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姨娘抿唇,拍了拍她的背:“姨娘疼爱殿下,殿下想要什么,姨娘都给殿下做。”

“我…想要父皇,还有母妃。”长念扁嘴,沙哑着嗓子道,“想要母妃做的香囊,想要父皇的夸奖,想被父皇举起来,想像太子那样被疼着宠着…”

说完抬头,小心翼翼地问:“可以吗?”

郑姨娘听得难受,忍不住酸着鼻子斥一句:“这些当长辈的不像话,苦全让晚辈吃了,你们什么也没做错,却被他们的过错惩罚着。”

抱着长念,她低声喃喃:“最错的是老爷,他若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心属凝烟,就不会发生后来那么多事,他错过了,让那么多人跟着错,到头来自己在边关守一座衣冠冢,花白了头也没脸再喊她的名字。”

长念一愣,被她抱着,喃喃问:“北堂老将军,心属秦妃娘娘?”

“都是前尘往事,断不该在先帝灵前提起。”郑姨娘皱眉,“可这些男人哪个不荒唐?得到的人不珍惜,失去了又后悔莫及,老爷是,先帝何尝不是?咱们女人要的未必是荣华富贵,能与爱人厮守,儿女康健,便是大福气了,他们却偏偏不懂。”

“殿下如今肩上担着江山呢,莫要再去想长辈的事了。”郑姨娘轻声道,“您有自己的事要做,先皇在天上看着呢,您只要做得好,他依旧会夸奖您的。”

长念鼻子酸得厉害,抓着郑姨娘的衣裳喃喃问:“我可以哭会儿吗?就一小会儿。”

郑姨娘颔首,怀抱温暖而慈祥。

长念“哇”地就哭出了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喉咙连着胸口一起抽疼。

郑姨娘跟着抹泪,轻轻拍着她,目光落在先帝的灵位上,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不知道九泉之下重逢,这些个故人会是何种心情。

第128章 不必留情面

沐疏芳知道长念心情不佳,第二天一早就准备好早膳,打算哄她吃两口。

然而,长念醒来,神色如常,不用她多说就吃了两碗饭,然后笑道:“我去御书房与朝臣议事。”

她这么正常,沐疏芳反而有些慌张,出门去逮了北堂缪就拉到墙角。

“殿下这样可怎么办啊?”她急得挠墙,“哭也好喊也罢,都能发泄,她倒是好,一句话不同我说,十分精神地就去上朝了。”

“精神些不好吗?”北堂缪不解。

“你们男人懂什么!”沐疏芳跺脚,“女人是受不得气的,有气最好就发出来,不然憋在心里会越来越气,最后伤了身子!”

这么一说,北堂缪也有些紧张了,皱眉问:“这怎么办?”

沐疏芳瞪眼:“是你问我还是我问你?”

北堂缪沉默,一张英气十足的脸上满是茫然。

翻了个白眼,沐疏芳小声嘀咕:“我就知道你这人远看着厉害,近瞧就是个傻子。”

“什么?”

“没什么。”沐疏芳清了清嗓子,正色道,“为了殿下能开心些,咱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比如?”

“比如那唐太师不是还闹着要告老还乡吗?闹得殿下不甚舒心。”捋了捋袖口,沐疏芳浅笑盈盈,“收拾他!”

收拾唐太师?北堂缪拧眉道:“唐太师手段得了,人脉也宽广,殿下尚且不能动他,你我能如何收拾?”

沐疏芳眯着眼睛朝他勾勾手,小声嘀咕一阵。

唐太师站在御书房里,满脸都是不屈:“这是请辞书,还请殿下过目。”

旁边几个老臣一阵窃窃私语,长念在上头坐着,只笑:“太师正值壮年,何来‘老’之说?这告老还乡到底是言重了,先回府休息几日罢。”

唐太师不满,直言道:“如今先帝薨逝,皇位无人,殿下与国公两分朝政,百官不安,民间也是议论纷纷。这乱局老夫无法平正,不如辞官归去,眼不见心不烦。”

说来说去,依旧是主张迎太子回来继位。

长念微笑,抬手示意旁边的黄宁忠:“送太师回府。”

“是。”

“殿下想做什么?”唐太师警觉,“我可是太师,两朝的元老!当着这些大人对我动手,不怕寒了众人之心么?”

“太师言重,我如何会对太师动手?”长念道,“太师累了,我让黄大人送您一程而已。”

这表面功夫都是叶将白教她的,面上过得去,其余的事暗地里再做。唐太师与季国柱家是姻亲,断不能放出京都的。先把人扣在府上,再另想办法就是。

唐太师被黄宁忠“扶”着出了大殿,赵长念神色平静地扭头,问:“还有什么事?”

“先帝陵寝已经安排妥当,钦天监择了吉日出殡。另外…叶家老爷子也仙逝了,国公府的消息称,叶老爷子是为殿下所害。”冯静贤抿唇,“此等谣言不利于殿下树立威望,但起源在国公府,一时也难平。”

“叶老爷子是自己吃毒药而亡,并非我所害。”长念淡声道,“他死前招认自己毒害先帝,按照律法,叶家当抄九族。”

群臣一惊,有不相信的直接开口:“当真?”

“千真万确。”长念起身,“武亲王于宫中种大花飞燕,叶氏以大花飞燕炼丹,制成毒药,宫里御医查过叶氏送进宫的丹药,铁证如山,即刻传令刑部,缉拿叶家余孽和武亲王,一并归案受审。”

原本是被指残暴的七殿下,反手一张牌打在叶将白的脸上,直接将叶家人都扣成了弑君谋逆的乱臣贼子。

长念有优势,那便是皇室血统,在天下人看来,她始终是正统,哪怕如今权势不及叶将白,也总能一点点翻身。

传旨的人飞快地走了,长念侧头看向还留着的礼部之人,打起精神问:“礼部有何事?”

礼部侍郎王兴和是冯静贤举荐上来的人,对长念甚为恭敬,行礼道:“先帝薨逝之前曾给过礼部旨意,要封殿下为郡王,礼数已经准备妥当,就等殿下接印了。”

长念不解:“封我为郡王?什么时候的事?”

“行宫落成之时就下的旨意,后来行宫之事查清,陛下维持原旨不变,只是未曾发邸报。”

“…”

微微一晃神,长念想起了床笫之间温柔抱着她的那个人,低声在她耳边说过:“你许我,我便许你王爷之位,可好?”

她都忘记这件事了,也以为他定是忘记了,没想到…

眼底微微有些戾气,长念抿唇:“父皇丧期未过,封赏都押后。”

说罢起身,去窗口吹了吹风。

春意浓了,没了寒冬的彻骨霜冷,枝头绽了桃花,摇摇曳曳的,像那人眼角眉梢里融着情意一般动人。

心口微疼,长念喃喃低语:“逢场作戏,都说过了恩断义绝,哪有还念着的道理?”

国公府。

叶将白看着桌上的沙盘走神,风停云犹自安排着人:“届时你们在这里等着,尽量活捉,若是不能活捉…”

他一顿,看了看叶将白。

叶将白双目无神,却还是冷静地替他接上:“死要见尸。”

“是。”叶良和林茂应下。

风停云看了看京都的地图,笑道:“咱们的七殿下还真是了不得,也不知哪儿藏着的本事,在朝中竟有这么多人愿意帮她。民间也是,也不知哪里放出去的消息,说叶家弑君,闹得沸沸扬扬。”

“低估了她。”叶将白垂眸,再睁眼,眼里已是一片清明,“往后行事,都不必留情面。”

“有人不心疼了?”风停云挑眉。

“家国大业,哪有余力说其他。”叶将白道,“尽力而为便是。”

安排好的人都走了,院子里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风停云突然问了叶将白一句:“你到底是为何想拿这江山?”

叶将白没答。

他看向外头高挂的白幡,白幡吹落之处是叶老爷子的灵堂,一副厚重的棺材停在那里,安安静静的,终于是一个字也不能再说出来责他。

第129章 可怜的唐太师

幼年时的叶将白其实没这么横,是个知书达理的温柔孩子,送去官家子弟的学府里念书,他常能以小几岁的年纪考到全府第一。

可惜叶老爷子一次也没有夸过他。

起先叶将白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所以他考学府第一不算,还中举、考进士、考状元。喜报发到叶家,全家上下都高兴得不得了,围着他将他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小叶将白期盼地看向主位上的父亲,可叶老爷子别说夸了,脸上半点喜色也没有,仿佛面前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小孩子努力了却得不到父母的夸奖,会很委屈,努力到极致了还得不到夸奖,那就会生恨。在生母仙逝的这天,叶将白搬出了老宅,自立门户,立誓要站在最高的地方,让叶老爷子给他认错,让他真心实意地夸他,以平心头之恨!

这么多年的运筹帷幄,他离成事只剩一步,可就这一步,叶老爷子也没再等他。

哼笑一声,叶将白关上了窗户,低声喃喃:“不夸便不夸,这天下,有的是人会夸我,不缺你一个。”

风停云看着他,眼里有几分不忍,却没开口说什么。

骄傲如叶将白,是不需要别人的怜悯的,与其怜悯他,不如陪他共成大业。

唐太师气闷地坐在自己的府邸里,旁边的姬妾哭着道:“老爷,不是说咱们能走的吗?结果刚到三圣山脚下,全给送回来了。眼看着太子大军压城了,咱们这些人可怎么办呀?”

“是啊,几个少爷还小呢,哪能磕碰。”

“那外头怎么就守着人了呀,七殿下当真这么狠心,要将咱们软禁么?”

吵吵嚷嚷的,唐太师头更痛,忍不住怒斥:“都闭嘴!”

他也想出去,但那黄宁忠他吓唬不住,又谁的面子都不看,只听七殿下的,这会儿带兵守在这里,他还真的没办法。

正愁着呢,外头突然有家奴来禀:“老爷,有人递了信来。”

“哦?”唐太师连忙伸手接过,打开一看,大喜。

“有救了,太子派了人来接应咱们!”他起身,招手道,“快快快,都收拾一下,把几个小少爷带上,等天黑之时去东侧门等着。”

姬妾一听,立马欢呼作鸟兽散,这个说要拿首饰,那个说要带嫁妆。

“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准带!人能走就不错了!”唐太师气得直拍桌子。

然而,傍晚的侧门还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唐太师无奈地等着,不一会儿,当真有人打开了侧门。

“太师请。”

众人欢呼,又连忙纷纷捂嘴,鱼贯而出。唐太师坐上马车,朝那接应的人感激地道:“多谢大人,也要多谢咱们太子殿下!等出了城,老夫一定调动昔日门生,都投效殿下。”

领路的人低声应了,驾车带他们一路蹿在小巷里,眼看着接近城门了,马车却陡然一停。

“怎么了怎么了?”唐太师伸出头去看,却见驾车的位置上已经没人了,前头倒是站着人,但个个拿着长棍,看起来不太友善。

“这是做什么?咱们可是太子殿下要接的人呐!”

领头人压了压斗笠檐,沉声道一句:“叛国之贼。”

提棒,打之!

尖叫声顿起,唐太师想跑都没能来得及,被那人按在地上一顿胖揍,后头的姬妾也没能幸免,被个矮个子的黑衣人堵住,挨个狠揍两下。一时间这巷子里场面混乱,哭喊不停。

揍过一顿,黑衣人消失无踪,黄宁忠很适时地带着人赶到,把这一大群人统统“送”回了唐府。

一贯是养尊处优的人,哪里经受过这样的委屈?姬妾们个个哭天抢地,唐太师也脸色铁青,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回去生了好一通的气。

第二日,又有信来了,还是太子说要来接他。

唐太师又气又疑,想了想,独自带着管家跟着接应的人走。

这一次,接应的人顺利地将他们送到了城门外。

唐太师大喜,连忙喊:“快去把小少爷和姨娘夫人也都接出来!”

“是!”

人接出来了,唐太师高兴地扭头,打算谢谢接应的人。

然而,一转头才看见,人又不见了。

心里一沉,唐太师拔腿就跑,结果前路已经被熟悉的黑衣人给堵住了,然后给了他们一顿胖揍,跟上回一模一样。

“陷阱,这是陷阱!”唐太师大怒,青黑着眼咆哮,“何方竖子,戏弄于老夫!”

黑衣人依旧围着他们,只有一高一矮的两个身影揍完就撤,跑得飞快。

“哈哈哈!”沐疏芳摘下斗笠,边跑边笑,“有趣,实在有趣!”

北堂缪跑在她身侧,面无表情地道:“如此对待两朝重臣,有些不妥。”

“是哦!两朝老臣耶!”沐疏芳点头,看着他问,“那要不咱们再回去多揍两拳,叫他知道自个儿的分量?”

“…”北堂缪扫她一眼,别开头,忍不住弯了弯唇。

坦白说,这法子太粗暴了,可他很喜欢,拳头到肉最是解气,比变着法儿让人难受舒服多了。难得沐家这大小姐竟然能跟他想法一致,事不过三,之后就算真有太子的人来接应,唐太师也定然是不走了。

长念可以稍微省点心。

跑到一处凉亭,北堂缪停了下来。

凉亭里有小贩在卖花环,他看了看,抿唇问了沐疏芳一句:“女儿家,喜欢这些东西么?”

沐疏芳凑过来瞧了瞧,恍然一笑:“自然是喜欢的,怎么?将军想给殿下带些?”

认真地挑了一个给了钱,北堂缪眼里泛光,小心翼翼地将花环放进袖袋,然后才道:“她从不问我要什么,我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

沐疏芳摸着下巴打量他半晌,突然拍了拍他的肩:“将军是不是心属殿下?”

北堂缪沉默,别开了头。

“你就算不回答,我也知道答案,有什么好害羞的?”沐疏芳笑着道,“真若是喜欢,说与我听,指不定我还能帮上将军的忙。”

“…你是皇妃。”北堂缪皱眉,“哪有皇妃帮人讨皇子欢心的?”

第130章 大小姐夸赞的人

左右看了看,沐疏芳低声道:“别家贤惠的皇妃还都帮着皇子纳侧妃呢,更何况我与殿下这关系?她若能寻得良人,我倒是替她高兴。总比与辅国公纠缠来得好。”

提起叶将白,北堂缪满脸的不高兴。

“长念喜欢他。”他道,“可我委实没看出那人哪里好。”

“也不能这么说吧,国公也有国公的好处,毕竟皮相过人,有谋有略,又是权倾朝野的人。这样的男子,得人欢心很正常。”沐疏芳掰着手指说完,发现旁边这人看她的眼神有点凌厉,立马接着道,“不过将军也是人中龙凤,丝毫不比国公差呀,您战功赫赫,比绣花枕头可厉害多了!”

心气稍平,北堂缪道:“娘娘若能帮成,在下必定重谢。”

“好说好说。”沐疏芳拍手,“走,咱们回宫去。”

长念正在宫里准备春礼安定人心,她昨晚没睡好,脸色有些苍白,拢着宽大的袍子,像个衣裳架子似的晃荡在盘龙宫前庭。

正核对赠礼到一半,红提禀告:“北堂将军来了。”

长念抬头,就见北堂缪着朝服走过来,拱手道:“四道城门防御已经设下,太子大军分散在东南西三个方向,距主城十里有余。”

“辛苦将军。”长念颔首,“太子一时半会儿不敢贸然攻城,咱们还有几日安生觉好睡。”

话说到这里,只答一声是就该没话说了,北堂缪皱眉,回头看了一眼。

沐疏芳站在侧堂的拐角处朝直瞪眼。

怂什么啊!上啊!女人就爱听好听的!刚教的你都忘了不成?

抿唇将脑袋转回来,北堂缪开口:“今日瞧见,城外的花都开了,开得挺好看,像极了殿下,故而给殿下 带了些回来。”

说着就去袖袋里拿那花环。

然而,他忘记了,进宫之前是更过衣的,花环在那套玄衣的袖袋里,朝服的袖袋里空空如也。

手僵在衣袖里,有点尴尬。

长念伸着脑袋看了看,眨着眼问他:“花呢?”

北堂缪沉默,一张脸阴下来,转头就走了。

长念满脑袋问号,问红提:“将军这两日心情不好?”

红提茫然地摇头:“奴婢不知。”

蠢啊!这么蠢的人,长得再英俊也难得人欢心啊!沐疏芳恨铁不成钢地提着裙子出去救场。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