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点,她还是有些担心成亲的大队伍现在到底如何了。

“先去给母亲问安把。”薛锦绣不急着看院中诸事。

李嬷嬷见她性子如此娴静,越发欣赏了,连声道:“是。”

屋外的白雪还没有外化,薛锦绣抱着手炉,披着大氅,乘了步撵往宁辉堂去,却还是觉得有些冷,毕竟初来到底有些水土不服。

到了地方,却不先急着进去,冯氏体弱,她从外面来带了一身寒气,反倒是在炉火旁站了一会儿才走。

冯氏在屋里正说着什么,见着薛锦绣过来问安,拉着她的手道:“来这儿可是冷着了,院子里的碳够不够,烧的暖不暖?”

“都很好,嬷嬷们都照顾的很仔细。”问安后,薛锦绣便坐了下来。

冯氏道:“今早大营那边传了信,天不亮的时候安哥儿便走了。你们新婚,本应让他多陪陪你。”

“军中事大,至于我,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薛锦绣很懂事的回道。

冯氏满意的点头。她出生上京名门,自幼喜好风雅,对着凉州苦寒之地多有抱怨。本一心想要将子女们教成翩翩公子与名门闺秀,奈何俞老将军基因太彪悍了,儿子们是一个赛一个的性子淡,唯一的闺女…哎,跟她的那些姑姑们一个德行。

都说如果能和婆婆一起吐槽同一个男人,那婆媳关系自然和睦。薛锦绣觉得老天爷对她不算太薄,以前几样大事如此周折,如今遇到可能会困扰小半辈子的婆媳问题,竟然迎刃而解了。

“俞木头,你果然为我和你妈之间的良好关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薛锦绣心底默默替他点了个赞。

与冯氏相处半日,薛锦绣觉得自己的婆婆知书达理,着实的温婉可人,这般的性子到时让她想起了姐姐薛锦颜。

见着冯氏身子弱,便主动帮她抄了些经书。

“我们这样的人家,杀伐之气太重。咱们后宅女子,多抄些佛经,也算是件积德积福之事。”

薛锦绣这才注意到冯氏手上只有一串佛珠,一个玉镯,均是带了多年的随身之物,心中对她越发尊敬了些。

到了申时左右,大营那边传来了话,老将军和俞瑞安这几日都不会回府,似要去与前方的佑威军会和。薛锦绣有些紧张,突然觉得自己哪天也要去寺庙里拜拜,请一串开了光了佛珠回来。

冯氏却已经处之泰然了,不过还是将薛锦绣的大嫂二嫂叫到了宁辉堂,屋子里热热闹闹的,也不容易让人乱想。

大嫂孙氏出自将门之后,马上弓射无不精通,二嫂小冯氏则是冯氏的远房侄女,二人相较起来,冯氏更喜欢同样是大家闺秀的小冯氏。不过好两个两个冯氏性子都比较柔弱些,婆媳几人倒也相处融洽。

众人闲说了几句,门外的婆子便回来报:“老夫人,杜大人来了,还有之前去凉州迎亲的队伍也回来了。”

薛锦绣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冯氏见状,立刻道:“让他来见我。”

杜峰还是那幅活泼劲,较之之前在岚水遇到的那个半死不活的模样,兼职判若两人。

“给老夫人请安。”杜峰朗声道。

冯氏立刻回道:“你这孩子一路上一定吃得不少苦头吧!”

杜峰小道:“半路上遭到了西南后侯的伏击后与安哥儿分离了,好在后来遇到了俞大哥前来解围。由于前方战事不断,所以回来的路上耽搁了些。我回来时俞大哥二哥让我给老夫人您报平安,他们一切都好。”

屋里几个女人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冯氏见杜峰身上无事,精神却有些疲惫,立刻对旁边的嬷嬷说道:“带杜大人先去歇息吧。”

杜峰连忙摆手:“这道不用劳烦了。我等会儿还要赶去大营。”

“哎,希望这场战事能够顺顺利利的。”

“老夫人您放心,佑威军一向战无不胜!”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冯石说着,有对薛锦绣道,“等会儿你便回院子吧,想来你娘家带来的那些人也要一一安置,你受累了。”

薛锦绣微微福礼,表示不敢。

刚一回到院子,连翘琼枝见到了薛锦绣,眼泪就唰的流下来了。连翘是个藏不住话的,立刻就嚷道:“小姐,您总算是平安的,您知不知道那消息传到队伍里来的时候…”说吧,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琼枝也一个劲的哭:“太好了,终于见着您了。”

薛锦绣也是愧疚不已:“哭什么,我不是好好的么。到时你们,这一路来吃了不少苦吧!”

“没有没有,除了不能乱走,衣食上到与平常无异。”连翘回道。

此时薛锦绣的嫁妆也一一搬了进来。俞瑞安院中的丫鬟虽然各个静的厉害,此时却也都起了好奇,站在廊下看着。

李嬷嬷咳嗽了一声,丫鬟们顿时又都低下了头。薛锦绣见着还有一堆事,也不好与连翘他们在多说什么。开了库房,立了单子,命人将嫁妆分门别类的一一搬进去,也借此机会,看看这小院中众嬷嬷婆子们的能力。

剩下的几天,薛锦绣正式开始着手打理着这院中诸事。倒也十分容易,在俞阎王军事化管理的下,院中账务十分清白,没有一个偷懒耍滑之人,一个有非分之想的丫鬟都没有。薛锦绣一次觉得管家是如此轻松的一件事。

之前由于迎亲大队伍未归,薛锦绣也不敢轻易写信回长陵,怕惹出什么事端。如今事情安定,她立刻着人快马往长陵寄平安信。这个时候无比想念那些现代的通讯技术了,如今天寒地冻的,就算是快马加鞭,也不知何时能送到。

在焦急的等待中,上京那边倒是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秦氏,死了!这个为薛府招来满门祸事的女人,死的似乎有些蹊跷。

薛锦绣远在凉州,离上京隔了千万里,其中具体事由也不甚清楚,只能期盼着长陵来的家书中会所有提及。

不过人生果然不能太得意,远嫁长陵婆媳和睦,妯娌间也相处融洽,自己小院上下井井有条,薛锦绣过的实在是太顺,于是…

“夫人,姑爷回来了!”

薛锦绣刚起床时,便听到连翘咋咋呼呼的声音。薛锦绣整个人立刻就醒了,连忙让丫鬟替她梳洗。发鬓还未梳起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外间走进。薛锦绣顾也不顾地直接冲了过去,紧紧将他抱住,将头埋在他的胸前:“俞木头,你总算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俞瑞安看着她的脸,问道,“你怎么又瘦了?”

薛锦绣撒娇道:“才不是因为想你!”

俞瑞安微愣,就那样一直看着她。薛锦绣噗嗤一声笑了,她的这快木头,还是这么容易害羞啊。

“不跟你说了,我还要梳头呢。”薛锦绣摸了摸自己还未梳好的发鬓,立刻又回到铜镜前做好。带发鬓梳成时,俞瑞安拿起了一根簪子,替她插上。

小夫妻二人甜甜蜜蜜的腻在一起半日,俞瑞安终于想起了正事:“阿秀,这次我是提前回来的,爹爹还有哥哥们大约三日后回凉州。这段日子…你,多陪一下母亲。”

薛锦绣理所当然道:“这是自然啊。”等等,俞瑞安的话…需要那样理解,薛锦绣立刻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没有!爹爹他们都很好,只是…”俞瑞安略略远目了一下,“这次是彻底击溃了西南侯的军队,朝廷也夺了他的封号,其他关于如何处置西南侯的旨意上京众人应该在商讨。我与爹爹一直去到了西南侯府与大哥他们汇合…”俞瑞安静静说着一路上发生的事。

薛锦绣听完后整个人都要裂了——俞老将军,您老人家不仅收编了西南侯的军队,另外还收编了西南侯的两个漂亮小姑姑。

“母亲一向大度,父亲此举的确有些不妥,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母亲动怒。”俞瑞安无奈道。

“这种事咱们当小辈的也不好多插嘴,到时候只能见机行事了。”薛锦绣头疼的回道。

122完结章(二)

三日后的家宴上,薛锦绣总算见到了她的公公俞泰老将军。不得不说俞泰虽年近五十,却男人味十足,生的一双总是带笑的桃花眼,常年习武之人身体强健。不像俞瑞安那样一直冷着一张生人勿近的阎王脸,他经常会笑,而且很温和,笑起来带着一种老男人特有的成熟魅力与诱惑力,抛开身份,就是一个雅痞范的大叔。

若是之前还有些困惑的话,如今见着俞泰本人了,薛锦绣很有理由相信这位老将军的风流韵事…嗯,不可说不可说啊。老实地问了安后,便规规矩矩的和妯娌们处在一块了。

男女分席而坐,冯氏强颜欢笑的坐在上位,薛锦绣可不敢造次。她虽有心安慰,不过一则她是小辈,二则她现在还是新妇,三来她是小儿媳妇儿,这些事轮不上她来说话。当一个不惹人烦的背景就好了。

至于西南侯的那两个漂亮小姑姑,刚一进府就冯氏安排在了主屋北边的留香院里,那边住的都是俞老将军的侍妾。俞老将军生性风流,不过是如今年岁有些大了,那楼里便没什么新人进去,如今去了趟西南,估计那两个漂亮小姑姑也是有几分本事的。留香院一共十几间屋子,是个独立的院落,还连着一个花园子,院内亭台楼阁都是有的。若无什么要紧大事,里面住着的侍妾一般是不得自由出入。也正因冯氏立了这么一条规矩,老将军的女人虽多,但也没生出什么事。

除了这件不太愉快的插曲外,因佑威军大了大胜仗,将军府上下倒是都十分高兴。冯氏也与俞泰挑好了日子,开祠祭祖,让新妇入族谱。这是大事,自然马虎不得。不过好在也不需薛锦绣来操心,她现在就想舒舒服服过富贵闲人一样的日子,顺便调戏一下俞瑞安。

屋里角落里的暖炉都烧得旺旺的,难得俞瑞安也得了这几天的空闲,冯氏让他好好留在府里陪着薛锦绣。不过薛锦绣无坐在一旁看着不远处的俞瑞安,这早上都过了一个多时辰了,无论她是绣花还是喝茶还是自己玩五子棋,那家伙一直都坐在书桌后处理公文!

“咳咳咳咳!”薛锦绣终于不耐烦地将手里的针线活扔到一旁。

俞瑞安这才抬起头,问道:“阿秀嗓子不舒服吗?正好午膳让他们炖些雪梨吧。”

薛锦绣无奈地叹口气,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丫鬟道:“拿碳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以前学过几年素描,像俞木头这种一动不动的好模特不好找啊…薛锦绣将碳削好,又用硬纸包这一截,便开始画起来。画着画着时间倒也过得快,不过到底不是炭笔,薛锦绣看着自己手上黑漆漆的,不怀好意地拿着画好的东西朝着俞瑞安走过去。

“你看像不像?”献宝似得把画拿了出来,俞瑞安正惊讶,突然脸上微痛,双颊被薛锦绣用力一拉,面前的小媳妇儿杀气腾腾:“叫你不理我!母亲都说了,让你在府里陪我,结果你又跟这些乱七八糟的耗上了!”

双手一松,薛锦绣贱兮兮地将一面铜镜放在了俞瑞安面前,一张俊脸染了两团黑色的胭脂似得。屋里伺候的丫鬟哪里还敢抬头看,俞瑞安自己更是哭笑不得:“为夫错了!”

看他这难得一见滑稽模样,薛锦绣终于忍不住的笑出声来:“好啦好啦,赶紧洗了去。唔,不许动,我帮你洗!”

俞瑞安心中一惊,眼神里透着一丝小胆怯…惹的薛女王好想挥一下小皮鞭,狠狠将他蹂躏一番。“不要睁眼哦,小心进到眼睛里会很疼的。”薛锦绣小心翼翼地擦拭俞瑞安脸上的墨迹,而后又将水珠轻轻擦干。

除了铜盆里的水声,屋里静悄悄的。俞瑞安老实地坐在椅子上,仍由薛锦绣擦拭着他的脸,指甲轻轻沿着他脸上的轮廓划过,酥酥-痒痒的,又渐渐游走到了颈脖处,撩过喉结,随后又往下,探入衣领。他终于忍不住一把按住了那只不安分的手。

“放手!水流下去了,要擦干净的。”

俞瑞安只好松开,鼻息间尽是她身上的香气。脑中竟又浮现了那颠鸾倒凤的一夜,脸上慢慢红了起来。

“不要睁眼哦,还没洗干净呢。”

耳畔传来女子的喃喃低语,突然眸处微凉,来自唇间的暖意如触电般出来,俞瑞安再也忍耐不住,一把将她抱入怀里,放在腿上。

她似乎很开心,飞快又狭促地咬了一下他的鼻尖,像只偷了腥的猫一样舔了一下自己的唇,得意洋洋的看着俞瑞安。

一向禁欲的男人终于被她成功挑起了情-欲,将她困在怀里,几乎没有留下一丝空间。薛锦绣被他吻得七荤八素,突觉得身子一轻,整个人被他放在书房里的贵妃榻上。胸口处突然疼了一下,原来这家伙报复她方才咬了他的鼻尖。薛锦绣被他按的动弹不得,嘴里却还在撩拨他:“好相公,你这是要白-日宣淫么?”

俞瑞安脑中翁了一下,似饿狼一样盯着身下衣衫不整的人:“阿秀…”

薛锦绣伸出手指着不远处的书桌:“还有公文没看呢。”

“不急一时。”俞瑞安咬牙吐出四字。

薛锦绣却不乐意了,不甘心的扭来扭去,惹得俞瑞安口干舌燥,一把将她的手固定在头顶,分开她的双腿,让她不得再动弹。绝对强势的力气,让薛锦绣终于屈服了。他抚摸着她,轻轻咬着颈脖间的嫩肉,一路往下,在胸前流连不去。炙热的手掌不断抚摸着她的腿,大腿处早已情动的湿漉漉一片。

身上的衣物早已落尽,这间如它主人一样不解风情冷冰冰的书房如今却充斥着浓烈的情-欲。有了上一回经验,俞瑞安这次更是轻车熟路,薛锦绣被他顶的节节败退,一波一波的情-欲好似灭顶之灾。

“轻…轻点…”

俞瑞安终于大发慈悲的松开了她的手,薛锦绣一得了自由,立刻抱住他,口中的的断断续续的呻-吟:“俞瑞安,我…我要你发誓…这一辈子,不许…不许在碰别人…”

看着身下的小女人,俞瑞安只觉得自己心中最柔软的那块地方住的全是她,已不知到底该如何去疼爱了,低下头,两个人吻吮不休,榻上渍迹斑斑。

书房里的动静哪里瞒得过守在外面的丫鬟们,连翘双颊已经红得滴血了,四周瞅了瞅,发现俞府里的丫鬟们各个面不改色的站在外厅各处,顿时羞愧不已——自己太没见过世面了!咦,这句话好像用的不太对,哎呀不管了…不过,还是觉得…好羞啊…

终于屋里的动静渐渐轻了下来,刚云雨一番的两个人肌肤相亲的依偎在一起。

美人乡,英雄冢,这句以前让俞瑞安嗤之以鼻的话如今却要好好掂量了。薛锦绣得以休息了一下,却还是喜欢时不时轻轻吻一□旁的男人,她趴在他的胸前,静静听着胸膛里传来的心跳声。

“还记得方才答应我什么吗?”手上的指甲在他心脏的地方轻轻划着,眼中的目光却不肯从俞瑞安的脸上移开。说到底,俞泰的事还是让她害怕了。她好担心有一天会有另一个女人突然出现在这个地方,她害怕那时她会用一些卑劣的手段让那些女人一个一个无知无觉得消失掉,而她的爱,也跟着一起走向深渊。

俞瑞安抬手抚摸着她的脸颊,在她耳畔一字一句地回应道:“若我负你,万箭穿心!”

薛锦绣笑了:“大丈夫一诺千金!”她应该去相信这个男人的,他们肯定会一直走下去。

凉州的冬天很是漫长,大多数人都在自己家里猫冬。祭祖入谱以及见过俞府亲戚后,薛锦绣也就不怎么在出门了。好在等了数日,总算是等到了长陵的家书,一共两封,一封是薛永年写的,一封是薛锦颜写的。她迫不及待的拆开,认真的读起来。

长陵那边一切都安好,由于薛永年隐瞒的很好,所以方氏并不知薛锦绣他们“死而复生”这一节,只是约莫知道去凉州路上遇到了歹人,不过众人安慰有佑威军做护卫,所以方氏倒也没怎么忧心。另外薛锦兰的婚事已经定下来,在明年夏天。而今年冬天秦氏在上京去了,府里也要派人去奔丧。又提到薛家三爷一事。

原来当日薛府被歹人攻破,薛家三爷家财被扫荡了大半,闵氏闹着要与他和离。加之孔氏生前偏心,薛家大爷早就看这个幺弟不快已久,只是嘴上安慰几句,并未解他出困境。如今薛三爷见着二哥薛永年手上诸事打理的仅仅有条,便亲自登门,希望念着往日兄弟之情,帮他一把。

到底还是一家子骨肉,薛永年知道自己这个幺弟虽很滑头,但到底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况且薛府若只有他二房一枝独秀也不好。他便与薛三爷约法三章,领着薛府爷们的月例,却将他踢到了柜上,跟着那些老掌柜们一起做事!也算是让他体验一下做买卖的苦处!

没了孔氏的制约,薛永年管住薛家三爷不跟玩似得,薛锦绣并不担心什么。又拆了薛锦颜写来的信,这一封便家薛府的家事交代的更清楚了。

信中细细说了薛锦兰的婚事,双方都很满意,又提到了盛哥儿,在学堂里很的夫子赞赏。只是薛锦蓉如今也到了年纪了,却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不太关心,似乎真要应了她自己的话,终生不嫁,留在府中照顾方氏和盛哥儿。写到这里,薛锦颜只能希望她能自己想开,毕竟如今府里的情势已经大为好转了。

信中又提到了今年的寒冬,长陵比往年更冷些,想阿秀孤身在凉州恐水土不服,特地附上了宋玉开的几味调养方子,嘱咐她多多照顾好自己。另外今年薛府与方府一起在城门处施粥,薛锦颜信中说见此情景不由想到了从前阿秀未出嫁时,那一次与方家表哥一起商量如何设粥棚的日子。不过这一次,宋玉帮了大忙。今年寒冬,他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在城里义诊,施粥的那段日子更是天天都跟着一起去城门口。也正因此,长陵今年冬天竟没有冻死一个人。不过听说江南那边就十分严峻了,不少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并发生了十几起暴-乱,听说朝廷派出去的大臣被杀好多个。不免又感叹幸好长陵位处西北角,家里人都是平平安安的。信末又细细问了薛锦绣的近况,更嘱咐她在凉州要保重身体。

薛锦绣将两封看了又看,最后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放在锦盒里,像宝贝一样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

李嬷嬷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少夫人,上京的圣旨来了,府里众人都要去接旨呢!”

薛锦绣立刻将锦盒放好:“更衣!”

123完结章(三)

前来宣旨的并非是宫中的内人,竟然是上京里侍郎梁大人以及凉州郡丞马越。俞府大开中门,众人跪地接旨。

这道上京来的圣旨其内容众人倒是猜对了七八分,不外乎是褒奖柱国将军为国建功立业,以及诸多赏赐。不过圣旨又提到如今江南不宁,柱国将军府理当为国出力,即日起出兵江南七个州府,一路去往上京与庆元大营汇合,一同剿灭乱军。

梁侍郎宣完旨,立刻将俞泰从地上扶起,笑呵呵道:“将军真是风采不减当年啊。”正说话,一阵寒风袭来,冷的他立刻打了个哆嗦。

俞泰哈哈大笑,携着他往主屋中堂而去:“梁大人,凉州苦寒之地,你多担待啊!”

梁侍郎连忙摆手:“将军哪里话,能替将军您走这一趟,是下官的福气。”说着,又连打了个几个喷嚏,不要意思的笑了笑。

俞瑞安稍微落后了几步,移到薛锦绣身边:“你也快回屋吧,外面冷。”

薛锦绣低声笑道:“我才没那位梁大人那般娇弱呢。你快走吧,我又不是第一天住在这儿了。”

俞瑞安点点头,这才快步的跟了上去,与俞家大哥二哥一同走着,三人似乎在交谈些什么,旁人自是听不清了。

薛锦绣正琢磨着怎么写回信,大嫂孙氏住的院落与她有一段是同路。孙氏脸部带着北方女子的英,个子十分高挑,此时与薛锦绣在回廊处并排走着:“弟妹这段日子过的可还习惯?”

薛进修立刻道:“多谢大嫂挂怀,一切都好。”

孙氏望着远处的的天空,低声道:“弟妹那里可备下了明矾?”

“明矾?”薛锦绣疑惑道,“府中有不洁之水吗?”

“行军打仗少不得要用到的。如今天寒地冻。弟妹是从长陵来的,那儿也是咱们西北。我却听说南边哪里就算是冬天也不会下雪,如今死了这么多人,开春后,这日头渐渐暖和起来,万一有了疫病,那水必须要放了明矾才能饮啊。”

薛锦绣立刻肃然了神情:“多谢大嫂提点。只是大嫂这般说,难道这次是安哥儿他…”

“以往三叔都是带领骑兵做先锋之队。”孙氏点到即止。

薛锦绣约莫明白了,恐怕就算是她嫁来了,俞瑞安也不会因此而变得贪生怕死。她的男人一向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从来不拿别人的命当命,第二个从来不拿自己的命当命…

薛锦绣又细细问了行军打仗应当备下的事物,再三谢过孙氏后便回院准备了。

这是越清点着那些药,还有衣物时薛锦绣的心就越沉重。李嬷嬷宽慰她道:“哥儿也不是第一次去了,老奴听说南边哪里都是些乌合之众,不足畏惧的。”

“但愿如此。”薛锦绣双手合十,觉得自己有必要赶紧请一尊菩萨过来。纵然知道这是心理安慰,多拜拜也是好的。

按着圣旨里说的,是要佑威军立刻出兵。俞瑞安回来后见着薛锦绣准备的包袱顿时笑了:“太多了,带不了。”

薛锦绣立刻道:“哪里多!这天寒地冻的,不多带着难道挨冻么?还有这些,万一军粮吃完了,总还可以用这些干粮垫垫肚子。还有这个药,你一定要带上,这是上好的金疮药…”

“阿秀,这次我是与二哥一同去,大家互相间都会有照顾,你放心吧。”俞瑞安将她轻轻抱着,薛锦绣立刻想到了俞家二哥那幅和俞老将军一样的风流桃花眼,长得就是个不太可靠的样子。闷声闷气道:“刀剑无眼,你要照顾好自己。”

“嗯。”俞瑞安点点头。

“这些你还是带上吧,真的不能带吗?”薛锦绣看着那个大包袱,觉得东西也不太多啊,不由叹道,“可惜宋玉不在…”

“宋玉?”俞瑞安立刻有些警觉,“为何突然提到他?”

“军医的水平实在令人不放心啊。”薛锦绣这时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真的很低,宋玉怕是为数不多的走在时代医疗科研前列的天才。

俞瑞安听她如此说,也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说佑威军的军医皆是医术精湛,无需令人担心。薛锦绣老实的点头,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柱国将军府再次向整个梁朝展示了它的效率,圣旨传下,立刻开始准备粮草,清点大军,整顿军务。梁侍郎万分欣喜,一边参观者佑威军大营,一边听身旁的俞泰说道:“大军粮草已经先行,三日后佑威军便可行至上京!侍郎大人,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梁侍郎连连笑道:“佑威军果然名不虚传,那些乱臣贼子们只要听到大将军的名号,肯定都是望风而逃啊!到时候圣上龙颜大悦,还不知要怎么嘉奖将军您呢。”

“能为圣上分忧是佑威军的福分!”说着,对着身后二子道:“快过来见过梁大人。”

俞桥东和俞瑞安两个立刻快步走上前去,梁侍郎知道这边是柱国将军府的二公子和三公子立刻道:“两位小将军都是一表人才,当真无父无犬子啊!”

俞泰道:“我这二子将是此次大军的先锋将军,到时候去了上京还望梁大人多多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