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仔一把丢了蒲扇,嘴巴忙不迭的道:“爷,早够了,早够了,您赶紧回去换一身吧,瞧这一身汗出的,别闷出痱子来。”

顾昭点点头,扶着膝盖站起来,他年轻力壮的,最不怕的就是热。

陶若见他站起来了,便松了一口气,也不等顾昭问话,忙告退狂奔而去,难为他那么大年纪了,还跑这么快。

陶若一路狂奔的跑出郡公府,才一出角门,那后面便传来咣当一声,大力关门的声音,也难怪了,他每天过来,监视人家主人跪一个时辰,谁能欢迎他吖。

蹲在里巷口子的一个青衣小奴,见到陶若出来,忙顺手将拴在一边大树上的驴子缰绳解了招呼:“陶爷爷,你出来了。”

陶若松了一口,是呀,总算出来了,再不出来他被那一院子的白眼都要甩死了。

接过缰绳,陶若正要上驴,里巷那头的旮旯里,却悄悄地晃出一个人,这人一路小跑,跑到陶若面前,先是咳嗽了一声,陶若早就看到他了,但是这人不提醒他还真不想打招呼。

“呦,三爷啊。”陶若做出要下驴的动作。

顾茂峰忙拦住:“哎哎,快免礼!可不要了,陶叔叔跟过爷爷,那与那旁人不一样。”

陶若笑了下,看看远处郡公府的大门,心里翻来翻去的想了半天,还是扶着小奴的手,下了驴对顾茂峰轻轻施礼:“三爷,您怎么在这里呢?”

恩,他怎么在这里呢,那日,若不知这家伙多嘴,顾岩如何会来?他本想巴结一下他巴结不上的小叔叔,再回去卖个好给他爹,这下子,两边都得罪了。以往他来郡公府,这府里上下因他是国公爷的儿子,便都很尊重。郡公府与国公府那交情是不一样的。

如今好了,角门都不叫进了。

赶紧虚扶了一下陶若,顾茂峰小声打探:“今儿…见到小叔叔了?”

陶若点点头,却不回答,这话就不该是顾茂峰问的,这位三爷可与他一奶同胞的哥哥顾茂明不同,对外,人家是知书达理,仿若顾家四兄弟最有出息第一人,他就是投错了胎,成了庶出,不然这里没有茂德什么事儿。

私下里呢,再没有比陶若看的更明白的了,这位爷小气,自私,刻薄,一点亏都不吃,就长了一张嘴,一副假脸皮。人吧,谁能没点毛病,顾茂峰的毛病都随了娇红,可这话,陶若不能跟国公爷明说啊,人老公爷对自己这四个儿子还都挺好的,就是对老大顾茂德严厉些。

“回三爷,见到了。”陶若又低头回话,顾茂峰看不清他的表情。

“那…小叔叔,还跟我爹怄气呢?”顾茂峰小心翼翼的探听。

待陶若抬头,依旧是笑眯眯一副老好人的样儿:“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三爷,时候不早了,老奴要回去回话儿,您看?”

顾茂峰跺跺脚,来了一句:“哎,小叔叔也是,我爹老糊涂了,他怎么也糊涂了,这不叫别人看笑话吗?”

陶若一拉驴缰绳,来了一句:“三爷,外人不知道这事儿!”

顾茂峰呆了一下讪讪的笑笑:“是,这事儿就咱家人知道,谁敢外面说,陶叔叔,没事儿了你劝两句,我爹,那也就是气一会儿。”

陶若点点头,淡淡的说:“是。”说罢,上了驴,拍拍驴屁股去了。

气一会?早不气了,国公爷就等着郡公爷服一句软,借着坡他就想下来呢,他都想好了一系列的章程了,只要小七老爷服软,他有最少几十种办法给他成亲,给他娶媳妇。

可问题是,人郡公爷不吃这套,你叫跪,我就跪,旁个事儿,你想都别想。这算什么?陶若太清楚了,老顾家那生的不是人!那都是倔驴,七老爷能服软?大太阳西边出来再说吧!哎,自己可真命苦,且有的折腾呢。

看着陶若骑驴走了,顾茂峰羞臊的不行,他气得狠了,一伸手打了自己嘴巴一下,叫你多嘴!打完,回身去了里坊那边,上了自己的小轿,家去了。

这段日子,他倒霉着呢,原本他在户部,干的好优差。前几日也不知道怎么了,上峰忽然说要精简衙门,精简来精简去的,就简到他们这里了。如今,他又被退回吏部等着分配,虽说,这事儿不是他一个人倒霉。可是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国公府的三爷,被人这么吊着,真是没面儿。

现在好了,多了一嘴,也就是多了一小嘴,妈的他大哥怎么就能给他脸色看了呢?说什么,你自己去走关系,别烦着爹,他心情不好…

还有那个该死的老四,张嘴闭嘴竟然喊自己三姐,妈的!真是不知礼,不懂尊卑!

顾昭自自省堂下来,一路被抬回他的屋子,一进门,阿润便迎上来,也不说话,只是亲手帮他脱朝服,脱里衬。

屋里的人,都在忙乱,上冰的上冰,上消暑汤的上消暑汤。毕梁立捂着屁股,扶着墙,正指挥细仔带着人,将那些清淡的菜肴端上来。前几日,何止郡公爷挨打,他也挨了板子。不过,因他是哑巴,什么都不知道,就会在那里呜呜哇哇。国公爷一气,本该二十,就打了他四十。

顾昭将怀里的麻纸递给孙希:“喏,我今儿草写了一些算学的章程,回头,你叫人送到刀笔司给替我代课的博士,叫他先学学。”

“哎呦,爷呀,您先别说这个!你看陛下急得!”孙希接了草纸,劝了几句。

顾昭回头,哎,赵淳润的脸上,乌沉沉的,好不吓人。

“成了,成了,你们别裹乱了,都下去!”顾昭赶紧打发人。

那下面的听了,赶紧都悄悄的退了,看他们退完,顾昭过去拉着阿润的手笑笑:“赶紧的,陪我吃点东西,这天儿热的,弄得人没胃口。”

赵淳润的脸色依旧黑着,他被顾昭拉到桌面前,看他坐好好,便一伸手将他两条腿捞过来,放在自己腿上,帮他轻轻的揉膝盖:“你吃吧,我吃过了。”

顾昭流了很多汗,跪了一个时辰,自然消耗了不少体力,因此连进了一碗汤,吃了两碗饭。阿润心疼的不行,这都是什么事情!他根本就不想瞒着,被知道了又如何?难不成朕是江山之主,喜欢个人,还要看你们的脸色?

顾昭扒拉了一会饭,看阿润脸上越来越黑,知道这人又在胡思乱想,便拿着勺子灌了自己两口汤之后,才说:“我哥七十多的人了,那日被我吓了一次,说是回家病了好几天。你再跟着继续唬他,他老命不要了?别欺负他啊!不然跟你急!”

阿润心里恨,手上的劲儿使的大了些:“那么老了,还在朝上晃悠什么,明儿我下旨,叫他回老家!你大侄儿今年也五十多了,又是个老实人,早该让他袭爵了。”

顾昭失笑:“哎,哎!疼,都青了,你手劲儿小点,我那是肉…我跟你说,公是公,私是私啊!在家我哥是族长,是长兄,他不心疼我,才不罚我呢。在朝上,那胡寂老头,也就我阿兄他们几个老家伙不买他的帐,你别裹乱,看热闹就成。”

阿润无奈,松了手,一伸手取过汤碗,盛了半小碗水果碎递给他:“吃这个,消暑…那就准备这么跪着?”

顾昭吃了几口,笑笑:“对呀,跪就跪呗,要么跪,要么娶媳妇,聪明人就都选跪着了。”

阿润无奈,手里有一下没一下的揉着顾昭的膝盖,半天后叹息了一句:“不然,就娶吧,这都十天了,你再跪着,我都要陪着你去了。”

顾昭放下碗,碗底接触桌面的声音有些大,咚!的一声。阿润知道顾昭发了脾气,便不再说话。

顾昭仰脸看了一会子屋顶,喃喃的说:“我虽不爱女子,可世上那个女子不是爹娘手里的肉,我若娶,那自然会是大梁国,顶顶一等的门第婚。那女孩儿,肯定是出身名门,是父母的宝贝,是被娇养着长大的好女子。咱不能…咱不能为了自己清闲,去害了人家女子一辈子!这事儿我做不出!缺德!”

显然,顾七爷不合时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阿润心里虽是喜欢他这般说,可是却又心疼他日日跪着。一时间他是进不得,退不得,至于那女子是谁家的,有多么好,是如何被娇养的,这又关他什么事儿?在他看来,世上除了阿昭,除了元秀,却没几个人值得他重视的了。

没办法,皇帝就是个天生的薄凉种儿,随你们是谁,那都是他的器皿工具。

“那就找个门第低一点的?我再多多补偿,赏他们全家就是!他们是愿意的!”

顾昭一下子将腿从阿润身上拔下来,光着脚站在地上喊了一句:“那女孩子不愿意!”说完,吧唧,吧唧往卧房去了。

阿润彻底无奈了,阿昭向来脑袋里缺根筋!他是怎么想,怎么思考的?怎么跟旁人不一样呢?他就不懂了,阿昭这个观念,这个脾气,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他就是想不通,不就是个女子吗,娶来了,放着,供着就好了,又不是真叫他陪着睡!

卧室里,顾昭仰脸躺在床上,想着心事。屋子外,知了烦躁的很,他躺了一会,见阿润没进来,便给了阿润一个台阶。

“赶走了,吱吱的叫的人心烦!”

只是刹那的功夫,那外面便清净了,过了一会,阿润慢慢进了屋子,来到床边看看他,看了半天后失笑:“吱吱叫的那是耗子,你是赶我呢吧,还是赶虫儿呢?”

顾昭不吭气,一翻身给了他一个背。

阿润便就势粘了上来,搂住他,都不用看,只几下就将他的绦带解开。来来回回的他就摸上了。

阿润的手里有一层厚厚的茧皮,手心火烫火烫的,比这夏日热多了。

顾昭被他摸得呼吸有些重,不由自主的便配合起来。

“你…大白天的,收敛…一点…饭后动不好。”

“嗯?前儿你说,饭后动一动,活到九十九”

“嘶…那是前儿…”

里衣被扒下去,随手被丢在地上,阿润不说话,只是将顾昭俯倒,一下一下的亲他的背部,搞得顾昭好不慌乱,浑身都哆嗦。

“喂…大白天的…唔…”

屋子里,没了动静,细仔小心的听了一会,忽然一呲牙,便挥挥手。孙希在那头,也挥挥手。

没片刻,一群拿着粘杆的下奴,都悄悄的沿着墙根离开了院子。走到正堂口的时候,孙希与新仔留了下了,一人占据了门口的一个石墩子,两人坐下,开始看大门。

新仔待左右走远了,便悄悄的对远处做了个奇怪的手势,孙希只看看他,嘴巴边儿悄悄勾出一抹笑。恩…这是有好吃的了。

也就是一会子功夫,细仔从那边端了个圆形漆盒,小跑着过来。

“今儿是什么味儿的?”新仔悄悄的问。

细仔笑笑,打开漆盒,那盒子里竟有一层棉垫子,待他打开棉垫,那下面竟一排排码放了十数支冰条子,有粉色的,绿色的,奶色的。这个就是最原始版的冰棍了。外面没有,就郡公府有的特色吃食。

“老孙,你先挑,我记得你喜欢梨子味儿的。”细仔先给孙希递过去,他年岁大,是老哥哥。

孙希一乐,选了一支,放在嘴巴里裹,一边裹,一边对四面做个来的手势。

片刻间,那树上,房顶,假山洞里又跑出十几个,掂着脚尖过来很有秩序的排着队,一人领了一支,脚尖一点,有人就吃着冰棍飞了。

细仔看着暗卫的背影,神往的不得了。新仔拍拍他:“吃你的吧,老孙不是说了吗,人家练得那是童子功,你还是童子吗?”

细仔撇嘴瞪了他一眼,嘴巴里舔着冰棍儿,转身坐在了孙希边上,一伸手从怀里取了一个黄纸包递给孙希。

“什么?”孙希接过纸包掂了掂:“呦,烟叶儿吧?南边的?”

细仔笑笑:“恩,南边的,我跟俺爹说了,我孙哥就爱这一口。”

孙希感动,一伸手将烟叶揣怀里:“谢谢弟弟了,赶明儿,哥哥得了好东西,给你留着!”

细仔摇头:“您可别,给我东西,以后就不管你了,不就包烟叶吗,不说了,我去备着水,一会子要呢!”

说完,细仔回身跑了。

知了没了,院子里又来了麻雀,这些小东西被驱赶熟练了,便不敢叫,只在远处的山墙上,互相啄着嘴巴。院子里安安静静的,天气缓缓地上了一丝微凉,孙希吃了冰棍,取了眼袋锅子,上了一锅子新烟叶儿美美的吸了一口。

这日子,比在宫里美多了,他五岁进宫,人生最好的时日却没想到是在郡公府。也别说,亏了陛下眼睛亮,这郡公府,从上到下,那个不是好的。那是什么样的主子,养什么样子的人。他孙希,听着名声好听,大总管回身怎么编派他的,他心里明白呢。

那浮面子是陛下给的,那个也不是孙希的。也就是来这里,细仔也好,新仔也好,甚至老毕,都当他是亲人。如今,他身上穿的,就连脚上的鞋子,都是这边在操心,东西不值钱,主要就是这份儿心思。

他想好了,待以后,老了,就跟陛下求求,就来这边养老,这几年他存了一些,若是细仔愿意,能不能把他儿子分自己一个,这样也能有个香火…

孙希正想着,院里传来响器的声音,新仔看看孙希,一伸手取出一个荷包递给他:“老孙,你咬两片薄荷,爷不喜欢烟味。”

孙希收了烟袋,笑了一下,接了荷包:“恩,知道,前几日你给的还有剩呢。”嘴巴里是这样说,一伸手他却把荷包装了。

屋子里,总算是折腾完了,顾昭傻笑着,也不嫌丢人,只是用他白嫩的脚,一下一下的蹭阿润的肚皮。阿润半坐着,有些哭笑不得看着顾昭。这家伙什么毛病,每次完事儿了,吃饱了,都要用这样的肢体动作来腻歪。这是高兴了,赏他的,他就是这个意思!

“别闹了,你洗完了,就睡会,我没你命好,我还得那边去呢!”

顾昭一翻身,撅着白屁股,一伸手从床那边取出一本画书来,随手翻了几页,指着一幅图对阿昭说:“下次,咱们来这一式。”

阿润对着他的白屁股“啪!”就是一下:“来不了,我老了!”

顾昭一翻身,捂捂屁股嘲笑他:“那是你锻炼的少,我就行,真的,不然…就试试?”

阿润才不上当,他站起来,抱起顾昭讥讽:“恩,就你这个小鸡雏样子,还想举我?别闪了你的腰,到时候,还要我伺候你。”

顾昭搂着他的脖子,有些恼羞的说:“那不能,我比小好些个岁呢,你都是干巴老头…喂,喂,不许丢我…不许丢…”

“哗…”

天色傍晚,天承帝坐在软兜里,被人抬着自密道往那边去,路上,他忽然吩咐说:“孙希…”

“在,陛下!”孙希赶紧小跑几步跟过去。

“去吧庄成秀叫来,朕有事儿安排。”

“是。”孙希先跑着去了。

软兜摇晃着,天承帝想着心事。…付季那事儿,怕是真的要见血了,这是他自登基以来,第一次想以一种最惨烈的方式,告诉那上上下下,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慈悲的。该从哪里下手呢…

至于阿昭,还是叫他出去躲躲吧,正好,现在都在气头上呢,就叫阿昭去乌康,也省的那老东西天天罚他跪着,也省的自己心疼不是。他是不愿意阿昭走,可也不能见天看他吃亏,那老东西不是心疼弟弟吗?正好了,大家一起疼,谁也别讨便宜!

天承帝摸摸手腕上的布条,心里无奈的叹息了一下,但愿…但愿半年后,阿昭回来,那老东西就把这个事情忘记了……

第八十三回

天承帝三年,皇帝下召:“朕闻劝贤篇尝言,夫民者,天下之本也。朕自临国事,历事艰辛,犹知斯言至善。故朕以为政者,正而简也,谋国之策,力行清简,唯在精要。

前事诸州移迁户以塞州郡,此利万代之善政也,朕尤重之。百姓迁移所费亦政府所支,谓之“安家钱”,此实是迁户成败之要,安民定心之本也。

然朕近日颇闻乌康郡燕州有墨吏损“安家钱”而自肥,以致民声沸腾,怨艾载道。若真有吏苛剥如斯,朕虽远在九重,亦深惧之。

然州郡长史,亦朕亲随心腹,国素倚为干成者,若因一言罪之,人心难服,亦动朝野根基,朕亦不能不虑之尔。

因特除都察院右都御使庄秀成权知乌康郡迁户事,以通政司左通政使顾昭为权同知乌康郡迁户事。代朕巡狩乌康,察查情弊。凡至乌康,迁户相关事宜咸以与闻,特许便宜行事,沿线州郡府道,咸听配调遣。”

顾昭打天承初年回来,就没迈出过上京,相对于阿润那种不舍,他完全兴奋。因是奉旨出巡,顾昭的脑袋里一直在出现各种若干镜头,比如,前后响大锣,打板子衙役喊“威武!!!!!!!!”然后他顾七爷抱着签筒,泼雨一般的撒下去,想想就很威风。

今儿一大早,阿润早早结了朝事回至郡公府,坐在屋里指挥着人给顾昭收拾行李。因今日早朝接旨的事宜,顾昭难得的起了个大早,打着哈气,在朝上接了旨。

他这番二皮脸的态度,立刻引起以庄成秀一干能臣的不满,奈何圣意已决,便只能如此了。下朝的时候,顾昭被他大哥拦了下来,有些气急败坏,又有些无奈,老爷子是实在不放心,因此多说了几句。

“那庄成秀最是个难缠的,阿弟去了,不要多说话,得罪人的事儿,你就装糊涂。”

“那我去干嘛,他一个人去就得了呗!”

“阿弟说的那是屁话,今上眼里还是有顾家的,你以为你看你的面子?你出去自然要踏踏实实的给吾皇办差,万不可倦怠!”

顾昭擦擦眼角困出的泪,摇摇头:“大哥多虑,小弟就是多了个公费旅游的机缘,我就一路游山玩水,旁个事儿,弟弟我又不懂,管他那么多!”

顾岩有些气恼,想跺脚大骂一顿,可周围偏偏正是下朝的时候,那些朝臣三五成群的扎着堆,来来去去的都是人精,无奈之下,他只能挽住阿弟的胳膊,略露一些老怀安慰的样子微笑着说:“乌康自古就是个多事儿的地方,那地儿最早是孟继渡的地盘,如今孟继渡死了,那地儿又归了他弟弟孟继世,不过你莫怕,你五哥如今在那边,只要有一点不妥,你就立刻捎信去求援,我量他安吉侯府也不敢招惹咱国公府!”

顾昭的脚步停了下来,眨巴下眼睛看他老哥:“阿兄,我怎么觉得孟继世这个名儿,忒熟?”

顾岩一笑:“可不熟吗?当年小四儿差点找的那个女人,如今便是孟继世的嫡妻。你们去查的燕州知州严金宜,就是那个女人的哥哥。因此,你去了,他们若有事呢,自是好事,他若没事儿…也不可轻易饶了他家,随便折腾折腾,那也是好的。”

顾昭失笑:“阿兄,这都多久了,小四儿孩子都俩了,你还记着呢?这心眼,忒小了些!”

顾岩不语,只是看着顾昭脸上露着一些很微妙的表情道:“你既出去,也别觉得躲了,我叫你侄儿将长辈的牌位都做妥了,也不大,你带着也便宜,阿兄知道你倔,你也别跟我倔,你自跟阿父去倔去。也省的如今你我仇人一般,见面便眼红,你嫂子因你,已经两日不与我说话…恩…咳…,每日一个时辰万万不可倦怠…”

顾昭的困意顿时飞矣,游魂一般的回到家,坐在座位上唠叨:“我就知道,我就不该去早朝,我好好睡不好吗?你非叫我起来,如今被阿兄抓着,出门还要跪,那我就不出去了。”

阿润无奈,只是指挥着旁人在那里整理行囊,每个包袱他都要亲自看了,翻了,这一去要好几个月,乌康那边天气也冷,阿昭有足疾,他便在鞋袜,炉子上多操了进份儿心。

“阿润,换人吧,我是不去了,那个庄成秀看我都不拿正眼看,我不跟他玩。”顾昭扑过去耍赖。

阿润捏捏眉心,叹息了一下:“庄成秀是庄成秀,他与阿昭不同,他看问题远无阿昭长远…再者你大兄如今在京里四处找消息,看门第,你…还是出去躲躲吧…”

赵淳润也无奈,换了旁人也就是一纸圣旨了事,偏偏他家阿昭护家人,比护他可强硬多了,他是又嫉妒又欣慰,嫉妒是自己排在顾昭家庭后面,欣慰吗,自是阿昭是个最最重情义的,若是狼心狗肺的,那也不值得他惦记。

轻轻拥抱了一下顾昭,阿润在他耳朵边说:“阿昭,这辈子我怕是都无法离开上京,你去替我看看,看看我的江山,看那些山水百姓…”

顾昭脑袋晕了一下,他最怕阿润对着他耳朵说话。因此他迅速坐起,有些面红耳赤的躲到一旁,半天之后才磕磕巴巴的来了句:“你是不是觉得我太闲了,我也是有正事的。”

阿润抿嘴一笑:“恩,斗鸡走狗,你那样少做了!你有正事?我却不知,如此,你说来听听,也省的我冤枉你。”一边说,一边将几件大毛的裘衣指挥着人往箱子里塞。

“前儿不是跟你提了吗,想打开南北运河,虽眼下也没什么人口执办此事,那就先等等也成,待天下人口多了,再议!我就想着联络几家商号,先通下陆路,这里面的花用,自不走户部的帐,你若放心,这事儿,我想交给茂丙去办。”顾昭躲在一边,摸着耳朵嘀咕。

阿润一笑:“茂丙我有大用,你去找别人。”

哎?为什么吖?凭什么吖?顾昭有些郁闷,就来了句:“那…给付季!”

阿润还是笑:“付季也有用他的地方!”

顾昭用鼻腔哼了一声:“感情你那些朝臣都是作假的,摆着看的吧?”

阿润一笑,却不解释,如今他是个信天命的人,谁知道以后会如何呢,他已想好,趁着新旧交接,将顾昭的人都推到重要地方,也好多做防备。若有一日,天命所归,他忽有不妥,阿昭的大兄也老去!那世上也总有人替自己护着阿昭。他这般想的,却从来不愿意跟阿昭说。阿昭心眼太小,只要有个小心事儿,便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你过来…”阿润伸出手,那下面的人看到情形,便悄悄退了。

顾昭过去,搂住阿润的腰跟他抱在一起,也不说话,就那么依偎着。

“你只当出去散心了,好吃好玩,莫要委屈自己,有什么事情,自有庄成秀去办。”

“我知道,我也不会跟他抢,只是庄成秀这人杀性过重,我若看到不好,也还是要管上一管的。”

“知道,那…我给你写一道密旨,你带好,也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呃,这个好,一个不够,你多给个几张,空白的,盖了印的给我预备着。”

阿润失笑,吻吻顾昭的大脑门:“又胡说八道,你要空白的做什么,我知道你能仿我的字迹,可那东西一不小心泄露了,我要如何保你,都不小了,活的那么天真!”

顾昭也不是真要,便借机腻歪了几下方依依不舍的分开。

外间还在忙乱着,顾昭出去又开始指挥着人给元秀带东西,那小家伙都两年没见了,想得很。长高了没呀,黑了没有,前些日子给捎去的零嘴儿吃完了没,顾昭就如一个老妈子一般,来回替子女操着心。

好不容易,天色大亮,这次是真要出门了,顾昭回头,看着独坐在堂屋内的阿润,心里觉得这人越发的可怜,以前什么都没有,现在自己走了,他便连个家都没有了。

“阿润,不然,我就不去了,留下来陪着你吧。”

阿润笑了下,站起来:“谁能饿到我,你且去,记得每日带信来,也…免得我惦记你。”

轻轻点点头,顾昭还是走了,这一路他也不敢回头看,生怕阿润难受,或害怕自己又舍不得,死活要留下来。

走至门口,顾昭上了车,他此次是奉旨查案,自然走的是四品的仪仗,这四品在上京多了去了,因此便不觉得有多么的显眼。出里巷口子的时候,还给巷口的杜大人家让了道。

车队一路晃悠,眼见着晃悠到了北门口,顾昭正想铺开纸张大大的给阿润写一封充满爱意的信笺,却不曾想,车外细仔忽然对里面说:“七爷!我…我,看到先生了。”

先生?那个先生?家里何时有了先生了?

顾昭撩起车帘看他,却看到细仔双目圆睁,眼里湿湿的看着北门口。顺着他的眼睛看去,顾昭也呆了。

上京北门外,常年坐着一些外乡来的乞丐,这些乞丐平日无事,要完果腹的饭食,便堆在一起,晒着太阳抓虱子打发时日。

有多久没见到愚耕先生了呢?那年自己跟家里回到老家,并没有带愚耕先生。那时候自己早就知道愚耕是个细作,因此心里也厌恶他,想着留他在京里便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