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一说,江又梅的脑袋就有些大了,照原来的规格还真接待不了这么多客人,场地不够,吃食不够,接待人员也不够。

江又梅点头说知道了,她再好好想想该咋办。便让他快回家好好休息休息,江又有还嘟着嘴不想回去。

江又梅笑道,“王巧儿母女都被送走了,家里除了爹娘,就只有些林家和郡王府的下人住在那里。再说姐姐家也没地方让你住了,西厢客房都被丫环住满了。”又想起来江又有的聘礼,问道,“聘礼准备得咋样了?”

“买了个院子,花了二千八百多两,口岸很好,离李姑娘家只有两条街远。只是不太大,但听说李夫人很是满意。除了李姑娘住的正院不需要我们操心,其它的房间布置都征求了李大哥的意见。聘礼也准备得差不多了。这些都是万大嫂子帮着操劳的,姐姐也替我谢谢她。想着姐姐这几天忙,她也回来了,明天晌午就能到。”说完江又有才不情愿地回家了。

江又梅继续回床上躺着,久久不能入睡。这么多人该咋办呢?

明天就八日了,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这么多的客人就要来,该弄多少桌椅碗筷,多少吃食,甚至多少锅都要想好。还有就是自己家虽然说有三个园子,但地方都不大,也装不了多少人,况且有身份的人家男女是要分开的。

江又梅突然想起了前世的在草坪上举办的自助餐,似乎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解决目前的一些困境,而且自家也有这个条件。经过几年的修整,南山居外面的荒地已经平整,如今正值春季,绿草萋萋,野花遍地,其间交错着些浅滩水流及枝叶茂密得像巨形伞一样的古树,还有一条幽深碧绿的碧水溪弯曲着伸向远方,算得上风景秀美。周围的环境也是既壮观,又美丽,南面有浓绿茂密的南灵山,远处是点缀着映山红的西灵山和东灵山。关键这个季节的气候也是一年中最好的,不冷不热,气候怡人。

场地有了,明天再去多买些纱回来,在草地上拉出个隔离带,把草地跟村里隔断。草地再一分为二,一边男人,一边女人就行了。至于吃的,先让人多蒸些漂亮的水果糕点出来,此时有许多又好吃又可着色的水果。再多卤些东西出来,自己有“神秘味精”,味道肯定好。

由于太晚睡觉,江又梅第二天起来头还有些昏,便让周嫂熬了些人参汤,新园客人喝的同时,自己也喝了一碗提神。

刚把小包子送走还未返身进院子,就看见一个骑快马的人来到江又梅面前。这人她也认得,是汉平县的一个捕快,姓魏。他交给江又梅封信,说江大人让人他连夜赶路送来的。

江又山还是告诉江又梅要做好准备工作,湖汉省有许多官员及家眷都会来南山居给小丸子祝生,因为林家父子及郡王爷在这里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湖汉省,官员们肯定都想来露个脸。

江又梅喊宋老头领着魏捕快去后院吃酒休息。自己去新园把这种突发情况跟那三人说了。(未完待续)

ps:谢谢妙红9246的粉红票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安排

李世齐及林家父子三个人也很是无奈,本来想清清静静在这里逍遥玩几天,却总事不如人愿,还要把这秀美宁静的南山居搅得天翻地覆。

老爷子担心地问道,“这里这么小,能接待得过来吗?”

江又梅便把自己的思路讲了,林侯爷赞许地点点头,“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世齐也笑道,“妹妹总会有些奇思妙想,好,我就等着吃这从未听说过的自助餐了。另外,十日那天,再让福庆戏班唱两场大戏给他们看。”

这是郡王爷给面子了,林家父子及江又梅都忙表示了感谢。

林老爷子又说道,“那个法子的确好,但也要想到万一下雨该咋办,要有第二套方案才行。”

江又梅说道,“也想到了,如果下雨就只能请陈府帮着接待,效果肯定没有自助餐效果好了。”

林老爷子最后拍板道,“那就这么办。”

又让林威、林里及李队长带着人听江又梅的安排,势必把十日那天的招待工作、保卫工作做好。

江又梅先让大福几人去把陈管家、江大富及江大学、孙大强、谭老汉、赵大娘都请来。

又让大春赶着马车去清河镇把李左一家请来,让他们带着做糕点的家什及原料过来,并且让他们照着三至四百人的量准备原料,不够直接在镇上买。又列了个清单,让周氏一起去镇上买回来。

接着又让林进骑马去趟青河县城找江又书多买些便宜的纱布,她大概算了个尺寸,若他店里不够就去别的店买。还要买几种颜色不一的棉布、绸缎,棉布和绸缎今日林进必须带回来,她有用处。顺便再把找班请了。再去定做四十把色彩艳丽的巨形遮阳伞。

不一会儿,陈管家就领着来喜、送喜等十几个人先来了,“我们大爷让我们过来听林大奶奶的示下。”

江又梅很是高兴。这可解决了她的大难题。林府、郡王府的下人虽然多,但不了解这里的情况。有些事情办不了。自己手下的人太少,已经捉襟见肘不够用了。

接着江大富、江大学及孙大强、赵大娘、谭老汉都来了,江又梅就把情况告诉了他们,并说了自己的打算。

村民的流水宴就由江家、孙家、赵家帮着做了,并且就在这几家吃,戏台子也搭在他们三家之间,而且还要告之村民们不要越过隔离线。谭家人多,妇人帮着做些事。男人就多瞧着些,别让村民或小娃越过隔离线惊到来客。

陈家就帮着南山居一起做那些官员们的吃食,如果下雨了还要帮着接待客人。

做流水宴的食材买好后会立马给他们送过去。他们都很是痛快地点头答应。另外,把旧园后院的四头猪也挪到了江家。

分派好了村里的流水宴,又让来喜、送喜去大弯村,那里有家专门烧瓷的,让他们多买些坛碗盆碟回来。又让人去村里的王家及附近的木工家,找那些大概高、宽差不多的竹编或木制桌椅买些来。再让人去张屠夫那里,让他去收十头猪肉来。菜疏好办,让人在村里各家收购就是了。

又任命了一批零时官员。总负责人当然是江又梅了,她的助手是宋望才及陈总管,还有正在往回赶的万氏。另外管事若干,各司其责。

林进负责迎宾工作,要找相貌好些的六男六女。

来喜和春桃负责服务工作,要找年青男女各三十名。

这些人分别从林府带来的小厮、丫环及南山居、陈府的下人中挑。不够的话,就让人从村里找些模样过得去,手脚麻利些的来。人要尽快找来,还要培训两天。

李队长及林里、林威负责安全工作,护卫是现成的,郡王府及林家都有。

林武及林外带两个识字的人写来客的姓名及接收礼单。

另外还要找十个小童。专门负责跑腿递话等工作,找村里十岁左右比较伶俐的孩子就行。由大福负责。

再找十个妇人专门负责清洁工作,也是从村里找比较利索、爱干净、嘴不多的妇人。由金氏负责。

厨房工作由周氏负责,连陈府的厨娘都由她调配。

又让大春找了几十个村民来把草地上的草割成大概半寸长短,今天就开始干。

傍晚的时候,林进带着马车回来了,戏班已经联系好,定金也交了。大伞也已经定好,店家连夜赶制,说是九日那天便会送来。纱布都买好了,只是颜色不一。这么多量江又书店里肯定不够,江又书又去别的店里收购了些,这些纱布江又书会在九日那天拉回来。还有江又梅急要的几种棉布及绸缎林进直接买回来了。

林进说如今县城里的许多好客栈都被包了,应该是远地方的官员及女眷。江又梅也听大春说了连清河镇都来了些穿着举止不凡的人。这些人不出意外十日那天都会来南山居。

江又梅又让春桃把自己画的图样及棉布、绸缎拿去孙家给许氏,让她组织妇人在明天天黑前做好。

从昨晚江老先生回来开始,春桃就有些不自在,夜里应该还哭过,早晨起来眼睛都是肿的。这次江浪并没有跟江老先生一起回来,看来他们的事是不成了。

晚上,江又梅正和春桃一起列着菜谱,林威来了。他拿了个匣子给她,说,“这是侯爷给大奶奶的,里面有六千两银票是大奶奶嫁给林家十年的月银,两千两是大少爷九年的月银,二百四十两是二小姐一年的月银。”

江又梅一惊,“这么多?”

林威点头说道,“大奶奶的月银每月是五十两,大少爷和二小姐的月银是每月二十两,都给到了今年年底。还有一千两银票,是这次请客的钱。另外还有张字据,侯爷准备把他的私房京郊的一千亩地及一个庄子转给大奶奶。昨晚就已经让人去京城取地契了。”

林威走后,江又梅乐滋滋地想,真是发了。一次性收了这么多两银子,还多了一千亩地及一个庄子。以后。的确可以不操心就能过上好日子。但是,不上进不努力攒钱可不是她现代白领女的性格,这些银子收着,以后该咋办还咋办。

她把二百四十两票银交给小夏,让她上帐,并帮小丸子保管好。又来到东厢书房,把二千两银票递给小包子,“这是你九年的月银。你爷爷给的。”

拿着二千两银票,小包子也有些吃惊,“这么多?”

江又梅笑道,“儿子不是常说银子不是跳蚤,谁都不嫌多嘛!”

小包子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可没嫌多,只是有些吃惊而已。”

如今小包子已经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么多银子了,没有再像上次那样一看钱多就睡不踏实。他从怀里取出一把钥匙打开书柜的一扇侧门,从里面取出一个帐本记上,又把银票放进一个盒子里。说道,“明天就交给春杏保管。”

母子两个正说着,大春兴奋跑来报。虎娘母子和狗崽一家回来了,“这回可是大有斩获咧!”大春也说了个成语。

它们终于回来了,已经出去了一个多月,江又梅心里总是记挂着它们。母子俩跟着大春一起往后院走去。

路上,看见几个太监吓得慌慌张张地跑向前院,几个胆大的护卫从旧园和新园往南园后院涌来,远远地驻足看着这两只凶悍的斑斓猛虎。

虎娘看到这么多陌生人很是不爽,冲着那几个胆大的护卫张开血盆大口长啸了几声,吓得那几个人后退了几步。虎娃看见它娘不爽了。也冲着那几个吼了几嗓子。

江又梅忙俯身安抚它们,说道。“这是林家和郡王府的护卫,他们会在这里住一段日子。”

这次它们猎了两头鹿。一头野猪,一只野山羊,一只野鸡。

江又梅欣喜地想着,看来还是自己的好人值高,瞌睡来了就要遇枕头。这又送上来了这么多的好吃食,到时候再弄几个烧烤摊专门烤鹿肉和羊肉。还有那么多的下水可以卤,可是做好多个卤拼盘了。

点点高兴地叼起野鸡就往江又梅面前凑,一副邀功的臭屁样子,江又梅高兴地蹲下摸着它的头夸奖道,“哎哟,我们点点这么能干,还猎了一只野鸡,江奶奶可算长见识了,等明天江奶奶专门下厨给你卤肝子、心子,让你吃个够。”

宋老头领着人把猎物拖走了,几个动物又要出去洗澡。江又梅说道,“我跟你们一起去。”现在到处都是人,给它们喝清泉很是不方便。

小包子也想跟着去,江又梅制止道,“明后天你都没时间学习了,今天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到前面去。”

江又梅和两虎三狗一起出门来到碧水溪边,还是有巨石挡着的那个地方。它们先去溪里的浅处洗了澡,江又梅就把清泉现了出来,它们低头喝着,江又梅则坐在一旁的石头上看着它们。

今夜星光灿烂,温暖的夜风送着阵阵花香及树叶的清香,惬意而美好。这两天脑袋一直在高速运转,可以说是身心疲惫。现在坐在这里,看着它们悠闲地喝着清泉,她也偶尔俯身捧一捧喝,觉得疲劳顿消。

林侯爷有句话说对了,这里生机勃勃,美妙安宁,就是皇宫也比不上。

喝了一会儿,江又梅就把清泉收了,怕晚上引来其它野兽。虎娃还没喝过瘾,哼哼着跟江又梅撒娇,还继续讨要。江又梅安抚地摸了摸它的头说道,“明天江妈妈想办法给你们用盆子装着喝,现在不能再喝了,引来坏蛋咋办?”

说完就领着它们从后门回了院子。(未完待续)

ps:谢谢书友111127211429539的打赏

第二百二十四章 规劝

一进院门,就看到林家父子正坐在后花园的石凳上,应该是在等虎娘吧。虎娘没有理他们,直接跟着江又梅回了正房,它们回西屋后,林家父子也跟着去了西屋。

江又梅让春桃端了茶过去,就把门关上回东屋了。虎娃还记得林老爷子,友好地用头蹭了蹭他的腿,林老爷子高兴地摸了摸它的头。

林侯爷这是第一次见瑞虎,很是有些紧张。

林家父子坐下汇报了一会儿林家的情况,当然是林老爷子主说,林侯爷帮着作补充。虎娘爬在榻榻米上,半眯着眼睛似听非听。等他们讲完后,还几不可见地轻轻点了点头便闭上了眼睛。父子俩也没指望虎娘能回答些什么,只是觉得应该把林家的情况向保佑他们的瑞虎汇报一番。见虎娘像是睡着了,便出了西屋。

九日这天一大早,南山居便开始忙碌起来,布置场地、准备熟食、后勤供给、器具提供、来客车辆管理等各项工作都铺开了,特别是要做好东河村村民的工作,让他们十日那天早些去西河村看戏和吃宴,下晌晚些回家,让客人们交通顺畅。这些工作由宋望才、陈管家、万氏三人分工负责。

江又梅则领着宋望才及虎娘母子、狗崽一家去了南灵山挑“千年泉水”。

回来后,把“千年泉水”稀释,给厨房烤点心、煮糖水和卤菜、熬汤用。

晌午,江又书拉了两大马车的纱布送到南山居,又送了王氏亲手做的一套红色锦缎衣裤及鞋子,还有两个小银镯子给小丸子当生辰礼物。笑道,“哥哥知道妹子不缺这些,就是我和你嫂子的一点心意。”

江又梅看衣裳及鞋子做得精巧又好看。很是喜欢,笑着说,“谢谢书子哥和嫂子。你们有心了。嫂子做的衣裳和鞋子,小丸子很是喜欢穿呢。”

又让春桃拿纱布钱给他。江又书红着脸说道,“小侄女过生辰用点纱布,做舅舅的咋能收钱咧?妹妹可别臊哥哥的脸了。”

江又梅又笑着谢过。留江又书吃了晌饭再走,他说不了,还要赶回江家去帮着一起做事,“我来这里虽然走的是溪东边,但也看到好多人在二叔家和孙家、赵家那里忙乎咧。”

江又书赶车回老宅路过江家的时候,看见江老爷子站在门口指挥着众人。他看见江又书大声说道。“把车停回老宅就来这里帮忙,明天的流水宴要请两个村的人咧。”

江又书点头答应。江家、孙家、赵家的位置正好呈一个三角形,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众人虽然忙碌,不过都是喜笑颜开的,明天又要大吃一顿了,而且还有县里的大戏看,过年也没有这么喜庆呀。

众人看到江又书赶着马车经过,都笑着打趣说道,“江大老板如今也买马车了,还一买就两辆。银子多得直往荷包外跳咧?”

江大学在一旁听了憨憨地大笑着。

江又书和曾大叔一起把马车直接停到了老宅后院,便急步回了西厢自己的房间。

小卫氏从窗户看见两辆马车去了后院,儿子返身来前院时手里是空着的。不像以前从县里回来总是要给她带点吃食啥的。就跑去马车上瞧了瞧,见车是空的。又去倒座房问曾大叔车上的东西呢,曾大叔是新买的下人,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就实打实地说两车东西都给了南山居林家。

小卫氏听了可不得了,此时正好家里也没人,江老爷子夫妇及江大学都去了江家帮忙,怕她乱说话招祸就把她留在了家里。小卫氏跑到西厢大声骂道,“我听说你从县里拉了两大车好东西去南山居。咋都给了那边,就没给老娘留一点?我是你娘还是梅子是你娘?”

江又书正拿着王氏递过来的布巾在洗脸。听了小卫氏的话,沉下脸来说道。“啥好东西?不过是些便宜纱布,娘要那物什有啥用?娘若还想在江家过好日子,以后就少说两句吧。”

说完把布巾往盆里一丢,对王氏说道,“我去那边帮忙,晌饭就在那边吃了。”说完也没理小卫氏便出门走了。

小卫氏望着儿子的背影气得直喘粗气,现在儿子跟他爹一样,越来越不待见她。她便气哼哼地对王氏说道,“我今天胸口闷,想吃小鸡蛋炒椿香苗,再顺便给我熬碗鲫鱼汤。”

京子半个月前就有些不好,病病秧秧的。前几天江又梅让人给王氏送了十个小鸡蛋,几条用千年泉水养过的鲫鱼,说是用鱼汤蒸小鸡蛋给京子吃,对身子有好处。

小王氏也偶尔看见江又梅给江老爷子送这两样东西,老两口的身子的确越来越硬朗了。所以对这些东西非常爱惜,秀儿馋得直吞口水都没舍得给她吃一口。

东西本来就不多,如今婆婆要吃小王氏也不敢不给,气得红着眼睛只得去厨房给她做。

江又书不知道他走后老娘在为难媳妇,他直接去了江家。江家也是几个男人在张罗,说李氏病了在屋里休息没出来。

那天晚上江大富一回家,就把李氏好一通骂,还推搡了几下。

李氏辩解道,“那些婆娘乱说的,我只说过泥巴路不好走,以后出门要坐轿子。而且从来就没有说过吃的用的都是贡品,只说了过年穿的那套绸子衣裳是贡品缎子。再者说,我两个儿子都当官了,我说自己是太夫人也没错啊。”她很是委屈,自己哪句话也没说错呀,咋还被男人骂被男人打的。

江大富骂道,“你知道那些婆娘无事还要编排着乱说话,咋还要拿些话让人家说嘴?这些话都让梅子的公爹听了去,你让咱闺女的脸往哪儿搁?这是马上要到外孙女的生辰了,不然定是要把你赶回娘家去。爹说了,你若是再管不好你那张破嘴,到处显摆你太夫人啥的,你就回李家去当太夫人吧。”

李氏一听要赶她回娘家还是有些怕了,不敢再说话跑去一边抹眼泪生闷气。

更让她气闷的是,外孙女过生辰请流水宴,这是她家的事好不好,三家厨房的钱物咋让一个外人管咧?这还不算,江大富直接让她呆在房里,门都别出,说错话让人笑话不说,还要惹祸。

李氏想找已经回家的江又有诉苦,江又有还在生她的气,理都不理她。

八日晚江又山也赶回来了,她便又去找江又山诉苦。

江又山叹着气劝道,“娘,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大伯娘说错话了无关紧要,因为书子哥毕竟不在官场混。如果你说错话或做错事了,对我们兄弟的影响可就大了,因为未管束好家里人被罢官的大有人在。再说,你也应该给妹妹留个脸面呀。”

“儿子当了官,老娘说话行事反倒没有原来痛快了,那当官还要屁用啊。”李氏对着儿子说话可是要随便得多,“我知道是哪几个婆娘乱说话的,儿子让捕快把她们拘到衙门里去,让她们坐大牢,看她们以后还敢胡乱嚼舌根不。”

江又山一听头都大了,老娘原来多贤惠啊,现在咋变成这样了咧?看来好日子过多了,地位上升了,对有些人来说并不是好事。赶紧严肃地说道,“娘,这些想法可是要不得。我们兄弟都立志要当好官,咋能做那些欺压百姓的事咧?这种话以后再不能说了,对我们官声有碍。如果被言官知道了,还会弹劾我们,那时不仅官没了,说不定脑袋都会没了。”

李氏一听也有些吓着了,赶紧说道,“娘也只是想吓唬吓唬她们。好,好,是娘说错了,再不说了。”顿了顿,又说道,“山子,小丸子过生是咱江家的事吧,咋好让外人管钱管物咧?你跟你爹说说,娘如今闲得难受,就让娘管吧,铁锤娘到底是外人。”

“闲得难受就做点针线活。”江又山说道,“原来娘的手最是巧了,我们兄弟和爹的东西都是娘做的,有时候还要帮爷做。”

“啥?我现在儿子当官了,女儿也嫁进了侯门,还要自己做针线活?你小姨说,针线活计都是下人们做的,大户人家都是这个规矩。再说了,这些活计我原来可是做的够够的了,现在连碰都不想再碰一下。”李氏的嗓门大了起来。

江又山无奈地说道,“好,好,你是太夫人,太夫人就只管享清福,啥事都不干。那你还闹着管啥钱物的?你若还想继续过这种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就别折腾。否则连我们兄妹也保不住你。”说完就走了。

李氏气得又回屋对着墙壁发呆。她不明白为啥儿女都出息了,反倒跟自己生分起来,连那死鬼男人都不爱搭理自己。

下晌,许氏领着一个妇人拎着两个大包裹来到南山居,这是送头天江又梅让她做的东西,她组织十几个妇人连夜赶工做出来了,算是提前完工。

江又梅看了很是满意,说等送走客人后一起算工钱。(未完待续)

ps:谢谢basakajin的粉红票。445921872又催更了,清泉依然要说抱歉,今天的确加不了更,清泉已经在努力攒文了,过两天一定加。

第二百二十五章 妆扮

江又梅又问了流水宴准备的情况,许氏说准备得差不多了,肉是这边送过去的,菜都是到村里人家买的,有些人家想卖菜卖野味还挑着东西找上门。

送走许氏后,江又梅让人把管事、迎宾员、服务员、清洁员、小童都召集在南园前院集合,再让他们把明天要穿的衣裳都穿上,又让人把做的东西抱了出去。

七八十人都在院子里站好了,江又梅领着拿着大布袋的春桃、风儿走了出来。

江又梅说道,“明天客人就要来了,由于人多,事情肯定也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也会有。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更好地接待客人,我专门请人做了些物件,好区分各类人员。”

说完便先看向了林进这边。

林进这一队的是迎宾员。迎宾员算是门面,穿着必须要出彩。所以昨天就专门到镇上成衣铺里买了统一的衣裳。这次让人给他们做了紫色绶带,绶带上用金色丝线绣着南山居三个大字。

江又梅把林进叫出来做模特,把绶带斜挎在了他的肩上,既醒目,又让人一眼便能看出是南山居的人。男迎宾统一发了一根棕色木簪,女迎宾统一发了一大四小五朵头花,言明他们的发型必须统一,又大概讲了一下发型的样式。

接着是服务员,他们人多,不好买到统一的衣裳,就管陈府借了些下人们的衣裳,他们每年都做得有多,还够男女各三十套新衣。这些衣裳无一例外的都是大摆,袖子相比一般衣裳的袖子窄些,但干起活来还是很碍事。这次就让人做了袖套、围裙、帽子、头巾。

江又梅又把负责他们的来喜和春桃叫出来,把蓝底小碎花袖套给他们戴上。围裙都是挎颈连身的。前面缝了个半圆形的大包。男式围裙是紫色的,女式围裙是白色的带有竹青色荷叶边,很是别致和漂亮。男人们的帽子是船型帽。女人是方布叠成三角形系在头上把头发拢在里边。无论是帽子还是头巾,样式和系法都是与众不同。很是好看。他们两人一穿带上,便引起一阵骚动。

清洁员及小童就穿自己平时好些的衣裳,清洁员一人发了一件绿色无袖短褂,小童发的是赤色无袖短褂,套在外面即可。

护卫主要是王世齐的人,还有十个是林府的人,他们自己的服装就是统一的,林府的护卫也借了郡王府的服装。江又梅只是给他们左胳膊上系了条橙色丝条。

江又梅又从布袋里拿了一条蓝白条纹的方巾出来,说道,“这是管事的围巾,凡是带了这条围巾的就是管事。哪方面的事情,就找哪个管事。”

说完又把林进叫出来当模特,把方巾叠成三角形后系在他颈间,系法参照的是前世空姐的系法。只是一个小小的点缀,便与众不同,很是醒目和好看。

大家如此一妆扮,不仅美观、利索。还醒目,要找哪类人一眼便能看出来。

特别是主管迎宾的林管事,还臭美的掂了掂脚尖。来回踱了几步,引起一阵哄笑。

春杏正坐在东厢的房檐下做着针线,看林进耍宝,也跟着笑起来。

周氏取笑道,“看你还笑得欢,林管事年轻又俊俏,紧防哪天被小狐狸精给勾了去。你可是要管紧了。”

春杏笑道,“谁想勾尽管勾好了,管是管不住的。”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江又梅又让林进、春桃领着他们去院外继续训练礼仪。

之后。江老爷子领着江大学、江大富、江大梧来南山居给小丸子送生辰礼物。

老爷子说,“知道你们明天忙。我们就不过来添乱了,今天先把礼物送过来。”

老爷子夫妇送的是一对小金镯子。江大富送的是一个小金锁外加一对小金脚环,江大学送的是一个小银锁加一对小银镯子,江大梧送的是小银锁。

看这几人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一定认为自己送的贵重物品很是合心意。这些金银饰品,花钱挺多,还不适用。说白了,这些东西只能放在箱子最底层,小丸子根本就不会用。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的确是精致又值钱,但小丸子收到的光是林家给的这些小饰品就有几大匣子,而且都是京城名店出品。

这些东西远没有江又书、孙家、赵家、谭家送的衣裳、鞋子、袜子、棉衣裤、披风等东西实用,至少小丸子都能穿。

卫氏老了,小卫氏、江大梧手笨,做的东西只能自家人穿。江又梅就想不通李氏咋反倒不如穷的时候爱做针线了,那时候还特别忙,李氏总是挤时间做针线,除了睡觉,手里的活计几乎就不停。

看着这几人很是得意的表情,江又梅接过礼物笑着说,“谢谢,你们都是长辈,还想着给她买这么好的东西。”又让风儿去新园把小丸子接过来给长辈们磕头,谢谢他们的厚爱。

江大梧笑着说,“这银锁可是我专门到县城的青华银楼买的咧,比镇上买的可是精致多了。”

江又梅笑着点头表示认可。

晚上,李总兵、李华锦父子及王世一、王澈南父子来了南山居,小胖墩也跟了来。前三人江又梅让宋老头直接领去了新园,王澈南及小胖墩便去了小包子住的南园东厢。

他们这两家今日晌午就到了陈家,晚上也会住在那里,本来王世一一家四口还想来南山居住,被陈之航留在了陈家。

李家人可是江家的亲家,虽然还没有送聘,但是基本已经定了。江又梅便让人去请江老爷子夫妇和江大富、江又山、江又有来南山居,礼节上要来见见亲家的。

江老爷子和江大富都穿上了江又梅过年给他们做的绸子衣裳,都进了屋,老爷子还掏出梳子把胡子梳了梳。

卫氏笑道,“在家里对着镜子都梳了好几遍,咋到了这儿还在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