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林昌旭在福临院里就看出崔氏不太高兴,就跟着崔氏去了她房里。

林昌旭把崔氏扶到椅子上坐下,说道,“娘,大哥在山里吃了那么多苦,留些赏赐也是正该的。”

崔氏不高兴地说,“你咋跟你爹一个调调呢?都只帮着外人说你老娘。老娘也不缺那点钱,我只是觉得婆婆太过偏心他们大房。祁儿在山里剿匪咱们林家花了多少银子?”崔氏开始掰着手指算了起来,“帮着他扩充军队,买兵器,买粮草,养人,还有走关系跑路子,光公里的银子花了五万两都不止。哼,当我不知道呐,老爷子、老太太又偷偷贴了好多私房钱进去,加起来不下十万两。那些银子可都有你的份。现在有了赏赐,却只想着他。”

“大哥为了咱们这个家连爵位都辞了,又要远离京城跑去偏远的西川省,这点子钱财跟大哥的牺牲比起来已经太微不足道了,娘还有什么不满的呢?这些话娘可千万别当着我爹说,不然我爹又会不高兴。”林昌旭劝道。

崔氏到儿子紧张的样子,连忙笑道,“好,娘不跟他说。娘知道你孝顺,娘这辈子好在还有你,还算想得过。”

江又梅回到芳芷院的时候,李嬷嬷已经在屋里等着了。她站起来给江又梅行了礼,笑道,“大奶奶,我拿了些大爷的衣裳、鞋子、头簪和发冠等常用的东西来,以后大爷主要在这里住了。”

江又梅笑着道谢,理了理那一大包东西,让春桃放去柜里收好。

李嬷嬷也帮着春桃把东西收拾好,又说,“我也听说了绮玉、绮兔那两个小蹄子惹了大奶奶生气,都是我平时没管教好,请奶奶莫气。”说完还屈了屈膝。

江又梅赶紧说道,“不关李嬷嬷的事,也是我这两天太忙,确实没空见她们。”沉吟了一下,又问道,“嬷嬷要跟我说句实话,这两个丫头到底跟过大爷没有?”

李嬷嬷想了想,低声说道,“原来服侍大爷的共有两个大丫头,她们是跟着大爷一起长大的,一个叫绮嫦,一个叫绮娥。绮嫦跟过大爷,是大夫人让她教大爷人事的,那还是大爷刚满十六岁的事。后来大爷失踪了大半年,回来后又带了个青姨娘,绮嫦也就拿着通房丫头的例。四年前,大爷又去了北边打鞑子,大夫人看大爷没有收用绮娥,就做主把岁数大了的绮娥放出去配了人。又提了绮桂、绮玉、绮兔三个小丫头起来。三年前,大爷还在北边打仗没回来,说是想起来了失踪时候的旧事,就派人把骗人的青姨娘送去了郊外农庄。等打了胜仗回来,又送了大笔嫁妆给绮玉把她配了人。那个不知死活的绮桂心气儿还高,趁着大爷醉了酒就去爬床,结果被大爷一脚踢了出去,摔断了腿,也就撵了出去。现只剩绮玉和绮兔两个大丫头,都没有被大爷收用过。”

李嬷嬷可没敢说绮桂是得了大夫人的授意才去爬了床,那时大夫人可谓是恨死了大奶奶,总觉得一个粗俗的乡下村姑配大爷,大爷委屈了。先是想让大爷纳贵妾,不成,又让绮桂去爬床,结果被大爷踢断了腿。绮桂现在走路都有些跛,后来只得嫁给了一个死了婆娘的马车夫。

送走了李嬷嬷,江又梅也不愿意想林昌祁的那些事儿,这些破事儿看他吧,若他喜欢美人儿自己就闪远点。她做不到嘉平那样,明明爱夫君爱得要死,还要给他找年轻水灵的女人来。

一直等到大晚上,林昌祁都没回来,江又梅就只有先睡了。

夜里,江又梅正睡得香甜,就被院子里的一阵吵闹声惊醒了,春桃在屋外说道,“大奶奶,大爷回来了。”

江又梅赶紧起床,衣裳还没穿齐整,林昌祁就进了屋。此次林昌祁虽然也是有些黑瘦,但是精神面貌极好,踌躇满志的样子,而且穿着一身崭新的戎装也格外英武。他看见江又梅就上来抱着她狠狠亲了一口。

江又梅推开他嗔到,“看你,小心被人看到了。”

“我亲我媳妇,看到又怕甚?”林昌祁笑道,又搂着她亲了一口,问道,“想不想我?”

江又梅又把他推开,笑道,“想,都快想死了。”又问,“饿了吧,还吃点东西吗?”

林昌祁笑道,“还真得吃点,御宴是吃不饱的。”

江又梅道,“那你去净房里洗洗,我去厨房给你下碗面吃。”

江又梅站起身走向门外,又被他从后面抱住使劲闻了闻她的头发,道,“真香。”然后才松开手让江又梅走出去。

厨房里的火一直是烧着的,旺财家的炖了鸡汤、蒸了鸽子汤预备着。江又梅便让旺财家的揉面、擀面,自己和春桃则洗了小蘑菇、小香葱,做了一大碗香菇鸡汤面,面上放了一只大鸡腿,又让春桃把那盅鸽子汤端上,去了上房。

林昌祁已经洗漱完,披散着头发从耳房里出来,他去看了小丸子,现在小丸子都是小夏陪着睡在耳房里。

他笑道,“思姐儿睡得正熟,我捏了她半天都没把她捏醒。那孩子长得又高又好看,跟上次看见的不太一样,变化真大。”(未完待续)

ps:谢谢yh_yh1166的粉红票。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爷

江又梅笑道,“小孩子都是见风长,几天不见就大变样,何况你还那么久没见着她。”

林昌祁吃完了面,又把鸽子汤喝了,说道,“还是家里舒服啊,在山里每天闻着青草味,啃着干馒头,做梦都在想着你做的吃食。”

江又梅还要把他的头发擦干,林昌祁急不可耐地先把她给办了。

第二天,江又梅先醒来,看见林昌祁还睡得沉,就轻轻起身,刚把衣裳抓在手里就被林昌祁拦腰抱住。

“再陪陪我。”林昌祁闷声说道。

“天亮了,我再不起床,人家要笑话咱们的。你辛苦了,就多睡会儿。”江又梅轻声道。

“只一会儿,再让我抱一会儿。”林昌祁没有放手。

江又梅只得又重新躺下,林昌祁又要有所动作。江又梅赶紧抓住他的手悄声嗔道,“你听外面的人已经都起了,说不定今天的早饭太夫人会叫你去她那里吃。过会儿来了人请你,咱们还没起床,你还让不让我做人了?”

林昌祁听了凑过脑袋亲了她一口说道,“从这点来看还是南山居好,在那里咱们睡到几点都没人会笑话。”说完他也翻身起了床,“算了,我也起吧,我也想奶奶和我娘了,还有孩子们。”

江又梅先把自己的衣服穿好,又找了一件林昌祁的月白色印花锦袍出来帮他穿上。林昌祁一回来就像足了大爷,双手伸着让江又梅服侍,连挂件都要江又梅帮他挂好。

吴氏领着春桃来屋里收拾床铺,江又梅还是有些难为情。在南山居,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动手。可来了这里就得入乡随俗,过上了真正少奶奶的生活,却也要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一些习惯。

两人洗漱完毕,春桃帮江又梅把头发梳好。江又梅又帮着林昌祁梳了头,又插上碧玉簪,再带了一个紫金冠。他这么一拾掇,还真是俊美异常。怪不得别人都他叫“美男”呐。

林昌祁道。“这些是丫头们做的事,以后还是让她们做吧。”

江又梅试探道,“你院子里的绮玉、绮兔那两个丫头。是不是让她们跟着你当值?要不,我现在就遣人去把她们叫来?”

林昌祁看了一眼江又梅,说道,“这倒不必。那两个丫头岁数都大了,让李嬷嬷看着合适的人就给她们配出去吧。你这个院子里倒是应该再多几个服侍的人。”

江又梅听了抿嘴笑起来。说道,“好,都听大爷的。”

林昌祁看到吴氏、春桃走出了房,便从身后把江又梅抱住笑道。“却原来女名士也不是大不拘嘛,还是有些小心思。”

江又梅笑道,“啥女名士啊。大爷臊我呐。大爷是明察秋毫的大将军,小妇人在你面前咋敢有小心思呢?”

林昌祁听了笑出了声。又道,“你是我媳妇,我院子里的人也都归你管,想怎么安排她们都成。遇事多跟李嬷嬷商量商量,府里的情况、规矩她都清楚,知道该怎么办,或者也能给你提个醒儿。”

两人正在说笑,就听见门外的春桃大声招呼着王嬷嬷,“王嬷嬷,你老一大早上的来这里有要紧事吗?”

王嬷嬷是太夫人院子里的管事嬷嬷,也是太夫人的陪嫁,都六十多岁了。但因她服侍了太夫人一辈子,太夫人离不开她,她也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了,这么大岁数还没退休。

林昌祁赶紧松开江又梅,两人理了理衣裳和头发。

王嬷嬷进来给林昌祁和江又梅见了礼,笑道,“太夫人天不亮就醒了,念叨着想大爷,让大爷快些去她那里,早饭也在福临院吃。”

林昌祁笑道,“我正准备去呐,还劳烦嬷嬷走一趟。”

王嬷嬷拿帕子擦着眼睛说,“老奴也想早些来看大爷,这一趟可是美差,还是我自己争来的。大爷不知道,老奴这趟跑得可是快得紧呐。”

春桃已经拿了个荷包递给她,她收下说道,“才说这是趟美差,不仅先看到了大爷,还有赏。”

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昌祁跟王嬷嬷去了福临院,江又梅要等着小丸子起床,得后一步再去。

等小丸子醒了,给她梳洗完毕吃了饭,江又梅便领着小丸子去了福临院。小丸子对林昌祁没有任何映像,江又梅反复告诉她爹爹回来了,去了要跟爹爹多多亲近。

小丸子点着头也反复念叨着,“爹爹,爹爹,爹爹。”

才进了福临院的院子,就听见里面笑声不断。进了门一看,一屋子人,除了几个小娃,林家人几乎全到齐了。今天休沐,二老爷等男人都在家。

林昌祁坐在太夫人的侧面,把嘉平都挤去了下一位。太夫人拉着林昌祁的一只手在不停地揉搓,嘉平在一旁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看着她儿子,小包子倚在嘉平身旁崇拜地看着他爹爹。

江又梅牵着小丸子进去先给太夫人、林侯爷等长辈们行了礼。

当江又梅把小丸子牵到林昌祁面前时,丫环已经把蒲团放在那里。小丸子一看蒲团第一反应就是跪了上去,磕了三个头道,“福,福,福。”

逗得众人大笑。

林昌祁弯腰把小丸子抱起来,笑道,“我姑娘都这么能干了,会走路,会说话,还会行礼了。”

看小丸子还愣愣地看着林昌祁,江又梅在一旁说道,“思姐儿,这是爹爹,你不是一直想见爹爹吗?”

小丸子咯咯咯地笑起来,大叫一声道,“是爹爹,爹爹。”然后抱着林昌祁在他脸上亲了一起来。

江又梅看到太夫人和嘉平跟林昌祁还没亲热够,等父女两个亲热了一阵子就把小丸子抱了过来,去了她的椅子上坐下。小丸子在她娘身上呆不住,不一会儿,就跑去了林侯爷那里,爬到他腿上坐下。

接着,珏姐儿、琼姐儿、慧姐、青哥儿都由乳母带着陆续来了,由乳母抱着给大伯行了礼。

只听林侯爷说道,“我昨天已经跟皇上提了旭哥儿的情况。皇上说咱们家三代忠良,为大康朝浴血奋战,躹躬尽瘁,断不会亏待咱们家的后人,旭哥儿的事情他会放在心上,酌情处理。”

林昌旭听后赶紧起身,给林侯爷长揖及地,说道,“侄儿谢谢大伯了。”又给林昌祁作揖道,“弟弟谢谢大哥了。”

林昌祁笑道,“咱们哥俩,还客气啥?”

二老爷点着头呵呵乐着,二夫人更是喜上眉梢,哈哈声也打响亮了。

看来,二爷林昌旭不久的将来也会弄个不错的官当当了。

林昌旭十六岁中了个秀才,连考了几次举人都是名落孙山,渐渐地他也无心向考了。林家给他捐了个官,不需要去衙门,只是有那么个名。

本来冲着林家的势,给他在外地弄个好些的实缺当也非难事。但二夫人就这一个亲儿子,闹死闹活不许他出京,又不许他去从军。

在京城里一个秀才想弄个好些的实缺却非易事了,一家人正在等机会,这个机会终于来了。用林昌祁的爵位换一个小实缺,怎么算都是皇上赚大发了。

接着,林侯爷又说,“皇上不止答应了旭儿的事情,又主动说昱儿能干,直接把他给指去了吏部,还提了一级。”

不说林昌昱两口子高兴,众人听了也高兴。吏部有人了,虽然只是一个从六品小官,靠着他升官指不上,但好歹能通个风报个信啊,哪有好缺了,哪的人快滚蛋了,第一时间得了消息林家自然有办法。

接着,林侯爷继续通报好消息,“祁儿给他媳妇请的诰命皇上也准了,大概这两天就能来圣旨。”

谢氏、三奶奶金氏、四奶奶周氏都向江又梅祝贺,吵着她请客。

江又梅笑道,“好说,想吃什么尽管点。”又对谢氏和金氏道,“二弟、三弟都升了官,是不是也该请啊?”

众人又都笑了,说是让这三家凑银子共同请一台,全家一起乐呵乐呵。

众人说笑了一阵,王嬷嬷来报,接风宴在偏厅摆好了。于是众人入席。今天连女眷这一桌也备了些果酒、米酒,米酒还是江又梅从南山居带来的。

小包子作为林家的长房长孙,虽然才九岁,但因为这次宴会的意义远大,还是被叫去了男人那桌,这让他很是有些得意和窍喜。

从来都习惯于众星捧月的小丸子当然受不得冷落,自己也拿着自己的小碗去了男人那桌,不客气地爬上了林侯爷的腿上。

江又梅过去要把她弄到自己那桌去,小丸子大叫,“不去,不去,不去。”自从跟小霸王打了架,小家伙说话利索多了。

林侯爷也摆手道,“大儿媳妇自去吃饭,思姐儿跟着我就行了。”

江又梅只有无奈地回了女桌。

林昌祁看到小丸子麻烦着他爹,就伸手说道,“爹抱着她不好吃饭,给我吧。”

“不要,不要,不要。”小丸子摆手拒绝道。

林侯爷笑道,“思姐儿不要爹爹,要爷爷?好,就坐在爷爷这儿。”(未完待续)

ps:男主真的很不讨喜吗?他一出来,咋一张票票都没收到呢?清泉好难过哦。

第二百六十章 接风

太夫人对江又梅笑道,“思姐儿还小,又跳脱,他爷爷自然是喜欢她。女孩子也只有小时候才能任任性,撒撒娇,长大了,当了别人家的人,就不会这么好过了。”

二夫人跟行哥儿使着眼色,大房的儿子去了主桌,连丫头片子都跑去了,他的大孙子咋能还能坐在女桌呢?可行哥儿装作没看见,就是没去。

她又给儿媳妇金氏使眼色,金氏都为难死了,那桌也没叫行哥儿去,行哥儿咋可能去呢?当每个孩子都是思姐儿呀?金氏红着脸低下头,不知道该咋办。

太夫人看到二儿媳妇的样子无奈地直抚额。崔氏也出身名门,是老奉国公的老来女,她只有三个比她大得多的哥哥,没有姐妹,所以在家被父母哥哥宠坏了。要强又不得法,一味的刚直,极不得自己儿子的喜欢。因着太夫人跟崔氏的母亲关系很好,太夫人也经常帮着崔氏教训二儿子,可这崔氏有些事也实在上不了台面。

太夫人始终觉得女肖母,老奉国公夫人聪明又能干,当初才在崔太夫人提议下同意了这门亲事。结果,崔氏进了门才发现她的性子跟崔太夫人实在是不像。婚后不久,两口子就争执不断,崔氏把林亦承也越推越远。

嘉平似笑非笑地瞥了二夫人一眼,眼神便转开了,冲舒姐招着手,“舒姐儿,来奶奶这里。”

坐在嘉平下方的江又梅笑着让开了一点地方,丫环在这里摆了个杌子,舒姐便跑来坐了上去。

嘉平还真聪明,她这是在替她男人搞平衡咧!

酒桌上除了二夫人心里不平衡,其他的人倒都是谈笑风生。

“祁儿媳妇。这米酒着实好喝,比宫里的米酒还香醇。”嘉平说道。

江又梅笑道,“这是用我们那里的山泉水酿的,如果娘喜欢,下次再多带些来。”

太夫人也点头笑道,“大儿媳妇说对了,这酒香醇又绵长。”说完又拿起酒杯喝了两口。

大丫环红绵赶紧劝道。“太夫人。您不能再喝了,再喝就醉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嘉平笑道。“婆婆若喝醉了,您儿子不会说是您馋酒自己非得喝。他们定要把帐算在我们娘们头上,骂了我们不说,以后都不会给我们喝酒了。您这不是在害我们嘛。”说得众人哄堂大笑。

男人那桌倒是说着正事,林昌祁休整一个月后就要去金州开府建衙了。肯定要找两个幕僚帮他。二老爷林亦承拍着胸脯说,“这两个幕僚二叔帮你找了,那些没考上进士的穷举人二叔认识得多,这些人里面有几个着实有些才华。只是时运不济。”

林昌祁端着酒杯先敬了林侯爷和二老爷,感谢他们在自己最困难无助的时候,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给了他鼎力支持。又敬了弟弟们,感谢他们无私的帮助。

之后。又来了女桌,先敬了太夫人,“孙儿不孝,本是该让您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让您老人家操心劳力又破财。”

说完喝了酒,还跪下给太夫人磕了三个头,说得太夫人又拉着林昌祁哭了起来。众人把太夫人劝好后,林昌祁又敬了嘉平和二夫人。

最后,还满了酒来到江又梅面前道,“谢谢媳妇,”他刚说了几个字,就把大家逗笑了。江又梅也只有红着脸站起来,继续听他的真情告白,“这次剿匪能这么快结束,媳妇功不可没,你提的一些建议非常好,还有那个望远镜,也帮了我们大忙,又给了我那么多银子。夫君谢谢你了!”

说完干了杯中的酒,还给江又梅作了个揖。

江又梅红着脸对着他福了福,又喝了酒,说道,“大爷过奖了,是大爷智勇双全,韬略过人,才能这么快就把土匪剿灭光。”

林侯爷在另一桌也说道,“大儿媳妇不用过谦,在支持夫君的仕途上,你做得委实不错,出钱出力不算,还出谋划策,不托后腿。”

二老爷也道,“是啊,昱儿媳妇和旭儿媳妇以后要向你们大嫂多学学,怎样支持自己夫君,怎样让他们更上一层楼。”

谢氏和金氏赶紧答是。

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饭,各回各院去休息。

小丸子赖在爷爷身上不下来,老两口就直接把她带到正院去了,小包子紧紧拉着林昌祁的袖子去了芳芷院。

进了芳芷院,林昌祁、江又梅坐在椅子上,小包子倚在林昌祁的身上,几个人叙着别话。林豹来报,樊将军和黄将军来访,还带了他们的公子来。林昌祁就领着小包子起身去了外院。

江又梅看到林豹还朝她的身后笑了笑,黑脸也有些红了。江又梅回头一看,春桃的脸也有些红。看来有情况了,一个大男,一个大女,若他们看对眼了还真是好事。

路上,林昌祁跟小包子介绍着这两位来访的叔叔。樊令如今在守军里任着四品广威将军,黄元在御林军里任从四品显武将军。两人都是他的好友,在北征军里的时候,和着李锦华一起被称为四小将军,名震大江南北。

几年不见的朋友,见了面也是百感交集。叙完了别情,樊令、黄元催着林昌祁讲剿匪的事情

三个孩子也自来熟地玩到了一起。樊令的儿子叫樊荣,十岁,跟他爹一样高大黑壮。黄元的儿子叫黄初奇,七岁,也跟他爹一样斯文白净。

“你家的狗真得那么厉害?”黄元不太相信地问,“能咬死一匹狼?”

“当然,”小包子道,“我家就住在南灵山下,狗崽它们偶尔会上山狩猎。总会带些野猪、狼什么的野物回来。”

小包子的话令樊荣和黄初奇对狗崽一家心向往之。

这是在他爹的鸿院,小包子便领着他们去了苍松院看狗崽一家。几人刚进苍松院,便看到三只高大健硕的大狗跑来。小包子吩咐着二春和小名子,“去多拿几个沙袋来,我们要去校练场。”

樊荣看到这几只大狗欣喜道。“一看就是好品种,比上次我看到的皇家猎犬还威风。京郊西山便有野物,等我爹他们去打猎的时候,咱们也去,再把狗崽一家带上。”

几个小子高兴地跑到校练场溜狗去了。

而芳芷院,江又梅正想着该增加些人才行。林昌祁一回来,芳芷院就明显感到人不够用。那绮玉、绮兔就算了。连正份奶奶都不放在眼里的丫头心太大。还是早些配出去。

江又梅跟吴氏商量了一番,既然小丽要跟着回西川,而且人也比较伶俐。可以把她调过来,另外再要个丫头就是了。这两个丫头都直接交给李嬷嬷调教,能胜任以后再过来。

吴氏又说了她跟小华谈的情况,听说那家毁亲的人家知道林黑壮为了救林昌祁身亡。小华又被侯爷亲自安排去了大夫人的院子后,又舔着脸找小华。想把亲事再定下来。

“这种人家不能要,有点变故就退亲,咋能对她长久的好下去。”江又梅说道。

“我也是这么跟小华说的。”吴氏道。

两人正说着,李嬷嬷来了。江又梅和吴氏都笑了起来。“正说要遣人去请你,可巧你就来了。”

李嬷嬷笑道,“我这也是受人之托。来做好事了。”

“怎么说?”江又梅问。

“是太夫人院子里的王嬷嬷,她儿媳妇今儿上午来找我。她小儿子看上林黑壮的大闺女了,让我来说项。”李嬷嬷笑道。

王嬷嬷算得上林府最有脸面的下人之一了,如果他孙子的人品过得去还真是不错的人家。

李嬷嬷继续说道,“那个小子叫林小鱼,在府里的帐房做事,上过几年学,人也长得清秀,今天刚刚十六岁。”

“听着条件确实不错,关键是这孩子人品如何,有没有不良嗜好。小华一个人在这里,我怕那后生小子不好将来给她气受。”江又梅说道。

李嬷嬷笑道,“大奶奶放心了,这个孩子我也熟悉,不错的小子,脾气也好。就是性子有些腼腆,见了姑娘都要脸红。”

吴氏也在一旁笑道,“小鱼兄弟我也熟悉,他小时候王嬷嬷还经常把他带到福临院来玩,我们都爱逗他,一逗脸就红,真是个不错的后生。”

江又梅点头道,“听着是不错,待我们再问问小华的意思吧。她爹死了,娘又不在这里,我总希望能给她找个她自己中意的。”

说完了这事,又把林昌祁想把绮玉、绮兔配出去的意思告诉了李嬷嬷。李嬷嬷点头道,“好,这件事我回去就办,看着有合适的就配出去。她们两个都十七岁了,岁数委实大了些。丫头们的岁数一大,心思也就多了。”

晚上,吴氏来说小华也愿意那门亲事。

江又梅总算松了一口气。如今,江又梅对万氏总有些愧疚,如果万氏不当寡妇,就是她当寡妇了。

吴氏又红着脸欲言又止,江又梅道,“有啥话就说,我能帮的尽量相帮。”

吴氏便说道,“我表舅母来找我,他们家那年也是被大夫人遣去金州建府的,因为大爷出了事才没去成,这回肯定还会跟着大爷去金州。他们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儿叫小红,听说芳芷院在召丫头,今儿就来托了我。”

江又梅看她难为情的样子,笑道,“我还当是啥事呐。反正咱们这里缺人,招谁不是招?别说他们家要跟着我们去西川,就是不去,是你的亲戚,你又开了口,人肯定是错不了。来就是了。”

吴氏听了感激地给江又梅屈屈膝,“谢谢大奶奶了。”

大概亥时,林昌祁才一身酒气地回来。春桃秋叶帮他备好了洗澡水,他洗了澡后,江又梅把他的头发擦干,才服侍着他躺下。

江又梅洗漱后也上了床,刚一躺下,林昌祁的身子又压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