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帝看了一眼,也觉得自己是否有些亏待了他,“李德忠。”

“老奴这就去。”李德忠笑呵呵的应下来。

其实他们坐的本就近,只是下面歌舞升平,若是压低声音了,旁边自然听不到,没有故意压低声音,就能听得几分。

萧玉祚咽下口中的东西,“是玺儿没注意到,慕容熙你饿不饿?”

“微臣不

饿。”慕容熙有些脸红,他就算再怎么老成也还是个孩子,“伺候太子是微臣的本分。”

太子伴读也是有品级的,虽然有些低,但是有俸禄大小也是个官,所以慕容熙可以自称微臣。

“都是孩子,不用如此。”宣和帝笑道,“你很好,有你陪着玺儿,朕很放心。”

慕容熙跪在地上朝着宣和帝行礼道,“微臣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起来吧。”宣和帝摆摆手,“说了今日不需多礼,庆祝达奚郡王来朝。”说着冲着达奚郡王举了下酒杯,达奚郡王行了颔首礼后,才举了酒杯喝下。

“也谢谢公主。”慕容熙起身说道。

“不用的。”萧元敏笑道,“父皇,既然慕容熙把弟弟照顾的那么好,你不能只表扬一句没有赏赐啊。”

“哦?”宣和帝扭头看着女儿,笑着问道,“那玄玄说怎么办?”

“唔。”萧元敏看了看宣和帝桌上的菜色,“这个鹿筋弟弟喜欢,那个芙蓉糕玄玄喜欢,二哥喜欢虾仁鸡皮汤,四个喜欢鸡油卷,二妹喜欢枣泥山药糕,桂花鱼赏给慕容熙吧。”

除了与外人说话,萧元敏才会称呼几个哥哥为皇兄,平时候都是几哥几哥的叫,更显亲近。

“那父皇吃什么?”瞧着女儿转眼间把自己桌上的菜都分了出去,宣和帝倒是没有生气,只觉得女儿果然是个好的,把几个兄弟姐妹喜欢的口味记得一清二楚。

“父皇最喜欢的玄玄都没有分出去。”萧元敏笑着说道,“父皇不能冤枉玄玄。”

宣和帝刚刚没注意,此时一看确实如此,笑着摇摇头,“李德忠还不照公主的吩咐去办。”

李德忠笑呵呵的行礼后,就带着宫女把萧元敏刚刚说的分了下去。

几个人都起身行礼后,才重新坐下,四皇子笑道,“没白疼妹妹。”

二皇子也笑眯眯的夹了筷子吃下后,“嗯,妹妹其实为兄还喜欢吃那炸鹌鹑。”

萧清容低着头,掩去脸上的愤恨,有什么了不起,若是她……定能做的更好。

达奚郡王开口道,“臣不及陛下,陛下的儿女都是顶顶好的。”

“哈哈,你的儿子们也很好。”宣和帝心中得意,他最喜欢女儿之间关系亲近了。

达奚郡王摇摇头看了三个儿子一眼,“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臣的口味,比不上啊。”

那三个人赶紧起身跪下。

“儿子总没有女儿贴心的。”宣和帝开口道。

“女儿更不及。”达奚郡王摇摇头,坐了下去,瞪了儿

子的眼神像是要打几下。

萧元敏抿唇轻笑开口道,“说不得是达奚郡王的三个儿子生性内敛,不若昌平一般不够沉稳,他们的关心只是达奚郡王还没发现。”

这算是给了台阶给众人。

“公主说的是。”达奚郡王并不是不知趣的人,“臣回去定要拉着他们好好说道说道。”

朝中大臣也开始说家中儿孙如何不争气,倒都是一肚子苦水往外倒。

“姐姐,玺儿也知道父皇和姐姐喜欢吃什么。”萧玉祚奶声奶气地说道。

“玺儿是好孩子。”萧元敏笑道。

萧玉祚一本正经地点头,“嗯……姐姐也是好孩子。”

“哈哈。”宣和帝看着一双可爱的儿子笑出声来。

整个麟德殿都是欢声笑语,就剩下慕容熙看着那盘桂花鱼,他从来都不吃鱼,吃了过几个时辰就该上吐下泻发热了,只是这是宣和帝的恩赐,不吃……不行。

一时间他到底不知该感谢昌平长公主好了,还是该怨恨好。

毕竟只有他一个外人得了宣和帝赐菜,这是天大的荣耀,不仅对他更是对慕容家都是好事,表示他家圣宠不衰。

手抖了抖,终于还是动了筷子把鱼肉夹了下来,放在小碟子内去刺,然后一口咽下,又夹了几筷子别的菜吃下去咽下口中腥味。

真是受罪啊……

晚上慕容府,慕容熙病怏怏地躺在床上,满头冷汗偏偏脸红扑扑的,声音也是虚弱,“扶我起来……”

伺候的小厮赶紧上前,给慕容熙搀扶起来,不用吩咐就直接半架着他往外间屏风后面走去。

慕容照看着孙子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心疼,“药还没熬好,让他们动作快点,你说说你……自找罪受吧。”总不能说宣和帝和昌平公主的坏话,慕容照憋了半天才说了这么一句出来。

慕容熙黑润的眼睛看了一眼自己祖父,又躺回床上了。

23第二十三章

萧元敏可不知慕容熙因为吃了鱼肉而受罪,因为宣和帝特让所有人休息了三日,二皇子萧成轩这三日倒是要带着达奚郡王的三个儿子转京城。

“六弟弟真可爱。”萧玉祚趴在摇车旁,用手指轻轻碰了碰萧成霖的脸,“六弟弟,我是你五哥哦。”

萧元敏宁妃坐在一起,“多亏了娘娘脾气好,要不是像弟弟这样天天来打扰的,人家早烦了。”

“太子与公主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宁妃因为坐月子胖了些,但是不显难看,“成霖也高兴的很。”

宁妃用小锤子又敲碎了核桃,一点点把核桃仁剥了出来,放到面前的小盘子里,“这太子与公主来了,这宁照殿才算有人陪我说说话。”

“六弟弟太小了。”萧元敏下了榻,跑到床车旁,“是不是,等六弟弟长大了就会陪母妃说话了。”

“是的。”萧玉祚帮着回答,然后看向宁妃一本正经说道,“宁妃娘娘,我小时候也不会陪姐姐说话,等长大了才会的,六弟弟一定也是这样。”

宁妃放下锤子,用帕子捂着嘴笑个不停,太子和长公主本就长得好,这小大人的样子格外可爱。

萧玉祚有些不解地看了宁妃娘娘又看了看跟着笑了起来的姐姐,鼓了鼓腮棒子,决定不理他们了,就又去逗弟弟了。

宁妃剥了一盘的核桃仁,才净了手,笑道,“太子、长公主过来吃核桃仁,小孩子就应该吃点这个好。”

“好。”萧元敏和萧玉祚一口应下后,由着嬷嬷给两人净手才捏了慢慢吃起来。

宁妃见两人吃的开心,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其实别的吃食她还真不敢给太子与长公主用,要知道自从搬进宁照殿,身边又有了儿子后,她更是事事小心。

核桃皮本就是硬的,自己又是当着太子与公主面亲自剥的,这不仅仅是心意上的,更是为了安全,到时候就算出点什么事情,自己也能说得清楚。

只要宣和帝不糊涂,就赖不到自己身上。

“其实这些玩意,裹上一层糖,吃起来味道会更好些。”宁妃笑道,“太子和长公主回去了可以让宫人做来试试。”

“好。”萧元敏又吃下一个核桃仁,笑着应了下来。

萧玉祚也点点头,心理倒是算计了起来,宁妃和朱嫔这两个人,他知道姐姐让自己亲近六弟弟的意思,是为了给自己以后拉帮手,而每次来宁妃都是亲自剥些东西给他们吃。

虽不是什么稀罕的,但是看着宁妃坐在那里静静忙碌

的样子,总让萧玉祚觉得,要是母后还活着,也是如此吧。

而朱嫔倒是时不时送些稀罕物给自己,赵嬷嬷检查后就会把东西让自己选着玩,开始的时候还挺新鲜,可是渐渐的觉得就是那回事了。

毕竟宣和帝宠的很,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他们,那些洋玩意也不少,姐姐也会送东西,还有外祖父家……现在里面穿的内衫,就是舅母亲手缝制的,想到这些,萧玉祚又笑了起来。

这么一想,还是外祖父与宁妃这边好些,朱嫔不过是借自己引起父皇的注意罢了。

明白后,萧玉祚对朱嫔那丁点好感消失无踪,倒是对没见过面的外祖父家与宁妃多了点亲近之意。

“等六弟弟长大了,我带六弟弟一起看书一起玩。”萧玉祚笑呵呵地说道。

宁妃手顿了一下,萧元敏像是没注意到这些一样,也没接话。

许久,宁妃才说道,“那就劳烦太子了,我把成霖交给太子了。”

此话一出,萧元敏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不少,“宁妃娘娘放心,弟弟最是懂事,定会照顾好六弟弟,不让你失望的。”

其实萧玉祚那句话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刚刚觉得宁妃好,所以才说的,而宁妃话里的意思是以后会帮着太子与长公主,更会让自己的儿子跟在太子身后,成为太子党。

宁妃是聪慧的,自然明白长公主带着太子时不时来看儿子的意思,只是他们没提,自己也没提,毕竟这是一种冒险。

如今提到明面上,太子可能不懂,可是长公主一定是知道的,若是自己拒绝了……再说这段日子,她也细细观察了,太子虽没有长公主早慧,却是个能容人,听得进去劝知道上进的,而长公主年岁不大,却不可小瞧,更是个会算计的。

有这么一个姐姐帮着太子谋算,再加上宣和帝的喜欢,跟着他们也不是难事。

最重要的,太子与长公主如今正是需要扶持,自己此时帮了,以后太子登基,儿子长大也会有个好前程。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孰轻孰重都能看得出。

而萧元敏心知,她和弟弟并没有外面看起来这么风光,她需要盟友,也可以说是帮手。

若是宁妃一直不松口,她也无可奈何。

“他们又去看小六了?”宣和帝放下手中的毛笔,端着菊花茶喝了一口,这菊花茶还是萧元敏当初送来的,说是问过太医,喝了对身体好。

“是。”李德忠笑道,“宁妃娘娘亲手砸了核桃,给太子与长公主吃,说是这个多吃对他们身

体好。”

“宁妃倒是个有心的。”宣和帝沉默了一下,妃子每个月吃食都是有份例的,自从小六出生后,儿子女儿没少去,怕是好东西吃了不少,“宁妃生六皇子有功,以后她的份例提一提。”

其实再提就是贵妃例了,只是李德忠并没有提醒。

“林贵妃这段时日走在做什么?”宣和帝不希望林贵妃她们有目的的去接近玄玄和玺儿,可是要是忽视了他们更不行。

李德忠收了笑容开口道,“贵妃娘娘前日又招了其母进宫。”

宣和帝眼睛一眯,冷笑道,“真是林家的好女儿。”

这话一出,李德忠就知道,这林贵妃怕是要不好过了,要知道林贵妃可是贵妃,可是宣和帝却说她是林家的好女儿,这不是打脸吗。

“还有别的吗?”

“朱家最近也给皇太后请安。”李德忠恭声说道,“朱嫔送了不少珍玩给太子殿下。”

“姚家呢?”宣和帝微微垂眸,问道,“有何举动?”

“姚大人的夫人亲手缝制了几件衣服通过姚大人送与太子、长公主,姚大人直接把东西交给了李嬷嬷和唐嬷嬷。”李德忠开口道,“还有一些民间新奇的玩意。”

“民间新奇的玩意?”宣和帝多了几分兴致。

“风车,竹编的动物……”

宣和帝点了点头,“其他呢?”

“慕容伴读……”李德忠的声音里多了几分笑意,“他自小不敢吃鱼,如今还在府里病着呢。”

宣和帝愣了一下,才想起来那盘桂花鱼,哭笑不得,“这事弄的,玄玄知道了怕是要伤心了。”

毕竟女儿最喜欢吃鱼,想了一下说道,“和玄玄说一声慕容熙生病的事情,不要提是因为吃鱼。”

“奴才明白。”

这也是敲打慕容家,告诉慕容家他们的事情,宣和帝都知道,怕是慕容家要被重用了……九门提督这个位置,就不好说了。

萧元敏皱着眉头,“怎么忽然病了?是不是他身体不好?”

“奴婢这倒是没听说,不如等姚大人来了,问上一问?”唐嬷嬷放下手中的绣件,也有些担心。

萧元敏抿了抿唇,“身体不好会不会传染?”

“这倒不会。”唐嬷嬷这点可以肯定。

“也是,要不父皇不会选他当伴读。”说完,萧元敏有些不满了,“听说他祖父还是武将呢,身子怎么这么差,真是弱了慕容老将军的威名。”

唐嬷嬷不敢开口了,这话她怎么接都不对。

“不过,倒是个……”是个什么,萧元敏没有说,只是她心里知道,那个人做事稳妥,有他在弟弟身边,再好不过了。

“唐嬷嬷,去备些东西,以弟弟……”刚说完就觉得不对了,想到当初郑嬷嬷劝自己的,“你去与弟弟身边的赵嬷嬷说一声,再备一些东西给赵嬷嬷,好让她送人。”

“是。”

郑嬷嬷见公主做的虽不是万分稳妥,倒是很符合她的年岁,也就没有吭声,只是心中思量,为何宣和帝不直接让太子知道,而是让人告诉公主。

“公主,你年岁也渐渐大了,送男子东西,倒是容易惹人误会。”郑嬷嬷这是提醒,也可以说是有备无患。

萧元敏一听,眼睛睁了一下,许久才点了下头,“我明白了。”

“唐嬷嬷麻烦你了。”

“老奴这就去。”唐嬷嬷行礼后就要退下。

“等下。”萧元敏忽然想到了,“那日我见他吃鱼倒是吃的很快,怕是喜欢,小厨房不是刚得了几条吗,一并送去,让他把身体养好一点,以后跟在弟弟身边也好。”

“是。”

得知送礼的事情,宣和帝只是点了点头,过了近一个月,才在用饭后,问忽然问道,“玄玄最近怎么不去看弟弟?”

萧元敏脸一红,看了父皇一眼,“玄玄已经长大了,弟弟那有外人……”

宣和帝倒是没有想到这个理由,愣了一下。

“郑嬷嬷教了玄玄《古列女传》,《女诫》这些,玄玄觉得不应该去见同龄的外人。”萧元敏一脸严肃地说道,“以前玄玄不懂事,让父皇费心了。”

“怎么会忽然这样想?”宣和帝眼神柔和了不少,问道,“出了什么事情吗?”

“……”萧元敏顿了一下才说道,“没有的。”

“玄玄不用拘着自己,你是我瑾朝的昌平长公主,自当活得自在,再说了,我朝又不比前朝,对这些并无要求,等你再大点,还可以出宫玩呢。”宣和帝柔声说道。

“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宣和帝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怎么不信父皇?”

“信。”

“等下次狩猎,父皇带着玄玄一起去。”

“好。”

24第二十四章

萧元敏如今的生活很充实,但是也很辛苦,宣和帝特意赐了会推拿按摩的医女,才使得她第二日能起来继续学习。

唐嬷嬷背着萧元敏掉了好几次眼泪,那是她从小看大的孩子,如何能不心疼。

宣和帝到练武场的时候,就看见女儿正在射箭,小脸紧紧绷着,一脸严肃的样子,还真像那么回事。

阻止了要通报的宫人,直到萧元敏手中的箭射完,他才出去。

小郑嬷嬷半跪在地上帮着萧元敏擦汗,见到宣和帝,萧元敏眼睛一下亮了起来,“父皇。”

“玄玄练的怎么样?”宣和帝一脸笑意问道。

“师傅说玄玄有进步。”萧元敏略带得意地说道,“只是比起两位哥哥还差上许多,要继续努力。”

宣和帝看向跪在一旁教萧元敏射箭的师傅,那师傅也是一个惊觉的,“长公主殿下很刻苦。”

其实萧元敏对射箭一途上还真没什么天赋,只是勤能补拙,所以还是不错的。

宣和帝满意地点点头,“怎么满头汗。”说着掏出帕子,帮着萧元敏擦了擦汗。

萧元敏抿唇笑道,“没事的。”

“嗯。”宣和帝看了一眼,只有女儿在这里练习,“你的两个哥哥呢?”

“二哥和四哥在马场。”萧元敏开口道,“父皇我们一起去看两个哥哥好不好?”

“也好。”

眼见宣和帝和昌平长公主就要走,小郑嬷嬷赶紧磕头开口道,“请公主先润润口。”

萧元敏脸一红,“我忘记了,父皇我先去喝水。”

“好。”宣和帝目光柔和,倒是没有因为小郑嬷嬷的阻止而生气,毕竟小郑嬷嬷是一心为女儿着想。

萧元敏喝的是药茶,太医专门给萧元敏配的,喝完一杯后,萧元敏才颠颠跑回宣和帝身边,小声撒娇道,“不好喝。”

“对玄玄身体好,要记得喝。”宣和帝笑着点了点女儿的鼻子,“不许觉得不好喝就不喝。”

萧元敏瞪圆了眼睛,“玄玄听话的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