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狗,是小熊。“八叉子伸手过来,揪揪小二黑的短尾巴。

”毛毛熊啊,我最喜欢啦——“明明把小二黑抱到面前,用脑门在它身上顶起来。

小二黑有地玩可乐坏了,小黑眼珠直冒光,也使劲抻着小脑袋,跟明明顶哞。

看着这幅情景,田大康也颇感欣慰,抬头瞧瞧吴清源,只见他也正微笑着望着这边,脸上的寒霜已经被天真冲淡,只是不知道心里面呢?

不大一会,明明就成了小二黑的第一监护人,而田大康的地位则直线下降。弄得他有点愤愤不平,心里数落着小二黑这个立场不坚定的家伙。

另外一边,李奶奶也帮着吴清源他们爷俩拾掇炕,铺上褥子,就是没被盖;做饭的时候,又在这边的大锅烧火,驱驱潮气,晚上就可以睡了。

小娃子们玩了一会,就都回家吃饭,田大康也跟着跑到外面,他不能像其他娃子那般无忧无虑,还惦记着雹灾的事呢。

刚出村口,就看到几辆自行车骑过来,领头的是穷不怕,后面还跟着几个公社的干部,都骑得满头大汗。

老支书早就带人在这等着,连忙叫人抱来暖壶,给他们倒上凉水。穷不怕喝了一碗,然后一挥手,要求上地瞧瞧。

于是就往受灾最重的东面和南面溜达,看到地里只剩下庄稼杆,那几名公社干部也暗暗皱眉:基本上算是绝产了。

一路走来,穷不怕背着手,姿态蛮高。老支书忍不住,问了一句:”洪主任,现在的情况您也看到了,您看——“

穷不怕咳嗽两声,然后开了腔:”**教导我们说,’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究竟谁怕谁?‘。同志们啊,不要遇到点小困难就愁眉苦脸嘛。“

田大康一直也跟在后面,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不由气恼:敢情你是有名的”穷不怕“,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到时候没吃的,俺们自个遭罪啊。

”看看这些草,同样是经过雹子的洗礼,可是却一点事没有嘛。这说明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才是颠扑不灭的真理!“穷不怕越说越来劲,指着田边的绿草,大感慨。

铁嫂子实在是有点听不进去了:”洪主任,庄稼是社员种的,可不是资本主义的苗啊。“

穷不怕瞟了她一眼:”草和苗我不管,我只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偏偏你们五星大队受灾最重,这到底是天灾还是**!“

这家伙实在恶毒,嘴一歪歪就乱扣帽子,铁嫂子气得嘴唇直打哆嗦。老支书一看这架势,连忙上前打圆场:”洪主任,下一步工作应该怎么做,还请您指示。“

穷有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这件事我已经向县农委汇报了,在上级领导到来之前,你们要狠抓思想作风建设,对屯子里面的黑五类要严密盘查,揪出隐藏的敌人。这次雹灾,没准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反革命分子策划的,妄图制造混乱,颠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江山!“

田大康是彻底无语了:反革命分子也太厉害了吧,呼风唤雨下雹子,不会是说猪八戒吧,难道这家伙也是黑五类?

第十二章 特务

”不能指望别人啊,还得咱们自己想辙!“铁嫂子看着穷不怕他们几个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如血残阳中,嘴里愤愤地说道。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明个上县,看能不能买点萝卜籽白菜籽啥的,种这个应该赶趟。“自从遭受雹灾之后,老支书的眉头就没舒展过,小烟袋吧嗒得更勤了。

虽说萝卜白菜不能当粮食吃,可是好歹也比光是草没苗强啊。

无精打采回到村里,田大康把挎着的书包往炕梢一扔,然后吃饭。李奶奶心好,所以也就招呼吴清源和明明一块吃,一个老头领个小丫头,估计也不会做饭。

吴清源在主席像前面肃立半天,听李奶奶背诵完《为人民服务》,这才自言自语:”主席,清源真不是反革命,相信主席总有一天能还清源一个清白之身——“

然后,四口人就坐在桌前,一人端着一大碗苞米碴粥,吱溜吱溜喝起来,桌子中央摆着一个大酱碗,旁边有几根小葱,一人一根,拿着葱叶在碗里戳。

田大康往明明碗里夹了一块瘦肉,这还是昨天没舍得吃的,留着慢慢解馋。

”富贵哥,我不爱吃肉。“明明夹起炸成金黄色的瘦肉丝,在鼻子前闻了一下,然后又向吴清源递过去:”爷爷,你吃。“

”给你富贵哥吃吧,正长身体呢——“吴清源又把瘦肉推给田大康。

转了一圈,碟子里面的那几块瘦肉,谁也没动筷。最后田大康抄起碟子,一人碗里扒拉了一块:”咱们**。“

大伙脸上露出难得的微笑,明明用洁白的小牙一条一条撕着瘦肉丝,吃得很文静,一点也不像一年没吃肉的样子。

”富贵无边,所以难足;穷苦难捱,所以难忘,明明啊,将来莫要忘记你富贵哥的这块肉。“吴清源颇有些唏嘘之色。

世界上什么最暖人心,雪中送炭无疑是最令人温暖的一种。这苦难中的温情岁月,想忘记都难啊。

两天后,老支书和老会计从城里失望而归,菜籽没买回来。向县里反映一下情况,说是今年调拨的菜籽都分配完了,叫他们到其它公社跑跑。

拿着县里的介绍信跑了两个公社,菜籽都种到地上,小苗都冒芽了,总不能拔出来给你吧。

田大康也终于回忆起来,当时是统购统销,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需要的东西。

”没法子啦,到了秋后,咱们就披着麻袋片要饭吧——“老支书大感心力交瘁,就连一直斗志昂扬的铁嫂子也蔫吧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浑身是劲,可是没地方使啊。

惨淡的愁云终于彻底笼罩了五星村。

田大康心里也憋得慌,一口气跑回家,李奶奶和吴清源都在生产队那还没回来,只有明明在炕上跟小二黑玩呢。

”一定要找刘老六想办法——“田大康心里只剩下这一个**头,可是一摸墙上的书包,里面空空荡荡。

田大康不由慌了神,四下一看,只见小二黑四仰八叉躺在那,两个前掌捧着黑乎乎的一个圆东西,正在那啃得挺来劲。

刚要上去抢回来,只听那熟悉的声音想起来:”当里个当——当里个当——“

小二黑没想到这玩意还会出动静啊,这下子可吓坏了。扑棱一下爬起来,嗖嗖嗖钻到明明身后,然后从她胳肢窝钻出小脑瓜,盯着掉在炕席上的那个怪东西。

”球球别怕——“明明能感觉到小二黑扑腾扑腾的心跳声,连忙安慰。对于富贵哥给小熊起的这个名字,她觉得不满意,于是重新取名叫”球球“。还别说,确实挺形象,小二黑最喜欢把身体团成一个球球,满炕滚着玩。

”富贵哥,这是八音盒吗?声音可真难听。“明明循声摸过去,手机就在她跟前,一把抓在手里。

田大康使劲拍了脑门一下:这个刘老六啊,就没看他有过不别扭的时候。

”嘿嘿,小福贵啊——呦,咋换成小丫头片子啦——“刘老六难听的声音传出来,刚才明明碰巧按下了接听键。

坏喽,露馅了——

”富贵哥,这个是电话嘛,怎么没有线啊,听筒也怪怪的?“明明家里以前用过电话。

田大康脑门见汗:”明明啊,这可是个大秘密,千万不能对别人说,就连爷爷和奶奶也不能告诉,哥求你啦!“

明明的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使劲点点头:”哥,你放心吧,要不咱们俩拉钩钩。“

田大康很严肃地在她伸出的小手指上拉了几下:”明明最懂事了,一定要帮着哥保守这个秘密。“

”嗯,富贵哥,你有电台的事我谁也不告诉,不过你可要小心点,我听刚才那个说话的人,好像不是好人。“明明趴在田大康的耳边,轻声细语地说着。

田大康心里狂汗:电台?还真把俺当成特务啦,不过明明的直觉还挺准,刘老六这个老家伙,还真不是一个好人。

于是拿着手机就要往外跑,可是看了一眼明明,决定还是在这说吧,反正都已经暴露了,万一要是真被小丫头当成电台举报就坏了。

”刘老,现在俺需要菜籽,白菜籽和萝卜籽。“田大康急火火地说。

刘老六倒是一点也不急:”还是老规矩,先拿东西交换——嘿嘿,俺刚才查了一下历史资料,你们那村叫五星大队吧,是不是遭了雹子?“

”这家伙肯定是故意的,准备趁火打劫!“田大康心中气恼,不过现在刘老六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只能先忍了:”俺这有个熊胆,你要不要?“

”熊胆啊——“刘老六使劲撮着牙花子:”那玩意属于违禁物,不能正大光明的卖,得进行黑市交易,万一要是被逮住,就得坐牢,风险太大。“

田大康就知道这家伙肯定要唧唧歪歪,趁机压价,于是气冲冲吼了一嗓子:”给个痛快话,到底要不要!“

”嘿嘿,给你点面子,谁叫咱们是合作伙伴呢,不过俺得额外收点风险抵押金。“刘老六一副得便宜还卖乖的嘴脸。

”再弄两瓶好使的眼药水,最好再给俺弄点零花钱。“田大康也不肯吃亏,他知道一个天然野生熊胆的价值,基本属于有价无市的那种,换点菜籽那简直亏死了。

”看情况再说吧,啥时候把熊胆给俺?“刘老六大大咧咧地说。

”当然是越快越好,你先把菜籽啥的给俺弄来成不成。“

”嘿嘿,想玩空手套白狼啊。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那就明个早晨吧,正好都准备一下。“田大康说完就把电话摁了,再说一会,指不定这个老家伙又整出啥幺蛾子呢。

”富贵哥,原来你是做生意啊,吓死我啦。“明明小手抚着胸口,她还真有点担心:富贵哥要是里通外国可怎么办呢?

田大康长出一口气:”明明,哥要真是小特务你怎么办?“

明明的睫毛闪动几下,然后脸上绽放出花朵一般灿烂的笑容:”那我就是小女特务好不好——“

第十三章 第一笔交易

”队长叔,菜籽弄到啦!“田大康脆生生的嗓音在五星大队回荡,或许是当猪倌练出来的,全屯子人都听见了。

大伙呼噜呼噜往出跑,眨眼间,生产队院里就聚拢了上百号人,这两天,大伙都差点被菜籽给折磨疯喽。

”哪呢,富贵你真用熊胆换回来菜籽啦——“老支书从人丛中挤出来,脚上还趿拉着鞋。不过看到人群中央的田大康,就立刻泄气:大人都没法子,小孩子家家的还能有啥招?

”娃啊,想菜籽想着魔了吧。“王大鞭子摸摸田大康的脑瓜,准备给他叫魂。

”你们看啊。“田大康从书包里面摸出两个报纸包成的小包,打开之后,里面都是紫黑色的小颗粒,大伙都是老农了,当然能看出,一包是白菜籽,一包是大萝卜籽。

”真是菜籽啊,可惜就是太少——“老支书脸上的兴奋劲一闪而过,这么点菜籽,一亩地都不够种,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过他还是表扬了两句:”富贵这娃子不错,小时候没白吃各家各户老娘们的奶水,知道帮大人分忧啦。“

”俺都挺大个人了,吃奶的事就甭总挂在嘴边了。“田大康心里嘀咕了一句,然后拔高嗓门:”这是俺带回来的样子,一共好几个面袋子,都在公社呢,俺扛不回来。“

”真的假的?“老支书狐疑地望着他,俩手下意识地抓住田大康的肩膀子。

”那还有假,俺昨晚就去公社了,给俺叔的一个战友打电话,他在北京当大官,一听说这事,一个电话打到咱们市里,直接用吉普车就把菜籽给拉到公社。“田大康也没法子,只好编造出一个北京的大官来。

”啪“,老支书的两个巴掌在田大康肩膀上一拍,直接把他拍了个大腚蹲:”富贵啊,你这回可立了大功啦,昨天晚上你跟俺要熊胆,还以为你瞎扯淡呢——那啥,大鞭子,赶紧套车,上公社拉菜籽去,其他人吃完饭就上田里整地,等菜籽来回来就种!把队里的牛犁马犁都套上,铁梅你组织人挑粪,不管男女老少,全都上阵!“

老支书一下子焕了青春,这是救命的菜籽啊。

十分钟之后,田大康就坐上马车,呱嗒呱嗒地驶向公社。看着大伙重新又有了奔头,他也长长吁出一口浊气:俺总算是能帮着大伙干点事啦!

就在昨天晚上,他跟奶奶说上二牤子住去,就揣着一个大饼子,直奔支书家,好说歹说,把那个熊胆要出来,然后偷摸出了村,硬是摸黑走了二十里,来到公社。

找户人家要了一瓢水,把大饼子涮下肚,然后就等刘老六的电话。这老家伙还算守时,没到八点就把电话打过来。

田大康也不废话,先把熊胆拿出来,按照刘老六的要求,摁了一下手机上的传送键,结果熊胆就直接跑到刘老六手里。

”真是好玩意啊。“刘老六看着手里的拳头大小的熊胆眉开眼笑,然后也就痛痛快快往过传东西。

”这半面袋子是白菜仔,萝卜籽分三样,有青萝卜,也有圆的红萝卜,还有心里美。富贵啊,这些菜籽都老贵了,这次俺算是亏了老本喽——“刘老六一脸贱笑,咋看也不像吃亏的样子。

田大康直接无视:”还有俺的眼药水呢!“

刘老六手里出现两个小盒:”这是最好的眼药水,绝对不是假药。“一边说着,一边还从小盒里取出一瓶,拧开了往自个眼睛里滴了两下,然后眨巴眨巴眼儿,顺便把眼角的刺目糊扒拉下来。

”这个算白送,下回你得再给俺白送一瓶。“田大康实在是看不下去眼了,气呼呼地哼哼着。

”你这个小没良心的,白瞎俺的这份心,亏俺还东跑西颠给你弄钱呢。“刘老六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又给田大康传过来一个小纸包。

打开一瞧,里面是几张皱皱巴巴的人民币:一张绿色的两块钱,正面是车床工人;还有两张一块的,图案是熟悉的女拖拉机手,主色深红。除此之外,还有几张一角两角的,一角的图案是”干部参加劳动“,两角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田大康数了一下,正好是五块钱。

人民币在手,田大康的心情终于好了不少:”刘老,怎么也得弄几张大团结啊。“大团结是当时面值最大的,十块钱。

”富贵啊,你那时候用的第三套人民币不好弄啊,而且现在都升值了。你知道这五块钱俺花了多少人民币买的吗?一千多块呢,想想都肉疼,够俺吃多少烧鸡了。“刘老六嘴里磨叽个不停。

田大康心里一动:”刘老,那俺以后啥也不用干了,就专门收集这时候的人民币吧!“

”想得美,咱们的业务主要是物品,不是货币,你这种行为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一定要狠狠打击,咱们这是第一次交易,所以给你一点启动资金,知道不?“刘老六瞪起眼珠子,很有造反派的作风。

”算俺没说——“田大康也知道没有这么天上掉馅饼的事,所以也不难过,又在人民币下边现几张粮票,不由眼前一亮:这可是好东西啊,在当时称为第二货币,要是没它,上饭店都不给你饭吃。

”全国粮票,看不出来,刘老您还真够意思。“田大康第一次由衷地赞美起刘老六来,那时候的粮票分全国和地方的,全国粮票到哪都好使,牌子比较响。

”嘿嘿,知道就好,’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所以要互相关心,一起财。“刘老六正白话得满嘴起白沫呢,就听一声吆喝从电话里传来:”老头,我那几张第三版人民币你到底买不买,不买赶紧还给我,想开溜咋的!“

”这家伙果然是空手套白狼——“田大康心满意足地把手机放回书包,反正他的麻烦已经解决,至于刘老六遇到的麻烦,就叫他自个想法子吧,嘿嘿。

”富贵,笑啥呢,瞧把你美的。“老支书一看田大康眯着眼翘着嘴偷着乐,忍不住问了一声。

”弄到菜籽,当然高兴啦——“田大康拍拍书包,那里面装着五块钱和好几十斤粮票呢,兜里有粮,心里不慌嘛。

第十四章 一块三毛三

”菜籽就放在这家——“田大康指着前面道边的一户人家嚷嚷着,这家在公社的最东头,离五星大队最近。

王大鞭子停了车,老支书则风风火火跟着田大康跑进院:”菜籽在哪呢——哎呀,你小子真会找地方,这是俺叔伯兄弟家啊。“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从屋里走出来,这家伙浓眉大眼,身高足有一米八五以上,光着膀子,身上都是腱子肉。看到老支书,立刻咧着大嘴:”二大爷,您咋来了?“

”大膀啊,你小子越长越壮实了——富贵在你家寄存菜籽没?“老支书想在壮汉肩膀上拍两下,表示一下亲热,可是够着实在有点费劲,只好作罢。

”好几袋子呢,俺给你拿去。“大汉名叫田大膀,没啥职业,仗着身高马大,在公社也算是一号人物。只见他钻进仓房,很快俩手拎着几个装了半下的面袋子出来。

好家伙,真有劲啊,田大康心里这个羡慕啊。

老支书迫不及待去解面袋子,可是手上哆哆嗦嗦,还是田大康上去把麻绳解开。老支书把手伸进去,抓了一把菜籽,感受着它从指缝哗哗流下去,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走,回去种地!“老支书吼了一嗓子,竟然也虎虎有生气。

田大康却摸摸肚皮:”队长叔,从昨个晚上到今个下午,俺才吃了一个大饼子,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咋不早说,就在俺家吃——俺这就招呼娘给你们做饭。“田大膀拍拍胸脯,出啪啪的两声响,看得出,这家伙挺讲义气,父母都干活去了,就他领着俩妹子在家。

”富贵啊,这回你立功了,一定要好好奖励你,叔先回去种地,你上公社的饭馆子吃点好的。“说完,在几个衣兜里面翻了翻,最后只摸出一个二分的钢镚,脸上不免尴尬:”来的着急点,没带钱和粮票。“

”队长叔,俺这有钱,是北京的那位叔叔给捎来的。“田大康只好又把那位无形叔叔搬出来,心里却有些愤愤然:这钱是刘老六给的,叫老家伙占便宜了——

”对呀,瞧把俺都乐颠陷了,你那叔叔派来的人在哪呢,咱们得好好招待人家啊。“老支书一拍大腿,猛然想起这茬。

”早就回去了,等以后给捎点土特产就成了。“

”这个情咱们都记心里啦,一辈子也不能忘,等上秋之后,多给晒点好蘑菇,采点山货给邮过去。“老支书一边叨咕着,一边把菜籽装到车上,忙三火四往回赶。

看着马车消失在视野之中,田大康这才收回目光:”大膀,咱俩下馆子去。“

田大康看这家伙挺实诚,要是当个帮手正好。他们八大金刚名头虽然响亮,但是现在年龄都还太小,人家田大膀一只手,就能把他们全都胡噜没影。

”你看,到俺家了,咋好意思叫你请客。“田大膀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想起公社唯一的那家馆子,平时顶多一走一过闻闻香味,一回也没进去过呢,于是俩脚也就很不争气地跟在田大康身后。

在供销社斜对过,就是红旗公社唯一的一家小饭馆,所有权归供销社,属于大集体,主要是安置单位职工的家属和子女。因为在红旗公社这一亩三分地上,所以名字就叫”红旗饭店“。

田大康和田大膀哥俩进了屋,一股油爆葱花的香味先钻进鼻子,叫他们一起抽*动两下鼻子。

饭店一共两间屋,都是筒子屋,区别就是外间屋桌子大,里面屋更精致一些,加在一起有四五张桌子。那年代,能上得起饭店的并不多。

因为还没到饭时,所以并没有客人,俩人随便拣了一张大桌子坐下,桌子上面铺着白底蓝花的塑料布,瞅着挺干净。

田大康刚要琢磨吃点啥,猛听旁边过来一位,嘴里喊了一声:”最高指示——“

田大康噌的一下站起来:”为人民服务——呵呵,同志,俺们哥俩要吃饭。“当时这段时期,最是语录飞满天,干啥都离不开。

服务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一看这小家伙挺上道,于是张口道:”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坐下吧,想来点啥?“

”来个回锅肉——啊,最高指示,最高指示——将革命进行到底!“田大膀一门心思惦记着吃肉,瞧他那架势,肯定是要把吃肉进行到底。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再来两碗甩袖汤,来十个馒头,大膀,你喝酒不?“田大康倒是镇定自若,应对自如。刚才进门就看到盆里的大白馒头了,决定给家里带回去几个,所以就一块多要点。

田大膀显然平时不认真学习语录,所以不敢开腔,只是一个劲点头。

服务员嘴里就跟崩豆似的算账:”回锅肉四毛五一盘;甩袖汤一毛五一碗,两碗三毛;馒头五分一个,二两粮票,十个一共五毛加二斤粮票;二两烧酒八分,一共是一块三角三分,外加二斤两票。“

报完帐一瞧,这小娃子傻了,心里话:没钱跑这来混啥啊!他哪里知道,田大康正吃惊呢:啥玩意,一块三毛三就能下顿馆子,还有肉有汤有主食,乖乖——这人民币也太坚挺了吧?

”富贵——“田大膀用胳膊肘捅捅田大康,差点把他从长条凳子上捅咕到地下。

田大康这才回过神,赶紧从书包里面把钱和粮票拿出来,数出一块四毛钱和两张一斤的粮票递过去。看得田大膀直眉楞眼的:好家伙,真有钱啊!

不大一会,热气腾腾的鸡蛋汤就上来了,大瓷碗,碗口比田大康的脑瓜还大;金黄的蛋花,里面还飘着翠绿的菠菜,黑油油的木耳,到碗底一捞,还有瘦肉丝呢。这一毛五花的,绝对值个。

做这汤的时候,先把鸡蛋打到碗里搅好了,然后等汤开锅之后,用淀粉勾芡,再将碗里的鸡蛋液甩到汤里,故此名曰”甩袖汤“。

紧接着馒头和回锅肉也上来了,回锅肉也足有半斤,用大葱炒的,油汪汪,香喷喷,田大膀还没等吃呢,哈喇子先下来了。

另外还有一壶烧酒,瓷酒壶,圆柱形的,越往上越细,最上面分出个喇叭口,一壶正好二两。田大康瞧着酒也有点馋,不过想想现在这小身板,喝酒还有点早,只能作罢。

”开吃——“田大康确实饿了,抄起个馒头咬了一大口;田大膀也夹了一筷头子回锅肉,感觉夹得有点多,盘子里下去一小半,于是又抖落回去几片。

这么大的馒头,田大康愣是吃了俩半,而剩下的,叫田大膀都包圆了。没法子,田大康只好又买了几个,装进书包。

田大膀用最后一块馒头渣把盘子里面的油抹净,然后扔到嘴里:”哎呀妈啊,这么多年,总算吃一顿饱饭了,赶上过年似的——“

哥俩心满意足地走出红旗饭店,服务员在后面笑呵呵地说:”别了,司徒雷登——吃好下回再来啊。“

(应书友”长空流月“的请求,出演田大膀)

第十五章 知识

眼擦黑的时候,田大康回到屯里,他是被田大膀用自行车给驮回来的。虽说田大康瞅着年纪小,但是在田大膀眼里却很不一般。反正平生第一次下馆子是人家请的,以后就跟这个小老大混了。

社员们也刚收工,见到田大康,都乐呵呵地在他脑袋上扒拉一下子,以示亲热。

”遍地英雄下夕烟啊——再晃一会俺脑袋就散黄了——“田大康笑嘻嘻的对付着,看得出来,大伙虽然满脸疲惫,但是透着一股子喜悦。

田大膀心里这个佩服啊:这词甩的,真不愧是俺崇拜的偶像。

回到家,李奶奶刚做饭,她和吴清源也都下地干活了,帮着洒菜籽。田大康把馒头掏出来,然后也学着做甩袖汤。

李奶奶拿出俩鸡蛋,心疼够呛,要知道,这两年割资本主义尾巴,家家户户养小鸡都受限制。按照上面的精神是”鸡头鸭头不能过人头“,所以,李奶奶家里才养了两只老母鸡。

正好前两天炒土豆丝,盆地还沉淀了一些粉面子,用来勾芡正好。又从菜园子里面弄了点青菜,出锅的时候淋上点熊油,黏糊糊,香喷喷,味道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