有力气是坚决不行的。

盯着屋子的角落,尹莹觉得特别的可笑,听说有拐卖妇女的,那些被拐卖的女人,被卖出去后,受到的待遇也就这样了吧?

她亲爸妈啊,亲手往火坑里推她的亲爸妈啊,有把她当人吗?至于说当闺女,她压根就没想过,人都没当,更何况闺女了?

只是,日子越是临近,她就越绝望,如果从未体会过男女间的感情,或者,她会觉得,实在不行嫁就嫁吧,大不了嫁了以后说服男方让她继续出去工作。

如果他不放心,可以和她一起,相信只要她求求情,小姨小姨父是会帮她一把的,而她这辈子,也会把小姨小姨父当成亲生父母一样孝敬。

可问题是,她心里已经有想要嫁的男人了。

她回来的时候,他问她,要不要陪她一起?

她说,还是不要了,等以后再说好了。

他那么恋恋不舍的看着她,说他等她回去,等她告诉他,可以见她家人的那一天,他说,他想做她光明正大的恋人,不是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的。

她说,并不是觉得他见不得人,要偷偷摸摸的,而是不放心她的父母,如果知道了她和他的关系,会狮子大开口,让他无法招架。

他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老家是京城郊区的,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太好,如果实话告诉了父母,他们一定不会同意的。

如果撒谎,她和他都承受不了随之的后果,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暂时不告诉他们,等条件合适了,时机成熟了,再把他带到他们的面前。

如果不爱,他怎么会那么期待和她的家人见面?

她也爱面子,但是在这件事儿上,她把家里的情况全部如实的告诉了对方,因为她觉得,感情里容不得一丝的欺骗,如果她现在骗了他,等知道了真相,曾经的一切,必将会成为镜花水月。

那她不如从一开始就把真相告诉他,那样,接受还是不接受,她都不怪他。

他知道了她从小的成长,知道了她父母的性格,并没有嫌弃她,反而比以前对她更好,他心疼她,说她曾经没人疼,以后他来疼。

她从未想到,有一天,她也能遇到这样的男人,这样的爱情,这和她曾经定婚的男人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王书林只是为了找个媳妇儿,那她现在的男朋友荆爱东就是为了找个爱人。

媳妇儿和爱人,似乎只是称呼不同,但深究之下,差别大了,爱与不爱,都是媳妇儿,如若不爱,如何称之为爱人?

反正,她是这样理解的。

她这次这么巴巴的回来,潜意识里是希望能缓和跟父母的关系的,骨子里,她还是传统的人,觉得如果不征得家里的同意,将来嫁到男方,可能也不被重视。

她不求自己的婚礼像宗贝那么的隆重耀眼,她只希望,自己的婚礼,有双方亲人的祝福,好歹面子上能过得去。

☆、第2217章

可是哪想到,她的这个期待,竟是把自己送入了火坑......如此想着,尹莹泪水又不断的往下滚,这几天,只要想起来,她就控制不住泪水。

虽说一遍遍的劝自己,不要哭,一点儿用处都没有,还会影响到身体机能和情绪,但是,她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啊。

这些年,在这个家里,她也算是经历了不少的事儿了,对他们,自以为也够了解了,可真到了这一刻她才发现,她根本还是不够了解他们。

在此之前,要是有人告诉她,他们会这样对待她,她大概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

再次用力的挣扎,除了旧伤添新伤,血痂变鲜血,似乎,再没有任何别的用处,总是被捆绑的手脚,肿胀的非常难受,被她这么一通折腾,钻心的疼。

但因此,也让她的头脑更加的清醒。

如果......如果最终她只能遭了毒手,千万别给她机会,否则,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包括赵大美和尹德庆!对,他们不配做她的父母!

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他们还有什么脸称自己为她的父母?

“她爸,不能这样,这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等合适了,事儿也就黄了,你真的想让你儿子一辈子打光棍儿?行,你只要说,你愿意让你儿子一辈子打光棍,这事儿我就不管了。”

“那......那也不能这样做吧?“

”不这样做怎么做?你说吧,只要你有更好的办法,我就听你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