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上一章:第 27 章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下一章:第 29 章

王显胜心里信教授都没有信小李同学多一点。小李同学这样安排不只他,连另外两个大哥都表示完全接受,他们就按照小李同学的安排办!

李惜文这样安排其实还是为她自己考虑的多一些。公共汽车大颠两小时到学校真是很累了,给老大哥们补习一晚上算是休闲放松兼预热。脑子转过来了回宿舍她再把下一周的讲义抄出来,接下来从周一到周六上午她都能心无旁骛的去搞她自己的学习。周六中午她的心早就飞回家了,给老大哥们讲讲题做做预习正好调节一下坚持到周六下午。

午休时间李惜文决定拿出来刷表现分,她中午就在教室写作业,欢迎老大哥们或者随便哪个同学来问她问题。晚上如果不是班级活动比如开班会,她就都在宿舍待着,或者去图书馆借到需要的资料再回宿舍待着。

反正蔡雅萍不到宿舍楼锁门前是不会回来的,她把宿舍门拴上想干什么都行。学习计划完成了还能把上辈子的藏书拿出来翻。

讲真,李惜文现在回头再看她挥洒过泪水和汗水的大学课本,体会还是蛮深的,想法也很多。上辈子她有钱,资料杂志随便买,但是时间有限看的只是和她研究方向有关的内容,这辈子总算有了独处空间,温故知新拓展深入什么的时间完全不够用。李惜文现在也恨不得每天只睡四个半小时。

忙起来一晃就到了礼拜六下午。李惜文把两份讲义送去平大,请盛义芸转交顾教授。她回来从荷花塘边路过,正好和梁超英又打了个照面。

梁超英一如既往的高冷,但是和梁超英一起的小姐姐看人的目光很有点复杂,李惜文脸上好的差不多了,她只当别人重新发现了她惊人的美貌,也没想太多,提着空旅行袋开心的往外走。

李振华背着挎包在荷塘边看书兼等妹妹,看到小妹那个高兴的样子,就知道他小妹这一个礼拜过的不错,问:“学习上没有遇到拦路虎吗?”

“没~有!”李惜文开心的摇头,“虽然大部分教授讲话我听不懂,但是我可以自学呀。”

李振华想想自己才上大一那年,除了两位齐省教授上课,哪位教授讲课他都听不懂的悲伤,再看看他小妹现在精神饱满,活泼哥爱的样子,真是很想妒嫉一下啊。

他拍拍挎包,“宁东的衬衫我装着呢,他肯定在家吗?”

“不知道,去看看。”李惜文就拉住大哥的挎包带子,“大哥,你饿了的时候就想吃点什么呀?”

李振华只当妹妹在学校没吃好现在馋了,说:“你想吃什么?镇上要是有我给你买,我还有粮票呢。”

“我就是想,这不是很快天就冷了嘛,我做点可以放的干粮带到学校来,但是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可以,就问问你和二哥喽,看你们想吃什么。”

李振华认真的想了半天,说:“天冷了做点豆干虾皮杂酱,再烤点馒头片。锅巴泡出来太香了,容易打扰到别人。”

“好吧。”李惜文想一想,说:“酱缸都留给胡阿姨了,回家大哥你要去买酱缸,晒酱能吃也要几个月,红辣椒要是卖的多,就买几十斤,先磨辣椒糊吃。”

“好,回家我们就办起来。”李振华把课本放进书包,说:“家务忙完了我们也不用每个礼拜六都回家,没事就在学校待着吧,来回一趟四个小时呢,太浪费了。”

是不是大哥和未来大嫂现在都没有相处的时间了?

李惜文笑着说:“大哥你学习任务重你就不要回去嘛,我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不一定非要一路的。”

“让你一个人来回跑,不放心。以后我们把来回的时间拿来背单词!”李振华看看妹妹的脸,“好多了嘛,药要坚持涂啊。”

他俩走到华大东门口,停在门口的吉普车喇叭就响了。然后宁东拉开车门对他俩招手,说:“等你们半天了,怎么才出来?”

邢兰州从副驾那边探头,“小妹,你很可以嘛,一共有三次,我俩面对面站好几分钟,你都没看见我!”

“嚯,好家伙!”李振华和前邻居们打过招呼,心灵和眼睛都交给了这辆车。

“你们好呀,我去平大办了点事。”李惜文绕过去,“兰州哥,我还特别好奇,我和你的女同学差不多天天能遇见,怎么就没遇到过你呢。你都在哪里和我面对面了?”

“主教学楼东过街楼那儿。每次你都只顾着和别人讲题,我想着打断你不合适,就没有喊你。结果你都看不见我。”邢兰州笑嘻嘻的,其实他也没多介意李惜文没看见他,就是这个事一定要说说,不然去李家蹭饭吃他怎么好点菜呢。

“是有几次在那和同学说话来着。有眼不识泰山我的错啊,你上我们家去,给你做好吃的。”李惜文觉得今天就适合喊邢兰州去吃饭,正好明天叫他干活。

“我们就是准备好了要去你家。上车上车。”宁东把后座车门拉开,“小妹晕车不晕车?晕车坐前面。”

“不晕。我坐后面。”李惜文先爬上车,“宁东哥,你开车的技术行不行呀?”

“我在我小舅部队学的开车。”宁东得意的摸摸鼻子,“教我的师傅都说我是个合格的汽车兵!”

“那我就放心了。大哥,你放心上车吧。”李惜文喊大哥上车,她看见大哥身后十几米远的地方,梁超英身边的女生幽怨的盯着宁东。

宁东上车关车门,拉手刹点好踩油一气呵成,正眼都没看那姑娘。邢兰州看了那边一眼别过脸,趴在椅背上和李振华闲谈成为华大学生的感想。

“我教授还是我教授,乡音不改…情怀依旧。”李惜文替她大哥总结。

宁东笑的差点没把稳方向盘。

邢兰州也是一把心酸泪,说:“国语有口音还好一点,好歹还能猜。这学期给我们上课的教授的俄语有口音,我一句都听不懂!我这门课怕是要考不及格!”

“俄语最起码都有学过啊。我们老师虽然是华人,但是不会说汉语,他上课用不颠语,讲义也是不颠语的,上他一堂课,我两晚上都别想睡觉,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抠词典。”

“哎呀,我有个同学说写信回家叫她亲戚去港城买不颠语的学习教材,我托她帮我带一套了,你需不需要?需要我请她再带一套?”

“教材我弄到了,我需要最新的航空词典,哪国语言的我都要,虽然我妈已经给我想办法去了,但是这个东西不怕多。你请你同学帮我找找,只要能弄到,钱不是问题。”

“好的。我们那个同学的亲戚是生意人,有你这句话肯定会很努力的想办法的。”李惜文兴致勃勃的,小哥说不定也需要的,她可以提前给小哥预备起来,她有空间啊,多囤点没问题!

董新兰回家,第一时间把原来住在宿舍里的同学原来是妈妈老乡的事情说了。

沈掌珠果然很感兴趣,详详细细的询问向阳镇的近况。

董新兰把她从李惜文那儿问来的情况都说过了,沈掌珠还一直问。她说不出来了,说:“哎呀,我们那个同学也只在向阳镇长到十岁,后来他们家进了城她就没有回去了,她知道的都告诉我了。”

“她老家不是向阳镇的?就算再忙,考上大学了也应该回去一趟的嘛。”沈掌珠皱眉。

“为什么没回去她也没提。她说她的四个堂姐姐,两个都没上过学,两个就只是小学毕业。听她话里的意思,她家要是不进城,恐怕她奶奶不愿意给她读书似的。”董新兰心里觉得她妈的事有点多,重男轻女的地方她还能不清楚吗?她家就是,对爷爷奶奶来说,大孙子考上大学才叫光宗耀祖,她这样的孙女儿考上了大学,人家就是嘴上稀罕一下,心里没那么看重的。

“乡下能给女孩子读到小学毕业,就已经是很开明的家庭了…”沈掌珠把围裙系起来,“你爸爸这次去齐省出差,我叫他要是顺路就去向阳镇看一眼,现在差不多也是时候回来了,呕…”

“妈?你怎么了?”董新兰扶着妈妈去洗菜池,想起来妈妈生二弟三弟和四妹的时候好像都有这样吐过,欣喜的说:“妈妈,我们家这是要添小五了呀!”

“但愿吧。”沈掌珠有点意外,她都四十多岁了,都没想过自己还能怀孕的,“先不要和别人说,过两三个月再看看。”

“好的好的。”董新兰其实很有经验了,“妈妈你去躺一会,我来做饭!”

“哪就那么娇贵了。”沈掌珠抬起头,看见院门被她的丈夫董冬至推开,在董冬至的身后,是一个瘦瘦小小的漂亮姑娘,长相和她年轻的时候有七八分相似,她就愣住了。

董新兰一偏头也看见了,她赶紧接出去,问:“爸爸,这是谁呀?”

“是你妈妈亲哥哥的女儿,比你小一点,叫李惜珍。你带她去你房间安置。”董冬至叹着气,和沈掌珠解释:“你亲生父母那个家呀,哎,真是乱糟糟的!”

第66章 亲戚关系

宁东和邢兰州中午去学校附近的农民家里买到三只老母鸡和两只小公鸡,都给装到了纸箱子里放在后备箱里,搬到了李家。

这么重的礼搞得李惜文都不好意思开口支使他俩干活了。

但是他俩就很自觉,在两个院子里参观了一圈就问是不是菜园要锄草了。

好不容易长出来这么一点金贵秋苗,除草的活哪敢让他俩干啊。

李惜文把家里的供应本找出来,夹上五块钱请邢兰州去副食店看有什么菜可以买,等邢兰州走了,她又叫宁东和她一块儿去分金桥那边挖蚯蚓钓鱼。

“我觉得你可能钓不到鱼。”宁东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分金桥附近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最少四五位,老大爷们满头银丝钓竿讲究,一看就经验丰富工具精良。

怎么看李惜文手里这个缝衣针敲出来的鱼钓都不怎么靠谱。

不过然而但是,李惜文隔三五分钟就能拉起来一条一两多重的鲫鱼。半个多小时小水桶里就有七八条小鲫鱼活泼的游来游去。

那几位老大爷在这里钓了一下午,都把自己钓成风景了也没钓上根鱼毛,突然来了一个小姑娘手气这样好,都觉得此地风水不旺老人家,一个挨一个的跑了。

宁东非常激动,很想试试他的手气是不是一样好,可惜钓鱼不能说话,他憋得两只眼睛都几乎学会讲话了。

正好让他钓上来两条证明一下不是她运气好是这里的风水好,李惜文就说:“宁东哥我要去那边一下,你帮我钓一会?”

那边胡同口有个公厕。

宁东看一眼,没说什么就把钓竿接过去了。

李惜文也没真去厕所,她找了个宁东看不见的地方站住,把之前精神力抓住的一条两斤多的鲤鱼送上了鱼钩。

宁东感觉到钓竿一沉就慢慢往上拉,旁边一个闲看的老大爷还说:“拉太快鱼要脱钩”,那条鲤鱼老老实实的,被宁东拉起来只是意思意思甩甩尾巴而已。

“我,我,我钓起来的!”宁东快活的向李惜文炫耀,水桶里只有一条大鱼啊,他钓起来的呐。

“辛辛苦苦半小时,都没有宁东哥你来这么一下厉害!”李惜文诚心诚意的夸奖完了大侄子,说:“够今天和明天吃了,咱们回家吧。”

“挖了半罐子蚯蚓,也没用几条,我们再试试吧。”宁东意犹未尽,他不是第一次钓鱼但是绝对是第一次钓到鱼,现在很激动。

“回去晚了,说不定我大哥就把饭烧好了,我可不愿意吃他烧的饭。”李惜文有点嫌弃她大哥的手艺,跟她比差好远的。

“那行吧,”宁东也比较相信李小妹的手艺,他兴奋的提起水桶,“我们明天再来!”

李春来骑着自行车从李惜文和宁东身边路过,停下来问:“你们这是从哪里钓到的鱼?”

他的车把上吊着一只网兜一只小篮子,网兜里有肉有蔬菜,小篮子里是十只鸡蛋。

“分金桥。大哥哥,你怎么买这么多的菜?”李惜文觉得今晚上的饭桌有点丰盛。

“你们不是都回来了嘛。要是不多买一点,宁东来就没什么可以吃的了。来,水桶放后面去!”李春来说。

“也不重,提着就行了。春来哥,你带小妹赶紧先回去。晚了我怕李大哥已经开始烧饭了,还是让小妹烧吧。”宁东特别有吃货的觉悟。

李春来看了宁东好几眼,觉得他做为亲哥哥,真是白防守宁东了,他就叫李惜文跟他先回去。

“好呀。”李惜文也没有舍不得大侄儿,等李春来撑好车子,跳上车后座,对宁东招招手,“我们先走了。”

邢兰州去副食店转一圈什么都没买到。他知道李家就是没有新鲜菜,光是干货也能办一桌,就空着篮子回来。

李春来又是肉又是蛋的拿回来不少,他问:“春来哥,你这是从单位食堂买回来的?”

“是呀。”李春来看到鸡笼子里的几只鸡,说:“很丰富嘛。你和宁东要是没有事情,就在这里住一天,吃两顿好的再回学校。”

“我们就是这样想的。”邢兰州把网兜和鸡蛋篮子都接过去,“小妹,吃什么?吃什么?”

“小公鸡杀一只,和肉一起红烧。家里有霉豆渣,拿来炒青辣椒,有冬瓜,加开洋红烧着吃吧。还有鲤鱼和鲫鱼,吃葱烤鲫鱼吧。给我一个鸡蛋,我去街坊家换点茄子黄瓜来,有茄子就蒸过凉拌,有黄瓜就拍黄瓜。”李惜文拿过一只鸡蛋就去找胡同那头找那老太太换菜去了。

那家的菜园子不小,夏天茄子黄瓜很多的,吃菜基本上不用买。夏天鸡蛋格外不好买,那老太太偏疼大孙子要每天给孙子吃一个鸡蛋,跟整条胡同的邻居都打过招呼,她家的菜换鸡蛋。李惜文拿过去一鸡蛋,换回来两根黄瓜三个茄子还有一个小南瓜!

李惜文决定把茄子和小南瓜留到明天吃。再加一个拍黄瓜,然后泡一点紫菜,做虾皮紫菜鸡蛋汤,再炒一个酸豆角肯定够吃了。

人多地方大,洗洗切切都不用李惜文动手。她还抽空泡了几斤黄豆,打算明天早饭吃豆腐脑。

曹月英和李大海估计今天孩子们都会回来,都没有留在食堂吃晚饭,一下班就赶着回来了。两口子在胡同口碰头,回家看见满院子的孩子都在干活,院子里鸡在叫,水盆里鱼在跳,热闹的不得了,非常欣慰。

“孩子们回来,家里就热闹了。”李大海感慨。

“春来要是结了婚,添几个孩子,就更热闹了。”曹月英想到嫂子看不到儿孙满堂,眼圈就有一点红。

李大海想到他师傅没有福气看见孙子结婚添曾孙,也很伤感。

李春来没想到回家又被催婚了,摸摸鼻子和师叔婶婶说:“王阿姨前天打电话给我,听她话里的意思是想给我介绍对象…”

“不立业先不慌成家!你年纪小,还可以奋斗几年!”李大海立即改变主意,“老早八早结婚没意思。你看看我,明明我还是个壮小伙,就是因为结婚早,儿子都二十多岁了,我想活泼一点都不好意思。”

“自己相处来的比相亲的好。那个,春来你没事多去找振华振国玩,大学里的女大学生要是合眼缘,就和人家交个朋友,说不定就合适了呢。”曹月英换个方向表示不看好王阿姨给李春来介绍对象,“惜文哪,你们学校有什么需要家长去的活动,都叫你大哥哥去!”

“好嘞!”李惜文答应的好开心,她还小,催婚催不到她身上的,她看戏就好。

还是师叔和婶婶对他真心,李春来快活的点头,“那我就没事去弟弟妹妹的学校玩。”

曹月英担心后妈会塞个垃圾给振国,说:“你们兄弟伙的,有空也劝劝振国,学校里有合适的就处处看。长辈们张罗来的对象虽然也很好,怎么都不如自己相处来的称心意。”

李春来很郑重的点头,“等会振国回来,我就和他谈一谈。”

晚饭桌上李振华说晒酱做糖。曹月英早就想晒酱了。不过到平京就忙着收拾房子,家里连酱缸都没有买。家里大大小小六个孩子呢,做糖再快也是下个礼拜的事,她就把买酱缸,买腌菜坛子、泡菜坛子的任务先交待下去了。

李大海说:“这么多的酱缸和坛子,摆在哪里气味都不行。我看,在院子那头再搭一个小温室吧。把酱缸放里面,有玻璃屋顶,白天晒酱不需要搬酱缸。上班的时间刮风下雨也不用往回跑。”

这么一安排,每个人都有事情要办,吃过晚饭李大海就牵了根电线到院子里点上灯,带着儿子侄子和邻居家的两个孩子一起干活。

曹月英自己煮黄豆,把发麦芽再顺便发一点豆芽的活交给了李惜文。让李惜文去李春来那边的房子办。

宁东抽个空摸过来,和李惜文说:“你那个什么东西,要带走的,趁现在拿给我,我刚才跟曹阿姨讲过了,让你和我一起去拿装秋梨膏的玻璃瓶”

“好呀。”李惜文正愁明天怎么甩开她大哥去宁东家呢,宁东这么安排真是太体贴了,她就说:“你在外头等我。”

一根金条重量312.5克。李惜文拿出来十八根,十一斤多的份量不轻了。装在一个大饼干盒子里真是沉手。宁东夹着这个饼干盒子很有点吃力。一边走一边龇牙抱怨:“怎么这么重!”

“老底都给你了,能不重吗?”李惜文空手走路好轻松,“远不远呀?”

“不远。”宁东把车钥匙拿给李惜文,“换成钱你是想今天拿到手还是可能等一段时间?”

“不急着拿钱啊。我平常也没有花钱的地方,就是托同学的亲戚买书买资料这些。不过这个钱我不想让家里人知道。你到手放你家二楼箱子里。我有钥匙,我自己过去拿。”李惜文很坦荡的表示这事她家里人都不知道。

“一个理想十几个院子。你要是老实讲了,会被曹阿姨吊起来打吧。”宁东哈哈笑,“小妹你的胆子有点大哦。”

“还行。宁东哥,平京街道上就没有几辆车,你开个吉普车到处逛,也有点嚣张哦。”

“我外公把大部分的家产都捐给国家了,这辆吉普车是我外公自己花钱买的,我拿来开开没占国家便宜,谁敢管我?”宁东把饼干盒子放到车后座,“坐好,带你夜游平京城去!”

现在的平京城还不是个大工地,有什么好看的?

李惜文纯粹是为了哄大侄子开心,配合着兴奋一把,“好呀,我们从朱雀大街上走一走。”

兜过风,宁东并没有马上去找人换黄金,而是把车开去了他姥爷在城内的住处。他姥爷还在夏都没回来,现在只有他大舅舅一家住在那儿。宁东留李惜文在车里坐着,他带着饼干盒子和大门口的卫兵聊了几分钟溜进去,过一会悄悄溜出来,上车脚踩油门一溜烟就跑了。

“跟做贼似的!”李惜文学宁东嫌弃人。

“你懂什么。”宁东横她一眼,过了一会自己说:“我大舅妈总想介绍她娘家亲戚和我相亲。我连自由恋爱都不想搞,相个鬼的亲!不躲着一点,叫她老人家缠住了很麻烦的。”

“哈哈哈哈。宁东哥你几岁呀,你大舅妈这么着急?”李惜文好开心,大家都到年纪了么,又多一个热闹可以看了。

“我十九,还小!是我大舅妈自己结婚早,和我大舅舅过的挺好,她就觉得十几岁就结婚很好,看见年纪大一点点的不结婚就喜欢着急。我大表哥他们在部队都不敢回家。我表妹还是高中生,她就张罗这个那个的。谁劝她都听不进去,我妈都不耐烦和她讲话!”

“方老师脾气那样好,都不肯理你大舅妈,是不是你表妹已经张罗上了?”李惜文有点想听单独住个大花园,门口还有卫兵的高干家的八卦。

“是呀,我表妹找了一个对象。对象的后妈比他大哥就大两三岁!”宁东一脸的不耐烦,“这都是什么人家!男的好色,女的明明自己也是大学生,在科学领域做一点成绩出来不比当领导家属更光荣!都不知道这种女人是怎么想的!”

“人各有志嘛,你往哪个方向开?”李惜文发现吉普车的方向是往她家的方向,“前面再走一段路就回家了。”

“我们去知美楼,我找人买的大号牛奶瓶放在那儿了。冬至节我请你们家到知美楼吃饭呀,他们家的一鱼四吃很好吃。”

“我们是没有问题。不过你冬至节不和你姥爷一起过呀?”李惜文很尽责任的劝说。

“我姥爷平时都住在福山,我随时过去陪他吃饭都行。冬至节要祭祖的,我大舅妈娘家那边很讲究全家团圆,我在大舅家总觉得有点…”

李惜文明白了,这个大舅妈可能觉得方家还有皇位要传子传孙,祭祖的时候看见外甥估计心里就要演九龙夺嫡。李惜文安慰宁东,“你要是不嫌弃,过节都过来我们家。中秋节我们打月饼,包粽子吃!”

宁东明明心里很高兴他过节不用在大舅舅家尴尬了,嘴上还是很嫌弃:“说的好像我不来就是嫌弃你似的,不来都不行。粽子我要吃肉馅的啊。”

李惜文翻给他白眼,说:“杠精!”

**

王显胜和学校协商,由学校另外安排了一间闲置的办公室给他们补习上课用。补习的时候不断的有华大、平大甚至还有人大的老大哥老大姐们闻讯而来,李惜文的讲课节奏就有点乱,结束补习的时候比她预定的要晚二十分钟。

“董新兰晚上来找过你,留了个纸条塞进门缝里了。”蔡雅萍把夹在她枕头边一本书里的纸条拿给李惜文。

“谢谢啊。”李惜文看纸条,董新兰说她明天晚饭后过来。明天晚饭后她肯定是在宿舍不出去的,董新兰过来也不需要她调整时间,她把纸条放下,先去洗漱。

蔡雅萍一直在伏案疾书。

李惜文晒好衣服,也拿出复写纸默写讲义,今天晚了二十分钟,到熄灯都没有抄完。她和蔡雅萍商量:“雅萍姐!”

“我知道,我也要赶作业!”蔡雅萍划亮火柴点着煤油灯,“我以后恐怕天天都要熬夜了,有一半教授讲话我都不怎么听得懂!”

“只有一半很幸运了呀!我们是几乎都听不懂,现在我都全靠自学!”李惜文也把蜡烛拿出来点着,蜡烛的光虽然比煤油灯亮,但是还不够电灯亮。

明明空间里有便宜又好用的太阳能小挂灯,在外面晒一天,晚上可以亮好几个小时!一个还不要十块钱,约等于现在的物价一毛!

这么价美物廉的东西现在都没有生产出来,科技落后真受罪!

李惜文觉得自己不为别的,仅仅只是为了智能马桶早日面世都应该好好学习!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新理想,也为了陪蔡雅萍,她连下下周的讲义都默写出来了。

熬夜的后果是第二天天一黑李惜文就呵欠连天反应迟钝,董新兰说:“我表妹李惜珍是不是你堂姐?”的时候,她愣神了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新兰姐,谁是李惜珍,她从哪儿来?”李惜文现在一头雾水,没听大人说过她家有姓董的亲戚呀。

董新兰刚被强塞了一个表妹的时候反应和李惜文现在差不多,所以她就很有耐心的回答:“吴省,新阳市,向阳公社的李惜珍,跟你名字就差一个字!一个公社的,又和我差不多大,你应该认识的吧。”

“我有个堂姐就叫李惜珍。”李惜文抓头发,“但是,我们家没有姓董的亲戚,我大伯母娘家也没有…新兰姐你的意思是,你妈妈是我姑姑?”

“应该是。李惜珍长的和我妈妈很像,她和我妈站一起,比我还像是我妈亲生的。要不是我妈和我爸结婚就没分开过,我都能怀疑她是我亲姐姐。”董新兰也用抓头发来转移她的暴燥。

“先等等呀,不要因为长相就急着认亲戚。”李惜文让自己安静了一会儿,想好了才说:“首先,我爸爸没有姐妹,我从来没看见过,也没听说过我有姑姑。”

“然后呢?”

“其次,我是有一个叫李惜珍的堂姐,但是没见过她本人,我不能确定她就是我堂姐。我们向阳公社李是大姓,惜字是李家我们这辈姑娘的排行。光我妈教过的李惜文就有七、八个,叫李惜珍的还要多几个。”

李惜文心里其实已经有点相信那个李惜珍是她的亲堂姐了,一般姑娘没有在火车站当众下跪的本领,但是李惜珍这种随随便便跪的人,不是她爸那种知根知底的亲戚打死不敢招揽,一般人只要心怀善念都会选择帮助李惜珍。

“李惜珍可能是我家亲戚,但不是你的亲戚,是这个意思吗?”董新兰现在有点庆幸她没有和家里人说她的同学叫李惜文了,万一认错亲戚太丢人了。

“还有一种可能,李惜珍确实是我家亲戚,只是凑巧和令堂长得像而已。”李惜文沉思了一会儿,说:“你来找我的事情你家里人,特别是那个李惜珍知道吗?”

董新兰摇摇头,“其实我爸爸不太喜欢她这种人,但是她和我妈长得太像了,而且她很会…”

李惜文立即举手阻止她,“我也不妨实话告诉你,我爸爸和大伯家大过年的闹到翻脸不来往就是因为我家那个惜珍堂姐。你表妹要是真是我堂姐的话,我家当然不至于不管她,但是我爸知道的第一时间就会报公安,上次我那个堂姐偷偷摸摸跟着我爸到火车站,我爸先找的公安问她情况,再找的妇联同志陪她回家调解。我奶奶在公安面前骂我爸爸拐卖侄女的时候,听说大伯和大伯母还有她都是一声不吭的。”

李惜文对呆若木鸡的董新兰笑笑,“别的话我也不好讲,我家的堂姐小学毕业就招工到县纺织厂去了,但是没多长时间就被厂里劝退了。具体为什么,你们家找个人去厂委问一问应该能问得到的。”

“我…我…”董新兰烦燥了,“我就说这个人很难缠,明明…这是要怎么办啊?”

董新兰的爸爸就算不是大干部,也是个很有实权的干部。李惜珍来了,大伯和奶奶还会远吗?李惜文同情的看着董新兰,她们家肯定会被闹到鸡飞狗跳。

董心兰走的时候没精打彩的。

李惜文觉得这个事情不能等过夜,她立即把她的东西收拾了一下留了个纸条给蔡雅萍说她家有急事,她要请假回家。然后她去教室请王显胜出来,拿请假条给王显胜批。

“这都七点钟了,你进城怕不是要到十点?明天白天回去吧。”王显胜挺担心小同学的安全问题。

“是这样子的。刚刚平大的同学过来找我,问谁谁谁是不是我堂姐。我这个堂姐,前年因为婚姻问题乱跑,我爸爸遇见送她回家,还请了妇联同志做调解…现在我也只是知道一个名字,也不敢确认一定就是。但是如果是,最起码我们要尽到我们做亲戚的本份。”李惜文苦笑,“不然万一出了事,良心上过不去的。”

“那确实是不好隔夜,但是你一个小姑娘,晚上一个人进城不行的。”王显胜说。

“我去找我大哥请假,一起回家就好了。”李惜文一点都不愁。

“那行,你去吧,你的请假条明天我给你拿去,就是一上午?”

“嗯。”李惜文点点头,“谢谢班长老大哥,我去找我大哥了。”

李振华知道李惜珍来了的反应简直像是挨到雷劈,憋到坐上回城的公共汽车,没忍住,说:“这是一坨什么样的臭狗屎啊。”

睡倒又被儿女敲门声敲起来的曹月英反应和李振华差不多。

李大海反反复复的问李惜文好几遍:“你那个同学说李惜珍长得和她母亲很像?”

“她是那样讲的。爸爸,我们家还有姑姑?”李惜文很惊奇,“从来没有人提过呀。”

“你奶奶重男轻女,不愿意养活女儿。我是听说我还有三个姐妹,生下来就被外婆夏家的亲戚抱走了。你惜红堂姐才生下来的时候,听讲你奶奶还想抱走,只是没有成功。”李大海摇摇头,“你俩早点睡吧。我明早去单位请一天假,去邮电局打长途电话去。”

“爸,那我舍友的母亲要是找到学校来,我们怎么办?她家离我们学校不远,就在福山!”李惜文比较担心认亲戚的事情。

“按照我们华国去年颁布的法律,遗弃婴儿是犯罪。我平白无故的给我亲生老娘扣罪名干什么?你奶奶要是和她相认了,那也要你奶奶和我说过,我才认她。否则坚决不认。你们就照你之前说的那样回答她,从来没听说过,不可能是亲戚。”李大海苦笑,“人家找到惜文这儿来,怕也是不想认李惜珍这个麻烦,想找个下家接包袱。”

第67章 秋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