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小姑娘高扬着头,目光锐利,气势十足。

那些兵士一阵心惊。

确实,再如何,她也是副将,姜琰挑眉,跟李参军道:“到时由你执行。”

“是,属下遵命。”

见李参军都没有怨言,那些兵士也默默闭上了嘴。

偷袭自然是要悄无声息,姜琰领着这些兵士攀山越岭,毫不含糊,见她灵巧的动作,一丝不苟的下令督促,兵士们慢慢觉得姜琬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不拖后腿。

等到了有守卫的地方,她一抬手让他们停下来,从背后取出弓箭,低声吩咐别的弓箭手:“一击致命,不要发出声响,”又指挥几个人过去,潜行埋伏于他们身后,“倘若没有射中,便由你们来动手。”

各就各位,她第一个射出了箭,宛如毒蛇一样一口就咬在了那人脖颈之处,精准狠辣,哪里像是一个小姑娘,见到鲜血喷溅,眼睛都不眨一下。

众人怔了片刻,纷纷射箭,二十名守卫瞬时躺倒下来。

次日清晨,姜琰率领的兵马及时行到了台山关背后,与陈尧同时发动了对这关头的进攻。

这一刻,她不曾畏惧生死,好似天生为战争而活,身先士卒,纵马冲入了敌军,银枪横扫,打落敌军。

将士们见一个姑娘家尚且如此,更是士气大振,高呼着扬起刀剑奋勇杀敌,很快就将台山关打了下来。随后,陈尧稍作歇息,领兵从台山关出发,往滇州推进。

大齐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滇州无险可守,程永积退守遵州,卫凌率兵乘胜追击,而姜琰则跟随陈尧,堵截后路。

只是没想到在遵州竟有几架火炮,远远听见轰隆声响,姜琰心头一惊。

有兵士来禀告,说是程永积故意设下埋伏,引卫凌入局,再以大炮轰击,陈尧也忍不住吓了一跳,但卫凌的智谋他是再清楚不过的,绝不会那么容易上当,而今程永积已经穷途末路,卫凌根本就不用轻率行动,也许是将计就计。

“你们不要妄动,既然卫大人命我们在此堵截,我们就得守在这里!”

“不用去接应吗?”姜琰道,“万一…”

“没有万一,”陈尧侧头看着姜琰,“就算有万一,我们此时也不能擅离职守,毕竟谁也不清楚那边的情况,万一敌军从后突围呢!”

姜琰哑口无言。

她想到了卫凌之前叮嘱的,他们应该相信彼此,不要去过多的思考,这样对谁都无益!

是的,他一定没事的。

收起心思,姜琰全神贯注。

没有多久,遵州就失守了,城门洞开,卫凌的手下潮水一般涌入,程永积的兵士不敌,拼命往后撤退,他们在后堵截,一网打尽。

历经五十一天,这场战役从台山关到现在终于停息了,姜琰抬起头,看到天边血一般刺目的晚霞。

她在满地的尸体间走动,往前方而去。

赢得胜利的将士们在欢呼,解下酒囊一起对酒,她充耳不闻,脚步匆匆,她此时非常的想看到卫凌。然而一直走到城门口,也不曾见到他。

小姑娘在徘徊,却突然听见一声轻唤:“阿琰。”

从上方而来的声音,她抬起头,看到了卫凌。

男人正站在城楼上,夕阳的光落下来,仿若给他全身镀上了一层金色,闪闪发亮,她愣愣得看着,过得半响,疾步走了上去。

两人在楼梯相遇,卫凌看到她满脸的欣喜,这些日,他也没有一天不在担心她,生怕自己做错了判断,生怕自己太过急切,盼望姜琰能完成心愿。而今,她总算无事,卫凌走到她面前,微微笑道:“我还是没有看错人,阿琰。”

姜琰也笑了:“我也没有看错人。”

他们平安的再次相逢了,并没有辜负彼此,姜琰凝视着男人的眼睛:“卫大哥,我…”

第一次的吞吞吐吐,她想说,她想他,很想他。

可竟然说不出口,只觉得脸颊发烫,心跳加速。

小姑娘露出了娇羞之色,好像一朵只向他绽放的牡丹,无需开口,卫凌已经明白她心里的话语,伸手将她慢慢楼到怀里,柔声道:“我也想你。”

那么亲的举动,也是第一次,然而姜琰依偎在他胸口,竟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卫凌的感情。

看到了会忍不住欢喜,看不见了会难过,会思念,甚至会嫉妒。

她喜欢上卫凌了!

有他在身边,永远都能安安心心的。

两个人安静的拥抱着,听不见耳边的风声,听不见那些嘈杂声,只觉夕阳是前所未有的温暖。

也不知过得多久,卫凌低声道:“阿琰,愿意嫁给我吗?”

她抬起头,对上男人深邃又温柔的眼眸,问道:“嫁给你了,还能打仗吗?”

“当然,只要你愿意,但凡有战事,我都可以陪你一起去。”不陪着,他也不放心。

姜琰最是怕自己不能做将军,见卫凌答应,心道他是君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而且她也再不想跟卫凌分开了,点头道:“好,那我嫁给你。”

他笑了,低头吻她。

虽然笨拙,没有经验,可是男人动作很轻柔,姜琰渐渐就觉得自己好像融化了一样,紧紧抱住卫凌的腰才能站稳。

周围的风好像都静止了,生怕打搅这一对人儿。

陈尧原本想去看卫凌,走到半途又返了回去,看来这趟回京都,有喜酒可以喝了!

第119章

回到京都,已经是六月底,大胜得归,一众人都得了重赏,卫凌向来为萧耀所信赖,更上一层楼,被封太子太傅。而姜琰作为副将,领兵突袭台山关,也立下功劳,被封为云麾将军,同时被调任兵马司做了副指挥使,成为了大齐实至名归的女将军。

萧耀在宫中摆下庆功宴,恭贺他们凯旋。

没过几日,喜上加喜,卫凌请媒人去姜家提亲,要娶姜琰为妻。

柳氏十分惊讶,急忙忙跟姜保真去询问小女儿,只见姜琰也愿意,便猜测这二人可能是在打仗的过程中生出了感情,一时欣喜若狂,立时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卫光允那里,早就晓得儿子的心事了,自然没有什么疑问,两家长辈和议了下,都觉得越快成亲越好,将吉日定在这一年的九月初。

妹妹终于要嫁人了,亲眼看着她长大,亲眼看着她得偿所愿,姜琬比谁都高兴,这日跟萧耀说要提前两日去姜家,住到姜琰出嫁。

“也是最后一次这么团聚了,我想陪着娘,陪着妹妹,”姜琬向萧耀撒娇,“最多三日,我就回宫了!”

萧耀道:“我看我是太纵容你了,三天两头的出宫,这回还要住在娘家…”话还没有说完,姜琬已经凑上来吻住他的唇,甚至主动坐在他腿上。

忍不住将手抚在女人腰间,他哑声道:“你现在哪里像皇后…”

“那像什么?”她勾住男人脖子,一只手轻抚他胸膛。

像个勾人的妖精,哪怕知道自己的心肝也许会被吃掉,也愿意不顾一切的投入,萧耀手托住她的臀,把她往前更紧的贴近自己,两个人好像藤蔓缠绕,男人呼吸变重,正要褪下她裙衫时,只听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等你长大了,我带你去骑大马,大马跑得很快…”

正是太子景辰,在跟妹妹吹牛呢。

他哪里会骑马,不过被萧耀带着几回,放在前面,也不敢跑怕颠着他,走了几圈倒以为自己会骑马了,姜琬听得扑哧一笑。

两个孩子来了,萧耀晓得这事儿没法往下做了,只在姜琬唇上狠狠亲了口,便把她放了下去。

刚才辰儿带着妹妹去玩了,小家伙如今精力充沛,每日跑来跑去的,正好小公主也学会了走路,姜琬倒省力,就让儿子带女儿。

“淑真,哥哥带你去做什么了?”姜琬蹲下来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亲,女儿生得雪雕玉琢般可爱,脸圆嘟嘟的,嘴唇红红的,眼睛又大又亮。

“喂鱼,还有花,”淑真把手里摘得几朵花给旁边的萧耀,指指头上,“爹爹,戴花。”

小姑娘的声音软糯糯的,萧耀心都化了,微微一笑,拿出其中一朵插在女儿的头发里:“淑真戴着真好看。”他仔细凝视,暗道姜琬小时候的样貌应该也是如此。

淑真有爹爹戴花,眉开眼笑。

辰儿跳起来:“我也要给妹妹戴!”

姜琬把女儿放下来,萧耀给了辰儿一朵,他笑眯眯给妹妹戴了,又摸摸她头发,疼爱极了。

两个小家伙又手拉手去了外面玩耍。

“辰儿这性子,我越看越不像你。”姜琬瞄一眼萧耀,“看他对淑真多好啊,他像我,不像你,你小时候定然是凶巴巴的。”

萧耀回想了一下,他确实谈不上温和,但是他遇到她了。

萧耀抬手把手里剩下的花儿戴在姜琬的发髻,手指轻轻抚着女人的唇瓣问:“如今呢?”

如今…如今好得难以形容,姜琬笑起来,吻在他唇上。

姜琬住到姜家去的那一日,卫家正好送聘礼过来,凭英国公府的显赫,聘礼如何丰厚便不说了,叫姜琬记忆深刻的,却是这聘礼之中有一把银枪。

这把银枪,妹妹一看到,当即拿了就在院中舞了一套枪法,由此可见,这也是姜琰最为中意的聘礼。而今回想起来,当年卫凌送得第一把银枪,可说是定情之物。

九月六日转瞬便到。

姜琰要出嫁了。

这几日姜琬住在家里,昨日甚至与姜琰同睡一张床铺,姐妹两个说了许久的话,前所未有的亲密,等到傍晚,柳氏给姜琰梳头,姜琬给姜琰戴凤冠。

因为姜琰的性子,如同男儿般的率直,不喜结交闺友,故而没请多少人,原本有个徐茵,但徐茵与萧烨去年已经搬去了江南,两个人如同神仙眷侣,而今也不知在何处游玩呢。薛香玉又有喜了,便只有谢氏与谢夫人过来,但也不觉冷清,人生大事,有最亲的家人在便已足够。

谢夫人作为全副夫人,听到外面鞭炮声响了,便将穿上嫁衣的姜琰搀扶起来。

小女儿出嫁,柳氏并没有什么伤怀,她原本多么担心姜琰这种性子嫁不了人,而今心里不知多么欢喜,姑爷性子温和知礼,还怕以后见不到女儿吗,只单是有一丝不舍,擦了擦眼角。

“阿琰,你马上就是国公爷夫人了,再不能跟以前一样任性,要体贴卫大人,孝顺你公公…”柳氏低声叮嘱。

姜琰都一一答应。

捏捏妹妹的手,姜琬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要说的了,只道:“阿琰,我们永远都是好姐妹!”

从始至终的好妹妹,小小年纪就晓得保护她!

姜琬对她的疼惜,对她的成全,姜琰也清楚,由不得落下了眼泪,她用力点了点头。

姜良年纪小不能背着姐姐出嫁,走在旁边道:“二姐,我陪你去坐轿子!”

他牵住姐姐的手。

姜琰往外走去。

姜保真站在远处的垂花门口,看着自己的小女儿一身正红色的嫁衣,想到当初的反对,到后来被她所折服,心头也是感慨万千。

“阿琰啊,终于嫁人了,还有你,”柳氏跟姜琬相依相偎,瞧着姜琰越走越远,十分欣慰,“而今我跟相公已经没有任何的遗憾,只要你跟阿琰快快活活就好了。”

姜琬笑道:“我跟阿琰也望爹跟娘能福寿双全,弟弟能继承爹爹的衣钵。”

这是彼此的心愿。

鞭炮声响彻上空,英国公娶妻,几乎整个京都的官员都去恭贺,这份热闹甚至传到了宫里,萧耀坐在文德殿,侧耳听着这些声音,暗道,现在卫凌应该已经把姜琰迎到府邸了。

他忽然想起自己娶姜琬的那一日,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一晃四年了,分别三日,仍是想她。

他搁了笔,再无心思批阅奏疏。

“太子和公主,还没有醒吗?”萧耀问荣起。

母亲不在,辰儿带着妹妹来看父亲,两个人玩累了便在内殿睡下了。

荣起道:“太子殿下醒了…”

萧耀起身往内殿走去。

“父皇,母后到底何时回来?”辰儿迎上去,“好几天了呢,有,”他歪着小脑袋数了数,“一,二,三,三天了。”

儿子也想娘了,萧耀将他抱在腿上坐着:“应该今日就要回了,你好好照顾妹妹,照顾好了,你母后会很高兴的。”

“好!”辰儿点点头,又把手里一样东西给萧耀看,“父皇,有个荷包呢,里面没东西。”

他醒来无事可做,东看看西看看,在一个矮几的角落里翻到的。

萧耀一怔。

这是当年他从傅英手里夺回的荷包,那时候他满腔妒火,根本容不得姜琬的东西落于别的男人之手,甚至还想回来质问,后来遭遇父亲去世,便将这件事情忘掉了,谁想到又被儿子翻出,萧耀失笑,但现在这已经不重要了,傅英在溪州任总兵,听闻去年已经娶妻,溪州知府的女儿,想必凭他的要求,样貌必定不错。

而姜琬心里也不可能有别人,不过…萧耀念头一闪,将荷包收于袖中。

英国公府一对新人入了洞房。

姜琰坐在床上,并没有什么紧张,虽然母亲教导了洞房的事情,她当时有些羞怯,但这种事比起练武算得什么?

故而卫凌挑盖头的时候,她也是大大方方的,抬起头朝着他笑。那是她的相公了,今日看起来特别的俊美,大红色的喜袍将男人衬托得好似下凡的谪仙。

小姑娘直愣愣的目光倒是让卫凌的脸颊红了红。

等到喝过合卺酒,女眷们都离开之后,卫凌看着娇丽如画的小妻子,说道:“我去外面应酬下,会尽早回来。”

姜琰取下凤冠:“不用着急,我也要吃点东西,还要洗个澡。”

她十分从容,没有紧张也没有羞涩,卫凌怀疑,她到底知不知道洞房会做什么?转念一想,姜家怎么说也会教她的。

他没有问,开门出去。

酒自然是要喝的,不过为他挡酒的人也不少,卫凌又事先服下了醒酒丸,还算是撑得住,回到次间先行洗干净换上中衣,方才去洞房。

姜琰正坐着等他,只不过姿势有些奇怪,双腿盘着,眼观鼻鼻观心。

“你在作甚?”卫凌奇怪。

“练一门心法,我听说练了可以身轻如燕。”姜琰手放在膝头,“反正在等你,没有事情做,练来试试。”

卫凌忍俊不禁,她这种时候还能练心法!

“阿琰,你知道洞房…”他坐在床边,把小姑娘拉到怀里,手指轻抚她红润俏丽的脸颊,低声道,“岳母应该告诉过你罢?”

“嗯。”姜琰点点头,“我晓得做什么,”边说边把腰带解开来,瞬时露出了里面枚红色的抹胸,绣着两朵芍药,秾丽动人。

卫凌见她这般主动,呼吸一下就有些急促了,亲吻她嘴唇:“阿琰,我会小心些,你要是不舒服告诉我…”

他将她慢慢放下来,凝视着她。

他的小姑娘仍如初见时一般的天真可爱,睁着明亮的眸子,像是上天赐予他的最好的礼物,他现在都不能想象,假使没有遇到姜琰,他的人生会是如何。

一定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满足吧?

卫凌低下头,温柔的吻落遍了她全身。

姜琰不知不觉搂住了他脖子,贴紧了他,她不怕疼痛,也不怕血,只怕与他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