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你放心吧。爹一定会努力,将来替你找一个对你好的如意郎君。”

李莞:…

父女俩正在说话,书房外张平来报:“八爷,五姑娘来了。”

李崇一愣,没先应答外面,却转过来看李莞,李莞不解:“您看我干嘛?”朗声对外吩咐:“请五姑娘进来。”

说完之后,李莞就放下墨条,迎到门口,就看见李娇脸上难得有个笑脸,身后丫鬟手上端着一只罐子,应该是鸡汤之类的补品吧。

李娇原本以为到门口迎她的是李崇,可定睛一看是李莞,脸上笑容僵了僵,进门后先对李莞打招呼:

“四姐姐也在。”

“是啊,你来给爹送汤喝吗?”李莞指了指李娇身后的丫鬟,故意活跃了一下气氛,说道:“有我的份吗?”

李娇一愣,只尴尬笑笑,没说话,很显然是只准备了一份。

经过李莞,李娇走到书案前给李崇行礼:“爹,我让厨房熬了写鸡汤,您要不要趁热喝点儿。”

李崇对李娇可没有对李莞那么亲近,对于李娇的主动示好,李崇只是略微点了点头,用下巴比了比桌面:“放着吧。”

态度之冷淡,连李莞都看不下去,亲自从丫鬟手里接过鸡汤,笑道:“好香的汤,里面肯定还放了些田七吧。”

李娇见李崇这态度,不禁有些失望,轻声回道:“嗯,还放了党参、灵芝,天气转凉,得喝些滋补的汤水。四姐姐若是想喝,待会儿我回去之后,再让人给你送过去。”

李莞爽快应答:“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爹,您现在尝尝吗?可香了。”

李崇头也不抬,声音比刚才又冷了一点:

“写字呢,喝什么汤,放着吧。”

李娇挫败的低下了头,李莞也有些搞不懂李崇了,就算不喜欢崔氏,可李娇和李茂总是他孩子,不该这样对他们。

李娇看着是有些不高兴,但应该是很想跟李崇修复一下关系的,于是只见她打起精神,走近书案,看了看李崇写的字,赞道:

“爹爹的字越发好了,说是当代王颜亦不为过。”

李崇有些不耐烦,都要准备继续落笔了,可笔到了纸上,他又给收了回来,对靠过来的李娇说道:

“你汤也送了,可还有事?”

这就出言逐客了。

李娇再怎么想跟李崇亲近,也受不了这委屈,鼻头一算,红着眼睛退后一步,就这种情况,还没忘记对李崇行礼,李莞看她这样,等她离开之后,才对李崇问道:

“爹,你怎么对娇姐儿这样态度,她好心好意给你送汤来呢。”

总觉得李崇的态度不像是个父亲,反倒像是跟李娇有仇似的。

“她也是想来跟你亲近亲近,父女血脉,哪有什么仇什么怨?您就是不喜欢夫人,也不必对她如此。”李莞在一旁给李崇说教,李崇听着听着,终于受不了,指着那汤说道:

“说的口干吗?喝口汤?”

李莞:…

暗自白了李崇一眼,李莞干脆真的走过去,揭开汤盅,喷香的味道弥散开来,她故意大大的闻了一口,说道:“真香啊。爹你不喝,五妹妹得多伤心。”

李莞用调羹舀了一口吹凉送入口中,味道确实不错。见李崇毫无波动,甚至连一道关注的目光都不愿意投过来,李莞摇了摇头,端起汤碗,把汤给喝了。

放下碗之后又说:“五妹妹给你熬汤肯定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这些日子,夫人管她管的可紧了,听说先生留的功课,她要做到半夜里才做完,也是可怜。说不定,她就是想来你这里诉诉苦的。”

喋喋不休,终于把李崇的嘴撬开:

“你说够了没有?汤也喝了,话也说了,没事就回去吧。”

得,恼羞成怒了。

李莞收拾收拾羹碗,嘴里继续念叨:“我就是觉得你对娇姐儿不好,还不让人说了。”

李崇把笔尖对着李莞,不用说话,李莞就知道该干什么,立刻闭嘴,收拾好东西,麻溜走出李崇书房,出了垂花门之后,就看见李娇蹲在花径旁,抱着膝盖看菊花,肩膀耸动耸动的,应该是在哭吧。

听见脚步声,李娇回头,见是李莞,又回过头去,用帕子擦了擦脸上的眼泪,站起身来,面色不善看着李莞,李莞知道她心里有气,这个时候才不会傻到去招惹她,什么也没说,从李娇身边经过,走了老远之后,依稀还能感觉到李娇注视的目光。

这姑娘,真的跟她娘一样不讨人喜欢。知道她想要跟李崇亲近,李莞倒是有很多经验可以传授给她,但就冲她这态度,李莞就不想告诉她了,一来总觉得李崇对她态度不对,二来办法用过一次有用,再用第二次就未必能成功了。

李莞有空关心这些,还不如多想想怎么应对明年的议亲吧。她今年十四,明年十五了,只要不是身体抱恙,姑娘十五及笄之后议亲,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72章

李莞自从有了小宅子以后, 基本上每天都要来一趟,要么买个瓷瓶拿过来,要么搬块石头过来, 都是一些她喜欢的小玩意儿,陆睿难得清闲坐在院子里看书,就听见隔壁的门开了又关, 关了又开, 那丫头来来回回,跟走城门似的, 没个消停。

“银杏,把那盆花放到台阶上去。”李莞的声音很脆亮,有种穿透云层的力量。

陆睿放下了书,靠在廊柱上, 习武之人,耳聪目明, 尤其在安静独处的时候, 风吹草动都一清二楚。

“不对不对, 不是放左边, 是放右边。”声音再次传来。

陆睿干脆起身,端起一旁茶水边喝边听。

“算了,还是我来吧。你去把盒子里的青釉瓷瓶拿出来, 用绒布稍微擦一擦。”

“千万小心啊。那是于大师的得意之作,再过几年价值肯定翻倍。”

“银杏,咱们中午不回家了, 就在这里吃吧。我给你烙葱油饼吃。”

“哦对了,咱们自己酿的米酒出浆了吧,今儿中午正好可以喝一点。”

诸如此类的声音,一字一句的钻进陆睿脑壳里,李莞的声音响起来,就把其他声音都给掩盖下去了,虽不至于厌烦,但还是觉得很聒噪的,他一个人安静惯了,突然听到这些,感觉就像是维持了多年的平静被人打破了。

安静了片刻,那边又开始讨论中午要准备些什么材料…

陆睿放下茶杯,呼出一口气,决定出去找个安静的地方待一待,谁知刚出门,隔壁的门就打开了,李莞脸上一副‘抓到你’的神情,漾出一抹让人很难拒绝的笑容,声音甜的发腻:

“陆大人,吃饭了吗?”

陆睿没由来的起了浑身鸡皮疙瘩,从未体验过的肉麻席卷全身,愣了片刻才想起来回答:

“啊,没呢。正要出去。”

所以别过来了。陆睿看着从门内走出的娉婷小姑娘,面无表情的暗想。

“要是陆大人不嫌弃的话,中午就在我家用个便饭吧。”李莞尽量走的端庄,希望扭转上回在陆睿面前丢人的印象。

“你家?”

陆睿的目光越过李莞头顶,看见大门外贴着个木牌,隽秀的字迹写着‘李宅’两个字,不禁发笑,这丫头毛还没长齐就想着另立门户了?

“对啊,我家。进来吗?”李莞得意的说道。

陆睿冷漠拧眉,说的话一如既往欠揍:“你好歹是个姑娘家,请男人去你家合适吗?”

原本是想说这话臊一臊她,可没想到李莞却昂首反攻:“我光明正大请人吃饭,有什么不合适?陆大人觉得不合适,难道是别有用心?”

陆睿:…

半晌以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别有用心,陆睿坐到了李莞家的廊下小桌旁。

李莞把吃饭的桌子设在走廊东端一处阳光很好的地方,两边挡着透明的琉璃瓦,陆睿正正经经的跪坐在软垫之上,背脊挺直,仿佛有些不自在的样子,丫鬟来给他上茶,他还点头致谢。

李莞从一旁小厨房探头出来,看到陆睿那挺得比杨树还要直的背,不禁抿唇笑了起来,真是想不到,今后要权倾朝野的人,骨子里居然这般拘谨,嘴上凶恶,实际却比谁都难为情,跟李崇一样,就是个纸老虎,看着吓人而已。

秋风乍起,陆睿没由来的打了个喷嚏,还特意往后看了看,确定没人发现,才干咳一声,低头喝茶。

李莞做饭的手艺还不错,都是上辈子练出来的,尤其是最后那几年,彻底跟宋策的前院不怎么来往以后,李莞多出了很多时间捣鼓这些事情,不敢说手艺比拟大厨吧,但普通的饭菜难不倒她。

没让局促的陆睿等多久,李莞和银杏便将一盘盘菜和烙饼摆上了桌,桌子不大,被摆的满满当当。

主食便是刚出锅的葱油烙饼,边角带点焦脆,咬下去满口酥香,饼子中间是软面,小葱经过烙之后,把饼子的香气完全提出来,陆睿带着怀疑的态度咬了一口,然后便再也停不下来了。

没想到这貌不惊人的面食,吃起来还不错,完全不需要其他什么配菜,陆睿就能全部吃完。

李莞对自己手艺挺有自信,将旁边的白瓷酒瓶从热水中拿起,伸手碰了碰,觉得温度差不多了,便给陆睿倒了一杯递过去:

“我自己酿的米酒,陆大人赏脸也尝尝?”

陆睿接过喝了一口,甜腻适中,略带酒味,跟这烙饼很配。

李莞举杯,笑道:“这一杯敬陆大人,多谢陆大人那日在永安侯府对我们姐妹出手相救。”

第一次见陆睿的时候,李莞也和其他人一样,被他的冷漠气质给吓到了,以为他不是好人,但是那日他在永安侯府出手救人,李莞心里就对他有所改观了,后来听李崇说陆睿在宫中替李崇说话,李莞才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正如李崇所言那般,有的人天生便不善与人交往,陆睿便是如此,这种人看起来冷漠,实际上有自己的处世原则。

陆睿吃烙饼吃的心情不错,破天荒拿起杯子跟这小丫头碰了碰,李莞一饮而尽,反正是米酒,也没什么后劲,所以李莞不怕。

又倒一杯:“这一杯是谢陆大人在宫里替我爹说话。我爹回来都跟我说了,若是没有你的话,说不定被打板子的就是他了。”

再次一饮而尽,陆睿看着她,勾唇奇道:“你爹都跟你说了?”

李莞不明所以,认真点头:“嗯,都说了。他还说,要不是因为身份悬殊太大,还想跟你拜把子做兄弟呢。”

这句话李崇确实说过,李莞一点都没有胡编乱造,倒是把陆睿给说的笑起来:

“你爹倒是个性情中人。”

李莞瞧他表情,也不知道这句‘性情中人’对李崇而言是不是夸奖,权当夸奖听了。

陆睿吃饱喝足,开始打量李莞的院子,虽说因为地方限制,不成格局,但就普通的生活而言,绝对算得上五脏俱全,应有尽有的。看不出来,这丫头还挺有生活经验。

想着她的身世,陆睿生出些同情,问道:

“你从小在李家是不是不受宠?”

因为没人宠着,所以才小小年纪什么都会,也只有在大家庭里得不到温暖的人,才会迫切的想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不需要太大,自在就好。

李莞一愣,觉得这人说话又开始犯老毛病了。不过李莞现在,可不会因为这点事情而生气,你让我不痛快,那我也能让你不痛快啊。

“陆大人在家肯定不受宠,才会以为别人也不受宠吧。”李莞反唇相讥。

陆睿勾唇冷笑,目光凌厉。李莞不甘示弱的回瞪:

“这话听了不好受吧。你都这么大个人了,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吗?有句古话叫看破不说破,你以为自己说出来就能显得你比别人聪明些吗?实际上就是惹人厌烦而不自知罢了。”

李莞一番大道理脱口而出,连她自己都惊呆了。什么时候,她可以在陆睿面前这么放松了?

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过分以后,李莞便抿上了嘴巴,借着倒酒的动作,不敢去看陆睿此刻的脸色。

陆睿确实惊讶,忘记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数落他了,尽管这感觉也不是那么难接受,但陆睿总觉得,这个时候要不做点什么反应,好像是不对的。

于是把手中酒杯重重的放在桌上,明显感觉那丫头身子一颤,以为她要吓得哭起来,没想到一转脸,就拎着酒壶抬头对他笑了起来:

“那什么…陆大人,再喝点儿?”

陆睿:…

李莞干咳一声,把尴尬掩藏下去,恭恭敬敬起身给陆睿添满酒,自然而然的样子就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陆睿本想脸再冷一会儿,但在瞥见她那刻意讨好的样子时,又绷不住了,端起酒杯将唇角那抹笑意遮挡住,将杯中酒一饮而下。

这一顿饭吃下来,让两人都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李莞看来,陆睿就是个跟李崇差不多的纸老虎,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一般来说很好哄,脸皮厚一点就成,比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和善,实际骨子里阴险计较的人不知道要好相处多少倍。

而在陆睿看来,李莞这姑娘分明就是个野丫头,那样的身世,在李家定然不受欢喜,所以才让她练就这一身的生活技能,陆睿打从心底里觉得这姑娘不容易,要是李家没来京城,留在大兴的话,兴许她还能过得安稳一些,如今李家来了京城,尘封多年之事再次被提起,对于李家,对于她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偏这姑娘还没心没肺,凭着自己性子过活,却也算是真性情。

这年头还显露真性情的人不多了,这种人活着不憋屈,有意思。

把吃饱喝足的陆大爷送走,李莞回到院子里,就看见银杏站在门前东张西望的,李莞问道:

“看什么呢?”

银杏悄悄凑近李莞,说道:“姑娘大白天的请男子回来吃饭,奴婢替您看着点周围,万一被人瞧见了,那可不得了。”

李莞不知是有些醉还是心情好,拍着银杏肩膀道:

“怕什么,陆大人不是外人。”

刚刚回家的陆睿不幸又一次听见李莞说话,关门的手一顿,露出一抹笑,谁知李莞接下来又来一句:

“那是我爹要结拜的男人,是我叔。”

“…”

陆睿想吐血。

第73章

李崇在六部观政结束, 被安排去了翰林院做编修,一般考中科举以后,六部观政, 有些会直接外放,做出政绩以后回京述职,也有像李崇这样, 直接在京中任职的, 只不过这种特例比较少罢了。而所有人都知道,能够在六部观政以后, 直接留在翰林院当编修的,今后的前程就绝对不会是一个编修这么简单,一般一两年后,便会从翰林院转去六部任职。

所以, 所有人都知道,翰林院编修对于李崇而言, 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跳板, 李崇就像一匹脱缰的黑马, 今后会怎么发展, 谁也料想不到,毕竟这人在两年前,还是一个醉生梦死, 前途全无的醉汉,可不过两年的功夫,他摇身一变, 成了状元,带着合家老小从大兴杀到了京城,又跟永安侯府对上一仗,以完全的优势赢了永安侯,成为人们口中另一个奇迹。

不管是永安侯得罪了皇上,皇上借这件事处罚永安侯,还是李崇确实有手段,让皇上相信他,处置永安侯,这两种可能,都让人觉得李崇不简单。

所以,尽管李崇现在的官职只是翰林院编修,这回李家宴客,还是来了不少同僚的。

李贤与李崇在东山苑中接待诸位同僚大人,李贤如今一扫往常郁郁,与宾客言笑晏晏,谈笑风生。李崇则一贯不多话,有人来与他说话,他才说那么几句。

宋亦民举着酒杯,亲自来到李崇面前,李崇见状赶忙起身,恭敬行礼:“宋大人。”

宋亦民亲自上前将李崇扶起:“贤弟不必多礼,如今朝中谁人不知贤弟简在帝心,将来还得要贤弟多加照拂我们啊。”

说着话,宋亦民身后李放跟着笑道:“宋大人莫折煞他,老八待会儿可要敬宋大人一杯。”

李家两个如今身在翰林院中,宋亦民是翰林院首座,理当如此。

“是。”李崇不卑不亢的回答。

“不敢不敢,李贤弟将来是要去高就的,该当我来敬他一杯。话说我的老师林阁老看过贤弟的文章,觉得贤弟确有大才,与我不止说过一回,想要与贤弟长谈一番,不知贤弟何时有空啊?”

宋亦民对李崇发出邀请,身后李放脸色微变,宋亦民话中说的林阁老,乃是大学士林源林阁老,那是成王殿下的老丈人,李崇去见了林阁老的话,势必会被打成林党的标签,于他今后发展并无好处。

但这些话,李放又不能当面提点李崇,只在宋亦民身后跟李崇使眼色,奈何李崇目不斜视,根本没有注意到,对宋亦民拱手道:

“阁老厚爱,李崇荣幸,怎奈这些日子都要去家师府上听学,短时间内实在无法与林阁老长谈,还望宋大人见谅。”

李崇素来性子直,做不来那弯弯绕绕,在宋亦民对他抛出橄榄枝的下一刻就当面拒绝了,并且直言不讳自己选择阵营。

李放听后,虽然觉得李崇说的太直接,但似乎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宋亦民当众邀请李崇加入林党本就不对,因为李崇的入仕之师为太子太傅刘世昌刘大人,刘大人乃是坚定不移的太子拥簇,李崇如果去见了林阁老,势必就要与刘大人分道扬镳,刘大人对李崇有再造之恩,林阁老想凭一两句话就把李崇吸收过去,实在没什么诚意,为了这样一个没有诚意的邀请,就开罪自己的恩师,任谁都不可能做的。

宋亦民的面色微微一僵,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朗笑道:

“哈哈哈,贤弟还真是耿直啊。不过我喜欢你这种性格,比起那些表面上称兄道弟,背地里净使绊子的人要强太多太多了,今儿中午咱们可得好好的喝几杯才行。”

“是,若是喝酒,下官一定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