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过份了,太过份了,我们辛辛苦苦的侍候了他们十几年,如今居然落得这么一个下场,那大房这么些年,什么也没做,便白得了一半的家产,这还有没有公理了,这两老定是看大房那边墨易有出息了,便捧高踩低啊,不行,不能这么算了…”回到屋里,方氏就坐在那里气哼哼的道。

一边李二揉着头,外面天已经有些光,他们这一晚都没睡。再加上之前头上被李婆子砸了一个大包,这会儿正一抽一抽似的痛,那脑子便有些昏昏沉沉的,鞋子也不脱,就直接倒在了床上,却也没有睡去,两眼盯着顶上的青花帐子,想着事情。

方氏好一会儿不见李二接话,便用手推他:“喂,你倒是拿个章程啊?”

“拿什么章程?”李二皱着眉头。有一件事情他一直还没想清。

“自然是怎么把那一半的家产拿回来了啊,还有,那两间房子我可是不搬的,我倒看看大房那边的人敢不敢叫我搬。”方氏拍着床厅道。

“等一下,我出去一下。”这时,李二猛的坐了起来,好似没听到方氏说的话,脸色阴晴的变化着,就朝外冲,他算是终于想明白了。

他之前一直就在想着今天到底是谁来接走了素娥,本来,素娥失踪了,以娘的性子,今儿个晚上哪有心思来整分家的事情,定是急慌慌的找了。可如今,从他们回到家,爹娘就已经把分家的事情安排好了,然后一步一步的进行,却只字未提找素娥的事情,这个情况就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爹娘知道素娥在哪里,所以不急,这也就证明了,今天来接走素娥的人定然是爹娘请的人。

不行。他得去跟周家和查家说清楚。只是,李二脑海里一个念头一转,那脚步又停了下来。

“当家的,都一晚没睡,你去哪里啊?找素娥也不急在这一时啊。”方氏看着李二冲出去,连忙追去,没成下李二又猛的停在了门口。方氏一头一脸撞在他的背上,鼻子撞的又酸又痛。

而李二这时又转身回屋。

一想到可能是爹娘接走素娥的,李二的第一个念头是赶紧着去跟周家和查家说清楚,可随后一想,又不对了,事到如今,爹娘是决对不可能把素娥交出来的。那他去说。又不交出素娥,那岂不是不打自招,把所有的错往自个儿身上揽了。

而今日,周家和查家那凉薄的行事风格也让他的心一阵发寒呢,这时,他心里也隐隐觉得,自己这回这事做的不对,无端端的去招惹查巡检。万一他要是认定是自己坑他,那查巡检还不往死里整自己呀。

想到这时,李二觉得,李素娥是让自家爹娘接走的事就越发不能说了。

再想素娥,便也有些愧疚,算了,素娥的事,就到此为止了,相信爹娘会安排好,他就不必节外生枝了,肚子里明白就成。

反正他是实实在在的把素娥送进了周家,素娥是在周家出事的,查巡检和周家都怪不到他头上,再加上如今爹娘这么一大闹分家,他得了一个不孝的罪名,绝裂到这般程度,便是以后,查家周家查出是自家爹娘将素娥接走的,那也怪不到他头上了。

忽然,这时,李二有些明白为什么爹娘狠心一定要分家,还住到山上去的原因了,除是确实是气自己之外,怕也有维护自己的意思。

想到这些,李二心里就有一股子说不出的滋味。

“你怎么了?”方氏看李二怔怔的坐在那里,有些担心的问。

“没事了,对了,你刚才说的那两间房子,咱们明日就自己搬出来吧。”李二道。

“那怎么行?”方氏不干。

“我决定了,不要多说,别忘了如今我还是在墨易手下做事呢。”李二道,素娥失踪了,那原先查巡检答应的钱娘管事肯定泡汤了,他还得继续干他的巡河总甲。

一听李二说这个,方氏再不甘心也没法子的,如今可不比之前了,码头上的竹篾作坊他们只占三成,田地也去了一半,这收入直接缩水,今后使不得要节衣缩食了,当家的那巡河总甲的位置就显的十分的重要了。

想着如今,还要看墨易那小子的脸色,方氏直觉得真是气死人了。

随后两人就休息了,接下来几天,李家东屋西屋就开始交割。

没几天,李家的事又传的沸沸扬扬的。

麦场老李家又出事了,李二想攀查巡检的高枝,想把李素娥送给查巡检做妾,被李素娥知道,半路的逃了,如今不知躲在哪里,李家老两口一怒之下,便跟李二两口子分家了,

然后老俩口独身搬到了山上的茅屋去住,让镇上的人唏嘘不已。

不过也有人津津乐道着,这一回分家,李家大房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了,原来和四间祖屋变成了六间,外带半块宅基地,还有几亩良田和山地,不过,也因为这样,镇上也不免传些李家大房的闲言。

说李家大房既然分了财产,那就应该养老,怎么能让老俩口住山上去呢?

“你们懂啥?当初李婆子跟李大闹的多僵啊,如今就算是分了财产给老大一房,以李婆子那要强,别扭的性子,怎么可能去跟大房的人住一起,她抹不下那张脸,我听镇老说了,当日是大房那边是极力要求李家两老住的,可李婆子发了狠,说宁死也不住,再说了,那山上的茅屋还不是李月姐一手置办的啊,如今那李月姐又起早摸黑,日日上山侍候,还有什么话说。”那成衣铺的姚娘子道。

“倒也是。便是那李二两口子也隔三岔五的上山,只是李婆子却一直没给他俩个好脸色。”边上又有人道。

“那当然了,不孝的名声倒底不好听,他们要不这么做,那岂不更落到别人嘴里说道了,如今有这样子,知道悔改了,镇上人也不好说太狠了。”郑屠娘子一副大家都懂的表情道。

“不过说起来啊,做李婆子的子女也挺难哪,那婆子脾性怪异。又特别固执,还要强,挺难为人的。”一边花媒婆道,虽然她上回因着自家外甥来落户的问题,跟李婆子合演了一场戏,揭了是贾五郎身体有毛病的事情,但她跟李婆子的梁子还是在的。这会儿自然不遗余力的打击李婆子。

“可不是。”一众八卦人群点头。

总之李婆子难为人是全镇公认的。

而对于李素娥的下落,也是众说纷纭,再加上人家发现日日在码头上做活的李家竹篾坊的大师傅也不见了,最后一致的说法居然是说李素娥跟夏水生一起走了。

而面对闲言,李家东屋西屋倒是一致,什么话也不说不解释,低调的按步就搬的生活。过日子。一段时间过后,闲言就渐渐的散了。

转眼,春暖花开。又到了三年一度的大比之期。柳洼的房市又空间火爆了起来,只是李家今年却没房子出租,也不需靠那点房租过活了,豆腐的生意再一步扩大,便是京里的一些酒楼,也有慕名来订香干子。卤干子等,李月姐在田婆子的指导下,又开发了茶干,虾仁香干等十几种口味的豆腐干,据京里的酒楼反应,这些香干子很受欢迎,一些文士,更是喜欢用这种卤香干佐茶吃,一来二去的,居然成了一种时尚。

如今,李记香干系列在京里那也是小有名气了。

晌午,杨东城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带着墨易在李月姐的豆腐摊上喝茶,刚刚采的毛尖子,冲的茶清香剔透,再配上一两块高汤卤的豆干子,压的很板结的那种,一清香,一浓鲜,那清的更显清,浓鲜的更见浓鲜,那滋味倒是回味无穷。

“嗯,这种豆干子有嚼头,难怪大受欢迎。”杨东城有滋有味的吃着道。

“杨先生,听说你不打算参加会试了?”李月姐坐在一边问,她是昨天听墨易说的。

“没法子,自家知自家的事情,我可没子期那个才情,更何况这一年来我天天琢磨着河道上的生意经,书本那东西丢了不少了,反正举子的功名已经恢复,我就不参加进士科了,直接走举荐这一道,也是不错的,就不去讨那个苦吃了,你不知道,贡院三天,能将人活活剐掉一层皮。”杨东城爽朗的笑道。

李月发且听杨东城说的有趣,便抿嘴笑了起来,这样的苦,便是一般的人想受也受不了的。

“这是杨先生性子豁达。”李月姐赞了一句道,会试这一关是天下举子都想过的独木桥,许多人便是明知自己考不过,那也要挤挤才甘心,不是什么人都能象杨东城这样取舍自如的。

不过,杨东城的情况,李月姐也听墨易分析过,这参加会试,能不能考中那是个未知道,但杨东城现在是河工所管事,如果于子期去参加会试的话,那么杨东城就是河工所的第一人了,抄关已经建好,如今河工所和抄关合而为一,以后杨东城就是抄关关长,是正而八经的户部入品吏员,三年一届后,再升一级就可以补一些小县的缺了,那便是一方父母,又或是中县的县丞等,一个一般的进士也就这样。甚至有的还要当好几年的候补,又哪象杨东城现在这样,实实在在的肥缺在手。

“别先生先生叫的,早跟你说了,叫一声杨大哥,反正迟早是要叫的。”杨东城有些打趣的道。言下之意,自然是暗指李月姐和于子期的关系了。

李月姐不由的脸一红,杨东城若是不打趣,她叫一声大哥无所谓,他这一打趣,李月姐反而叫不出口了。

就在这时,一个差役急匆匆过来:“杨大人,前面郑家的船队传话来了,于大人马上就到。”

“哈,这人是不经念叨的,走走走,墨易,跟我一起去码头接人。”杨东城高兴的道,拉着墨易就走。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月姐竟也有一些微微的紧张了起来。

第八十七章 于夫人

说起来,李月姐对于子期的心思一直是很淡定,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父母双亡,一个人带着弟妹们讨生活,不免的常常抛头露面,这便是在柳洼,也让一些正经人家望而却步,又何况是江淮大家出身的于家,虽然这一代已是清贫的读书人家,但倒底是书香门弟,极讲规矩,自己这样的出身怕是进不了于家的门的。

这点,李月姐心里门清着,所以,一直以来,李月姐都不作什么想法的。

可随着许多事态的发展,又逼的李月姐不得不去想。

当日,李月姐自干河渠里救了于子期,镇上的人大多都看到了,两人可算是有了某种意义的的‘肌肤之亲’,这事情要是发生在江滩那边,若是最后男方不娶女方进门,那女方只能绞了头发做姑子,甚到更激烈一点的自尽以证清白的都有,而北地的规矩虽然没有南方那么重,但这也是有损女儿家名节的事情,总之要落到别人嘴里说闲话的。

所以,镇上的人,包括自家阿奶,还有田婆子,甚至墨易等都认为李月姐该嫁于子期。当然,重生一世的李月姐,虽然仍活在这个框框中,但有些事情却在生死存亡之间看透,她不会因为别人认为该嫁就认为自己该嫁,但话又说回来,如今,她的亲事是不能再拖了,两个妹妹都十三岁了,正是择人订亲的年幻了,而如果她这个大姐再不解决的话,那势必就要拖累她们俩个了,而这显然不是李月姐愿意看到的。

在这两者相关的情况下,李月姐就不得不再慎重考虑于子期,女人嘛,再怎么理智的女人,对于未来的夫婿那总是有着诸多的幻想,而于子期在柳洼这地言,实在算得佳婿二字。若不是因为李月姐先救了他在前,再加上他长辈不在这里,要不然,那门坎都要被媒婆给踩破了。

再加上于子期离开时那一句‘等我’。李月姐的心也不由的起了涟漪。

天下,哪个女人不怀春?又何况于子期这种温文男子。

可是现在,她面临的要闯于母这一关了,她可以想象的到,于母这一关绝对不好过的,再加上前世,她嫁入周家。五个年头,近四年的幽禁,让她深深偿到了那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

虽然,李月姐可以肯定,她如果嫁入于家,不可能再被幽禁,但江滩那边的规矩她打听过,那对于女子来说。就是一个深深的桎梏,不亚于被幽禁,李月姐的心中不能不忐忑。

这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

所以,这会儿,李月姐便有些焦灼的在屋里走来走去的。

“大姐,你绕的我头晕,放心,你可是救了于先生的命的,那于先生还偷偷的送你面脂,还让你等他,你还担心啥,等着于家的婚书吧。”月娇儿坐在豆腐坊的柜台里。两只脚晃当着。

“坐没坐相。”李月姐横了她一眼。便在桌边的凳子上坐下。

“得,我不跟你说,你这时候啊,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月娇儿冲着李月姐做了个鬼脸道。李月姐被她这一逗,倒也扯着脸皮笑了一下。

“大姐,别担心。”这时。月娥在自家大姐身边坐下,转过脸,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李月姐,一字一句的道。那静静的眼神里竟好似已经明白了李月姐的内心似的。

“你知道我在担心什么?”李月姐问,这个妹子总是静静的,说起来,相比月娇,月娥总是不引人注意,但这丫头却最能看透她的心思。

“阿爷常说,那地里自己不会长出粮食,但只要人付出一份汗水,便有一份收获,镇上人都说了,大姐如果嫁了人,定是最好的家主婆,区区于家,又何必怕它。”月娥咪着眼睛点点头道,她说话语述慢,这长长的一段,说了好一会儿。

月娥这话其实说的有些乱,若是不常跟她相处的人往往听不明白她倒底说的是啥意思,但李月姐显然是明白自家妹子的,月娥这话其实是在劝她,只要努力,把握好自己,一切都不是问题。同时也是告诉她,不要看轻自己,她是所有人眼中最好的家主婆。

柳洼镇人找媳妇都以能不能当好家主婆这个来衡量好坏的,最好的家主婆,自然是最好的媳妇儿了。

想着,李月姐不由的揉了揉月娥的头发,这丫头别看不啃声不啃气的,实实却是一朵解语花。

区区于家,又何必怕它,李月姐倒是被自家妹子这句话给说出豪气来了,是啊,前世,沉寂几年,愣是活活的磨了她的性子,也看透了,想透了一些世情,重生以来,她便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如今,家里兄弟姐妹齐心,好不容易打出了李家大房这般的光景,那日子比上不足,却也比下有余,如今镇里哪一个敢小瞧他们姐妹几个?

这不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要相信自己,想到这里,李月姐嘴角一翘便笑开了,那手暗暗的握成拳头,不管嫁人还是不嫁人,又或者嫁入于家或别家,她总是她,只要自己努力,又何怕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至于跟于子期,有缘有份自会在一起,有缘无份便各走各路,天高地阔,自己总是要往前走的。

至此,前世因周家而产生的心结,以及对于母的一点纠结这时彻底放开了。李月姐整个人一阵轻松。便同月娥说笑了起来。

“我家月娥心灵手巧,是十里八乡都盯着的姑娘了,前些日子,郑屠娘子跟我说了,想让你说给她家的铁柱做媳妇,月娥怎么看?”

“哈,居然有这样的事情,那郑铁柱就一榆木疙瘩,居然想娶咱家这月宫中的嫦娥,倒是打的如意算盘,不行,我得好好秤量秤量他,看他有没有那三分三的本事。”月娇耳朵贼灵,听到一点音。便噌了过来,叉着腰,一幅为自家三姐把关的样子。

“大姐,月娇。别胡说,我还早,这说大姐的事情,怎么又说到我身上了?你们就取笑我,我回屋捡豆子去了。”月娥叫两人说的一脸子通红。一扭身跑屋里去了。倒是难得一口气飞快的说出这一串子话来。

看着她的背影,李月姐摇摇,这丫头这么容易害羞。也不知她对铁柱倒底什么看法,那郑屠娘子可就等着她这边订下,就好给铁柱说月娥呢,李月姐想着,哪天还得正儿巴经的探探月娥的心思。

事关妹子们的终身,马虎不得,得她们自己真心喜欢的。

想着,转过脸又看着月娇坐在那里发愣。那脸上的表情又是皱眉,又是龇牙的,这丫头在干啥呢?

“月娇我来秤猪了。”这时。铁柱扛着一杆大称,一手提着铁疙瘩似的秤砣,这一年这小子也长高了不高,十六岁的小子,再加上他们郑家一脉相承的高个儿,这会儿看着倒是个正经的汉子了。

他边上还跟着几个拿着竹棍的汉子,那一头猪可不是一个人能侍弄的起来的,那秤还得由人抬着。

李月姐这才醒起家的两头大黑猪养了快一年了,如今终于可以出栏了,月娇儿本就常常为郑家找猪。这会儿自家的猪出栏,那更不能说了,早就跟郑家人说好了,卖一头半给郑家,另外半头,阿爷阿奶那里送一点。嗯,二叔那边也送一点吧,虽然李月姐很气二叔这回做的这事情,但那自家阿爷阿奶出面,他们毕竟是小辈,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另外就是请大家吃杀猪饭,杀猪饭,这本是过年边最热闹的饭局,现在虽然不是年边,但杀头猪也是要弄上一场的,也是联络镇里人感情的机会。

更何况,自阿爹死后,李月姐重生拼搏生活,但这里面也离不开镇里一些热心人的帮助,郑家,姚裁缝家,元掌柜家以及左邻右舍的。李月姐家更该请大家吃上一顿感谢一翻。

“呗,你这铁柱子,说好了昨天来秤的,昨天没来,今天我却不耐烦了,这猪还在家里养一段时间再说。”月娇儿这会儿却坐在那里没动,摆摆手,不理会郑铁柱。

“喂喂喂,我说月娇,你傻了呀,你家这猪这时候出栏正好,再养的话可要掉膘了,到那时损失的可是银子,你啥时候跟银子过不去了。”郑铁柱显然极其熟悉月娇的性子,抓耳挠腮的道。

“你才傻呢,我现在就跟银子过不去了,你咋嘀。”月娇儿拧脾气犯了,瞪了郑铁柱一眼,就转身进屋了。

“李家阿姐,你看你看…”铁柱没法了,转过脸冲着李月姐道,一脸的憋屈啊,他实在不知自己又哪里招惹了月娇这姑奶奶。

“没事,走,我带你进去。”李月姐摇摇头道,月娇儿今天也不知发哪们子的颠了。

几人说着,便要进屋去抓猪。

就在这时,远远的一群人过来,当先的便是于子期和杨东城,两人扶着中间一位中年夫人,那夫人很瘦,脸上还有一丝疲倦的苍白,再加上一丝尚未消退的病容。

“大姐,于夫人来看你了。”这时,墨易先走了过来道。

李月姐听的一愣,这于夫人刚下船,人这般疲倦,不思着先回住处休息,却要先来看自己,这是干什么?

“娘,这位姑娘便是李家长女李月姐。”这时,于子期已经扶着于夫人到了李月姐跟前,先指着李月姐跟自家娘亲介绍道,然后又转过脸冲着李月姐道:“李姑娘,这位是我娘,于罗氏。”

“见过于夫人。”李月姐连忙做了个福礼。然后连忙请于夫人和于子期等人进屋坐下,叫了月娥上茶,一边月娇嘟着嘴领了铁柱等人进后院抓猪。

“别多礼,我看看,果然是娟秀大气的一个姑娘,期儿这一回家,这一路来,可没少提你,重情重义,难得难得啊。”那于夫人一坐下,就拉着李月姐的手聊着,随后又站了起来,朝着李月姐深深一福。

李月姐吓了一跳,那屁股上跟着了火似的跳起来躲开,又用两手侧扶着拉起于夫人:“夫人,你这是干嘛,这是要折杀月姐儿吗?”

“你当得啊,你不知道,我年轻的时候就守寡,一个人拉扯着期儿这般的大,他就是我的命根子呀,你救了他的命,就是救了妇人我的命,这一个礼你如何当不得。”于夫人含着泪道。一手紧紧的握着李月姐的手。

“夫人,那不过是恰缝其会,当时但凡任何一个人看到,都会伸手的,真不算什么。”李月姐道。

“行了,不说这些,来,我和期儿在江淮那边给你挑的点礼物,你看看。”这时于夫人又道,随后,便看到一对中年管家夫妻捧着一个个礼物盒子上来,都是一些江淮特色的东西,从墨易等人用的,徽墨,歙砚,还有书籍,价值不低啊,再到女儿家用的各种饰品,都极尽精致之能事,看得人一阵子眼亮。

“夫人,这如何使得,太贵重。”李月姐连忙推辞,这个礼太重了。

“如何使不得,难道说,我期儿的命连这点东西都不值?”于夫人哪里容李月姐推辞。居然又要行礼。

“那行,长者赐,不敢辞,我不客气收下了。”见于夫人这般,李月姐唯有点头收下。心里却叹气啊,这江淮大户出来的夫人果然非同一般,这于夫人这明显是先用重礼以及大礼抵了自己救于子期的事情,她是生怕自己以这个来要求于子期娶自己吧,也忒小看了自己。

李月姐暗里撇撇嘴。

当然这也并不是就说这于夫人看不中自己。

主要是一事归一事,救命之恩先重礼报之,至于媳妇那是另外回事,相中了皆大欢喜,相不中别人也太多的话说。李月姐知道,于夫人这手段正是江淮那边正经当家夫人的手段,绵密细致又光明正大。

“这才是嘛。”于夫人笑着直拍着李月姐的手背,随后又揉了揉太阳穴。

“于婶子,这一路旅途奔波,你还是先回去休息吧,以后有的是时间聊。”一边杨东城笑哈哈的道。

“娘,听杨大哥的,你这病才刚好呢。”一边于子期道,转脸之即那眼光却定在李月姐的脸上,以前天天在柳洼,日日见到李月姐,他还不觉得,可这回回家几个月,才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滋味,那心里真的掂记的很。

“行,那就回去。”于夫人抬抬手道。这时后院传来几声猪叫。众人都不由的望去。

“明天我家杀猪,大家到时都来吃碗杀猪饭。”李月姐又道。

“那敢情好。”一个个应承着,随后离开了李家西屋。李月姐送到门口。然后目送着那一行人进了河工衙门。

第八十八章 杀猪饭

“啧啧啧,不愧是江淮大家啊,听说都已经是破落户了,居然还是置办起这样一份谢礼,了不得啊,大家毕竟是大家子,低子厚,月姐儿以后啊可是掉进米缸里吃穿不愁喽。”那于夫人一行离开后,几个嫂娘就站在豆腐坊的门口,一个两个的探头看着西屋堂屋里面。那堂屋的门开着,从空落落的院子里就能直望到堂屋的八仙桌上,就能看到那摊开的几盒子谢礼,亮晃晃的,一个个直羡慕的那眼珠子都红了。

“这有啥眼红的,那戏文里不是说了嘛,这叫各有前因莫羡人,要不,当初你跳下河去救那于管事看看,那今天这些谢礼便会摆在你家的八仙桌上。”另一个嫂娘打趣着。

“呵,咱没那命遇上呗,再说了,真遇上了,就我那秤砣样儿,不但救不了人家于管事,说不得还得搭上了自己的命,那哪里敢下水啊。”先前说知的那妇人摇着头道。

“所以喽,这活该就是月姐儿的缘份,羡慕不来的,啧啧,听说于管事可是马上要参加会试的,兴许就是状元公,那月姐儿不是要做夫人了吗?听说还要封诰命的?”那打趣人的嫂娘道。

“不能吧,这么风光…那李家这是要攀上高枝儿了。”一些个妇人都咋舌。

“行了行了,留点口德吧,人家于夫人好好的感谢救命之恩,这关月姐儿婚事何事?你们这可是越说越没边际了,这可关系着女儿家的名声,可不能瞎传的。”一边的田婆子没好气的打断这些人的闲话。

本来,田婆子认为李月姐和于子期的婚事是十拿九稳的,因此,以前虽听说这样的传言,倒也不在意,有的时候传言也能起到助力的,可今天于夫人的举动的含义是瞒不过她的。同为江淮人,她清楚的看到了于夫人重礼背后的含义,其实是在极力撇清于家郎君和李月姐的关系,这也使得于家郎君和月姐儿这村姻缘扑朔迷离了。因此,再听这些传言,便不得不敲打两句,这是在做最坏的打算。

“这话也不是我们先传的,不早在柳洼传的沸沸扬扬了吗?”一个嫂娘不服气的道。

“那人家那也是在外头传啊,嘴长在人家身上,咱也管不差。可你这会儿却是在李家大门口传呢,这就有点不给脸面了吧。如今墨易那好歹也是个角儿了,手下也使得几个人,他虽是个好性子,但他对他大姐一向敬重,牵涉到她大姐的事情,真恼了起来,说不得你们也讨不得好。”田婆子淡淡的道。

那几个嫂娘神色一滞。别说,田婆子这话真跟一个大锤子似的锤在她们心中,以前。她们虽明白李家西屋这一年来发展不错,但潜意思里都当李家西屋是些没人出头的毛小孩,因此没少传李家这些人的闲话,如今早田婆子这话一提醒,才醒觉,单单一个墨易,便是抬抬手,给她们使个绊子轻而易举。

想到这里,一个个的脸色悻悻,散了。这些嫂娘们别看一个个长舌着。但也精滑如油,也知道适可而止,墨易是个忠厚的小子,但真过了头,谁都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谢谢阿婆。”李月姐送完人,就听到田婆子说这些。便上前道。

李月姐心性虽坚强,可以不在乎这些闲言,但她不是一个人,她下面有几个弟妹,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个整体,因此这些闲言便显得有些烦人了,而田婆子这些重话却不好由她或者李家人嘴里说出来,要不然,就成了李家一朝得势,便不把乡邻看在眼里了,这样就更不好了。

而田婆子,虽然住在李家,但在镇上人看来,她不过是来帮李月姐家做豆腐的,类似于帮工的一种,这个身份说这话正正好,她既不是李家人,不会引起人反感,又了解李家人的心思,说的话才能引起别人的警醒。

“这算啥,不过一句话罢,早该说出来让人醒醒脑,省的碎嘴的碎的没边际了。”田婆子摆摆手,抬眼却看了看李月姐,显是刚送完人,这会儿那嘴唇还有些轻轻的抿着,脸上神色带着一丝倔强,月姐儿眼神利的很,心思又清明,于夫人的心思怕是瞒不过她的。

这丫头是个好强的性子,这下那心里定然是跟于夫人杠上了,田婆子不由的有些着急。

她心里也是有些恼火,于夫人本是个最重规矩的人,实在不该一来就做出这样的举动。

虽然柳洼这地儿没有江淮那么严的规矩,但他于家却是江淮人,却得讲江淮规矩,象月姐儿这种情况,在江淮,于家是不能说不娶的。想到这里,田婆子又皱了皱眉头,难道是她想多了,于夫人会不会是怕李月姐挟恩以后不服管教,才先算清了救命之恩,再谈其他。又或者这里面有什么别的内情?

“月姐儿,别担心,我跟于夫人还是有些交情的,这几天使不得要走动走动,到时摸摸她的意思。”田婆子拉着李月姐的手道。

“阿婆,不用的,探来探去的,倒好象我巴巴的求着要嫁进于家似的,我跟于先生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必无端自扰。”李月姐道,这话可不是负气话,而是事实,之前有的那么一点点念想算是被于夫人这一架式给轰的烟消云散了,本就不是一路人,即便是有缘,也走不到一路去。

李月姐明白,终归是自己对于子期并未用情至深,而且在她收到于夫人的大礼后,两人等于在这事上已经有了默契。

田婆子听着李月姐的话,心里叹气,知道这事儿八成成不了了。倒是有些可惜。

而且,这样一来,月姐儿的事就得另外操心了,嗯,也不用太急,先观望几天再看吧。

这时,郑铁柱已经拖了一只猪走了,另外一只大黑猪还关在李家后院,说好明天来杀,明天杀猪饭席上的菜就全出在这头猪上。

杀猪饭本来是年里的常席,不过李月姐的猪正好在这二三月里出栏,而她想借着这个由头答谢一下自阿爹去逝后一直帮助自家的叔伯婶娘们,于是也不讲究时间了,便在这二三月里办起了杀猪饭。

这次的杀猪饭,李月姐打算请不少人,其中姚裁缝一家,当初那姚娘子一出手就借给自己五两银子,虽然是有小喜福的原因,但也在于两家的情份,要不然,镇里人家,出手能借个几钱几分银子就顶了天了,五两银子,谁家舍得借出手,这份情李月姐不能不记的。

还有郑家那帮了可不是一点两点的,墨易的事就全靠郑家,虽然郑家也因此走上了漕运一道,脱了刽子手籍,但那是另外一回事,人家之前帮的时候可不知道会有后面的结果,总之,情份大了去了,还有元家,以及左邻右舍的,杀猪在镇里本就是大事,李月姐便借着这大事请大家吃一顿,算是答谢,也是农村人联络感情的必要手段。

一个镇子的人便是在这有来有往之前疑聚成一个整体的。

杀猪饭的菜主要就是猪肉以及一些酸菜豆腐什么的,家里都齐,主要是要借些桌椅板凳的,锅碗瓢盆的,这个不够,再请几个人来帮帮手。

接下来,李月姐便跟墨易以及田婆子商量了个章程,然后由墨易带着月娇墨风一家一家的去打招呼,又去了山腰那里跟阿爷阿奶说了说,明天的杀猪饭,镇里一些长辈得由他们出面招呼。随后又去叫了二叔一家,只是二叔正好河工衙门轮值,而二婶又有事要回娘家一趟,最后便是荣延和小荣喜,两人带着嘴巴来吃就成。

李月姐知道,二叔二婶这是抹不开脸面,自从素娥出事,阿奶分家后,二叔二婶背地里被人说了不少的闲话,两人这段时间十分的低调,平日鲜少在公众场合出现,明天这样杀猪饭的场合,干脆着就找借口不出场了。有荣延和荣喜做代表,别人也不会说啥。

于是,一切安排妥当。

第二天一大早的,郑屠便提着尖尖的杀猪刀过来,郑铁柱跟着,又叫了镇子里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勾子,尖刀,绳子,木桶等往那一摆,没一会儿,好事的便围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但凡是杀猪,都是极热闹的事情。

此时几人使力,郑屠不愧是老手,没一会儿就把一头大黑猪全收拾了。

接下来就是请来帮忙的婆娘们忙活,到了快中午,叫了的人便陆陆续续的来了,见面俱笑哈哈的打着招呼,吃这种杀猪饭是不用随礼什么的,甩着空手来,张着嘴吃就成,所以,杀猪饭是镇上人最欢迎的席面。

没一会儿,人便到集了,整整二十几桌,大家全坐在麦场中间的广场上,那处摆齐了桌椅板凳,热热闹闹的,当然,李家正厅也开了两桌,坐的是郑家的郑屠,姚裁缝,元掌柜,药堂的许郎中,镇老,里正,于子期,杨东城,及一干河工所同僚,李老汉和墨易相陪。

内屋又摆了一桌,便是郑老太,及各家娘子还有刚到的于夫人,由李婆子和田婆子作陪,李月姐自然是带着人忙活着,各处招呼着。忙的团团转。

第八十九章 空廒事件

头刀菜,由猪血,豆腐,芫荽,再加上一些萝卜片煮成的猪血汤,再下来便是由猪肝,脊肉,腰花再配上一些养生中药炒的杀猪菜,再下来就是红烧肉,炖猪脚等

三菜一汤,再配上一盘麻婆豆腐,一碟茶干,一碟花生米,一碟咸小鱼,便是满满一桌的席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