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令他们惊恐的是,除了知道敌人是眺国的,打着为莫向玉复仇的旗号外,其他的信息,比如有多少人马,将领是谁,为什么先前没有半点消息这些统统不知道。

他们所知道的只是,这支军队一路席卷,当地驻军,毫无还手之力!

慌张啊,奔走啊,晕头转向下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要急招鹤翔,有说要调元西路大军进京护驾的,还有人干脆就让安乐帝逃跑的,总之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安乐帝坐在凤座上,脸色铁青,她把目光转到武将那边,见那边倒还算平静,有几个更是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大雁重文轻武,在朝堂上,武官一般是不主动发言的,此时收到安乐帝的目光,才有一个将领出列,表示愿为安乐帝击敌,她这么一说,其他的将领也纷纷请缨,安乐帝的脸色才总算好看些。

“不知高爱卿怎么看?”

第116章 花岗台 (中)

确切的来说,高太尉绝对不算是名帅、名将的,她虽然是大雁最高的武官,但却连战场都没上过一次,平时所操心的,也只是朝中的局势,宫中的变化。

像这种突然的变故,她也没多少应变能力的。但是她有一点比其他人好,那就是她事先心里有了点底。

鹤翔的那封信她虽然没有放在心上,但总是有个印象,更何况又是刚过不久的事,此时一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感觉就是,此事,另有乾坤。

因此她并没有像其他那些没有打过仗的大臣在第一时间慌神,而且就算现在所知道的事情不多,但也有诸多疑点,她稍稍一分析,就更觉得这件事,恐怕还真不是眺国弄出来的。

但是她先前既没有将鹤翔的信拿给安乐帝,又丝毫没提起过这个事,此时当然更不好直接说,此时听到安乐帝的询问,也只是先站出来,先行了礼,然后才道:“臣认为,这支军队,也许并非眺国的。”

她这么一说,原本因安乐帝开口而安静的大殿又是一片议论,当下就有人道:“高太尉说的如此肯定,可是知道什么我们并不知道的事情吗?”

“韦大人这话说岔了,高某也是才知道此事的,怎么可能比各位同僚知道更多的消息呢?只是高某想,眺国离我淮阳路有两路的距离,这中间现在又隔着锁玉关、大震关,若说有什么眺国的军队能突然出现在淮阳路附近……高某也觉得这实在太不合情理了。”

她停了停,又道:“当然,若说绕路,或走小路的话,也有这个可能,但是,在高某料来,人数必定不可能太多,五百人已经是极限,若是再多,那沿路的知县、守备也太过无能!”

“高太尉不愧是我大雁武官之首。”王梓山开口道,“如此分析,却和情理,但王某却怕,此事,还有其他人在背后推动。”

她这么一说,大殿里顿时安静的有些可怕,站在这里的人,对外战那是外行,但对内战那一个个都是内行。王梓山虽然说的含糊,但她们顿时都反应了过来。

若是真的是眺国的军队,若是真的一路进军到了淮阳路附近,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刚刚被封为平西王的鹤翔动手了!

现在锁玉路和戈阳路都在她手中,眺国大军若要进入,她断无不知道的道理,除非她和眺国联合了起来,不仅偷偷放眺国军队入关,更动用手段帮其掩护。

她现在声势滔天,戈阳路又是她经营多年的,要做到这一点,虽然有些麻烦,但并不是做不到的。

这个猜测一出来,顿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有人非常的纠结。

愁的自然是和鹤翔交恶的,欢喜的则是自忖和鹤翔的关系还不错,至于纠结的,则是平时比较中立,而此时发愁来路的。

当然,无论到底是怎么想的,此时在安乐帝面前一个个都保持着沉默肃静,脸上的表情,那是丝毫不露的。

“那以高爱卿看来,此时该如何呢?”

“以臣来看,目前当务之急是弄清这支军队有多少人,到底是不是向京城而来,另外,为防有心人从中作乱,京城也该实行戒严,同时要令各地加强防备并令各地守备拦截。”

她这话一落,立刻就有人道:“只是令各地守备出动恐怕还不够,地方守备战马稀缺,恐怕是拦不住这支兵马的,臣以为要调禁军出京,在淮阳路各地防守。”

“臣以为不妥,禁军是护卫京城的,若是出京,京城空虚,恐令小人有机可趁!”

这个提议,同样立刻就有人反驳了开来,然后两方你来我往,这个说京城重要,那个说就因为京城重要,才更应该将敌阻在远处。在经过一系列的扯皮、讨论,再加上安乐帝的发火之后,最终算是总和了两方面的意见。

京城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八十万禁军,调出十万军队在淮阳路各个路段设下关卡,也应该还是不会令京城空虚的。同时京城全面戒严,用的理由当然是皇女册封。

其实关于这一点,很多大臣都认为应该延后了,但安乐帝却态度强硬,众人都知道她为何如此,因此在试探了之后,也没人去触那个霉头,所以,皇女的册封仪式依然要在两天后举行。

而就在朝堂争执的时候,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了这件事,在听到这件事的时候,高平和高太尉的反应是一样的,不过此时她也顾不得去想,此事到底是谁在背后推动,当下就开始盘点府中人手、库存,同时派人去接高晨。

高家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是内城的内城,汤桥现在的官位虽然已经升到了正五品,但还是住不到这个位置的,因此两夫妻所在的宅子,就要偏远一些。

高平虽不知这次的事会带来什么影响,城内会不会发生动乱,但在这个时候,当然是谨慎一些更好,她在这边安排着,那边高老夫君也将林若鸿甘草接到了自己房里,同时更把各方面的管事、有体面的使年都叫到房里训斥了一番,连王氏、柴氏等人也没有例外。

“你们中,有老人,也有新上来的,有立过功的,也有能在府尊面前说的上话的,但是不管是谁,若是在这几天犯了事,那都是没有情面讲的。从今天起,乱串门子的,夜里打牌的,和外面通话的,都给我停了。”

府里的也都感觉到气氛不一样了,这时候哪还敢淘气?他们都知道,别看高老夫君现在好像是个慈祥的,但当年的手段可都还在,因此一个个都躬身应了。

他们在这里忙着,高太尉也在宫里忙着,虽然下了朝,但她和一些大臣却被皇帝单独留了下来。在这个时候,她这个八十万禁军的统领,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大军的抽调,京城的布置,也离不开她。

因此她也只来得及让人给家中传了信,其后就一直在宫中坐镇。

其实军队的布置,高太尉是外行,她手下有专门的人去做这些,而她忙的更多的,还是皇女的册封仪式,对于安乐帝来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

她也知道,这次所谓的眺国军队是蹊跷的。但第一,此事发生的突然,第二,她的精力、时间已经不允许她再彻查此事了。

若现在她还能有一年,甚至半年的时间,她会暂缓皇女的册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此事的调查上,但是现在她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她不是不知道,就这么忽略过去,以后会留下后患,但若是停了皇女的册封,后果恐怕更严重。

到了晚上,总算是各方面都准备妥当了,安乐帝留高太尉用膳,高太尉其实是想回家看看的,但这个时候,也只有惶恐的受了。

“还有一个人,我也想让岁安见见。”

高太尉一愣,就见一个男子从里间走出来,那男子三十多岁的年纪,容貌倒平常,但身上自有一股贵气,高太尉见了,更是吃惊,这男子,正是安乐帝的皇夫!

虽然次数不多,但高太尉也是见过这皇夫几次的,因此立刻行礼,心中更是犹疑。他虽是天子近臣,但毕竟男女有别,更何况皇家规矩不同一般,这个时候皇夫出来……

她心中想着,那边皇夫已经免了她的礼,安乐帝道:“远航不必如此,以后皇夫和皇女,还都要多多仰仗你了。”

高太尉更是惶恐,连称不敢。

皇夫开口道:“高大人几十年来为国分忧,吾家一直很是感激,吾家身为男子,见识浅薄,朝中的事,还是要靠高大人的。”

他说着,竟然双手交叉,向高太尉行起礼来,高太尉哪里敢受,连忙侧身避过了:“殿下万不可如此,臣惶恐惶恐。”

安乐帝开口:“岁安的事,是朕对不起你,虽然朕说世袭代州,却也不是没有转圜的,待时机成熟,远航和皇夫商量了,自可以给岁安换一个封地。”

高太尉面上一喜,虽然知道这句话就像个胡萝卜,但有这句承诺,总比没有强。当然,她也知道,这所谓的时机成熟,恐怕起码还要过个几年,而且一直要她兢兢业业,真心扶持皇女才行,否则这位皇夫说不定就能拿出安乐帝留下的旨意。

大雁皇帝的圣旨其实并不是有着绝对的约束力的,若没有内阁的大印,臣子其实是可以自行选择是不是要听命圣旨,虽然一般来说是没有这种人的,但并不是绝对的。

不过遗旨就不同了,人死为大,大雁又是讲究祖宗规矩的——起码从表面上如此,因此遗旨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权利的。

“说起岁安,我好像还没见过呢,正好今天也凑巧,不如陛下将她召进宫里,也让我看看。”

皇夫笑着开口,高太尉心中突的一跳。

第117章 花岗台 (下)

高太尉听了皇夫的话,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这是要以自家女儿为人质,毕竟她手掌禁军,虽说现在皇宫另有人负责,但是现在她若是有心想做什么的话,短时间内,甚至能控制整个京城。虽然她一向是保皇派,但这个时候,安乐帝要给她加一些禁制,也是情理之中的。

只是她虽然没有什么心思,要把女儿送进宫中也是有些不愿意的,毕竟谁知道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虽然说宫中的守卫更多,但是这些守卫、御林军的主要责任是皇帝皇夫皇女,自家女儿,不过是个配头,而若是在高府,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就算不愿意,这个时候,也不能说“不”,否则安乐帝此时恐怕就要怀疑他们高家了,那样一来,情况更是不利。

“能觐见皇夫,正是小女的荣幸。”

“如此,就令黄门带着旨意到高府传旨吧。”

听她同意了,安乐帝的面色更缓和了几分,而此时,高平正在高府接待林开云。

高府的护卫本就有专人负责的,高平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自己要达到的目的,至于具体要怎么做,她既然是外行,自然不会插手。但即使如此,她还是要在前院坐镇的,而且护卫进内院,也需要她颔首同意。

二百护卫,带上经过训练的丫鬟,在弓弩的配合下护住整个高府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这是说对于一般的骚动来说,若真是大军入城,那别说三百,就是三千也不够看的。

高平一边听着手下的汇报,一边又让人去购买粮食蔬菜,同时还让有体面的管事拿着高家的令牌到禁军中调集弓箭,虽然知道这么做,将来必是要给人留下把柄的,而且也不见得能用的上,可是,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她宁肯之后让人说她张扬跋扈,也不愿自己的家人有什么危险。

而就在这个时候,下人来报林开云来了,她听了微微一愣,但还是让人请了进来,不管怎么说,总还是亲戚。

林开云一进门,就跪了下来,高平吓了一跳,连忙去拉她:“姐姐这是做什么?”

林开云不动,低着头道:“我早欠妹妹一个交代了,也是我鬼迷心窍,做下那种不堪的事,却是对不起妹妹,若妹妹同意的话,两日后,我愿在书院前,给妹妹一个交代。”

高平一扬眉,笑道:“姐姐这话却是外气了,那件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妹妹如此说,开云更是惭愧,只是现在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妹妹看在若鸿的面子上……”

高平温和开口:“不知姐姐,要做什么?但是不管姐姐要做什么,都还是先请起身的好,否则妹妹实在不敢应承。”

林开云迟疑了一下,还是站了起来:“让妹妹见笑了,实在是因为开云知道,当年所做的事情太过鄙陋,因此实在是怕……”

她说到这里苦笑了一下,转而道:“现在城中戒严,说是为了皇女的册封,但家母却隐隐的得到消息,说是因为有一支眺国的军队在来犯的途中,不知此事,妹妹是否知道?”

高平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是有这方面的消息传来。”

“那……”林开云看了看高平,最后一咬牙,还是道,“那不知是否可令家母家父到高府暂时避难?妹妹应该也是知道的,林家现在不比往日,护卫家丁都薄弱,我实在是怕,万一城中暴乱……”

“姐姐这说的是什么话,就算姐姐不来说,我也是要去请姐姐的。只是有一点,现在不比往日,就算是家弟也要受到拘束,岳母岳父来了……”

“自然是要遵照高府的规矩!”

“姐姐这话说的严重了,不过,的确是要受到一些拘束的。这一点,还望姐姐提醒一下岳父岳母。”

林开云连忙答应,高平叫了有寿和林开云一起到林府去接人,随后又叫了白皙山,暗暗叮嘱了一番:“林家带来的人,你都看好了,若有不同于一般的,你都派人多注意一些。”

白皙山虽有些不解,但还是点头应了,她跟着高平到代州两年,每月的月银从过去的四五两,到现在的十四五两,又和其他护卫一起对分子,随着高平的船做海贸,腰包早就鼓了起来,自然心也就更铁了,现在别说留意林府的人,就是留意其他高府的人,她也不会有二话的。

待她们走后,高平又叫来如意:“你去安排少夫君和柳氏都到老夫君那里,关于林家小姐刚才来的事,也先不用对少夫君说,老夫君那里,除了府内的,外面的,无论是谁都不准进!你和顺心两个,也在老夫君的院子里守着。”

如意应了,高平眯了下眼,林开云来的合情合理,提的要求,也是她无法拒绝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她对这个人,都无法放心,特别是刚才她那一跪,更令她犹疑。

她想了想,叫了管事,专门给林家的定了个院子,这院子倒不偏僻,原是高平的大哥高念的,高念出嫁后,也一直有专人打扫,因此,是不缺东西的,但是这个院子,却离高老夫君现在所居住的地方最远,而且中间还隔着她的石松院,就算有什么事,她也可以应付一下。

做完这些,她总算安心了一些,但黄门也带着圣旨到了,听到要让自己进宫,高平不免有些动怒,虽然她知道这些都不过是帝王手段,但这个时候也是有些齿冷的。

她吸了口气,一边让人招呼黄门,一边就以要去禀告高老夫君的理由进了内院。

圣旨是让她尽快进宫的,但那黄门也不会因这事就得罪她,只是让她快一些。

高平应了,进了二门,却并没有马上去见高老夫君,反而让人去请刘欣,趁着这个空挡,她到高老夫君那里请了安,交代了一下圣旨的事,高老夫君听说要让她进宫,也是面色一变,但还是道:“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我自会料理的。”

“有父亲主持大局,女儿自然是放心的,只是岳母岳父一会儿要来,父亲却也不必相见。”

高家上下对林开云的印象都不怎么样,但若是林之一和林老夫君来了,高老夫君却是起码要见见林老夫君的,因此高平此时特地指出,虽然如此一来罅漏更大,但她此时也是只求安稳的。

高老夫君点点头:“你既然如此说了,我自有安排。

高平又道:“女儿已经让人带话给架空了,想来等处理好手边的事,她也会过来的,届时有她和乐思两人在外面照顾着,应该也是无碍了。”

说起来,还是高乐宇的年龄更大一些,但是,她既然和高乐思合作了,在这个时候,当然要将高乐宇排斥在外面。

高老夫君笑道:“你安排的很好,我们家在宫里的人手,你也是知道的,你和你母亲在做什么,我不管,但有一点,我就你这一个女儿,你但凡有一点孝心,就不要让自己走到我前面!”

高平心中一痛,脸上露出微笑:“父亲放心,女儿最是胆小,绝对不敢冒险的。”

说完,就退了出来,这时候刘欣已经在外面等她了,见到高平,上前道:“小姐让我带着这个名单来是为了……”

“恩,都调查清楚了吗?”

“有几个,是小姐早先就让我们留意的,自然是清楚的,但新加上的这几个,虽也有结果了,却是不能确定的。”

她说着,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高平扫了一眼,然后指出几个人:“这几个是这两天一定要盯死的,宁肯暴露出来,也不能让她们脱离我们的视线!”

刘欣应了,但还是忍不住道:“小姐真认为,这两天要出事?”

高平沉默了片刻,才开口:“我一直对自己说,宁肯多做,将来浪费了,也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和铸成大错,但是,这两天,是必定要出事的!”

刘欣心中一凛,高平又指了一个名字:“这个人,你帮我带一句话给她,就问她……是否还记得叶县。”

刘欣面露古怪之色,但还是应了。

高平来到外面,那个黄门已经等的有些急了,一见高平出来,立刻松了口气。

“有劳大人久候了。”

高平笑道,那黄门道:“没有没有,只是台下……”

“已经无事,高某现在就随大人进宫。”

那黄门立刻面露喜色,高太尉眼看就要手掌大权了,他实在不愿在这个时候得罪这位衙内,但他来的时候上面又有交代,他也不敢违背,现在高平虽然拖后了一些,但并没有耽搁太长时间,想来是无事的。

高平随着这个黄门来到宫前,转而就将自己的丫鬟护卫都打发回去了,这些人与其白等在这里,还不如回到高家有用,而就在她进宫的当晚,京城花岗台出现了异变!

第118章 夜变 (上)

花岗台,这个地方位于京城的西北角,不过普通人轻易不会往那边去,因为那里可以说是龙蛇混杂,那里一半的地方是红楼、赌场,另外一半的地方则是破烂的民居。

当然,会住在这里的,一般,也不会是纯良的百姓,虽然因为说是天子脚下,作奸犯科的事不会明目张胆,而且,这里的人也不会轻易的对普通人下手,但是作为普通百姓来说,都是不愿意沾惹是非的。

而就在这天晚上,火光突然从花岗台那边冒起,半边天空都被映照的通红,一时间全京城的人都呆住了。

不过更令他们惊呆的是,伴随着大火的各种流言,有说眺国打来了,有说柔然攻破了七星关,更有说平西王鹤翔不满王梓山的新政,带兵打进来清君侧了。

王梓山的新政,虽然说一些有关土地上的政策还没有显露出来,但另外一些,比如保马法之类比较容易看到结果的新政的弊端已经显露了出来,这些弊端,京城中的百姓还没有太明确的感受,但是从来往的商旅口中,也知道一些,联想到自己将来的生活,他们也是忧心。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而这场火,在皇宫中的安乐帝自然也看到了,她面色铁青的看着那个方向,右手微微的颤抖着。皇夫上前握着的手:“陛下还是要以凤体为重。”

安乐帝摇摇头,皇夫又道:“高太尉老谋持重,京兆伊吴书宇又是皇帝一手提拔上来,最是平稳不过的,现在……即使有什么,有这两人在,京城也必定无事。”

当时甘印曦因周关的事被贬后,经过几番角逐,最后接任这个位置的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吴书宇,这个人是刑部尚书韦易举荐的,韦易是有名的无党派人士,说起来和高太尉还有几分像,但高太尉再说保皇,再说不站队,还是高家出身,而韦易则是从一个寒门子弟一步步走到这里的。

如果不是她手段不够,而安乐帝也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此人不见得不能成为第二个林得逸。

安乐帝摇摇头:“这些人既然敢动手,恐怕,就是有后手的,高岁安在什么地方?”

皇夫一愣,但还是道:“我将她安排在坎明宫了,那里离太医院近一些。”

虽然有皇帝宣召,但高平毕竟是女子,又不是宗室,因此皇夫经过一番思忖,还是将她安排到了坎明宫,那里差不多算是内宫的外围,而且因为和太医院相邻,防守也算是严密的。

安乐帝点了下头,但停了片刻,还是道:“还是将她宣召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