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

陆晨山又夹了一筷子,接着又是一筷子!不知不觉,额头已经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川菜的魅力就是在不断的味觉刺激下,让人不断地大饱口福。虽然夏君妍的这道水煮鱼片没有现代川菜那么正宗,可对于连番茄炒鸡蛋都没吃过的古人来说,这已经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味觉盛宴了。

孙掌柜吃的满脸通红,虽然觉得很辣,可还是停不住筷子。夏君妍早有准备,将凉茶放在桌上,大家边喝边吃。

“果然是祖传菜谱!”孙掌柜心中啧啧赞叹。他到底没有忘记正事。这位夏姑娘如此大张旗鼓的来,又露了这么一手,必然是有所图的。如果他聚福楼有了这菜谱,必然会成为一道招牌菜!

古代物资匮乏,调料也不多。大多数人能吃饱就不错了,发明新菜需要浪费大量的食材,在普通人家和普通的酒楼里是绝对负担不起的。菜谱,在古代也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谁家祖传菜谱越多,越证明这个家族有底蕴!毕竟只有闲钱多了才能这么折腾,才能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孙掌柜已经暗自决定花大价钱将此菜谱买下,无论是留给自己的酒楼用还是以后当做人情送出去,都是一份具有风雅的礼物。只是不知这位夏姑娘到底作何打算。

第十一章 商议

孙掌柜虽舍不得放下筷子,但还是忍住口水,决定先谈正事要紧。

将夏君妍去了酒楼雅间,又客气的替夏君妍倒了茶水,这才问道:“夏姑娘是想来我们聚福楼吗?”

夏君妍摆手笑道:“方才我切鱼的时候想必孙大掌柜已经看过了,我刀工不行,体力也不够,并非最好厨娘的人选。不是我恭维孙掌柜,若是这道菜让聚福楼的大厨来做,味道只会比今天更好。”

“可此乃夏姑娘家的祖传菜谱,夏姑娘真舍得割爱给聚福楼?”孙掌柜颇为好奇。

“俗话说好鞍配好马,聚福楼的菜色本就以辣味为主,若是加入了这道水煮鱼片定然会成为一道招牌菜色,而且是全天下独一份的。若我说我的确是要将菜谱卖给聚福楼,孙掌柜觉得此菜谱值多少银两?”

孙掌柜沉思片刻,谨慎道:“三十两。”

夏君妍一口茶水差点喷出,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孙大掌柜是在打发叫花子吗?!”说罢,便是要走。孙掌柜原本只是试上一试,没想到竟然将人给激怒了,连忙起身道:“夏姑娘若觉得价钱不合适,咱们好商量,何必动气呢。来来来,喝口茶润润嗓子。”

夏君妍大手一挥,毫不理会孙大掌柜的弯弯绕绕,语气十分坚决:“我是看着聚福楼二十多年的老字号才来的,是信任孙大掌柜的人品。只是没想到孙大掌柜也如那些奸猾商人一般欺负我一介女流之辈!自古做买卖讲究诚信二字,若是孙大掌柜毫无诚意,那我便去下一家问问。想来我家的祖传菜谱,也不愁卖不出去!”

孙掌柜后悔不已。他的确是打着夏君妍区区村姑也许没多大见识的念头,多少乡下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几两银子,而三十两白银可以在乡下买上两亩肥田后还能盖上三间瓦屋。

“一口价,五十两!”孙掌柜直接从怀中拿出银票拍在桌上。

夏君妍略略瞧了一眼,冷笑道:“孙掌柜出这样的价钱,那我只好去镇上戏台上摆个摊儿,将这道菜放在上面请各个酒楼的大掌柜品尝一二,谁出价高我便将菜谱给谁。如此公平,甚好,甚好!”

“这样万万不可!”孙掌柜大惊失色,“夏姑娘若是诚心来谈买卖,就该拿出诚意来。谈买卖向来都是两家来谈,所谓一女不二嫁,还望夏姑娘三思啊。”

“一百两!”夏君妍不打算和孙大掌柜继续斗嘴,她本来也不想将事情闹大让赌坊的人知道,“此菜谱便只卖给聚福楼一家!”

听此价钱,饶是见多识广的孙大掌柜也有些口干舌燥。

一百两!

福聚楼一年的收入也不过百两上下。

但这个价钱又十分的尴尬,孙大掌柜虽然觉得肉疼,可咬咬牙还是出得起的!

见对方脸色犹豫,夏君妍知道孙掌柜动心了可还差点火候。果断添了把火,烧到孙大掌柜心头:“孙大掌柜可知这道菜是如何做成的?除了特殊的做法,最重要的是一道调味,必须是由我家祖传的秘制酱料加进去后才会有这般奇妙的味道。也就是说,孙大掌柜花了一百两银子,买到的实际上是两样东西。一样是菜谱,一样是酱料的配方。而此酱料还可以加入别的菜里进行调味,可谓是一举多得。做买卖讲究诚信,既然我喊出一百两银子的价钱,那么家谱和酱料就只会卖给一家,绝不再卖。如果孙掌柜嫌贵,也没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我继续找其他的酒楼好了。若是孙大掌柜不买,我也好去醉仙楼再问问。”

醉仙楼!!

云安镇上另一家老字号酒楼,和聚福楼是十几年的老对手了。最近醉仙楼因退出新菜,将聚福楼的流水活活抢走了近三层,为此孙大掌柜好几天都没睡个安生觉。

此刻夏君妍不适时宜的引入了竞争机制,只有竞争才能卖出好价钱。

“当真是一分一厘也少不得?”孙大掌柜苦苦挣扎。

“若孙大掌柜依旧嫌贵,那这笔买卖便没法谈了。”夏君妍无奈叹气,“一两白银子买到了两样秘方,如此划算的价钱孙大掌柜还要讨价还价,那我还是去别家吧。其实方才我瞧陆公子吃的开心,想来陆公子对这道菜谱也应该有些兴趣。”

那位盐商之子,扔银子跟玩儿似得的主,保不准真的会买下来作为自家菜谱传下去。孙掌柜已站在崖边别无选择,现在是卖方市场,夏君妍的菜谱不愁卖不出去。

无可奈何之下,孙大掌柜拱手道:“夏姑娘虽小小年纪,没想到却是生意中的老手。一百两银子,这里是五十两银票姑娘先收好,剩下的等下我便取来。”

“不急。”夏姑娘一边将银票揣进怀里,笑道,“剩下的五十两,我希望孙大掌柜换成散碎银子给我便是,就不用银票了。”

“行。”孙大掌柜并无异议。

将银钱付清后,夏君妍便口述菜谱,孙大掌柜亲自写下。仔细核对一番后,又亲自去厨房照着菜谱又做了一次,这下放下心来。

“没想到味道的根源竟是这酱料之中。”孙大掌柜拿着夏君妍带来的大酱,赞不绝口,“竟然是用香料调和而成,又加入了茱萸、花椒等物。”

古代将香料多用于香囊之中,很少用在调味里。夏君妍只是觉得这样太过暴殄天物,便尝试了一番,终于让她折腾出了山寨版的香辣酱。

其实今天卖菜谱她是亏了。她本可以将香辣酱单独出售,只卖成品,不卖配方。如此一来她便可以供应给更多的酒楼,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但这样动静太大,很容易被赌坊那群人盯上。

所以只能做这一锤子买卖了。

夏君妍还是觉得有些不甘心。见孙大掌柜不错眼珠的盯着手上的菜谱和秘方,不由道:“想必这酱料大掌柜以后肯定会用的很多,若是人手不够,我可以帮着做一些。每坛子二十文,如何?”

谁料这次孙大掌柜却毫不犹豫的一口应下。

夏君妍虽觉得有些奇怪,但能多拿钱自然也是开心不已:“这一坛子就当是送给大掌柜的,月底我再送十坛来。”

孙大掌柜颔首。

今天一天,夏君妍算是满载而归。一边注意四周有无赌坊的人,一边找了个不起眼的小布坊扯了几匹新布,交给绣娘做两身新衣裳,正好月底送酱料的时候来拿。她身上穿的这几件衣裳估计再洗洗就能直接变抹布了,鞋底也薄的要命,十分搁脚,便又格外加了钱,让绣娘再做两双结实耐用的鞋,一并月底来拿。

趁着赶集人多,又去买了肉,点心,糖果,以及各种香料,直到斜跨的布袋装不下了,这才心满意足的混迹在人群中准备回村。

走到镇子口准备搭牛车回去时,发现陆晨山竟然也在此处。他见到夏君妍那鼓鼓的布袋,顿时笑了:“夏姑娘今天收获颇丰啊!”

第十二章 跟踪

夏君妍下意识的将布袋紧紧扣住,故作轻松道:“真巧啊,陆公子打算去哪呢?”

陆晨山将视线从布袋上移开,一张圆脸笑眯眯道:“我去乡下的庄子住两天。”

夏君妍笑笑不再搭话,手心却不自觉的握紧。一个富家公子去乡下庄子竟然都不带随从,而她可没忘陆晨山和程远是认识的。自上次羞辱过程远后,她在村里对程家都是绕着走,就怕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但程远并不在村里,如果陆晨山要告诉程远今天的事就不应该去村中。难道是要以此来威胁她?

夏君妍偷偷瞧了眼身穿锦衣的陆晨山,这位富贵公子到底要做什么?

不过不管怎样,对于陆晨山所谓的去乡下庄子住两天,夏君妍是一个字都不信的。她大约猜到陆晨山和程远是同窗,而书院一旬才会放假,既然程远没有回村,证明现在应该还要上课。

陆晨山见夏君妍不再说话,甚是无聊。第一次见面他就对这个穿着破破烂烂竟然还要买诗的村姑印象深刻,第二次见面这村姑就亮了一手他从未吃过的菜。更好奇的是他的父亲似乎和这个村姑认识,而且父亲还对她很客气!

这村姑到底是什么来历?

陆晨山的确是太平日子过惯了,又是打小从糖罐子里泡着周围人捧着长大,也养成了他无法无天的个性,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是一定要一探究竟的,甚少在意对方是怎么想的。反正只要他陆大爷自己爽到就行了。

夏君妍很明显不太想让陆晨山爽到。她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在聚福楼的所为,除了做菜外,具体事情她都是和孙掌柜单独谈的,除了孙掌柜外,没人知道她到底是来干嘛的。临走时李大厨还面色不善的瞪着她,很明显是将她误会成来当厨娘的。就算陆晨山将今天的事告诉程远,她也有借口推说,反正谁也不知道她赚了多少,孙掌柜也不会将他们之间的交易内容四处嚷嚷。

但她答应了孙掌柜月底要来送酱料,材料都堆积在山上的小屋中。如果陆晨山跟着她回村,那就是个大麻烦。

夏君妍装模做样的低头翻了翻自己的小布袋,颇为遗憾的蹙起眉,叹了口气后又转身走了。陆晨山正好奇这村姑的来历,等夏君妍走了几步,装作不经意的模样也小心翼翼地跟了去。

这小镇子她来了好几次了,经常走的那几条路都十分熟悉。左右身上还有钱,虽然上次的还没用完,但还是又去了药铺抓了金银花和两盒擦脸用的药膏。陆晨山见她总是蒙着脸还以为是为了女子的贞节以蒙面出行,毕竟镇上一些小家碧玉去寺庙烧香也会用黑纱蒙面,让丫鬟家仆随行。可现在见夏君妍去药铺,陆晨山突然觉得这村姑该不会脸上有什么癣疾之类的吧?

想到此处,陆晨山顿时倒了胃口!若对方真是一个无盐丑妇,他还真没什么兴趣。正犹豫还要不要跟上时,夏君妍已经提着药包走远了。

找个机会将她脸上的布给扯下来好了!陆晨山打定主意,继续跟上。夏君妍左弯右绕,又进了一个店铺。陆晨山正要靠近,扑面而来一股香气,抬头一看——胭脂铺!这种地方,就算是有男子也都是陪伴自家娘子而来的。

“哟,姑娘怎么蒙脸呢。”女掌柜笑脸迎来,“姑娘打算看些什么?”

夏君妍还真没有怎么研究过古代的妆容。眼可玲琅满目的化妆品让她不禁感叹——就算是古代娘子军们也是主力消费人群啊。虽然古代调味少,可化妆品的种类一点儿也不少。挑了一罐擦脸擦手的油脂和画眉用的小砚台以及画笔,付了银钱后,小声道:“掌柜的,你这儿有…恩…”

掌柜心细,见她这模样顿时了然,回道:“在舍后。”

顺着掌柜指的方向,夏君妍很快找到了茅厕。胭脂铺不同于其他店铺,为了方便女子,所以一般都会有小门进出。夏君妍茅厕出来后,直接从小门离去。

“奇怪,人呢?”陆晨山等了半响都不见夏君妍出来。都说女人进了胭脂铺都舍不得出来,一个村姑竟然也能在里面耗这么长时间。正不耐的摇着扇子,突然身后响起伙计王永的声音:“少爷,可算找着你了!”

陆晨山脸色一惊,他怎么会在这儿?!王永急匆匆赶来:“少爷,老爷叫您回府吃饭呢。”

“我不是说了我要和同窗一起品诗吗?”陆晨山蹙着眉。

他正与王永讨价还价时,胭脂铺的掌柜笑呵呵地将夏君妍送出来。二人谈笑晏晏:“姑娘下次来我再给你说说剩下的那几盒胭脂,抹胭脂可是门学问呢。”

眼见着夏君妍都要走了,谁料王永一把拉住他,哭嚎道:“少爷,您可一定要更小的回去啊。老爷说了,要是今晚见不到少爷,就要打断小的双腿!少爷您就可怜可怜小的吧!”

陆晨山大力挣扎:“烦死了!滚滚滚!小爷等会儿就回去!”夏君妍没走远,他还能追上!

可王永就像块狗皮膏药般的粘着他,凭陆他怎么甩都甩不掉。最终眼睁睁的看着夏君妍在人群中消失的不见踪影…

盐铺中的陆掌柜正狠狠盯着手中由一个陌生小乞丐送来的字条——“陆晨山要逃学,正在东街上闲逛,速追!”

铺子里的伙计们一个个都在老老实实的做事,掌柜的笑声好可怕,祈祷王永快些把小少爷给带回来啊。

牛车缓缓前行着。

到了大槐树下,夏君妍给了铜钱跳下牛车,看着澄碧万里的天空心情格外舒爽。所谓“画眉”,真的是用砚台和小毛笔画出来的。虽然她还没有掌握这门技术,不过拿来写写小字条还是可以的。而陆晨山又亲眼见着她从胭脂铺里出来,想来也不会将此事怀疑到她身上。

将东西暂时放好后,夏君妍便往安大娘家走去。正要推门而入,突然听见安大娘院子里有人在说话。

“阿夏这丫头也是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能不帮她一把吗?好歹也是叫我一声婶子,我能见死不救?就算出不了几个钱,但到底也不会让她饿着啊。”李氏抹着眼泪,一脸关切的与安大娘说道,“这孩子也不知道去哪里筹钱去了,若是被赌坊的那些个混蛋抓住,指不定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安大娘怒道,“阿夏在山里挖野菜!你也是几十岁的人了,怎么什么都往嘴上说!姑娘家的名节比命还重要,都是没影的事,你乱说个啥!”

“安家的,我这不也是关心阿夏吗。”李氏尖着声音道,“我家程远说这叫关心则乱,你发脾气作甚!我也没说阿夏真被糟蹋了,只是担心她。万一她要是…”

正说着,突然大门被推开,夏君妍沉着脸站在门外冷声道:“我一天都在山里哪都没去。让李婶担心真是罪过了。”

“哟…阿夏回来了啊。”李氏尴尬的笑了笑,见夏君妍空着手身上连个篮子都提,又道,“不是去挖野菜了吗?”

“我家的事不用外人操心。”夏君妍抬眼盯着李氏,“而且我刚与程家解除了婚约,这段日子李婶还是避写嫌为好。李婶也是明事理的,知道村子里的流言向来都是捕风捉影,无风都能起三尺浪。免得瓜田李下,坏了彼此的名声就不好了。”

“哎哟哟,阿夏可真是个谨慎的人啊。”李氏夹枪带棒的说道,“咋以前都不劝劝老夏头呢,不然现在也不用专门去挖野菜啊。你安大娘心善,你想吃什么就跟安大娘说,要是安大娘家没有就跟婶子说!你也不用那么小心,村里都知道你纯孝,婶子给你两口吃的还不至于被人说道。”

直到天色渐晚李氏才缓缓起身。那双贼溜溜的眼睛将夏君妍又打量了一番,看的夏君妍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便挎着竹篮离开。

第十三章 歹毒

李氏刚一到家,一个模样与她有几分相似,但皮肤略白皙的女人立刻迎来,殷切问道:“姐,谈的咋样?”

“早就知道安家的不是什么好东西!”李氏闷了一大口茶顺气,想到安大娘那瞪她的眼神,又气不过的重重拍着桌子叫骂道,“也不拿镜子照照她算什么东西!也就是仗着自家男人在村子里有几把力气,呵,迟早叫山里的狼给啃了去!就她生的那个种也敢跟我家远儿比!”

“姐你别气,咱们远哥儿是文曲星下凡,书院的先生都夸远哥儿好呢。这十村八店的哪个不知道远哥儿聪慧的名声。反倒是安家的那个小子,扔到人堆里都没人认识。”

妹妹李春娥的奉承让李氏舒坦不少。见李氏脸上有了笑意,李春娥这才道:“那个丫头…你见着没?”

“见着了。”李氏道,“人在山里呆了一天,我好不容易等着她回来,安家的那个就在一边乱嚼舌根子。这夏家丫头的性子软,眼皮子浅,安家的给她几顿吃的就把她给唬的找不着东西南北。”

李春娥一听顿时急了。她细眉细眼皮肤也较李氏白皙,略略蹙眉倒有几分风韵,此刻哀叹道:“那可怎么办?我那小叔叔命苦,小时候摔坏了脑子,如今三十多了也没娶亲。这些年他大哥也是掏心窝子待他,我这做长嫂的也少不得替小叔叔谋划一二。”

“你放心!”李氏沉着脸,略有怒意,“我又没说这事难办!夏家丫头是我看着长大的,小小一个人,性子软弱人也迷糊,虽然手脚十分勤快,但从来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小时候有块糖糕吃就喜上天了。就拿上次说吧,我给她五个鸡蛋,这丫头就乐得跟什么似得。你家小叔叔虽然傻了些,但为人憨厚老实,又有你们夫妻两个照看着,那夏家丫头嫁到孙家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有吃又有喝,哪像现在吃糠咽菜的。”

“可那个安家的似乎总和姐姐作对?”李春娥不安道,“听说她和那个夏丫头走得很近,若是她乱说些什么…”

“甭搭理她!”李氏愤愤道,“她就是给人吃了两顿饱的,夏丫头就觉得她是个好人。”

“若是那个夏家的能嫁给我小叔叔,虽说不能穿金戴银,但也绝对吃穿不愁。”李春娥这点银钱还是能拿出手的,“三媒六聘,我们一样不少!”

“都说妹夫是做大买卖的人。”李氏夸道,“和醉仙楼的掌柜都是老交情了。瞧妹妹这双手,没几个丫鬟伺候哪里能养的这么白净。”

李春娥抿嘴笑了笑。

她虽然没有像程远这么会读书的儿子,但嫁的男人却是个聚宝盆。虽说一开始和大家一样都是泥腿子,但后来学了手艺,又入了醉仙楼大掌柜的眼,和衙门里也能说得上话。这几年家里布料铺子的生意是蒸蒸日上,在乡下也买了六十多亩地,盖了大瓦房。

这些都是她男人赚回来的,却碍着婆婆还在,不能分家。养着那个老太婆也就算了,连个傻子小叔都要靠着他们家来养!本想着等老太婆死了后便分家,偏这老不死的请来的族中长老,立下字条——只有小叔娶亲后才得分家,且分家后每月给小叔一钱银子,否则就算她死了,这个家也不能分。

养这个傻子一辈子,李春娥是一百个不情愿,她家银钱凭什么给别人用!但如果分家就会牵扯到家产,小叔是个傻子不足为据,所以给小叔找的媳妇儿绝对不能太厉害,最好是个糊涂软弱又没甚主见的女人!这样就算分家时分到了家产,以后她也有办法都拿回来!

“依姐姐之见,这件事我该怎么办?”

李氏摆摆手,示意李春娥探过头,低声道:“夏家那赌鬼欠了赌坊一百多两银子,前阵子赌坊的刘爷还带人要钱,被这丫头给躲过去了。不过赌坊那些事你我也清楚,到时候你男人去给衙门说一声,还个十两也就销了借条。你帮了她这么大的忙,这可是救命之恩,那丫头以后还不都听你的。安家的再嚼舌根子又能怎样!如果没有你出手,这丫头保不准被赌坊卖到什么肮脏地方,你对她可是再生父母啊,等她进了门,还不任你拿捏。”

李氏点到即止,剩下的让李春娥自己慢慢思索。当初与赌坊一起套着老夏的钱,最后欠的钱其实就五六两,只是利滚利滚成了一百多两。

十两银子对李春娥而言不算什么。但如果用十两银子换夏君妍对她感激涕零倒是个十分划算的买卖。而且老太婆给那个傻子留了私产…

“一切还望姐姐帮小妹多多谋划!”李春娥握着李氏的手,一个红布包裹的金镯子顺势塞了过去。李氏立刻喜笑颜开,热络道:“自家姐妹哪有这么客气,你放心,这事儿姐姐一定帮你办成!”

夏君妍在安大娘家用了晚饭,天色已晚,她也不方便上山,便准备回之前的草屋将就一晚。安大娘不放心她,嘱咐道:“你路上小心些,要不就在大娘家睡会儿得了。这几天也没怎么在村里见着你,到底干嘛去了?”

“我去镇上找活儿了,看能不能赚些铜板。”夏君妍道。

“你去镇子上了?!”安大娘大惊,“那个刘五正四处找你,你怎么还去镇子上!你要是想赚些银钱补贴家用,就像以前那样做些针线活儿,我帮你带去镇上绣坊,这样也稳妥些。你这样冒冒失失的去镇子上,也没人跟着,万一被赌坊的人抓着可怎么办!”

夏君妍不好意思对安大娘说她现在对绣活儿是一窍不通。见安大娘真急了,夏君妍立刻道:“大娘,我很小心的。我今天在聚福楼找了一个活儿,掌柜的让我月底给他送十坛大酱,一坛子二十文呢。”

安大娘一愣,脑袋有些发空:“这么多!”

夏君妍道:“是孙掌柜给的方子,酒楼里人多眼杂的不方便做。知道我们这儿僻静,见我干活也麻利便让我来帮着做了。”

安大娘一听便明白这酱料的方子可能有些特殊。

“离月底也就十来天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想让小玉来山上帮帮我,大娘,你觉得咋样。这钱和我小玉对半分。”

“那哪儿成啊!”安大娘坚决道,“人掌柜的将方子给你是信你,小玉那丫头嘴上没个把门的,万一把方子给你说出去了,聚福楼咱可得罪不起。”

夏君妍道:“大娘你放心,小玉一向都很懂事。她来帮我下个下手,具体的还是我做。不会辜负孙掌柜的信任的。大娘,你就可怜可怜我吧,孙掌柜要得急,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好不容易找的这个活儿,我希望能干好。”为了避免被怀疑,她刻意将方子说是孙掌柜的,有着孙掌柜这面大旗,安大娘也会安心很多。

安大娘犹犹豫豫,见夏君妍说得可怜,又再三保证不会将别人的方子泄露出去惹上麻烦,这才同意小玉去帮忙。晚上睡觉前又将小玉拎到面前来嘱咐了好几遍,说的小玉哈欠连天,连连道:“我知道了,娘你能别说了吗,我好困啊!”

安大娘点着她的脑袋,哭笑不得:“记着就行!睡吧!”

第十四章 合作

第二天一早夏君妍便准备与小玉一起上山。正在家里收拾包袱,突然小玉从外面跑回来,“快!阿夏,把东西赶紧藏起来!!”

下一刻,李氏的声音就响起来了。

“阿夏啊,婶子给你送了些白面来!昨儿瞧你瘦的,这些日子可是没吃好啊。哎,你安大娘家人口也多,你要是吃不饱就跟婶子说一声,婶子家没啥好菜好饭,但几个白面馒头还是有的。阿夏?阿夏你在哪呢?”

二人手慌脚乱的将东西塞进床下,夏君妍在屋里看了好几眼,确定不会露馅,这才推开门走到院子里:“多谢李婶了。我向来都这样,这些日子过得很好,不劳李婶费心。”

李氏环顾着夏家的屋子,上次被刘五等人砸了一顿后,夏君妍没工夫也没钱修缮,如今连门都是坏的。窗户也漏风,院子里的除了一张破凳子和草席外,别无他物。李氏掩面,伤心道:“当年你爹欠了赌坊一大笔银子,也不知你一个姑娘家要怎么还。婶子虽然说话不好听,但说的都实话。也是打小看你长大的,若是下一次镇子上的刘头再来,你可怎么办啊!”

夏君妍颇为诧异地看着李氏。这个女人不像是有同情心的,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我瞧你每天去山里挖野菜也是可怜。婶子在镇上有熟人,家里正缺个小丫鬟。不要卖身契,就是去帮忙照顾一下老人家。那可是大户人家,多少人家想把女儿送去都没门路呢。正巧我和他们府上也能说上话,这不一下子就想着咱们阿夏了吗。”李氏将自己妹妹家里吹的天湖乱坠。

二人商量了一下,贸然向夏君妍提亲会引起对方疑心。不如先到李春娥的夫家住段日子。人都在府里了,剩下的事也更简单了。李春娥的夫家姓周,在云安镇有家周记布庄,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稍稍打听一下就知道他府里的确有一个老夫人。

李氏觉得这个提议夏君妍不会反对。周府有钱,夏君妍缺钱,又不要她签卖身契,伺候好了每月三钱银子,若不是碍着面子放不下身段,李氏自己都想去!

“周府老夫人为人和蔼,不难伺候。你若是同意了,我这就跟周府说去!”

若是夏君妍刚穿来听到李氏的提议,说不定咬咬牙还真答应了。可现在区区三钱银子就想把她给打发了?当初壮士大哥可是出到了每月一两呢,当她没见过世面啊!

“我笨手笨脚的,做不了伺候人的细致活儿。万一把老夫人伺候不好了,还连累婶子。”

夏君妍正头疼怎么把李氏给哄出去。看到那个形同摆设的门,夏君妍暗自咬牙——就算自己不在这里住,也要把门给修牢靠了!

李氏还要再劝,谁料门外一个小豆丁声音高亢的冲了过来:“阿夏,我姐姐呢!!”李氏回头,来人是安大娘家的小儿子长生,这小子虎头虎脑的,嗓门又大,肯定四处嚷嚷。她是私下来找夏君妍的,并不希望很多人知道。不耐烦的瞪了那小子一眼,再次劝说道:“阿夏啊,你考虑一下,到时候跟婶子说一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