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离开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家里多了个养伤的人,倒是也没啥太大的变化,许家人还是该干啥就干啥。只是志明有时开了方子,让文成每天给熬药而已。

静涵只在大家去看那人的时候才会跟着过去看看,其余的时间,她是不会到东屋里去的。倒不是避嫌啥的,北方本来就民风开放一些。她只是不想以一个救命恩人的身份出现在人家的面前,当初救人,只是不想眼睁睁的看着有人就这么死了而已。如今人活了,她要是总往人家身边凑,还不得让人家以为自己有啥想法啊?开玩笑,她可没那些花花肠子,更不想摆出一副救命恩人的面孔来,反正也不图他什么。

那人的身体还真是不错,十来天之后,竟然就能下地走动了。不过也跟许家人伺候的很用心分不开,光是人参就用了十来棵了,更别提志新经常去猎些野物,薛氏也杀了好几只鸡来给那人补身子了。

静涵有的时候会好奇,为啥家里人会这么用心?倒是志新说了,“咱们要救人,就得救到底。他受了那么重的伤,万一养不好是要留病根的,既然救人是功德,那就把这功德做到底好了。”

静涵听了倒是释然了,是啊,许家人可不就是这个性子么?要不就不做,既然做了,就要尽善尽美。

刚刚进了五月,静涵孵化的蚕茧可就开始往外出蚕蛾了,家里人自然要全都来帮忙的。那个被救了的人也好奇的过来看。“这也是一种蚕么?”那人还是有些虚弱,说话有些中气不足。

“李公子,你怎么过来了?你的身子还没好,不能走动的太厉害。”静涵正忙活着呢,一听有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文成和那位姓李的一起过来了。

“都说了,别叫我公子,叫我铭瑞或是三郎都可以。我听文成说你们在弄一种蚕,是北方能够养殖的,有点好奇,就过来看看。”那个李铭瑞扶着墙说道。

静涵暗中撇了撇嘴,还三郎呢,你以为你是谁啊?李隆基?李三郎?真搞笑。“既然李大哥好奇想看看,那就坐在椅子上看着吧,这东西也没啥好看的。”静涵忙着手上的活,没工夫搭理他。

文成扶着李铭瑞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然后文成也上前来帮静涵。屋里红莲和红芍,还有周氏和李氏都在忙着挑选蚕蛾,静娴领着绿萝她们在另外的房子里,也是忙活着这些。

李铭瑞对于这个柞蚕真的是十分好奇,不时地会问一些问题。静涵虽然忙碌,可是也不好不回答他,于是一边干活,一边回答李铭瑞的提问。这几年,村里也有人知道了许家养这种柞蚕挣到了钱,所以就有人来卖了种茧回去试着养殖。村子的四周也有很多柞树,还别说,真有几家养的也不错。另外志祥当年带走了两万粒种茧,又把静涵弄过去传授技术,如今安州下属的几个县城,还真的就发展处规模来了。如今养殖柞蚕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了,静涵也不怕人家知道,所以对于李铭瑞提出来的问题,倒是没有保留的都做了解答。

李铭瑞在这屋子里坐了能有半个多时辰,问了很多的问题,后来有些累了,这才回去休息。等他一走,红莲才抬头说道,“二小姐,那位李公子问的可倒是挺详细的。他不会是故意问的吧?”

“肯定是故意的,姐姐你没发现么,这李公子一看见二小姐,眼神就离不开了呢。小姐是他的救命恩人,又长得这么美,他看呆了也是正常的。”一旁的红芍笑着说道。

静涵面色一寒,不高兴的说道,“红芍,你要是再这么胡说,当心我给你撵出去。当日救他,不过是生命可贵,能救则救而已。再者也不是我救的他,如果没有三叔和文成哥哥,他早就死了。以后莫要再说什么救命恩人的话,我不稀罕。”静涵可不想惹来什么麻烦。

红莲瞪了妹妹一眼,“你这嘴一天到晚的没个遮拦,当心哪天祸从口出。小姐的事情也是你能胡说的?那姓李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来路,你光看他长得挺好,就以为他是什么好人不成?还不知道是怎么受的伤呢。”

红芍被姐姐说的低着头,但是又有点不太甘心,低声的说着,“他不是说是被盗匪砍伤的么?”

“笨蛋,咱们在这住了有两年了吧?小姐一家更是本地人,什么时候听说过附近有什么盗匪的?他明明是不肯说实话,遮遮掩掩的,算是什么好人?我告诉你,以后不许再说这些了。等他伤势好了,就赶紧让他走了完事。这样的人住在咱们这里,万一给咱惹来什么祸事咋办?”红莲岁数比红芍大两岁,有些事情上,比红芍要远一些。

静涵听着这两姐妹的对话,不由暗暗点头。红莲说的对,当时救人没想过太多,就是觉得让他那么死了,对不住良心。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知根不知底的,对人还真的是要多加小心呢。“红莲说的对,这几****会跟父亲说的,要是那人伤势恢复的差不多了,也就该走了。”

大家忙活了一天,终于把蚕蛾全都抓了起来,正好晚上抱对,明天一早拆对就行了。

临近端午,陈氏让人捎信儿说让静涵他们都回镇上去过节。薛氏就让国安去镇上买了些江米回来,留着方家和王家在山上包些粽子。

国安从镇上回来,说是镇上有很多外来的人,在四处打听一个年轻男子的事情。听他们说的那个样子,倒像是李铭瑞。志新听了,就赶紧过去跟李铭瑞说了。

李铭瑞听完志新的话,沉吟半晌,“许叔,这些人可能是找我的,还请许叔帮忙,让人过去传个话。”

“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写封信吧,要是有什么能够证明你身份的信物也行,我让国安他们去一趟。”志新点点头,这李铭瑞的伤势基本上没啥大事,也该是回去了。

李铭瑞想了一下,“还是写封信吧,我身上的东西也都丢了,没啥能当信物的了。”

于是志新找来纸笔,李铭瑞写了封信。然后志新叫国安和国平两人,拿着信到镇上去找那些人了。

傍晚的时候,国安和国平回来,后年跟着十来个人。这些人看上去都是有功夫的,像是训练有素的卫队一样。

为首的那个人一看到李铭瑞,屈膝就要跪下,李铭瑞伸手拦住了。“罢了,不必多礼。我已经好多了,咱们这就走吧。”

旁边有人上来扶着李铭瑞,然后李铭瑞回身看向许家的人,“几位叔叔、婶子,文成、静涵、静娴,既然我的家人来了,铭瑞就不在这打扰了。诸位的救命之恩,铭瑞他日必当厚报。就此别过,告辞。”说完,转身就跟那些人走了。

出了参场子,有人扶着他上了一匹马,李铭瑞在马上冲着众人一抱拳,然后一抖缰绳,马儿掉头走了。剩下的人也都上马,跟在后面扬长而去。

许家人都在外面,一直看着那些人走了,这才转身回去。红芍小声的说道,“就这么走了?怎么可能啊?”

红莲拽了一下妹妹的衣服,低声说道,“瞎说什么呢?”

“咱们家救了他呢,咋也不表示一下就走了呢?这也太不讲究了吧?”红芍小声的嘟囔着。

静涵走在前面,听到了姐妹两个的话,回头说道,“都给我听着,咱家从来就没来过姓李的公子,以后所有人都不许再提起,明白了么?”

红莲和国安他们赶紧点头,“二小姐放心,咱们根本就没见过这么个人。”

志新夫妻相视一笑,倒是对女儿的表现很满意。这个李公子明显是个富贵人家出来的,长得更是一表人才,没想到静涵根本连理都不理人家。“这才是咱们的好闺女呢。”志新在薛氏的耳边轻声的说着。

通往镇里的大路上,李铭瑞不敢骑的太快,身旁的护卫也慢慢地跟着。“李进,咱们这次出来,损失了多少人?”李铭瑞问道。

“爷,损失了大半呢,属下也受了重伤,云飞的伤势更重,已经安置他养伤了。要不是薛亮带人来了,恐怕这次真的就悬了。”护卫之中那个领头的说道。

“哼,此次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他们。对了,派几个人,把救了我的那一家人家的情况打听一下。别惊动他们,暗中保护着,最少过个半年再回去。我怕有人知道了我没死,会迁怒于他们。”李铭瑞吩咐道。

“明白了,爷放心,他们救了爷的命,就是救了属下等的命,属下定然会派人好好保护他们的。”那个叫李进的赶紧叫过来身后的两个人,把刚才李铭瑞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那两个人就打马往回走了。

李铭瑞手里攥着缰绳,脑海中却浮现起一个如同阳光般明媚靓丽的少女来。“静涵,不知道他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你了。”

第108章少年心事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许家人在五月初三这日就全都到了镇上,山上预备了很多吃食,那两家人自己弄着吃就行了。老爷子和陈氏一看到儿子、媳妇还有孙子孙女都回来了,自然是高兴的很,“好,好,都回来了。咱们一起过节,等过完节再上山去。”人岁数大了,最是喜欢人多,巴不得所有的晚辈都在身边才好呢。老爷子今年还不到六十岁呢,但是对于儿孙们的喜欢却是与日俱增。

志新他们回来之前就商量好了,对于救人的事情,全都不许说,省的老人再担心啥的。静涵和静娴两个丫头蹦到了爷爷奶奶的跟前,“爷,奶,我们回来了,你们想没想我们啊?”静娴搂着陈氏的胳膊问道。

“想,怎么不想?奶奶巴不得你们天天都在眼前才好呢。这人老了就是怪,越是哪个不在,就越是想哪个。这回回来多住两天吧,过几天再回去。”陈氏伸手摸了摸静娴的小脑袋,然后看着静涵说道。

“恩,在家住几天。反正蚕都上树了,有红莲她们,也没啥大事。”静涵点点头,老人嘛,能哄就多哄着点。

“好,那咱们晚上包饺子吃,一会儿割肉去。”老太太高兴起来,非要包饺子不可。这个年代里,饺子那就是好东西了,以许家如今的条件,吃顿饺子倒是没问题,不过也不是随便就能吃上的。

“奶,瞧你高兴的,这个时候有啥菜啊?还包饺子呢。”静涵笑了,现在地里的小菜都还小呢,野菜又过时了,哪有什么菜啊?

“还真是的,你看奶奶都高兴的啥都忘了。要不然咱们包馄饨吧,这东西不用菜,就是肉和葱花就行。”老太太一想可也是,于是决定包馄饨。于是文成出去买肉,大家一起动手包馄饨吃。

傍晚文翰和子轩、文宣他们从学堂里回来了,子轩领着弟弟子文来到了陈氏和老爷子的面前,“许爷爷,许奶奶,明天早晨我们就回村里了,明天学堂放假。等到过了节我们再回来。”子文是前年来镇上念书的,一事不烦二主,就跟着子轩一起住在了许家。

“哎,行。过节了,也该回去看看家人。你们的爷奶也好想你们了呢。”老爷子抽了口烟说道。

静涵正好从厨房那边过来,“子轩哥哥,子文,怎么我刚回来,你们就要走啊?”

“过节了,总得回去看看家里人啊。静涵妹妹在家里多住几日,我们过完端午就回来了。”子轩看着眼前的这个美丽少女,高挑的身材,已经发育的玲珑有致。穿了一身玫红的衣衫,更是显得俏皮妩媚。肤色不像一般女孩那么白,有些浅蜜色,倒是显得非常健康。微微上翘的嘴角,若隐若现的梨涡,即便不笑的时候,看着也像是在笑的样子。看着她,仿若置身于春日的暖阳之下,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静涵微微一笑,“那好,我们就在家里多住几日,等子轩哥哥回来再走。对了,有阵子没见到玉梅姐姐了,也不知道她今年弄的柞蚕咱们样了。子轩哥哥回去,就告诉玉梅姐,我想她了呢,让她有空也跟你们来镇上住几天吧。”玉梅从去年开始,也跟着静涵学了养殖柞蚕,去年弄的还不错,今年应该能更好些。

子轩点头,“好,我回去一定告诉玉梅。”

正好薛氏她们已经煮好了馄饨,用两个盆盛了,端着进了屋,“快点放桌子,今天晚上咱们就吃馄饨了。趁热吃,香着呢。”

大家赶紧的放上了桌子,又拿来碗筷,然后就全都坐在桌边吃晚饭了。

薛氏给每个人都盛了满满一碗的馄饨,“来,都赶紧吃。当心点,别烫到了舌头。”

静涵那勺子舀起一个馄饨来,用嘴吹了吹,这才咬开。嗯,果然味道很好,这馄饨的馅里没有别的,只是肉和葱花,吃到嘴里真的是香的很。静涵看向身旁的静雅,“大姐,你赶紧吃啊,这东西就是趁热才好呢。”

静雅手里也拿着一个勺子,小心翼翼的吹着馄饨,不敢咬开。“太烫了,我怕烫到。”静雅吃东西一向都是斯文的很。

不多时,大家就吃完了一碗,陈氏一看就说,“吃完了就再盛,咱家吃饭不论碗,吃饱了算。”

大家不禁笑了,各自都拿着碗,又去盛了一碗,继续吃。

晚饭过后,文翰几个自然是要回屋看书的,文翰和子轩今年秋天都要参加院试的,所以最近非常的用功。院试院试三年两次,可是那年文翰他们考了一次没过。夫子就没再让他们参加了,说是他们的功底不够,勉强去参加了,也是不会中的,还不如多学几年,然后再考。所以文翰几个这几年一直潜心攻读,没有再去参加院试。今年夫子说了,让他们下场,所以文翰还有子轩、鹏程三个,今年都要参加院试了。

静涵也想看会儿书,于是就跟着一起房里可是有不少的书呢。有大家出门时遇上买的,有当年志祥收集的,当然还有这两年志祥从外面淘登来不少好书,都送给了文翰他们。粗略的估计,许家现在应该能有一千来本书了呢。

静涵捧了一本书,坐在木榻上,前面点着蜡烛。就着蜡烛昏黄的光芒,在那仔细的品读着。许家除了文翰他们看书用蜡烛以外,其余的屋子用的还是油灯,这个年头,用蜡烛的人家还是很少的。“大哥,你和子轩哥哥今年都要参加院试对么?”

“嗯,去年没能考,今年当然要去试试了。学堂里的先生说了,要我们不要太在意了,有好多人都很大岁数了,也还是童生呢。”文翰也捧着书在那看呢,听了妹妹的话就回答着。

静涵点点头,“这夫子说的对呢,有很多人三四十岁了,还是童生,人家还能坚持着再考。所以哥哥们也不用太在意了,这次不行,还有下一次呢。”说完静涵就继续看书了,不再出声打扰他们。

子轩今天晚上总是集中不了精神,眼睛不时的就往静涵那边看去。虽然一直住在许家,可是见静涵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年开春静涵就会上山了,直到落雪后才回来。中间也会回镇上几次,有的时候就正好赶上自己回家了,所以每次见到静涵,都会觉得这个女孩有着不小的变化。

看着静涵捧着书低头研读,看得非常入神,子轩心中倒是有些失落。心中期盼着静涵能够抬头看自己一眼,同时又怕静涵真的看自己,会泄露了自己的心思。是啊,自己的心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于静涵,就已经不再是邻家的那个可爱小妹妹了呢。是什么呢?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有时候在想,若是今生能有这个女孩相伴,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文翰抬头看了看子轩,有些不解,“子轩,你今天怎么了,这么半天才看了两页书?咱们今年可是要考试的呢,一定要用功啊。”

子轩面色微红,连忙收敛思绪,低头看手上的书。

静涵看看天色也不早了,这才把书放到书架之上,然后对文翰他们说道,“大哥,子轩哥哥,子文、文宣、文昌,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休息,你们也早点睡觉吧。”说完,静涵就出去了。

子轩看着静涵的背影,心中有些不舍。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若是连院试都不能通过,那以后要怎么面对静涵,又怎么可能给她幸福呢?要知道,自己的家庭只是个略微富裕的农户,如今已经比不上许家了。如果自己不能有个功名的话,恐怕自己的心愿就真的难以达成了。这样一想,子轩的心就定了下来,收拾好心情,专心的看书了。

第二天早晨,子轩和子文要回村里去,陈氏准备了一大包的东西,硬是塞给了子轩。

子轩不要,“奶奶,我们在这又吃又住的都四年了,一直麻烦爷爷奶奶。本来过节了该是我家往这送些东西的,咋还能要奶奶的东西呢?”

陈氏瞪了子轩一眼,“说啥呢?你和文翰从小就在一起,你就跟我自己的亲孙子是一样的。自己家孙子在这念书,我还能要东西不成?这些是给你爷奶的,都是静涵的五叔前几天派人送来的节礼。有些东西咱们这里没有,我就是想让你带回去给你爷奶尝尝新鲜。好孩子,你拿着就是了。要是回家你爹训你,就说是我硬塞给你的,没事的。”陈氏找来了一个背筐,把东西放在背筐里,让子轩背着,这样可比拎着或者抱着轻快多了呢。

子轩没有办法,就只好收下东西。“谢谢奶奶了,那我们就走了。”说着,子轩背起背筐,领着子文一起往家走了。

陈氏看着子轩他们的背影,有些出神。薛氏正好走过来,就问道,“娘,你这是想什么呢?”

“我啊,是在想这子轩也有十八了,你看这小伙子长得,可是不比文翰差到哪里去。林家也是个和善仁义的人家,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福气,能够嫁给子轩呢。”陈氏在那感叹道。

薛氏一听,就笑了,“娘,你要是看好了子轩,这还有啥难的?咱家静涵和静婉岁数也都不小了,你看哪个合适,就跟林家把亲事定了呗。”薛氏心里也是很中意子轩的,才会半开玩笑的说道。

第109章包粽子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