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同人主角穿回原著上一章:第 4 章
  • 当同人主角穿回原著下一章:第 6 章

易希辰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是下一刻,他想到长孙子钧最近那些古怪的想法,瞬间他觉得被感动的自己太嫩了。

“子钧。”

“嗯?”

“你对我好,我都记在心里,我也很欢喜。”

“不用……”

“但是你死心吧,不管你多好我都不会给你生孩子的。”

“……哼,我才没有这么想……哼……”

“喂喂喂你说着没有这么想但露出这么失落的表情是什么意思啊!说了一百遍我不会生孩子啊!有本事你生一个我看看!”

“……”

当天晚上,易希辰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深埋在记忆中的往事。

父亲和母亲在赤红的火焰中燃烧着,噼里啪啦,皮肉糊了的焦味刺激着他的神经,让他不住反胃,几乎把胃里的东西全都吐出来。

他的身体很痛,似乎每一寸骨骼都被人打碎。火的力量在他体内灼烧,剧痛,但支撑着他清醒地活下去。他试图向燃烧的尸体移动,他爬了很久很久,几米的距离却像爬了几年那么遥远。

终于他的手指很快就要碰到赤红的火焰了,他想拍熄熊熊的烈火,或是把火引到自己身上来,能为父母分担一些痛苦。但就在他快要成功的时候,一双有力的胳膊从后面把他抱了起来。

“孩子,不能碰!”

他已经碰到了。那是什么火?灼烧在身上并不痛,却拥有融化生灵的力量。只是指尖那轻轻的一点,他的神智就模糊了,如果不是身后的人及时将他抱走,他就会安祥地睡去。永远地睡去。

他清醒过来,看见自己食指的指尖上留下了一个鲜红的印记。然后他回头,看到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眉目算不上和善,但眼神清明,拥有让人信赖的力量。

“你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山羊胡说,“孩子,我叫药不毒,是你父母的故人。我带你走,以后我就是你的师父。”

时光如白驹过隙,他转眼就从孩子成长为了少年。

“你在这里等我。”他叮嘱那个看起来有些不高兴的少年,“如果师父回来了,你想办法帮我拖住他,我找到草药就马上出来。”

“哦。”

他溜进药不毒的药庐,看起来只有方寸之大的花园,穿过一道变幻法门,里面竟是一片广袤无际的药田。他新研制了一些有趣的玩意儿,却找不到需要的草药,只好到师父的药田里来偷。然而药田比他想得还要大,四下里都寻不到他想要的那一株草。

眼见时间已经花去许多,他想着长孙子钧一定等急了,找不到也只好先出去。然而一回头,药不毒就吹胡瞪眼地站在他身后。

“臭小子,我看你是活腻了!”

作为偷闯药田的惩罚,药不毒罚他面壁七天七夜,而且不必出去,在这药田的南面有一汪清泉,他就跪在清泉的边上受罚。透过泉水,他还能够看到变幻法门外的世界。

长孙子钧并不知道药不毒不须走正门也能回到药田,也不知道自己的同伙已经被抓了个正着,所以还在那里守着。

他跪了七天,长孙子钧就在外面守了七天。

第一天他心想子钧真够义气,这么久了还不走;第三天他心想子钧也太傻了,自己一直不出去,必定是被抓了,他怎么还不回去,不怕被抓到与自己一同受罚么?第五天,他看不下去了,求药不毒让长孙子钧先回去休息,哪怕自己多跪几天也可以。药不毒没有同意。

第七天,他终于领完了罚,揉着膝盖站起来,药不毒出现在他身边。望着清泉映出的那个木头人一般的家伙,药不毒若有所思地说:“你找到了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

他跌跌撞撞跑到药庐外,看见还站在那里的长孙子钧,扑上去照着他肩膀就是一拳,笑得龇牙咧嘴的:“笨蛋,你知不知道我被师父抓了,罚跪了七天啊?”

“猜到了。”

“那你为什么不走?”

“我是从犯。师父罚你,就是罚我。”

“自作聪明!”话是这么说,他却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了,“哎,那师父罚我跪一年,你就等一年啊?”

“嗯。”

“那一百年呢?”

“等吧。”

“一千年一万年你也等吗?你就不怕站成一块石头啊?”

“那你也跪成木头了。”

“哈哈哈哈,这话我怎么那么爱听呢!放心,你够兄弟,我也讲义气,以后不管你犯了啥错,我也都陪你!”

作者有话要说:存稿还没写到那一步,但我脑补了一下两人H的画面,感觉很有趣→_→“哼!才没有很舒服呢,哼!”

“哼!一点都不爽!哼!”

“哼!你根本就不紧,哼!”

“哼!我才不会马上要射呢,哼!”

“哼……”

第十二章 内讧

转眼就到了比剑大会。

按照惯例,比剑大会先由四大内阁各选出五名最强的弟子,这二十名弟子抽签两两比试,最终决出名次。排名越高,就可获得越多的仙材作为奖励,甚至有可能得到掌门亲传剑诀。天剑门千年来共出过七名元丹修为以上的大能,包括当今掌门玉英真人在内,这七位大能都曾在当年的比剑大会上拔得头筹。

因此,比剑大会对于天剑门的百多名弟子而言,比剑大会可谓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事,若能在比剑大会上取得一个好名次,且不说那些仙材的奖励,还能在整个修真界崭露头角。

由于天剑门规定十六岁以上的弟子才有资格参加比剑大会,所以对于长孙子钧、易希辰这样年轻的弟子而言,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比剑大会,更加重视。

每阁的内部选拔进行得很快,虽然在几十上百名弟子中只能选出五名最优胜者,但各阁弟子平日一起修行、一起参加各种试炼,谁强谁弱长老和弟子自己心里都清楚,所以实际上参加竞争的并不是全阁弟子,而是由长老先指定十名强者,这十人比试过后留下最强的五人代表本阁参加比剑大会。

只用两天的时间,每阁长老就选出了自己名下参加大会的五名弟子,并在午后将五人名单送至神农殿,由掌门确认。

毫无疑问,长孙子钧和易希辰都在药阁的头五人名单之中。药不毒把名单送进神农殿,他们就在神农殿外等着。按照往年的规矩,玉英真人确认名单之后被选出的弟子们就要抽签决定明日比试的对手了。

午时之后,易希辰和长孙子钧便出发去神农殿。他们已经准备多日,剑也强化了,衣服也换了新的。长孙子钧倒是很淡定,在他的记忆中,比剑大会算不得什么,更大的场面他都已见识过了。可对于易希辰而言,这是他参加的最大一次比试,因此他一直保持着亢奋的状态。

“子钧,你说其他三阁选的会是哪些人?陆师兄应当有名在册。”

“炼剑阁,陆子爻、肖魁、王青桥、晋城、越小柔;守剑阁,公孙笛、卞良、夏芳树、秋馗、黄天柏;修剑阁,石西、武末、赵唐、赵清、杨千寿。”

易希辰随口一问,只是想听听长孙子钧觉得其他三阁的弟子有哪些比较厉害,没想到长孙子钧直接就把另外十五人的名字报了出来,不由十分惊讶。

比剑大会,对所有年轻弟子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和其他内阁的弟子比试。在此之前,他们对其他内阁的弟子几乎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能,或偶有接触,就像所有弟子都知道长孙子钧是天灵根,但他究竟有多厉害,没交过手谁也不清楚,所以炼剑阁的弟子们才敢因为他是药阁弟子就轻易挑衅他。

易希辰道:“你难道已看过名单了?”

长孙子钧摇头。因为他多了八年的记忆,比剑大会他是参加过的,所以有些印象。不过这些记忆也很可能只是他的妄想罢了。

易希辰看他脸色,便已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倒也没说什么。

很快,他们就到了神农殿。

在神农殿纪年表的下面,二十人的名单已经贴出来了。所有被选中的弟子都在殿外候着,等待接下来的抽签。

两人先去看那名单。炼剑阁:陆子爻、肖魁、王青桥、晋城、越小柔……

易希辰一惊,回头看了眼长孙子钧,长孙子钧也是一脸若有所思。

易希辰立刻再往下看,守剑阁……修剑阁……另外三阁的十五人名字竟与长孙子钧方才所言分毫不差!

易希辰只觉不可思议,长孙子钧的心情却非常复杂。

当真假分明的时候,并不难分辨。然而真与假糅杂在一起,便是世上最聪慧之人,亦难泾渭分明。金蛋打银鹅所写的是大致按照原著走向发展的同人,长孙子钧回忆前事,有些事荒诞可笑,有些事却理所当然,他很难相信一切都是假的,但事实也清楚地昭示不可能一切皆真。

在还没看到名单的时候,长孙子钧既希望现实能与记忆重合,这样他就不算太过荒诞;却又希望现实能与记忆继续背道相驰,既然错了就索性全盘否定,重头再来,亦真亦假叫人太过纠结。所以现在他发现名单对上以后,心里也是既高兴又懊恼。

“你们欺人太甚!”

“可笑,我们所求无非是个公道,何来欺人一说?”

长孙子钧与易希辰沉浸于名单相符的诧异之中,并未注意到弟子们的情况。听到众人起了争执,他们回头看去,在发现在场等候的弟子竟不止名单上的二十人。

不同内阁弟子的弟子服制式不同,因此易希辰虽不完全认得他们,只看道袍,就发现他们药阁和修剑阁都只来了名单五人,而炼剑阁与守剑阁分别来了十人与八人。

长孙子钧与易希辰对视一眼,先将名单的事搁下,走了过去。

“陆师兄,发生何事?你们炼剑阁为何来了这么多人?”易希辰问道。

陆子爻一脸愧疚,连声叹气:“这……我实在难以启齿。”

只见坪地上药阁与修剑阁的弟子站在一边,炼剑阁与守剑阁的弟子站在一边,双方剑拔弩张,相持不下。炼剑阁、守剑阁的弟子原本修为就高,来的弟子又多,对峙之下,他们明显占了气势的上风,已有药阁的弟子忍不住哭了起来。

长孙子钧与易希辰听了片刻他们的争执之词,加上陆子爻的解释,便明白了眼下的状况。原来四位长老按照往年的惯例选出本阁最强的五名弟子后,炼剑阁与守剑阁的弟子认为四大阁名额平均并不公平,炼剑阁与守剑阁的弟子更加出色,应当增加名额,或是削减修剑阁与药阁的名额。

要知道只要有资格参加比剑大会,就相当于被承认为天剑门实力最强的二十名弟子了,即使接下来每一场都输,只得第二十名,也能获得不少灵石和仙材的奖励。所以这二十个名额弥足珍贵。对于自恃为天之骄子的炼剑阁弟子而言,被与药阁弟子一视同仁这种事简直无法容忍。

双方正吵得激烈,几名长者从神农殿走出来,有人叫道:“掌门来了!”

众弟子连忙退后,向掌门与四大长老行礼,长孙子钧与易希辰也回到了药阁的队伍里。

天剑门的掌门玉英真人,长着一张国字脸,两道紧凑的粗眉,是个严肃又固执的人。他并不收弟子,心醉于剑道,平时只顾自己修炼,只有当门派中出了大事时,他才出来主持局面。今日之事是由两大阁的弟子发起,而炼剑阁的长老裘剑与守剑阁的长老林真偏袒自己的弟子也好,传达弟子的心声也好,至少他们的做法并不是压下此事,而是纵容弟子来到神农殿外造势,并将情况汇报给了玉英真人。

玉英真人目光炯炯,扫视站在练剑坪上的一众弟子:“事情我已听说,陆子爻,公孙笛,你们认为我天剑门对于比剑大会的规定不合理?”他点了炼剑阁与守剑阁的两位大弟子,便是要他们代表众弟子的意见。

陆子爻神色为难,并不吭声。虽然他也承认炼剑阁的弟子实力毫无疑问强过其他三大阁,但规矩就是规矩,有其道理,如何能够肆意更改?

公孙笛却立场坚定:“是,掌门,我们认为此事不公,希望掌门做主,更改规定。”

已经哭红了眼的药阁弟子孙小黔拉了拉易希辰的袖子,求助道:“易师兄,怎么办啊?”

在药阁,修为最深厚的无疑是长孙子钧,但他并不是喜欢与人争执之人。而最能说会道的人是易希辰,药阁可怜的弟子们只能寄希望于易希辰能为他们扳回一城。

易希辰却冷笑了一声。玉英真人的语气听起来向是对闹事的弟子们兴师问罪,可他出现在这里,立场就已经很明显。假如他当真认为门规不可更改,那他在神农殿内驳回几位长老,让他们自行去教训弟子便可。而他亲自出来问话,就说明更改规定并非不容置喙。

药不毒最是护短,他上前一步,赤急白脸地骂道:“公孙笛,你!”

玉英真人却抬手制止了他:“几位长老不必再争,方才在殿内你们各自陈词我已听过,如今我想听听弟子们的说法。”

此话一出,更加鼓舞了气势汹汹的炼剑阁与守剑阁弟子。陆子爻虽不发声,肖魁等人却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

肖魁恶狠狠地蹬了眼长孙子钧与易希辰,上前一步道:“禀掌门,比剑大会的规定早已陈旧,由四大阁各选五名弟子,选出来的二十人代表的是我们天剑门弟子中最强的二十人,可四大阁实力不同,选人如何能均分?”

“肖师弟说得对。”守剑阁的卞良道,“获得参加比剑大会的资格,就已是一项殊荣,代表的已经不是四大阁,而是我们整个天剑门。来日若我们天剑门与其他门派比剑论道,让其他门派以为我天剑门前二十人也不过如此,岂不是有辱我天剑门的名声!”

两大阁的弟子纷纷复议。

而修剑阁与药阁的弟子们只能翻来覆去地说规矩便是如此,比起肖魁等人动辄上升到门派荣誉一事,显然已不大能站得住阵脚。

这件事在长孙子钧的印象里并没有发生过。同人作者对于原作剧情有所取舍,凡是对推动主CP感情无用的剧情全都被删减了。眼下他看着那十几名弟子趾高气昂的模样,心中冷笑一声,便待拔剑——狂霸酷帅拽的长孙子钧专治各种不服,既然要谈实力,那便拿实力说话。无论陆子爻还是公孙笛,他全不放在眼里。

这时,易希辰按住了他的手。长孙子钧不解侧目,易希辰对他摇了摇头。

长孙子钧的实力,易希辰最清楚,他相信长孙子钧在比剑大会中夺魁也绝非难事,但此时关系到整个药阁,由长孙子钧出面并不合适。

于是易希辰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笑眯眯道:“敢问诸位师兄,既然诸位师兄认为规矩不合理,那当年凤莲小祖立下这样的规定,并沿用千年,是何依据?”

第十三章 比剑大会的历史

关于比剑大会的选拔规定和全部流程,都是在千年前天剑门创立之初,凤莲小祖所制定的。

天剑门无疑是个剑修门派,但作为一个能在修真界立足的门派,它必须五脏俱全。炼剑阁修的剑诀专注强攻,守剑阁侧重防守,修剑阁更擅长阵法,而药阁则削弱了剑法,并重炼丹与机关之术。早年间修真门派之间常常发生争斗,魔域与鬼界更是经常来犯,想要守住门派,抵御外敌,光靠强攻是不可取的,必须攻守兼备,各有分工。因此早年间四大阁地位相当。

然而如今,修真大陆灵气增强,魔域鬼界不敢轻易来犯,各门派相互论道,战事减少。因此天剑门越来越讲究个人修为,修剑阁与药阁渐渐衰微。

尤其是玉英真人接管掌门一位之后,他作为一个剑痴,认为剑的强弱才是根本,更加忽视修剑阁与药阁,致使四大阁的差距越来越大,同门弟子相争的事情层出不穷。

肖魁前不久才在易希辰手里吃了大亏,立刻站出来与他争锋相对:“易希辰,你可别扯什么小祖!”

话还没说完,一道凌厉的目光刺的他一哆嗦。——瞪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炼剑阁的长老裘剑。他听自己的弟子竟敢对小祖出言不敬,自然盛怒。

肖魁缩了缩脖子,忙出言补救:“小祖自然英明,只是如今的天下又岂是当年的天下。世事变幻无常,药阁和修剑阁早已不复当年荣光。顺应时事,才是门派立足之根本。”

易希辰不慌不忙:“肖师兄的意思是,我们修剑阁与药阁的弟子不如当年?”

“当然不如!当年修剑阁的七星阵法能够困住魔神烛九阴,当年药阁能够洗练魔神丹元,如今呢?”

肖魁此言并非无中生有,现在修剑阁与药阁确实衰微,然而这并非两阁之过。因掌门的不重视,资质高的弟子都被炼剑阁与守剑阁抢走,剩下的弟子原本就资质不如人。再者当初天剑门最好的剑给了修剑阁,最有灵气的山头给药阁弟子,可现在,修剑阁与药阁的分例越来越少,式微也是在所难免。

易希辰反唇相讥:“那当年炼剑阁的华雅前辈能以一人之力抗衡黑煞天魔,肖师兄可有这份实力?炼剑阁是否也已不如当年?”

“你!”肖魁气得直瞪眼。

华雅真人如今已是大能,他本就是和长孙子钧一样的天灵根,放眼整个天剑门千年历史,华雅真人的实力大概也只仅次于凤莲小祖。别说肖魁,就算是陆子爻,就算是掌门玉英真人,都远不及华雅真人,敢和他相提并论,简直贻笑大方。可肖魁举的例子也是极端,所以易希辰这番话还真能占上理去。

长孙子钧:“呵呵。”

这种实力嘲讽气得肖魁头脑发热,一时间舌头又开始打结。他一急就说不出话,王青桥等人忙把他拉回去了。

守剑阁的大弟子公孙笛道:“千年以来,修真界发生了不少事,我天剑门也有许多变化,相信易师弟不会不承认。比剑大会的规定,确实是当年小祖定下的,不过最初比剑大会只是对弟子们的试炼,并无许多仙材作为奖励。而如今,在比剑大会中胜出的弟子就代表了我天剑门的实力,来日参加天下论道大会和伐魔大战,只有在比剑大会上取得前五的弟子才有资格参与。既然规矩已经变了,为何不可朝着更合理的方向更改?”

玉英真人点头,表示对他这番话的认可。

其实天剑门并无明文规定在比剑大会中取得名次者才可如何如何,然而经过千年,很多事情都已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在天剑门,比剑大会就是最大的内部选拔,那么比剑大会选出的就是强者,只有强者才可以获得更多机会,这也是天理。

炼剑阁的弟子赵翔道:“掌门,纵观往年比剑大会,已有连续十届大会中,前五名被炼剑阁和守剑阁弟子包揽,而近百年来,药阁弟子从未取得过前十。此事足以说明,比剑大会的前期选拔存在弊端。”

其实赵翔才是比肖魁和公孙笛更急的人。他在炼剑阁内排名第七,此番二十人名单上根本没有他,假如规矩不更改,他就连进入比剑大会的资格都没有。但他自恃以他的能力,排入全山弟子前二十名并不成问题。

药阁的孙小黔急得又要哭了。

如果真的靠实力选出二十名参赛者,恐怕也只有天灵根的长孙子钧能为药阁占得一席之地,其他名额都要被炼剑阁和守剑阁抢去了。他们药阁的弟子参加大会,也不求在修真界出人头地了,只是那些灵石与仙材的奖励,若错过了,以后也再难获得。

易希辰道:“赵师兄的意思是,我们药阁和修剑阁的实力不如炼剑阁与守剑阁?”

赵翔嗤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肖魁这会儿气平顺多了,又开始蹦跶:“难道易师弟不认为是这样?你们药阁连一个伪灵根都能选入前五。我们天剑门前二十出了个伪灵根,传出去简直笑话!”

这简直是当面戳人心肝。天资的不足一直是易希辰心里的痛,此时他也不由皱了下眉头。

药不毒见自己的弟子被人欺负,暴跳如雷:“肖魁!你算什么东西,我药不毒选出的弟子,轮得到你指手画脚!我这药阁的长老之位,是不是该让给你了!”

肖魁毕竟不敢跟一阁长老对峙,只得讪讪道:“弟子不敢。”

易希辰道:“敢问各位师兄,修剑阁与药阁的弟子,哪一个实力更弱?”

其实若搁在往常,修剑阁的弟子被另外两阁看不起,同时他们也看不起药阁。但现在他们被迫与药阁站在同一阵线,是因为真按实力选拔,不光药阁的名额要大大受损,修剑阁的名额也会减少许多。

“当然是药阁!”

“那么炼剑阁与守剑阁孰强?”

现在炼剑阁与守剑阁同一阵线,十几个弟子互相看着都不说话,怕中了他的离间计。

易希辰于是自己道:“应当是炼剑阁稍胜一筹吧,诸位师兄认为呢?”

炼剑阁的弟子深以为然,守剑阁的弟子也不敢反驳。

“好。”易希辰道,“眼下诸位师兄对比剑大会的规定有异议,就是认为弱者鸠占鹊巢,那就让我们药阁与你们炼剑阁派人比试一番,看看究竟孰强孰弱。这样的方法诸位师兄可还认可?”

肖魁忙道:“你们要是派出长孙子钧,岂不还是不公!”

长孙子钧冷笑道:“难道我不是药阁弟子?”

公孙笛虽然不清楚长孙子钧到底有多厉害,但长孙子钧天灵根的事实摆在眼前,他也认为不妥:“长孙师弟并不能代表药阁的实力。”

“不派长孙子钧。”易希辰道,“现在争得并非最强者,而是弱于不弱。那么就派出你们炼剑阁排名第五的的弟子和我们药阁排名第五的弟子,假若我们胜了,说明诸位师兄认为药阁不如炼剑阁乃是无稽之谈。倘若我们输了,或许门规确有疏漏之处,可以再议。”

炼剑阁的长老裘剑发声道:“可行。”

守剑阁长老林真亦连忙应声:“希辰此言确是可行之道。再相持下去,难免耽误了比剑大会的日程,不如就照着他说的做吧。”

别说第五比第五,就是第五比第十,他们也胸有成竹。易希辰提出的这个建议,简直是在为炼剑阁和守剑阁谋利。

修剑阁的长老万金忧心忡忡,着急的瞪着易希辰。就连药不毒也揪着自己的山羊胡子,不知自己的爱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刚才肖师兄也说了,我一个伪灵根都被选入药阁前五,可见我天资低微,药阁第五就是我。那炼剑阁哪位师兄与我一较高下?”

其实易希辰虽然天资不高,但他修行勤勉,在药阁中是仅次于长孙子钧的第二名。只是因为先前没有交过手,此事除了药阁弟子其他人并不清楚,也就不会提出质疑。

既然已经说了要比试,虽然肖魁摩拳擦掌恨不得亲自出马给易希辰点颜色看,但炼剑阁这点尊严也是有的,不至于以强比弱欺负人。裘剑道:“我炼剑阁排名第五的弟子是王青桥。”

王青桥立刻出列,器宇轩昂地握住自己的宝剑:“就由我来领教易师弟的高招。”

易希辰不慌不忙:“不急,我们先把规则说好。倘若我输了,比剑大会的规则可再议,倘若我赢了呢?”

王青桥不敢做这个主,将目光投向长老们。

玉英真人奇道:“你若赢了,自然大会照常举行。”

“这不公平。”易希辰道,“大会本就该照常举行,这几位师兄闹事,才又横生事端。我若赢了,就说明我们药阁弟子并非不如其他几阁的师兄,希望掌门也能酌情考虑平日分给我们的分例是否应当修改。”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第十四章 双修

从天剑门创立之初,四大阁的弟子得到的分例就是不同的,但并非谁多谁少,而是各有侧重。灵石与强化的仙材更多的被分给炼剑阁与守剑阁,而其他属性与机巧的仙材则更多分给修剑阁与药阁,只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东西被两大强阁分去,药阁的弟子各个都成了穷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