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得了一百五十个新的劳动力后十分高兴,归他带领的人以前就算不是农民也懂得些农活,十分容易上手。琉璃屋的王大辉和锻造屋的张老余却跑来诉苦,虽然这段日子来他们都是连夜开工,人手也十分短缺——但新来的这一百来号人对琉璃与打铁不是一窍不通,就是半生不熟。

张老余道:“要分别教得他们会,那不知道要多久!平时不要紧,现在前面不停催着要兵器弓箭,可不能耽搁。要不这几十个人先放着,等仗打完了再说。”

杨应麒一听冷笑道:“仗打完?谁知道什么时候打完!以前我们汉部也没几个铁匠,后来不都给你训练出来了么?还有做琉璃,大辉你以前也只是粗懂,后来不是一边摸索出来了么?现在我们的琉璃都不比波斯船运来的差了!”

张老余道:“训练他们?以前那些人是我花了大半年的功夫才带出来的!现在可没那么闲。”

杨应麒沉吟道:“要每个人在短期内都熟悉冶铁或做琉璃的整个过程的确是不行的,这么吧,你们把工序细细拆分开来,让这些新手每人只要熟悉一个小环节,这样他们容易上手,功夫也不会耽误。”

张老余和王大辉对望一眼,一起道:“这样行么?”

杨应麒道:“可以的,就这样…”跟着给他们细细解说流水线工序的好处,同时和他们商量着如何把工序拆分。

十日之后,杨应麒对东村的一些细节问题又作了一些调整,然后整个东村的运作便开始走向正常化。东村的居民都刚刚脱离俘虏之身,对人生的期望值很低,因此很容易被激励起来。

会宁女真部和汉村离得很近,东村的村民经常有机会接触契丹和奚族的俘虏。当初契丹人和奚人在军队中的地位一般都比汉人、渤海人高,现在却反了过来,而且双方的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看着昔日同伴们那种牛马般的生活,更激起了新村民对汉部的向心力。

当赵观和刘从冒着危险来到汉部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汉部村不但没有因为开战而萧条下去,反而更加繁荣了。这个时候离这群俘虏来到汉部才半个多月,但绝大部分人都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个房间里都选出了一个副长,只等半个月后作为一屋之长的教导者离开,就会接任成为同房五个人的新首领。而东村的村长韩勇也是由众人新推举出来的,他在辽军中只是一个最底层的将官,然而颇有组织能力,又粗通文字,当初壮着胆子第一个问杨应麒话的,就是他。

琉璃屋出产的琉璃品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让赵、刘二人满意。杨应麒收了茶、盐、药等货物后,赵观道:“杨首领,如今大战在即,往后只怕就没那么容易来往了。下一次交易,恐怕要等到战后了。”

杨应麒心中一凛,问道:“你们可是听到了契丹人的什么传闻?”

刘从道:“辽国朝廷的动态,我们打听不到,但中京的禁兵,上京附近的奚部兵,似乎都有异动。此外各路也在调兵遣将,看来这次大辽的动作不小。杨首领,大辽虽然政局败坏,但毕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国,女真虽然精锐,但人数未免太少。所以…”他看杨应麒脸上不动声色,忙道:“我们商人家,原不该评论这等军国大事。”

杨应麒淡淡道:“没什么。你们也是好意。”在这个时候就看好女真形势的人其实不多——包括女真人自己。

赵观道:“辽国边境已经大戒,今后这茶盐诸物只怕都难以过来了。恩,铁也是禁物,不过汉部不缺。”

杨应麒道:“辽国对生女真向来封锁,连熟女真也不得往来,何况汉人、高丽?可这些年你们不是过来了么?”

赵观苦笑道:“杨首领,那是在平时。如今女真人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事情毕竟是麻烦了许多。”

杨应麒听他说“麻烦了许多”,就知道他们不是完全过不来,只是在讨价还价,当下道:“好吧,大战期间,我们的琉璃品全部打个八成的折扣,此外,我们也不要盐、茶等犯禁之物了。”

刘从道:“那杨首领要什么?”

杨应麒道:“我们什么也不要。”

赵观和刘从惊道:“什么?”他们却是担心刚才说错了什么话得罪了杨应麒,因此他不再做他们生意了。

杨应麒微微一笑道:“放心,我不是要断了你们的货源。”

赵观和刘从都松了一口气,赵观道:“那杨首领的意思是…”

杨应麒道:“我的意思是,货,你们得空尽管来拿去,却不一定要拿现货来换。只要记得欠下的数目,异日形势稍松时可再来补上。当然,如果你们在战时仍然能帮我们偷运物资过来,我们会很感激你们的。”

刘从惊喜道:“杨首领信得过我们?”

“做生意,讲究的便是一个信字。我若信不过你们,还和你们做生意么?”杨应麒微微一笑,道:“而且我更信得过的,是我部的前途!我相信只要有点远见的人都不会做出占我部便宜的蠢事!”

赵观和刘从忙道:“不敢,不敢。”

两人走后,便转来了宁江州方面的情报,这个情报,还是欧阳适深入辽境、广买眼线打探出来的。

原来辽国已由司空萧嗣先挂帅,上次打了败仗的萧挞不野为副都统,发契丹、奚军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又从诸路选武勇二千馀人,过鸭子河,向出河店方向进军。

鸭子河是混同江别称,出河店在会宁城之西,鸭子河之北。杨应麒取出自制的粗略地图来,结合欧阳适的情报推敲辽军进军的路线。心道:“宁江州在南,辽军若从西来,无需经过宁江州。看来辽军此来,不像上次般消极防备,而是主动进攻了!”

想了一会,便来会宁城寨见阿骨打,还没进城,便见城寨门口沙尘飞起,心道:“看来女真人的情报也不比我们差。阿骨打做事向来不落后手,此去定是迎击去了。只是不知我部在宁江州的人马如何安排。”

见众骑驰近,领头的果然是阿骨打。他让开了路让众骑过去,宗雄望见,停下来问道:“应麒,阿虎可好?”

杨应麒道:“很好!我每天再忙都会去看她。你尽管放心。此去是去打契丹人么?”

宗雄点了点头道:“不错。”

杨应麒道:“我大哥他们会去吗?”

宗雄道:“去!我们会在半路会合。契丹人号称十万大军,我们不得不集中兵力破敌。”

杨应麒点头道:“预祝马到成功!我会协助撒改大人稳定后方事务的。”

听着西去的蹄声,杨应麒心道:“这次若打了胜仗,不知又会有多少俘虏送过来,可要预先准备才好啊。”

在大多数人心中——包括阿骨打心中,大辽依然是一个可怕的庞然大物。女真人能动员的军队至今为止也只有几千人,而大辽随便出来一个都统,就是“十万大军”!

第二十六章 兵满万(上)

大宋政和四年,辽天庆四年,杨应麒十四岁。

在辽京,辽主听说宁江州沦陷后,开始有点重视女真人了,于是大召群臣,会议对策。很快,臣僚的意见便分为两派。

汉人行宫副部署萧托斯和道:“女真虽小,但其人勇而善战。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形势便难以收拾。为今之计,莫若大发全国各路兵马,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女真的士气彻底粉碎!”

他的这个提议十分大胆,也十分可怕。辽国上下若动员起来,怕不有近百万士兵,而女真的兵员,便是一万人也还凑不齐。就算女真人再怎么勇敢善战,但数量毕竟相差太远,就是在气势也会被完全压制住。一旦女真战事不利,则阿骨打在女真人中的号召力必定大减,此消彼长之势便成。

不过,这个计划对大辽国力的消耗太大,而且存在许多的瑕疵。北院枢密使萧德勒岱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若如托斯和之谋,徒向天下示弱而已。依我之见,只要发滑水军马便足以应付。”

双方经过一番辩论,最后是萧德勒岱占了上风。当下以兰陵王萧奉先的哥哥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统领契丹、奚、汉、渤海等各路军马东进。

辽军进军迟钝,女真人的反应却很快。接到情报后,阿骨打调集兵将主动出击,折彦冲也率领汉部三百五十人前来会师。

折彦冲、萧铁奴和阿鲁蛮分别率领三十余老军作为前锋——这一百骑乃是汉部军的精华,战斗力十分强劲。

新降的两百汉部分别由狄喻和曹广弼带领,这些人的底子本来就很不错,经过一月之训练,已一扫在辽军中的惫懒之态。由于每四个人都由一个汉部老兵带领,因此狄喻与曹广弼对这两百个人的控制力很强。再加上汉部供给的兵甲、粮食都比契丹人供给的齐备,折彦冲等首领又均具非凡的领导气质,因此这两百人都像民部的五六百人一样迅速归心。

折彦冲与女真诸部在混同江边会齐,人数尚不及四千。女真人虽然经过宁江州的胜利,但自信心却还没有完全确立,对胜利的狂热也还没有被彻底激发出来。面对辽国的十万大军,许多女真人内心其实还暗藏忧惧。不过阿骨打的个人魅力抵消了这些不利的因素,大家都坚信,在他的带领下,女真一定会崛起!

宗雄是折彦冲的大舅子,完颜虎正挺着个大肚子在后方翘望,但两人见面却不谈私事。

宗雄问折彦冲道:“辽军号称十万,你看如何?”他本事极雄壮的一条汉子,这一年来学字读书十分勤奋,竟沾了几分书卷气,在女真人里面,他的文化算是比较高的了。

折彦冲道:“十万之数乃无稽之谈!不过这也好,将来我们打了胜仗,便可号称我三千人灭敌十万!势必士气大壮!等我们赢了这一仗,辽人就再难奈何我们了。我们负山河之险,自守有余!”

宗雄道:“你何来如此大的必胜信心?”

折彦冲道:“这不是信心,而是决心。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一仗非胜不可。否则的话,女真诸部就会对我们离心,其它各族也不会服我们,到时候我们就再难得到新的兵源——总之我们的后面就是悬崖,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宗雄回帐以后,折彦冲问狄喻道:“狄先生以为此战如何?”

狄喻道:“如你所言,女真人已经退无可退。前面的辽军就算是虎狼,他们也只能往前冲了——更何况拦在前面的,也许只是几万吃不饱的病狗而已!”

大军稍作整顿后继续进发,未到鸭子河天色已黑,于是安营休息。夜里宗雄忽然跑来传令,命折彦冲赶紧调军跟上。

折彦冲惊道:“深夜之中为何有如此命令?”

宗雄道:“叔叔今晚才沾枕头便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便像是被人托了起来不让他睡觉!叔叔说,此乃神灵之警,因此传令连夜进军。”

宗雄说完便迅速离去,狄喻等目视折彦冲,折彦冲沉吟道:“一些天才的将帅往往有着对危险的超常感应。这些感应说不出道理,但确确实实存在!都勃极烈人中之雄,此举必有道理!”

萧铁奴道:“不错!”

当下汉部动员起来,点了火把连夜行进,萧铁奴和阿鲁蛮冲在最前。走到黎明时分才抵达鸭子河边。前哨来报,说河边有辽军在毁凌道!意图阻止女真过江。

折彦冲冷笑道:“毁路拒敌,这仍是防备之意而非进攻!契丹人进取之心不足,此战我们必胜!”

汉部群呼“必胜”!响彻旷野。

毁凌道的辽兵听见都吃了一惊。前方阿骨打已动,率领劲卒冲击正在毁凌道的辽兵。辽兵仓促应敌,一冲即散。阿骨打追着辽兵的尾巴过了鸭子河,对面的辽军才反应过来,女真人已经登岸!

折彦冲还来不及过河,对面已经杀了起来,偶见尘埃中萧铁奴和阿鲁蛮带领劲骑来回冲杀,折彦冲扼腕道:“对岸人少!我们怕来不及过去了!”

曹广弼道:“我军虽劲,但敌众我寡,形势只怕不妙!”

阿骨打此时竟然全不管后路的接应,而是凭着一股狠劲,率千人直冲辽军屯兵所在!忽然大风骤起,尘埃弥漫。狄喻大喜道:“天助我军!”

女真人训练有素,此刻行伍又早成,契丹那边却是临时凑齐的兵马,东军不识西军,汉兵不服契丹,风尘中看不到旗号指挥,全都各自为战,登时乱成一团。

阿骨打吼叫着冲在最前,儿子宗望、兀术、侄子宗雄等连忙护卫左右。完颜部兵将不是亲人就是好友,风尘中凭身影就能认出敌友。辽军在一片慌乱中却自相残杀起来。

第二十六章 兵满万(下)

混乱中阿骨打冲进辽军,大声叫道:“萧嗣先首级在此!”

宗望、宗雄等纷纷叫道:“萧嗣先死了!萧嗣先死了!”

一片混乱中辽兵哪里懂得分辨真伪?人心慌乱,缰绳失控,萧铁奴、阿鲁蛮等连骑冲击,不等尘埃落定,辽军便已溃散得难以收拾。

此时折彦冲等也已过河,一齐掩来,冲萧铁奴叫道:“别停下来!追击!追击!”

三人将百骑并作一体,朝着辽军败退的方向冲去,一路上并不停留厮杀,只是看那边开始聚集起像样的队伍便飞过去将之冲散。一路上不收兵器俘虏,只收战马。

狄喻与曹广弼却在后方排成阵势,收取战俘。缴了俘虏的兵器后,每个汉部持刀枪驱赶几个战俘,再命令这些战俘去拣军械、旗帜、粮食,一日之间收得战俘一千二百余人。

此时杨开远的工兵继至,曹广弼命亲军下去,挑出四百个战俘来,穿上汉部的军服,发给短兵,打散在原来的两百人中。杨开远也从中挑出四百个人来,左臂上绑上麻布为号,打散进工兵队伍之中。

整理完毕,便扎下营寨休息,第二日沿着折彦冲奔袭的方向前进。不久,前方又传来捷讯:折彦冲等人偷袭了斡论泺,再一次大获全胜!曹广弼大喜,引军来援。

原来辽军大败,萧嗣先免官,由辽将萧迪里继任都统。萧迪里驻扎在斡论泺,眼见败势稍定,以为女真多半如上次一般一胜即回,便开营收纳各路败兵。

折彦冲等来到斡论泺已是人困马疲,萧铁奴挽着他的缰绳道:“继续冲进去!契丹人已经草木皆兵!只要我们冲进去,打都不用打就能把他们吓走!”

折彦冲略一犹豫,叫道:“好!”

萧迪里已经休息,忽然间营前大哗,四处都有人叫道:“女真人来了!”却是折彦冲驱赶着数百败兵来冲营,黑暗中也不知有多少人马。萧迪里大骇,上马逃跑。主将一失,全军更乱。

折彦冲心中叹道:“可惜我们兵太少,否则…”

忽然东北、正东两个方向杀声响起,却是阿骨打、宗翰等带兵杀到。第二日曹广弼也带兵赶到,萧铁奴见曹广弼所部精神饱满,对折彦冲道:“大胜之威最可乘!让我和二哥易兵继续追击!”

折彦冲道:“广弼所部,三个人有两个是新收的俘虏,只怕不妥。”

萧铁奴道:“如果我们打了败仗那很危险,但大胜之际,谁敢起叛心!”

当下不等阿骨打论功行赏,便统领曹广弼所部三百余人出击宾州。狄喻也引所部前往接应。

这边阿骨打得了军械财物俘虏无数,大宴将士,颁赏宗族。忽见折彦冲身边少了两人,问哪里去了,折彦冲道:“广弼在外抚服俘虏,铁奴攻打宾州去了。”

阿骨打大喜,将所得女奴财物赏了两人,让折彦冲代领。完颜部宗族闻言一起起立道:“我们完颜本部,难道还不如驸马所统的汉部不成!”纷纷请战。

第二日军伍四出,曹广弼率众列队而来,人数却比昨日多了两倍不止。却听他道:“所部四百八十七人尽数在此。”

折彦冲惊道:“哪里来这么多人马?”

曹广弼微微一笑道:“车马杂而乘之,降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昨天你们把百骑交了给我,这一百个人个个是和我们从瘟疫之谷中爬出来的!有这一百人为骨干,收降被我们打服了的战俘有何难事!”顿了顿,道:“铁奴虽说是乘胜追击,但毕竟只带了三百多人,加上狄先生也不过六百,就算打胜了也难以巩固战果,我们还是赶紧去支援吧。”

折彦冲道:“不错!”

但他们赶到宾州时,城头却已易帜。萧铁奴在城头晃着一个人头笑道:“大哥!你们来晚了!萧挞不野人头已在此!”萧挞不野乃是辽军副帅,萧嗣先逃回辽京后,就以他阶级最高!

折彦冲哈哈大笑道:“行行行!此战算你头功!”

众人入城商议,萧铁奴又要南下,狄喻劝住道:“我们兵锋已疲,需要休养整顿。再说,女真部军队四出,我们这次风头也出得够了!再下去就变成和他们争功了!”

萧铁奴道:“争功便争功!”

狄喻劝道:“彦冲虽然已是前勃极烈的女婿,但只要我们一天打着汉部的旗号,便终究是寄寓。太出风头的事情,还是让给完颜本部的人才好。”

萧铁奴听了闷闷不乐。

狄喻与折彦冲等出去重新部勒军伍,这一战他们的兵力在几天之内从三百五十人迅速扩张到一千二百人,虽然新加入的降卒本已是经过挑选的,但毕竟还是良莠不齐。狄曹两人仔细甄别,去粗存精,只选中八百余人,其它三四百人作为后备,不入兵属。又因这次战功选出新的队长。

不久杨开远来到,告诉众人女真诸将在这几日间攻克了许多据点,原来依附辽国的女真诸部降者甚多,阿骨打悉数征集入伍,女真兵力,已过万人。

狄喻叹道:“辽人军谚云:‘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独立之势已成,阿骨打威望如日中天!辽国再想统治女真人,难了。”

曹广弼道:“虽然如此,但契丹人绝不可能善罢甘休。他们若打不下女真,渤海人、蒙古人甚至奚人有样学样,只怕都要起来反叛!到时候大辽便分崩离析了。看来我们还是少不了一场大战!要好好备战才好。”

当下折彦冲分派行动:杨开远留下训练那三四百个后备,狄喻、曹广弼负责训练八百劲卒,萧铁奴和阿鲁蛮回会宁城领赏。

萧铁奴不悦道:“领什么赏!我不去!”

折彦冲奇道:“为何?”

萧铁奴道:“我名字中虽然有个奴字,但一生只愿做强盗,不愿做家奴!我要的东西,抢来就是,不必人来赏赐!”

阿鲁蛮大声道:“说得好!”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好吧,你们不要,我去领。你们就跟在后面向我伸手,这总行了吧?”

忽报杨应麒来了,萧铁奴大喜,第一个跑了出去,拉着才下马的杨应麒满城跑,临了问道:“如何?”

杨应麒奇道:“什么如何?”

萧铁奴道:“就是这宾州城如何?”

杨应麒道:“你要干什么?”

萧铁奴道:“这是我打下来的,以后我们就在这里驻扎下来,不要回会宁去了,如何?”

杨应麒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不行。”

萧铁奴道:“为何不行?”

杨应麒道:“你是想要自立?现在还太早了!我们实力还太弱,再说,这座宾州城虽然比汉村大些,可也大不了多少,布局不行,物产不行!所处地理位置又不好,阿骨打就是把它赏给我我也不要。还是交还给完颜部吧。”

萧铁奴叹了一口气,道:“好不容易打下来的…”

杨应麒道:“不要急。只要我们有实力,东西来得越迟便越好!迟早总有自己的一块地盘的!”

萧铁奴转憾为喜道:“你心中是不是有主意了?”

杨应麒微笑道:“佛曰:不可说!”

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上)

折彦冲见杨应麒来宾州,问道:“阿虎怎么样?”

杨应麒道:“一切都好。”

折彦冲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我们的俘虏是一批批的往汉村送,那边的事情想必是千头万绪,你怎么还有空过来?”

杨应麒笑道:“经过上次收服俘虏的事情后,汉村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如何安定人心,如何挑选人才,如何让他们融入汉部,自有一个运作的套路在。我只负责创制,琐碎的事情就尽量让下面的人去理会吧,我又何必操太多的心!地不过十里,户不足千家,这点地方人口就怕我会忙得焦头烂额,也未免太小看我了。”

曹广弼道:“然则我们的钱粮还够用么?”

杨应麒道:“这些事情在开战前我早有准备。何况这次大胜,开远哥送过来的胜利品数量十分可观。赵观、刘从等见我们形势大好,也都变着法子给我们输送紧要物资。我将契丹、奚族的俘虏去和女真人交换汉族、渤海俘虏,又将珍宝器玩通过阿虎嫂子都分赠给了女真豪强的家人。只留下了粮食、衣布。如今东村已经住满了千来人,第一批的人已能帮忙开矿打铁,牧马放羊。人口虽繁,但只要挨过了这一年,一切就都如意了。周胜说明年第一个收成季节到来,我们靠自己的产粮养个万把人完全可以。到了第二个收成季节到来,便是养个三五万人也没什么问题。而且随着投入的人手越来越多,我们的粮食情况会越来越好。”

折彦冲道:“人手我们是多了,可土地…”

杨应麒道:“还记得我们从那个无名山谷中带来的东大陆作物么?那些东西需要的土地,和传统作物需要的土地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在女真人不要的荒地上种植,暂时也没起什么矛盾。”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听起来汉村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嘛,那你跑这里来干什么?”

杨应麒笑道:“我那边的事情大体如意,却不知你们这边如何?”

狄喻把战况、战俘、新兵等事说了。

杨应麒听完点头道:“好。我就怕你们把兵力扩张得太快。大哥现在是猛安,八百人的队伍完全配称得起。不过宾州城小地狭,不宜久居。这个地方还是留给完颜宗室镇守,我们这就回去吧。”

折彦冲一怔道:“回去?现在?需要这么快么?”

杨应麒道:“大嫂在家苦等,这里的将士在汉村有家室的也不少。辽人虽败,一定不肯善罢甘休,趁着辽军还没有大动作,让大家回汉村休养吧。那边的条件,毕竟比这里好多了。”

狄喻与曹广弼都听出杨应麒话中有话,知道他心里一定另有打算,否则不会丢下汉村特地跑来。

曹广弼见周围没有外人,单刀直入问道:“应麒,你是要避嫌么?我看女真人待我们并无罅隙,特别是大哥完婚以后,双方更无猜忌。你这样是不是太小心了?”

杨应麒道:“等到有了罅隙,再想弥补就难了。眼下我们的力量不足以自立,还是呆在完颜部眼皮底下老老实实过生活比较好。我来之前已经请示了都勃极烈,说汉部男儿多思家园,他已经允许我们回会宁了。明天斡鲁赛就会过来接手宾州。”

折彦冲沉默半晌,不再反对,让狄喻帅四百军守宾州,阿鲁蛮为副,只等完颜部派人来交接。自己和曹广弼、杨应麒、杨开远、萧铁奴尽起四百骑兵、五百工兵,向会宁进发。杨应麒看着那工兵的行伍,说道:“我们的主战兵力才八百人,工兵却有五百,汉村还有两百,这个比例也太不对劲了吧。”

杨开远笑道:“有什么办法,一路上他们筛下一些人来,又不好重新塞回俘虏营,便都归我统领。”

折彦冲想了想道:“这些人素质其实不错,可以抽出一半来作后备!”

此战汉部共俘虏了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六百人编入行伍,其余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工兵后备。琉璃屋与锻造室一时用不了那么多人,杨应麒便都让他们去开矿运煤、搬石建村。

路上杨应麒道:“我们汉村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男多女少。这次东路、东南路军掳掠了不少渤海女子,看得汉村的光棍个个流口水。”

折彦冲道:“然后呢?”

杨应麒笑道:“许多人当然想方设法要去买一个来解火。我当即定下条例:汉村不容奴隶,就算是买来的女人,也只能做老婆,不能做女奴。要买老婆的,钱不够可以到我这里来借。”

折彦冲笑道:“若是这样,汉村现在一定热闹得紧。”

杨应麒道:“是啊,我出发之前,已经有三百多个光棍来借钱办婚书。”

折彦冲奇道:“婚书?”

杨应麒道:“也是新定下的条例,我们是文明人,成婚不能野合,要到村长那里领了婚书,才能成亲。嘿!这三百人用来买老婆用的都是茶,他们的婚事,可把我手里的茶叶掏空了。”

折彦冲笑道:“有家有室,这对安稳汉部的人心大有好处。不过我们新村的房子不是五六个人一间的么?娶了老婆如何过活?”

杨应麒道:“那是半军用的房子。每个村我都留了地皮,打了房坯。娶了老婆,仍然可以买砖头石料把一个小家盖起来——嗯,当然,还是得来汉村借钱。”他指了一下后面说道:“这几百人里头,有老婆的也就几十个吧。等他们都回去,那些没娶妻的看见民部的光棍个个娶老婆估计也会大大眼红,那时肯定又是一轮娶亲热!不过他们好,这场仗打下来,多半也得了不少奖赏,买老婆盖房子不用到村里来借钱。”

折彦冲回到会宁汉村的时候,除了本村以外,周围另有三个村子炊烟飘起,诸村错落,一派热闹。

杨应麒道:“我们汉部本村坐西北而朝东南,经过扩建后可容三千人,此外有八村环绕,因其所在方向分别是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每村可容两千人。将来若把九个村子连成一气,可以构成一个容纳五万人的小城。不过这大概要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曹广弼道:“那我们汉部现在共有多少人?”

杨应麒道:“确切的数字,暂时连我也说不清。大概是三千了吧。除了战俘和部民刚刚买来家眷,还有不少逃奴——你知道的,我们汉部无奴隶,女真豪强的许多奴隶忍受不了,就多往我们这边跑。不过我也只收会说汉话的。”

曹广弼道:“我年中见你大兴土木便觉奇怪,不过现在看来,倒像你早就算准今天情形一般,要不然不会在那时候就给这几个村子打下坯子。老七,你不是真会什么武侯神算之类的本事,能知过去未来吧?”

杨应麒笑道:“我说我有,你信么?”

曹广弼笑道:“不信!”

杨应麒道:“辽人甚是失策!这几次调兵遣将,每一次都透露出中枢决策者的无能!若他们一开始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压来,只怕我们现在早被碾成粉碎了。可他们倒好,军队是一点一点地派,败仗是一个一个地打,人力财力一点一点地往这边送,简直不像来杀敌,而是来资敌!就像发现山间出现幼虎,却先派一头猪来,被吃了;再派一匹马来,也被吃了;再派一条猎狗来,还是被吃了。等到他们醒悟过来要全力出击的时候,幼虎已经变成猛虎了!”

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下)

众人一边谈论着,忽然阿鲁蛮指着远处道:“是嫂子!”

折彦冲望见,连忙飞马过去,跳下来扶住妻子道:“你怎么跑这么远来!动了胎气怎么办?”

完颜虎笑了笑,指了指背后,原来她背后还跟着几十个女人,都是来迎接丈夫回家的。其中有几个和完颜虎一样,也是肚子挺起,或尖或圆。

行伍中的丈夫们早看见自己的爱人了,却都忍着不敢动。杨应麒心道:“这个队伍,看来是训练出来了!狄、曹练兵的本事果然了得!”

曹广弼一招手,道:“好了,就此解散!去见亲人吧!”

几十个成家了的立即欢呼着冲了出去,另外三百多人却愣着不动。

杨应麒道:“新来的战士,都安排在左村。没成家的男儿们,领你们的同袍到村里去!顾大嫂在那里等着呢!”

杨应麒回头见曹广弼看着各携家眷回去的属下发呆,笑道:“哎哟,大冬天的,二哥却猫儿发春了!”

曹广弼啐了他一声道:“胡说八道!”

杨应麒道:“知好色而慕少艾,人之常情,何必掩饰?说起来,二哥你也二十了,是时候成家了。”

曹广弼摇头道:“我不想在这里成家。”

杨应麒奇道:“那你要到哪里去?”

曹广弼道:“如果有可能,我想回中原…”随即长长叹了一口气道:“但这个梦未免也太遥远了。”

说话间两人的马已经走近村口,但闻村口一阵喧闹,几个人在吵闹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