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上太子爷的递烟日常上一章:第 8 章
  • 傍上太子爷的递烟日常下一章:第 10 章

那时候小清予一哭就会吵着要君漓,见不到君漓就一直哭,不说谁也哄不好,只说要哄好很费劲,有时候大半夜的君漓还特意跑来看她。

记得有一次安清予正午睡着午觉,睡到下午饿醒了,一阵嚎啕大哭,谁也哄不了,也是荒唐,跟心有灵犀似的,没哭一会儿君漓就蹦蹦跳跳地来了,手里拿的正是九连环。

小清予看见君漓,本来还哭着,鼻涕眼泪糊了小半张小脸儿,立马又咧嘴笑起来,嘿嘿咯咯哈哈的,看见君漓手里的九连环后又立马呈现严肃正经的懵逼状态,直直看着他手里,不晓得这是个什么,好奇心驱使之下她伸手就去抢。

君漓和她一起团在小塌上,绕过她的腋窝把她抱上腿,让她的背靠着自己前胸,然后开始解九连环给她看。

安清予看了一会儿还是懵逼的,时而望着君漓稚气的面庞,时而低头看那怪异的环环,伸手去抢却被君漓躲开了,君漓誓要解开给她看,但是安清予却懵懵懂懂地觉得君漓就是故意不给她的,马上就哭给他看。

她约莫是觉得自己在君漓心目中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这个环环是不是已经取代了她的地位,她要的东西君漓居然不给她!

她一哭,才四五岁的君漓也懵逼了,又是给她擦眼泪又是好言好语地哄她,小清予傲娇地一把抢过九连环,终于不哭了,低头把九连环抓抓捏捏,不晓得怎么玩儿,拿在手里摇了起来,“叮铃叮铃”的声音清脆好听,她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又咯咯地笑。

“两年的感情,要不是天天都见面的都还好,没那么在乎,但就是天天都要见上一见的,可想而知那感情得多深,那时候小,心思也小,不是什么男女之情,但比之男女之情的珍贵难得也差不离了。”

作者有话要说:1.两年前的回忆还没有结束,这里先告一段落。以后还会说到小曦见和小清予的事情哒。这还是比较关键的。

2.啦啦,谢谢最近收藏和评论的小可爱们,么么哒!超爱你们!我接着求收藏和评论!

3.我昨天开了一个微博:且了个墨。蠢作更新的第一时间会同步到微博,有什么小剧情段子也是放在微博的哈,么么哒!

☆、不一样的太子爷(修字)

“那后来安清予被劫走了,太子爷是个什么反应?”

锦笙从义父那里听来的关于十五年前安清予失踪的事情少之又少,更遑论知道太子爷当时是什么反应这种偏狭的事情了。

仿佛义父就是刻意避开这个话题,从前只要她好奇追问多年前那个安家小姐如何如何,他就会垮下脸让她别管那么多。

可明明天枢阁里其他的事情义父都会让她知道的,偏生这件事就有意无意地避开不谈,他不谈,锦笙就更好奇,试探着问过很多次,还是无果。

以至于她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很少很少,零星的都是从天枢阁别的人口中听来的。直到义父失踪,她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才对她说得稍微有板有眼了一些。

对这件事更详细一点的了解还是来了皇城后,陛下告诉她的。

这也是为什么锦笙来了皇城被勒令开始追查此事后,第一步要做的是找安怀袖了解这件事情始末的另一个原因。天枢阁里没有记录这件事只是一个方面。

可是令她不解的是,义父跟她说了一堆她不太明白的话后就一口咬定,世上再无安清予。

同样的,也说他自己找了十五年都没找到,她肯定找不到了,让她不要去找,也不用为这事费心,如果陛下提起来,随意找找,最后告诉陛下找不到,陛下不会把她怎么样。

如果这事真的是陛下过手,那么锦笙可能真的就意思意思不找了,因为她也觉得找不到,都找了十五年了,大家都挺忙的,就别再多浪费这时间了罢。

可是事情不像义父预料得那样,陛下没有过手这件事,而是将此事丢给了太子爷。

或者说,其实是太子爷主动将这件事拿过来,是太子爷主动要负责这件事的进程,是太子爷怎么都不相信小清予真的没了。

原本锦笙以为太子爷是为了不成亲才拖她下水,今日被顾勰带来这里说了他们小时候的事情后才恍惚明白,太子爷其实只是单纯地很在乎小清予,还想要尽力一试罢了。

如今这件事到了太子爷手里,太子爷一来就给她下了个套,要她尽全力去找,她可以说自己找不到,但结果就不是找不到就算了这么便宜的了,找不到,就和义父一样,义父如何?在陛下眼里,义父不忠,她难免要被往这上面猜忌。

何况自己还答应了安大哥,要全力以赴。

“君曦见什么反应?开始折腾了呗,朝丞相府跑,朝舅舅的御书房跑,哭着闹着要小清予,还叱责刑部和兵部都是废物,你说他一个五岁大的小屁孩儿,叱起人来竟还有模有样,不愧是以后要当皇帝来的。”

顾勰说完,手里的九连环也解完了,把两物随意往布篓里一丢,他接着道,“他贵为太子,这么折腾别人自然没有人敢说他,但是舅舅看不惯啊,下令不准他再跑出皇宫,更不准再来御书房烦他。”

“那后来呢?”锦笙忽然有些心疼君漓,那大概是太子爷最鲜活的一次罢,自打安清予不见后,他是不是再也没有如此鲜活地折腾过。

“后来,不折腾别人就开始折腾自己呗。不吃不喝把自己锁在东宫,每天的日常就是哭,那时候还小,怎么哭都不会有人骂他有失身份,于是他就大了胆子地哭,哭得昏天黑地,一阵阵头晕。”

“舅舅、舅母连同我娘都心疼,太医院的太医们合着御膳房一起变着花样儿给他做菜哄他吃,就连舅舅都放下架子去东宫见天儿地哄他,如此闹了好几个月。”

那时候顾勰还小,不记事,这些都是长公主以前常念叨他才晓得的,长公主常说安清予苦命,有太子妃的身份,却没有那个福气,又说安清予也算是福气,竟得太子爷如此欢喜记挂。

有时候长公主也会慨叹说苦了太子爷,不知道他现在究竟还记不记得儿时的这些事,究竟还难受不难受。

锦笙觉得,他难受。

只是再没有那个年纪赋予他尽情任性的权力罢了,他不能像以前那样折腾完别人又折腾自己,更不能像以前那样鲜活放肆,最不能的就是让别人知道他一个太子爷竟为了这点儿儿时情谊思痛至今。

“几个月之后,他不闹了?”锦笙挑眉,“怎么哄好的?”

顾勰想了想长公主说的话,“好像是自己想开的吧,老这么折腾下去于事无补,就不闹了,但从那时候起,他也就不喜欢说话了。”

儿时的情谊珍贵难得,锦笙就记得自己幼时在柳州和义父收留的一水儿孩子玩儿的情形,纵然那时候也就四五岁的年纪,记忆里却无比清晰,异常怀念。

想到这里锦笙又有些疑惑,义父算不上一个心肠顶好的人,一下子收养那么多孩子干什么?若是为了给天枢阁选拔下一任阁主,也不至于收养那么多,他钱太多了没处花?

而且按照义父所说,他是个嫌麻烦的人,大可以只挑一个孩子回来慢慢培养,他收养的那群孩子的年纪也都不过两三岁稚龄,一片空白,好培养得很,何必要大费周折地养一堆?

以及云书……锦笙一直觉得,云书才是义父一开始想要培养的下一任阁主。

自己被抱到柳州的时候才两岁,云书当时已经六七岁了,她被抱来的时候义父身边就只收养了云书这一个孩子,很有可能就是在培养小云书接手天枢阁。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她来了之后,义父又收养了那么多孩子,且最后将她培养成了阁主?

想不明白,这些问题她以前也想过,但一直像她为什么非要女扮男装一样无解。

更想不明白的是,她来了几年之后,义父又将他收养的其他孩子都送走了,只留下了云书和她。收养一半又不养完,人家心里也是会留下阴影的好不好?这和被亲生父母丢弃有什么区别?

锦笙也留下了阴影,那群男孩子被送走的时候她也难受得大哭了一场,一直到现在都还恋恋不忘,只有一个男孩子因着是被送去了柳州知府家里做养子,还有联络,其他的都被送到天南地北,杳无音信。

“所以你现在该知道了,君曦见对这个小未婚妻还是很看重的,就算以后娶的不是她,在他心里的地位也非比寻常。”顾勰拍了拍她的肩,“如果你能把小清予找回来,哪怕只有一点线索,君曦见肯定会重谢你。”

锦笙心道并不会,找到了也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反而找不到还会被猜忌。

到现在为止陛下都没有告诉她究竟她义父哪里不忠?为什么他们猜忌义父不忠?安丞相又掌握了什么罪证?

义父他老人家如今又在哪里?

锦笙只觉得这些事情像是一团乱麻,随意绕成了解不开的结,却隐约有着什么关键的联系,只是这一条最关键的线头自己抓不住,或许因为这个线头太过于匪夷所思,根本让人想不到。

从屋子里出来后,锦笙就没再去想这些事情了,在她的观念里,只要不是逼得没法儿的事情,就都有的商量,慢慢来吧,该知道的总会知道,该解开的总会解开。

从小她就这样,总是在义父要回柳州的前一天晚上再补上课业,以至于现在养成一个泰山崩于前也镇定自若的性子。

两人正打算往棠雀轩走回去,路上一名小丫鬟小碎步跑过来,福身笑道,“世子,长公主让奴婢来邀你和锦公子一起去跑马场,几位姑娘正在那儿表演马术呢!可精彩了!”

听她说的这个意思,定然是刚从跑马场过来的,见识过几个姑娘马上的飒爽英姿。

“阿笙!走,咱们一起瞧瞧去!”顾勰拽了她的袖子就走,扭头还不忘问她,“我记得你的马术也是一等一的好,要不要也上马去玩玩儿?我上次跑马输了你正愁没机会同你再比回来呢!”

“这是百花争艳的时候,我一个大男人凑什么热闹,干脆你也别凑热闹了,大好的风头还是留给那些卯足了劲儿往太子妃位置上爬的牡丹花儿吧,咱俩在边儿上看看就好。”

锦笙说得是老实话,要不是为了瞅瞅这些千金们的斤两,找到个线头好追查安清予的事情,她根本就不愿意来什么赏花宴。

按她的惫懒性子,坐在天枢阁里查阅这些闺阁小姐的资料岂不来得更快?

只是很多东西都须得亲眼见着才有更好的判断,光看着资料里的东西,难免偏狭。

就好比她在资料上瞅着咱们大梁朝尊贵的太子殿下是个文能□□武能定国生得好看又很好相与的谦谦君子。

实际上呢?谦谦这两个字是随便拿来这么用的吗?很好相与是拿来这么误导人的吗?

归咎起来,资料上记载的都是天枢阁内部人员整理之后的东西,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

锦笙就一直觉得整理太子爷相关资料的人多半是个年纪不是很大的怀|春少女,天下的好词基本上都被她给用尽了,唯恐这样依旧不能描绘出太子爷的动人之处,还要自己写几首情诗情词贴在附页,以表达她的深情款款与含情脉脉。

请问,你究竟是在整理资料还是在写小说话本儿? 

锦笙几次翻到不同的资料典籍已经能从文风和词风判断出来哪些是出自同一名少女的手笔,哪些则是不同的少女写出来的,还有一些看上去词风就很狂放,狂放得没有边,夸太子爷夸上天,锦笙猜测……显然她天枢阁里沦陷的不止是少女。

爱慕太子爷的何其多,有才华的还真就不缺萧月华这几个。

太子爷和萧月华处了这么多年,今日看着似乎也没对她处出什么感情来,或许,太子爷喜欢的是那种能打能闹能折腾的?不晓得这次表演马术的千金里,会不会有佳人被君漓另眼相看?锦笙兀自沉吟。 

作者有话要说:欢迎大家就剧情和人物进行评论,也欢迎催更,文明就好~更欢迎大家将文文推广给喜欢看文的朋友们,么么哒~

☆、绿酒红巾

有长公主坐镇的国公府,其特点就是大!

府中有花鸟池林、奇石假山算是寻常,但东边倚着竹林修建一处冬暖夏凉的温泉汤池、西边靠着半山扩出一片开阔宽敞的跑马场就有点儿过了吧?

陛下就这么一个姐姐,还是一母同胞的亲生姐姐,为了让长公主在府中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皇帝陛下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东西都要给长公主最好的,要嫁的人也一定要是顶顶拔尖的人物才行,毕竟长公主自己就是一个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且涵养极好的姣姣明珠,国公爷当然要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品貌非凡才配得上。

当然,究竟为什么生出来的独子顾勰会成了如今这个歪瓜裂枣的模样,大梁朝的人也都很匪夷所思,你说他除了容貌上形似夫妻二人并胜过夫妻二人以外,究竟哪一点像是长公主和国公爷亲生的了?

就国公府的外形设备来说,可以想见顾勰的童年生活着实丰富多彩,这也是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十分费解顾世子打小就生活在这么花团锦簇的地方却为什么还一直致力于往府外跑的原因。

不过长公主这么受陛下待见,并不止是因为她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姐姐而已。

至少在锦笙所知道的故事里头,长公主曾为还是皇子的陛下挡过心口一刀,如今心口旁还留着一条匕首留下的几寸长的刀疤。

她正想着天枢阁中记载的那个故事,人已经随着顾勰走到了跑马场,却不知顾勰早就不在她的身边引路了,自己竟然还一直愣愣地站在那里走神,刚抬起头要张望,耳边传来一声破空的惊呼——

“啊——!!”

“锦公子!小心!!”

“阿笙!!”

“快快!快过去把马按住!!”

惊呼声伴随着混乱的马儿嘶鸣一起袭来,似乎将周围的风沙都卷起了一层,排山倒海般倾轧而来!

锦笙想都没想,双足点地腾身而起,余光瞥见那匹像疯了一样冲来的骏马,马上还有一名紧紧抱住马脖子惊呼不止的女子!

来不及看清那是谁的脸,锦笙眉心狠狠一蹙,利落地在空中转圈翻身,俯冲下去抄起拖曳在地的缰绳,顺着马肚子旋身背过,滑到马儿正背,修长的腿跨马而上,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直令在场所有人叹为观止!

几乎来不及眨眼,锦笙顺势一手环住那名女子的腰,另一只手把缰绳在自己手中用力绞了两圈,而后死命一拉——

“吁——!!”

马儿长长惊嘶!前蹄朝天仰起!

两人在马上直接打横仰起,女子惊呼一声紧紧闭上双眼,双手抱住锦笙揽在她腰上的那只臂膀,整个人都靠在了锦笙身上!

锦笙强硬地把缰绳往左边带去,马儿被力道牵扯,身躯登时一歪,前蹄虽落下,但嘶鸣声未止,这马狂|躁得前后蹄不停踢踏,显然是不甘愿就这么停下来。

不得已间,锦笙双腿一夹马肚,又将马儿带得冲了出去!

她的视线往斜边觑了一眼,看准站在长公主等人前面好一段距离的的顾勰,“子渊!接住!”

话音刚落,不等身前的女子反应过来,更容不得她说拒绝,锦笙在疯跑的马儿背上将女子打了个调,双手将她横陈抱起,再往顾勰那方扔过去!

女子疾呼一声,周围的人也都心惊胆战,那些御马的人一时间都不敢轻举妄动,与此同时,顾勰飞身而出,离那匹飞奔的马不过一步之遥,几乎就是锦笙丢手的瞬间将那女子接了过来,旋身稳稳落地!

等他放下手中的女子抬眸望去的时候,锦笙已经驾着疯跑的马驰出老远,刚好绕到跑马场中转弯的地方。

她侧脸的弧度,如清风拂过春林时扬起的柳梢划出,又如被夜风吹散薄雾时明月上的乌云廓来,那一弯皎皎乍现,难以捕捉却意外地惊心动魄。

锦笙高高束起的青丝也在风中妖舞,长而窄细的白色束带夹杂在那一头青丝里,格外打眼,像是夜间漆黑的云雾中的一缕明月光,转瞬即逝,却又曼妙悠长。

顾勰的视线随着锦笙的身影而去,转头的时候余光恰好瞥到站在自己不远处的君漓,他追随锦笙的目光也是如斯专注。

一群跑马场的御马官纷纷大笑鼓掌,“这少年怕是要将这匹汗血降服了!”

顾勰这才回过神,这匹马可是去年陛下赐下来的汗血,栓在马厩里一直没人能降服得了,本说是给他的,可他不耐烦去驯马,便任由其栓在马厩里没管过,今日竟然……

“阿笙!好样的!”他见锦笙已经绕场一周,再次朝他们这边飞奔而来,便忍不住大喊。

随着他的喊话,一群闺秀小姐们也一边鼓掌一边笑喊,锦笙挑起唇角,一夹马肚子喝道,“驾!!”

少年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关键是她还生得很好看,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这个模样任凭哪个未出闺阁的少女看了都会心动几分、倾心几许,更别说方才被锦笙救下来的那名女子——程心燕。

程心燕刚从空中被放下来还有些发昏,愣愣地看着锦笙骑在马上神采飞扬的英姿,马速快得人都分出虚影来,几个姐妹看直了眼睛,也就没顾得上关心她。

长公主让人给她搬了凳子,又问了她几句,听她说没受到惊吓,也没有哪里不舒服,这才放了心。

程心燕望着策马奔腾的锦笙,攥紧被长公主放进手里的糕点,怔怔地想:太子殿下有那么多人喜欢了,似乎不缺她这一个罢……反正喜欢太子爷这么多年了也没得太子爷青睐……不晓得锦公子有没有心仪之人……锦公子是不是也该到了婚配的年纪了……

这边还在马上放肆疯跑的锦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间救下的人已经把自己给惦记上了,不晓得跑了多少圈,那马儿终于精疲力竭,顺从地跟着锦笙的指挥跑跑停停,最后一个飞跃,在一群兴奋望着它的人前刹住了蹄。

翻身下马,锦笙冲长公主抱了抱拳,笑道,“长公主受惊了!”

长公主确实惊得很,在顾勰和锦笙来之前她只是随意在众人面前提起了这匹去年陛下赐下来的汗血宝马。

主要是说到君漓也有一匹汗血,都说公马不易驯服,更何况是野|性十足的汗血,但去年那顽劣的马儿就被君漓驯得乖乖顺顺的不敢造次。

可国公府里的这匹却是因为顾勰懒怠,不想去驯,又见天往外跑,没空来驯,下人也不敢随意动御赐的马,因此到现在都是野的。

此话一出,一群闺秀自告奋勇要去驯服烈马,她们的心思长公主岂能不知道?无非就是听见君漓也有一匹汗血,想和君漓挣个成双成对的佳话罢了。

不过锦笙就不明白了,她钻马肚子下面的时候顺带着瞅了瞅,这马也是个公的啊,怎么就挣得了这个成双成对的佳话了呢?

大梁朝的断袖之风已经不限于人了吗?

话说回来,长公主一听见她们自告奋勇,刚好也想看看她们的马术究竟如何,于是让人去牵。

因为马儿顽劣,好几人一起去牵还很费了一番工夫,等拉来了一看居然是这么高大的一匹骏马,想驯服的闺秀登时怂了一大半。

不过这并不影响还有些胆子大的闺秀们跃跃欲试的心思,程心燕的性子急,仗着自己学过几天骑马就首当其冲,结果就是锦笙看到的那样。

长公主方才简直吓得去了魂儿,幸好锦笙马术精湛,这么一趟跑下来不过喘喘气,半点也没伤着,不仅没伤着,还救下了人。

“好孩子,你先坐下歇会儿。”长公主让人给锦笙赐了座,笑问道,“你这马术是自小练的吧?谁教你的?”

长公主给锦笙赐下的位置刚好就在君漓的下手,锦笙下意识瞅了一眼正一边喝茶一边淡淡瞥着她的君漓,选择了不坐,“回长公主,草民小时候就练着了,是义父教的。”

“我看你马术精湛,勰儿都未必及得上你。”长公主笑道,又指了指君漓,“倒是可以和曦见比上一比。”

锦笙垂眸挑高眉毛,心道她的马术在柳州城里认第二向来是没人敢认第一的好不好,再说了,自己打小就骑着马到处野,君漓却专攻于帝王之术,肯定兼顾不了,平时外出也是坐马车,宫内有步辇,就是会骑马也定然荒废了,未必就能比得过她。

“长公主说笑了,草民怎敢与殿下相比呢,方才那点儿不过是雕虫小技,草民无奈之下才在殿下面前班门弄斧罢了,谁不知道太子殿下自小就文武双全,莫说琴棋书画,就是骑射御数也无一不精,还请殿下不要笑话草民就是了。”

君漓耷拉着眼皮静静地看着她。方才她腹诽时的表情实在是太生动,想假装她嘴里溜须拍马出来的话是真的都不行。他的眸中难得地有那么丝儿笑意。看了片刻,他收眼抿茶道,“不会。”

“娘,这马是阿笙驯服的,依我看,要不你就把它送给阿笙吧!”顾勰生怕自家娘不同意,又道,“反正舅舅当时也是说赏给我的,我就做主了!阿笙,你给马儿取个名字,取得好听我就送你!”

锦笙赶忙推脱,“草民不敢,多谢世子爷抬爱,但这马既是陛下……”

“我说送你就送你!别跟我扯别的!我就喜欢看你骑马!我就觉得这匹马适合你骑!我就要送给你!你要是不收就是不把我当朋友!”顾勰的嘴跟连环炮似的,每说一句就拔高一个音,轰炸得锦笙毫无招架之力。

长公主也笑道,“既然勰儿愿意送给你,你就收下,搁这一年了,这马还没个名字,好孩子,你给取一个。”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长公主,多谢世子。”锦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转头打量着正迎风扬首的马儿,笑眯眯道,“这马一身血红,鬃毛绕颈,不如就叫红巾吧。刚好还应了我以前最喜欢的那首词!”

君漓的端茶的手一滞,连同着呼吸都滞了滞,抬眸看向她。

只听顾勰在一旁狐疑道,“嘿,巧了,君曦见,你那匹马是不是叫绿酒?你不是说也应了什么什么词吗?”

听到“绿酒”二字,锦笙猛地心中一抽。

只见君漓放下茶盏,淡淡地看着锦笙,字字清晰,“‘柳打花纇恼青春,更那堪、飞绿纷纷。一曲细丝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锦阁主也喜欢这首《凤衔杯》吗?”

作者有话要说:1.谢谢这几天收藏和评论的小伙伴们!!蠢作以轰炸的方式爱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