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家的香肠又卖了两百多斤。

从下塘集买的猪肉果然比不上清南村用橡子果喂出来的猪肉嫩,所以价格自然要低一些。

猪们在天有灵的话,怕也要委屈地喊冤:你们不给吃饱、吃好,咱肯定是比不上清南村的猪肉嫩,没光长排骨算是对得起你们了;要是咱也整天吃掺了橡子果儿的猪食,保管也长一身嫩膘肉。

过了几天,张槐就找人来杀了两头猪,除了肥肉和猪头猪下水,合适灌香肠的猪肉全灌了香肠。

青木就建议他卖了肥膘肉,又在集上买了些猪肉,多灌些香肠,等毛掌柜来的时候,好一把兜给他。

这回郑家自己却没有做,这等于是把赚钱的机会让给张家了。

张大栓父子那是感激不尽的,这么一倒腾,那赚回来的银子可不是够买几亩地了,因此,浑身都是干劲。

张槐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大厨天赋,跟菊花学了一下午,这灌香肠居然没让爹娘操一点心,他给肉拌作料、教他娘灌香肠,做得有板有眼,一点也没再麻烦菊花。

要说这下塘集的猪小肠最近可是好卖的很了,弄得屠户们想不通是咋回事,猪小肠天天老早被人买走。那么一点东西有啥吃头?又比不上大肠肉厚,两文也不嫌贵。

这个冬日,清南村的人是开心的。

看着那猪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一个劲地长膘,喂猪的人伺候着这些畜生无怨无悔,人生好像多了些盼头。

这天赵大嘴娶亲,男娃们都哄过去帮忙。

穷热闹,穷热闹!乡下虽然穷,遇到这类婚丧嫁娶的日子,那是十分的热闹的,左邻右舍也全部出动,参与进来。

一大早,迎亲队就被派了出去,因为新娘子住在二十里外的村子,要是不早点出发,到晚上不能按时接回来,误了时辰可不好。

因为青木在帮助记礼簿子,不在迎亲队伍里,张槐也就不想去。

他见赵三叫自己,便对他说道:“我在家帮忙,反正这头也是要留人的。让三顺去吧。”

刘三顺如今见了张槐就不自在,正盯着他哩,见他推自己去,就不乐意了:“那我留在这头,你去迎亲好了。”

赵大嘴见俩人推脱,奇怪地问道:“咋都不想出去哩?往常不是都抢着去迎亲么?我媳妇家可是有好些堂姐妹,还有表姐妹,你们去迎亲,没准就被谁家闺女相中了,到时候让我媳妇帮着说媒。”

他今儿特高兴,开口媳妇闭口媳妇的,仿佛媳妇已经接回来了。

可是,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两人更不乐意去了。

张槐笑对刘三顺道:“你赶紧去,这一去说不定就捞个媳妇家来了。”

他以为刘三顺定会颠颠地去了哩。

谁知刘三顺笑着对他说道:“咱这模样也没你长得好看,还不如你去。你往那一站,怕是那些女娃子哭着喊着要嫁你哩!”

迎亲的队伍因还差一人,正等着两人派出一个来好出发呢,听了刘三顺的话,轰然大笑起来。

刘三顺可不是打趣张槐,他还真是这么想的。

他心道,最好有人瞧中你了,媒人上门,你爹娘等着抱孙子,没准就帮你定亲了;我家反正兄弟多,我大哥就要添儿子了,我二哥也要娶亲了,我晚点娶没事,有的是时候跟你拼,拼得你先成亲了最好。菊花还小哩,她这两年肯定不会跟人定亲的。

他不知道槐子跟表妹玉芹的事,所以这么想。

第一百六十零章赵大嘴娶媳妇

第一百六十零章赵大嘴娶媳妇

张槐见这小胖子今儿也不晓得为啥,跟他耗上了,气恼地瞪了他一眼,心里想怎么推脱才好。

他虽不至于自作多情,认为人家女娃子见了他就哭喊着要嫁他,但经历了玉芹的事,那也是心有戚戚,生怕麻烦上身了。

赵三不等他开口就笑骂道:“你们尽做白日美梦哩,人家闺女嫁不出去么?甭在这耽搁了,你俩都去,再晚了新娘子就接不回来了。”

二人无法,只好一齐都去了。

接新娘子用的是牛车,上面挂着红布,倒也喜庆。一群男娃们热闹地涌出村子,边走还边喊,说等新娘子接回来,老远就放鞭炮提醒,新郎听了要出村接着才好。

这娶亲的热闹,菊花也是想瞧瞧的,她还没瞧过哩。

杨氏见她想去瞧热闹,忙给她出主意:“你去赵三叔家呆着,逗小宝宝玩一会。等新娘子进门的时候,不用挤人堆里,在他家就能瞧见。”

菊花点点头。

吃过午饭后,便也学着梅子她们,揣了只鞋底子,邀上刘小妹,一起来到赵三家——赵三家住在赵大嘴家隔壁——专等新娘子进门。

小石头的妹妹长得越发粉嫩,那小脸肥嘟嘟的、软绵绵的,菊花爱得不行,抱着小娃娃不撒手,逗得她不停地笑。

石头念了书,亲自帮妹妹取了个名,叫赵清。

他想着,清南村靠着小青山,挨着小清河,虽然写法不一样,却都有一个“清”字,因此取了这个名。

他也是怕他爹胡乱给妹妹取名。因此抢先取了一个。他爹自己叫赵三,帮他取的小名叫石头,要是帮妹妹取。肯定也是没好词。

菊花听他叽叽喳喳地跟自己解释,一面心里好笑,一面夸他这名儿取得好。

见儿子听了菊花的夸奖。得意洋洋的样子,石头娘白了他一眼道:“就你能耐。”

有菊花抱着闺女。她赶忙快手地把家里收拾了一遍,这才过来跟他们说话,往常她可都是将闺女绑在背上干活的。

菊花问道:“婶子,今儿赵家的客人多么?”

石头娘道:“也不是很多。咱赵家亲戚本来就不多,剩下的都是村里人了。总共有十来桌人吧。”

刘小妹笑道:“我瞧外边闹哄哄的,还以为有十几桌客哩。”

石头娘接过小赵清哄睡了后,三人边做针线边说话。等新娘子来了好瞧热闹。

石头娘笑问道:“你俩晚上去吃酒席么?”

菊花忙道:“不哩。我哥不是在那么。也没拿多少钱,还去两个人吃酒席,不好意思哩。”

刘小妹笑道:“你哥是帮忙的,帮忙的自然要管一顿饭了,吃酒席是另外的。不过我也是不会去的,那么多人,吃饭也不自在哩。”

菊花点点头,她就是这么想的。

石头娘笑道:“我就猜你俩不会去吃酒席。所以我就想,晚上你俩就在我家吃,我也不费事烧旁的菜。就用腌菜煮橡子豆腐,吃个自在,省得去吃酒席还要跟人挤。”

菊花摇头道:“婶子还是去吃酒席吧,省得煮饭。我们瞧了新娘子就要回去了。我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哩。”

刘小妹也说她家住得近。不在这吃,反倒叫菊花上她家去吃饭。

菊花失笑道:“甭再说了,又不是客,还要你们留个不停。石头,我好像听见炮仗响哩,你去瞧瞧,是不是新娘子来了。”

小石头忙飞奔了出去。

过了一会又飞奔了回来,高声道:“来了,新娘子来了哩。”

三人果然听见锣鼓声远远地传来,便急忙收起针线,往外边院子里来。

到了院子里还没站稳,就见李金香、梅子、小燕、小秀、小翠等一群女娃子涌了进来。

原来,她们也是想瞧热闹的,又不好意思到外边跟人挤,因此来到这旁边的院子里隔着院墙瞧,好歹这院墙还能遮挡一些,也省得被人说闲话。

大家嘻嘻哈哈地选好位置,站的角度正好能清楚地瞧见赵大嘴家的院子。

待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簇拥着那披红挂彩的牛车过来后,这边等着瞧热闹的人也哄地炸开了,一时间欢笑声和吵闹声不绝入耳。

其实,这婚礼几乎是简陋和寒酸的——一应迎亲和陪嫁的东西都十分的简单朴实,没有什么虚华的东西;但这婚礼又是热闹和隆重的,全村的人都喜气洋洋,满脸带笑地迎接新娘进村。

赵大嘴穿着大红的喜服,黑红的脸上泛起了灿烂的笑容,望着停在自己面前的牛车,搓着手掌嘿嘿傻笑着。

他那憨憨的样子惹得周围人哄笑起来,纷纷嚷着让他赶紧搀了新娘子下车。

李耕田的媳妇方氏和女方的一位媳妇是充当喜娘的人,她俩一起上前,把新娘子给扶下了车。

新娘子也是一身大红喜服,蒙着红盖头,身量很高,被扶出来后有些局促地站在那,两手绞在一起。她虽然看不见,似乎能感受到四周看热闹人的目光,因此很紧张。

女方的那个喜娘示意新郎背起新娘——新娘子是要背进门的。

赵大嘴急忙上前,望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新娘子傻笑了两声,比划了一下,转过身在新娘的面前蹲了个马步,等新娘子趴到自己的背上。

可是等了半天,啥动静也没有。

他回过头,诧异地低下头歪过脑袋,从新娘的红盖头下往上瞧,一边问道:“咋了?腿坐车坐麻了?”

四周的人本来还忍着,看他俩要如何动作,这会儿实在是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菊花见他这样也是不觉莞尔,梅子和李金香更是笑得捂着嘴——外边可是有好多的人哩,她们也不敢放肆。

菊花觉得自己个子有点矮,脖子伸着有些难受。便使劲地扒着梅子的肩膀对外瞧。

就听李长星大叫道:“怕是麻了哩。大嘴你好没眼色,这么多人在这瞧着,你还问人家。人家今儿可是新娘子哩。咋好当这么多人面回你话。你还不抱她进去,回头该摔倒了。”

赵大嘴听了信以为真,弯下腰伸出胳膊。一手搂着新娘的脊背,一手放在新娘的腿弯。就要抱她进去。

那新娘子急了,见这憨人尽听人说,又羞又气,便伸手推开他,不让他抱,并扳过他身子把他的肩膀往下压,示意他蹲下。

旁边人看了。笑得直跺脚。

刘二顺笑对李长星道:“瞧新娘子急了。星子,你图嘴巴快活,看大嘴媳妇往后不整你,有你好受的。”

李长星笑眯眯地说道:“这样才热闹么!再说,抱进去有啥不好?赶明儿我娶媳妇的时候,就抱她进门。”

赵大嘴见新娘不让自己抱,要自己背,这才晓得李长星在捉弄自己。

他也不生气,嘿嘿笑着蹲下,待新娘趴到背上。才背着她站起身,还用手托着她的腿弯往上送了送,惹得众人又是一阵笑。

他本是转身就走的,走了两步好像又想起啥来。回头对着赵三院子里的一帮女娃喊道:“你们都过来呀——到房里来陪陪桂枝。她刚来,也没个人说话,你们来陪……”

后边的话被新娘子给捂住了嘴吧,说不出来了。

这下子把里里外外看热闹的人给乐得,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菊花跟梅子也是笑得抱作一团。

她觉得这赵大嘴实在是逗,在人前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媳妇的关心和爱护,可是今儿是人家刚进门第一天,这么多人瞧着,他也不懂得含蓄一点,还没拜堂哩,就这样起来。

这个桂枝还真是有眼力,只见一面就相中了他憨实的性子,这个夫婿算是找对了。

可是赵大嘴既然这么说了,大伙当然要给新娘面子,过去跟她说说话了。于是,一群女娃就从院墙后边出来,绕到赵大嘴家院子里。

这一群人立马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连那送亲的人也盯住看个不停。

因菊花蒙着面巾,在这一群人中实在是异类,格外的打眼,那些人好奇地打量着她,有人还问旁边清南村的人,为啥这个女娃不露脸哩?

刘三顺正好站在附近,他不高兴地接道:“人家高兴,不成么?”

那送亲的人就生气了——送亲的人可是尊客,问一句话就这样被冲了一顿,他当然不高兴了。

因新娘子是老成的外甥女,那送亲的人中间就有人知道郑家有一个丑女的事,忙扯了扯他,不让他再说,又低声跟他说了缘故,那人方才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