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子里到镇上,赶着马车倒是没用多长时间,大概也就一刻半钟,就来到了许家的门口。

前面的小子上前去敲门,门房的老王头一听说是静涵他们回来了,赶紧的把大门全都敞开,然后让人赶紧进去通报。

志新两口子都在家里,这都快要过年了,家里也得置办年货的。文翰早就来了信,说是今年大家都回来的,所以志新和薛氏两个,这阵子倒是没少往家里置办年货。

这会儿功夫,志新两口子正坐在老爷子的屋子里,大家在说年货的事情呢。小丫头紫菀从外面进来,“老太爷,老太太,老爷,太太,二小姐和姑爷回来了呢。”

这个紫菀,是新买来的丫头。以前的紫薇、紫苏、紫葵等人早就成了亲,如今家里的,是紫菀和紫英。这两个丫头,一般就是在前面伺候着老两口,志新夫妻还是老样子,并不习惯让人伺候着。

大家一听这个,全都高兴起来,志新两口子披上衣服就要往外走。还没等走出门呢,子轩和静涵已经抱着孩子进屋了。

“爹,娘,我们回来了。”静涵一看见父母,这眼泪就有点止不住了。

何氏上前一步,一把搂住了静涵,“娘的闺女,可算是把你给盼回来了。”这娘俩,就这么搂在一块掉眼泪。

小清遥被母亲抱在怀里,正好夹在了静涵和薛氏的中间,小脑袋扭来扭去的,有点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两个人。“娘,不哭,吹吹。”说着,倒是趴到了静涵的脸上,朝着静涵吹了口气。

薛氏一看清遥这样,倒是破涕为笑,“你看看咱们娘俩,这是干啥?”薛氏擦了擦眼泪,朝着清遥说道,“来,让姥姥抱抱。”

清遥看了看薛氏,又回头看看静涵,“娘,姥姥?”他这是问静涵眼前的人是姥姥么。

静涵也擦干了眼泪,朝着儿子点点头,“清遥,清远,这是姥姥和姥爷。”

屋里的老爷子听到了外屋的动静,就喊道,“静涵,子轩,赶紧进屋。快让爷爷看看你们,咋还站在外屋说话呢?”

外屋这些人全都笑了,子轩赶紧抱着清远就往里屋走。“爷,奶,我们回来了。”

老爷子和老太太在炕上都有些坐不住了,一看见子轩抱着的孩子,老爷子脸上可就笑开了。“呦,这是清远吧,都长得这么大了。嗯,倒是挺像子轩的啊。”回头又看见了薛氏抱着的清遥,“这是老二?咋也这么像子轩啊?”

大家都笑了起来,“你这个老家伙,那是子轩的儿子,不像子轩,还能像谁?静涵的相貌,得是女孩随了才好看呢,男孩子长得那么秀气干啥?”老太太瞥了老爷子一眼,然后从薛氏的怀里接过来清遥,“让我看看我家这重外孙,都没见过太姥姥吧?”

“子轩,静涵,你们都赶紧上炕坐着。还有大侄女,你也来坐,这么老远的,静涵把你也给折腾回来了。要说啊,这些年可是多亏了大侄女在静涵身边了,婶子在这谢谢你啊。”老太太看见了钱氏,就让钱氏也坐下,然后拉着钱氏的手,跟她亲热的说话。

“婶子,看你说的。我和静涵投脾气,静涵两口子对我更是没的说。我也没个家,静涵那里就是我的家了,我还等着静涵给我养老呢。”钱氏坐到炕沿上,笑着跟老太太唠嗑。

“应该,那是静涵该做的。这个没二话,要是静涵两口子对你不好,就跟志新他们两口子说。你是静涵的姨,养老送终是必须的。”老爷子在那边说道。

大家哈哈一笑,倒是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静涵让人把带来的东西都归拢一下,“咱们早上不是单独留了一车东西么?那上面正好分了三份儿,留着给三叔、四叔,还有小姑姑的。剩下的两车东西,是给这边的。上面那些鱼啊肉的,都搬去仓房里冻着,一些杂粮啥的,都搬到厨房那边,剩下的布料拿进来。”

长顺赶紧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他原本就是这个家里出去的,自然是熟悉,什么东西该放在哪,心里都有数的。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啊。那边穷,可没有山珍海味。”静涵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们能回来就好,就是啥都没有,我们光是看见这两个宝贝蛋,也就心满意足了。”老爷子抱过来清遥,正在逗着孩子玩呢。清遥也不怕生,竟然伸手去拽老爷子的胡子。

“清遥,你快松手,别把太姥爷的胡子给揪断了。”静涵一看,赶紧出声道。

“没事,小家伙哪有多大的劲儿,他这是稀奇着呢,一会儿就好了。”老爷子不以为意,笑呵呵的看着清遥。

“对了,紫菀啊,赶紧让外头的小子去四老爷家,还有姑老爷家里报信儿去。就说二小姐回来了,看看能过来的就让他们过来。来不了的话,就等着明后天再让二小姐和姑爷去看他们吧。我们这边舍不得两个小东西,今天就哪都不去了,在这好好的玩一天。”老太太忽然想起来,就让人去给志德和慧心他们报信儿。

“你小姑姑又生了个儿子,叫景耀,刚刚过了百天没多少日子。长得也挺好的,呆会儿你就能看见了。”老太太说起了女儿慧心。

“呀,那该是我们去小姑姑家看看的,哪能让他们过来啊?这寒冬腊月的,要是冻着了可怎么好?”静涵一听,赶紧就喊住了正要往外走的紫菀,“紫菀,让人过去说一声,我们明天去小姑姑那里,可千万别让他们过来了,孩子太小,不好出来的。”

紫菀点点头,这才出去了。

“奶,你看看我小姑啊,到现在又生了个儿子。这下可好,比我们家清遥还小呢。哎呦,我们的孩子可是要吃亏了呢。”静涵在那嘟囔着,直说不合适了,惹得大家伙全都哈哈大笑。

“这有啥的,小姑姑的孩子再小,也是长辈。这不正好过年了么?到时候就让清远和清遥过去给小舅舅拜年,然后挣个红包回来,这不就行了?”子轩在那边含笑的看着静涵,帮她出主意。

结果此话一出,大家伙更是笑开了。一时间,满屋子的笑声。清远和清遥不知道大人们在笑什么,想来应该是高兴的事情吧,于是两个孩子也跟着乐,清遥还笑得很大声呢。

等着大家伙都笑够了,老太太这才继续说着家里的事情,“文星一直都跟着你姑父一起学医,倒是还好,比以前懂事多了。这不,县里头有户人家,看好了文星。你四叔他们也过去看了那姑娘,倒是个不错的,就是岁数小了一点儿。已经定了亲事,等着后年成亲。”

“静和也说了亲事,是县里的一户人家,跟陆家还有亲戚呢。好像是陆夫人娘家的什么亲戚,人长得不错,是个秀才呢,就等着明年秋天的乡试了。已经定了亲,明年正月十六成亲。本来呢,是想着今年就成亲的,静和都十七了,该出嫁的。我们这不是算计着你们今年都回来么,正好大家伙赶在一起,好好地热闹一番,所以才定在了正月里头。”老太太一桩桩的说着家里的这些喜事。

静涵这才恍然,刚刚还在想呢,为什么进屋这么长的时间,没看见静和。原来是要出嫁了,回自己家备嫁去了。“奶奶,咱们家这可是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呢。如今就差文宣和文昌的亲事没定下来了呢,这两个小子,也不知道能找个什么样的,都挑花眼了吧?”

“文昌在京城,咱们也管不着,他爱找个啥样的,有你大哥给看着呢。文宣么,说是要明年再去考一次秋闱试试,成不成的,到了秋闱之后再说亲事。行啊,由着他吧,那孩子主意也多,我们拧不过他的。”老爷子装了一袋烟,刚想点着,却看见了清远两个,结果就把烟袋锅子给扔到一边去了。

“老东西,算你还有点眼力见,这两个娃儿都小着呢,可受不了你那烟味儿。等着没人的时候你再抽吧,要不然就出去抽。”老太太看见老爷子的动作,忍不住说道。

志新和子轩一看这边也插不上什么话,翁婿两个就在一旁悄声的说着话。“子轩啊,喜州那边咋样了?今年遭灾厉害不?哎呀,那时候我们在家可是挺担心呢,你爷爷还说让人过去看看,实在不行就把静涵娘们几个接回来。可是那个时候,路都被冲坏了,我们也就没过去。等着你三叔和文成文星回来,说是那边还行,我们才算是放心了呢。”

第263章串门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众人正说话间,文宣从外头进来,一下子就看见了静涵和子轩他们。“我刚刚一进门,就听见王爷爷说二姐回来了。二姐,二姐夫,你们可是第一个回来的,看来这喜州离着近便,还是有些好处的啊。”

文宣来到静涵的身边,看了看炕上的两个小家伙。“清远,清遥,看见了舅舅,也不吱声么?”他经常去喜州那边的,和清远两个倒是挺熟的。

清远一看见文宣,立时高兴起来,几步跑到文宣的跟前,“舅舅,抱抱。”那边小清遥却懒得站起来,直接爬了过来。“舅舅。”

文宣先抱起来清远,一使劲儿,就把清远扔的老高,惹得清远咯咯的笑出声来。“舅舅,再高点。”小家伙并不害怕,反倒十分享受。

老太太这边看了,有点担心,“行了,文宣,赶紧把孩子放下来吧,我怎么看着有点眼晕啊。”

文宣一听,赶紧的把清远放到了炕上,然后又抱起来清遥。清遥小一些,所以文宣也不敢像刚才那样,只是抱在怀里也就算了。“小东西,你又沉了呢。”说着,在清遥的脸上亲了一口。

“二姐,今年天气挺冷的,喜州那边的牧场没事吧?咱们大齐北边的边境上,不是也有好多的草原么?我听人家说啊,有不少地方的牛羊都冻死了呢。还听说啊,咱们这边还算是轻的,北元国那边更为严重,这一次,北元国可是损失惨重了。”文宣如今并没有闷在家里死读书,经常的四处走动,所以知道的东西也多一些。

“没事,咱们镇东那边,你二姐早就让人建了牲口的圈舍。那些牧民自己出一部分钱,衙门里给补贴一部分,那些圈舍盖得都很好,里面还有取暖的炉子呢。一上秋,牧民们就割了好多的草储备起来,等到天气实在太冷了,就不让牛羊的出去了,而是在圈舍里喂养。所以即便是天气很冷,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子轩比较自豪的说起来静涵的一些举措,也就是自己的妻子才能想出来这样的好办法来。

文宣一听,就挨到了静涵的身边,笑道,“二姐,你可真是个福星,那喜州的人有了你们夫妻两个的帮助,还真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今年夏天的洪水没事,冬天的严寒也没事。二姐,喜州如今,在朝廷官员的眼里可是块肥肉呢。好多官员,都想活动到那边去。”

文宣说到这,停了一下,面容有些严肃,“二姐,二姐夫,这是咱们在自己家里说话,我也不怕外人听了去。你们两个,在喜州别留恋的时间太长了,要不然,以后终究怕是有祸事的。不说是朝廷里,就说是北元国,那喜州原本就是他们的属地,如今又被你们治理的一派欣欣向荣。在北元的眼里,恐怕就更是肥肉了呢。”

“这几年北元国已经统一了,恐怕不久的将来,两国之间定然会有战争。二姐夫,一旦战争开始,喜州地理位置又在那,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啊。”文宣看着子轩,这语气就略微有些沉重了。“姐夫,早点做准备吧,别到时候来个措手不及就坏了。要是以我的意见,这次过完年,就让我姐和清远、清遥留下,别再回去了。姐夫回去,也得注意这喜州的布防才行。”

静涵一直都静静的听着文宣的话,心里却是高兴起来,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文宣的成长。如今的文宣,对于这些事情上,越来越有自己的看法了。“文宣,你能想到这些,姐姐真的是挺高兴的。这件事咱们暂时先不说了,等到年后看看再想办法。”

静涵和子轩二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子轩就笑道,“对,这件事我已经心里有数了,等过完年再说吧。这大过年的,咱们一家人团聚,不谈这些个烦人的事情,那是皇帝应该操心的。”

于是大家又开始谈论别的,把刚才这些暂时放在了脑后。

小丫头紫菀进来,“老太爷,老太太,刚刚出去报信的小子回来了。姑姥爷那边,说是小少爷太小了,天冷不能出来。四老爷那边,四太太正忙着给五小姐准备嫁妆呢,没工夫过来。倒是五少爷说,待会儿他要过来的。”志德家的孩子,正好在排名上,都是第五,所以小丫头才这么说的。

老太太点点头,“行,知道了。静涵啊,那你们两口子就明天过去瞧瞧吧,总归是长辈。”

“好,奶奶放心,我们明天过去。”子轩赶紧点头答应。

正说着呢,文星从外面进来了,“爷爷,奶奶,我爹和我娘都在家忙呢。打发我过来,说是明天在家里摆酒,要给二姐和二姐夫接风呢。”

“接风的倒是不用了,家里如今忙活着静和的亲事,你娘还不知道忙成啥样了。这样,明天让静涵两口子过去坐坐也就是了。”薛氏站起身来,“文星啊,你在这坐会儿,陪你二姐夫说说话。大娘去厨房看看,弄点好吃的。晚上就在这边吃饭,正好你和文宣两个陪着子轩好好的喝点儿。”薛氏说完,就出去了。

晚上文宣和文星,果然拉着子轩喝起酒来,再加上志新和老爷子,几个男人喝的都有点多。

第二天,子轩夫妻俩也没抱孩子,带人去了志德那边。夫妻俩在那也没坐多久,留下了不少的东西,然后接着又去了慧心那边。

庆年前年又把东边的房子给买了下来,然后两个院子打通了,这样倒是房子多了不少,院子也大了些。

慧心正在屋里逗弄着小儿子呢,一听说静涵两口子来了,高兴的让人赶紧迎进来,并且派人去把庆年找回来。

静涵夫妻俩进了屋,倒是没敢直接就往小孩子的身边靠过去,怕身上的凉风扑到了孩子。过了一会儿,静涵这才上前来,看看那个躺在炕上的小家伙。“呦,这长得可真像景辉呢,也是个小胖子。”

慧心看着眼前的侄女,似乎跟以前没有什么区别,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女人最好的时候。“这次回来,能多住些日子了吧?”

“嗯,等到我爷爷过了寿辰再回去。”静涵点头,“对了,怎么没看见景辉和初晴啊?”

“景辉和初晴都住在各自的屋子里呢,我让人去叫了。景辉本来在学堂里念书的,正好过年放假,在自己的屋子里看书。初晴也大了,我找了人,专门教她针线女红的,学的倒是挺用心。”提起儿女来,慧心满脸的笑容。

正说着呢,景辉和初晴就从外面进来了,后面还跟着庆年。

子轩和静涵赶紧站了起来,“小姑父,你怎么回来了啊?”

“刚刚你小姑让人过去送信儿,说是你们来了,反正那边也没什么大事,我就回来看看。”庆年笑着说道。“下午在这吃饭吧?待会儿让厨房做点好吃的,咱们在一起热闹热闹。你小姑如今,也轻易不能出门,正好你们来了,还能陪她说说话。”

子轩夫妻倒是没意见,于是决定在这边吃饭。静涵回头看了看景辉和初晴,两个人如今都挺大了呢。景辉今年十三,个子挺高了,长得比较像庆年,也算是相貌出众了。初晴今年七岁了,长相上随了慧心,倒是个美人坯子呢。

静涵拿出来了一块玉佩,送给了景辉。又拿出来了一对儿白玉的镯子,还有一盒子的珠花绢花的,给了初晴。“二姐也没啥好东西,这些小东西,拿着玩去吧。”当然了,也少不了小景耀的,是一个金项圈。

初晴对那镯子倒是不太感兴趣,毕竟她还小呢,带不了。但是那一盒子的各样珠花、绢花,做工十分精巧,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初晴喜欢的不得了。“谢谢二姐。”

“咋没把孩子带过来啊?我还没见过清遥呢。”慧心问道。

“天冷,再说小姑这边的景耀太小,两个皮小子过来,怕吵到景耀。”静涵笑了,连忙解释道。“今年这天气真是邪门儿,眼看着快要打春了,天还这么冷呢。今年好像是一年打俩春吧?我记得好像是。”

“你没记错,可不是一年打俩春怎么的?老人都有话,说是一年打俩春,带毛贵其金。可不就应了这句话怎么?夏天的时候,南面不少地方的牲畜都遭了瘟疫,损失了不少。这到了冬天,又这么冷,听说不少地方的牲畜都冻死了呢。”庆年摇摇头,忍不住叹息道。“不光是那些个牲畜,这人也是挺脆快的,说没就没了。”

慧心一听这个,“好了,别把你在药铺里的事情回来说,咱们自己家人团聚,不说那些不高兴的事情。晚上想吃什么,让厨房预备去。”

庆年刚想开口说话,外头有人就喊道,“老二,老二,快点,咱娘不好了。”

庆年一听这个声音,竟然是自己的大哥。庆年这边跟陶家老宅那头,已经多年都没什么来往了。也不过是逢年过节的,庆年让人送些东西和银钱过去罢了。如今陶庆丰上门,这是为什么?娘?老太太不好了?

第264章陶家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庆年快步走了出去,正好看到了正在和门房撕扯的庆丰。“大哥,你怎么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齐叔,让他进来吧,那是我大哥。”

门房齐叔赶紧的敞开了门,放那人进来。“老爷,这人来了,也不说是谁,直说要找你。我也不知道他是您的兄长啊?”由于陶家老宅那头跟庆年不来往,所以这门房齐叔根本就不认识庆丰的。

“没事,齐叔。”庆年摆摆手,然后看着庆丰。“大哥,跟我进来吧,有什么事情进屋说。”说完,就转身进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