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微思忖片刻,又道:“过会儿,我会将这些帐册交给大表哥过目。平日,嬷嬷你领着冰心素节打理,若是有什么拿不准的,就去问大表哥。”

童嬷嬷更惊了。小姐你婚约还在呢!拿着杨公子的身家,还叫未来大伯子一起管…怎么这么像仙人跳啊?

“这不好叫大公子知道吧?”

“无妨的。”明微摆手,“大表哥才思敏捷,人品端正,是值得托付的人。”

这不是值不值得托付的问题啊…

可明微已经收拾起帐册,往隔壁院子去了。

童嬷嬷眼睁睁看着她进了纪凌夫妇的屋子。

那边,待明微把事情说完,纪凌随手翻着这些帐册:“这么说,你也要去高塘?”

明微点头:“所以,只能拜托大表哥了。”

纪凌叹了口气:“行吧。”

反正他收拾烂摊子习惯了,以前是纪小五,现在多个表妹而已。

就是这次的烂摊子,未免有点大…

他又问:“我爹娘那里,你打算怎么说?”

明微合掌冲他笑:“表哥能说服他们的,对不对?”

纪凌望天,觉得自己以前一定眼睛被牛屎糊住了,怎么会觉得,表妹比小五乖巧呢?

隔日,明微去拜访蒋文峰。

“明姑娘要去高塘?”蒋文峰张口便这句话。

明微失笑:“这么明显吗?”

蒋文峰道:“我与茜娘尚且不忍分开,何况你们。”

明微心道,这理由是不一样的啊…算了,就让他这样以为吧,懒得解释。

“所以,姑娘有事拜托我?”

“什么都叫蒋大人猜准了。”明微停顿一下,“今日来找大人,主要有两件事。其一,我就此离京,有件事放心不下,想叫大人帮我留心。其二,夫人的时辰差不多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听她听到第二点,蒋文峰神情一黯:“真的不再留了吗?”

明微点头:“再留下去,夫人的转世之身怕会衰竭而亡。何况,我马上就要离京了,不在离京之前办好这件事,到时候鞭长莫及,恐有意外。”

蒋文峰沉默良久,终于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明微转身:“夫人,您听到了吧?”

一道烟气,从那边飘来,化成茜娘的模样。

她看着蒋文峰,凄哀不舍。

“茜娘,别伤心。”蒋文峰还算冷静,早有几个月前,明微就已经跟他们说过这件事了,早有心理准备,“只是几年而已,我们终究还会再见的。”

“明姑娘!”茜娘恳求地看着她,“我回到转世之身,还能保留现在的记忆吗?我会不会忘了他?”

明微不想骗她:“你大部分记忆都会丧失,但因为半数魂魄没有经过投胎,会保留大概的印象。你也许记不清他的长相,也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只要见到他,你一定会认出来。”

茜娘本身没有祈求太多,听得此言,略感放心:“这就好…”

“你们准备准备,我两天后再来。”

两人都明白了,这是他们最后的时间。

蒋文峰又问:“你说放心不下的事是什么?”

明微直言不讳:“是玄非。他这个人…可能会有变数,我若不在,还请大人时时留意他的状况。”

蒋文峰想了想:“国师大人看起来是个守诺的人,姑娘担心哪方面?”

“我说不清楚。”明微道,“可能他自己也不愿意,但却出现了某种改变…”

蒋文峰若有所思:“好,我明白了。”

花了个把月,交待完所有的事,明微踏上了去高塘的路途。

彼时已是十一月,云京落了今年第一场雪。

本不适宜出门的日子,她带着多福,出了城门一路往西。

没有太多的行李,也没有马车,只有两匹马。

其中一匹,就是他赠的照夜玉狮子。

此去经年,不知归时。

“回去吧!”纪凌安抚母亲,“她心里有数。”

纪大夫人哭出声来:“我还以为小五最让人操心,哪知道这个更叫人惦记。她就不能在家好好当个千金小姐吗?”

纪凌看着雪中渐行渐远的那个点,露出温和的笑:“或许一开始,就没有给她千金小姐这个选项。这样也不错,有自己想做的事,总是幸福的。”

希望她能一直幸福下去。

与此同时,玄都观内。

玄非经过数天的修炼,终于将明微给的秘术修出了气感。

他模模糊糊地感应到一些什么,连忙沉静到观想的世界中去。

落雪,马蹄,茫茫前路。

裹着厚厚裘披的女子,似乎有所感应,忽然勒马停下。

她抬起头,露出一张和雪一样白的清艳脸庞,笑了:“终于成功了?嗯,这样我就放心了。”

玄非一哆嗦,从观想中惊醒。愣了一会儿,他突然发现,自己真的被坑了!

这秘术,竟然是将某些感观分享给对方!

换句话说,他要是发生了什么事,就会被千里之外的明微知道!

她根本是不放心他,才故意叫他修炼这样的东西。

玄非憋了半天,一掌将身下石砖拍出了一条裂缝:“可恶!”

同一时间的吕相府,首相吕骞拿着信的手在发抖。

这信是傅今留下的,他今天离开了相府。

但是,他没有如约回三台书院,而是应太子之邀,去了东宫。

“今与相爷有约,牢记在心。然,太子诚心相邀,不敢相违。故以布衣之身,教授经史。”

呸!吕相爷在心里大骂,什么布衣教经史,全是屁话!打一开始,他就打定主意留在京里当搅屎棍!

一向沉稳持重的吕相爷,一脚踹掉了烤火的炉子:“可恶!”

第三卷守孤城

313章高塘

阿绾抱着一壶羊奶,走向山脚下那排屋子。

雪终于化了,春风也再次降临大地。

这片原野,终于露出了水草丰茂的一幕。

阿绾看着满目的嫩青色,心花怒放。

随即想到这几个月来的经历,又哼了一声,拉下脸来。

他们九月底出发,北上没多久就下起了雪。一路顶风冒雪,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到高塘。

那时已经十二月了,一年最严寒的时候。

而到了高塘,他们仍然没能歇口气。

大雪压塌了年久失修的房子,他们甚至连住都没地方住。

而高塘牧场,也根本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严整有序。

仅有的几间完好的大屋里,牧监官员自顾自烤火吃喝,那些照顾马匹的牧民却只能睡在马棚里,瑟瑟发抖。

杨殊阴着脸,领着杀气腾腾的家将,闯进大屋,将那几个牧官扔到外头去。然后召集牧民,让女人孩子进屋避雪,剩下的人找背风处扎营。

这个冬天,是阿绾记忆中最辛苦的冬天。

没有无处不在的火炉,没有时时温在灶上的热汤,不能穿着厚实漂亮的皮裘赏雪,更不用说到外头玩耍打雪仗——穿着皮裘干活像话吗?天天有忙不完的事,哪里有力气打什么雪仗。

但,一整个冬天过去,她发现他们做了好多事。

比如,山下这一排刚刚建好的大屋,虽然说不上好看,跟情致也没有半点关系,但它们结实又宽敞,下再大的雪,也不怕压塌了。

还有那些修缮一新的马棚,足够容纳新生的小马驹。

牧民的孩子们,欢快地跑在草地上,身上穿着没有破洞的衣裳,脸上也有了血色。

男人女人,都在干着自己的事,忙碌而充满活力。

没有京城的锦绣膏粱,但一切都这么生机勃勃。

阿绾心中既不快,又骄傲。

不快的是,那人不但大冬天把公子赶出京城,还扔给他这么一个烂摊子。

骄傲的是,即便如此,公子还是带着他们度过了难关。

在这里,他们越来越好的生活,牧民们发自内心的尊敬,都是他们努力得来的,不是谁赐予的!

阿绾进入大屋,在羊奶里加入杏仁煮了一遍。

才煮出香味,急促的马蹄声正好在屋前停下,满身大汗的杨殊跨上台阶,脱靴进屋。

仅仅一个冬天,他和京里那位俊秀公子就完全不一样了。

身量似乎又高了一点点,身材也更壮实,目光平静凝练,那种出自锦绣膏粱地的浪荡气质,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好他天生晒不黑,这样天天在外头跑,皮肤也不过色泽略沉一些,只要换上锦衣玉冠,依然是公子模样。

——但在这里,根本不需要什么公子,他和那些下属一样,天天穿骑装来来去去。

现在保留在他身上的,和勋贵有关的东西,无非就是洁癖。

不管在外头怎样,进屋必须脱靴。

在他的影响下,牧民们也开始爱干净了,小孩生病的几率都变小了。

“公子,你回来得正好,来喝羊奶。”

杨殊笑着走过来,接过羊奶,稍微吹凉一些,便一口灌了下去。

阿绾坚持认为,他没有变得和牧民一样黑,是每天喝羊奶的结果。所以,公子、自己、小彤,三个人每天都要喝。

嗯,阿玄就不管他了,他黑任他黑。

杨殊放下碗,说:“这种小事,你叫蔡婆做就是了,用不着亲自动手。”

蔡婆是他们雇的一个婆子,说是小时候从南边逃来的,嫁给了本地的牧民。她会一点中原的菜式,负责给他们做饭。

“反正我闲着没事嘛!”阿绾说。

她觉得,在高塘养马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不用应付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每天的时间变得好多!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小彤气喘吁吁回来了。

这丫头,说是吃了不少苦,个子却窜高了不少,小身板也开始发育了。

她现在天天跟牧民的孩子们玩在一起,开心得很。

“公子,阿宋养的马生小马驹了!”

“是吗?生得顺不顺利?小马驹健壮吗?”

小彤高兴地点头:“原来小马驹生下来就能跑,好厉害!”

杨殊笑着说:“它们身处的环境有很多危险,如果生下来不能跑,活下去的可能性会很低。”

“原来是这样啊!”

阿绾提壶给小彤倒羊奶,听到她问:“中午吃什么?还是炖羊肉吗?不是牛就是羊,我都吃腻了。”

杨殊轻笑着答:“那我们下午去抓鱼。”

“好啊好啊!”小彤拍手,“多福姐姐教过我东宁的鱼丸汤,正好可以试试手!”

“咚!”

重重的声音响起,两人一扭头,看到阿绾重重地搁下碗,虎着脸瞪着小彤。

小彤自知失言,说了句:“我去帮蔡婆做饭!”然后溜之大吉。

杨殊失笑,对她道:“你吓到小彤了。”

但这句话根本缓和不了气氛,阿绾气得直抹眼泪:“是是是,你们一个个都大度,就我小气,只知道记恨!”

看她这样,杨殊轻叹一声,坐到她身边:“我知道你为着我,可你也知道我现在是什么处境,哪有脸面叫她跟过来?这是身为男人的尊严,你明白吗?”

阿绾当然明白,让她感到气愤的是另一个人:“就算这样,她难道就这么不闻不问?哪怕表个态也好啊!是,你不能叫她过来吃苦,可感情又不是一个人的事。她连句安慰都没有,送行都不来,什么意思啊!”

杨殊却想起了玄都观里的密道里,她那样抱着他,跟他说想哭就哭…她怎么会没有感情?只不过,她不是只有感情。有那样一个远大的目标,他不想做她的绊脚石。

“笑!你还笑!”阿绾气得想打他,“算我多管闲事!”

“你别生气。”杨殊收住回忆,只得先安慰眼前的阿绾,“她为我做了很重要的事,那比陪着我远行到这里吃苦更重要。所以,你不要多想。她不来有她的理由,不是要抛弃我。”

阿绾还是不开心。因为她觉得说这些话的公子好可怜!只能被动地等着,还像个男人吗?

没等她再说什么,小彤又蹬蹬蹬跑回来了,嘴里喊:“公子,来客人了!”

314章拥抱

阿绾跑到外头一看,惊呆了。

来的客人未免太多了吧!

她粗粗数了数,得有百来个,衣裳破旧,看起来像是难民。他们带了为数不少的大车,上面甚至还有锅碗瓢盆!

然后,她看到了跟家将说话的宁休。

“宁先生干什么?”阿绾一头雾水,“哪里找来的这么多人?”

宁休和他们一起来的高塘,前几天带着人到县城购物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他们要在这里扎根,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添置。

阿绾转头想跟杨殊说话,却发现他怔怔地看着前方,仿佛失了神一般。

阿绾莫名其妙,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

那里聚集着为数不少的难民,很多人围在一起说话。

怎么了?公子到底在看什么?

阿绾这样想着,就见杨殊举步往那边走去。

他走得不快,但目标明确,脚步坚定。

“公子!”家将们喊。

他没有理会。

随着他走近,围在一起的人群纷纷散开,转过头来。

阿绾“啊”了一声,看到了人群中间,穿斗篷的少女。

杨殊越走越快,到最后跑了起来。

人群自觉地分开,看着他一阵风似地跑近,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不管他人的眼光,猛地抱住了那个记忆里的人。

这一整个冬天,因为太过忙碌,也因为阿绾生气,没有人提起她。

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一天。

明月下的告白,木鸟上的比翼,密道里的相依。

每个瞬间,都牢记在心。

离开云京之前,没有看到她,他有点失望。但,从来没有过怀疑。

早就在她接受告白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什么处境,怎么可能因为这个离开他?

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拥有实力,回到有她的地方。

但是现在,她来了。

满满的喜悦充斥内心,杨殊只想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想抱她,就抱她。不管别人在不在,不管他们是不是看着。

人群哄笑起来,杨殊视若无睹,只将手臂收紧,将她按在自己胸口,闻着那熟悉的带着淡淡药草的清香。

“你怎么来了?”他笑着问。

“你在这,我能不来吗?”明微任他抱,虽然他抱得太有力了,有点疼。

杨殊的笑容更大了。

抱着抱着,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松开她:“你怎么这个时间到了?难道冬天出发的?”

现在刚刚开春,从京城到高塘,路况再好也得个把月,那她岂不是过年的时候上路的?

明微点点头:“十一月上路的。”

“路上走了四个多月?”杨殊看看周围,这些带着善意的笑容的难民们,“是因为他们吗?”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