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什么破地方?哪里是人住的地儿?”

小万氏来到新住所前,望着有些窄仄的小院,顿时叫嚷起来。

王怀恩的脸色也有些难看。

这些年,他做惯了家里的大郎,靠着祖母、父亲的宠爱,不管是吃的、用的还是住的,他都是最好的。

现在忽然沦落到一个破败的小院子里来,他心里的落差不可谓不大。

“大娘说得这是什么话?这么好的院子,怎么就不能住人了?”

管事娘子阿赵先不干了,淡淡的提醒道:“知道大郎和大娘要搬过来,我们夫人拖着病体帮着安排住处。没想到,夫人忙了这些天,半句好话没听到,反落得一身埋怨。”

小万氏还想再说什么,被王怀恩一把拽住。

只见他跟阿赵赔着笑脸,好声好气的说道:“赵大娘,大娘这些日子忙着搬家,人都忙糊涂了,您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这、这院子极好,烦劳母亲费心了。母亲的身子可还好?一会儿我便带着孩子去给母亲请安。”

“还是大郎知书懂礼。”

阿赵是李氏的心腹,对于膈应了主母大半年的王怀恩夫妇自是没什么好脸色。

再者,现在不比从前。王怀恩不再是风光的“长房长孙”,而是她们二房的婢生子,二夫人占着“母亲”的名分,可以随意教导。

王怀恩若有个不敬,单是一个“不孝”,就够他喝一壶的。

“赵大娘辛苦了,接下来的事,我们自己张罗就好。您且忙去吧。”

王怀恩忍着心底的不满,塞给阿赵一个荷包,笑着将她送出了小院。

“呸,好个狗眼看人低的刁奴!”

小万氏冲着阿赵的背影啐了一口,骂完了,转眼又去看那落魄的小院,扭头对王怀恩道:“郎君,以后咱们就真的住在这儿?”

王鼐是骠骑将军,按制可以开府建牙。

王家的前面便是官署,专供王鼎日常办公使用。

后面则是宅院,足足五进。

王家没分家,王鼐、王鼎兄弟按照中轴线分开居住。

中轴线正堂以及以东的院落归王鼐,王鼎一家则住在中轴线以西。

按理说,王鼎的居住区域并不小,但最好的当属正院和西园。其它的都是不成气候的小院子。

正院住着王鼎夫妇,西园则分给了王怀瑾。

如今来了个“庶长子”,李氏虽恶心,却也没有刻意为难,命人在剩下的小院中挑了一个离主院最远的分给王怀恩一家住。

李氏觉得她没亏待王怀恩,王怀恩夫妇却觉得李氏是有意报复。

但——

王怀恩深深吸了口气,眸色阴沉,“且先住着。明儿姓赵的就回来了,咱们先看看情况。若阿婆能制住那姓赵的,一切都好办。若不能,咱们须得忍上一忍了。”

“…”小万氏咬了咬唇,满心不甘,却也不敢再叫嚷,吩咐丫鬟婆子开始搬东西。

小院面积小,家具、摆设等一应物什都齐全。

李氏做事,从不落人话柄,早早命人将小院洒扫干净。

小万氏要做的只是将箱笼搬进去,然后重新归置一番即可。

即便这样,小万氏也带着一众下人忙活了一整天。

次日清晨,小万氏扶着发酸的老腰,跟着王怀恩、领着三个孩子去主院萱瑞堂给王鼎夫妇请安。

李氏还“病”着,根本就没见他们两口子,只派了个婆子在廊下便打发了他们。

王怀恩暗恨不已,小万氏的嘴都气歪了。她明明看到唐氏的侍婢就在廊下,显然唐氏就在里面。

好你个李氏,竟敢这般轻慢。真当自己是她小万氏的正经婆婆?!

其实小万氏冤枉李氏了,李氏还真不想当她的婆婆。

王怀恩抓着小万氏的手出了萱瑞堂,他的手劲儿很大,捏的小万氏直咧嘴。

直到这一刻,他们夫妇才感觉到,王怀恩成为王鼎的儿子,并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或是搬个家,而是整个人身份地位的改变。

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

为了迎接赵氏,王家上下一大早就起来了。

万氏穿上新制的衣裙,头上插满了珠翠首饰,用过朝食后就端坐在福寿堂,硬是摆出一副威严富贵的模样。

李氏拖着“病体”,带着三个儿女、儿媳也来到了福寿堂。

小万氏已经被王怀恩敲打了一番,哪怕心里对李氏无限怨恨,也没敢表现到脸上。

鹌鹑一样跪坐在李氏下首的壶门洞方榻上。

唐宓被阿娘抱着,感受到室内无聊的氛围,掩着小嘴儿打了个呵欠。

呃~~好安静,好尴尬啊。

一屋子的女人孩子,却半点声响都没有。连平时最会在万氏跟前凑趣的王怀淑都正襟危坐,身板儿挺得笔直,整个人如泥胎雕塑一般。

杨姨娘则很有自知之明的跪坐在正堂的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喘。

唯有李氏和唐元贞神色自如,李氏还十分有闲情的端着茶盅吃茶。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万氏再也摆不出端正的架子,软软的靠在凭几上。

又等了一个时辰,太阳挂到天空正中央,外头才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

万氏猛地坐直身子,两只眼睛直直的看着门口。

小丫鬟快步跑了进来,扬声道:“回禀太夫人、二夫人,大夫人的马车已经到了二门。”

万氏一抬手,“快请她过来吧。”

小丫鬟满脸为难,“大夫人是穿着一品诰命的朝服回来的,手、手里还捧着圣旨——”

万氏脸色一僵,赵氏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还要她这个做婆婆的亲去迎接?

李氏嘴角闪过一抹快意,起身对万氏道:“阿家,既然有圣旨,咱们须摆香案相迎啊。”

唐元贞也低下了头,掩住嘴角的笑意。

唐宓眼尖,看到了母亲那一闪而逝的笑纹,小脑袋瓜不禁转动起来:咦?有情况哦~~

第019章 大娘

“好一个下马威。”

唐宓一扫方才的昏昏欲睡,瞪大眼睛准备看八卦。耳边却传来阿娘的低语。

下马威?

唔,这个词她听阿兄说过,出自《汉书·叙传》,原话是:“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原来大伯母的这番做法便是下马威啊。

唐宓默默的又学会了一个名词,好开心,厚厚,她最喜欢学习了。

两只眼睛灼灼的看着,期待更加精彩的场面出现。

唐宓小脑瓜转啊转,她看到坐在主位的老祖黑着一张脸,愤愤的起身,对身边的奴婢骂了一句:“没眼色的东西,还不赶紧服侍我更衣。”

咦,老祖穿的衣服很好啊,一看就是新做的,怎么还要更衣?

等等,刚才阿婆说要“摆香案迎接”,莫非在摆香案前,还需要更衣?

唐宓暗自将这个疑问压在心底。

老祖气吼吼的去寝室更衣了,阿婆跟阿娘低语了一句:“我也回去换身衣服,你盯着下头的人摆好香案。”

唐宓抬眼看阿娘,只见阿娘点点头,“阿家且去,我省得。”

唐宓还要去观察其他人,却忽然觉得身体晃动,自己已经从母亲的怀中转移到了乳母阿姜手上。

唐宓一时没反应过来,楞楞的看着阿娘。

唐元贞见女儿呆萌的模样很是可爱,亲了亲她的小脸,道:“你大伯母身穿诰命服,手上还有圣人的诏书,依律,咱们家需大开中门、摆香案迎接。你阿祖和阿婆是诰命夫人,也需要穿上朝服。阿娘去外面吩咐仆役摆香案,你乖乖的跟着阿姜,可好?”

噢~~,原来如此。

唐宓心底的小疑问有了答案,她恍然的点点头。

唐元贞愣了下,女儿眼底闪过的是“恍然”,怎么可能?

虽然她经常听阿姜说猫儿聪明,可自家小闺女才七八个月大,就算聪明,也不可能如此妖孽吧?

唐元贞失笑的摇了摇头,聪明如何,妖孽又如何,左右是她的亲生骨肉,她只需竭尽所能的疼爱她、保护她就可以了!

伸手捏了捏女儿的胖脸,唐元贞又叮嘱阿姜几句,这才出了正堂。

阿姜小心的抱着唐宓,当着外人的面,她不会多嘴,只安静的看护小主子。

“哼,好大的架子!”

阿姜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也会安静。

第一个开腔的便是小万氏。

这两日的境遇突变,让小万氏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

而赵氏,便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如果不是因为她,王怀恩根本不必上赶着给王鼎做儿子,他们一家也不会被二房磋磨。

小万氏一想到那窄仄的小院和李氏的冷脸,心中对赵氏的怨恨就多一分。

其实,小万氏自己都没有察觉,她除了对赵氏的怨恨,心底还有一丝恐惧——被他们夫妻寄予厚望的太夫人,竟然连赵氏的面儿还没见就败下阵来。

这样的万氏,还能给他们夫妻庇护吗?

“大嫂,慎言!”

王怀淑跪坐的脚都麻了,心说话:大梁什么都好,就是这跪坐太要人命了。穿了两辈子,她都无法习惯。尤其是想到后世的霓虹罗圈腿,她对跪坐更加排斥。

奈何在当下,跪坐是主流,连万氏这样村妇出身的人都不屑坐胡床,就更不用说一心想做贵女的王怀淑了。

堂内没有长辈,王怀淑站起来活动了下麻木的双腿,正好听到了小万氏的嘀咕声。

王怀淑不禁皱紧眉头,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对于这个大嫂,王怀淑真是无语。出身低也就罢了,偏偏智商情商也都不在线。

难怪上辈子大哥会混得那么惨,明明是父亲唯一的儿子,最后连爵位都保不住,生生便宜了王怀瑾。

这其中,小万氏这个猪队友起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可以,王怀淑真想让大哥休妻,不求妻子能像唐元贞那般有助力,好歹别拖后腿啊。

小万氏撇撇嘴,记着王怀恩的告诫,到底没敢继续说下去。

两刻钟后,万氏和李氏换上了诰命服,带领一众女眷,浩浩荡荡的奔赴前庭去迎接赵氏。

赵氏端坐在马车上,端着杯茶汤细细的品味着。

马车车厢里放着熏笼,小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点心,车厢隔间里还有沸腾的热水,所以别看是在马车上,赵氏依然十分享受。

“夫人,王万氏携王家女眷前来迎接。”

赵氏的贴身女官立在马车外,低声回禀道。

“嗯,知道了!”

放下茶盏,赵氏轻抚了下鬓角,缓缓的下了马车。

立在将军府的二门外,赵氏十分平静,丝毫看不出“外出多年终于归家”的忐忑或是激动。

看到万氏等一群女眷的时候,赵氏也非常淡定,哪怕在心底,她对万氏这个婆婆已经恨到了极致,脸上、眼睛里都没有半分表露。

万氏率人来到门边,停住脚步,隔着近百步的距离,她眯起眼睛细细打量着赵氏。

赵氏身着一品诰命的服侍,姿态优雅,神情端庄,哪怕只是静静的站着,周身也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气势。

再看赵氏的容貌,与几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唯一变化的便是略略发福的身材。

想想也是,几年前先帝还在,当今圣人还只是谨小慎微的太子,东宫危机四伏,赵氏这个乳母也轻松不到哪里。

现在就不一样了,圣人荣登大宝,赵氏跟着水涨船高,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哟。

看着赵氏明明已近五旬,面容却似三十妇人般年轻,万氏就禁不住心生嫉妒。

想到今日赵氏的跋扈,万氏愈发气恼:自己是做阿家的,赵氏身为儿媳,居然敢用圣人来逼迫。

想到这里,万氏就不愿再向前走,哼,她倒要看看,赵氏还能嚣张到什么地步?

万氏在打量赵氏,赵氏也在打量她。

熟悉的面容,熟悉的表情,赵氏虽没有常年和万氏住在一起,但对这位婆婆,她非常了解。

再加上赵氏在波谲云诡的宫廷呆了这么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平日里那些戴着面具的贵人们,赵氏都能通过她们细微的表情而洞察其心思。

更不用说万氏这种根本不懂掩饰的人了。

啧啧,跟那些贵人们相比,她这位阿家真是天真烂漫啊。

赵氏勾了勾唇角,冲着身边的女官使了个眼色。

女官会意,双手捧着圣旨,向前一步,大声说道:“有旨意!”

万氏咬碎一口老牙。

李氏轻咳一声,“阿家,快去接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