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农妇发家养包子上一章:第 23 章
  • 穿成农妇发家养包子下一章:第 25 章

萧梨花摸着他们的头说,虽然没指着两个儿子当什么大官,但是也希望他们能认字,最好再考个秀才,至少有个功名就可以免地税,还可以得些钱粮,最重要的是就算是到了公堂上也不用下跪了。

木头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眨着大眼睛说:“娘,什么是基础?”

“基础就像是大树的根,我们只有让大树的根不动,大树才会不倒,然后慢慢长高。”萧梨花摸着木头的头说。

木头的头向上拱拱,磨着萧梨花的手心,撒娇地说:“娘,我们是小树对不对?”

萧梨花笑眯眯地说:“对,木头是娘的小树苗。”

石头点点头说:“娘是在帮着我们踩根上面的土,然后先生以后就算是给我们浇多少水我们也不会倒了。娘,是不是这样?”

萧梨花被石头的话逗笑了,但是又觉得很贴切,在他的脑门上亲了一下说:“对,石头说的很对。”

谢有顺忙完回来在堂屋洗手,听着他们在里面的笑声,脸上也露出笑容,他刚把手洗完打算进去也和他们一起,就听到外面大门被人敲响,敲的还很急。张莲香在外面大声的叫他们。谢有顺连忙出去开门。

“你快去丰兄弟家里吧!出事了!谢庆收他们那一家子混帐东西跑去闹了,玉娘给气的晕倒了!”

“我这就去,你和我媳妇说上一声。”

谢有顺一听知道这是大事,也不回屋,直接就向前边跑去,谢庆丰家里就在他们家前面,很快就能到。

萧梨花听到动静也跑出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急了,让两个孩子在家守着,她就和张莲香一起向前面跑。等跑到前面就看到谢庆丰家的大门开着,一个老婆子正向外跑,那是谢庆丰的娘张氏。她一边小跑一边还嘴里骂骂咧咧的,但是也能看出来心慌。

张莲香大声的说:“张婶子,你这么急着就走了?刚把儿媳妇给气晕了你就跑?”

张婆子有些心虚地说:“那是她自己身子骨弱,关我什么事?你个小辈怎么和我说话呢?玉娘变成这样全是和你们学的!”

萧梨花说:“玉娘要是能学到我们的一半她就不会被气的晕过去。你不是最疼你那小儿子吗?他们人呢?不会是扔下你一个人跑了吧?”

张婆子脸红白交替,萧梨花说的没错,那两人是先跑了。

张莲香拉着张婆子就向里走,说:“你今天既然来了就先别走,等玉娘什么时候醒了你什么时候走!怎么说你也是当婆婆的,来一次不容易,走那么快做什么?等着你那好儿子来接你吧!”说完不管张婆子愿意不愿意,用力的把她拉回去。

萧梨花由着她们拉拉扯扯,她跑进去看玉娘了,就见玉娘躺在炕上,谢庆丰在她旁边守着她,谢有顺不在,估计是去请郎中了。

萧梨花安慰了谢庆丰两句,然后也守着玉娘,看着玉娘苍白的脸,想她的身子真的太弱了,以后得让她好好的锻炼一下,要不这样的身子怎么怀孕生子啊?

过了一会儿谢有顺就把郎中叫来了,郎中给玉娘把了下脉,闭着眼睛沉吟半天,把几个人都给急坏了,但是又不敢打扰他,生怕他把不好脉。

“赵郎中,你到是快说啊,平时也没见你把脉这么长时间,难道是看着我大儿子日子过好了打算敲他一笔诊费?!”张婆子叫着,她被张莲香拉着不让走,现在站在这里心虚的很啊。

赵郎中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张婆子,转脸看着谢庆丰笑着说:“恭喜恭喜,是喜脉。”

第70章 三房报信

玉娘在成亲几年后终于有了身孕,这是大喜事,只不过这被发现的过程实在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赵郎中说玉娘动了胎气要吃保胎药,还要卧床休息直到胎稳了,要等到满三个月。

谢庆丰连声道谢,不仅给了诊费还给了喜钱,让别人帮着他把赵郎中送出去,他留在玉娘身边,这时候玉娘已经醒过来,听说自己怀了身了激动的眼泪不断地向下流,谢庆丰也是眼圈发红。

萧梨花笑着说:“好了,你们不要哭了,对身体不好,要常常笑才能生出身体壮实的娃娃。要不到时候生出个爱哭包来,你们得心疼死。”

玉娘一听立刻就抹掉眼泪,她刚才也是连哭带笑,现在不哭了,脸上就全是笑容了,手摸着肚子,嘴里轻轻地说着什么,估计是在和肚子里的孩子说些什么。

张婆子刚才看到谢庆丰塞给赵郎中一小块银子,看起来得有一钱多,她心里直骂这是一个败家子,请郎中哪用给那么多钱啊,有钱怎么不给自己?她来就是问大儿子是不是赚大钱了,大儿子还不承认,现在看看一出手就一钱银子,这么大方,还敢说没赚大钱,打死她也不信!

张婆子嘴里轻声的嘟囔着,让萧梨花听到了,她皱皱眉,玉娘终于怀上孩子,她很替玉娘高兴,她喜欢玉娘这样温柔质朴的女子,她的遭遇也让她想起上辈子的自己,上辈子的萧梨就是被婆婆害的失去了最后一个孩子,现在玉娘也被婆婆害的动了胎气,这婆婆不知道悔改还在这里说些没用的,她就是一个旁观者也有气。

萧梨花哼了一声说:“张婆子,你害的玉娘差点儿保不住这个得来不易的孩子,不知道悔改还在这里说些不相干的话,你还有没有心?你是不是盼着庆丰兄弟他们断子绝孙你才高兴?你还是亲娘吗?”

张婆子讪讪地说:“我怎么不是亲娘了?要不是亲娘我能把他养这么大还给他娶了媳妇?结果他一娶了媳妇就忘了娘。玉娘原来还算老实听话,就因为和你这个能闹腾的在一起才变了,害的我大儿和我分了家,你现在还挑拨我们,你安的什么心?”

张莲香堵在门口就是不想让张婆子跑了,想让她看看她做的好事,要真出了事也好对质,结果张婆子害的儿媳妇动了胎气一点儿愧疚心也没有,更没喜色,只顾着惦记钱,还怪萧梨花,她也忍不住了。

“张婆子!你们分家是因为你不顾着你大儿的命非让他去服徭役造成的,怪得了别人吗?原来你总怪玉娘怀不上,现在她怀上了我看你也挺不高兴,你是不是根本就不想她怀上,想让他们两口子给你们做牛做马一辈子啊?”

“你胡说什么?我哪有这么想过?”张婆子说,依然嘴硬地说。

张莲香一手放在腰上说:“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说过让你那二儿媳妇多生个儿子过继给玉娘他们,还不是就指着拴他们两口子一辈子!可惜庆丰兄弟没你想的那么蠢,他分出来了!现在玉娘又怀上了,他们就是赚再多的钱那也是他们儿子的,你就别替你那小儿子想着了!”

玉娘听着这些话放在肚子上的手就重了一下,然后又赶快轻了,婆婆以前是说过这种过继的话,当时她心里面就很难受。

谢庆丰心里也很不舒服,当年他娘是说过这些话,他还想着他娘也是为了不让他为没孩子着急,为了宽他的心,但是后来他知道他把他娘想的太好了,他娘不是为了他,只是为了他的弟弟。过继的孩子说到底还是和亲爹娘亲,如果再不分家,那真的就像张莲香说的那样,他们两口子辛苦一辈子就是在给二弟他们做牛做马。现在看着娘一点儿也不会他要当爹而高兴,他更确定这一点。

谢庆丰想娘真是太偏心了,偏到胳肢窝里去了。

张婆子被张莲香说破了心思更尴尬,再一看儿子的脸色,就想要坐到地上哭闹,可还没坐下,谢庆丰就叫她了。

“娘,你要是敢撒泼吵闹,敢吓到玉娘肚子里的孩子,以后就不要再认我这个儿子。”

“大儿!你怎么和我说话哪!”

“娘,你回去吧,以后该给的孝敬我会按时给送去,你就不要再来我家了。你也不要闹,你要是再闹,我就去找谢庆收算帐。”

谢庆丰看着张婆子,他早知道娘偏心,也不怎么伤心,他只想让她不要再来打扰他的媳妇孩子。

张婆子看着大儿子的脸色不敢闹了,灰溜溜地走了,回到家把二儿子好一顿训斥,怪他们把自己扔下先跑了。谢庆收说谢庆丰不敢打娘却敢打他,他当然要跑的快些,然后又好好的哄了一番张婆子,他嘴甜,三言两语就把人哄好了。

“娘,你说大哥他们到底发财没有?”谢庆收还惦记这个事。

张婆子说:“哼,就算没发财,他手里也有钱,他今天给了赵郎中一钱多银子!这才分家多久他就过的那么好了,给我的孝敬却一点儿也没多,真不孝!全是王大山还有谢有顺那些人给他们撑的腰!”

谢庆收说:“娘,今天这个事可不能就这么完啊,要就这么的,咱们家的名声可就不好听了。”

张婆子一听是啊,这村子里的人都说她偏心眼,不少人就不爱理她,要是再传出来她害的儿媳妇动胎气,那更不得了。她眼珠子一转,对谢庆收说了几句话。

早上一过,下午村里就传出来谢有顺他们一起去给人送猪肉不是打工而是做买卖,说他们赚了大钱,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大家是不清楚他们跑了多少个村子收了多少猪,也不知道他们这猪肉一买一卖间的差价是多少,不过他们会想啊,只想个大概,就觉得眼红了。

谢家老屋子就很热闹。

谢家的堂屋里,一家子聚到一起,所有人都看着谢有泰和紫氏。

“二哥,你们这忙活了二十天,一天最少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那得多少头猪?你们要是把猪肉卖给别人,一斤猪肉赚一文钱,你们就得赚多少钱?!你们每个人最少也得赚一二百两吧?有这样的好事你和四弟怎么就不叫着我们?!”

余下的人也全纷纷指责或者不满地看着。

汪氏说:“是啊,老二你太让我失望了,没想到你这么不惦记着家里人。”

谢生财抽了一口旱烟,看着二儿子说:“老二,你和你四弟到底是怎么回事?爹知道你不是个只想着自己的人,你和爹说实话。”

“爹,庆丰兄弟家里出的事你们也该听说了,谢庆收没占到便宜还因为把张婶子叫过去害的玉娘动了胎气,两家子闹脾气,说他们赚了大钱的就是他们,他们传这些话就是不想人说他们的不好,那些话哪能信。”

紫氏不等谢有泰说话就替他说了,她知道这事不能说实话,那与其让自家男人说假话心里不舒坦,不如她来说。

“爹,你也想着咱们家像他们家那样闹吗?家和万事兴,咱们可不能学他们。”

“有泰媳妇说是,家和万事兴。”

谢生财觉得紫氏说的在理,而且就这一句话他就回过味来,这事不能追究下去,再追究一家子又要闹起来,他可不想家里闹,虽然想着老二老四两人也许是真赚了钱,没想着老大和老三,但他也不打算管了,至少老四还是管了老二,老大和老三和他处的不好,他不管自己也不能逼他。

谢有康和方氏对视一眼,心里面全挺不高兴,想爹现在越来越偏心。

谢有和和李氏两人就开始说家里有多苦。

谢生财看着他们说:“谁让你们不会为人,活该!换我是老四也不找你们一起做活!你们想发财那以后就和自家兄弟和气一些,让老四原谅你们,这才是正经!好了,这事就到这里,谁都不许找老四他们的麻烦,要是敢去闹先过我这一关。”

谢生财站起来回里屋。

汪氏低声的骂了一句死老头子,不过她也让人散了,现在谢有顺家里是越来越有钱,她也不想太得罪这个儿子。

大房和三房的人全都很郁闷,谢有康和方氏两人就去了谢有顺家里探口气,自然也是没得到真话,他们只好说让谢有顺以后有赚钱的法子一定要带上他们。谢有和两口子因为得罪了谢有顺,两人现在连谢有顺的门都进不去,两口子就在屋里凑在一起说话。

李氏说:“当家的,明天你就去见如意,对她说她那好四嫂肯定又卖了方子给别人了,让她提醒高家。哼,不让咱们赚钱,咱们就给他们也别想赚钱赚的轻松了!”

谢有和点头,想着去见如意,至少能从如意那里拿些好处回来。

如意听了这个事后气的差点儿把手帕撕了,她想四哥是真的不顾她的死活了,她给了谢有和五两银子,让他拿回去,告诉他以后有什么事都来告诉她。等他走后,如意就去找了高正平,把这件事和他说了。

高正平也注意到了华恒的动作,知道又和萧梨花有关,他心里面也是很郁闷,想当年那个萧梨花可是还勾引过他,他根本就没看上眼,只想着利用她一把,却没成功,然后就让他打出了府,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了能决定他家生意的人物,他心里想早知道这女人这么有本事,当初就收了她又如何!

高正平想着要不要自己亲自出面,正犹豫的时候他又听到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他下定了决心。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piao的地雷。

第71章 过年

高正平听人报信说赵林亭正在订下了亲事,女方和他并不门当户对,只是一个平凡的村姑,是草头村的萧家的姑娘,来告诉他这个消息的人也知道萧梨花的事,自然对他说了萧梅花是萧梨花的妹妹。

高正平想萧梨花这可真是有本事,自己当年那样想嫁的好,结果没成,现在倒把妹妹嫁的很好。

赵林亭和华恒一样都是京城人,高正平是在京城认识他们的,说起来高正平和华恒还沾亲带故。

高正平的表姨是华恒父亲的继室,华恒是原配留下的儿子,还是长子,这样的关系可以说很难有融洽的,事实也正是如此,高正平的表姨千方百计的想要让华恒失去他应有的一切,让他的儿子得到家里的一切,所以她这些年来没少算计华恒,但是华恒太聪明,居然全躲过去了。

高家是高正平的表姨扶植起来的,因为有她,他们家才会越来越家大业大,正因为如此他们家才会帮忙设计华恒,当年他们想让华恒和萧梨花发生些什么,到时候就说华恒欺辱亲戚家的丫鬟,让华老爷厌恶了华恒,可是却没成事。

从那之后高家就再也没找到机会,而华恒却在这几年慢慢地把手下的产业壮大,并且想了办法让华老爷同意了他名下的产业不属于华家,只属于华恒个人,华恒开始公开的和他们高家抢生意,在那些什么腌鸡蛋茶叶蛋还有酱做的菜的冲击下,这半年来他们的生意就一落再落。

想到华恒得到的那些新鲜菜的方子全是从萧梨花那里得来的,高正平就郁闷的恨不得仰天长叹,当年萧梨花可是一心要爬他的床啊,结果却让他们扫地出门,如果当年他没有因为想设计华恒把萧梨花推给他,然后因为这事把萧梨花赶出去,说不定看着一个女人那么努力的爬床他会收了她,那她手里的那些能赚钱的方子不就全是他们高家的了!

高正平心里很郁闷,而更让他郁闷的是华恒居然和萧梨花勾搭到一起,萧梨花在如意回婆家去说过情之后在婆家人的威压下依然不肯将方子交给他们高家,一定是还恨着他们高家,更也许是华恒说他们高家的不好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没想到那么一个蚂蚁似的丫头居然现在成了重要的人。”

高正平心里想,回想着萧梨花的长相,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就忘了萧梨花的长相,还是当初在巧绣布庄匆匆见了一面,当时苏元春小产,他气怒之下倒是记住了萧梨花的长相,长的倒也是眉清目秀,不过怎么怎么看也都是个农妇,却带给他这么大的麻烦。

如果萧梨花只是一个胆大包天一心报仇的平凡村妇,高正平就会下狠手对付了,但是现在他对她会的那些东西很是垂涎,而且萧梨花的妹妹就要嫁给赵林亭了,赵林亭家里也是京城人,也不比华家要差,为了表姨,他也不能太得罪赵林亭。所以想还是以和为贵吧,现在萧梨花的小姑子如意进了他们高家的门,好歹也算沾上亲了,就不信以后不能把他们哄的把方子交出来。

前思后想之后赵林亭又上如意的屋子去的勤了。

苏元春气的又砸了一套上好的茶具,看着如意的院子咒骂着,完全没有一点儿尊贵的样子。

苏元春收买的在高正平身边的人传过话来,她才知道为什么高正平去了如意那里,她更加的生气,当初她是怀了高正平的孩子,却小产了,如果没有小产,她就生下高家的嫡子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郎中说身子虚弱需要好好的养身子,就不会时时担心着别的女人先怀上孩子。

苏元春想这全是萧家那姐妹两个害的,要不是她们,她怎么会没了孩子,现在她们居然过的那么幸福,一个发了财,一个嫁了如意郎,还因为她们让如意那个小、贱、人得意了,她心里想一定不能放过她们。

如意此时也不高兴,本来高正平来她这里来的勤她很高兴,以为是自己惹人爱,结果知道萧梅花要嫁给赵林亭的事后她差点儿没气晕过去。

当初如意是想要嫁赵林亭才在大悲寺设了圈套,结果自食恶果糊里糊涂地丢了清白之身给高正平,而她后来知道是因为梅花帮了赵林亭,她才会报复她,可是却没成功,还被四哥教训一番。

现在萧梅花竟然要嫁给赵林亭了,如意觉得喉头像闷了一口血,她想自己千般算计最后却给萧梅花和赵林亭牵了红线!

“我绝不会让你们好过的!”

如意心里怒叫,最近精细保养的细白的手紧握成拳,青筋都暴了出来。

日子就在这样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情况下飞快地流过去了,转眼就要过年了,今年过年的时候很冷,那场大雪过后又下了一场雪,让还没有化干净的雪的大地再一次蒙上了一片雪白,不过人们已经习惯了。

一过了腊月二十,人们就开始准备各种年货了,开始有了过年的气氛。

谢有顺家的兔子很能生,这些日子生了不少,养大之后除了留下吃的,全给卖了,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让看到的人都很是羡慕,都想着以后抓了兔子也要养着,以前他们也有人抓了兔子之后养着,但是不好养活,他们都说要向谢有顺学怎么养兔子。谢有顺答应了,萧梨花早就说过要帮着村里人致富,免的眼红他们。

村里的人都很高兴,觉得谢有顺他们人好,本来村里传言说谢有顺他们卖猪肉发了财,他们还有些眼红,想着他们买了他们的猪肉却高价卖出,是在占他们的便宜,但是因为他们帮着村里修桥,心里就算有些膈应也不会说,现在那点不高兴全没了,等到谢有顺对他们说味香楼决定以后专门从他们村子里收猪,他们养多少头就收多少头的时候,大家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

因为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脸上的喜气更浓了。

萧梨花心里想这样大家全手里有了赚钱的路子,到时候也能穿好的吃好的,就不会因为她家里吃好的穿好的对他们羡慕嫉妒恨。村里人绝大部分是纯朴善良的,只有那么几个极品,只要不理会那几个人,她在这里和村里人相处的还算融洽,过的很顺心,她也不愿意因为钱就和大家生份了。

萧梨花走在街上不断地有人和她打招呼,她一一笑着说话,想这样的日子过的多有滋有味啊。

谢有顺买了一大板豆腐回来,萧梨花把豆府放在外面,很快就冻上了,冬天的时候吃冻豆腐最好,到时候汤汁全进到豆腐里,一咬就烫舌头,萧梨花最爱吃。

萧梨花让谢有顺把兔子处理好了,除了留下两只自己家炖着吃炒着吃,剩下的全熏了,到时候不仅自家吃,还能出门当年礼。

紫氏给他们送来了对联和福字,她每年都会回娘家拿这些东西,今年给谢有顺他们带来一份。

“谢谢你了,二嫂。”

萧梨花看着那些红通通的对联和福字感激地说。

紫氏笑着说:“我爹知道你们带着我们赚钱,他很高兴,还让我代他谢谢你们,说你们照顾我们了。他给你们写这对联写的最好了。”

准备过年的日子总是很快,等着又去了一次集市,买了需要的东西,再准备准备,就已经到年了。

萧梨花让谢有顺给老屋送去年礼,十斤米,十斤面,十斤猪肉,一只兔子一只鸡,一包白糖一包红糖,两盒点心,另外还有一人一身衣服一双鞋。可以说十分的丰厚,在这村子里面也算是头一份了。

“怎么也没给做双鞋?你们也赚了不少钱,就送这些米面?一样送一袋子过来又能花你们多少钱。还有这过年也没给银子啊。你们几百两地赚,给我几十两都舍不得?”汪氏说,她就是受不了手里没钱的日子,她手里的钱全给了女儿,现在觉得没钱心里就发虚。

谢有顺当没听到,他都习惯他娘总是不满意的态度了。

谢有泰说:“娘,四弟给的够多了,他要是再多给,让我们脸面向哪里放?你也得给我们考虑一二。大哥,三弟,你们说是不是?”

谢有康笑着说:“娘,儿子今年是真没钱了。”

谢有和不吭声,反正向他要钱没有,他却想着让别人出钱。

汪氏气的要骂人,让谢生财给喝斥住了,大过年的他可不想听她闹,汪氏这才踏实下来,看着萧梨花做的衣服,又开始挑剔她的针线活,说是浪费了布。

谢有顺不想听了,和谢生财说了几句话就回去了。

大年夜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倒是没出什么事,然后大年初一各家串门,大家初二许多媳妇们回娘家,也有那婆家厉害的为了让媳妇们迎自己的姑娘就让媳妇初三回娘家。萧梨花可不是软柿子,坚持初二回了娘家。

结果随着如意一起来的高正平没有见到谢有顺和萧梨花,带了一肚子气匆匆地回去了,如意这个娘家也没有回的痛快,更恨四哥四嫂了。

萧梨花回娘家之后见到梅花,发现她好像整个人都精神了,想果然一定亲人就好看了。

梅花和赵林亭成亲的日子也定下了,就在春天。

萧大树今年也是靠着买卖猪肉赚了一笔,说过年暖和了家里就打算盖砖瓦房。

萧梨花看着家人高兴,心里也很高兴,想原来的萧梨花虽然不着调,但是她看到家人过上好日子也会高兴吧,自己也算对的起她了。

年一过日子就快了,天气虽然还冷着,但是却一天一天地开始变暖了,春天终于来了,万物复苏,萧梨花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快要一年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对不起,真是太晚了,有事耽误了,这一章写的快了些,因为想写春天了~~~

第72章 春来到

过完年之后天气一天天变暖,种田人家就开始忙起来了,首先就要把水田收拾起来,打埂掘地灌盘播种,然后秧苗长出来手再移苗,也就是插秧,等忙完这一系列的活,春天也就过去了。

梅花出嫁就赶在了育秧的时候,因为准备了一个冬天,这个亲成的十分的热闹,把整个草头村都给轰动了。

赵林亭对梅花很重视,敲锣打鼓、八抬大轿地来接新娘,他人本来就长的很不错,再穿上一身大红,衬的俊美非凡,一双桃花眼勾了草头村无数大姑娘小媳妇的心,男人们全看的眼红。

梅花穿着一身萧梨花给设计的大红嫁衣,上面绣着精美的刺绣,全是梅花自己亲自绣的,她头上盖着盖头,被萧大树背着上了花轿。

萧家喜气洋洋,挤了许多人,萧家人全都穿着新衣,虽然家还是那个家,但是却添了不少的东西,瓜子花生摆了不少,摆的席面也是让人很满意。

梅花总算是顺顺利利地嫁了,了了萧家人的一件心事。

三朝回门,第四天就来了下桥村见萧梨花。

一辆马车进了下桥村,引来不少人的注视,大家也都认出来这是不远处赵氏庄园的马车,这些日子这马车也来了五六回,大家也全都知道那庄园的主人赵林亭赵公子成了萧梨花的妹夫,心里面都是很羡慕嫉妒,想萧梨花家里越过越好,现在连娘家都带起来了,居然让妹妹嫁了个富家公子。

有一些闲的慌的人就跟在马车后面,看着马车里先下来一个长相清秀的小丫鬟,然后下来一个高挑英俊的男人,那男人不仅长的俊,穿的也好,一身宝蓝色的长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细长的眼睛只向他们这边一扫,众人就有些想向后退,想这公子看了多少回还是觉得长的俊啊。

然后就见赵林亭伸出一只手,有一只女子细白的手放在他的手上,下来一个身材小巧的姑娘,穿着水绿色绸子上衣,下面一条月白色裙子,头上十分简单地别了两根钗,一根金的一根玉的,还有一朵大红花,显的喜气洋洋。

大家一看那张和萧梨花有六七分相似的脸就认出来这正是萧梨花的妹妹萧梅花。

“唉哟,梅花一成亲长的更好看了,真是人靠衣衫,原来看着也就是比一般人强点儿,现在看着和那大户人家的夫人似的。”

“那是,你也不看看她穿的什么戴的什么,我看就是城里那些夫人小姐也比不过她啊。”

“人家长的本来就好,要不赵公子能看上吗?你们看他们站在一起还真是挺般配。”

“我家姑娘长的也不错,怎么就没被看上?这老天爷不开眼啊!”

“你家姑娘又没有萧梨花那么一个有本事的姐姐,听说萧梨花把她手里的方子卖给赵公子的朋友华公子,就是那味香楼的老板,赵公子也有份儿。”

一个知道的多点儿的人说,十分羡慕萧梅花,但更羡慕萧梨花,这嫁个有钱的男人怎么也不如自己有钱啊,萧家两姐妹一个嫁了有钱人,一个自己成了有钱人,这两样他都沾不上啊,只能在这里羡慕。

别的人一听全恍然地点头,心里羡慕嫉妒,倒是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毕竟谢有顺两口子可是仁义的人,给村里修桥,还教村里人养兔子养鸡,以前养这些东西特别容易死,让他们一教死的就少了。他们还让味香楼收他们养的猪,养多少收多少,等着一年下来就能赚的比种地多许多。

所有人都能想象今天对下桥村来说会是全新的一年,过了今年,下桥村会所掉穷村的名声,成为一个富裕村,到时候会比上桥村强上十倍还多。

想着这些,下桥村的人对谢有顺一家人就全是感激,他们家过的再好他们也没别的坏心思了。

看着谢有顺家的门开了,谢有顺和萧梨花迎出来,赵林亭和萧梅花进去,后面小厮丫鬟提了不少的东西,大伙这才全都散了。

张水桃和朱大嫂也站在人群里,两人先离开了,张水桃是气走的,朱大嫂是为了和张水桃说话才跟着一起走。

“水桃妹子,你看谢老四家里可是越过越好了啊,连赵公子都和他们成亲戚了,那赵氏庄园可大了,我进去看过,里面修的别提多好看了。以后萧梨花可就能在里面随便走了,估计想住多少天就住多少天,可美死她。”

朱大嫂啧啧地说,那庄子修建的时候他家男人去那里送过猪肉,她也跟着进去过,地方可大了,不但房子修的多,还有湖和假山,听说到时候还要种不少的花草树木,她只要想着就觉得挺美,想自己要是能住在里面那可就是神仙日子了,可惜她这辈子也没钱盖那么一座庄子,就是连那么一大块地孔买不起。

张水桃听了抿紧唇,说:“哪有大姨子没事总住妹夫家里去的,她嫌不丢人现言就让她去住。”

朱大嫂一听张水桃这就是有火气,知道她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又和萧梨花处的不好,肯定是看不得萧梨花日子过的顺,她就是想让她心里不舒坦,到时候她去找萧梨花的麻烦她才高兴,自己一个人斗不过萧梨花,再加上张水桃那就多一个人力。

朱大嫂问:“水桃妹子,金凤最近怎么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