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屯的干部们腰杆挺直,心里自豪的很。

他们可是连两千块都舍得出的,不像其他大队那样扣扣索索的。

苏大宝小声道,“咱队里用得了,勒紧裤腰带也要用。”

张主任道,“裤腰带倒是不用勒,多种点地就成了。”

“苏家屯也别太贪心了,你们都有了,抢啥啊。”立马有大队长不乐意了,然后举手道,“何书记,我们要用。”

其他队里也立马跟上,“我们也是要用的。”

“我们,我们是排前面的。”

几个大队又争起来了。

何书记烦躁的拍桌子。

“这可不是举手争先后,得看行动。要用什么机器,用多长时间,都是需要先报名的,不止报名,还得交钱。按照交钱先后。如果是交钱,钱直接给公社财务,拿不出来钱,那就让苏家屯大队给你们垫付,你们先把物资抵账。具体价格,财务和会计那边都有。你们自己去算。”

能拿东西抵账,谁乐意给钱啊。队里都差现钱呢。

立马有大队找苏青玉,问能不能用别的粮食抵。

苏青玉道,“咱目前只要大豆黄豆或者油菜籽。毕竟咱开榨油厂需要这些。其他粮食咱不缺,不需要。”

苏大宝这个会计就威风了,“对,咱不需要。”

好在这些大队也不缺这些东西。虽然每年种的少,但是库存还有,实在不够,就去找社员们换。

何书记见他们闹哄哄的,干脆走了。让苏家屯统计好了之后,就和他们汇报就成了。

等他们一走,这些队长们就更闹哄了。

何书记和朱社长回去的时候也是走回去的,两人一路走,看着苏家屯新开出来的一大片田地,心里也亮堂。

“我瞅着他们要种不少东西啊。”朱社长道。

何书记笑着道,“明年肯定更多,”

“这苏家屯的干部们倒是有点本事,这才多久啊。苏有福下来还没一年吧。”

何书记点头。

又道,“干部还是那些干部,就是带头的人换了个。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朱社长哈哈笑道,“苏有福是熊,好在苏卫国和苏青玉兄妹两不错。特别是苏青玉啊,这小同志太能折腾了。你瞅瞅她在的时候,那干部们都信她的。”

何书记道,“你也看出来了?”

“能看不出来吗?这些基层干部干长了时间也油了,一般人还真压不住他们,但是苏青玉那同志说话的时候,他们听着多认真?”

何书记也想到那个场景了,笑了笑。他之前还挺担心这苏青玉一个小丫头在一群大老爷们中间别扭。今天一看,也没怎么别扭。这小同志还挺压的气势的。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 88 章

见何书记和朱社长走了, 这些大队又开始动歪心思了。

在苏家屯给他们算了账目之后, 又开始拉关系, 想着先拖欠着, 让苏家屯先垫付钱,他们的东西后面再运送过来。

他们还找了自己能说上几句话的所谓的熟人, 想让熟人从中说和一下。

这种事儿他们也经常干,欠着公社的那笔烂账,就是这么来的。

好在苏家屯的干部们也不是吃素的。这要是以前为了这点人情,还能帮着说和一下。现在想都别想了。人情算啥啊,比得上咱苏家屯发展大计吗?

特别是大队的干部们知道苏家屯本来就牵着一屁股债呢,这些人还要吸血, 这是要让苏家屯站不起来是不是, 想破坏苏家屯的发展大计划。都立马喷起来了。

“啥兄弟不兄弟的,咱大队欠着的外债咋没见你们帮着还一分钱?”

“咱们为了红旗个用社够无私了,你们这是吃着不行还要拿啊。要不你们还是直接把钱给公社,甭让咱们垫付了。

“去食堂吃饭, 也要先给票先给钱吧,办事总要讲规矩。”

“咱同意,咱队里社员能同意?”

直接其他大队干部们的话给堵死了。

心里嘀咕着, 这苏家屯的干部们啥时候这么团结了。脸上还讪讪的笑了笑, 打着哈哈就过去了, 对于赊欠的事儿也绝口不提了。

因为苏家屯这边说了,到时候安排农用机械是按照物资送到苏家屯的先后顺序来排的。

当天晚上,附近大队就送了物资过来了。反正定都定了, 迟早也是要给钱的,还不如赶紧抢个名次。

其他大队也是这么想的,于是陆陆续续的,晚上大伙儿都没法歇息。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才把这批物资给检查齐全入了库。

这次油菜籽少,大豆倒是多一些。

队里又安排了不用下地干活的老人们帮着将这些油料清理干净,等机器回来了就能榨油了。

大队干部们看着这些油料,脸上都笑开了花。之前他们还不理解青玉为啥要给其他大队垫钱。现在一看,哪里是垫钱啊。这是给榨油厂弄第一批油料呢。

等榨油机回来了直接榨油拿出去换成钱,那又是一笔收入啊。

队里的干部们还在嘀咕着,“也不知道那些出去的娃娃们,能不能找到单位下订单。要不然咱这榨油厂今年还没计划呢。”

苏青玉笑道,“这还真不用操心,这么好的东西不可能卖不出去。退一万步说,他们要是不成,我亲自去。”她要想卖油,那还真不是问题。安排这些人,也不过是想多培养一些能用的人而已。

所以她一点也不担心。

“我估计这会儿应该都差不多在行动了,没准动作快的都要回来了。”

大队干部们听她这么说,就放心了。

和苏青玉猜的一样,第一批榨油厂工人们差不多都回了家了。

最先到目的地的是去华南省城的女知青李青。她只用半天时间就到了省城了。

她倒不是省城人,家里离华南省比较远。知道其他知青都比她家里近,干脆就和家里人联系了,愣是七拐八拐的,在华南省省城找到了一个远方亲戚。

她就直奔华南省城了,这样一来,在时间上就具备优势了。

李青念书成绩不出色,但是平时最不缺的就是胆量了。之前几次都是靠文化成绩才能录取。这次总算是能另辟蹊径,给她们这种学习不咋样的人一个机会了,她就不乐意放弃。想着厂长是个女同志,那她没道理不能当个领导。

她觉得苏厂长说的话很有道理,食用油压根就不愁卖。这是实打实的好东西,所以完全没有摆出求人的姿态,反而还表现的很有底气。

进了亲戚家的门就说自己是来公干的。

她表姑问道,“你下乡了还公干?”

“姑,我现在是榨油厂工人了,榨油厂刚开呢,让我们出来找订单。”

她表姑就高兴了,“那你们岂不是吃不完的油水?咱们也能买吗?”

李青道,“姑,这个只卖给单位的。我还琢磨着回家去给我爸爸他们厂子弄点的。可是我家里实在太远了,要是回去就得比别人落后了,所以就来省城找别的单位。顺便也过来看看你们。对了姑,你们厂子需要吗?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们要是需要,我优先给你们。”

这种好事当然需要啊。能给厂里找物资,以后在厂里得被表扬。后勤主任都得念着这个人情。

“需要需要,咱待会儿就去找厂领导。他们也住这家属房大院里。”她表姑高兴的不得了。

李青笑道,“看我嫂子我哥他们,其他人的单位要不要。咱自家人肯定是优先了。”

虽然知道这小姑娘是想要靠着自家拿订单。可表姑也不想拒绝。

这也是好事儿。

李青这远房表姑就是省城服装厂的,本人还是个小组长。她儿媳妇和儿子分别又是鞋厂,纺织厂的。

这不,吃了饭就出去联系人了。

晚上回来,就定了几家订单了。

因为要给定金,所以这些单位要的量都不多,每家都是顶的几十斤。加起来也就一百多斤。

揣着订单,李青也没着急走,第二天又去了别的厂里推销。

要是光有工作证明,她可能连别人的单位都进不了。可有了这些订单就不一样了。人家一看这都是省城单位的订单。担心自己厂里真的需要吗,立马就帮忙通知了领导。

说实在的,第一次和领导面对面谈事儿,她还有些紧张。可脑子里又想到苏青玉那个自信的样子,她就有了勇气了。心里给自己打气,“人家也是女同志,她能做到,咱也能做到。”

后面和领导谈的时候就更容易了,油本身就是个好东西,加上还有其他单位也定了,这些单位就跟风也下了订单。

看着这些订单,她愣是花了两天的时间,把省城中小型单位都给跑好几家。还想再继续跑,但是时间就到了。想着苏青玉之前叮嘱的不能迟到,她也不敢多逗留,收拾东西就往苏家屯跑。

路上一想,自己在省城都没时间,更不提那些比她远的人了,心里就有底气了。

李青从海城回来的时候,其他知青也陆陆续续的在回来的路上。

这些人也都没空着手。

有完全是利用家里各种亲戚网的,也有自己独立出去闯的。反正回来的时候,都带着劳动成果回来了。

从约定的五天时间的前一天,就有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队里干部们知道有人回来了,就眼巴巴的看着榨油厂这边,就想知道情况咋样。

可惜苏青玉一直没公布,只是说等人齐了之后,再给个具体明细给大队部。

对于这些回来的人,苏青玉都亲自一一记录了他们用的时间,带回来的订单,还有定金。

这些资料都没提前公布,如果提前知道了,这些刚回来的人的积极性就会被影响。

一直等人都回来了,苏青玉就笑着把大伙儿召集到榨油厂开会。

“这次你们都能按时回来,我很高兴。说明你们服从组织安排。这样的工人,才是我们榨油厂理想的同志。”

这些知青们都高兴的笑起来,心里都在暗自庆幸自己好歹没迟到。甭管单子多少,总算不用被批评了。

“最让我高兴的是,你们第一次做这个工作,竟然都没空着手。这说明,你们都很有能力。说实在的,太出乎意料了。”

这话又让这些年轻知青们脸上骄傲了几分。

把人信心提起来了,苏青玉又笑着道,“如果不是因为咱们厂里人少,我肯定是要给你们多安排几个领导岗位的。因为实在难以取舍。”

厂里知青工人看着她,眼睛满是期待。

苏青玉笑着将自己这几天统计的表单贴在了小黑板上面。

“这是一张储备干部表单,也就是说,你们所有人,都是未来的储备干部。当然,你们也是需要人领导的,所以和我之前说的一样,选这次成绩最好的同志。上面是你们这次每个人的成绩。以后咱们都这样透明化。当然,希望大家也不要因为一次才成绩就骄傲或者对自己气馁。一次输赢不算什么,重要是未来长远的成绩。”

这些知青们满脸紧张的走过来看着这张成绩单。

排在第一个的就是李青。

她用的时间最短,带回来的订单却最多,足足有三百斤油的订单。

和其他人比起来,成绩十分显眼。

李青高兴的捏了捏拳头,兴奋的看看周围,最后看向苏青玉。

苏青玉笑着道,“恭喜你,李青同志。你被任命为我们厂里的销售部门主任。”

李青红了眼睛,“谢谢。”

其他人都羡慕都看着李青。

他们心里都知道,这样的机会难得。厂子刚开,对领导的要求就没那么严格。

等以后厂子成熟了,就要求很多了。

苏青玉笑着道,“大家还有机会,我们厂里这不是还要搞生产吗,后期我还要任命生产主任。另外,这一次大家拿回来的单子也不是白拿的,月底给你们算工资的时候,我也会根据你们拿回来的单子,给百分之一的收入,作为你们的奖金发放给你们。”

听到还有机会,并且还能拿奖金之后,这些本来还有些失落的知青们顿时又来了精神了。

“厂长,这个生产主任是按着什么标准选啊。”

“当然是按照实际工作情况来了。认真负责,熟练操作机器,这就是标准。”

苏青玉又道,“实在没当上干部的,也可以继续像这次一样,多联络订单。还是按着这个规矩,每月按照你们拿回来的订单给奖金。也能每个月加班加点赶工,按照大家加班的时间长短来发奖金。所以啊,大家都有机会。”

就算并不能当领导,还能想办法多拿工资。

这可让其他人心里更有盼头了。

一个一个摩拳擦掌的,恨不得立马上工。

“领导,咱什么时候能够开工啊。”

苏青玉笑着道,“很快了。”

苏青玉也没让这些知青们闲着,让他们跟着队里人一起学清理大豆和油菜籽,让他们熟练的分辨这些油料的好坏。

她自己拿着这些带回来的定金,拿出来一部分,去红旗公社那边,找公社的会计一起去县里机械厂。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今天手指头都感觉不受控制了。

可能我下意识的想过个六一儿童节。

么么哒,今天休息一天,明天见啊亲们。

☆、第 89 章

虽然钱是苏青玉垫付的, 机械厂也是苏家屯联系的, 可是苏青玉自己也不想掺和进钱的事情里面。账目都做的清清楚楚的, 钱也是一分不少的给公社重新审核记录。

公社会计诧异道, “你们队里这又是八·九百的,这钱咋拿出来的?”

苏青玉笑道, “还不是动了咱们的老底。没法子,总得让公社的事儿办成了。”

“你们可真不容易。”公社会计叹气。

当初苏有福当大队长的时候,可是啥钱都没有的。苏家屯的家底可不厚。而且听说还欠了外面一屁股债。

说起来也挺心酸的。

可惜公社也不富裕。养猪场暂时还没盈利,砖瓦厂暂时也没挣什么大钱。

下面负担的大队还这么多,自然也不可能有钱帮苏家屯了。

两人算好了账目,又和吴主任打了招呼, 就一起去县里机械厂交第一批机械使用的定金。

出发之前, 苏青玉也是打电话和机械厂联系过的。

告知了几天要上门去的事儿。

李副厂长最近忙着组建服务公司的事儿,压力很大,听到苏青玉说公社那头已经搞定了,而且今天就送钱过来, 早就翘首以盼了。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总算把人给等来了,笑哈哈的接待两人。

“欢迎红旗公社的同志过来呀。”

公社胡会计笑了笑, “感谢机械厂对咱们队里的帮助了。”

李副厂长笑道, “应该的应该的。”

苏青玉看了看两人, 打岔道,“咱是不是先把账目搞清楚了,然后一起吃个饭?”

李副厂长点头, “对,先把正事办了,待会儿都在食堂吃饭,咱厂里请客。”

这可让胡会计高兴坏了。

县城单位的饭肯定比公社好吃啊。

因为账目清楚,所以新成立的农用机械服务公司的会计也看的很快。

拿着算盘算了好几遍,又清点了第一批的定金之后,笑的合不拢嘴。

“没错,都没错。”

胡会计和苏青玉都松了口气的样子。就怕账目出点错,那就耽误事儿。一切顺利才好呢。

李副厂长也是笑眯了眼,他这服务公司还没正式开业呢,就接了单子开始挣钱了。厂里其他想看他笑话的人,只怕看不了了。

双方互相在机械服务的相关项目明细签字盖章。这事儿就算是约定好了。机械服务公司会按照这明细表上面的安排为红旗公社各个大队提供服务。

事儿谈妥了,双方都一脸高兴,李副厂长客气的邀请两人去食堂吃饭。

吃饭的时候,苏青玉道,“食堂的油水不足吧,”

李副厂长笑道,“人多,没办法。”

苏青玉点点头,“咱的机器还是的快点,别耽误了大伙儿吃油。”

李副厂长:“……”他看着苏青玉笑了笑,无奈道,“行,咱加班加点的给你这两天赶出来。你今天这着急来交钱,就是来催单子的吧。”

“这可不是的,咱那是为了不耽误公社和机械厂的大事儿。”

公社胡会计见苏青玉和人家厂领导都说话这么随意,心里暗自惊叹。

回去的路上,她就忍不住问道,“你和机械厂领导很熟啊。”

苏青玉笑道,“啥啊,就是合作的多了。他们还想我们给他们提供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