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槐听了松了口气,笑道:“我就是这么想的。把身子养好了,再慢慢生就是了。”

这话听的何氏好笑不已,白了他一眼。

虽然把成亲的事不提起但是,从此后,何氏对菊ā更加上心起来,只要家里做了啥好吃的,准会送菊ā一份;又常叮嘱杨氏,要让菊ā多歇息养着,别累着她。

弄得杨氏笑呵呵地说道:“我说槐子娘,菊ā可是我闺女又不是捡来的,我能不对她好?看样子我养着你还不放心哩,非得接回家你自己养才放心是么?”

何氏也绷不住笑道:“我不是怕她小娃儿没个轻重么,你得看着她点儿。她身子不养好些,将来生娃可是要吃大亏的,你说我不就是担心这个么!”

杨氏听了神色认真地点头道:“你说的是个事儿,我也留心了哩,所以弄吃的给她嫂子吃的时候,总是逼她也跟着一块吃,如今她比前些年可是好多了。”

何氏听了开心地点头道:“就得这样!”

这天下午,张槐从下塘集回来,先到作坊交割完手上的差事回家后脱下身上干净的外衣,套上件破旧的衣裳,先将猪栏清理了一遍,又去后山的木棚查看了一番木耳。

忙完这些,何氏就招呼他洗澡:“赶快去洗澡吧,锅里水都烧好了。把头也洗了。天热那猪栏味道难闻的很,进去一趟头上也发臭。快把衣裳换了我先洗。”

槐子瞧了瞧日头,对他娘道:“还早哩,我去麦地里瞧瞧。”

何氏听了忙阻止他道:“早啥哩?太阳就要下山了。你好不容易今儿回来早些,忙了一天,洗个澡歇歇吧,也不差这会儿工夫。”儿子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当娘的自然是心疼了。

槐子听了也没坚持,自去清洗。

待他换了一身干爽的衣裳出来,果然太阳已经下山了,站在院子门口,目光穿过前面那片尚不高大的柳树林,就见田地里忙活的人扛着锄头、挑着竹筐一拨拨地收工回来,有人匆忙急赶,有人悠闲漫步。

他难得有这空闲的时候,觉得浑身轻松,便准备看看书,等吃过晚饭再去找青木和菊ā闲话。正要转身的时候,忽地瞥见柳林中一个紫色的窈窕身影往河边去了,身后跟着条大灰狗。

是菊ā哩!他微微一笑,便也顺着门前细柳飘拂的卵石小道往河边走去。

菊ā正坐在河边的草地上,靠着一株碗口粗细的柳树,瞅着河里一群麻鸭悠闲地嬉戏,思绪漫无目的地转悠,又好似什么都没想。

那灰狗听见身后的响动,回头见是张槐,忙讨好地迎上来,拿狗头在他身上蹭着,用舌头舔他的手。

槐子拎着它的狗耳朵轻轻地来到菊ā身边,说道:“咋又坐在这柳树底下哩?树要是掉下一个‘洋辣子”看把脖颈辣一个大包。眼下又没有太阳了,坐到那边空地上不好么?还敞亮哩!”

菊ā听了身上一阵恶寒,急忙往起爬。谁知急切间挣了两下也没起来。槐子一笑,仲出大手捉住她不停划拉的手臂,将她扯起身,一边笑道:“吃过一回亏还不记着?”

这洋辣子是躲在树叶上的毛毛虫,青绿的颜色,专门吃树叶的,要是掉到人皮肤上,立时就能辣出一个大包。菊ā则是讨厌那软软毛毛的外形,跟讨厌蚂蝗一样。

她仰头瞧了瞧头顶柔美的柳条,有些后怕地说道:“我刚在想事儿,就忘了。

你今儿咋回来的这么早哩?”说着要松开他的手,坐到近河边的草槐子却没松开手,牵着她往前走了几步,坐了下来,说道:“今儿码头来了两个商户,买了不少辣白菜、香酱等东西,就是香腊鱼也买了不少。铺子仓库里没货了我便早些回来让坊子送货过去。”

从去年底开始,作坊在二里铺码头直接设立了一个小摊位,让那些经过码头的商船上的人能第一时间见到下塘集的土特产品,从而决定要不要进些货物。

菊ā点点头道:“越来越多的商家往下塘集来了。”停了一下又对他笑道:“你也越来越忙了好几天都不见人影哩。”

听这话,槐子手一紧,握着她纤细的手掌,轻声问道:“那你想我么?”

听着这轻柔的声音,菊ā一顿,四下一扫,除了河里一群鸭子身边一条狗,就剩下河岸上的杨柳和桃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四野一片寂静,远处李长明家传来小娃儿的哭声,夹着梅子的哄劝声。

她想了想,轻笑道:“嗳!有些想哩。”一边使劲地把手从他的手里抽出来,不赞成地看了他一眼。

张槐虽然答应菊ā并不急着成亲,可是也许是受青木成亲的影响,也许是情到浓时不自禁又或许是菊ā如今身子已经长开了,总之,他对菊ā越发的惦念起来,若是两人单独相处,便常常会意乱情迷。

这情形让菊ā很警惕,想着他正当二十出头的年纪,自己要是再这么跟他耳鬓厮磨的,那不是折腾人家么?便故意找了好些书让他看,然后两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就书中的某个问题琢磨、讨论就忙得没空想其他。

其实,槐子是明白菊ā的用意的,只是每每忘情之时,便不能管住自己。好在他本就忙,不说田里地里的庄稼活,家里的猪和木耳就是作坊也经常要上心,算起来,也没太多的空闲跟菊ā儿女情长了。

这会儿见菊ā瞪他,他便红了脸,轻声道:“菊ā,我跟娘说过了,要再等你两年,等你再长大些成亲。”

菊ā诧异地问道:“好好的,你干啥提起这事儿?”

槐子微笑着对她道:“我娘想是瞧见你嫂子要生了,心里着急,原本想年底让咱俩成亲的。我就跟她说,让你再长大些,不然生娃怕是要吃亏。我娘就答应了。”

菊ā目瞪口呆地望着他,半响才不相信地问道:“你跟你娘说我生娃?”

槐子纳闷地说道:“嗳!不这么说的话,要咋跟他们说我眼下不想成亲哩?你不晓得,我那天说晚些再成亲,我爹娘还以为我发神经变卦了哩。”

这个理由虽然很充分,但菊ā还是有些不能接受他们公然地议论自己好不好生娃的问题,这……这也太那啥了!

槐子见她不自在的样子,轻声安慰她道:“我们也没说啥,就说你身子骨单薄了些。我娘那么疼你,咋会乱说你哩?”顿了一下,又微笑道:“再说,谁成亲后不都是要生娃的么。”

菊ā鼓着嘴道:“那你也不能当着人说这个。”

张槐忙道:“往后不会跟人说了。”说完不自觉地又靠近她一点,闻着她身上细腻的气息,不甜也不香,说不清是啥味道,可是他就是很喜欢。

菊ā近距离地看着那张轮廓越显坚毅的脸颊,已经褪去了少年的青涩。这一两年,他和青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成熟和沉稳。其实,不光是他们俩,清南村的好多男娃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女娃变化也张槐见她静静地凝视自己,便对她灿然一笑,想要说啥,又觉得这么不说话也很好,于是温柔地瞧着她,跟她一起聆听草木的和风细语。

菊ā见他满目柔情地看着自己微笑,叹了口气,心道,这么不成亲也真难为他了。她想引开他的注意力,便问道:“你可打听清楚了,新来的县令是谁?官声如何?”

第二百八十一章容颜初复

说起这个话题,张槐立即皱起了眉头,一腔柔情也化为乌有一边用手无意识地扯着身边草地上的青草,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长雨托人带信来,说只怕这个新任的李县令不大好应付——他在北边就常干摊派勒索的事情,好像朝廷里还有靠山。”

菊花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按说下塘集的这些乡民也不值得这种人惦记,无非是加些税负罢了,可是,如今清南村却是不比一般的村子,要是被盯上了,那未来三年的日子就难捱了,还不晓得会出啥事。

暮色已经很浓,槐子看不清菊花的眼神,可是见她听了自己的话后一直沉默着,想是跟自己一样忧心,便柔声安慰道:“你甭担心,外边的事有我跟你哥哩。

长雨说他五月份回来,到时大伙商量一番,也好有个防备。我跟你哥明儿先去拜访方家农具作坊的宋掌柜。他们这种人家,对官场上的事知道的多,经历的也多,要是他肯点拨咱几句,那咱们心里也有个数。”

菊花点点头,暂且先瞧着吧。说实在的,像他们这种底层的老百姓,对于当权者的反抗是微乎其微的,就算是朝中有人做官,也不敢保证能护得了家人——那种层面的角逐争斗远比这底层的压榨剥削来得更残酷。

如万里晴空忽地笼罩一层淡淡的阴霾,刚刚还觉得这田园生活未免太平淡了些,如小清河的水,一直那么静静地流,心底里希望它能涨潮一回,好见识一番河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等真的春汛来了,要淹没扫荡大地春色的时候,便怀念起和风细雨的好处了。

她起身,对着河里一阵呼唤:“鸭嘞嘞…………鸭嘞嘞………………”鸭子们便摇摇晃晃地爬上河岸…分成三拨,一拨往梅子家去了,一拨往张槐家去了,剩下的“吧嗒吧嗒”往菊花家奔去。

槐子便和菊花并肩慢慢地往家走去。

就算有担心…也不可能时时放在心上,再说,生活中的欢笑也容易让人忘却那些烦心事。

吃过饭,菊花和刘云岚一块收拾洗漱完毕,两人便调了些蜂蜜蛋清,窝在哥嫂的房里让青木帮她们做面膜。因为不确定槐子啥时候会来,所以…菊花做面膜的时候便呆在房里了。

青木手里端着碗,含笑看着灯光下的两张脸,也是兴味盎然。他真的很喜欢帮媳妇和妹妹做面膜,觉得这时候特别温馨醉人。

刘云岚喜滋滋地躺在木制躺椅上,等着青木帮她涂面膜,等了半响觉得没动静,抬头见青木正端详着菊花的脸,便诧异地问道:“瞧啥哩?咋还不涂上去?”

青木有些不确定地对刘云岚道:“岚岚…你瞧菊花脸上的疤痕,好像快没了哩。这么瞧着一点也不显,就是白天看着还有些红印子…不过也淡的很。”

刘云岚听了起身凑近菊花,青木忙扶了她一把,她也仔细地瞅了好一会,纳闷地问这兄妹俩:“本来不就是这个样子么?我刚见的时候就觉得不显哩。我就想不通为啥妹妹不敢见人。”

菊花听了,先瞧瞧哥哥,想了想又问嫂子:“云岚姐姐,你是说,你第一眼瞧见我的时候,就觉得这疤痕不明显?”她决定好好地问问,因为第一次看的人会比较准确…像青木和爹娘已经看习惯了,都看不出有啥变化。

刘云岚点头道:“是哩。就剩一点印子了,我觉得再过些日子就该消没了哩。菊花,你把这面巾拿下来吧,这脸好看的很,挡住多可惜。”

菊花忽然欢喜起来…对青木笑道:“哥哥真是的,也太不经心了。天天帮我涂面膜,你就算瞧不出变化来,也该想想当初夹壳子刚落的时候,脸上是个啥样子,再看看如今是啥样子,这么一对比,不就能晓得到底有没有改变么?害得我还以为好不了了哩!”

青木歉意地笑道:“天天瞧,就没想起来。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这疤痕还真的褪色不少哩,比夹壳子刚脱落的时候不晓得好了多少。你嫂子说的对,再过些日子,这剩下的印子就该看不出来了。说起来娘倒是一直在说好多了,可是咱们听习惯了,愣是没人理会她。”

菊花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杨氏一直说好多了,就快好了之类的话,她总觉得这是一个母亲的奢望,因为她从菊花第一次做完面膜开始,就不停地这么说,反而掩盖了真相。

青木说着话就急忙动手帮她涂面膜,一边还笑道,这面膜实在是管用,等夏天黄瓜上市的时候,做完面膜再贴一层黄瓜片,脸上就更加水灵了。

刘云岚欣喜地问道:“那是不是妹妹往后就不用戴这面巾了?”

青木笑着看了她一眼,并不说话,心道,妹妹怕是不到进洞房,是不会把这面巾拿下来的。

菊花想要回答,青木用绑了棉布的竹签在她脸上不停地涂抹,便不好说话,忍着等他弄完,才嘟着嘴对刘云岚解释道:“我不想拿下面巾,不是怕有疤痕不敢见人,是怕人家整天掰扯我。姐姐你想,我长了这么多年的癞皮,要是忽然变好了,不得被人当做一件奇事来说么?传来传去的,没准就会给我惹来麻烦,所以我就一直戴着这面巾,反正咱自家人晓得就成了,管人家咋说哩。”

刘云岚听了恍然大悟,不禁连连点头。

她是深有体会的,当年她盛名在外,上门求亲的是一拨一拨,其间也闹出了不少烦心事,好在最后顺利地嫁了自己相中的人,没出啥事;菊花这副容貌不比她差,要是被人知道,癞皮褪后变成这个样子,人们的好奇心会更盛,五分的容貌能被传成十分,那可不是好事情。

于是她说道:“那你就戴着吧。咱都帮你瞒着。等年纪大一些,再拿下来就没事了。”

菊花点头,想到脸上的疤痕真的要淡去了,止不住心里欢喜,于是便对青木唠叨道:“总算是好了。最重要的是没花钱哩。要是槐子哥见了,怕是比上回扯了面巾更加惊讶哩。唉!真是便宜他了,就算是对上回试探他的补偿吧。”

青木正在帮刘云岚涂面膜,闻言好笑地瞧了妹妹一眼,心里却代张槐高兴;刘云岚也嗤笑一声。

青木忙完了,又端来两盆水,好让她们待会清洗,然后便摸了本书,坐在一边看着,不时地又瞅这姑嫂俩一眼,一副悠闲含笑的样子。

等时辰差不多了,两人洗掉蛋清,青木便在一旁问道:“岚岚,要不要再吃些东西?”

菊花便嗔怪地说道:“哥,不是刚吃过饭么?你跟娘这么让云岚姐姐补,吃得太好了可不成哩。我想着,那娃儿要是长得太大,不是不容易生下来么?就算挣下来了,当娘的也吃亏。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我觉得,各样东西都要吃,也不能吃的太好,也不能吃不好。”

她见哥嫂瞪大眼睛望着自己,也不管那么多了,决心一定要说服他们——这可是自家人,当然要重视,不比李长明家,自己根本插不上她对青木说道:“你是念过书的,万物自有其理。就是庄稼,也不能上肥太多,不然都能烧死它;浇水也是,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穷人家养娃,没东西吃,那娃儿养出来肯定不结实;可是有钱人家为啥也不容易养好娃哩?那是他们精心太过了。你瞧赵三婶和桂枝嫂子,怀了身子,也不少吃的,可他们也没太娇养,生娃就快些。嗯,梅子也不错。”

青木听了认真地思索起来,他可不觉得妹妹一个未出阁的女娃说这些肯定不通——妹妹是个爱动脑子的,凡事都究其理,她说这话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刘云岚眨巴着大眼睛瞧着这兄妹俩,也不说话,等着青木发表意见说起来好笑,她在家一向是拿主意的人,可到了郑家后,在青木和菊花跟前,根本不用她费心。

不管啥事,还没等她想好哩,这两人三言两语就说定了,然后再问她有啥想法。她一想,他们都说完了哩,她想出来的还没他们想出来的全乎。

青木也就罢了,两人恩爱的很,她倾其心,服其理,就有自己的主意也是习惯先问他,并依着他的;这个小姑子也是极有主张,明明就比她小,可是在她的面前,愣是跟她姐姐似的,好笑地是,她说事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地叫着“云岚姐姐”,也不叫嫂子。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菊花会露出小女儿态,像个妹妹似的求她——那就是让她这个嫂子帮她做针线活计的时候。所以,她就爱帮菊花做些绣花的活计,如绣个好看的枕头或者抱枕,在窗帘上绣些花草等,把她的闺房打扮的柔美些。每当这时候,菊花就喜滋滋的,她也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有些姐姐的样子了。

这么的过了几个月,她就习惯了凡事听两人的意见。

第二百八十二章藏宝的由来

青木想了一会,微笑对菊ā道:“要是补过了怕是真不好哩咱庄稼娃,还是粗生粗养,这样结实些。”他又转头对刘云岚道:“你饿了就吃,也不要吃撑了。菊ā说的在理,各样东西都要吃些。”

刘云岚听了乖乖地点头。

菊ā抿嘴笑道:“那当然了。哥哥你想,前些年咱家有啥好的吃?不就吃些玉米杂粮么,连白米饭还不经常吃哩。可是你跟槐子哥,还有爹娘,不都长得好的很?我不过是小时候身子不好罢了,要不然也不能这副样子。可见五谷杂粮最是养人的,不能因为如今日子过好了,就专门吃荤,不吃那些东西。”

一席话说得青木连连点头,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正在这时,外面张槐叫道:“婶子,青木和菊ā哩?不能都睡了吧?”

青木忙放下书本,到院子里跟槐子说话,菊ā便在灯下教刘云岚认字。

刘云岚看着自己写的歪歪扭扭的几个字,红着脸道:“菊ā妹妹,我是不是太笨了,你哥天天晚上都教我,我才认得这点字,写得也难看死了,这笔老也拿不稳,觉得它不听使唤哩。

菊ā摇头笑道:“你想那些干啥?又不去考秀才。你只管把这些字儿练熟了,往后看个账本啥的,也不费劲。咱家可是有铺子的,说不定哪天也会雇个人做些小生意,那不是要记账么?”

刘云岚听了点点头,又认真地写了一会,菊ā方劝她歇了,两人一起到外面说话。

淡淡的月光洒在庭院,竹影婆娑,桃树枝叶稠翠,唯一令人扫兴的是,那叫春的猫嚎的跟小娃儿哭似的,让人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杨氏见姑嫂俩出来了…忙招呼刘云岚道:“云岚,到这来。娘跟你说个事。”

菊ā见了一笑,晓得娘又要跟嫂子念叨那些怀孕要注意的事,她便端根小板凳…坐到青木和槐子跟前,听他们说话。

张槐小声跟青木嘀咕了半天,见菊ā出来了,微微一笑,对她招招手,小声道:“坐过来点,跟你说个事。”

菊ā听他这口气跟娘一个样…不由得失笑,问道:“你俩说啥?神神道道的。”一边把凳子往前移了移。

青木笑着轻声道:“我们想在后山挖个底下室,再从后院通一条地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