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当初与王氏结亲,还有约定,十八郎和唐氏所出的第三个孩子,不管男女,都要过继给唐家?”

柳氏继续说道。

李祐堂愣愣的点头,确有此事。

“既然唐氏早晚要交到李家人的手上,那么现在提前将唐氏藏书‘借’给家学,也不算失礼啊。”

左右都是李家的东西,拿到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话、听着似乎有道理,可李祐堂又觉得哪里怪怪的。

“最后,郎君谋求的咱们这一房的利益,十八郎是嫡长孙,只要您成为李家家主,他才能够继承啊。”柳氏卖力的给李祐堂洗脑。

这话、也没错。

李祐堂竟渐渐接受了柳氏的说法,心里也慢慢有了些底气。

站起身,整了整衣裳,李祐堂道:“我这就命人将十八郎唤来。”

既然是共同的利益,十八郎夫妇也该出些力气才是!

柳氏满意了,脸上却露出期盼的表情,“十八郎是个孝顺的孩子,定能理解您的难处。”

李祐堂暗自点头,是啊,只要十八郎明事理、知孝顺,就不会拒绝!

李寿不敢置信的掏了掏耳朵,“阿翁,您说什么?”

世家李氏,什么时候开始算计起新妇的嫁妆来了?

如此无耻的事,居然还能说得这般冠冕堂皇?

李祐堂被李寿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想到柳氏的话,他又重新摆出长辈的模样,沉声道:“十八郎,你又不是无知孩童,这般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明明听到了,非要再问一遍。哼,不肖子孙!

李寿吸了一大口气,再吸气,这才勉强压下胸中的怒火。

他僵硬着一张脸,冷声道:“体统?祖父,李家还有体统吗?唐氏藏书,是我娘子的私产,您却要‘借’走,这、这话若是传出去,世人将如何看我李氏?”

李氏,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李祐堂被说得有些恼羞成怒,没好气的说道:“唐氏本寒门,缘何能嫁入我李氏?”

李寿闭了闭眼睛,忽然觉得有些累,他在意李氏,想要重现祖上的荣光。

可李家上下呢,根本就不在意自家的名声,可劲儿的糟蹋。

他真不知道自己这么辛苦到底值不值!

李寿心底满是无力与挫败…

第418章 心生去意

用力攥紧拳头,李寿眼中闪过一抹决然。

他决定了,他要带猫儿离开李家。

千年前,他的先祖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的开创一代名门。

现在,他李寿亦能重新打造一个“新李氏”。

从头开始,或许艰辛,或许困难,但总好过自己在前头努力,后头却有无数人扯后腿!

这个家,不要也罢,省得猫儿跟着他一起受委屈。

李寿正待严词拒绝,并且借此提出搬离李家,李祐堂似是感觉到了什么,丢下一句:“十八郎,这事与唐氏有关,我知道你不好擅自下决断。这样吧,你且回去跟唐氏好生商量一番。”

李寿:…

没得商量,他也不想商量。

因为他觉得,即便只是跟猫儿说出这件事,也是对她最大的委屈!

李祐堂却不给李寿拒绝的机会,一挥袖子,将李寿打发出去。

李寿原想直接跟祖父说明自己的态度,见祖父这般,他也冷静下来。

这件事,绝无商量的可能。

只是离开李家不是个小事儿,他必须谋划妥当,绝不能落人口实。

想到这里,李寿不再坚持,向李祐堂行了一礼,便匆匆离开了百忍堂。

望着李寿的背影,李祐堂抹了把头上的冷汗,奇怪,刚才也不知道怎么了,竟忽然一阵心悸,让他硬是忍住了严词训诫十八郎。

不过也好,让十八郎回去冷静冷静,待他想通了,也就能体谅自己这个做祖父的难处了。

回到桂院,李寿发现唐宓还没有回来。

也是,她是东庐书院的山长,书院刚开始,一切都需要她来打点。

就算没有她的课,她也要在书院呆着。

李寿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室内仍然残留着唐宓身上特有的花香。

他和衣躺在了榻上,闭着眼睛,让自己渐渐平静下来。

室内的丫鬟见李寿神色不对,也不敢上前侍奉,干脆在廊下跪坐着,支棱着耳朵,随时听候差遣。

片刻后,李寿重新坐起来,整个人已经恢复正常。

如何离开李家,又不落人口实,他大致有了计划,还需要再加完善。

一个鲤鱼打挺,李寿从榻上跃下来,拉了拉有些褶皱的衣摆,大步朝外书房走去。

来到外书房,李寿伏案写了些东西,书案旁的地板上散落着一张张墨迹未干的纸。

李寿拿起一张,小心的吹干墨迹,折起来,准备交给暗卫去执行。

结果,他还没开口,便有人轻轻扣了扣门。

李寿一怔,旋即扬声道:“进来。”

吱呀~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人影飞快的闪了进来。

李寿看清来人,不禁神色一变,疾声问道:“玄三,你回来了?你们怎么一直都没有传信回来?事、事情办得如何了?”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李寿豢养的暗卫,“玄”字营排行第三。

一个月多前,李寿派遣十多名玄字营的人去河南,领队的便是玄三。

玄三他们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久久都没有音讯,李寿还以为他们遇到了麻烦,准备再增派人手,没想到玄三竟已经回来了。

玄三行了一礼,低声说道:“好叫郎君知道,那个人,我们找到了。”

李寿猛地站起身,“找、找到了?人、人呢?”

玄三回道:“我们将那人藏到了骊山——”

“等等,”李寿打断他的话,“你说‘藏’?莫非还有人在找他?”

能让彪悍能干的玄三如此忌惮,显见另一波寻找“那人”的人非常厉害。

玄三脸上有着少有的凝重,“郎君猜得没错,确实有人在寻找那人。确切来说,是追杀他。”

李寿的心提了起来,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他有种预感,追杀“那人”的背后主使,应该是老祖宗。

“到底怎么回事,你仔细说来。”李寿深吸一口气,缓声问道。

许是李寿的情绪感染了玄三,他也放松下来,将他们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娓娓道来:“那日属下等领命前往河南。按照郎君给的地址,寻到了‘那人’。只是那人不相信属下等的身份,不但不肯跟属下走,反而丢下一家人,独自逃走了。”

玄三身负李寿的命令,当然不能坐视目标人物逃走,赶忙带着人手去追。

但“那人”错把玄三等人当成仇人派来的杀手,刚被玄三找到就拼死抵抗。

李寿给玄三的命令是“抓活口”,玄三便不敢对“那人”太过强硬,唯恐伤了对方。

一边束手束脚,一边却搏命似的反抗,双方竟僵持下来。

“就在这时,忽然冒出一群黑衣人,他们下手歹毒,确定了‘那人’身份后,二话不说,挥刀便要砍人。”

玄三想起那些人的狠辣,饶是他受过特殊训练,也禁不住有些忌惮,“我们要阻拦,也遭到他们的狠手。”

不过黑衣人的出现,倒是让“那人”信了玄三的话。

玄三拉着他逃跑的时候,他不再反抗。

“只是,我们暴露了行迹,一路上都有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截杀,”

说到这里,玄三一向淡漠的脸上也露出痛惜,“我们、损失惨重,死伤了不少兄弟。”

他们同为“玄”字营的兄弟,一起长大,一起受训,同生共死,感情早已超越了血缘。

眼睁睁看着他们或重伤、或被杀,玄三如何能不难过?

听完玄三的讲述,李寿叹了口气,“那些伤亡的兄弟,切莫亏待了。”

玄三用力点了点头。

李寿又问:“你刚才说,你们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好几拨黑衣人?”

玄三道:“嗯,足足六七拨。每次人数都在四五十人左右。”

四五十人,每次都会有伤亡,那么打个对折算,这次出动的黑衣人也有一百二三十人啊。

而老祖宗身边还留有护卫,李寿暗暗调查过,约莫有百人左右。

也就是说,老祖宗手中至少有三百人。

可李家明面上的部曲,总共才不过四百人,其中还有两百人在老家看守祖宅和祖坟。

这…难道老祖宗手里还有一支不为人知的秘密武装?

思及此,李寿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

“对了,刚才你说那人被安置到了骊山?”

“是,属下见路上有这么多黑衣人,担心京里也不安全,所以就暂时把人放到了骊山。”

骊山是平阳的地盘,老祖宗手再长,也伸不到那里去。

李寿很满意玄三的安排,他跟阿方等人交代几句,便匆匆赶往了骊山。

秘密,即将被解开…

第419章 有大事

东庐书院。

唐宓给夏茂班级的学生上了一节书法课,回到先生专用的休息室,又与几位先生讨论了一番书法和授课情况。

直到日头偏西,书院到了放学的时间,唐宓才略带疲惫的走出书院。

“猫儿姐姐!”

刚刚踏出大门,便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马车,柳佩玖从车窗里探出半个脑袋,欢快的叫着。

唐宓一看是柳佩玖,嘴角忍不住向上扬。

她没有上自家马车,而是径直朝柳佩玖走去。

“阿玖,你不在家安心等着做新嫁娘,跑到这儿来做什么?”

唐宓上了柳佩玖的马车,与她相对而坐,几日不见的一对好姐妹看着彼此好生亲切。

柳佩玖笑嘻嘻的说:“我想猫儿姐姐啊。哎呀,几日不见,竟似隔了小半辈子呢。”

她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这些年整日里凑在一起,自她回家后,也时常去布艺店聚会,并未觉得生疏。

可自从出了二月,唐宓开始着手书院事宜,她就变得格外忙碌,也顾不上布艺店,自然也就无法跟柳佩玖经常见面了。

“我也想阿玖了。”唐宓笑着说道。

这是实话,身边没了阿玖叽叽喳喳的聒噪,唐宓甚是寂寞啊。

“对了,昏礼准备得如何了?要不要我和二九兄帮忙?”

柳佩玖摆摆手,一副不怎么在意的模样,“我都交给周郎了,他早已安排妥当,只等正日子。”

唐宓忽的想起一事,凑到柳佩玖耳边,低声道:“昏礼那日,周家人也会来吧?周浩的兄弟姐妹好说,他的父母到底是长辈,若是有什么龃龉,你千万别太计较。”

虽然周浩反复表示,对父母兄长早已没了期待,但血缘亲情,最是难以割舍。

唐宓就怕周浩嘴上说得绝情,一旦对上自家爹娘,还是会心软、会妥协。

届时,受苦、受委屈的,就只有柳佩玖了。

唐宓这边,没有直接的婆媳矛盾,可跟柳氏的不和,也让她感受到了内宅的麻烦。

另外,从小到大,唐宓没少听自家阿娘说一些坊间故事。

尤其是一种名为“凤凰男”的生物,最是可怕。

而唐宓对着阿娘说的几项描述,发现周浩很符合“凤凰男”的特质呢。

至于阿玖,在王、李这样的豪门望族面前,或许算不得什么。

可她到底是官宦人家的小娘子,在平头百姓面前,可是实打实的尊贵人儿呢。

另外,唐元贞给柳佩玖准备了一份添妆,唐宓也给她备了丰厚的嫁妆,再加上柳家的陪嫁,以及柳佩玖的私房,她的嫁妆绝对能达到十里红妆的地步。

柳佩玖带着这般丰厚的嫁妆嫁给周浩,周家人亲眼见了那排场,就算不刻意算计,也会忍不住的眼红啊。

唐元贞也跟唐宓说过,天下很多父母都喜欢在子女间劫富济贫。

周浩的爹娘眼见周浩有了出息,娶的娘子又是尊贵有钱的官家小娘子,没准儿就会生出“打劫”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