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面色不算好看的临江王,寸步不让的道:“朕跟你之间的事,朕跟你说,你先把她给放了,她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他嗤笑了一声:“也不会碍着你什么事吧?说不得留着她,还能竖一个名正言顺的牌子,你说是不是?不然要是她跟六皇子都死了,那你又算什么?大家的流言恐怕都不会少吧?”

临江王看着他一阵,扬了扬手,转头看着林淑妃道:“你去吧,六皇子还在那里呢,有些事不是你能管的。”

这就是已经做了决定,不想再被她影响的意思了,林淑妃咬了咬牙,心里知道再说什么都没用,只好叹了口气出了门。

外头密密麻麻到处都布满了人,火把都将半边天给映红了,林淑妃被扑面而来的冷风吹了个正着,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对着跟上来的临江王跟前的近侍满公公轻声叹了口气:“从前总是想着要是熬出去就好了,想着什么时候能熬出头…可是现在真的熬出头了,却忽然发现不知道前面的路该怎么走了…”

满公公跟她是熟识的,这些年都是有交情的,现在听见林淑妃这么说,便欠了欠身子,很恭敬的解答她的疑惑:“淑妃娘娘,老奴大胆说一句,人呢,总是要朝前看的,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既然已经非人力所能改变,那就只好适应它,您说是不是?”

顺应时势,说起来好像只是一句话而已,可是却的确是找不到更好的法子了。

林淑妃眼睛酸痛的厉害,仰着头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公公说的是,是我自己钻牛角尖想不开了,这些事原本就是知道要发生的…”

她苦笑了一声,对弓着身子的满公公道:“公公请带路,我想去看看我的孩子。”

满公公应了声是,冲着两个小内侍使了个眼色,便带头走在了前面。这种局势之下,要是临江王身边没个亲信领着林淑妃去找人,只怕林淑妃出了这道门就要被乱刀砍死。

第1447章 拜托

虽然知道这些牺牲都是不可避免,可是林淑妃看着外头的尸体和那些场景,还是忍不住觉得恶心,她皱起眉头往前走,忽然想起之前那个小内侍说过的话,便急忙问满公公:“对了公公!之前圣上派出去的那个内侍回来禀报,说是我的揽月宫出事了,死了很多人,那边不会出事吧?!”

满公公似乎有些茫然,想了一会儿却又恍然大悟的摇了摇头,面上浮现出微笑来:“您放心,王爷早就已经交代过了,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没有人敢违背王爷的意思,六皇子一定会好好的出现在您面前的。”

林淑妃还是有些怀疑,既然早就交代好了,揽月宫除了一个六皇子也没什么别人了,为什么还值得临江王的部下大动干戈的?

她走了一段,忽然便瞪大了眼睛,心内猜到了原因,忍不住便叹气道:“你们这样做,侯爷回来,恐怕无法交代吧?虽然王爷是侯爷的养父,可是侯爷的脾气大家都知道,他对卫安也是情深意重,要是知道你们这么对卫安,只怕他回来一定会跟王爷起冲突的。”

这是肯定的,满公公心里也知道,因此他也没有做出什么反驳,只是摇了摇头叹气:“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王爷下的命令…那位郡主不是个好相处的人,王爷也是怕她野心太大,以后会害了侯爷,侯爷现在还年轻不懂这些,等他再成熟些便知道王爷的苦心了。王爷是为了他好,他以后还会有很多的女人的,眼前的这个,难过一阵子也就过去了。”

是吗?可是当时沈琛出宫的眼神,林淑妃至今还记得,他把卫安看的那么重,怎么可能会过一阵子就忘记她?临江王现在是还不知道卫安对于沈琛里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等到他以后知道了,一定会后悔的。

可是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她现在自身难保,自己还都是要看着别人眼色过活的人,哪里还有资格去评论别人的事?林淑妃默默地往前走了几步,也没兴致再跟满公公争论什么了,她力量有限,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了,该让奶娘告诉卫安的也都告诉卫安了,卫安要是能逃过一劫那自然是最好,要是她不能,那自己也没什么法子,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奈何胳膊拗不过大腿,除了妥协认命,还有什么法子呢?

满公公也知道林淑妃心里乱,见她意兴阑珊的,便也不好再说什么,认真在前面带路,谁知道才走出两步,他就跟见了鬼似地,停了下来。

林淑妃险些撞在他背上,见他情形不对,就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忍不住定在了原地,轻呼了一声才小声喊了一声:“平西侯?!你怎么会在这里?!”

沈琛不是已经临江王给引开了吗?被引着去了张真人那里,一来吸引隆庆帝的注意力,二来方便临江王趁机除去卫安。

不管怎么算,他这个时间都是不该出现在这里的,林淑妃看着惊呆了的满公公,也知道满公公是在惊怕什么,就小声的提醒了他一声:“公公!”

向来在临江王跟前伺候的满公公也算得上是见过世面了,可是在沈琛跟前,还是忍不住觉得自己矮了一截,回过神来才啊了一声,急忙跟沈琛请安行礼,又给他指路:“王爷…王爷在里面呢…侯爷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王爷原本是要把这件事…”

他已经编不下去了,沈琛是他自小看着长大的,可是他从来不敢说一句自己了解沈琛,或是能对沈琛造成什么影响,这个孩子自来就是个极为有主见的,他认定了的事,谁都拿他没法子。之前大家以为他已经被引开了,现在他却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了这里,那些事根本就遮掩不住了,也不知道沈琛是直接从揽月宫过来的,还是尚且不知道…

可是他从沈琛眼里根本什么都看不出来,不避免就自觉有些泄气,垂下了头低声道:“侯爷…我身上还有王爷吩咐的事要做…”

他刚才是被调去和秦升商量事了,所以不知道临江王那边已经接到了沈琛回来的消息,见沈琛点了点头便去跟林淑妃说话,心里便松了口气,急忙叫身边拿了灯笼的小内侍回去给临江王报信,然后自己站的远远的等着林淑妃跟沈琛说话。

林淑妃先开的口,见沈琛回来了,心里知道他肯定多少是收到了些消息,便低声把自己事先做的安排说了:“我能做的都已经尽力了,若是…”

“没有什么若是。”沈琛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对着林淑妃恭恭敬敬的作揖道:“安安已经没事了,幸好淑妃娘娘事先跟奶娘说了那条密道,安安才得以逃脱,为了这件事,我也该谢谢淑妃娘娘。”

人是真的没事啊,林淑妃有些感叹卫安的命大,心里不自觉的放松下来:“人没事就好…若是有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你和我弟弟交代了…”

沈琛笑了一声,静静的立在原地,把卫安是怎么脱险的事说了一遍,末了道:“淑妃娘娘帮人帮己,要不是你说了那条密道,想必这个时候,六皇子也未必安全了。不过这件事,不管怎么说,都是我该对淑妃娘娘道谢,因为要不是你,安安连那点逃脱的机会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撑到我去找她,这些事,我都心里有数,安安让我跟您说,我们欠您一个人情,以后有用得上我们的地方,我们一定万死不辞。”

林淑妃觉得自己有些明白为什么沈琛把卫安看的这么重了,这个姑娘可真是值得人喜欢啊,她是那种你对她好,她便对你加倍的好的人…这样的女孩子,的确是值得人喜欢的。

她摇了摇头,难以抑制的觉得后怕:“要不是我自己的那点善念,说不定现在我的孩子…所以不是你们谢我,而是我要多谢郡主,她实在是个好人。”

第1448章 忍让

沈琛玩味的哦了一声,腔调有些奇怪的问:“好人吗?倒是的确是个好人,可惜就是有些糊涂,要不是她糊涂,也不会陷入这样的危险了。”

他这话说的大有深意,林淑妃不知道该怎么接口,只好讪讪的笑了笑:“这些事…”

沈琛也知道这些事跟林淑妃说也并没什么意义,便只是点到即止,回头去看了一眼满公公,对林淑妃道:“淑妃娘娘赶着去看六皇子吧?既然如此,那我便不打扰了,现在安安受了些惊吓还在揽月宫,一切都托赖娘娘照顾了。”

林淑妃恍然大悟,急忙朝着他点头:“侯爷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侯夫人,绝不会让她有半点损伤的。”

沈琛笑了笑,大踏步的朝着太极殿的方向去了,满公公看着他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回过头来摇了摇头,满脸都是凝重:“侯爷这脾气…也不知道他日怎么办…”

满公公走出了半天,忍不住回头喊了一声,见对面的人停住了脚步,就急忙往前跑了一段,在沈琛跟前站住了,很是犹豫却还是尽量鼓足了勇气劝沈琛:“侯爷,您不要跟王爷生气…王爷向来是对您好的,他做什么都是为了您好…”

这些话沈琛已经从小听到大几乎听厌倦了,所有人都是这么说,所有人都只会跟他说做什么事都是为了他好。

口口声声都是为了他好,却从来不会考虑他本人的意愿,好像他就是一块木头一棵树一朵花,没有生命不会生气,不管怎么样只需要按照临江王的意思活着就是了。

这是宠爱吗?连他的妻子也要因为不喜欢三个字就遭受这些,连性命都几乎丢了,这样也是宠爱吗?!

这到底是独断专行还是真的所谓的为了他好已经不重要了,他冲满公公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算是笑的表情来,不冷不热的说了一个好字。

可是这比什么都不说还要糟糕,满公公咽了一口口水,知道沈琛这回是怒极了,叹了口气忧心忡忡的看着沈琛走远了,才追上了林淑妃冲林淑妃行了个礼:“娘娘久等了,都是我的罪过。”

林淑妃眯着眼睛看着沈琛的身影消失,摇了摇头表示这没什么,等到回了揽月宫,见奶娘狂奔了出来,便微笑着朝奶娘安慰了几句。

林嬷嬷跟在她身后,先把周围的环境观察了一遍,才不动声色的松了口气,的确是如同满公公所说,这宫里还是好好的,看来真是没对六皇子怎么样。

奶娘也正跟林淑妃提起六皇子的事,她被吓怕了,说着说着连眼泪都忍不住下来了:“幸亏六皇子一直都很听话,连哭也没哭一声,不然的话,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侯夫人为了这件事险些连命都丢了,刚才还有人过来说是想带走六皇子,可是奴婢哪里敢让他们把人给带走啊?正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幸好侯爷留下来的汉帛大人在,他把人给拦住了…”

林淑妃其实已经从沈琛嘴里得知了这些事了,可是还是耐心的听奶娘说完了整件事,等到奶娘说完,她面色已经很平静了,嗯了一声就亲自扶起了奶娘:“这回的事,多谢你了,要不是你跟卫安…孩子怎么样了?”

奶娘擦了一把眼泪,急忙叫人去把六皇子抱出来。

林淑妃却摇了摇头,想了想便道:“先别忙,他既然睡着了,便先让他睡一会儿,我去瞧瞧卫安。”

她走路的步伐有些不稳,旁边的林嬷嬷眼疾手快急忙跟上去搀扶了她,有些担心的问她是不是先休息一会儿。

林淑妃摆了摆手,她现在也没法安心休息,等见到了卫安,才冲她笑了笑:“我真是捡到宝贝了,多谢你为了我的孩子连命都不顾,竟然独自引开他们护住我的儿子…”

卫安已经重新换了衣裳,只是脸上的伤口还是让她显得有些狼狈。

林淑妃伸手摸了摸卫安的脸,有些感叹的垂下头来:“刚才我看见沈琛了,他气势汹汹的去找临江王,看来是因为你的事。我从前总不明白为什么你会选了沈琛。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有个这样看重你,为了你可以跟所有人为敌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这么久以来,我觉得做人没什么意思,我大约一辈子不会知道被人爱和爱别人是怎么样的滋味了,有时候想想,真是有些遗憾啊…”

林淑妃有些委屈又有些遗憾:“我一辈子都在为了别人活,以后也会是。我真是羡慕你啊,有一个可以倾尽全力爱你你也爱他的人,光是想想,就知道以后多有盼头。”

可是她的人生,却一眼看得到头了。

再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卫安也跟着低下了头,这种滋味她是知道的,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回应,想了想便只能干巴巴的说:“以后就可以为自己活了,人生其实很长的,只要你敢豁出去,通常来说就不会过的不好。”

这话说的没什么错,因为没脸没皮的人真的是普遍活的比较开心的。

林淑妃没忍住噗嗤笑了起来,觉得卫安实在是有些单纯可爱,这样的话她竟然也敢说的出来。

不管怎么说,经过了六皇子被卫安救了的事,林淑妃对卫安又更亲近了几分,她很诚恳的跟卫安说了沈琛的态度,轻声说:“沈琛这么跟王爷对着干,只怕对你并不是好事。”

因为父母是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错的,他们一般都只会把过错归咎于别人。

卫安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她却并没有什么想要阻止或是规劝沈琛的意思了。

因为迁就和忍让她不是没有试过,可是最后换来的却是什么?

临江王有看见她的忍让付出吗?他并没有。

那既然没用,为什么还要继续摇尾乞怜?

她要是碰上这种事都还是继续忍让,临江王不会觉得她懂事,他只会想:“这个姑娘真是心机太深,到这个地步了还装的滴水不漏。”

第1449章 逼问

人的印象一旦固定了,那就是很难改的。

卫安也没有想临江王改了,她又不是观世音,自己的性命都快被别人给害死了,还要继续觍着脸上去,装什么一切都好的样子。

没必要。

既然退缩忍让不能换来尊重,那就让他们知道,欺负她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们要是能付得起,那就尽管来,而要是付不起,就老老实实的对她放尊重些。

因此她感念林淑妃的好意,但是却不能苟同林淑妃的想法,笑了笑便道:“淑妃娘娘的意思我也知道,无非是劝我以和为贵,可是在今晚之前,我的确是这么做的,结果呢?我若是今天死了,还有那个命来听这些道理吗?王爷拿我当筹码这没有错,我也并没有怨恨,可是王爷纵容徐三老爷来杀我,我却无法原谅。沈琛若是真的息事宁人,那我倒是要重新看待他了。”

林淑妃无言以对,同时又隐约有些羡慕,沈琛对她可真好啊,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勇气来抵抗家庭和长辈的压力的。

既然人家自己原本便已经想好了前因后果,也已经有了决定,她便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跟卫安说了说今晚那边发生的事,而后便道:“今后你还是要注意了,因为你面对的从此不是一个王爷,而是真真正正的一国之君了。”

这中间的差别绝对是巨大的,她想提醒卫安注意分寸,毕竟说起来,沈琛也无法对临江王怎么样。

以后如果还是要相处,那就最好不要把事情弄得无法收拾。

卫安没想到徐安英已经这么受隆庆帝的意思了,心里隐约明白了今天为何会有徐三老爷闹的这一出了。

怪不得呢,原来徐家早就已经找好临江王了,怪不得他们这么有恃无恐。

原来是因为真的立下了奇功,所以觉得杀个人而已,连对沈琛也不必忌讳什么了。

她冷淡的牵了牵嘴角,见林淑妃担忧的看着自己,便挑眉摇头说:“淑妃娘娘不必担心我和沈琛,既然人家都找上门来了,我们也总不能不战而退吧?”

是徐家找上他们,可不是他们主动去找徐家的麻烦,她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林淑妃有些无奈,这个道理她当然知道,正好外头奶娘敲门说六皇子醒了,她便顺势站起来让卫安好好休息:“我也要出去处置一些事了…今天过后,什么都不同了,说起来,我也是自身难保,竟然还自以为是的来跟你说道理…”

卫安送走了她,静静的在床头坐了一会儿,才轻轻的叹了口气。

就算是有沈琛的护持,路还是比自己想象的要难走,临江王呢…要是这次沈琛说服不了他,那么就是软的硬的对他都行不通,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样。沈琛说想要离开去平叛,可是那也得要临江王放人才行…

临江王的确是恼怒的厉害,他没有料到沈琛竟然会中途返回来,而且不仅回来了,竟然还杀了徐三老爷!

徐三老爷做的那些事他心里都是有数的,也正符合他的心意,那个姑娘的确是个不叫人省心的厉害角色,加上总是会惹事,他实在是不喜欢,正好徐家要报之前的仇,这也是他之前就答应过的,原本卫安就得罪了徐家,徐家不能把仇恨转移在沈琛身上,当然就得找个出气口,在他看来,卫安当这个出气筒也一点都不冤枉,只可惜她竟然没死成。

沈琛也真是,根本就扶不起来,他遣走了众人,伸手劈头盖脸就打了沈琛一个巴掌,将沈琛打的头往旁边重重的一偏,才怒气冲冲的指着他冷笑:“你长能耐了啊!什么人都敢杀!今天这是什么日子?!你当着那么多将士的面,杀我的将领!”

他怒不可遏,沈琛今天相当于就是当众打他的脸,冷笑了一声,他立即就问:“谁放你进来的?!”

今天宫城都被他安排好的人把守着的,要不是有人私自放行,沈琛绝对进不来,哪怕他是沈琛。

到底是谁放他进来的?临江王怒意冲天,冷笑着问:“是谁?阿吾?还是平安侯,还是镇南王?!”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卫安有些渊源,临江王现在才发现卫安背后竟也有这么多人,不由就将眉头皱的更深了。沈琛真是半点都不懂他的苦心,但凡他要是能争气一些,哪里还有这些事?

现在卫安就该死了,徐家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大家都会以为卫安是死在两军相斗的厮杀之中,不会掀起半点风浪。

偏偏沈琛闯出来闹了这么一出,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徐三老爷要杀卫安被沈琛反杀了的事,事情就根本不可收拾了。

徐安英刚才得知了消息,跪在他面前把头磕的砰砰响,叫他头痛不已,这件事本来就是他答应了徐家的,现在事情却搞成这样,徐家还死了一个人,死的还是徐安英的三儿子,他被沈琛弄得简直不知该如何应对了。沈琛知道他在恼怒些什么,有些不解的看了他一眼,昂着头始终未曾让一步,很是诚恳的问临江王:“那个人要杀我的妻子,我杀了他不应该吗?!还是说,父王是觉得我应该站在那里,装作没有看见,最好是他杀了人以后,我再默默地上去给他递个手帕,安慰他不必惊慌,一个女人而已,杀了就杀了,只要别影响到我父王的大事?”

这话说的犀利而毫不留情,真算得上是将临江王的遮羞布都给扯掉了,临江王更加暴怒,指着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沈琛的话无可反驳,他的确是没有立场怪罪沈琛的,这些事都是瞒着沈琛的,真是要论起来的话,那还是他隐瞒在先,他最后只能怒气冲冲的垂下了头:“那你也不该杀人啊!”

沈琛觉得自己真是要被气笑了,事实上他也的确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临江王怎么会有脸说出这句话来的?他不该杀人?

第1450章 威胁

临江王没有想到沈琛在这个时候居然笑出来了,下意识便觉得有些奇怪,等到看见沈琛抬起头来,便又忍不住怔住了,他把沈琛从小带大,当然知道他这个表情意味着什么,便忍不住有些心虚。

到底是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孩子,还是长乐公主和沈聪唯一的儿子,临江王想了想,还是按捺住了心里的暴躁和恼怒低声解释说:“那个丫头死了也就死了,以后你要多少女人没有?!为什么偏偏就这么死脑筋呢?!”

临江王或许宠爱他,却不知道他真正要什么,沈琛忽然觉得有些悲哀,见他还是一副觉得自己无理取闹的样子,忽然也没了什么说清楚道理的兴致,他只是静静的等着临江王自己安静下来了,才说:“如果我说,我不要别的女人,若是她死了,我保证绝不独活,你是不是以后还要背着我继续做这样的小动作?”

这话说的就有些严重了,临江王下意识的哼了一声,甩了袖子想要去打沈琛的脸:“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你的父母死了,我把你养大,你就是这么回报我们的?!动不动就把死挂在嘴边上?!”

所以说跟父母永远是说不了道理的,他们永远有办法模糊重点,把所有的错都归咎于你不懂得尊重他们。

沈琛心里明白,所以也根本没有兴趣继续纠缠下去,冷冷的打断了临江王的痛骂:“不管你信不信,我今生今世都只会有一个妻子,这回的事…”

临江王很是反感沈琛说的这番话,好像他做了多过分的叫人无法容忍的事,在他看来,卫安就是不适合沈琛,别看他们现在好的蜜里调油,可是男人哪里有以后不贪新鲜的?卫安是那种眼里能容沙子的人吗?这种女人就不能要。他皱了皱眉,冷哼了一声:“你实在是太不知道好歹了!我是你父亲,我还能害了你不成?!”

跟父母说话永远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你跟他说道理,他跟你说情分,永远都试图用养育之恩来绑架你,叫你什么都听他们的。

沈琛对于这一点已经深有体会,便直接摇头打断了临江王的话:“好了父亲,我来不是为了说这些的,你让我来,想必也不是只是为了跟我说这些的吧?”

当然不是,临江王想到徐安英刚才的表现,忍不住觉得头痛,哼了一声怒气未消的问:“你说是为了什么!?现在人都被你给杀了,人家跟我要交代,你说我该怎么办!?”

沈琛挑了挑眉,显然觉得徐安英是不要脸至极了,他呵了一声,反问临江王:“他难道敢说不知道他儿子抱着什么打算?敢说不知道他儿子杀我妻子的事?!如果他知道的话,那他有什么资格跟我要交代?!我不跟他要交代,他就该谢天谢地了!如果不是他攀附上了你,这次的事出了这么大的力,他现在还有能耐站在这里问你跟我要交代吗?!”

换做从前,徐安英当然是没那个底气,他知道临江王把沈琛当成亲儿子一样的养,处处都护着他偏心他,可是现在不同了,他们徐家为了这次宫变的事出了多大的力?!当年的还乡团一个个的可都是鸡犬升天的,他不说比还乡团多立下了多少功劳吧,可是总也少不到哪去了,要是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都不能给自己的儿子一个交代的话,那么还要当这官做什么?!那费尽心机,把全家乃至全族人的性命都搭进去了冒险是做什么?!

临江王自己心里也应该清楚的,要是这回的事轻飘飘的过去,那底下的人心里恐怕都不会安心。

他们徐家可是天大的功劳,领头羊都因为得罪了沈琛所以死的悄无声息的,其他的人还怎么说?!只怕是闯进宫里来的人心里都要算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而那些跟着徐三老爷在揽月宫的人更是会疑神疑鬼,生怕沈琛找上门了。

他咬牙切齿的对着刚进门来的徐家大老爷说:“这次的事,我要沈琛这小子付出代价!”

徐大老爷经过回乡一事老了不少,也憔悴了不少,看上去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嚣张了,佝偻着身子动作都有些慢腾腾的,听见父亲这么说,他黯淡的眼里迸发出奇异的光彩,费力的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得意的笑:“他也有今天!从前都是我们看他的脸色过活,原来他也会犯错。这回的事可谁也没有通知他,他私自改变行程回来,通过谁问出的王爷的计划?!这种宫变的消息也是随便能透露的吗?!如果这个都能随便透露了,那王爷还有何威信可言?!这王府的保密的功夫又是有多差?!不管怎么样,这回我们就要咬死他这一点不松口,说破天,他这回也是私自回来的,这就是不对!”

他说的唾沫横飞,想起弟弟的死,脸上的表情又变得无比狰狞:“这个贱人!要不是因为她,我不会落到那个地步,您也不会铤而走险,压上全家,咱们帮了这么大的忙,现在转头沈琛就恩将仇报,想杀了我们!没那么容易,非得要了他半条命不可!”

徐安英比他老练多了,知道咬死这一点也不足够,说到底,临江王心里沈琛是更重要的,要对付沈琛不行,那就要从另外的方向下手。

他很快就定了主意,这件事不能扣在沈琛身上,那就扣在卫安身上,反正这两个人中总得要一个为这次的事负责的。

等到晚些时候临江王那边终于派人来请的时候,他便施施然站了起来,先吩咐儿子老实呆着,哪儿都不许去,才又整理了自己的衣裳,想了想,招手唤过一个内侍来:“你等会儿,去给秦家报个信,就说事情失败了,顺便跟他们说,说卫安已经什么都知道了。”

这可不是他狡猾,而是卫安和沈琛太不上道了,怎么什么缺德事都干的出来,半点余地都不给人家留呢?

第1451章 轻放

秦家也是有份要杀卫安的,事情败露了,他们也别想作壁上观,既然都已经下水了,那就干脆一条道走到黑,谁也别挣扎了,说不得同心协力,还真能把卫安沈琛拉下马呢。

他整理了情绪进了太极殿,便看见了临江王跟沈琛。

临江王连礼都未让他行,立即叫了一声免礼,又皱着眉头说了徐三老爷的事:“这事儿或许也是有些误会了,阿琛赶到的时候,正好瞧见三老爷逼问他媳妇儿…他刚从外地回来,不清楚形势也是有的…”

他说到底还是准备给沈琛开脱,希望徐家的人能就坡下驴,把徐三老爷的死归结于意外罢了。

可是徐安英这回却并没有仍旧跟从前一样唯唯诺诺的应是,他皱着眉头整理了官服跪了下来:“今天迎您入宫一事,乃是奉天旨意,名正言顺,我们都不过是帮着您正位的走卒,只是王爷,为何明明侯爷之前去了宜州,如今却忽然出现在了这里?若是连这样的事都能泄密,那以后您还有什么秘密可言?这事已经非我家事,也不是我答应不追究便能改变的了,臣斗胆直言,侯爷当着众将士的面杀我们自己人,实在是将您的威严至于不顾,也实在是太伤众将士的心…”

临江王觉得头更痛了,他早知道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了,毕竟徐安英之前真的是跟他禀报过的,现在人没杀成,自己儿子还赔进去了,不论是谁都无法忍受。

他听出些端倪来,坐在上首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再用余光扫过沈琛,耐着性子问他:“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侯爷此举…”徐安英看也不看沈琛,花白的胡子抖了抖,忽而将声音提高了许多:“说到底是因为侯爷夫人,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也是因为夫人才遭此劫难。依微臣之见,夫人原本便是…听说夫人死死的护着六皇子,生怕我们的人伤了六皇子,此举落在我那儿子眼里,他只怕是觉得奇怪,多问了几句…却遭遇了猛烈挣扎,这才收不住手出了后面的事…”

这件事临江王也听说了,他对于卫安胳膊肘往外拐,死死地护着六皇子的事的确是有些不喜,眼前敌我如此分明,她竟然都还能去帮六皇子,那以后呢?

他哼了一声,也没再问沈琛的意思:“你说的是,这件事都是个误会,卫安也是太不懂事,以为我们的人要对六皇子怎么样,才引发了这件事,我看…”

沈琛冷着脸立在旁边,徐安英这个老匹夫的意思他当然清清楚楚,无非是看透了他对卫安的在乎,知道只朝着卫安下手也能达到一样甚至加倍的效果,所以才来唱这一出苦肉计了。

可是他还是想看看临江王会怎么决定。他刚才都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临江王了,不管怎么样都绝不可能会放弃卫安,如果临江王还是一意孤行,那也没有办法…

徐安英安静的立着,心里因为徐三老爷的死而掀起的恼怒和愤恨终于少了一些,既然沈琛卫安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亲人,那他就要他们的命,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

临江王的性格他最清楚了,不得自徐家和功臣们,又能替沈琛脱罪,那当然是牺牲卫安最划算了。

只要卫安死了,也是一样的,他就算是以后也不能杀了沈琛,那也要欣赏欣赏沈琛失去心爱的人的痛苦模样。

临江王却不按常理出牌了,他话音停顿了片刻,竟然就说:“可卫安虽然不懂事,做的事却并没有错,不伤害六皇子,原本也是我下的命令,她如此做倒也无可厚非。依我看,徐三也的确是受了无妄之灾,不如这件事就两方各退一步,阿琛不再追究徐三的不敬之罪,我将徐三追封为钟武伯,再把徐大也招回来,这事儿就这么罢了吧。”

他不想放过卫安,可是他知道沈琛的牛脾气,很明白要是顺着徐安英的话弄死了卫安之后会怎么样。他不想冒失去儿子的风险。

徐安英却惊住了,他没有料到临江王竟然连一个卫安也不想舍出来,只是抛出一个钟武伯来挡徐家人的嘴,这也欺人太甚了…

可是他到底是老江湖了,哪怕是已经怒到了极点,他仍旧半点怒气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怔住了似地,站在原地一时没有动作,等过了许久,他才老态龙钟的跪在了地上,一言不发。

临江王有些心虚,这次的事多亏了徐安英,徐家的赏赐根本就不缺,将来徐家的爵位也少不了,一个爵位换一个人,是太欺负徐家了。

他咳嗽了一声,想了想便又道:“我有心替犬子聘你家的六小姐,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徐安英这才有了些人气,姻亲乃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手段,就算临江王只是为楚景谙或是别的儿子聘请他徐家的女儿,那徐家也是铁板钉钉要出一个皇子妃乃至以后的王妃了,这有什么不好的?

他老了,现在更有几分算计的三儿子也死了,要是不能替后来的子孙们算好后路,徐家的风光只怕也就终结在这一代了,可是要是结了一门皇亲,那就又不同,之后他还有一段时间来培养徐家的其他可教之才。

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划算,里子面子都有了,徐三老爷对外也算是给临江王尽忠才死的,他便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谢过了临江王的恩德。

临江王松了口气,他是很怕徐安英会抓住这件事不放,因为沈琛是个牛脾气,是不知道转弯的,要是徐家也咬死了不放,那还真的是一件麻烦事,现在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暂时把这件事给遮掩过去了,他就瞪了沈琛一眼,让沈琛去找平安侯:“既然来了,也别杵着不动,去看看平安侯那边怎么样了。”

他还有些话另外要跟徐安英交代,沈琛在这里听着到底是不大好,这两人现在谁看对方都不顺眼。

 

第1452章 上门

这一晚上发生了无数事,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便已经被改写了命运,等到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百官上朝时,朝中已经换了天地,隆庆帝病重,深夜急召临江王、内阁首辅徐安英、

内阁阁臣秦升等人入宫,宣布退位,并且叫了内阁首辅徐安英拟定传位诏书,传位于临江王。

消息传出来时,也有那些觉得蹊跷奇怪的-----看隆庆帝最近的架势,似乎是要弄死临江王才肯罢休,怎么这才几天,忽然就又变了心意了?

不过这些事总归是不归他们管的,人还清醒,而且内阁诸位阁老都证实了这诏书的真实性,那既然要传位给临江王,那便传呗。大家都是当官的,当官的就想求稳,说实话,他们一个个的已经足够的光鲜了,只要改朝换代不影响他们继续当官的话,那换一个皇帝来伺候,也是做一样的事,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何况国赖长君,临江王上位总比一个稚子上位好多了,至少什么事都是能商量的不是?

至于昨晚宫里的那些动静,到底外头的人知不知道,有没有起疑,那都已经不重要了,大局已定,这些事追究起来也没什么意义,反而要丢性命,当然是当成什么都没发生过最好,既然诏书已下,登基大典不能马虎,礼部和钦天监都各自争分夺秒的忙碌起来,而朝中大事,一律已经交给内阁再经由临江王决定了。

权力的交替就这样激烈而不过分激烈的落下了帷幕,观其过程算的上是和平交接了,各路人马的心里便都安定了下来,并没有起什么其他的岔子。

只是街上五城兵马司巡查的人数增加了几乎一多半,而宵禁比从前严了许多,一入夜,街上便几乎四散无人了。

这安静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定北侯府却半点也没有享受到这安静-----从临江王登基的消息传了出来,府里便络绎不绝的开始有客上门,来的目的当然不必说了------临江王府的人都已经进宫去了,而临江王府在外的亲戚也不多,卫家就是其中数得着的一家。

卫老太太烦不胜烦,对于这些凑上来溜须拍马想着得好处的,她心知肚明并且厌恶的紧,因此干脆便关照了三夫人和二夫人,让她们闭门谢客。

二夫人和三夫人事前还没收到消息,知道了宫变的消息之后都是惊心大于开心,大家都不是傻子,临江王既然要宫变,而且能够一击即中,那肯定就是策划已久了的,既然策划已久,那么卫安还在宫里的事,他顾及了吗?显然并没有,而他既然连卫安都不顾及的话,那卫家要是再蹦达,岂不是就更是要枪打出头鸟了吗?

可是有时候躲也不是万全之计,卫家的确是无意招惹是非,可是架不住有人就是要上赶着来,例如秦家便很出乎意料的来了。

得知秦家上门之后,卫老太太有些疑惑的反问了一声:“秦家?哪个秦家?”

三夫人也知道她的疑惑,咳嗽了一声挑眉道:“便是那个…出了前王妃的秦家。”

卫老太太有些疑惑的皱起了眉头,秦家她当然知道,卫安跟临江王妃之间的那点恩怨她也很清楚,可是秦家来是为什么?!他们在这件事里又并没有受到影响,临江王还是一如既往的算得上厚待他们。

要说秦家是为了找卫家来趋附的,那还真是说不过去-----在临江王心里,秦家肯定是比卫家要重的多了。

那秦家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卫老太太有些狐疑:“来的是秦家的谁?说了是做什么的没有?”

三夫人知道她的意思,便点点头说:“来的是秦家的三夫人,说是因为过些天家里有喜宴,想要请您去赴宴,我说您病了,正休养着,怕是去不成,她便说,想来探探病…”

到底是现在卫家也没有必要得罪秦家,所以三夫人还是进来报了信。

卫老太太便低头沉思了一阵,秦家跟卫家没有交情,从前人情走动也并不曾互相下过帖子,现在这时候无缘无故的上门来了,要说求卫家罢,秦家犯不着,因为他们自己就比卫家跟临江王府的关系亲近多了,可是要说只是探病和邀请赴宴这么简单,卫老太太也是不信的。

三夫人不敢打扰她,在旁边静静的等了一会儿,才听见卫老太太说:“去把人领进来罢,我看看她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秦三夫人向来很会说话,对着卫老太太更是嘴甜的很,嘘寒问暖的无微不至,听说卫老太太是感染了风寒,便又急忙道:“我们老太爷也正是这病呢,幸亏请了一位从南边来的大夫正看着,那大夫极好的,若是老太太不介意,也可请来叫他瞧瞧,老人家的病,还是要精心养着。”

卫老太太点了点头,对于秦三夫人这不请自来和过分热络的态度表现得不是很领情,笑着道:“罢了,也不是什么大病,人上了岁数了,有些小病小痛是难免的…”话锋一转又问她:“不知三夫人来这一趟是为了什么?”

秦三夫人哎哟了一声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头,这才道:“正要跟您说,我这回来呢,是给您报个信的…”

她垂下头整理了自己衣衫上并不存在的褶皱,语气渐渐变得缓而慢,再勾起了人的好奇心之后,有些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郡主在宫中出事了。”

卫老太太当即便有些撑不住了,撑在床沿上的手一瞬间拽住了床单,面色发白的看着她:“出事了?”

这是卫家人闭门不出的第二个原因-----自从沈琛来家里说过卫安要在宫里的事情之后,卫家人不久之后就得知了临江王即将登基的消息,而卫安却一直没有音讯。平安侯这些天一直在宫中未曾离宫,镇南王也是,卫家的人想打听都没有地方去打听。

他们不知道外头到底怎么样了,心里的不安就更大,那些来奉承的人,他们一个也没敢见,就怕之后会成为别人手里的刀。

 

第1453章 假信

至于郑王,他曾几次要进宫,可是前几次被隆庆帝毫不留情的打了回来,连卫安也并没有让他见,而前些天尘埃落定了之后,便有人将郑王府围住了,郑王连府邸都出不得,就更别提进宫的事了。

卫安一直是没有消息的,可是卫家的人都一直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现在猛地听秦三夫人这么说,卫老太太实在是有些支持不住,气喘吁吁的问她:“秦三夫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安安她到底怎么了?”

“好似是…”秦三夫人有些为难,不动声色的冷眼旁观三夫人和卫老太太焦急的神情,就是不肯干脆的把话说明白,直到把人的胃口都吊的的差不多了,她才叹了一声气说:“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听说那天晚上郡主以为宫里出事了,抱着六皇子跑了,谁知道半路恰好遇上去护驾的将士们,双方起了冲突,郡主便…”

三夫人吃了一惊,当即便忍不住问道:“是…是死了?!”

这可怎么好?!三夫人瞬间便想起来之前沈琛来的时候说的话,卫安是压在宫里的人质,会不会是临江王夺位,所以卫安就被盛怒之下的隆庆帝给杀了?!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换做是谁遭遇了背叛之后都会出离愤怒的…

卫老太太更是觉得头皮发麻,秦三夫人说的这么言之凿凿,不像是说假话的样子,何况这种事原本应该也没什么值得说假话的,站在秦家的立场上来看,倒是更像是来耀武扬威的一般…

她只觉得脑海中有根弦猛地断了,过于激动之下,竟然猛地呕出了一口血。

卫家当即就乱起来了,向来持家有道的三夫人啊了一声便哭出声来了,急忙叫人去请大夫和通知外头的老爷少爷们,连秦三夫人都顾不得招待,便几步奔到了床前扶住了卫老太太,哽咽着摇头:“娘!您保重身体…”

卫老太太摆了摆手,呕出一口血之后,反而觉得神智清明了许多,她将注意力放在秦三夫人身上,支撑着身体问她:“这消息我们卫家尚未得知,不知道您是从何处得知的?”

听说?是听谁说的?这种事是宫闱秘事,按理来说不该泄漏出来,以后就算是要公布卫安的死讯,那也会有一个官方的说法,为什么反而是秦家来通知他们?秦家来这里说这些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除了是因为之前临江王妃的死记恨在心而来炫耀或是报复的,卫老太太想不出有其他的原因了。

因此她就算是心里已经因为这个消息而翻江倒海,掏心挖肺一般的痛,她也仍旧忍住了,认真的看着秦三夫人要一个答案。

秦三夫人被她的目光看的有些害怕,心里头有些埋怨公婆非得让她来说这些话,可是面上却还是仍旧镇定自若,抿着唇有些怜悯似地长出了一口气:“郡主死的太惨了,这才新婚多久啊?一个月都还没过呢,这便把命都给丢了…听说在宫里被找到的时候,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卫老太太受不住了,不管秦三夫人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来说这个话,可是她想到卫安受这样的苦楚,便忍不住觉得锥心。

老年人是经不得刺激的,卫三夫人一面给她抚着胸口一面急忙回头看着秦三夫人:“秦三夫人!老太太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些刺激,您还是先请回罢!”

如果真的只是好心报信的话,跟谁说不是说啊?为什么刚才怎么问她她都不说,现在见了老太太才说这话?这分明就是存心来气人的。

秦三夫人啊了一声,像是被吓住了,站在旁边动也不动,看着卫老太太气的面色都泛青了,知道肯定是气得狠了,这才拍着胸口摇头:“我就是听说了这个消息觉得可惜,替郡主觉得惋惜,这才多说了这句话的…可具体事情到底是怎么样,我也还不大清楚,老太太可别气坏了身子啊…否则的话,岂不是我的罪过了?”

卫三夫人简直气的额头上的青筋直跳,好不容易才安抚住了卫老太太,才上前猛地拉了秦三夫人一把,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了,径直就拉着她往外走:“我还以为您是已经得知了确切的消息了,原来却也是道听途说不知道真假,这样的话若是不确定怎么能乱说?要是我们老太太被吓得气坏了身子,那这个事怎么说?我们这些做小辈的难道去上门找您说理吗?!您也太听风就是雨了罢?!”

秦三夫人啧了一声,目光越过她看着后头的老太太:“什么不知真假?我也是看在郡主可人疼的份上,才来告诉老太太一声,省的到时候人死了,你们都找不到人在哪儿!怎么就成了我听风就是雨了呢?罢了罢了,这好人难做,我也不管了!”

卫三夫人被她气的够呛,不知道这人莫名其妙的来又莫名其妙的走了到底图的是什么,等到三老爷等人都赶回来了,才把这件事给说了。

老大夫亲自来替卫老太太瞧病,卫老太太醒了,便听见三老爷他们正说起这件事,众人都觉得秦三夫人上门来说这话是不安好心。

两家非亲非故,难道就真的因为卫安死了就来卖卫家这个面子?

就算是卫安真的死了,那秦家也是来看笑话的心大过于来卖好的心的。

卫老太太咳嗽了一声,见儿女们都涌了过来,便吃力的扶着三夫人的手坐了起来,斩钉截铁的道:“替我准备诰命服饰,我要进宫去。”

这件事,不管真假,她总得知道卫安到底怎么样了。

三老爷短暂的愣怔之后就反应过来,迟疑着问她:“您的身体…”

卫老太太老了,且这又是在一场惊吓之后正不稳定的时候,三老爷怕她进宫会出事。后来赶来的二老爷夫妇也都急忙阻止,都说要么先托人看看是否能找到林三少。

林三少跟卫家关系匪浅,要是能找到他,就能知道确切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