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等人也附和。

黄豆大方地挥手道:“你们就不用给钱了。我说过的话一准算数。”

青木瞅着这小子生闷气,觉得自己快管不住这儿子了,于是瞪眼喝道:“当然得你请。回去把你攒的银子拿来付账。不然你当这是你一个人的酒家哩,这里面还有姑姑的份子。”

黄豆不依道:“要是我刚刚没说话,爹跟姑父不就白请他们吃了?就算付钱,也便宜的很。如今跟集上卖一样贵,那多出来的银子,可是我挣回来的,请书院老爷们吃饭也够了吧?要不咱们算算?”

“哈哈哈……”

众人哄堂大笑,秦源见青木脸都黑了,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几个小的却深以为然,不过见爹板着脸,就没敢开口。

黄夫子吹着胡子对黄豆道:“在外边别说你是老夫弟子,忒丢人了。”

黄豆不服气,还要对嘴,被青木一瞪眼,示意葫芦板栗他们带着他出去了。笑一笑可以,在由他胡说,就失礼了。

小娃儿们出了酒家,在田间道路上牵出一长串,往郑家去。

这路也被修整过了,全部用三尺长、半尺宽厚的枕木铺出一条栈道,一直通向郑家门口,便是下雨,也干干净净的。

葫芦和板栗觉得黄豆今儿立了功,不过不该对钱大人说那样的话,那真是太危险了,于是一边走一边跟他掰扯道理。

可是黄豆真是恨上这个钱大人了,愣是不觉得自己错了。他见所有人都说自己,那嘴巴翘得能挂油壶。

到郑家后,见了娘和姑姑奶奶,方说起先前的情况。菊花是因为不放心这事,才回娘家等消息的。

听完板栗的叙述,刘云岚气得要揪黄豆耳朵。可她就要临盆了,身子笨拙,被这小子躲开了。

菊花见黄豆一副不知错的样子,叹了口气,将他招到跟前揽在怀里,问道:“你可是觉着,今儿这官司能赢了,是你的功劳?”

黄豆嘟囔着嘴,嘀咕了两句话,菊花也没听清。

菊花正色对葫芦和板栗道:“今儿这事,要不是周夫子他们,还有许多学子在场,你们以为这样简单就能了结?我跟你俩说过多少回了,官场上的事黑着哩,啥不择手段、匪夷所思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别说这事也算个由头,就算是咱们一点错都没有。要是人家成心往你头上扣屎盆子,你照样逃不了。颠倒黑白的事情多了去了,有时候真相并不重要。”

葫芦忙道:“那个二皇子看样子很英明,他……”

“那也不能大意了。你以为每次都能这么好运气?要是这回只有那钱大人单独审这案子。咱们这边也没有周夫子他们监场,你想想会是啥结果?”

葫芦心里一冷,神色黯然。

菊花继续道:“看来二皇子心里本来就有定论了。毕竟他们先查过了,又有周夫子他们在场旁听,就算黄豆不去,也是这个结果。没听夫子说么,他在哪吃饭拉屎,谁也管不着。这钱大人也是个不知趣的,二皇子在称量他哩。他这官儿算是当到头了。”

板栗笑嘻嘻地说道:“娘说的咱记住了,下回小心些。”

菊花瞪眼道:“还下回哩,这回的事没完。你们快带着黄豆过去认罪。不然,眼下虽然没啥,要是哪回有人瞧你小叔不顺眼了。把这事又拿出来说,就是老大一个把柄。我正好烧了蝉蛹和老黄狗,他们这样人怕是没吃过这玩意,你们就说娘让你们去送菜的,再跟黄豆一块儿给那个钱大人磕头赔罪,磕得越重越好。”

接着又吓唬了黄豆一番,刘云岚又呵斥道:“死小子,敢不去,今儿晌午甭想吃饭。”这小子才怕了。急忙跟葫芦板栗又去了田上酒家,马小六提了个篮子跟在后边。

于是,二皇子等人先是见了两盆从未吃过的菜:油炸知了和红烧山蛙。知了香酥脆辣,还带点儿甜酸;那山蛙肉质细嫩,也很是爽口。

他吃得高兴,故意嘲笑道:“这下可让小黄豆破费了。”

黄豆却不说话。对着他和钱大人跪下,各磕了三个响头,再抬头,额头上已经是血糊糊一片;板栗和葫芦也是如此,并把请罪的话说了。

青木和槐子一见,立即拉着张大栓和郑长河也跪下了。

众人都抽了口气,暗道这几个娃儿真狠哪,也不怕疼。

钱大人恨极了,他可不就是打着这主意么,就算他不提,自然有人会弹劾张子易。谁知张家连女人都狡诈无比,竟然转身就来请罪求发落了。真是一家子大小都阴险狡诈。

二皇子满脸兴味,心道张家人果然谨慎,这是怕将来秋后算账呢。他对他们这惶恐之态十分满意,再看看周夫子和黄夫子,索性送个人情给他们,将这隐患给除了。

于是言道:“也好。本殿下就一并发落了吧。念你们年幼无知,就不打板子了,葫芦和板栗,罚抄我《大靖律》二十遍;黄豆……你可有读书,读的是哪本书?”

黄豆头上疼,含着一泡眼泪道:“在私塾里学的是《千字文》,跟夫子学的是《论语》,跟姑姑学成语故事和算账。”

学得真够杂的,二皇子心想,“限你半年内,把《千字文》和《论语》背会,然后各抄十遍。张槐,等他们完成了,着人送去京城,本殿下要亲自监督检查。”

张槐和青木大喜,磕头谢恩不提。

二皇子忽见钱大人冷笑,想起一事,眼珠一转,又道:“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你二人亦难逃教导不力之责,回头各领十大板。方仁,你来督行。”

旁边一张桌上有个官员急忙起身答应。

钱大人不敢置信地望着他:这一打不就没事了,刚才为何不罚?

二皇子眼瞥见他那神色,傲然不理,这狗才,当着本殿下的面就敢颠倒黑白,当本殿下是个窝囊废,来当摆设来了?

黄夫子和周夫子均含笑点头。

这时,黄豆忽然“哇”地一声,响亮地哭起来,他想起葫芦先前说的话,十板子就能把人打得死翘翘了,那爹和姑父不是活不成了?这回他可真是又悔又怕了。

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只有葫芦明白三弟被他吓坏了,忙拉了他出去解释,板栗听了进来赔笑道,黄豆是担心爹和姑父被打死了。

二皇子呵呵笑着对青木等人道:“就该这样。不然他小孩子不知轻重,心里没个畏惧,并非好事。”

青木忙躬身应是。此事揭过不提。

等他和张槐挨了板子回家,黄豆又哭了一场,红椒也愧疚不已,不敢吱声。她是女娃,因而没被罚,可这祸事也有她一份哩。

隔天就是书院落成开张的日子,一大早,山上山下都是人头涌动。

张家,菊花一边帮小葱打扮,一边问趴在躺椅上的张槐:“你今儿不去了?”

张槐道:“不去了。我怎么着也要躺两天才像样。杨子咋还没回来哩?有事耽搁了?”

正说着,板栗跑进来道:“爹,娘,小婶回来了。说小叔直接去了书院,来不及回家,等晚上再回来。”

槐子忙挣扎着起身道:“就忙成这样?”一面和菊花出去迎接,板栗忙上去扶着他。

菊花牵着男装打扮的小葱往外走,一边对板栗道:“待会跟葫芦井儿他们把弟弟妹妹看好了,别只顾自个。小葱,你不要一个人乱窜,跟着哥哥一块。”

小葱忙点头。娘特地把她打扮成男娃去瞧热闹,还说等她大了就不能乱跑了,往后村里来往的书生多了,得避嫌疑,所以赶紧趁着年纪小好好看看。

二门口,曹氏正跟抱着南瓜的何氏说话,下人们从车上往下卸东西,又是箱子又是包袱又是篓子的,摆了满满一地。

曹氏见了菊花十分高兴,寒暄见礼毕,才说衙门里事忙,所以他们来得很匆忙,连夜赶路,今早才到达。二老爷就直接去书院了,让她先过来拜见爹娘。

才说没几句话,板栗就催道:“娘,小婶子,咱们先去外婆家吧,到那你们再说闲话。南瓜,来,哥哥背你。”

南瓜牵着小葱的手,扭了扭小身子道:“这个哥哥背。”

把众人给逗笑了,何氏大嗓门乐道:“这是姐姐,不是哥哥哩。”

南瓜愣愣地瞅着小葱,说道:“是哥哥。”

菊花笑了,对板栗道:“你小婶才来,怕是累坏了,我们就不去了。反正就算去了,也不好去瞧热闹的,你自个带着弟弟妹妹去吧。我让黑皮叔、严师傅朱师傅跟着你们一块去。”

板栗点头,跟小葱牵着南瓜出去了。

这里曹氏微笑问道:“红椒和山芋呢?”

何氏道:“昨晚就没家来,在她外婆那睡哩。”

******感谢亲们投出宝贵的粉红票和评价票******(。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七十五章再添新丁

菊花将曹氏让进屋,上茶后闲话别后情形。

何氏问为何黄姨娘她们没来。

曹氏眼光一闪,道老爷说他们这次来,也只能在家呆三天,所以就没带姨娘们来了,况且黄姨娘也病了,行不得远路。

何氏听了,问过没啥大病后,便不再提这话。

她听菊花跟她说,这妻妾区别大了去了,规矩也多,她可不能有所偏爱,最好别管儿子房里的事,随他们去。她就记住了。

说笑一会,菊花见曹氏脸色有些倦怠,便安排她先去洗浴,然后小睡一会再来叙话,曹氏笑吟吟地应了。

待曹氏歇下,她便让人将躺椅搬到外面的树下,让槐子出去趴着,自己坐在一旁,一边跟他说话。

看着院子的地面被太阳晒得发白,她抱怨道:“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院子里树种得太少了,大夏天的看了就不舒服。”

槐子侧头对着她,笑道:“回头再多种些吧。反正那暗道已经挖好了,就有事也不怕。哪天我带你下去瞧瞧,下边沁凉,好多乌龟哩。我让刘叔每天都喂它们。如今都熟了,听见声音就爬了过来。有一只老乌龟大的吓人。”

菊花抿嘴笑,说她早想下去看的。

槐子忙嘱咐,不可一个人下去,等他好了陪她一块下去。下面的溶洞太大了,还不知有什么东西哩。探过好几次了,总觉得怪怪的,又提起金二尸体不见了的事。

菊花点头。要不以她的性子,早就下去了,可不就是怕这点么。

两人正商议再种些什么树之类的,就见葡萄带着个十来岁的小女娃从二门外进来。她们是去杨风儿养鸡的橡园了。

小女娃叫草儿,是新买的丫头,正跟着葡萄学做事。

葡萄让草儿去了厨房。她则过来笑着问菊花:“太太咋不去书院瞧热闹哩?我瞧见那边人来人往的,还来了好多马车。”

菊花惋惜地说道:“你当我不想去么?如今村子里多了书院和医学院,来的人多了,还都是男人,咱们就不好随便抛头露面了。要是没怀了身子,我还能跟小葱似的,装成个男人跟老爷一块去。可是这会儿挺个大肚子。哪里还敢去?”

葡萄扑哧一声笑了。

槐子听了也笑,对菊花说:“运来好多书哩。藏楼上楼下的屋子都摆满大半了。”

菊花哀叹身为女人的不幸,又问能不能想法子借书出来看。

槐子摇头,道只有学院的学子们才能借,有些书还不准带出藏。

说笑间。赵耘的媳妇汪氏坐车过来了,说是来看墨竹姐姐的,“顺便在菊花姐姐这吃饭。我可是住不了几天了,书院建成了,我们老爷就要回去了呢。”

菊花引她往后院去,告诉她曹氏在补觉,一边问些行程安排。

汪氏一一跟她说了,又说实在舍不得走,这几个月她骑马打猎。坐船捞鱼,既不用在婆婆跟前立规矩,也不用管家务,过得可潇洒了。

两人在后院池塘边凉亭里坐下,葡萄上了茶点后,带着汪氏的丫头明玉去一边说话。

说笑一会。曹氏睡醒也过来了,面色好了许多。

汪氏见了曹氏,一跳起来,大叫“墨竹姐姐”,欣喜异常地奔过去,拉着她胳膊,然后对她身后瞧了瞧,“咦”了一声,问道:“那几个妖精没来?是不该来!这可是祭祖,她们算什么东西,哪有那个体面。”

曹氏嗔怪地白了她一眼,摇头失笑。

汪氏撇嘴道:“墨竹姐姐,不是我说你,你就是太好说话了。要是我,变着法子也要把那几个妖精打发了。哼!我昨儿还卖了个狐媚子。”

曹氏坐下后,和菊花相视而笑,问道:“好好的你卖她做什么?”

汪氏立即声音脆快地叙述了一遍,好像是说那丫头勾引赵耘,被她发现,打了十板子,然后卖了。

菊花听说那丫头叫红儿,马上想起这人是汪氏身边伺候的,确实看上去有些妖娆,不大本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