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文低头:“两位再夸下去我倒是没脸见人了。”

“呵呵。”两个差役笑了笑,再度埋头喝茶,待喝过之后便道:“周老爷如今也算是有了功名,还是早些去衙门里登记一下,以后您也没什么劳役了,您家好多地也不用交租子,多好的事。”

“是,是,一定尽早登记。”周宏文连连应声。

两个差役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周宏文将他们送出门去。又叫了辆牛车送两人回去,推让一回,最后还是周宏文付了车资。

待送走两个差役,周宏文就跟金枝商量要去府城租房子住下。以备秋天时候的秋闱。

齐金枝倒是乐意,只是周淑英在齐家庄住惯了,有点不愿意挪窝,齐金枝劝了好一回才勉强同意跟他们去真亭府。

这厢齐金枝寻人给齐靖送信,周宏文和周淑英两个收拾行装。准备去真亭府。

除去莲花镇上周宏文一家动身搬家,长安城齐老牛老两口也准备了行装寻了镖队要去肃州。

齐老牛两口子心里急,也没收拾多少东西,只带了些银子还有随身的衣物外加一些药材之类的,统共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个包袱,看起来实在简便。

他们临走的时候,齐家几个姑娘都来送别,其间诸多依依不舍难分难别就不必细说,只说齐顾氏虽舍不得几个姑娘,然想到肃州儿媳女儿身怀六甲无人照料。也只能狠下心和几个姑娘告别。

等坐上镖局的马车,齐顾氏隔着窗子不住张望,待远远的再也看不着银竹几个的身影时,齐顾氏回头闷坐着直抹泪。

齐老牛有点看不过眼,扔过一个帕子道:“别掉那些金豆子了,多大的岁数了还哭,也不怕人笑话。”

齐顾氏一听急了,扔了帕子就去拧齐老牛的耳朵:“老不死的说什么呢,我舍不得我姑娘怎么了,老娘连哭都不成了。谁敢笑话,看老娘不打断他的腿。”

齐顾氏手劲挺大,拧的齐老牛耳朵疼,一边躲一边连声告饶。好一会儿齐顾氏才松手。

这连打带骂的好一阵,齐顾氏到底不再伤感了,很有兴致的和齐老牛谈起路旁的景致,说了好一会儿,看角落里坐着的两个丫头埋头偷笑,齐顾氏一眼横过去:“想笑就笑。偷偷摸摸做什么。”

齐老牛两口子走的急,并没有看着齐金枝送来的信,倒是银竹收了信,见上头写着周宏文考中秀才,也很替齐金枝高兴。

欢喜了一回,银竹把信收好,想着去谢家跟齐铜锁说说这件事情,她才收好信,还没动身就看到肖智带着满身怒气进屋。

银竹一看心知不好,赶紧起身,先帮肖智脱了外头的衣裳,又叫丫头打了水服侍肖智洗漱,洗好了再递过一块凉帕子给他擦脸,收拾妥当,肖智换了一身宽松的薄纱常服,在外边带来的热气总算是消散了些。

他转身坐在一旁的摇椅上,叫丫头给他端过一碗冰的酸梅汤来。

银竹几步过去笑道:“今儿虽热,可也没热的受不住的,吃冰酸梅汤难免肠胃受不住,照我说,还是拿玫瑰卤子化些水喝,倒是比那个好,又解渴又不伤肠胃。”

肖智皱了皱眉头,闷声道:“依你。”

银竹也没叫丫头动手,亲自取了玫瑰卤子兑了些温水给肖智端过去。

肖智一口气喝了一大碗水才长舒一口气,银竹看他没那么气了,便问道:“你今儿到底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瞧气成什么样了。”

肖智长叹一声,微闭上眼睛头靠在摇椅上淡淡说道:“我能受什么气?无非就是…陛下竟下令叫各地地方官遍寻奇石,着令每一地都要进上一种奇石,若是好,还要重生有赏,圣旨才发下去,我们翰林院许多翰林就联名上书请陛下收回成名,不要如此劳民伤财,可陛下竟然把我们叫去痛批一顿,陛下此等行为实在叫人心寒。”

银竹听肖智说完,长长的眉毛上挑,一副厉害样子:“陛下越发不像了,前儿闹着修皇宫修园子,这会儿竟然又叫地方进贡奇石,这不是不给百姓活路么。”

“可不是怎的。”肖智苦笑摇头:“咱们都是民间长大的,百姓疾苦也很知道,寻常上头没有要这要那的折腾,那些地方官都想法子刮地三尺,如今有了陛下的旨意,那还不更得变着法的折腾,你瞧着吧,为了这奇石,不知道叫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我如何不知道这个。”银竹也跟着肖智发愁:“我又不是那深宅大院里长大的贵女,这等事情看的多了。”

“是啊,看的多了。”肖智越发的愁苦:“可恨我无用,不能劝陛下改变心意。”

“莫多想。”银竹拉住肖智的手劝道:“陛下出错,做臣子的尽心规劝就是了,若是实在劝解不了,也别硬碰硬,非得弄出那文死谏的事情来,反倒是落个死都不安生,还要叫君王落得昏君之名,倒不如留得有用之躯,多替百姓做些事情,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就是了。”

肖智明白银竹的想法,拍拍她的手:“我知道你担心我一时冲动做出无可挽回的事来,你放心,我还不至于那样呢,我虽气愤陛下的行为,也心疼百姓又要遭殃,可我也不会为着这个就不要命似的劝阻陛下,我还得留着这条命好好和你过日子呢,没有和你白头到老,我怎么都要顾惜自己一些。”

银竹一听这话就笑了,一迭声的点头:“是呢,很该的,咱们不是懦弱无能,也不是胆小怕事,而是能明辩利害,心中虽有家国天下,可也得有父母妻儿啊。”

见肖智不说话,银竹继续笑道:“往后咱们好生过活,有余力的话,多做善事,尽力帮着落难百姓就是了。”

肖智拉着银竹的手静默了好一会儿,猛的睁眼:“娘子,若是,若是我想外放,你待如何?”

“外放?”银竹一惊:“如何就想着外放了?”

肖智苦笑连连:“当了这么些日子的官,我胸中书生意气还没磨平,这回就险些冒头去据理力争,幸好想到娘子才没做出那等事来,可这一回我没出头,万一下一回陛下再怎么着,我管不住自己可怎生是好?”

银竹一听这话没音了。

肖智继续道:“我外放出去,一来能保全自己,二来,也想着身为一方父母官,起码能护一方百姓,比呆在长安万事干瞪眼强多了。”

银竹低头想了好半天,抬头笑了一声:“相公说了算,只要你叫我跟着你,去哪都成,莫说外放,就是天涯海角我也跟随。”

“娘子。”肖智听的心胸激荡,一时动了情,紧紧拉住银竹的手:“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银竹抿嘴一笑:“即知道我的好了,以后就千万对我好一些。”

“一定,我若对不住娘子,叫我天打…”肖智话没说完,就叫银竹捂了嘴:“别说这些丧气话,你先与我说说想外放哪里?”

“蜀州。”肖智吐出两个字来。

“蜀州?”银竹重复一遍:“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怎么想去那了?”

肖智一笑:“都说蜀州穷山恶水,我看着倒好,蜀州山多水多又是四季如春,气侯是极不错的,若是好好的治理,许是能成为鱼米之乡,我想尽力试一试,这才不辜负读了这么多年书的辛劳。”

“你既然做了决定,我依从就是了。”银竹没有反对,笑着点头同意了:“你想法子去吏部活动活动,我这些日子好生整理行装。”

说到这里,银竹长叹一声:“老四和老六去了肃州,大姐人在真亭,咱们再去蜀州,长安城里咱们家的人越发的少了,以后,也不定谁也要外放出去呢。”

她这里叹息之声未落,就听得一个粗憨的声音:“二姐,二姐夫。”

音未落人已至,定眼一看,原来是老五的女婿鲁善。

第二百四十三章 忽悠

“二姐,二姐夫。”

鲁善一进门匆匆行了礼,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坐下来,又是叫丫头上茶上果子,又是指使小丫头给他绞了帕子擦脸的。

银竹和肖智也不以为意,总归鲁善就是这样的人,到谁家也不瞎客气。

“妹夫这是?”肖智问了一声。

“五妹呢?”银竹也问了一句。

“宝珠去八妹家了。”鲁善灌了茶,总算是觉得凉快一点,这才能安安稳稳和肖智说话:“二姐夫,我听人说陛下又要叫地方上贡奇石?”

“正是。”肖智苦笑着回答:“我们这些个翰林已经跟陛下进言了,可惜陛下不听。”

“都是朝中那些权奸撺夺陛下如此的。”鲁善捏紧拳头十分生气:“不说这个,就说如今我们御林军,说出来没的叫姐夫笑话,多少朝多少代过去了,我还没听说过哪朝哪代御林军给穿纸甲戴纸盔的,这是不打仗,就为着省钱叫御林军穿戴那个训练,可万一要是打仗,满城尽是纸糊一样的将士,姐夫你说能抵挡得住外敌几息攻击?”

“纸甲?”齐银竹和肖智都吓了一跳:“何至于此?”

“可不就至于么。”鲁善连声冷笑:“朝中相公们都说什么养着御林军太耗费银两,还说御林军整日吃干饭又不能出去打仗,做个样子就行了,没必要真弄那铁盔铁甲的,你说这叫什么话,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有养着兵见天打仗的吧,就为着这个,竟叫我们这好几万的禁军今年只有纸甲穿,真是可笑之极。”

“越发的不像了。”

肖智听了也挺气愤的:“这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么,陛下所为寒了百姓的心,朝中相公又叫将士不能用命,长此以往。大周朝还如何安稳?”

“反正我是气坏了。”鲁善拍着桌子发怒道:“如今禁军中乌烟瘴气的,能拍马屁送礼的就能升官,老老实实干正事的反而受打压,再者。自打于龙去了肃州,我在禁军中也没个投脾气的了,整日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叫人无趣。”

“世情如此,妹夫还是想开些才好。”银竹无奈叹了口气。又劝了鲁善两句。

鲁善摆手:“我心里清楚,总归我是冷了心肠,老叫我窝在长安受气我也受不住,我想着走动走动不拘去哪里,只要叫我能到地方上好好带兵就成,总归我也没有家累,跟宝珠两个去哪都能受得住。”

“妹夫也想外放?”肖智一听又惊又喜:“正好,咱们俩想到一处去了,我也觉得心寒,也不想搁长安呆了。想到地方上做官,既然如此,咱们两家好生活动一下去一处如何?”

鲁善想了想觉得这主意可行,去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才开始肯定各种不方便,有个亲人相互照顾岂不比孤鬼一个强上许多。

“好。”鲁善连连点头:“姐夫想去哪里?”

肖智一笑:“蜀州。”

鲁善大巴掌使劲的摸了摸头:“蜀州还不赖,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我觉得气侯比长安还好,那里土地肥沃,庄稼长的也好,只是路不好走。不过咱们既然是想躲安生的,去蜀州正好。”

能够得到鲁善的认同,肖智也挺高兴:“咱们俩想到一处去了,这样倒也好。这几****去吏部走门路,你也去兵部活动活动,待调令下来,咱们就一起动身。”

鲁善一边点头一边感叹:“唉,还记得年前咱们这些个亲友聚在一起多热闹,如今才几日光景就各自南北。往后还不定多早晚才能见一面呢。”

肖智拍拍他的肩膀安慰:“别想这些有的没的,总归早晚能见着的。”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齐银竹这时候却开口了:“去蜀州也能从肃州那边过,咱们就走那条路吧,到时候去肃州看看老四几个,再好生商量一下咱们去了蜀州该怎么办,另外,四弟妹精于机关一道,或者能帮咱们想法子把蜀州的天堑变通途呢。”

一句话,肖智和鲁善都沉默了下来。

“怎么的?”齐银竹登时横眉立目:“看不起四弟妹是个妇人?我还告诉你们,甭瞧不起妇人,要真比起来,你们这些大老爷还真比不上四弟妹呢。”

肖智见银竹发火,立马陪着笑脸解释:“倒真不是看不起四弟妹,四弟妹的本事我们也知道,平时说起来也极敬佩的,只是你说的也有点忒邪乎了,几千年都过去了,蜀州道路还是那么难走,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堪比上青天的事情叫四弟妹给办成了,你说这不是为难人么。”

肖智这么一说,银竹才没了火气,横了肖智一眼:“不试试谁知道成不成,反正咱们问问也不费什么力气,万一就成发呢。”

这话倒也真是,肖智和鲁善均知道齐家姑娘的脾气,也不敢反驳,都老老实实点了头。

鲁善甚至心里想着得亏齐宝珠比她姐姐性子好些,要跟齐二这般动不动就发火骂人,那得多吃不消,一边想,鲁善还一边状似关心的看了肖智一眼,那意思是,姐夫,当真是苦了你了。

肖智看到鲁善那可怜他的眼神,当下是又好气又好笑,同时也抛过一个眼神去:“你也甭跟我装相,我不信齐五脾气有多好。”

鲁善苦笑一声,说实话齐宝珠性子也没好到哪去。

肖智也递过一个同情的目光去,可怜了你这高大威猛的娃了。

鲁善无语哽咽。

齐银竹一看这俩人那目光,这火气就腾腾的往上蹿,不过,她也不乐意给肖智多大的没脸,也就没理会这俩人,直接起身出去。

鲁善和肖智看没人了,就仔细的商议了一番,包括如何走动关系,如何买动专管官员调遣之事的主事人,若是办成了路上怎么走,若是不成又待如何之类的。

鲁善素来是个大大咧咧粗憨的性子,他可没想那样细致,倒是肖智心细如发,想了许多情况,待两个人商量妥当了,眼瞧着天都快黑了,肖智留鲁善吃饭,鲁善哪里肯,立时就要说走,肖智狠留,鲁善还是不乐意,不过见肖智真心请他吃饭,只得说了实话。

“本来姐夫苦留是不好推辞的,可是娘子在家已然做好了饭食,我也说要回去的,总不能叫她空等吧,再者,说句老实话,姐夫家的饭菜还真不成,离我家娘子做的差了许多,如今我吃惯了娘子的手艺,再吃别人家的饭总是不对味。”

鲁善实话实说,老老实实的把心里话讲了出来,倒是险些将肖智给气个倒仰,赶紧摆手:“罢,罢,你得亏是在我家说这话的,我也不与你计较,要是在别人家这般说,你这分明就是结仇呢,你还是快些离了我眼前,省的我看着你就来气。”

肖智说了这么一席话鲁善也不气,乐呵呵的答应一声:“那我走了啊,得了空你和二姐到我家吃饭,我整一桌好席面。”

“憨货,又说这些做甚,还不快走。”肖智气的咬牙。

鲁善又笑了笑才拱手告辞。

范家

范二太太送媒人出去,回头看着范五姑娘气的什么似的。

她带着火气坐到椅子上,范五姑娘过来请安,范二太太冷声道:“请什么安,我算是白养你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怎么就不跟我商量一下,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母亲么。”

“母亲。”范五姑娘委委屈屈的垂下头来,小步挪到范二太太跟前,陪着小心道:“母亲莫气,我也是没办法的,说句老实话,我又何尝不想寻一个知情知意,情投意合的夫婿,可是谁叫我命苦呢,我名声尽毁,长安城里还有哪个高门敢要我,不要说做嫡妻,就是做妾,怕是也不好…”

说到此处,范五姑娘心里也挺不痛快的,便呜呜的哭了起来:“母亲待我恩重如山,我心里只将您当成亲生母亲一般敬重亲近,我时时盼着母亲能够长命百岁,幸福安康,又哪里愿意叫您生气,您若真气,便是打骂女儿都成,可千万保重身体。”

这番话范五姑娘说的真的挺情真意切的,叫范二太太什么火气都没了。

看着自己辛苦养大的姑娘站在眼前陪不是,范二太太心里也挺不好受的,她拉过范五姑娘的手:“可你,你也不必嫁到于家啊,那是什么人家,那个于家三房的大爷被陛下厌弃,好生生的五品官落得个看园子的下场,你要真嫁了他,还不得叫人生生笑话死。”

“别人自笑话他的,与我何干。”范五姑娘低着倔强的说了一句,看范二太太又要生气,赶紧小心过去在范二太太身边道:“母亲,您叫丫头们出去,我好生给您解释解释。”

范二太太强压怒火,挥手打发一屋子的丫头出去,之后转头看着范五姑娘,那意思是叫她仔细好生的说个清楚。

范五姑娘又坐近了一点,扳了范二太太的傍子又压低了声音:“有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我从来没跟母亲说过,因事关重大,我自来不敢透露出一丝半点,今儿我斗胆告诉母亲,母亲千万别害怕。”

第二百四十四章 许氏病

“你莫哄我。”

范二太太几乎不相信范五姑娘能有多重大的事情跟自己说。

“我要哄您我成什么人了。”范五姑娘急的赶紧诅咒发誓:“我若有一句话哄母亲,叫我舌头上长疔…”

“我信你还不成么。”范二太太赶紧阻止:“你这孩子,发什么毒誓,快呸掉。”

范五姑娘笑了笑,很快啐了两声。

“到底什么事。”范二太太这会儿打心眼里有些相信范五姑娘了,就催问了一句。

范五姑娘越发的郑重:“自打前几年我几乎每天晚上做一个梦,梦里断断续续记不太清楚,总记得长安城破,无数蛮夷杀进城来,将男丁杀死,女眷****,幼小的孩童有拿刀砍了头的,有从高楼上扔下来摔死的,还有吊到树上吊死的,其间情形惨不忍睹,我都吓醒了好几回。”

“什么?”范二太太吓了好大一跳:“怎么从来没听你提及?”

范五姑娘强笑一声:“这样的梦我如何敢说,我原来一直以为是噩梦,可直到一年多以前碰着一个风水师,那风水师对人提及长安地脉已无灵气,恐是不祥之兆,还说什么要早些迁都洛阳,我听了那话心里就犯起琢磨来,后来做的就更清楚了…”

范五姑娘越说声音越是低沉,到最后竟是哭了起来:“这两年我每日都担惊受怕,可又不知道如何跟父亲母亲提及,我…我不知道如何是好,父亲母亲疼我,我又如何不替父母兄长们打算,思来想去,嫁到于家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母亲,您若是信我,就劝父亲迟快外放。咱们一家离了这是非地才好。”

范二太太听着范五姑娘那些话,神情由惧转惊,再由惊转为感动,搂了范五姑娘拿帕子给她擦眼泪:“好姑娘。是母亲错怪你了,你也是一片好心为家里着想,以后,母亲再不怪你了,即是你打定了主意要嫁到于家。那就嫁吧。”

一边说,范二太太一边琢磨着范五姑娘说的这些话似乎并不像作假,而且,她也犯不着拿这样的事情来骗自己,如此,这事很有可能就是真的,那么…范二太太满心的惧怕,要真是有那等悲惨的事情发生,自家就必然得先想法子避开。

范五姑娘依在范二太太怀里:“咱们一家先外放出去等个几年,若是有那事能避开灾祸自然是好。要是没有那等事情,咱们再想办法回长安也就是了,总归比毫无准备好,我嫁给于大爷后,要真像我梦中那样齐家发达了,我也能靠着这些关系提携咱们家,要是没有这事,我一个女儿家家的就是活的苦一点也不算什么。”

这话说的,当真是情深意切之极,范二太太听的心里都感动。又将范五姑娘好一阵夸。

范五姑娘低头,只做害羞状,范二太太和她又说几句话就将她打发出去,过了片刻叫过一个小丫头来叫她瞅着些。等范二爷一回来就告之一声。

范五姑娘从范二太太那里出来,悠悠然回屋子里,她将这几年攒下来的头面首饰以及散碎的银子装好,又寻了几样好看的料子准备做荷包香囊,等着快成亲的时候送给于麒当礼物,同时又准备做一些鞋袜抹额类的小东西送给伍氏。

不说范五姑娘如何。只说于家。

自打于麒和伍氏说了范姑娘的事情,伍氏就留了心,常叫心腹丫头在许氏吃的饭菜里头放些叫身体衰弱的药物,才开始下的药剂量并不大,许氏吃了只觉昨身上办没力气,还以为是天气炎热的原因。

等了几日,伍氏叫将药下的多了些,许氏吃了就有点走不动路,再加上天气热,她也懒得动弹,便窝在床上不乐意起来,伍氏叫她去伺侯,她去后不一会儿就能站着睡着。

等着后来药越来越多,许氏彻底的躺到床上动弹不得了,整个人也显的又苍老又虚弱,她只说是叫伍氏给折腾的,在伍氏跟前不说,背过人去总骂伍氏老妖婆折腾人,这话叫伍氏听到,就又加了些叫人得风寒的药,这下子,可真把许氏折腾惨了,不只躺着起不来,还头疼嗓子痛浑身发冷,每天苦汁子成碗的灌下去也不见轻,不出几日功夫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伍氏见此只说免了许氏请安站规矩,可却又说许氏病了吃不得荤腥之物,每日只清清静静饿着就成,每天不叫许氏吃多少东西,只叫喝些粥吃几口青菜,许氏本就病的昏天黑地,看到那些饭菜就是生气,可也没力气折腾了。

待到于麒叫伍氏请人去范家提亲的时候,许氏已经瘦成一把骨头,也几乎去掉半条命。

这日,许氏躺在床上睡了半日觉,睁开眼睛只觉得饿到前心贴后背,就扯着干哑的嗓子叫人给她弄些饭菜来。

她才说完话,帘子一挑,许氏陪嫁丫头烟儿进门来,一进来就悄生给许氏一些饭菜:“大奶奶你快吃些,这是我特地买通厨娘从厨房里弄来的。”

许氏饿坏了,看到正经饭菜就跟饿狼似的眼都绿了,扑过去就吃,吃了一多半才缓过劲来:“烟儿,给我弄口水喝。”

烟儿一听立刻回身倒了水过来,许氏接过来喝了几口,这才跟又活了似的:“烟儿,还是你忠心,你放心,你的情我领着,以后少不得你的好处。”

烟儿赶紧摆手:“我是您的陪嫁丫头,一体一心都该为着您的,这也本是我该做的,如何就能叫您非得念我的好了。”

“好丫头。”许氏笑了笑,夸了烟儿一句。

烟儿待许氏吃完饭,就将碗筷收拾好,坐到床前低声跟许氏道:“大奶奶,您可留点心吧,您病成这样,那娘俩可高兴的紧呢,还商量着要娶个新奶奶进门。”

“什么?”许氏听了这话满心的怒火,本待坐起来,可试了试又无力躺倒:“什么新奶奶,烟儿,你与我说说清楚。”

烟儿看看左右,又出门探看一番,回身才跟许氏道:“我偷听着三太太屋里的丫头说话,好像是大爷在外头认识了一位姑娘,大爷心里喜欢的紧,回头跟三太太商量,三太太就说您病成这样也不好管家,家里急需要一个能理事的,就说要将那姑娘聘为平妻,只等她进了门就叫她管家。”

“真的?”许氏紧紧抓着烟儿的手连声逼问:“你没骗我,这是真的?”

烟儿使劲摇头:“我如何敢骗大奶奶,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真的,再没一丝假的。”

“好,好一个于家,好一个于大爷。”许氏这一气,一句话没说完就咳个不停,看那样子几乎要咳断气的,烟儿一看急了,赶紧扶起许氏来拍了好些下子,又叫她又喝了半口水,等了好半天许氏才不咳了。

她这一番咳嗽越发难过,待躺下的时候脸上赤红一片,眼睛都是红红的,脸上有许多的泪水看起来极其可怜。

许氏都成了这样子,可还是死撑着骂道:“于麒,呸,真不是个正经东西,早先装的对我情深一片,转头就勾搭上了别的姑娘,叫我知道是哪个臭不要脸的,我非撕烂了她的嘴不可。”

“大奶奶,大奶奶。”烟儿一连叫了好几声:“您赶紧躺好,别再骂了,不然一会儿又要咳个不停了,如今您就是再生气,也得先保重身子,等着您好了,多少事情做不得。”

烟儿劝了好一会儿许氏才不骂了,她躺好了,睁着一双因为瘦了好多显的更加大的眼睛直勾勾盯着烟儿:“烟儿,如今我也只能靠你了,你再寻个法子帮我打听打听,看看到底是哪家的臭狐狸精勾搭上了你们大爷。”

“是。”烟儿使劲点了点头。

许氏强笑了一声,回头从枕头下摸出一个细细的金镯子戴到烟儿的手上:“这是我早先得了的,如今我这样子也不好戴什么金银,你且戴着玩吧。”

烟儿也没推辞将那金镯子戴到手上,笑的一脸欢喜:“谢大奶奶赏,您放心,这事我一定仔细万分的帮您打听,一有什么消息就赶紧回您。”

“好丫头。”许氏赞道:“你奶奶这一身一命就交给你了。”

“嗯。”烟儿极为郑重的点头:“我必不负奶奶所望。”

许氏折腾了这一回身上又难受起来,说完那句话就有些有气无力,这会儿躺在床上又动弹不得,她直拿眼瞅着烟儿,烟儿心里明白:“大奶奶您先歇着,我出去将碗筷送到厨房,可别叫三太太知道我给您偷饭这事。”

说完,烟儿告退出去,提着食盒看着手上的金镯子,高兴的一蹦三跳。

许氏在屋里咬牙切齿的恨于家母子,本想骂上几句出出气,可还真没力气再骂了,嚷了两声,就这么没精没神的昏睡过去。

第二天,许氏就越发的不好了,几乎是多半天都在睡觉,伍氏问明白她的事情这才算放了心,回头就跟于麒说,叫于麒赶紧和范家商量婚事,在许氏生病的这段时间尽早完婚,以免多生事端。

于麒这时候哪里还管得着许氏,********都想着范五姑娘,悄悄去范家好几回,说是和范家商量婚事,其实是想见见范五姑娘,只是叫他失望的是,自打范家应下这门亲事,他就再没见过范五姑娘。

于麒心里明白这是规矩,可到底想的紧,急的心里火烧火燎的。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事成

“就藩?”

承平帝看到十二皇子递上的折子很吃了一惊,他招手叫过刘瑞来:“刘瑞,你可知道就藩之事?”

刘瑞努力回想,片刻之后才回答:“奴知道一点,本朝开国之时太祖皇帝分封诸皇子到各地,自此之后就有了藩王,这些藩王到了封地之后居住在自己所封之地的府城,无诏不可轻离,等于是将皇子圈到一处养着了,且藩王不得设相府,不得收取地方税务,为了补偿藩王,太祖皇帝亲自写了诏书,分封诸王可收取当地盐、铁、茶之利以供消费。”

承平帝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个朕倒也恍忽知道一些,太祖虽如此说,可分封的地方却没有一处产盐、产铁,能种茶树的,这话说了路没说也差不了多少。”

刘瑞笑了笑:“陛下圣明,因为分封之处多是穷山恶水之处,打从太宗时起,皇子们就不乐意分封出去了,就怕就藩之后一辈子不得离开藩地,要困死在那里,另外,许是皇子们多不善经营吧,奴才还记得早先也听人说过,太祖那几位皇子就藩之后过的都挺穷困潦倒的。”

“既然如此,十二皇子如何想要就藩了?”承平帝是百思不得其解。

刘瑞低头苦笑一声:“陛下,您想听实话还是谎话?”

“谎话如何说?”承平帝倒是起了兴致:“实话又怎么讲?”

“谎话就是大约十二皇子想为君父分忧,要到肃州杀敌去,实话便是,十二皇子就是在长安也过的穷困潦倒,应该是觉得反正在长安也没人看得起他,索性就藩出去,起码还有个藩王的名声,也能管管一地百姓的闲事,大约是比长安日子过的好些。”刘瑞越说声音越低,到最后有几分惧意。

他怕承平帝听了这话多想。认为刘瑞在指责他苛待了十二皇子。

谁料到承平帝还真没这么想,承平帝想了一下点头:“老十二日子过的确实不咋样,不过,朕却也不会优容于他的。既然他想就藩,朕就准了,总归这肃州也是贫脊之地,不只没有盐铁之利,连像样的地都没有。又不产稻子麦子,多数庄稼都种不成,朕倒是想看看他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也不是承平帝瞧不起十二皇子,实在是,承平帝记忆中,十二皇子一直长到十几岁才开始识字,也没学读多少书就建府出去,自打开府之后莫说读书了,饭都吃不饱,就他这样的能有什么能耐?还想要就藩。想去属地把日子过好,还选了肃州那么个地方,简直就是开玩笑嘛,自古以来肃州就穷的叮当作响,十二皇子这个又蠢又丑的过去还能怎么着,无非就是更穷了吧。

这么想想,承平帝倒有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心思,问刘瑞:“朕记得前几日得了信,西狄李太后带兵攻打肃州?”

“是。”刘瑞老老实实的回答:“于守备也往兵部递了信,说是西狄来势汹汹。他们拼死抵抗,险险将阳城守住,为此死了许多将士,城中百姓也多有伤亡。怕今年肃州税收越发的不成了。”

承平帝听了这话冷笑一声:“便是齐靖那个状元之才到了肃州都束手无策,老十二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说到这里,承平帝猛的想及十二皇子和齐靖还有于龙可都是亲戚,突然间,他自认为想明白了十二皇子的心思:“刘瑞,你说老十二不会是想去了肃州有亲戚关照。他日子能过的安稳些吧。”

呃?

刘瑞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想到十二皇子前几日送的他那些药材还有好些珠宝,刘瑞眯了眯眼睛笑道:“陛下圣明,奴才都没想到这事呢,还是您想的周全,奴才想许是如此吧。”

承平帝自认为想透了,得意的点点头:“这么着吧,你去问问丁相,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刘瑞赶紧领了旨意告退出去,至于说他去问丁相的意思,刘瑞想着十二皇子娶的那位齐家八姑娘可不是省油的灯,十二皇子是没读多少书,可这位齐八姑娘却是学富五车的,又素来最是聪明伶俐的,丁相那里肯定会打点到的,便也不着急。

晃晃悠悠的到了丁相府上,刘瑞一问丁相的意思,这老头想都没想就道:“安郡王想去就叫他去吧,反正不过是一贫如洗的地方,本就没人要的,他过去了也好帮着守守边防,算是为君分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