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样,老太太才又生下了路良平和路小姑,怡黛去世的那一年,生母姨娘也去世了。而这些年来,老太爷和老太太的感情也还算不错,老太太也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只是族谱上的名字总是她的一根刺。

当初她只是不想跟老太爷闹僵,毕竟她要嫁的不仅是老太爷这个人,要的还有老太爷的心。所以老太太当时退了一步,想着以后再徐徐图之,哪想着这么多年了,老太太一提到族谱的事情,老太爷就翻脸,让老太太郁闷的很。

再加上老太太的兄长做事不干净,让老太爷查出了路良修的死有关,老太太也不知道老太爷查出了多少,心里即担心,又气闷。

——??推荐好友雪妖精01的文。书名《百味记》。简介:穿越为小小农家女,素手调制羹汤。让你坐品美食,笑收姻缘。

第四十六章 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一生除了老太爷娶怡黛的那一点波折,也是顺风顺水的。但族谱的事情一直是老太太的心结和一块心病。虽然路家的族谱就摆在祠堂里,可族谱上却只记载路母、老太爷、妻怡黛,子路良德、路良修、路良平,女,路玉珊、路玉莉,就没有了。

老太太觉得路家的族谱肯定不是如此的,可是她查不到老太爷的来历,路家并不是什么名门大家族,如今战乱年代,路姓家族更是七零八落的,所以老太太也不知道老太爷出自哪里。

可老太太却觉得老太爷并不是普通的商人子弟,先不说老太爷的才华还有经商的头脑就已经排除了这个可能了,老太太甚至还怀疑着老太爷隐姓埋名生活,连路姓都有可能是假的。

每每想到这些,再想到老太爷的隐瞒,老太太就内伤不已。

如今路家的家业好似都在她两个儿子的手里,可老太太却觉得路家肯定不只有这些钱财。当初老太爷一个人在平江城闯荡,光打通各方关系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了,而老太爷的钱从哪里来,这些都是老太太所想的。

“母亲,你怕什么,父亲能拿你怎么样,他总会顾忌着我们的。”路小姑挺胸说道,如今她富贵了,以后未偿没有母仪天下的可能,就算二房真绝了,老太爷又能如何,“我们把族谱改了再写一份便是。”

路小姑不是对老太爷没有父女之情,她是路家除了老太太和老太爷之外,唯一知道身世的人。从小老太爷就喜欢怡黛所出的长女路玉珊,对路小姑这个女儿虽然也疼爱,但到底不及的。路小姑心中自然不平,更何况她也瞧不起路玉珊,自己的生母可是嫡出的,路玉珊的生母不过是一个婢生女,还抢了自己生母的姻缘。

从小在老太太的影响之下,路小姑对路玉珊和路良修是很不喜欢的,虽然路玉珊和路良修早死了,可二房还有人在,路小姑心里总不那么喜欢的。

“你说的轻松。”老太太努了努嘴,想说出祠堂的族谱未必是真的,可终是没有说出口。

“那我怎么办,那老女人可是一直抓着这事情呢,要不是如此,我能忍她到今日。”路小姑生气道,她口中的老女人除了吴王妃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老太太闻言一僵,这也是她最顾忌的所在,她万没有想到吴王妃居然知道了这事情。虽然东刘和西刘同族不同宗,但怡黛是庶女,再加上当时老太爷又不是什么名人,出嫁时很冷清的,刘家和路家甚至都没有请什么人。

而路小姑生了两个儿子之后,还意气风发了一把,仗着自己有两个儿子,仗着张仕诚的喜欢,不愿意儿子记在吴王妃的名下,张仕诚也同意了。

为此路小姑得意的很,可万没有想到,吴王妃居然抓了这个把柄,这之后,路小姑也收敛了些,不敢犯上吴王妃,怕吴王妃把事情捅出来。

如今吴王妃就是多年玄在路小姑头上一把刀,就因为这个,路小姑对老太爷怨念的很,若是老太爷把族谱上的名字改成老太太的,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路小姑甚至还为此找了老太爷,谁知道老太爷根本没有理会她,可把路小姑气了。

甚至路小姑还想着,若是老太爷死了,自己两个兄长当家,改族谱的事情也就轻而易举的了。当然这也是老太爷不识趣后的后果,现在路小姑自以为自己站在了最高点,是人生的赢家,就是看自己的娘家人,目光都是往下看的。虽然她还是收敛了许多,但那份高高在上的意味还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因张仕诚今日的地位,路家人倒也很容易接受。

毕竟张仕诚是平江城的土皇帝,若是能打下了天下,路小姑至少也是一个贵妃的身份,甚至以后母凭子贵母仪天下都有可能。

“这事情不要急,你父亲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么多年,他并没有信任我。”老太太说着,不由握着椅子上的扶手紧紧的。

路小姑很不乐意,她觉得自己的母亲太顾忌了,要是二房和老太爷一起死了,谁会想那么多。当然不是她们亲自动手,而是借别人的手就行了,再加如今战乱,要生事也容易的很。

只要吴王妃活着的一天,路小姑就浑身不舒服,她天天都盼着吴王妃死,可吴王妃却活的好好的。路小姑不是没有想过要对吴王妃下手,可吴王妃并不是一般的女子,吴王妃能参与张仕诚政事上的事情,就已经不简单了,路小姑也只能偶尔吹吹枕头风,让张仕诚忌惮和怀疑吴王妃。

但都这么多年了,儿子也要娶妻了,可吴王妃依然得张仕诚重用。路小姑心焦的很,若是吴王妃一死,张仕诚得了天下,她就是皇后,这怎么不另她心生向往。

“母亲,反正你赶快查出来啦,哎,要是那老女人一死,我也不用逼成这样了。”路小姑站了起来,跺了跺脚,显然是急的很。

老太太看着自己的女儿,也知道她被吴王妃逼急了,可她能如何,“玉莉,你太心躁了,这并不好事。”

“母亲——”路小姑不满地拉高了声音。

“就算没有吴王妃,也会有别的女人,先不说吴王妃一死,吴王会不会与更强的人结亲,要知道路家在吴王的眼里并不算什么。吴王妃无子,可不代表别的王妃不行,再说,即使没有吴王妃,你就是皇后,可你沉不住气,下面一个妃妾就能把你斗倒了。”老太太慢慢地说道,“我忍了这么多年,也是因为心急,让你父亲疑心了我。若是我沉住气,待你荣华富贵,位至至尊之后,再出手,就不会有如今这般为难了。”

老太太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也是觉得自己心急了,不然什么时候除了路良修不行,还有二房的事情,也是处理的太急了。

可现在说什么后悔也没有用,老太爷已经不信任老太太了,若不是老太爷同样有几分的顾忌,一旦事情捅出去,不止是娘家,就是老太太和子女还有孙辈都没脸见人了。

虽然现在是战乱的年代,但以庶混嫡都是一件大事,是要责仗的。

路良德和路良平并不知道这些,若是自己其实是一个庶子,他们会怎么样,老太太并没有告诉自己这两个骄傲的儿子。老太太怕两个儿子会怪她这个母亲没用,堂堂的嫡出,却因一个庶出的陷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

可当初,若不是心有老太爷,老太太也不会如此。

在老太太的心里,虽然也怨老太爷,却更怪庶妹怡黛,若不是庶妹趁她不注意**老太爷,老太爷也不会被庶妹那狐狸精迷了心,甚至还跟寡母抗争也非庶妹不娶。

老太太每每回想当时的情景,就恨不得把庶妹从棺材里扒出来鞭尸,可她庶妹的尸体却不见了。她不知道庶妹被移葬到了哪里,可能这样做的也只有老太爷,老太太心里气的很,看二房更是眼中钉肉中刺。

第四十七章 观念问题

这边路茜打听到路小姑来谈她的婚事,当下一震,在路小姑走后,跟小刘氏报备要去见姐妹,却是去了静心庵。

静霞师太跟老太太关系好,路茜也因此来过几次静心庵,对静霞师太也生了几分的亲切。

到了静心庵,自然也就能见到路雪了,虽然有老太太拜托静霞师太照顾着,但尼姑庵本就不是什么享福之地。更何况路雪又不是静霞师太这样掌庵的,也不是资历老的尼姑,所以一段时间下来清瘦的很厉害。

再说有杨氏亲切的问候,给静心庵添香火钱,静霞师太也不会让路雪过的太轻松。虽然静心庵并没有让路雪干重活,可轻松如扫地抹桌的活,对路雪这样的千金来说也是件苦难之事。

看到这样的路雪,路茜虽然觉得不够解恨,但也圆满了。

“你放心,这事是我引起的,我一定想办法救你出去。”

这是路茜留给路雪的话,虽然路雪并不是很信,但也心生了希望。可路雪却不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已经让路茜顾不得她了,她只有自己想出路。

这边,路小姑本来欢喜的让媒人去合八字选日子,哪知道静霞师太那里合了张高义和路茜的八字,却说这几年不宜婚嫁。又说张高义和路茜的八字却是极合的,乃天作之合,子孙满堂、贵不可言。如果是立秋以前,就很好,但立秋之后的三年内就不行。

路小姑和小刘氏心瓦凉瓦凉的,立秋之前出嫁的便是路慧,当下路小姑和小刘氏都把何贵妾和路慧都给怨上了。

路茜今年十七了,三年内,那路茜不就得二十岁了。二十岁都是老姑娘了,就算是路茜能等得,张高义能等得。

可静霞师太又说,张高义的八字与路茜极配,这亲事也退不得。

路小姑憋了一肚子气,可又拿娘家没有办法,也不能忽视了静霞师太的批的八字,再说当时她是为了顾忌着何贵妾和路慧,长子要三年后才能娶亲。路小姑也只能把目光放到了小儿子的身上,希望小儿子先娶亲生子,但同时也给长子备了两个通房,总是还希望留个血脉的。

娘家的侄女再亲,也亲不过儿子,而且对路小姑而言,儿子就是她立足于吴王府的底气和本钱,要是两个儿子在战场上有个意外,她就得被吴王妃给踩死了。

张家推迟了婚事,路茜一下子圆满了,她倒是想说她和张高义八字不合,不宜婚配,但也知道,若是那样,肯定不行。再说她们也合过八字的,只不过没有选日子成亲罢了,虽然没能退掉张高义的婚事,让路茜遗憾,但能推到三年后,路茜也是满足了。

三年后,就是另一番世界了。

路家三房这里,刘宁看坐在对面的刘应熊只觉得牙疼的很,没好气道:“你天天来做什么,没事做吗,不是听说要打仗了吗,你怎么那么闲。”

虽然刘宁对刘应熊,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但刘应熊却不介意,而且很吃刘宁这一套。刘宁本来就长的美,老天还是厚爱美人的,不管做什么动作,就是生气愤怒不屑等表情,那都是美的,而且生动的。

这些刘宁都不知道,她只是看到刘应熊天天出现,就烦的很。上次她找刘应熊帮忙,可也谢过了,但这人却是天天都到她家报道,把刘宁郁闷的不行。而且刘应熊一来,杨氏就让刘宁见,刘宁就是跟杨氏说男女大防,杨氏都不介意,还说都订了亲了,怕什么,且刘宁已经十五岁了,完全可以出嫁的。

刘宁再不敢吭声,就怕杨氏直接找媒人去选日子,那他还不得撞墙了。

“最近也无事,来看看你,身体如何了,我带了两支人参过来给你补补。”刘应熊关心道。

刘宁脑更疼了,昨天是燕窝,前天是灵芝,还有大前天…现在又是人参,她不高兴,可杨氏满意,还真的变法子炖给她吃。

想到了杨氏的热情和对刘应熊的满意,刘宁就泄气。

其实刘应熊长的不难看,而且是耐看型的,再加上身材又好,也是个中上的了。可若是当兄弟,当朋友,刘宁都觉得挺好的,当婚嫁对象,刘宁就接受无能。

“我身体不好,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孩子了,你知不知道。”刘宁决定和刘应熊说开,希望刘应熊能退却。

哪知道刘应熊一顿,又一脸无所谓道:“你放心,我娶的是你的人,你永远是我的妻,一辈子的当家主母,到时候妾室有了孩子养在你名下就好了。”刘应熊觉得刘宁是因为身体原因脾气不好,所以非常的谅解,甚至还说:“你放心,害你的人,我会帮你报仇的。”

刘宁一咽,果然代沟,看人家说妾室有孩子说的那么平常。若他现在是男的,刘宁觉得这是福利,可她现在是女的,一代入果然有些接受不了。至于报仇什么的,刘宁只能抛到脑后,他一时还面对不了死人,特别是因她死的。

“我善妒,接受不了妾室庶子女,我只要我的丈夫一生只有我一个女人。”刘宁硬着头皮说着,怎么都觉得自己浑身都不舒服。

“待她们生下孩子,是发卖或者杀了都由你。”刘应熊说的很轻松,仿佛妾室只是生育的工具,为他生了孩子,说杀就杀的。

刘宁又是一咽,却有点心寒,刘应熊好像有点不把女人当一回事。若他是个古代的女人,而且心狠一些,他也许会为刘应熊这般作为感动吧,可他不是。

“她们是你的女人,跟你同床共枕,为你生儿育女,你说杀就杀,未免太无情了吧。”刘宁不由说道。

“妾不过是个玩艺,而且你不喜欢,杀了便是,我也不可能绝嗣,你以后做为刘家的主母,可不能过于心软了。”

刘宁有些接受无能,就算知道人命不值钱,可听了这话,也震憾的很。刘宁也不知道是自己三观不正,还是刘应熊三观不正了,他不想再谈这些,只能转移着话题,却扯到了君悦楼这边了。

刘宁也就跟刘应熊说了路瑶的好话,哪知道第二日,刘应熊过来交给了刘宁一封信,看的刘宁一阵的纠结。

而老太太这里则是派人手去查老太爷的老底,还有怡黛被葬在何处,她总觉得怡黛所葬的地方就是路家的祖坟了。因为,不只是怡黛的棺木不在,就是路母的棺木也被移走了,那如今的两座坟不过是空的。

若不是老太太真的挖了怡黛的坟,也不会发现那坟是空的,她被老太爷耍了。

这些事情,路瑶是不知道的,她如今在偏院里见了神秘兮兮的刘宁,从刘宁的手中接过了一封信。

路瑶当下拆开来看,当看到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你从哪里得来的。”

“刘应熊给。”刘宁嗡声嗡气道。

“你让他查这个。”路瑶吃惊道。

“我哪有让他查,他最近总来找我,有时候找不到话题就跟他说跟你多好啊,他今日一来便把这个给我的。”刘宁坐到了路瑶的面对,神情有些恹恹的。

“原来路二真不是老太太的儿子。”路瑶叹了口气,才知道原来死去的大姑和路二是老太太庶妹所出的,而老太太这是顶着庶妹的身份活在路家,至于路良德怎么出生的,信里没有说,但路瑶想想也大概猜的到,怪不得老太太看二房如仇,恨不得把二房赶尽杀绝了。

刘宁点了点头,“这老太太是个厉害的狠角色,我就发觉这古代的人,没一个简单的。”

“怎么了。”路瑶也看出了刘宁情绪不对了。

刘宁也没有瞒着路瑶当下把话说了出来,路瑶也只能叹道,“是我们三观不正。”

可不是这,在古代,她们的思想与这里格格不入。刘宁不能生孩子,刘应熊这想法也没什么,若是有些女子早就感动了,可她们却接受不了了。

这要是那孩子长大了,受了挑拨,那还不得养出仇来。路瑶摇摇头,若是她也不愿意这样,她宁愿抱养一个孩子,孤儿都好。但对于刘应熊来说,他是一定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子嗣的,也就是说,这个妾生不出来,还是不断找女人生,难不成生没生孩子的妾都杀或者发卖。

其实刘宁也可以嫁过去,不用在乎妾室庶子女,事实上刘宁也没在乎这些,刘宁是接受不了跟刘应熊成为夫妻,到时候同床共枕的。可刘应熊的话,让刘宁心寒,若为刘应熊生子女的女人都可以这么处置,那以后刘应熊对她没有感情的时候,他的下场会是如何的。

刘宁已经不敢想下去。

这就是观念不同。

路瑶和刘宁对看了一眼,还是不嫁人好,不嫁人就没那么多事,不用纠结了。

第四十八章 围城

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的军队以徐达、常遇春为首攻取以长江以北的张仕诚辖区,闺十月拿下了泰州,十一月围了高邮,这速度让人心惊。

不说平江城如何了,就是整个路家的气氛都很低迷,路家是跟张仕诚绑定的,张仕诚这边不好,路家也好不到哪去。而路家是文臣不是武将,倒不用亲自到一线战场去。

而这个年,路家都没有怎么过了,如今全部的人都盯着战线上,路瑶已经不用派人去打听就可以从路瑶这里知道战事的消息了。

至正二十六年正月,张仕诚部水军攻吴江阴,大败。

四月,朱元璋军完全攻克徐州以南张仕诚辖境,北接扩廓势力范围。

五月,朱元璋传檄攻张士诚,称白莲教为妖言。

八月,徐达、常遇春等攻湖州、杭州等地。

十一月,湖、杭张氏守军投降,徐达等围平江城。

这是让人心惊肉跳的一年,张仕诚军战场上连连失利,朱军已经攻过来了,还围了平江城,这对整个平江城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

“怎么办,怎么办。”路家这里已经慌了起来了。

这个时候老太太已经没有心情去为难谁了,该是盼着张军能抵抗朱军,盼着路家能平安度过难关,能在这一场战争中保存下来。

可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谁传了出来,路家之女半凤命的消息。

张家那边立刻找媒人上门,而且非常强势的把路茜和张高义的日子给定下来,仿佛去年静霞师太的八字批命再也入不了张家的耳。现在半凤之命的消息一传出去,张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把路茜给娶进门了,而一直盼着路茜嫁的老太太还有小刘氏却在这一瞬间犹豫了。

这一次出面的并不是路小姑,而是吴王妃了,对老太太来说路茜是孙女,张高义是外孙,手心手背都是肉,最终还是同意。再说不同意也不行,张家吴王妃亲自上门,这亲婚也推不得了。

“母亲,我不能嫁,平江城被围,张家算是完了,我嫁过去只有死路一条。”路茜对着小刘氏哭泣着,因为静霞师太帮忙,路茜三年之内都不用考虑婚嫁,心里还松了口气了,可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半凤之命的消息传了出去。

而这半凤之命的消息也是从路府下人口中传到了路小姑的耳里,她本就是张仕诚的妾,又生了两个儿子,张仕诚当皇帝,她就算不是皇后,也是贵妃,甚至以后还是皇太后。

如今平江城被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路小姑也慌了,在知道娘家这个消息时,心里也是怨及了娘家。若是娘家不瞒着她,她早把路茜给娶进门了,还有那静霞师太与老太太关系好,路小姑也是知道,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对静霞师太的话深信不疑。

吴王妃让人重新给张高义批命,却和静霞师太说的不一样,这下连张仕诚都怪上了路小姑了。

路小姑心里后悔的不行,最重要的便是耽误了长子的婚事和张家的前程,对娘家的怨气就别提了。

路茜不想嫁,但路良德却由不得她,先不说路家在平江城内,若是不答应,路家就是第一个被张家内部解决的。

不管如何,牺牲一个女儿,换来一家的平安,在路良德的心里是值得的。

前院的事情好像不关偏院的事,但在这紧急的时候,路瑶一刻也不敢放松,很怕波及到了偏院这里。

半凤之命的消息一传出来,路家的女儿人人自危,路瑶都在准备着逃跑的路线。

可平江城都被围起来了,她能跑到哪去,甚至她还得带上陈氏和元洲,也不能把陈老太还有陈举人甚至王妈妈这些给拉下。

真是一项坚巨的工程,路瑶感觉到很疲惫,可是让她认命地等朱军杀过来,她却不愿意坐以待毙。她跟朱军没仇怨,心里也知道朱军会赢,可人家赢了也不关她的事,甚至赢了也就代表着她们就有活路。

路瑶自然是希望元朝快些结束的,她能想到的也是逃跑,可逃哪去。她一不会武,二不会医毒,哪里能生存。而且全国各地都在打战,她早就是想逃,也不知道去往何处,若是被当奸细抓起来也麻烦。更何况乱民暴发到处是,路瑶一时间都有些茫然了,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誓死与城共存亡。”这是平江城内喊出的口号,而这里也是张仕诚最后的据点和中心了,也是军士力量的集中点。

可路瑶却不知道能抵抗到何时,朱军大军都已经从四面八方攻了过来,围住平江城了。

比起路瑶和刘宁的焦急,路茜更是害怕,本以为重生了就能改变命运,却没有想到厄运还是向她招手了。

她不能嫁去张家,想到要重复前世的命运,路茜就非常的害怕。

“父亲,女儿嫁,但女儿有话对父亲说。”路茜终还是去见了路良德。

路良德看到这个女儿,虽不是他最宠爱的,也是他最重视的,可路茜做出的一些事,却让路良德很不满,“你想说什么?”

“父亲,女儿可嫁去张家,稳住张家,但女儿希望父亲向朱军投诚吧。”

路茜的话一落,路良德就已经雷霆震怒了,“放肆。”

“父亲,死一个我不算什么,但路家不能完了,只有这样才能救了路家。”路茜希望路良德能投诚,而不是与朱军相抗。

路良德讥讽道:“你以为路家向朱军投诚又能如何,路家怕是还没有走出一步,就先没命了。”这些路良德不是没有考虑过,可他又不是武将,他拿什么投诚,再加上要过张仕诚这一关谈何容易。

“父亲,潘氏兄弟已有投诚的准备了。”路茜的话中带着肯定,却让路良德为之一震,“你说什么,潘元绍兄弟要背叛吴王,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