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她应该要习惯古代这种表兄妹近亲结婚好亲上加亲的事情,身边的例子是屡见不鲜。

“就像郡主和瑞王世子,也是嫡亲的表兄妹,知根知底的,以后郡主嫁过去,也不怕受欺负…”

阿菀:w!能不能表说了?她心情略复杂啊!

青烟见阿菀躺倒在榻上背对自己,无声地笑了下,顺手拿了件薄毯子盖到她身上。今儿会和小主子唠叨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公主吩咐的,青烟虽不知道公主为何如此吩咐,但仍是尽责地在小郡主耳边唠叨了一嘴。

阿菀不知道她家公主娘其实已经察觉到她对“表兄妹”成亲似乎有些心理上的抗拒——公主娘明察秋毫,虽不知道她为何如此,但公主娘可不想女儿积了什么心理阴影。所以在阿菀成长的阶段,只要有时机都会有丫鬟在她耳边唠叨着表兄妹成亲的例子,听得她从开始的心塞到最后的麻木。

阿菀虽然搬回了怀恩伯府,但是卫烜只要有空,依然会跑过来看她。

随着太后的松口,卫烜的刻意操作下,现下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康仪长公主府和瑞王府两家有婚约的事情了。

让人好笑的是,得知阿菀和卫烜定亲,竟然让很多家中有和卫烜年龄差不多的姑娘的勋贵朝臣们都松了口气,仿佛生怕卫烜长大以后,会从他们家挑世子妃似的。世子妃身份虽然尊贵,可是想到卫烜那混世魔王般的性子,根本消受不起这样大杀器一样的女婿啊。

如此,倒是让人有些同情起后半辈子要和个混世魔王绑在一起的阿菀来。

因为知道卫烜与阿菀有婚约,所以他上门来时,怀恩伯府的人并不拦他,反而很殷勤地将他迎进门来。怀恩伯府的人其实也挺奇葩的,除了看起来有些迂腐的大老爷罗昀,其他人巴不得卫烜天天上门来才好,即便卫烜名声不好,可是只要他能在太后和皇帝面前说上话,又有个执掌京郊大营的父亲,那就是一个香饽饽,只有巴结的份儿。

所以这段日子,府中的几位夫人都频频过来巴结康仪长公主,特别是二夫人,最是搞笑,在康仪长公主和阿菀这里刷了不少的存在感。

这日卫烜又捧着送给阿菀当零嘴的蜜梅过来时,便见到二夫人正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眉头还没皱起来呢,二夫人已经像闻到腥的猫一样,哎呀一声便迎过来了。

一阵脂粉味扑鼻而来,卫烜当场打了个喷嚏,跟在他身后的路平马上道:“这位夫人,请您退远点,世子对脂粉过敏。”

二夫人:“…”

等二夫人揉着帕子悻悻然地走了,卫烜臭着脸过来,说道:“浓妆艳抹的老妖婆,臭死了,你以后可别学她。”

阿菀一听,眼睛便转了转。

卫烜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忙跑过去,将那罐琉璃罐装的蜜梅塞给她,捧着她的脸在她脸蛋上吧唧亲了口,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公主府?很快就到孟妘的及笄礼了,到时候你们也要去观礼的吧?”

阿菀捻起一颗蜜梅放进嘴里,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腔泛开,让她忍不住眯起眼睛,含糊地道:“是要回去的。”

卫烜见她的注意力转移,终于松了口气,心里忍不住抱怨起来,女人抹什么脂粉,真是臭死了,以后等他将阿菀娶回家,一定不让她抹那些东西,清清爽爽的才好下嘴。

第60章

五月初九是康平长公主二女儿孟妘举办及笄礼的日子。

在孟妘笄礼之前的几天,康仪长公主夫妻带着女儿回了公主府,翌日康仪长公主便带着阿菀去了隔壁的公主府。

康平长公主看到妹妹过来,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亲自过来挽着她进了厅堂。

“妡儿她们姐妹俩个在玲珑院,寿安自去寻她们玩吧。”康平长公主笑着对阿菀道,叫了丫鬟带她过去。

阿菀知道这是要打发自己好姐妹俩说得体话的意思,心里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缠着要留下,听话地跟着丫鬟去了玲珑院。

等阿菀离开后,康平长公主脸上的笑容就失了几分,她挥手让屋内伺候的丫鬟婆子们都退到外面守着,便和妹妹大吐苦水。

“前阵儿我进宫,咱们那位皇帝就和我说,待妘儿笄礼过后,他便会下旨赐婚,择妘儿为太子妃。不仅是妘儿,他们还挑选了几家的贵女作太子侧妃…”说到这里,康平长公主心里有些疲惫,面上不免也流露几分出来,“我那二丫头虽没她二姐的温顺,也无妡儿的活泼可爱,却是个心思玲珑的,她看着清清冷冷的人儿,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着,这女人啊,若是活得太明白,若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一辈子都不会快活,有时候我都宁愿她像她两个姐妹般糊涂些才好…”

康仪长公主拍拍她的手,说道:“妘儿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应该高兴才对。”聪明些,总比愚笨的好,这世间女子活着不容易,特别是宫里的女人,聪明一些才能保全自己。

康平长公主摇头,“就怕她聪明反被聪明误,她的性子太孤拐,眼里又是个揉不得沙子的,哪里能适应宫里的生活?我这颗心一直提着,怕是一辈子都要为她操心了…”

康仪长公主很快明白自己多说无益,这姐姐现在需要的是个能倾听她说话吐苦水的人,只需要安静地听,并且附和几句,让她排谴了积在心里的郁气便成。孟妘进宫是注定了的事情,没有转寰余地,那么只能接受。

那边阿菀跟着丫鬟往孟妘居住的玲珑院行去,心里在琢磨着康仪长公主对孟妘笄礼的重视。

虽然没有明说,可是阿菀这当人家女儿的,天天和公主娘相处在一起,如何没发现公主娘温柔的表相下的异常,竟是对孟妘的笄礼十分的注重,还特地提前回公主府,并且将压箱底的一副宝贵的明月流珠的头面作为孟妘及笄的礼物。

那套头面做工精致,远观之如天上明月生辉,华丽之极,公主娘小时候还曾笑着和她说,等她将来出阁要给她作陪嫁之物,可现在却拿出来作孟妘的及笄之礼,让阿菀从中嗅到了某种不一样的气息。

一时间不得其解,阿菀抬头打量着公主府,一路走来,发现还未到孟妘的生辰,但是整个公主府里已经充满了喜悦的气息,那些丫鬟婆子们脸上的笑容看着极为喜气,显然是打从心里为主子高兴。

到了玲珑院,阿菀不需要丫鬟引路,便直奔孟妘的闺房。她和孟家姐弟几个玩得好,亲如兄弟姐妹,来往根本都不需要怎么通报,对彼此的闺房都挺熟悉的。等阿菀到达目的地,便见孟妘的大丫鬟素影正坐在槅扇前和几个丫鬟边聊天边扯绣线,见到她时纷纷笑着起身行礼。

“素影姐姐,二表姐她们可是在里面?”阿菀笑着问道。

“在的,先前三姑娘还叨念着您呢。”素影说着,便起身引她进去,同时去隔壁茶水间为她沏茶。

阿菀进了屋子里,便见到靠窗的矮榻上,孟妘懒洋洋地倚靠在那里,手里把玩着一个羊脂玉雕成的佛手。她的身材修长,秾纤合度,丰胸细腰长腿,身上穿着墨绿色的禙子,嫩黄色的镶襕边月光裙,肤白貌美,一双情绪清淡的墨色双眸,如两丸秋日清潭,仿佛看进人心里,璀璨夺目,气蕴内秀。

孟妡挨坐在她身边,一边喋喋不休地说着,一边往嘴里塞点心,孟妘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小妹妹唠叨,姐妹间的气氛挺和谐的。一个清傲如寒梅,一个娇美可爱,姐妹俩各有千秋,皆是美人。

见到阿菀到来,姐妹俩都很高兴,孟妡高兴于又有一个人可以听她唠叨了,而孟妘高兴于终于可以摆脱话唠的小妹妹了。

“听说你昨日回公主府了,在怀恩伯府可玩得可高兴?”孟妘探身抱着瘦弱的阿菀上矮榻坐,阿菀虽然一副病弱的模样儿,但现在还是个可爱的萝莉,很容易便能引起小姑娘们的那种萝莉情节。

孟妘看着清冷,其实也是个正常的女孩子,有时候喜欢左拥妹妹右抱阿菀,将两个萝莉都抱着,面上会露出笑容,让人能感觉到她的喜悦。

“还行吧。”阿菀简单地说了下自己在怀恩伯府的日常,果然见姐妹俩听了没什么兴趣,因为阿菀身体还没有恢复到正常人的健康,而且也是个定得住的,整天不是在屋子里窝着当宅女,就是去逛逛院子,生活呆板无趣,确实没什么可说的。

“过两日就是二姐姐的生辰了,到时候二姐姐行了笄礼,娘亲说二姐姐就可以说亲了。”孟妡挺振奋的,“不知道以后的二姐夫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像大姐夫一样英俊老实可靠,哎哟…”

小姑娘被她家二姐姐弹额头了,顿时只能捂着额头泪眼汪汪地看着二姐姐。

“你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孟妘淡淡地说道。

阿菀摸摸扭身过来寻安慰的小姑娘的脑袋,看了看孟妘,发现她脸色很平静,根本感觉不出害羞与否,太淡定了,这种淡定的表现,并没有像这时代的姑娘家一说起婚事就脸红害臊,恨不得躲到房里不见人才好。让阿菀联想到自家公主娘对她的重视,觉得孟妘将来绝对是个人物。

孟妡是个不记仇又好奇心重的小姑娘,过了会儿,又忍不住凑过去问道:“那二姐姐有想过要什么样的夫婿么?”

孟妘垂眼看她,见小妹妹不依不饶的,随口道:“像罗姨父那样的。”

阿菀一愣。

孟妡也愣住了,然后恍然大悟,兴奋地道:“罗姨父长得确实好看,听说勋贵中难有超越他的美男子,原来二姐姐喜欢长得好看的美男子啊!”

阿菀:“…”她觉得孟妘的意思是,喜欢她家驸马爹那种忠犬属性.吧,而不是喜欢他的俊美。

果然,就见孟妘朝她拍了一巴掌,“傻子!长得好看顶什么用?要听话才行!”

孟妡:“…”

阿菀想了想,发现她家驸马爹长得一表人才不说,私底下最是听她公主娘的话,只要公主娘说好的,他从来没说不好,只要公主娘不喜欢的,他也跟着不喜欢。公主娘不喜他看旁的女人,他便不看。

驸马爹妥妥的忠犬不解释。

孟妘果然有眼光!

虽说作晚辈的不议长辈是非,但是孟家姐妹都是奇葩,对外一个德行,私底下一个德行,所以很快地,孟妡便从她家二姐姐那里懂得了她为什么会觉得罗姨父好了,顿时握紧拳头道:“那我以后也要找一个像罗姨父那样又好看又听话的夫婿!”

孟妘耻笑道:“你个小丫头片子多大年龄啊,懂什么?要我说,将来找个沉默寡言的才好。”

“为什么?”孟妡一时间不解。

阿菀听明白了孟妘话里的意思,忍不住噗地笑起来。一个嘴巴闲不住的话唠,自然配一个沉默寡言又能包容她性子的夫婿,这样不仅可以互补,也能让生活少些波折。孟妡虽然有这么个小缺点,但是却是个活泼可爱让人喜欢的姑娘,孟妘有时候所说有话,都是为这小妹妹好的。

见阿菀笑了,孟妡又忍不住扑过来扒着她问笑什么,等听到阿菀的话时,她顿时恼羞成怒,扑过去挠她二姐姐。

三个姑娘在榻上玩闹起来,笑声从窗口传出去,让槅扇外坐着的丫鬟们也忍不住相视一笑。

孟家姐妹俩正玩得开心时,皇宫里,皇后的凤仪宫中的气氛却有些低迷。

皇后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不是出身侯门的自己能风光嫁给皇帝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是生养了两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并且还是皇帝的长子长女,给她争了不少脸面。

作为一个母亲,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了,她自然对孩子们的亲事极为关心,特别是太子的婚事,太子妃可不单单只是儿媳妇,若无意外,将来还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自然要慎重。

可是,当知道皇帝并没有和自己商量,便定下了太子妃人选,皇后几乎要炸了。

即便是以夫为天,但是作为正妻,且还是孩子的母亲,孩子的亲事怎么着也应该和自己提前说一声,商量一下,征询下她的意见吧,而不是决定好了才来告诉自己,显得她这个皇后简直是摆设的。

可不就是摆设嘛,皇帝压根儿没考虑过皇后的意愿。

皇后僵硬着脸坐在那儿,文德帝端着茶盏垂眸慢慢地品着,等着皇后回神。

皇后定定地看着皇帝平静的俊脸,微垂的眼睑覆住那双威严毕露的双眸,终究是没那勇气和他闹,只得僵硬地道:“皇上几时决定的?其实除了惠安,这京城里还有很多姑娘是不错的,像安国公、镇南侯、承恩公府里的姑娘也是不错的…”

“是不错,不过太子妃只有一个,朕觉得惠安是个不错的孩子,你也是看着她长大的,应该知道她是什么品性的。”文德帝淡声道。

想到孟妘那清清冷冷的模样儿,虽贵为郡主,却有个孤拐的性子,皇后便有些不得劲,她其实更喜欢自己娘家承恩公府的姑娘,温柔识趣,惯会说话,又会讨好自己这作姑母的。知道皇上今年会为儿子择太子妃,所以这段时间她一直宣娘家姑娘进宫说话,为的就是让她们在太后和儿子面前露个脸,让他们知道承恩公府的姑娘堪当太子妃。

可是,计划却被皇帝打乱了。

皇后有些不甘心,嗫嚅地道:“是不是太草率了…”

“母后也同意了!”文德帝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烨儿是朕的长子,也是太子,朕自是要为他好好打算,所以惠安是最适合的。”

说着,见皇后那副迷茫不解的模样,文德帝忍不住用手按了按额角,若是郑贵妃听他这般说,早就能领会他的意思,反观皇后,很多事情需要说得更明白才行,简直愚不可耐。不过,皇后蠢点也好,前朝和后宫都需要平衡,有个蠢些的皇后也省心。

皇后虽然没明白皇帝的意思,但是夫妻近二十年,见他的神色不对,便明白自己可能又闹得他不开心了,只得不甘不愿地认下这件事情,又道:“那太子侧妃呢?皇上可有什么人选?”

文德帝看向她,看得皇后又莫名时,闭了闭眼睛,说道:“烨儿的身子不好,太医前阵子为他请脉,说他这几年不宜近女色,所以朕觉得,先封太子妃,侧妃之事以后待他身子好些再议。”

“哦。”皇后干巴巴地应了一声。

文德帝忍不住又看向皇后,皇后今年虽然快四十岁了,但保养得好,看着也像三十岁左右的美丽妇人,能生出太子那般秀雅无双的孩子,皇后自然是长得不差的,只可惜嘴笨愚拙,不够机灵,十分的美貌也被呆滞的模样给削了几分。

皇后年轻时文德帝也宠过她一段日子,只可惜朽木不可雕,两人的思维不在一个层次上,文德帝终究没办法和她沟通,夫妻便渐渐疏远,随着这后宫中的美人儿越来越多,皇后也渐渐老去。

“皇后好生歇息,朕还有政事忙。”说罢,文德帝便起身离开。

皇后忙起身恭送皇帝,等他离开后,想到先前皇帝说的事情,气得胸口发疼。更让她生气的是,才从凤仪宫出去不久的皇帝,明明说政事忙,可是抬脚就去了朝阳宫,差点让她抓烂了帕子。

清宁公主过来时,便见到母亲恨得咬牙切齿的模样,心里一惊,忙过来坐到皇后身边,忧心地道:“母后,您怎么了?先前父皇来说了什么?”

皇后心里委屈,和女儿道:“皇上早就为烨儿选好了太子妃,竟然不通知我一声…”

“什么?”清宁公主大吃一惊,顾不得安慰她,忙问道:“父皇可是择了谁?”

“是康平家的惠安。”皇后对这女儿极是信任,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和女儿说的,反正女儿懂事,不会透露出去。

清宁公主听了又惊又喜,同时也为太子哥哥高兴。她家哥哥在这宫中活得不容易,她总想让他高兴一点,知道他心仪孟妘,虽然觉得孟妘不是最好的人选,依然想要让太子如意。没想到太子妃竟然会是孟妘,清宁公主打从心里高兴。

皇后见女儿高兴的模样,顿时不开心地道:“你如此高兴作甚?”

清宁公主笑道:“女儿是为太子哥哥高兴,太子哥哥年纪大了,本就应该迎娶太子妃了,现下定下来我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女儿自然是高兴了。”

皇后意难平地道:“可本宫更喜欢你们舅舅家的姑娘。”

清宁公主笑脸一僵,眼中露出嘲讽,他们舅舅家不过是因为是皇后母族才被封为承恩公,子孙根本没什么本事,若让承恩公府的姑娘成了太子妃,恐怕不仅不会成为太子的助力,反而会拖累太子。

所以,还是孟妘好。

皇后见女儿不说话,又继续道:“你父皇这次只给你太子哥哥择了太子妃,竟然没有配侧妃,简直是在寒酸烨儿。便是烨儿身子不好,也可以先将人纳进去,以后身子好了不正好…”

“母后!”清宁公主头疼地打断她,“父皇如此正好。”

皇后顿时气了,“哪里好?分明是在寒碜你哥哥!”

清宁公主:__!头好疼,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稍晚一些,清宁公主让人悄悄给在东宫的太子捎去了消息。

太子坐在明亮的琉璃灯下,展开妹妹让人送来的小纸条看罢,清俊雅致的脸庞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就在康平长公主为二女儿举办了热闹的及笄礼后的第二日,朝堂上传来了消息,皇帝亲自钦点康平长公主之女——惠安郡主为太子妃,于两年后举办婚礼。

第61章

惠安郡主被皇帝钦点为太子妃的消息传出去后,整个京城顿时哗然。

自从太子渐渐长大后,他的婚事也被摆到了朝堂上。朝臣皆知太子体弱,撇除这个缺点,太子才思敏捷,文彩斐然,德行兼备,实在是挑不出什么缺点,因他是嫡长子,虽然体弱,但是封为太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盼着他年纪大些,身子养好了,乃为江山社稷之福。

先前太子身体不好,皇帝也推着没给他选太子妃,让朝中支持太子的朝臣们心中不定,特别是随着其他的皇子渐渐年长,朝堂上暗潮汹涌,太子的地位也有些岌岌可危。现下太子妃定下来了,大家也松了口气,只盼着太子妃进门,若是能早日诞下皇孙那就更好了,届时太子的位置也更劳靠。

知道太子妃是康平长公主之女惠安郡主时,京城里羡慕嫉妒失望或者庆幸等等,各种反应皆有之,不过不论人们对此事怀着什么样的心事,太子妃的人选已经定下,无法改变。

不说前朝,后宫里的女人们也因为这事反应不一。

卫烜坐在随风院的水榭中喝着冰爽的酸梅汤,翘起小腿,眯着眼睛听下属的报告,忍不住笑起来。

“贵妃娘娘不小心失手砸了一套青花瓷器?看来火气很大啊。”

卫烜上辈子嚣张了近二十年,很少会将人放在眼里,便是郑贵妃是姨母,于他而言也不过是个讨他欢心的女人罢了,没将她放在眼里,所以并不太了解郑贵妃为人。当然,这也有郑贵妃太会装之故,她装了一辈子也算是个厉害的了。不过能让这般会装的女人失手打翻了器具,可见她对于孟妘成为太子妃之事极为介意。虽然康平长公主只是个嫁了人的公主,但是她在太后和皇帝面前都能说得上话,便是太子最好的助力,可不是让郑贵妃气急败坏嘛。

郑贵妃原是希望太子妃人选最好是从承恩公府中挑选的,为此她还特地拿话暗示了皇后一翻,原本见最近段时间皇后频频宣召承恩公府的姑娘进宫陪伴,心里还暗暗高兴,可谁知皇帝竟然根本没有和皇后商量,就擅自定下了太子妃人选。

郑贵妃还是失算了,她没想到因为皇后总是出昏招,皇帝并不太信任皇后的眼光,同时对于太子妃人选,皇帝更是觉得和皇后没什么好商量的,便这么定了下来。

郑贵妃的如意算盘没成,想到太子以后会有个得力的岳母帮衬,一股气哪里顺得过来?

郑贵妃吃瘪,卫烜自然是高兴,不过高兴过后,想到文德帝一点面子也不给皇后,不由得撇了下嘴。

听完了宫里各宫人的反应后,卫烜挥手让人退下。

太子妃定下了,婚期就定在两年后,时间倒是还算宽松。卫烜回想了下上辈子孟妘的战斗力,以后有她在宫里镇着,皇后想犯蠢也不容易,上辈子若非太子死了,孟妘受太子连累病死宫中,恐怕笑到最后的人便是皇后了,哪有郑贵妃的份儿。

以前卫烜对太子之死便带着怀疑,这几年频频进出公主府,因为阿菀的原因也与孟家姐弟熟悉起来,体会到孟妘的能耐后,卫烜可不觉得太子真的如同上辈子所得知的那般,是死在女人身上,恐怕其中还另有隐情。

想到这里,卫烜对路平道:“带话给常演,让他盯紧了东宫,注意一下太子殿下身边伺候的人。”

路平应了一声。

这辈子既然选择太子作同盟,卫烜便不允许太子像上辈子那般英年早逝,便宜了三皇子。他还想嚣张一辈子,自然是要选一个能容忍他的人。太子是个聪明人,比心胸狭窄的三皇子和阴毒的五皇子好多了,且有孟妘在,卫烜又多了几分自信。至于其他的皇子,因生母份位不高,卫烜并没有太将他们放在心上。

默默地将上辈子的事情回想一遍,卫烜丢下手中的碗,理了理身上的衣服,看看天色,准备去公主府寻找阿菀。

只是才方出门,卫烜便被人拦下了。

荣王笑容灿烂地走过来,伸手揽住他的肩膀,“阿烜,今天天气好,咱们去味珍斋品一下那里的味珍鹅如何?”

卫烜抬头看他,嫌弃地道:“小皇叔,不是我说你,你最近吃得太多了,这脸都圆了一圈,以后会变成胖子的。”

荣王听后摸了下自己肉了不少的脸,皱着眉思考了下,最后露出一副取义成仁的表情,“美食之下死,作鬼也满足!为了这天下美味,变成胖子又何妨!”说着,不由分说将他拖走了。

跟着荣王和卫烜的侍卫们对视一眼,只得无奈地跟上。

味珍斋是京城有名的老字号酒楼,据闻里面有八奇,此八奇乃是聚集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食材做成的八珍脍,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这八珍脍的手艺听闻是味珍斋的掌柜祖传秘方,旁人根本学不来,导致这味珍斋客源不断。

到了京城味珍斋,荣王在这里有雅坐,不必像那些在大堂中的人一样排号就能进去了。

跑堂的小二早就认识荣王这经常上门来的吃货,殷勤地过来招待,很快便将他们点的一盘盘美食送了上来,再付带一壶花雕酒。

等店小二下去后,雅厢的门关上,侍卫守在厢门前。

雅厢的窗户对着内城河,从窗户往下看,可以看到内城河连接着的湖泊,湖面波光粼粼,停了几艘画舫,远远地便能听到丝竹之声传来。

卫烜打量周围一眼,倒是个适合说话之地,不仅厢房间隔音,也不怕有人在外头偷听。

“来来来,咱们先饱食一顿,吃完了才好说话。”荣王不由分说,拿起筷子就开始大快朵颐,也不拘什么长辈的仪态,直接拿卫烜当成了平辈来看。

卫烜见他那豪迈的吃相,嘲笑道:“若是让宫里的人看到你这等毫无仪态的吃相,指不定皇祖母要送几个嬷嬷过来好生教导你礼仪了。”

荣王吃了一块烤得酥脆的味珍鹅,外表酥脆,里面肉汁肥美,再配上调制的酱汁,简直极品的口味,饶是他在宫里吃惯了御厨做的东西,依然觉得这味珍鹅做得极为地道,不愧是对食物最讲究的味珍斋,每次推出一样菜式,都是难得的美味。

“不要紧,反正在宫里,我的礼仪素来极好,自然是不会让他们瞧见的。快点吃吧,冷了就不好吃了。”

一大一小的男孩都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又面对一桌美味,简直是风卷残云,很快便将一桌子的食物扫光了。不过比起荣王纯粹在享受,卫烜却用心记下每一道菜的味道,默默地算着它们哪种适合阿菀吃,等会儿好带些去给阿菀尝尝。

“你在想什么?不会是想康仪姐姐家的寿安吧?”荣王腆着肚子坐在靠窗的榻上,手里捧着一杯茶,看起来惬意无比,那张与文德帝有几分相似的英俊的脸庞,因为这两年的胡吃海塞,圆了不少,看起来就颇有肉感。

“关你什么事?”卫烜不喜外人提阿菀,连说她的名字都觉得是一种玷辱。

荣王瞥了他一眼,早就见识过这凶残的小孩为了寿安暴发的战斗力,也不去撩他,说道:“太子妃定下了,没想到会是康平姐姐家的惠安,这下子有好戏看了。皇嫂似乎不喜欢惠安,奈何太子殿下却喜欢得紧,清宁看着心情也不错,很是满意,郑贵妃却有些失意了。”

这是卫烜先前就得到的消息,听到他说没什么反应,淡淡地“嗯”了一声。

荣王和他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阵子,见他始终淡定地坐着,甚觉无趣,最后道:“皇上近来对我没那般提防了,太后也和颜悦色不少,看来你说的是正确的!”

这时,卫烜终于舍得转脸看他,施舍他一个眼神,“那是自然!听我的准没错。”

荣王见他傲娇的模样,忍不住过去揉揉男孩的脑袋,不理会他恼怒的表情,笑得爽朗,“是,听你的准没错,这辈子叔就和你混了!”

卫烜踹了他一脚,不喜他近自己身,只有阿菀能摸他,其他人算毛啊!

等离开味珍斋时,卫烜叫店小二打包了几份吃食,让人装在食盒里,打算拎过去给阿菀尝尝鲜。

荣王继续嘲笑他,“男儿志在四方,哪有人像你这般儿女情长的?虽然寿安是你的小媳妇不假,可你也不能这般宠媳妇,小心将来她爬到你头上撒野。”

就算他不宠阿菀,阿菀上辈子也早就爬到他头上撒野了。他宁愿意阿菀爬到他头上撒野,也不愿意见她对他客气有礼,将他当成亲人看待。

走了一段路,听到荣王还在啰啰嗦嗦的,卫烜赶他,“行了,我才多大啊,和我说这些做什么?我就是喜欢捧她,死在她手里也甘愿。”

“没出息!”

两人一路斗嘴到了康仪长公主府,荣王突然啊的叫了一声,“我去年佛诞日时在枯潭寺说要送寿安一只丹顶鹤作见面礼,到现在还没送呢。丹顶鹤就养在宫里的广阥海中,都忘记让人给寿安送过来了。”

“那就别送了,送过来我就让人宰了熬汤。”卫烜一脸煞气,才不能让阿菀收其他男人送的东西。

荣王呆了呆,微圆的脸转头看他,不可思议地道:“难道我送寿安一只鹤也碍着你了?你是个男子汉,别太小气。”

卫烜没理他,抬脚进了公主府。

荣王也挤了进来,去给康仪长公主请安。

康仪长公主见荣王过来,不禁有些奇怪,“你怎么出宫了?”

荣王憨憨地笑道,“听说味珍斋出了一道味珍鹅,弟弟嘴馋,便去求了皇帝哥哥,出来寻阿烜一起去尝尝鲜了。”

康仪长公主忍不住掩嘴失笑,见这个弟弟比一年前脸圆了一圈,从一个翩翩少年郎变成个小胖子,对他的吃货属性无语。也不知道从何起,这弟弟突然变成了个吃货,立志吃遍天下美食,宫里的御厨做的东西吃腻了,便向往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