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卢浮宫遭遇紫禁城上一章:第 11 章
  • 当卢浮宫遭遇紫禁城下一章:第 13 章

他以为敢说陛□上香的定是哪个妃子在侍寝时奉承说好话,可惜没入陛下的耳。

康熙笑笑,看看手中纸上写的:…您身上的香甜气息让我沉醉,日思夜想,久久难忘…暗道大概是小桂子鼻子很灵。

已有快一年没见了,不知这小子变成了什么样,还怪想念的。心里一动,心想他既然是这般对朕日思夜想,每日思恋都要更多一些,那朕就也给他准备个惊喜。

念及上次韦小宝大胆询问他是否愿意做被进入的那一个,心中依然有些不喜,暗道就算你对朕如此倾慕也不可有这般妄想,这回可要小心些莫要又被他提出来扫了兴。

韦小宝不日入京,因不是班师回朝而只是中途回来看看所以十分低调,先回自己府中休息梳洗歇了一晚,第二日就去乾清宫外等着康熙下朝召见。

康熙头天晚上便得了他已经进京的消息,此时派了太监在殿外,见韦小宝到了就直接命进去,让当朝讲一讲甘肃战况。

甘肃一路最近接连大胜,韦小宝讲出来自然都是朝廷将士勇猛,吴三桂军溃败的好听话,眼看满朝文武个个脸色喜慰激昂,知道小皇帝这是特意要他们听听,以坚定其削藩灭吴之志。

心里暗夸,小皇帝是天生搞政治的人才。

与此同时,康熙坐在御座上也在暗自欣赏着他的模样,心想许久没见,这小子变成这个样子了,还…还怪可爱的。

下面站着的韦小宝据康熙目测长高了不少,终于已经有些脱去了从前那股总看着还没长大的顽童痕迹,只是举手投足,说话表情间还有些影影绰绰的,淡淡的惫懒少年影子。

果然像韦小宝自己信中说的,他瘦了一些,肤色也黑了不少,但是挺胸昂首,站在大殿上都挺拔得像棵松树一样,脸上闪着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果毅神采。

在康熙看来,这副神采放在一个四五十岁,久经沙场的将军身上正正好,放在韦小宝身上还是略嫌古怪,与他那好不容易变得老成了一些的外貌依然不搭配。

康熙心里暗自好笑着,面上不动声色的听他用沉稳的声音叙述甘肃的战局,

“…诸位,朝廷的军队没有辜负陛下的厚望,他们是英勇无畏的…众将士远离家园,跋山涉水,与吴藩的叛军拼死战斗,他们用血肉和忠诚保卫了大清的疆土…”

康熙听着听着就笑不出了,说话人的语气里有一股庄重和威严,字字句句中都渗透着对殊死奋战的将士们的尊敬,对战局必胜的自信……甚至还有对战死者的浓厚悲悯之情:

“…大战之后的战场上死伤者成千上万,惨叫声不断,我曾带着卫队一遍遍的搜索,查看是否还有能够救治的兵士,但可惜我们的医药和懂得看护的人太少…我恳请朝廷重视对伤者和死者的抚恤…”

老成庄重的神态与青涩外貌搭配在一起的可笑之处在小皇帝的眼中消失,康熙坐直身子,收起嘴角边的微笑。

打仗死人是再正常不过之事,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怕兵将损耗还打什么仗,一切都当以克敌制胜为目的,很少有将军打了胜仗回来后会这样悲天悯人的。康熙自己虽然也年轻,但是身为大清的皇帝,深知这些道理,他从来都是只看大局,各地打仗胜了或是败了,战死多少受伤几何报到京城他的御案前就都只变成了一道奏章,一个数字。

因此一开始看着大殿中为着死伤将士慷慨陈词的韦小宝,康熙觉得他这举动太稚气了,这小子以前办差事时一直都手狠着呢,如何忽然起了这个心思。

但是听着听着就被他话语中的真诚热切所打动,不由要赞同他的主张,看得出,这人是真心说这些话的,他所惋惜的那些都是为国捐躯的壮烈之士,理应褒奖。

退朝之后康亲王,索额图,多隆等数个与韦小宝关系亲近的官员纷纷上前问候,韦小宝还没顾上和每人说上两句就有陛下派的小太监过来传话,“韦都统,皇上宣你去南书房。”

康亲王笑道,“韦都统,快去吧。你这么久不在京中,大家伙十分挂念,全都有不少话要和你说,一时半会儿肯定说不完,等这里人人都和你说上几句皇上可该着急了,干脆过两日大家到我府上聚聚,咱们一边喝酒听戏一边慢慢聊,就算哥哥我给你办的接风宴。”

众人都道,“正是,正是。”

韦小宝也不和康亲王客气,“好啊,那到时就要去叨扰王爷了。”

辞了众人,随着小太监往宫中去,到了南书房康熙却不在,留下话让韦小宝去撷芳殿。

韦小宝问道,“那里离后宫诸妃的地方不远,去那儿干什么?”

被留下来传话的小太监答道,“这个奴才不敢乱说,韦都统你去了便知。”

韦小宝只得跟着小太监再去撷芳殿。

撷芳殿在紫禁城东南,转过慈宁宫侧面的芜廊道时,迎面遇见一个身形俊挺的青年男子,身后随着两个侍者快步而行。

韦小宝认得是恭亲王常宁,对他印象不是很好,记得上次就是常宁在康熙面前当众打趣他逗乐来着。

常宁看到他也停下脚步,“咦,这不是韦都统吗,据说皇上召你回京,你速度倒挺快,这就已经回来了。”

韦小宝直视了常宁答道,“王爷你好,我昨日刚到京城。”

两人站得近,韦小宝欣喜的发现上次见面时自己还要比这位恭亲王矮了几乎一个头,与他说话时需要仰着点脖子,这次就几乎不用抬起头了,十分高兴,严肃的脸上也随之露出丝笑容。

常宁是康熙的弟弟,因为嘴甜会哄人,太后和皇上都挺喜欢他。不过他这嘴甜的特色只有对着太后和康熙时才有,对着大臣们时可是气派俨然的。

看韦小宝见到他只是原地站定,并不请安问好,只淡淡笑了一下,心里很不喜欢,以为他自恃是陛下宠臣因此行径傲慢无礼。

韦小宝在宫中走动,料得是皇上找他,明知故问道,“韦都统昨日刚到怎不好好在家中歇几日?来宫中乱晃什么?要见皇上也不是往这边来啊?”

“陛下要我去撷芳殿见他。”

“咦?”长宁无意中问出件怪事,心里起疑,上下看看韦小宝,暗道那边离后宫很近,好像是个狎昵玩乐的地方,皇兄把这小子叫去干嘛?

更加认定了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弄臣,刚回京就勾引得皇上起了玩乐的心思。对韦小宝挺胸叠肚,站得笔直的身姿很不顺眼,暗道你在宫中摆这个高人一等的样子给谁看啊,明明个子挺小的。

举步就走,“那你快去吧。本王也要去给太后请安了。”走到韦小宝身边时忽然朝他微低下头道,“韦都统,本王劝你一句话。”

“什么?”

“本王看你这站姿有些替你累得慌,因此好心想要劝你省点劲,以你这身姿,就算站得再笔挺它也还是偏矮啊,顺其自然的好。”

这话说到了韦小宝的痛处,立时一瞪眼睛。

常宁说着又哈哈一笑,意有所指的拍拍韦小宝的肩膀,再拍拍自己的,两人离近一比,韦小宝的肩头比他矮着几寸。“本王是好意说出实情,韦都统想开点,可别为此太过烦心啊。“

韦小宝的好心情被他打击,沉下脸,“这点事很容易解决,没什么好烦心的。”

“哦?怎么解决?”

“两个办法,第一是再等等,我还不到十七岁,自然还能再长高。”

长宁一笑,“是,是,这也是个办法。只需韦都统再耐心等等,说不定还能长高个一寸半寸的,那第二个办法呢?”

韦小宝瞪他一眼,“第二个办法更加有效直接,不过为了王爷的心情着想,我暂时不能告诉你。”说罢扭头就走。

其实第二个办法比较暴力,他不能说不是因为怕影响了常宁的心情而是因为对方是亲王,比他爵位高,不能正面冲撞。

常宁从来没有被人这么无礼的对待过,对着韦小宝走得大步流星的背影呆了一会儿才一甩手,“嘁!放肆,你爱长个不长个,和本王有什么关系!”

………

拿破仑语录:我承认我很矮,但如果你由此而取笑我的话,我将砍下你的脑袋,消除这个差别!!

作者有话要说:波拿巴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他的感性甚至影响了他的命运,历史的进程,但也因此使他更加富有人格魅力。

在这个军事天才,征服者的身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种对待战争和生命的惋惜与遗憾…

他在奥斯特利茨战报里是这样结束的:

…从来没有比这更可怕的战场了,从浩瀚的大湖中心,人们还能听到成千上万人的惨叫声,可是却难以挽救他们的生命。心在痛苦的流血…

罕闻的,与众不同的征服者的凯歌!

在瓦格拉姆战役后的第二天,他跑遍了硝烟未灭的战场,检查伤员是否被抬走。

在这一点上,与他齐名的伟人,凯撒,甚至是亚历山大的心肠都要硬得多。

人们为此而尊敬他。

28、还不行

恭亲王常宁无故被人给了个冷脸,心里不痛快。到了慈宁宫太后处还有些不开心,进去一看,发现康熙下了朝也来看太后,正在里面坐着。

常宁收敛起心思上前去请安问好。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自己没有子女,她是康熙兄弟几人的嫡母,性情温和,笃信佛教,对几个皇子皇女都很慈爱,特别是常宁,因为年纪偏小又性情活泼,能哄太后开心,太后对他比对旁人还要多几分耐心。

因见常宁进来时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就问道,“常宁今天怎么了?怎么看着恹恹的没精神?”

常宁看眼康熙道,“没什么,一点小事罢了,是我自己想不开要去和个小少年一般见识,倒劳烦太后过问了。”

太后噗哧一笑,对康熙道,“皇上看看常宁,岁数不大就开始装老成了,他自己不也还是个少年人呢,怎么着,有哪个小太监冲撞你了?告诉他的主管太监让领下去教训就是,何须你一个正经主子为了这点小事掉脸。”

常宁再看康熙一眼,笑道,“算了,真是一点小事,我刚才来慈宁宫的路上遇到了骁骑营正黄旗的韦都统,他是皇上面前的得力之人,听说又才打了几场胜仗,走到人前趾高气昂,意气风发些也是难免。”

康熙没想到韦小宝回来第一天就被人把状告到了自己跟前,告状的还是自己的亲弟弟,问常宁道,“韦都统对你无礼了?”

常宁摆摆手,“没事,没事,韦都统大概是有事走得太急,见到我忘记要见礼,我今儿心情好,顺口和他开了句玩笑,估计他也不爱听,没搭理我,甩手走了。说起来也是我自己闲得没事去招惹来的,原本以为他十六七岁的年纪,应该是个少年人活泼爽朗的性子,谁知挺有气势,不吃玩笑话的。”

他故意说得轻描淡写,把自己撇撇清,以示不愿在人后说坏话,也非特意告状。知道康熙素来对尊卑礼教看得很重,这几句话一说,韦小宝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果然康熙听过之后就沉下脸来,“这也太没规矩了,朕回头让他来给你赔罪。”

常宁微笑劝阻,“皇兄,这就不必了,我也没多生气,况且韦都统在疆场上为国杀敌,今日刚回来就被我挑出不是,只怕心中要不喜,再让他来给我赔罪,外人知道了也要说我不懂轻重,慢待了重臣。”

康熙哼一声,“他还算不得重臣!不过运气好又有几分闯劲,这才博了些军功。常宁你不要混为一谈,他立了功朕自然赏他,但是不懂规矩,在朝堂上下仗着朕的宠信就敢横行妄为,那朕也饶不了他。”

常宁目的达到,就含笑闭嘴,不再多说。

康熙再陪着太后说会儿话就起身往撷芳殿去。

韦小宝正在殿内被人安排着香汤沐浴,泡在硕大的浴桶中,熏熏然的舒服。

康熙一直记得他肉麻兮兮的在‘密奏’中说思念自己身上香甜的气息,久久难以忘怀。和刘进忠问清楚那是洗澡水里所放一种香料的味道后就命人也给韦小宝准备了这么一桶洗澡水,心道你不是喜欢吗,那就让你自己也在里面泡泡,保证味道比从朕身上闻到的要浓郁得多。

韦小宝不晓得康熙竟然如此的没有情调,连情书里说的好听话都分辨不出,真以为他喜欢这个熏香味道,就打算让他一次性闻个够。还以为许久没见,小皇帝这是准备见面就来个香艳共浴。

等康熙去了就微笑招手,“陛下来一起洗吧。”

康熙方才进来一路有小太监们行礼恭迎,声音不小,料来韦小宝在里面也听见了,此时见他仍然大刺刺的坐在浴桶中,没有一丝要慌忙起身迎驾的意思,更加坐实了常宁刚才所说的无礼表现。

一挑眉头,“小桂子,朕给你准备的接风洗尘之法如何啊?”

韦小宝道,“臣其实昨天回家就洗过澡了,不过陛下准备的心意不同,我很喜欢。真的很舒服。”又再热情邀请,“陛下一起来吧?”

康熙为人稳重讲究体面,又是一心扑在朝政上,不太涉及享乐之事,连和妃子都没有共浴过,因此也从来没有见过别人洗澡。

韦小宝这时被热气蒸得白里透红,眼睛都黑蒙蒙水汪汪的,脸上笑意盎然,四周暗香浮动。康熙因为从来不曾特意去看过美女出浴,所以这番无意中看到的小桂子出浴在他眼中也还有些动人之处,就压下了对韦小宝冒犯恭亲王的不满,笑道,“你在里面泡了半日,朕才不来洗你的剩水,你快出来吧,朕还有话问你呢。”

对一旁的两个小太监一挥手,“你们赶紧伺候韦都统穿衣出来。”说完自己转身先出去。

韦小宝摸摸脑袋,心想真的就是给我洗个澡啊?这实在是没有必要,我昨晚上才洗干净的。

穿了衣服出来,被领到一间清雅舒适的房中,康熙走到哪儿都带着几本折子,此时逮着空就又批阅起来。

这和韦小宝很早很早之前的工作习惯十分相似,因此立刻得到了表扬,“陛下是个好皇帝,真勤勉!”

康熙放下折子,“你不用一回来就拍马屁,想要日后在朝中伸展手脚,做一番事业一来要靠真本事;二来也要自己心里掂得出轻重,做事要有分寸,慢慢积功累进,不是靠几句好听话就行的。”说到做事要有分寸时神色便严肃起来。

“嗯?陛下这是在说什么?”

“你刚才遇见常宁了?”

“是。”

“你做什么要对常宁无礼?”

韦小宝一愣,心想常宁这小少年也太骄横跋扈,不就是刚才没多理他甩手走了吗,怎么转身就去告状。

常宁其实和韦小宝差不多大,因为身材高壮一圈所以乍一看还要觉得常宁比韦小宝大着两岁,可惜在韦小宝心里他只能算是个小少年。

“是恭亲王挑衅在先,我只是没有搭理他。”

康熙轻轻一敲桌子,“你还有道理了不成!说得这么理直气壮!恭亲王是朕的亲弟弟,身份和你不同,别说只是开两句玩笑,他就算看你不顺眼训斥一顿你也要听着,哪有转身就走的道理?他要是真做过了事后你来告诉朕,朕替你做主,但是不能当面顶撞!朕知道在朝中那些大臣们都逢迎你,连康亲王,索额图也不例外,但你自己心里也要有数才对,不是人人你都可以肆意冒犯的,莫要立了点功劳就连王爷都不放在眼里了,你今儿晚上就老实给朕去恭亲王府上赔罪,下回再敢这样朕定不轻饶!”

韦小宝听着气愤,眨巴眨巴眼睛忽然几步上前,搂住康熙就吻了下去,心想去你的身份不同,常宁那个不过靠着血统受封的王位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身份也高贵着呢!

康熙本来还想再说他两句,刚停顿一下,打算要喝口茶润润嗓子,却觉眼前一花,然后就被人十分亲密的牢牢抱住了,还带着丝水汽的柔软双唇贴了上来,心头一荡,暗道这小无赖,越来越大胆放肆,看朕不高兴了就直接用这种办法。

被灵活的双唇撩拨着,那点不满不一刻就烟消云散,暗道小桂子这办法挺灵。

兴致上来,抬手一使劲将韦小宝拽上炕翻身压了上去,“小桂子,你真厉害,亲得人头都晕了。”

韦小宝按住他的手,“陛下,臣在回来的路上为您做了首诗,念给您听听。”

“啊?”康熙有点转不过弯来,看着他被吻得十分红润的双唇,很有再尝一尝的欲/望,顺口应道,“好啊。”

韦小宝坐起来摆正姿势,开始朗诵,

“……

可叹春光是如此之短,

爱的良辰过得太迅速!

我在荒芜的路上逍遥,

越来越觉得寂寞荒凉;

昏暗的道路,

如果没有了您的热情,

那就会再看不到射出微弱的希望之光。

………

你的爱恋之情无人能比,

温暖着我的心。

………

这颗心对你的仰慕之情。

连上天也不会拒绝。

犹如飞蛾扑向烛火。

又如黑夜追求黎明。

这种相思之情,

早已跳出了人间的苦境!。”

韦小宝抑扬顿挫的念了一大段,趁着康熙分神之际推开他坐远一点,“陛下觉得怎么样?”

“怪,怪异了点。”

“为臣没读过书嘛,做不出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不过这些都是为臣特意为陛下准备的,是臣的一片心意。”

康熙轻轻吁出口气,“算你有心了。”

“臣刚才听明珠说陛下召了他们几人午后议事?”

“不错。”康熙跟着坐起,因享乐而耽误正事绝不是明君所为,今天再跟这小子纠缠下去非得缠到床上去不可,大白天的,他事情还多着呢,本来是抽了这么点空想来问问甘肃的具体局势,还是下次吧。

……

韦小宝阴沉着脸出宫,身上散发出的寒气让前面引路的小太监直搓胳膊,暗道刚才没听见说皇上有不高兴或是训斥人了,怎么韦都统见了圣驾之后脸就拉长成这个样子?怪吓人的!

韦小宝心里气恼夹杂失望,脸色吓人在所难免。

生气就不用说了,康熙说是他的情人,其实看来这身份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人家骨子里还是看他不起,认为他是臣子,下等人,连皇家的兄弟姐妹都不许得罪,否则不问理由,都是他的错。

虽说每个国家的政体制度不同,个人因出身不同,地位也大不一样,康熙不是特意针对他或是特意为难他,但这也太封建了,不文明到了极点!!

让韦小宝的压力陡增,怎样才能在短期内混个亲王成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然每天要看不少人的脸色,这种生活可实在太压抑!

失望的情绪也很强烈,他虽然用法国人的高超吻技压制住了康熙那听起来就很烦人的说教,但是这么激情亲热的动作过后他竟然还是没一点反应,头一次与小皇帝亲热之后身体的热情表现再也没有出现过,这可急死人了,难道那次只是一时的错觉,自己的身体还是不行的?

苦苦思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29、家风不振

韦小宝在气恼失望,对自己怎么只有一晚对康熙有感觉,其余的时候就都不行了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勉勉强强的归咎于后来两次小皇帝的态度都太差,自己的热情被他打击到。

反之康熙的情绪却很好,他若不是一早就定下来今天从早到晚都有事情,晚间还答应了要去皇后宫中,实在是分/身乏术,就一定要把韦小宝留下来。

午后和众大臣议事时还笑微微的,不时能想起两句韦小宝专门为他做的诗,心想小桂子其实有些才气,做出来的诗句都发自肺腑,饱含真情,就是没有从小读书培养,用词什么的都太过粗陋直白了,下回他再进宫就把他那首诗录出来,免得过段时间他自己也忘记了,遗失了可惜。

抽空嘱咐刘进忠道,“过两日韦都统再进宫时你提醒朕把他新做的一首诗录下来。”

刘进忠口上答应了,心中不解:韦都统还会作诗?!!

那一厢的韦小宝只觉得他这天不走运之极,气哼哼的刚踏进家门就迎来了从天而降的一把大扫帚,幸亏身手灵活,反应敏捷,在扫帚马上就要拍上头顶的刹那猛然往旁边一跳,躲了开去。

站稳之后就见建宁公主双手握着一把硕大的扫帚,横眉怒目的站在面前,“你这死太监,昨日回来到现在,就只看了三个孩儿几眼,怎不知道去看看我,把我忘在脑后了是吧!看我不打死你!”说罢轮着扫帚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