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聊的热乎呢,外面老王头进来了,“老太爷,老太太,外面来了几个人,说是来接铭宇少爷的。”

众人一听,全都有些愣了,铭宇在许家也有三个来月了,大家都很喜欢他。这个孩子对人很和气,又没有富家子弟的那种骄奢傲慢,许家上上下下的都很喜欢他。志新和薛氏疼铭宇,就像疼文宣和文翰一样,如今人家来接他了,大家心里一下子难受起来。

老爷子叹口气,“让人家进来吧,来的都是客人,也不好让人家在外头等的太久了。”

老王头赶紧的出去了,不多时,从外面进来了一个人,正是当初送铭宇上山的那个叫李进的人。李进上前给老爷子老太太见过礼,然后又跟志新和薛氏也见了礼,这才说道,“我们家老爷已经多时未见小少爷了,正好也要过年,就说让我们把少爷接回去。这段日子,多谢许家能够收留小少爷,我们家老爷和大少爷特意准备了些许薄礼,略表感谢之情。”

铭宇就在屋子里头,看着李进,知道家里的事情应该是差不多了。当初大哥送他来的时候就说,只有李进去接才跟着回来,其余人都不行。铭宇环顾了屋里的每个人,在许家的日子,是铭宇十几年来最开心的时候。许家人对待他,是真心的疼爱,没有任何目的,很单纯的喜欢。

铭宇站起来,走到老爷子和老太太的跟前,直接撩衣跪倒,“爷爷奶奶,铭宇这就要回家,以后可能也没机会再回来住着了。爷爷奶奶保重身体,铭宇会惦记着爷爷奶奶的,若是还有机会,铭宇亲自来接爷爷奶奶进京,看看京城的样子。”

老爷子也有些难过,陈氏更是眼睛里含着泪水,“好孩子,赶紧起来。咱们能够相处这些日子就已经是莫大的缘分了。回家以后,自己要当心,我们都会记挂着你的。”陈氏直接扶起来铭宇,搂着铭宇的肩头掉泪来。

铭宇又跟志新和薛氏告别,然后来到了静涵的面前,“静涵姐姐,谢谢你这些日子教我的东西,铭宇一辈子都会感激姐姐的。”

静涵摸了摸铭宇的头,也有些伤感。这个小胖子来到了许家,自己从一开始不喜欢他到后来拿他当做亲弟弟一样的疼爱,如今真的有点舍不得。“回去之后,要好好地习武念书,平日里也要经常的出去走走,多见识见识。记着,不能死读书,那样没用,要活学活用才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机会一定多出去,体验一下各处的民俗,会很有用的。”

铭宇点点头,“姐姐的话我记下了,其实我来的时候,大哥有东西让我交给你的,不过我一直没给你。如今姐姐已经和林家说了亲事,别的男子的东西更是不好再接。姐姐,若是林家对你不好,你只管来京城,我会帮你出气的。我家的地址,静娴妹妹知道,到时候你问她就行了。”

静涵听了铭宇的话,有些讶然。这李公子是咋回事?还让铭宇捎东西给自己?多亏铭宇机灵,没把东西真的给了自己,要不然,这下子还说不清了呢。

铭宇最后来到了静娴的面前,“静娴妹妹,我家的地址,你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他日若是有事,就来京城找我。还有,我送你的东西,千万收好了。回去我会告诉家里的下人,见到了我的东西,就知道是妹妹来找我了。或是什么时候我跟哥哥说了,来接妹妹去京城逛逛。”铭宇说道这里,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噼里啪啦的掉了下来。他和静娴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两个人相处的极好。静娴虽然嘴上不饶人,可是对铭宇却非常关心。

静娴也哭了,“铭宇哥哥,静娴会记住的,铭宇哥哥,你回家了,也不能忘了静娴。静娴还等着哥哥带静娴去京城玩呢。”静娴和铭宇一直在一块儿玩,两个人的感情比别人又多不少。

静涵起身回屋拿了给铭宇做的两件羽绒服,“铭宇,这是我们给你做的两件衣服,本来以为你能在这过年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走了。这衣服就留着当个念想吧,你家是富贵人家,想来着衣服也没有机会穿。”静涵把衣服交到了铭宇的手上。

铭宇捧着两件衣服,用手摸了摸衣服上的花纹,“谢谢姐姐,铭宇一定好好地保存着这两件衣服。”

志新想起来铭宇还有不少的东西都在山上呢,就说道,“不如今日暂时先住下,等着把铭宇在山上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你们再走吧。”

“不用了,我家少爷说了,那些东西就留在许家算了。二少爷得赶紧的跟我们回去。许爷,我们就此告辞了,还望许爷一家保重,许家大恩,我们少爷他日定然重谢。”李进说完,就领着铭宇往外走了。

铭宇抱着怀里的衣服,三步一回头的看着许家人,“都别送了,要不然我还想哭。”

第139章鹏程搬家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大家都跟着来到了外面,院子里放了好几个大箱子,想来就是李家送来的谢礼了。志新有心要说让他们把东西都拿走,当他看到铭宇正在那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时,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了。算了吧,为了铭宇,就收下得了。

铭宇走到大门口,再次回头看看许家众人,“都回去吧,外面挺冷的。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到时候叔叔婶子可别嫌我烦。”铭宇勉强笑了一下,然后就回身上了门口的马车。

李进冲着众人抱了一下拳,接着翻身上马,后面的那些个护卫也都各自上马。李进在前头,一抖缰绳,马儿撒开四蹄,跑了起来。铭宇的马车在中间,后头是其余的那些护卫,一行十来人就这么呼啸而去了。

直到看不见马车的影子了,大家这才进了屋。志新和鹏程还有薛氏朱氏几个人把箱子搬进了屋里。

老爷子一看这箱子,就叹了口气,“唉,这些个东西,按说咱们是不应该收下的。算了吧,既然是咱家先救了铭宇的大哥,又收留了铭宇,也就别管那些了。收下了也好,他们不欠咱的情,也省的他们以为咱还要人家报恩啥的。”

这箱子上都写了号,陈氏她们先打开了第一个箱子,最上面有一封信,还有一份礼单。静涵打开信,是李铭瑞写的,也无非就是感谢许家能够留下铭宇,然后要过年了,送些东西就当做是年礼啥的。静涵接着打开了礼单,这份礼单倒是不一样,上面把给每个人的东西都单独分了出来,许家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礼物。

静涵拿着这份单子,心里也是大吃一惊,这李铭瑞竟然能够知道许家的每一个人,而且根据每个人的喜好送了东西来。这是不是说,铭宇在许家的这段日子,其实一直都有人暗中的监视自己家呢?也是,哪有把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就这么扔到农家的?想来这李铭瑞也不会放心吧?

好在铭宇走了,要不然家里岂不是还要被监视么?静涵松了口气,然后把每个人的东西都告诉了陈氏。

“这个李家的大公子也是啊,他是怎么知道咱家这些人的?还给每个人都预备了礼物。算了,难得他这份心,你们就都拿着吧。我都给你们分开,各自拿回去。”陈氏笑了一下,心中当然也是疑惑不解,不过年纪大了,不会有点事就表现出来。

这些东西,也都是一些绸缎,瓷器,茶叶,玉器啥的,当然送给老爷子和老太太的,还有一些名贵的补品。送给志明的,则是几本古方,送给男孩子们的,是各地出产的最好的文房四宝,而文翰多了几块用来雕刻印章的石料,有鸡血,也有田黄。送给女孩的,除了衣料布匹之外,还有镶着宝石的头面首饰一套,玉石的饰品一套,静涵则是单独多了一块玉佩。

那块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玉,上面雕刻了一只凤,雕工精美,飞凤展翅,栩栩如生。静涵拿到了那块玉佩,却并没有欣喜的感觉,直觉告诉她,这东西是个麻烦。“娘,我一天毛了张光的,这东西你帮我收着吧,省的我不小心给碰碎了。”静涵直接把玉佩给了薛氏。

薛氏也没说啥,把玉佩收了起来。陈氏一看东西都分得差不多了,就说让大家都把东西那会自己屋里去得了,各自保管着。

静雅也分到了不少的东西,鹏程就说这些东西不要了,送给静涵得了。静涵才不要呢,于是给了静婉。“静婉,你也快要说亲了,这些留着给你吧。我看这些东西也能值不少钱,到时候留着当嫁妆。”李家送来的这些首饰,用料讲究,工艺精湛,样式新颖,留着当嫁妆完全可以的。

静婉刚要推脱,陈氏就让她收下,于是静婉也就收下了。

刚刚又是伤心,又是整理这些东西的,大家都有些累了,于是陈氏就说要休息一会儿,大家就拿着东西各自回屋去了。

静雅和鹏程回来小住,自然是不能住到后院去了,于是两个人就住在了志新他们的院子。

小两口在许家住了两天,就回岳家了。还要准备着搬家的事情么,这可是大事,好多东西都得预备呢。

冬月十二这天的早晨,许家人早早的吃了早饭,然后志新和薛氏还有静涵姐妹几个就去了岳家。

鹏程和静雅小两口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其实这个搬家,也不是啥都搬走。新宅子那边,家具等一应物件岳思远都给预备好了,这边也就是把衣服被褥等东西带过去就行。岳思远给鹏程那边分过去了两个粗使的婆子,两个丫头,一个门房,还有两个小厮,另外静雅的两个陪嫁丫头也跟着过去。这样的话,基本上人手也就够用了。

因为鹏程还在念书,所以岳思远就给了他们五百两银子,这是给他们安家的费用。其实也就是个名堂,家里啥也不缺,这钱就是给他们用的。不过这也是唯一的一次给钱,以后两个人过到什么地步,岳思远都不会再管了。别看这五百两好像很多,要是不知道节省,胡乱花用的话,一样能败光了。

许家人一到,大家就坐上车,往县城里走去。这连人带东西的,一共用了四辆马车才够用,光是静雅的嫁妆也有不少呢,更不用说还有鹏程的一些东西了。岳家有两辆马车,剩下的两辆是从镇上雇的。

从镇上到县里,大概得用不到两个时辰,等到午时初的时候,大家来到了鹏程他们在县里的房子。岳家的管家早就在这等着了,一看到少爷和少奶奶来了,赶紧的上前迎接。“少爷,少奶奶,宅子里头已经找人打扫干净,另外柴米等一应用品也都备齐。待会儿直接烧火做饭就可以了。”

鹏程点点头,回身扶着静雅下车,然后对志新夫妻说道,“爹,娘,咱们进去看看吧。”

静涵心里对岳家的这个家规有些不以为然了,你说你要是真的想让儿孙独立,有能耐你啥都别给啊?就让他们自己出去闯荡去。这家伙,房子给买了,生活物品给置办下,另外还有一众丫头婆子伺候着,还给了那么些银子当安家费,这分明是换个方式养大爷嘛。不过,这日常生活里头,花费也是不小。五百两看着很多,要是一点进项没有,其实也不抗花。

“大姐,姐夫,你们两个好歹的拿个米桶进去啊。”静涵出声说道。这搬家也是有讲究的,第一次进门,不能空着手,最好是拿着米桶啊,面缸之类的。静涵刚刚在岳家,特意让白薇去弄了一个米桶。静涵在米桶里扔了两个银锞子,然后才递给了静雅,“大姐,拿着进去吧。”

静雅摇摇头笑道,“就你一天的讲究最多。”说着,小两口先进了院子。然后大家也都跟着进去了。

这东宅子和许家的差不多,分成了前后院,同时还有东西跨院。这样的院子,对于鹏程他们这小两口住的话,就显得太空旷了些。若是以后孩子多了,倒是也够住的。看来岳思远还真是想着一劳永逸,目光倒是挺长远的。

静雅两口子先去了厨房,把米桶方进厨房里,然后静雅亲自点着了火,燎一下锅底。接下来就是那两个婆子的事情了,厨房里啥都有,该做啥她们也都有数。

大家一起来到了前院的会客厅里,其实除了厨房要等着女主人来烧火之外,其余的地方早就烧上火了。要不然这大冬天的,炕上冰凉,那得哪辈子才能把屋子里头烧暖和啊?

大家全都坐下,静涵和静婉静娴就拿出来许家给预备的东西,“大姐,乔迁之喜,这是奶奶给你预备的。”其实也没啥,不过是一套细瓷的茶具,两盒茶叶,四块布料,还有一套文房四宝。另外就是陈氏怕孙女的手了一个五十两的大红封。

鹏程接过了这些东西,不停的道谢,“奶奶也想的太周到了,这说是搬家,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罢了,倒是让奶奶破费了。”

志新笑了,“你们只要把日子过好就行了,这些东西,不过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对了,文翰他们在哪里念书啊?这个时候了,是不是也该要吃中午饭了啊?”

鹏程连忙打发小厮到县学里去找文翰和子轩来,小厮听了赶紧的出去办差了。

这边大家唠着磕儿,白薇领着岳家给派过来的那两个丫头都到厨房去帮忙了,只留下白荷在这边伺候着。

不多时,外面有脚步声传来,鹏程就说,“应该是文翰和子轩来了。”白荷赶紧去开门,果然是文翰和子轩两个人。

二人一进屋,就看见了屋里的这些人,“爹,娘,你们怎么来了?刚才岳海也没说,光说是今天鹏程搬来镇上了。我还在想呢,不知道咱家是谁来的,没想到你们都来了。”文翰一见到家人,兴奋的说道。

第140章相处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子轩一进屋,目光就定在了静涵的身上,没再移开。以前也是经常见不着,但是却没有这回感觉这么强烈,子轩每天都想静涵,他都恨不得请了假回去看看。要不是心里惦记着考举人的事情,子轩真的能这么做。没想到今天竟然看见了静涵,看着静涵如花的笑颜,他的心神渐渐地安定了下来。

“伯父,伯母。”子轩上前跟志新夫妻见了礼。

志新笑呵呵的看着子轩,目光再往鹏程那里看去,心里美的不行。这两个出色的少年,一个已经成了自己的女婿,另一个也快了。他现在就感觉自己生姑娘生的少了,要是再有两个就好了,说不定就能再有两个这样出类拔萃的女婿了呢。“来,过来坐,别那么多虚礼。咱们自己家人,不用来这套。静涵啊,你还不跟子轩打声招呼?”

静涵从子轩进屋就低着头,可是依然能够感觉到子轩那充满情意的炽热目光。这会儿听到父亲的话,一抬头,正好跟子轩含情的眼神对上了。静涵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子轩。”接下来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静娴看了看静涵,又看看子轩,就笑道,“二姐,平日里你伶牙俐齿的,今天这是咋了?怎么还不说话了呢?”

静涵一听,立时等起来眼睛,伸手就在静娴的脸蛋上捏了一下,“小丫头片子,我让你说我,看我不捏你才怪呢。”

薛氏赶紧拦着,“好了好了,这是在你姐夫家里呢,不许胡闹,都好好的。”说着,就把静娴搂在了怀里。

这时正好白薇进来,“少爷,少奶奶,饭菜已经都好了,什么时候开饭啊?”

“现在吧,早晨起得太早,这会儿大家也都该饿了。今天三顿饭。”静雅吩咐道。

于是就在这边摆上了桌子,大家一起吃了顿饭。

志新夫妻在吃过了中午饭之后就跟着岳家的马车回了镇上,而静涵姐妹三个则是留了下来。她们好不容易来到县里,当然得多住几天了。静雅这冷不丁的搬出来单过,也是样样不顺手,有静涵她们陪着,也能好些。

子轩一听说静涵会在县里多住几天,自然是高兴的很。下午还有课,子轩就和文翰两个人结伴要走。静涵喊住了两个人,“大哥,子轩,我们从家里给你们带来了衣服,是我新想出来的。家里人都有,就差你俩的了。稍等,我去拿来。”说着,静涵就去把给他们两个人做的羽绒服拿了过来。

文翰的是一件深青色的大衣,子轩的是一件靛蓝色的大衣,另外两个人都有一件褐色的坎肩。

静婉看见子轩接过了衣服,就笑嘻嘻的说着。“大哥,你的那套,是我娘帮着做的。子轩哥哥,你的那套,可是我二姐做的哦。一针一线,全都是她自己动手,没用别人呢。”

子轩听了,眼神一亮,轻声的问道,“真的么?”

静涵点点头,“嗯,我自己做了四天,才做好这两件衣服的。”静涵这时真的感谢大姐每到冬天就拘着自己学针线,才算是没丢人。

子轩心情大好,静涵的性子他最清楚不过了。你要是让静涵去上山,她比谁跑的都快。但是你要想让她在家做针线,而且是一直做四天,那简直比坐牢还难受。静涵能够坚持四天,给自己做衣服,这份情,子轩又如何能不明白呢?“以后少做点针线,当心眼睛。”子轩轻声的说道。

“嗯,我知道的,这不是给你做衣服嘛。”静涵还是有些抹不开,声音小小的。

文翰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喊着子轩一起走。子轩抱着衣服,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头看了静涵一眼。“这次多住几天吧,我和文翰回经常过来的。”

还没等静涵回答呢,静雅就在那边笑开了。“你们晚上就来吧,以后都在这边吃饭。鹏程都跟我说了,学堂里的饭菜一点也不好吃。这是咱们自己家,爱吃什么就让厨房那边做就是了。大哥,要不你们搬过来住得了,这么大的院子,家里人也太少了,总感觉别扭的慌。你们要是来了,人多也热闹。”静雅这也是实话,许家人口比较多,静雅早就习惯了。如今只有这几个人在,还真是觉得冷清的慌。

鹏程在一旁赞道,“这个主意不错,我还真就没想到呢。对啊,大哥,子轩,你们也搬过来得了,咱们三个晚上还能一起做功课,这倒是挺好的。”

文翰摇摇头,“等过一阵子再说吧,你们这刚刚分出来过日子,啥事都不顺手呢。”

静涵听了大姐和姐夫的话,忽然觉得好像家里也可以在县里买栋宅子,或许可以是一个铺子。到时候前面做买卖,后面也可以住人的。如今许家的的银钱不缺,可是只靠地里的出产。都说是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或许也是到时候置几个铺子和宅院的时候了呢。

静涵只是在心里想了想,也没表露出来,这不是小事,得回去跟家里人好好的商量商量。

大家送文翰和子轩走了,并且说好了让他们晚上也来吃饭,然后大家这才重新回到屋里。静雅给静涵他们安排着住处,正好东西两个跨院也没人住,就让静涵她们住在东跨院里。行李啥的都有,放到了炕上烘着。

第二天,鹏程也回到了县学里头,继续念书去了。然后中午和晚上,文翰和子轩都回来鹏程这里吃饭。这样,倒是给了子轩机会,每天都能看到静涵,也算是一解相思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