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盛摇头说道:“不是,是太上皇。太后这个点,应该在花园散步。”

启佑有些讶异,不过想了下也不意外了。他娘跟大哥闹得那么僵,他爹不可能坐视不理了。他现在就希望,这事早些定下来。

大概半个时辰以后,启佑看见云擎从里面出来。走上去将人扶住,启佑说道:“爹,下次要来皇宫跟我说一声。”

云擎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了。

启浩政务繁忙走不开,就让启佑将云擎送回百花苑:“等会,你将鸿琅带进宫来。”

启佑有些意外:“鸿琅回来了?”

云擎嗯了一声说道:“十天前就回来了,不过你娘不让我告诉你们。”瞒得过启佑他们,却瞒不过启浩。不过启浩之前想立四皇子为太子,所以就没想过要见鸿琅。。

启佑嗯了一声道:“风尖浪口的,确实不该让人知道鸿琅回来了。”

到了百花苑,启佑看到鸿琅有些意外:“你这孩子,怎么长高那么多了?”不过是几个月没见,高了半个头。

云琅站得笔直。

启佑笑着道:“珀哥儿这些日子一直念叨着你,知道你回来他会很高兴的。”

云琅说道:“小爷爷,我也很想珀哥。”

云擎摸着鸿琅的头说道:“琅儿,你皇祖父要见你。琅儿,该做的曾祖父跟曾祖母都为你做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能否让启浩册立为太孙,还得看鸿琅自己。

鸿琅小大人似的说道:“曾祖父你放心,琅儿不会让您们失望的。”父亲被害身亡,哥哥被害得丢了一条胳膊,他只能继续往前不能后退。因为后退,他们母子四人都得死。

启佑带着鸿琅去了皇宫。

在路上,启佑说道:“琅儿,等会见到你皇祖父时不要害怕。你皇祖父虽然看起来很严厉,但他很疼你的。”

鸿琅笑着说道:“四爷爷,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学着鸿珀哥哥哄四爷爷的样子,他相信皇祖父肯定不会讨厌他。

将鸿琅送到乾清宫门口,启佑摸了下他的头道:“进去吧!”

鸿琅点了下头,转身就出去了。

这次祖孙两人的谈话,意义深远。启佑七上八下,在乾清宫门口来回不停地走。

元宝小声提醒道:“王爷,要不然去偏殿休息下?”这样走来走去,弄得他都跟着惶恐不安的。

启佑摆摆手:“不用。”

过了半响,鸿琅终于走了出去。这外面很多人,启佑也不方便问。

走上前牵着鸿琅的手,启佑说道:“我们回家去。”

鸿琅嗯了一声说道:“好。”曾祖父跟曾祖母肯定等着急了,他要快点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路上,两人碰到了四皇子云昱。

看到鸿琅,云昱问道:“王叔,这位是…”鸿琅一直在百花苑长大,而云昱也就前不久去了一次百花苑,以前没去过。所以,这是他头一次见到鸿琅。所以,他是真不认识。

不过,不认识不代表猜不出来。他在皇宫有人,听到佑王带了个五六岁的孩子进宫。他猜测这个孩子,应该是鸿琅。

鸿琅恭敬地福了个晚辈礼:“侄儿鸿琅,见过四皇叔。”

云昱听到这话,忍不住仔细打量下鸿琅。见这孩子黑黑壮壮,看起来跟农家的憨孩子似的。

鸿琅是玉熙一手教大的,云昱可不敢小觑了他:“是鸿琅呀,四叔都不知道你竟然长这么高了。”

说完,云昱解下腰间佩戴的花开富贵羊脂玉佩给鸿琅做见面礼。

鸿琅双手接了:“多谢四皇叔。”

启佑笑着说道:“阿昱,你忙你的去吧!我也得带他回去了。要不然,你皇祖父跟皇祖母得等急了。”

云昱看着鸿琅的背影,右手握得紧紧的。之前有些朝臣反对册封鸿琅为太孙,除了其年幼还因为传闻云鸿琅身体虚弱。若是看到这孩子壮得跟头小牛犊子似的,怕是又有一部分人倒戈了。

回去的路上,启佑问道:“鸿琅,能告诉小爷爷刚才你皇祖父跟你说了什么吗?”

鸿琅也没打算隐瞒:“皇爷爷问我是否怕死,我说怕死的是懦夫,我不是懦夫。我还跟皇爷爷说,我想要成为像皇祖父跟他一样的明君。”

启佑呆了呆,半响后笑道:“好,我们鸿琅有志气。”都不用问启浩怎么回答,他就知道结果了。鸿琅自己不怕死,又有志向要成为明君,他大哥自然会如其所愿。

1981.第1981章 启佑番外(62)

启佑番外(62)

到了百花苑的大门口,启佑想了下还是问了鸿琅:“这段时间,你真去乡下种田了?”几个月前离开的时候,还是白白嫩嫩的小不点。如今回来不仅变瘦了,还黑了。以致让启佑怀疑,他真去种田了。

鸿琅点头说道:“嗯,是去种田了。”其实哪里是种田,最开始的两个月让他见识各种杀人的手段。后面一个半月,前暗卫副统领古九带他带野外生存了一个月。

启佑觉得,他爹娘可下得去狠手,竟然真让六岁的鸿琅去种田。

听到启浩松口愿意给鸿琅机会,云擎也放宽了心。阿浩松口,玉熙再不用担心得做噩梦了。

玉熙知道这事,点了下头朝着鸿琅说道:“明日,让珀哥儿带你出去玩。”

鸿琅愣了下,然后摇头说道:“曾祖母,我要练功,还要练字学东西。”皇祖父只是说愿给他这个机会,没说一定会立他为太孙,所以他还好好学东西。

玉熙摸了下他的后脑勺,说道:“明日好好跟珀哥儿去玩一天,放松放松。”以后她也会让鸿琅经常出去走走。

鸿琅点头道:“我听曾祖母的。”

到鸿琅睡下后,云擎问道:“为何要让鸿琅明日出去玩?外面太危险了。”主要是鸿斌的事,让他心有余悸。

玉熙自然也知道外面危险,但是不能因为怕危险就不让孩子出去:“现在事情还没定下来,相对而言他还比较安全。尘埃落定以后,那才是真正的凶险。不过再凶险也得让他多出去走走,不能惧怕危险就让他一直缩在家里不出门。再者,绷得太紧,对琅哥儿成长并不利。”

云擎嗯了一声说道:“玉熙,阿浩看起来憔悴苍老了很多。玉熙,我不放心阿浩。”启浩一直都是他的骄傲,而启浩也没辜负他寄予的厚望。东胡人被他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越来越强盛,百姓也安居乐业。

玉熙说道:“过两日,我们搬回皇宫。”启浩遭受打击以致身体都差了很多,她又岂能不心疼。

云擎惊喜不已:“好。”虽然他习惯了百花苑的生活,但跟儿子比起来,自然儿子更重要了。

鸿琅以前也跟着珀哥儿出来玩过,不过他不是作为同伴,而是打扮成跟班的模样出来。这样,才不会引人注意。这次,鸿琅也似穿着华服出去的。

两人出门后,珀哥儿问道:“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立储事件,你知道吗?”

鸿琅没接这话,而是问道:“五哥,这次我们去哪里玩?”

珀哥儿经常被启佑带出来玩,自然也知道哪里好玩。所以,鸿琅虽然不经常出门,但有珀哥儿在,好玩的地方也都去过了。

珀哥儿笑眯眯地说道:“特别好玩的倒没寻到,但我寻到了一家特别好吃的馆子。等会,我们就去那馆子吃。”

鸿琅其实并不重口腹之欲,再者因为跟着云擎跟玉熙长大,他吃得也很清淡。不过,他也不会扫了珀哥儿的兴致:“什么馆子?”

珀哥儿压低声音说道:“羊肉馆子。那老板做的羊肉,乃是一绝,御厨都比不了。我头次跟着爷爷去,差点将舌头都吞下去了。”还是他爷爷说的对,高手在民间。

鸿琅抬头看了高高挂在空中的大太阳:“五哥,这么热的天吃羊肉不合适吧?”九月初旬的天,虽然不热,但也不是吃羊肉的好季节。

珀哥儿乐呵呵地说道:“就得这么热的天吃羊肉汤,才够味。”

两人在北街逛了一圈,然后珀哥儿带着鸿琅到了一条巷子里。

这条巷子,狭窄又偏僻。走了小半刻钟,珀哥儿指着一家破旧又肮脏的小店铺说道:“到了。”

鸿琅没有像珸哥儿那样有洁癖,可看着连门口挂着的店牌都油腻腻不知道多少年没清洗过,他就不想进去。这饭馆是吃饭的东西,东西再好吃可不干不净的他瞧着就没胃口了。

珀哥儿拖着鸿琅进去,小声说道:“等你吃了他们的羊肉,肯定还会再想来吃。”他头次来,也嫌弃这里不干净。可吃了一次后,每次出门都过来吃了。

鸿琅笑了下道:“希望如你所说。”

走进店铺,就看见一个穿着破旧的灰色衣裳的老者。这老者看起来有五六十岁了,满脸的皱纹,此时他正拿着一杆烟坐在椅子上抽,看起来悠闲又自在。

珀哥儿扬声说道:“老板,我带着弟弟来吃羊肉了。老板,今日您得拿出看家手艺出来。要不然,我砸你的招牌。”珀哥儿是继承了启佑吃货的本质,京城大街小巷哪有好吃的,他门儿清。

老板咧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若是不好吃,你尽管砸。”说完,引了两人进了后院的一个小房间。

进了房间见桌椅都干干净净的,鸿琅这才微微点了下头。

珀哥儿笑着说道:“放心吧!老板虽然懒了点,但用的餐具跟桌椅还是很干净的。”

等了一刻多钟,也没等来半个人影。斟茶倒水的都没有,这家店也是够绝的。

鸿琅自己倒了一杯水,喝完后问道:“怎么那么慢?”

珀哥儿笑着道:“慢工出细活。放心,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正说着话,一股浓郁诱人的香气飘了进来。珀哥儿乐呵呵地说道:“再等一会羊肉就能上来了,等会保准你吃得停不下来。”

老板将一小锅羊肉端上来后,珀哥儿就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吃。

鸿琅说道:“老板,烦请你给我炒个两个青菜。”他吃饭都是荤素搭配的,全都是肉他吃不惯。

老板愣了下,然后笑道:“好,你稍等。”竟然还主动要青菜吃,这孩子好乖。

鸿琅吃了一口羊肉,吃完以后笑道:“五哥,确实很好吃。”不过好吃得连舌头都恨不能吞下去,那就有些夸张了。

老板的厨艺不错,两个蔬菜也炒得很好吃。不过再好吃,鸿琅也只吃个八分饱。饭后半个时辰,会有吃水果。

珀哥儿却没那么多讲究,吃得肚子溜圆。打了个饱嗝,珀哥儿摸着肚子说道:“吃撑了。”每次来这里都会吃撑,以致启佑都不愿意带他来。

鸿琅也没劝珀哥儿少吃一些,因为劝了也没有用。

吃完饭出去,鸿琅去皮货铺买了几张皮子,然后就回康王府看望周淑慎。

周淑慎知道他去跟着珀哥儿去逛街,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红着眼眶,周淑慎说道:“鸿琅,娘跟你说的话你都忘记了吗?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娘该怎么活?”

鸿琅垂下头说道:“娘,是曾祖母让我跟五哥出去逛街的。”话是这么说,但他其实很喜欢跟珀哥儿出来玩的。天天习武念书,偶尔出来走走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周淑慎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你以后不能自行外出,记住了吗?”既是皇祖母让儿子出去玩,应该暗中有人保护。

鸿琅嗯了一声问道:“娘,哥哥现在好点没有?”鸿斌昏迷的时候,周淑慎在宫里照料。鸿斌醒来以后她为了避嫌就出宫了,只是每日会进宫看望正在养病的鸿斌。

周淑慎点头道:“你哥性命无碍,如今他就挂念你。”

鸿琅笑着道:“娘,你让哥哥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母子两人说了两句话,鸿琅就道:“娘,我要回百花苑了。太晚回去,曾祖父跟曾祖母该担心了。”

周淑慎虽然不舍,但还是点头道:“过两日娘去百花苑看你。”

送鸿琅出门的时候,碰见了刚从娘家回来的谭如梦。

鸿琅恭敬地行了一个礼:“谭母妃安好。”虽然他心里对谭如梦厌恶透顶,但该有的礼数却不能少。

谭如梦一看到鸿琅,条件反射地将站在他旁边的小儿子鸿?搂在怀里。

周淑慎却是丝毫不掩饰对谭如梦的厌恶:“你既这般忌讳,何不搬出去。”

谭如梦也想搬出去,可这事被他爹知道以后放话说若是她敢搬出去,就不认她这个女儿。所以,哪怕憋屈她也只能忍了。

鸿琅说道:“娘,我回去了。”

听到回去两个字,周淑慎面色一凝。在儿子心中,百花苑才是她的家。只是这是她求来的,再难受也得忍了。

谭如梦等鸿琅走后,笑着道:“姐姐,鸿琅又黑又壮看起来跟乡下小子似的。姐姐,也不知道太上皇跟太后对他做了什么?”也就周淑慎这女人狠得了心,将刚出生的儿子送去百花苑。换成她,是舍不得的。

周淑慎嫌死了谭如梦,可为了两个儿子她只能忍。若不然闹出来,对鸿斌跟鸿琅不好。周淑慎面无表情地说道:“想知道,你可以自己去问太上皇跟太后?”

谭如梦脸色瞬间就难看起来了。未出阁时还跟着谭傲霜去过百花苑两次。可她给太子做了良睇以后,再没资格进百花苑了。

哼了一声,谭如梦说道:“只希望姐姐别竹篮打水一场空才好!”鸿斌成为残废,谭如梦不仅没伤心,反而暗暗称快。因为周淑慎得势,她也得不到好。而周淑慎失势,她就有机会将其踩在脚底下。

周淑慎冷笑道一声道:“与其操心我,不如多花些时间在鸿斐他们身上。要不然百年后,你有何颜面去见太子。”

1982.第1982章 启佑番外(63)

启佑番外(63)

启浩知道云擎跟玉熙准备搬回皇宫住,高兴得不行。

启佑说道:“大哥,你别高兴得太早。等爹娘搬回宫,你不准时吃饭睡觉、总吃肉不吃蔬菜、处理朝政到很晚或者不多走动走动他们都会念叨,到时怕你烦不胜烦。”反正他是,被念叨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启浩笑着说道:“你当我是你呀!”也只有启佑,五十多岁的人,还只吃肉不喜欢吃蔬菜了。

启佑乐呵呵地说道:“你比我好不到哪里去。大哥,希望你别跟我诉苦。”

中午的时候,兄弟两人还特意去了慈宁宫看了下。这里每日都有人打扫,一尘不染。不过因为想让云擎跟玉熙住得舒服一些,就将这里的布置全都更换了。

过了两日,云擎跟玉熙搬进宫来。鸿琅,自然也跟着住进了慈宁宫。

晚上,玉熙就朝着启浩说道:“明日开始,你也住在慈宁宫。”

启浩:…

启佑低下头偷笑。他就说爹娘搬回宫大哥没好日子过,果不其然。

玉熙说道:“跟我们住以后,每日亥时过半就睡,卯时初起床。早起跟你爹打两刻钟的拳,用过早膳去处理政务。”当然,这是指一般情况。若是有急需处理的政务,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等启浩开口,云擎就说道:“阿浩,什么都没身体重要。阿浩,我跟你娘可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到嘴边的话,启浩硬生生给咽回去了。

玉熙说道:“你放心,也不会让你一直住在慈宁宫。三个月后,你可以搬回乾清宫去住的。”等启浩养成早睡早起外加锻炼的好习惯,不用催促他都会照做的。

启浩这才松了一口气。三个月,熬一熬就过去了。

玉熙看着他这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也别嫌我跟你爹管得多,我们也是为你身体着想,你看看自己都瘦成什么样了。”这段时间心力交瘁,启浩确实瘦不少,就连精神也差了很多。

启浩忙说道:“爹、娘,我可是日盼夜盼,就盼望着你们能搬回来住。”好在,如今终于盼到了。

这话,让云擎跟玉熙听了很是熨帖。

用过午膳,云擎跟启浩说道:“阿浩,我想让枣枣教导鸿琅武功,你看怎么样?”儿孙里面,枣枣的武功是最高的。鸿琅的处境很危险,有一身好武功傍身才能保命。像他当年能避开那么多的暗杀,就是因为自身武功高。

启浩摇头说道:“爹、娘,我正打算让大姐官复原这呢!”禁卫军首领一职如今还空着,就是为枣枣留着。

玉熙一锤定音:“让她上午去禁卫军当差,下午教鸿琅武功。”禁卫军该整顿的也整顿得差不多,也没什么事。半天时间,也尽够了。

两老都决定的事,启浩也不反对了。

没多久,成年的几位皇子陆续去了封地上。朝臣,也都安分得不行。

启佑跟玉熙说道:“娘,以前为一件事,那些个老油条能吵上半天。如今都安静得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弄得我都不习惯。”其实启佑说的有些夸张,但朝堂确实比以前太平了许多。之前明争暗斗的,都想争先。

玉熙笑着道:“这场风暴,只是暂时往后延了。”所以启佑高兴得,还是太早了。

启佑顿了下,又转移了话题:“娘,我听说你将宫务交给琅哥儿他娘料理了。”

玉熙嗯了一声道:“不耐烦见她们。”这个她们,自然是指惠妃跟柔妃等启浩的一干嫔妃了。

启浩哭笑不得:“娘,我还以为你是为鸿琅铺路呢!”

玉熙笑了下道:“你要这么想也没错。让淑慎掌管宫务,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那些人在宫中对鸿琅下毒手。”周淑慎掌管宫务,那些人想在鸿琅的吃用上动手脚,可就不容易了。再者,自古后宫就跟朝堂分不开。掌管宫务,只要周淑慎够敏锐也能察觉到蛛丝马迹的。

“姜还是老的辣。娘,若是当时鸿斌也能这样,也许他就不会出事。”说完,启佑也意识到自己这话不妥:“娘,我不是怪你,我就看到鸿斌现在这样好难受。”

玉熙微微一叹:“阿佑,若不是鸿斌出事,你大哥不会让云昱他们去封地上,同样也不会让淑慎掌管宫务的。”启浩太自信了,自以为能掌控一切。哪怕云昇出了意外,也没有动摇他这个信念。可是鸿斌出事,让他意识到他也不是无所不能。老了,很多事就会力不从心的。若不然,当日他也不会想要立四皇子为太子。

启佑沉默了下苦笑道:“娘,还是你看得透彻。”

玉熙宽慰他道:“你也不要想那么多,不管如何鸿斌如今人好好的。你想想,战场上那么多将士受伤回归故乡,也一样过得很好。他学了那么多东西,只要不颓废一样能做个有用的人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很明显,云擎跟玉熙并不准备插手这件事。不过他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毕竟父母年岁大了,精力大不如前了。

这日傍晚,启浩与玉熙说道:“娘,也该给鸿琅选几个伴读了。”既是内定的继承人,这伴读就得慎之又慎。

玉熙嗯了一声说道:“你列个名单过来,我跟你爹斟酌斟酌。”挑选伴读可不是小事,现在需要他们的家族给鸿琅助力。等成年以后,这些伴读又能成为鸿琅的左膀右臂。

启浩列出六个人,一个是长生的嫡长子邬人杰、一个是豹哥儿的次子封康裕、一个是华哥儿的次孙韩锐智,另外的三个分别是徐家、杜家还有陆家的孩子。

看到这名单,玉熙就知道启浩终于将鸿琅当继承人来对待了。因为这六家,都是握有兵权的。

看完这名单,玉熙说道:“康裕性子太跳脱,不适合做鸿琅的伴读。”柳儿偶尔会带了康裕这个孙子进宫的,所以玉熙对他也有所了解。

启浩点了下头说道:“那先定下人杰跟锐智,另外的两人你跟爹再斟酌斟酌。”枣枣是禁卫军首领,韩家华是御林军统领。有他们两人给鸿琅保驾护航,哪怕他现在去了,也能保证鸿琅顺利登基。

玉熙没接这话,而是说道:“其实伴读的事并不着急。鸿琅年岁还小,晚一年再定也不迟。”

“娘,鸿琅都已经六岁了,翻年就七岁了。”若不是玉熙阻拦,他现在就想教鸿琅治国之道了。

玉熙说道:“启浩,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鸿琅的事,不着急。”

启浩苦笑道:“娘,我现在身体越来越差,不能不早做安排好。这样就算有个万一,也不会起乱子了。”

听了这话,玉熙说道:“阿浩,你最近气色好了很多,难道你自己没感觉吗?”

启浩愣了下,然后点头说道:“嗯,最近身子确实比前些日子轻盈了一些。”最开始的几天要早睡早起,他是各种不舒服。可半个月下来,也适应了。

玉熙道:“阿浩,我跟你爹之所以搬进宫不是为了鸿琅,而是为了你。阿浩,只要你严格按照我制定的作息时间,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好。”曾孙再好,哪有儿子重要。

启浩听到这话,忍不住看向玉熙。

为了消除启浩的顾虑,玉熙说道:“阿浩,我身体健朗,再活个十年没问题。阿浩,有我在这天下乱不起来。所以,你完全不必要担心这些事。现在,你最该做的是放宽心好好调理身体。”

这话启浩相信。因为玉熙不仅威望重,像枣枣跟华哥儿还有封志希等手握重兵的将领都会听从她的调遣的。有她在,足以主持大局。

玉熙轻轻说道:“阿浩,对我跟你爹来说什么都没有你的身体重要。我们宁愿不要这个江山,也希望你好好的。”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启浩,听了这话眼眶仍不由的湿了。不过很快,启浩就平复好了心情:“娘,你放心,我会保重好身体的。”

得了这个承诺,玉熙也就放心了。

接下来启浩不仅早上跟云擎打拳,晚上睡觉之前也要打两刻钟的拳。不忙的时候,他还跟云擎比划比划。

云擎很是诧异地问了玉熙:“你跟阿浩说什么了?让这孩子态度大变?”之前每日早起打拳,完全是为了应付他。可现在,却是很积极。

玉熙笑着道:“我跟他说,他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也活不了了。”

云擎才不相信:“我之前就跟他说过这话,可半点用都没有。跟我说下,你到底是怎么说服他的?”

拗不过云擎的刨根问底,玉熙无奈道:“我跟他说宁愿不要这天下也不愿他出事。他听完大为感动,说会保重好身体。”

云擎道:“这有什么好感动的。”对父母来说,自然是儿女的健康最为重要了。

“这孩子,是被孩子们伤了心。”启浩一直想做一个慈父,可几个孩子争夺皇位互相残杀让他大受打击。

云擎感叹道:“你说得对,儿孙多了有时候未必是福气。”像启浩的这些个儿子,那都是来讨债的。

启佑番外(64)

这日中午,鸿琅又去了福宁宫看望鸿斌。回来的时候,他不睡午觉去书房背书。

玉熙午觉后知道这事,将鸿琅叫了过来:“你哥哥跟你说什么了?”

感觉到玉熙不高兴,鸿琅心里有些惴惴不安:“曾祖母,哥哥跟我说皇祖父六岁的时候已经将四书五经都学完了,我现在才刚开始学《孟子》。”鸿琅刚学完论语,前几日才开始学《孟子》。

“还有呢?”

鸿琅说道:“哥哥说皇祖父喜欢勤奋好学的孩子,我必须刻苦学习这样皇祖父才会喜欢我。”玉熙一手将他带大,加上平日也比较严厉,所以鸿琅不敢隐瞒。

玉熙轻轻地摸了下鸿琅的后脑勺,说道:“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睡饱。没睡饱精神会很差,学东西也不能专心。长此以往,长不高身体也会不好。”

鸿琅半信半疑。

等到下午练功的时候,他就知道玉熙没骗他。往常,枣枣教的东西他都能学会。可这次他总想睡觉,怎么都无法集中精神,以致枣枣说的什么都没听进去。

枣枣可不管什么原因,没达到她的要求就要罚。鸿琅这日下午,挨了好几下打。因为理亏,鸿琅咬着牙不敢叫疼。

正巧,这一幕被过来的周淑慎看到。当下,她心疼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只是也知道能让枣枣教武功是儿子的福气,所以她咬着牙没吭声。

旱莲朝着他说道:“王妃,太后娘娘正在屋子里等你。”

玉熙看到她眼眶红红的,说道:“知道鸿琅今日为何会受罚吗?”鸿琅的基本功很扎实,学武功事半功倍。枣枣教他这些日子最多也就打过手板心,用柳条抽还是头次。

说起来枣枣还手下留情,想当年霍长卿可是用的鞭子抽她。现在用柳条抽,已经很温柔了。

周淑慎摇头道:“还请皇祖母明示。”玉熙回宫以后,瞬间就他们母子几人的劣势扭转过来。两位老人的影响力,比她所想还要大。

“中午琅儿去见了鸿斌,回来以后这孩子不睡午觉跑书房背书。没睡午觉精神不济,所以习武的时候就没法专心。”

周淑慎面色微变:“皇祖母,我会好好说鸿斌的。”

玉熙摇摇头说道:“问题不在鸿斌身上,在你身上。你让鸿斌背负得太多了,以致这孩子承受很大的压力。而如今,鸿斌又准备将这个压力转给鸿琅。”

周淑慎忙道:“皇祖母,我没有…”

“有没有,你自己清楚。鸿琅不用你操心,我会好好教导他。你如今该多将心思放在鸿斌身上,他惨遭这样大的变故,更需要你这个娘多关心。”既养了鸿琅她就会负责到底,至于鸿斌她也有心无力。年岁大了,没那么大的精力了。

周淑慎低头说道:“是,皇祖母。”

“鸿斌的身体养得也差不多了,这两日让他搬回康王府。让他留在皇宫只是徒增伤悲,回康王府对他更好。”从太孙成为弃子,这种落差有些人都没办法承受。鸿斌还算不错,没有一蹶不振。

周淑慎点头道:“是,皇祖母。”

去福宁宫,周淑慎跟鸿斌说了这事。她以为儿子会很难过,结果鸿斌如释重负:“母妃,我早该回康王府了。只是皇祖父没发话,我也不敢主动提。”他现在不是太孙了,住在皇宫名不正言不顺的。康王府是他的府邸,住着更安心。

听到这话,周淑慎忍不住想起玉熙的话,眼泪瞬间掉下来了。

鸿斌见状急得不行:“母妃,你怎么了?可是儿子说错了什么?”

周淑慎擦了眼泪说道:“你没错,是娘错了。娘不该给你那么大的压力,让你小小年岁就背负那么多。”

“母妃,我是长子,这些都是我该做的。”说完,鸿斌有些自责道:“可惜我让娘失望了。”

周淑慎摇头道:“没有,你让娘很骄傲。真的,鸿斌,娘以有你这样孝顺懂事的儿子而自豪。”

鸿斌听到这话,哭了起来。从受伤到现在,他一直表现得很坚强,哪怕痛得要死也咬着牙忍着没掉眼泪。可他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这样强撑很辛苦。

周淑慎又自责又内疚,她这个娘真是当得太不称职了。

搬回到康王府,她在皇宫料理宫务就让馨月陪鸿斌。她在家,就两人一起陪鸿斌。一段时间以后,鸿斌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当然,这是后话。

鸿琅每日晚上都要背书练字的。午觉没睡,下午没精神,晚上也一样。背书的时候总打瞌睡,练大字的时候也总写错。

到戌时末,玉熙让他洗澡去睡觉。

鸿琅这会非常想睡,可还是摇头道:“曾祖母,我的字还没写完。”

玉熙问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知道睡午觉的重要性了吗?”

鸿琅点头道:“曾祖母,我以后再不敢了。”他以后一定要好吃饭好好睡觉,要不然长不高身体也不好了。

“既知道错了,那就去睡。你今晚没睡好,明日又不会有精神了。”

鸿琅嗯了一声道:“曾祖母,我明日将没写完的大字补上。”

“这次就不用了。不过再有下次,曾祖母可就得重罚了。”

鸿琅摇头说道:“曾祖母,我一定会将没写完的给补上的。”一天不行,那就每日多写一点,总能将没写完的大字补上的。

云擎走进屋,正巧听到这话:“哪那么多的话,赶紧去睡觉。”

鸿琅这才乖乖去洗漱,然后上床睡觉。一沾床,就睡着了。

云擎回到卧房内,与玉熙说道:“养孩子真是累人啊!”只是带过来陪他,自然好玩。可要养大一个孩子还要培养成才,那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就是前些年云擎一直叫嚷着要养个孩子在身边,她死活不同意的原因。养孩子又不是养猫养狗,方方便便都得考虑到。要不然,孩子就会养歪。

玉熙说道:“受累就受累了。”她养鸿琅,原本也是为了启浩跟启佑几人。所以,哪怕受累也认了。

“这些年,让你受累了。”玉熙自嫁给他,也就退位的那几年过得比较轻松。其他时候,一直都非常的忙碌。

玉熙笑着说道:“知道我受累,你就好好保重身体,争取走在我后头。”

云擎点了下头。

转眼,又过了半个月。玉熙跟鸿琅说道:“明后日休息。琅儿,你想去哪里?”

鸿琅说道:“曾祖母,上次五哥带我去的那家羊肉馆的羊肉很好吃。曾祖母,我想曾祖父一定会很喜欢吃的。”他可是知道,云擎很喜欢吃羊肉。

“真那么好吃?”

鸿琅点头说道:“特别的好吃。五哥头次去,差点连自己的舌头都吞下去。”如今十月中旬了,正是吃羊肉的时节。

玉熙闻言笑道:“那行,明日你带我跟你曾祖父去那里尝一尝。”

鸿琅见玉熙这么捧场,高兴得不行:“曾祖母,那家店主很懒一天就做两盆羊肉,上下午各一盆。我们要去吃,得提前打好招呼。若不然,可能就吃不上。”

这店家也是个怪人,玉熙笑道:“好,我让你小爷爷提前打好招呼。”

云擎知道这事,有些不敢相信:“你说带我去羊肉馆子吃羊肉,我没听错吧?”

“只能吃一小碗。”现在天气变凉,吃一小碗羊肉还是没问题。

云擎喜滋滋的。

第二日,启佑陪着云擎跟玉熙去了那家羊肉馆子。

鸿琅站在门口,都有些不敢进去。因为这家店铺非常干净,门口那油腻腻的招牌如今干净又明亮。跟上次来,大变样了。

启佑拍了下鸿琅的后背,笑着道:“发什么愣,进去呀!”知道云擎跟玉熙要来这里吃羊肉,启佑连忙派人将这家店从里到外打扫干净。

店主穿着一身崭新的靛蓝色衣裳,见到两人热情地招呼道:“老太爷、老夫人,你们请。”他知道启佑的身份,而能让佑王如此慎重的也只有两位老圣人了。也正是猜测到两人的身份,他才会如此热情。

其实不说身份,就说两人这把年岁走到哪里都会得到人的热情招待。在这里,长寿又健朗的老人代表着福气。

云擎摆摆手说道:“赶紧做羊肉去,弄好了就赶紧端上来。”

店家的手艺确实很出众,玉熙都没控制住吃了两碗。其他人,也都吃得很欢。珀哥儿这次,又吃撑了。

最开心的,莫过于云擎了:“玉熙,过段时间我们再来吃吧!”这店家手艺太好了,可惜年轻的时候没碰见。若不然,他一人吃一锅都没问题。

“好。”

启佑觉得很奇怪,避开云擎问道:“娘,真让爹过段时间再来吃吗?”东西好吃是没错,但他担心云擎的身体受不住。

玉熙笑道:“年岁大了,想吃什么就让他吃,只要不过量就行。”玉熙也不想让云擎忍得太厉害,什么都忍生活也没啥乐趣了。

启佑心里嘀咕,这个不过量可不好把握。下次,争取还让他娘跟着一起去。

玉熙说道:“你以后不忙,就带你爹多出去转一转。他呀,就喜欢热闹。我有兴致,也会跟着一起去。”

启佑笑着道:“好。”

1983.第1983章 启佑番外(65)

ps:上一章重复了,已经用第64章替换了,大家翻回去再看。很抱歉,因为六月的粗心给大家带来了不便。

周淑慎病倒了,玉熙知道以后就叫来了琅哥儿:“你娘病了,你去康王府探望下她。”周淑慎料理宫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些嫔妃,时不时闹出点幺蛾子。虽然有玉熙的撑腰,但也是累人得很。

鸿琅有些着急,说道:“曾祖母,我现在就去。”

玉熙让余盛陪着一起去。

自入宫后,玉熙就让余盛跟着鸿琅。另外,还给了他两个小厮。这两个小厮一个武功很不错,一个学了医术。

到了康王府,看到周淑慎气色尚好鸿琅悬着的心才放下:“娘,你生病怎么都不让我知道?若不是曾祖母告诉我,我都不知道。”言语之中,有着淡淡的委屈。

周淑慎说道:“娘就是一点小病,不碍事的。现在天色晚了,你快点回宫去。”

鸿琅哪愿意回去。

母子两人争执之下,馨月笑着道:“母妃,难得小弟回来,你就让他在家里住一晚上。明早,再让小弟回去。”平日里,都很少看到弟弟。馨月想与琅哥儿多相处,都没有机会。

鸿琅也说道:“母妃,你就让我在府里住一晚,明儿个我一定早早回宫。”

周淑慎拗不过儿女,点头答应了。

原本鸿琅还想给周淑慎守夜,可是周淑慎不愿意:“娘喝完药就睡下了,等我睡下了你也去休息。”

鸿琅点头道:“好。”若是晚上没休息好,明日又没精神。要、没达到先生的要求,又要挨打了。

周淑珍吃完药,没一会就睡下了。鸿琅见天色还早,就练起了功。

馨月知道以后,让厨房炖了银耳莲子羹。东西做好以后,她亲自给鸿琅送去。

鸿琅每晚有吃宵夜的习惯,所以也没拒绝。刚伸手要去接,就听余盛说道:“小殿下,让福大验过再吃。”

听到这话,馨月看向余盛,眼神透着不高兴。

鸿琅听到这话,立即将手缩了回来。

馨月面色微变,问道:“鸿琅,难道你连我都信不过了吗?”

福大仿若没听到馨月的话,从怀里取出两根拇指大的小盒子,盒子一打开就见里面摆着一排的银针。

鸿琅说道:“姐,小心驶得万年船。”他相信馨月不会害她,可是馨月身边的人以及厨房的人他却是信不过。命只有一条,他必须谨慎。

话刚说完,福大将已经变黑的银针递给鸿琅看:“小殿下,你看…”

馨月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怎么会、怎么会有毒…”

说完,馨月盯着她的贴身丫鬟红丽问道:“我不是让你盯着炉子不要走开,这是怎么回事?”

红丽也是吓得全身发抖:“郡主、奴婢是一直都盯着,半步都没走开过。”

余盛冷着脸问道:“那你端了这莲子羹到这里来的路上,可遇见了什么人?”

红丽想了半天才说道:“路上碰见了红霞姐姐,她问我郡主这么晚还要吃莲子羹。听到是给小殿下做的,她就走开了。”红霞是鸿斌的贴身丫鬟,所以红丽也没防她。

在启佑的鼓励下,鸿斌去年年初去了江南求学。当然,是隐姓埋名。要顶着前太孙的身份去,也不能安心学习。

余盛立即叫来大管家:“府里的门全部都上锁,一只苍蝇都不准放出去。另外将厨房的人以及跟这个红霞她接触过的人全都抓起来。”

派去抓红霞的人,空手而归。因为这丫头一瞧不对,就撞墙自尽了。

经过审讯,查出傍晚时谭如梦院子里的管事妈妈跟红霞接触过。

周淑慎第二日醒来,听到这事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看向馨月,周淑慎眼神带着冷意:“你要给阿琅做夜宵,为什么不在我的小厨房里做,跑大厨房去做什么?”小厨房都是她的心腹,做的吃食不会有问题。

馨月红着眼眶说道:“小厨房都是药味,我怕阿琅不习惯,所以才去的大厨房。”怕出事,她还让红丽不错眼地盯着羹汤。谁能料到,就这样还是出事了。

周淑慎说道:“你有没有想过,若不是余盛谨慎一定要验过那一碗羹汤,阿琅现在就没命了。”小儿子若没命,那她们这辈子都得看人脸色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馨月哭得不行:“母妃,都是我的错。母妃,你打我吧!”哥哥就因为她要白狐皮丢了一条胳膊,如今阿琅也差点因为她丢命。馨月真的害怕因为这些事,周淑慎会厌了她。

看着馨月惶恐不安的模样,周淑慎将她抱在怀里:“娘不打你,但是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你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

馨月一边哭,一边点头。

安抚好了馨月,周淑慎叫来了大管家:“凶手查出来了没有?”

大管家说道:“指使红霞在小王爷夜宵下毒的,是谭侧妃身边的李婆子。李婆子招供说毒药是谭侧妃给的,可谭侧妃说李婆子栽赃陷害冤枉她。”

“冤枉?她不是一直盼着鸿琅出事,这样就能踩到我头上。”说完,周淑慎说道:“给我备衣,我要进宫。”谭氏一日不除,康王府就一日不得安宁。

心腹丫鬟绿珠说道:“娘娘,这事奴婢觉得你不该插手。若不然,要谭氏反咬你一口,说你是栽赃陷害怎么办?”就谭氏的德性,十有八九会这么干。

周淑慎面色一顿,说道:“你说得很对,这事我不能插手。”她一插手,反而不能替儿子报仇了。相反,若是她什么都不做,太上皇跟太后肯定会为琅儿出头的。

说完,周淑慎躺回到床上。

如主仆所预料的那般,谭如梦真跟余盛这是说周淑慎使的诡计,目的就是为了除掉她这个眼中钉。

余盛气得都笑了:“看来,不给上刑你不会说实话了?”虎毒不食子,更不要说鸿琅还是内定的继承人。周淑慎又不是得了失心疯,怎么可能为了除掉谭如梦让儿子陷入险地。

诡异的是给谭如梦用了大刑,她仍坚持自己是冤枉的。甚至,还一直诅咒周淑慎,说做鬼都不会放过她。

余盛面色有些凝重,接着审讯了贴身服侍谭如梦的丫鬟跟婆子。审讯完以后,余盛就进宫了。

玉熙听完以后,面色有些凝重:“谭氏咬死了自己是冤枉的?”

就谭氏那怕吃苦的德性,若这事真是她指使的,余盛不认为她熬得过酷刑。

余盛说道:“太后,我审讯了谭如梦身边的丫鬟婆子,最近一段时间她并没有异样。”至于丫鬟婆子说谭如梦****诅咒鸿琅早死残废这些话,他就没说。省得太后听了,心里堵得慌。

“你觉得会是谁?”

余盛摇头说道“没有任何的线索,无法做出猜测。”

“周淑慎不可能为了除掉谭如梦拿鸿琅来做饵,而谭如梦咬死没害鸿琅。那指使这事的,另有其人。”

余盛有些忧心:“太后,这人藏得如此深,鸿琅小殿下处境很危险。”

玉熙笑了下,那笑容不达眼底:“藏得再深,左右不过那几人。”幕后之人,定是那几位成年皇子,不过无凭无据这话她也不会说出口。若不然让启浩知道,还以为她为了鸿琅想要除掉几个孙子呢!

余盛问道:“太后,那现在怎么办?”线索在李婆子这断了,谭如梦又咬死自己是冤枉的。这个案子,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玉熙说道:“这事交给皇帝处理吧!”不管如何,鸿琅是内定的继承人。现在有人要害他,这事交给启浩处理最妥当。

启浩知道这事,叫来了鸿琅:“琅儿,你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理?”

鸿琅想也不想就说道:“孙儿听皇祖父的。”他相信,启浩会给他一个公道的。

“那皇祖父将谭氏处死,鸿斐兄弟两人发配到西海去。”

听到这话,鸿琅说道:“皇祖父,孙儿相信这事跟二哥还有三哥没有关系。”

启浩故意说道:“你的意思,让皇祖父放过鸿斐兄弟两人吗?”

鸿琅点头道:“皇祖父,二哥三哥他们是无辜的。皇祖父,求您不要降罪于他们。”

听到这话,启浩心情大好:“琅儿知道友爱兄弟,皇祖父甚是欣慰。”

作为父亲,自然希望儿女都能平平安安的。鸿斐兄弟对琅哥儿一会都不友善,他都能为其求情。以后他登基当了皇帝,自然也会善待他的叔叔们。

虽然谭如梦一直叫冤说此事与她无关,可有李婆子的供词,启浩还是决定将其处死。至于鸿斐跟鸿?,启浩准备将两人交给周淑慎教导。

玉熙知道这事,无语地看了一眼启浩:“你不知道谭氏跟周氏两人的恩怨?她们两人,可是死对头。周氏又不是圣母,怎么可能会用心教导鸿斐兄弟两人。”

启浩是觉得他交代周淑慎这事,周淑慎不敢不用心。可听了玉熙的话,他又有些犹豫了。

“将鸿斐跟鸿?找好先生与武师傅,然后将两人送去镐城。”愿意好好学,以后也能成才。不好好学,以后就混吃等死。

若两孩子留在康王府,为了琅哥儿的声誉会善待鸿斐兄弟两人。可将来,却说不准了。不过两孩子现在就离开京城,以周淑慎的性子也不会斩尽杀绝。两孩子,总归有条生路。

这法子,也算是全都顾及到了。启浩点头说道:“听娘的。”

1984.第1984章 启佑番外(66)

明亮的烛光轻轻地摇曳着,映出一大一小两个人影。

鸿琅将最后一个字写完,将羊毫毛笔搁置在笔架上。转过头,他才发现玉熙就站在她身旁。

扶着玉熙坐下,鸿琅说道:“曾祖母,有事明天再说不迟。”他知道玉熙每日睡得比较早,当然,醒得也很早。

玉熙坐下后,然后拉了鸿琅到身边:“我听你皇祖父说,你帮鸿斐跟鸿?求情。”

鸿琅点头说道:“是。曾祖母,我觉得这次的事与二哥跟三哥没有关系。”除了这个原因,他觉得若是说了重罚鸿斐两人这话,会让启浩觉得他有些冷血。

玉熙没对此作出评价,只是问道:“《论语》卷七宪问第十四,‘德报怨,何如?下一句是什么?”

鸿琅愣了下,然后说道:“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玉熙嗯了一声说道:“好好想一想圣人的话。”

鸿琅听到这话问道:“曾祖母觉得琅儿做错了,不该为二哥跟三哥求情?”

玉熙摇头说道:“鸿斐他们是你的亲兄弟,为他们求情是该的。只是,作为一国之君绝对不能心慈手软。你爹就是太良善,被人利用这个弱点丢了性命。”

鸿琅点头说道:“曾祖母放心,我不会重蹈爹的覆辙。”

玉熙点了下头。

鸿琅想了下,问道:“曾祖母,我娘想让哥哥回来,可是哥哥不愿回来。曾祖母,你说我该写信让哥哥回来吗?”鸿斌在江南求学,在那里结实了一群性情相投的朋友,以致他都不想回京城。因为一旦回京城,就意味着结束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玉熙蹙了下眉头,周淑慎怎么会跟鸿琅说这些事:“琅儿,这些不是你该管的事。”

鸿琅也是觉得他不该插手鸿斌的事,若不然也不会跟玉熙说了。

玉熙语重心长道:“长幼有别,就算你将来册封为太孙也不宜去管你哥哥的事。除非,是他做了错事。”别说鸿斌的身份敏感,就算普通人家做弟弟的去干涉哥哥的事,最后也会让兄弟起隔阂。

鸿琅点了下头道:“曾祖母,我知道怎么做了。”

为这事,玉熙对周淑慎发了脾气:“我一直认为你是个有分寸的,却没想到你竟然能做出这样的蠢事来。”也是这次的事惹恼了玉熙,让她说话都不客气。

周淑慎垂下头说道:“孙媳妇当时也是着急上火,正巧鸿琅过来看望我,我就顺口跟他说了。”只是没想到的是,鸿琅竟然会将这事告诉太后。

玉熙有些疑惑地问道:“我听启佑说鸿斌在江南求学很顺利,你着急上火什么?”

周淑慎也没有隐瞒:“鸿斌喜欢上一个乡下姑娘,那姑娘不仅长得一般大字也不识一个。”哪怕鸿斌少了一条胳膊,这样的姑娘也配不上她的鸿斌。嗯,连给鸿斌做丫鬟她都嫌。

玉熙有些不相信:“这个消息,你可证实过?”

这消息是鸿斌的心腹小厮送回来的,周淑慎不认为会有错。

玉熙听到这话说道:“鸿斌不会与那姑娘有什么的,你不用担心。”

周淑慎哪能不担心。她就怕鸿斌因为自己身有残疾,觉得能娶个健全的姑娘就好。

玉熙觉得周淑慎是关心则乱:“你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直接写信跟他说你已经在给他相看姑娘。相看好了,就定下来。”鸿斌的婚事,他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若是他不愿意怎么办?”

“等你接到回信,再考虑这个问题不迟。”鸿斌是作为储君培养的,玉熙不认为他行事会如此没有分寸。

周淑慎也没更好的法子了。

前脚周淑慎出去,后脚启佑就过来了。他告诉玉熙京城有一家新开的馆子,那厨子是广西的,做的菜很都地方特色:“娘,明日我陪你跟爹去尝一尝”

想着鸿琅差点中毒的事,玉熙说道:“你说会不会有人嫌我跟你爹两个碍眼,借着我们出去吃东西的机会对我们下毒手。”

启佑听了这话忍不住笑着说道:“娘,那馆子的老板祖宗十八代我都给他查清楚了,不会有问题的。”他可不会疏忽云擎跟玉熙的安全,这几年去的每一家馆子事先都派人去查过的。

云擎跟玉熙去吃东西的前一天,他将这个厨子保护起来不准接触其他人。然后所有的食材,也是他派去的人买。做这些,就是防备万一。

玉熙摇头说道:“以后,请了厨子到福运酒楼去做。你爹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

“娘,你不怕费钱呀?”

玉熙好笑道:“以前节俭,是因为没钱。如今国富民强,我跟你爹又两只脚进棺材的人,还那么省干嘛?”

这话,启佑就不爱听了:“娘,你跟爹一定能长命百岁的。到时候我们邀请全天下的百岁老人到京城,办个百岁宴。”

玉熙白了启佑一眼:“人家原本还能多活几年,被你们这么一折腾,说不准没到家就一命呜呼了。”

启浩立即改口:“娘,后年我给你把八十大寿吧!”后年玉熙七十九岁,一般整寿都会提前一年办。

玉熙不愿意办,认为太折腾。

启浩进来的时候正巧听到这话,当下说道:“娘,八十大寿一定要办。娘,这次你一定要听我们的。”

玉熙说道:“就一家人吃顿团圆饭就好,办那么大劳民伤财的。”

云擎点头说道:“你娘说得很对,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好。没必要整那么大阵势,劳民伤财。”

这一次启浩没听两老的,说道:“娘八十大寿必须办,而且要大办。”

启浩是皇帝,他既决定要给玉熙大办,这事也就定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鸿琅回来了。

看到他的衣服不仅皱起来,还脏兮兮的,玉熙问道:“怎么了这是?”

鸿琅说道:“刚才回来的时候,不知道为何旁边的大树突然倒下。幸好我躲闪得快,若不然就被砸到了。”习武的人,身手很灵敏。一发现不对,他立即往后退。

云擎急问道:“没伤着哪里吧?”

鸿琅摇头说道:“我没事,就是福二被树杈砸伤了。”

玉熙立即说道:“启佑,去查下是怎么回事。”皇宫里的老树都会挪走的,不可能出现树倒的情况。所以,玉熙怀疑是有人想要害也鸿琅。

启佑点头道:“我这就去。”

ps:我问了下朋友,他们说发布的章节修改后,渠道的要晚几天才会替换。原本想将64章放在作者的话里,可里面不能超过五百字,+_+

1985.第1985章 启佑番外(67)

倒掉的大树,树心里有很多白蚁。整颗大树外面看起来完好无损,可实际上树干已经被蛀空了。

启佑查过以后与玉熙说道:“娘,这次的事应该是个意外。”

玉熙相信启佑的判断,不过她下令将皇宫的大树全都检查一遍。鸿琅年纪小身手灵敏发现大树不大对劲能及时避开,她跟云擎老胳膊老腿的,真遭这样的意外可避不开。

启浩听到这话,哪还有不同意的。

大树的事刚落下,鸿琅与珀哥儿外出买东西时又遭了刺杀。鸿琅无事,珀哥儿却被刺客伤了。因为刺客的剑上涂了毒,珀哥儿昏迷不醒。好在余盛身上带了能解百毒的解毒丸,及时给珀哥儿服下。所以珀哥儿虽然受了一番罪,性命却没妨碍。

不过因为这事,突然冒出一个传闻说鸿琅是个灾星,跟在他身边的人都会倒霉。

仿若为了验证这话,鸿琅的四个伴读之一的徐嘉平从马上摔下来,右腿骨折。太医诊断后说,他很有可能会成为残废。

先是福二受伤,接着是珀哥儿跟徐嘉平出事。鸿琅年岁毕竟还小经的事不多,听到这个传闻难免受了影响。

玉熙看着鸿琅恹恹的仿若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摸着他的头问道:“你真觉得自己连累了珀哥儿跟徐嘉平?”

鸿琅犹豫了下,还是点了头:“曾祖母,都是我连累的五哥跟嘉平哥。若不是我,五哥不会受伤,嘉平哥不会从马上摔下来。”

玉熙笑着道:“我还以为你也觉得自己是灾星呢!”

“能受曾祖父跟曾祖母您们的教导,鸿琅是再最幸运不过的人。曾祖母,因为我牵连了五个跟嘉平哥。可是我,又不能为他们做什么。”

这个回答,让玉熙很满意。若鸿琅真觉得自己是扫把星,那她这些年的心血可就全都白费了:“做了你的伴读,就要做好应对各种意外的准备。至于珀哥儿,若是他之前能好好练功也不会受伤了。”

说完,玉熙摸了下鸿琅的头,柔声道:“琅儿,这还只是开始。以后,你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鸿琅摇头说道:“曾祖母,我不怕。再难,也没有你跟曾祖母当年那般难。”他有那么多人保护,只要自己行事谨慎,对方也奈何不了他。

听到这话,玉熙哈哈大笑:“好,不枉费曾祖母这些年对你的悉心教导。”

启佑正好过来,听到玉熙的笑声。他很少看到玉熙这般高兴,忍不住问道:“娘,什么事这么开心?”

“没什么。怎么,衙门又没事了?”

说起这事,启佑就好郁闷:“我跟大哥说了让关席接任刑部尚书,他就不同意。我都这么一把年岁了还不让我致仕,这是打算让我干到死呀?”对此,佑哥儿很有怨念。

玉熙笑了下,转移了话题:“珀哥儿怎么样?好得差不多了吧?”

启佑点头道:“没什么妨碍了,不过太医说还需要再养一段时间。说起来,也幸亏余盛身上带有解毒丸。”

听到这话,玉熙笑着道:“余盛身上不仅有解毒丸,还有治伤的好药。”有若男这么一个制药高手的姐姐,余盛随身携带了不少的好东西。

两人正说着话,启浩就过来了。

玉熙当着鸿琅的面问了启浩:“外面的传闻你知道吗?”她这是明知故问,其实就是想知道启浩的态度。

启浩点头道:“我已经让人去查了。抓住散播传闻的人,严惩不怠。”

鸿琅神色轻松了不少。他知道这些人是有意中伤他,可也怕启浩会相信。

听到这话玉熙点了下头,然后有些感慨地说道:“鸿琅的事,让我忍不住想起了当年了通和尚给我批的命。”

了通和尚给玉熙批了个玉熙命中带衰的命格,这事姐弟六人都知道。

启佑直接爆粗话:“娘,他那都是放屁。你看普天之下有几个人有娘这样的福气。”

玉熙笑了下说道:“可我当时若相信他的话自怨自艾,这辈子肯定会过得很苦。”

说完,玉熙看向鸿琅说道:“琅儿,不要相信命苦命衰这些话。总是自怨自艾,泡在蜜罐里也觉得苦。可若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哪怕身处逆境也能活得开心。”

鸿琅点头道:“曾祖母,我知道了。”

启浩朝着鸿琅说道:“琅儿,去练功吧!”鸿琅现在每日仍有一半时间在练功。最开始启浩是不大赞同,可拗不过玉熙。可经了刺杀一事启浩再没异议了,治国之道可以慢慢学。而学好武功保护自己,却是最紧要的。

启佑乐呵呵地说道:“娘,我能不能将珀哥儿跟珸哥儿送来给你教了。”

“你想累死我,就将两孩子送来。”年岁大了精力不济,就鸿琅一个她都得让枣枣帮着一起教。再来两个,非得要她命。

启佑也就说说,哪真会送了两孙子来。

启浩说道:“娘,让你受累了。”就是他都不得不承认鸿琅被教导得很好,这孩子懂事孝顺、知礼、对兄弟也都很友爱。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若不是为了你们,我也不会这么大年岁还受这罪。”

启浩有些羞愧:“娘,等鸿琅满了十岁,我就册封他为太孙。”

玉熙笑了下说道:“这事,你决定就行。”名分早些定下来,对鸿琅来说也是好事。因为这样,他可用的资源更多。

十一月中旬,鸿斌回来了。他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姑娘。

启佑将这事告诉玉熙,说完后很是头痛道:“娘,鸿斌跟我说要娶那姑娘为妻。”

之前玉熙还信誓旦旦地说鸿斌不会这么没分寸,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了。

玉熙说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鸿斌要娶谁为妻,你与我说什么?”

启佑说道:“鸿斌说他非那姑娘不娶,可是他娘不同意。这孩子,就求到我面前。”

“你不会答应了吧?”

启佑看着玉熙的神情,叹了一口气说道:“娘,这孩子自小就懂事,若不是特别喜欢那姑娘也不会来求我了。”

见玉熙没说话,启佑说道:“娘,那姑娘我也见了,我看得出那姑娘也是真心喜欢鸿斌的。娘,让鸿斌娶个名门贵女,若那贵女嫌弃鸿斌少了一条胳膊,还不若不娶。”

玉熙轻笑道:“这话你不要跟我说,你去跟淑慎说。只要她同意,我跟你爹是不会反对的。”

启佑的意思,是希望玉熙出面跟周淑慎说一下。

玉熙笑骂道:“阿佑,你是越活越回去了。我出面说,淑慎就算心里不乐意也会点头的。你觉得,这种情况下那姑娘进门会有好日子过?”

启佑还真没想那么多。

玉熙无奈地摇头说道:“你们男人呀,总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告诉鸿斌,若是他真心喜欢那姑娘想与她好好过一辈子,就自己努力去说通他娘。”她出面去说,等于是逼迫周淑慎接受这个儿媳妇。周淑慎气不顺,那姑娘进门肯定没好日子过。别说想法折磨儿媳妇,只消让那姑娘****晨昏定省就够她受。

启佑笑道:“好。”

鸿斌接下来就一直磨周淑慎,跟她说是那姑娘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还说那姑娘特别单纯,在以为他是孤儿且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也愿意嫁给他。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那姑娘的好话,最后鸿斌说道:“娘,我怕错过她,一辈子后悔。”

周淑慎听得越多越烦躁,最后将鸿斌赶出去:“你出去,我现在不想看到你。”

这一晚上,周淑慎躺在床上碾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

“绿珠,你说我若是不让鸿斌娶这姑娘,他会不会恨我一辈子?”周淑慎看得出来,鸿斌是真的很喜欢那姑娘。若是棒打鸳鸯,她怕儿子会怨她。

其实周淑慎也是真心疼爱鸿斌,若不然也不会犹豫了。

绿珠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下说道:“主子,要不你问下太后的意见。”太后人生阅历足,看问题更透彻。

第二日周淑慎进宫料理完宫务,就去找玉熙说这件事。

玉熙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只是问道:“你为什么不同意呢?”

周淑慎说道:“那姑娘家世太低,跟鸿斌太不般配了。”

听到这话,玉熙笑了下说道:“只要人好,家世差点无妨。”

说完,玉熙又加了一句:“淑慎,云家祖上也是种田的。”云擎的曾祖父,就是个种田的。

周淑慎说道:“皇祖母,我也不一定说要出身名门。可是这姑娘出身太低,见识跟生活习性与我们天差地别。”简单来说,她认为这姑娘她们的生活环境。

玉熙理解周淑慎的顾虑:“这好办,你给这姑娘送去三个人,一个教她读书习字,一个教她规矩礼仪,再一个教她掌家理事交际应酬。”

周淑慎被说得一愣一愣。

玉熙说道:“给她两年时间,若是能得这三人的肯定,你就同意他们的亲事。”

周淑慎说得有些心动,可她又有顾虑:“若是她过不了关,鸿斌到时候仍要娶她,到时候怎么办?”

玉熙淡淡地说道:“若是她过不了关,表明她与鸿斌不合适。鸿斌执意要娶这个姑娘,那就是害了她。”

周淑慎点头道:“我听皇祖母的。”

1986.第1986章 启佑番外(68)

周淑慎回到家里叫来了鸿斌,将玉熙的话转述给他。

说完后,周淑慎道:“机会我给你们,可若是她达不到要求,你就不要怪娘不成全你。”大儿子身有残疾,她也不多求,只希望他这辈子能过得舒心。

鸿斌听了高兴得不行:“娘,阿英很聪明,我相信她一定能做到的。”鸿斌喜欢的姑娘名叫周英,是个果敢爽利的女子。

周淑慎道:“我也希望她能做到。”这样,她也不用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而鸿斌也能得偿所愿。这样,也算皆大欢喜的。

鸿斌之所以这般自信,是因为周英很聪明,学东西一学就会。

当日鸿斌的心腹小厮只是说周英是个乡下姑娘,并没说她不识字。周淑慎想当然地认为周英是个乡下姑娘,不可能识字。事实上周英识字,是她哥哥教的。不过,她学得比她哥哥还要好。也是因为条件所限,她没办法去学堂念书。

周淑慎也不是个恶人,用心选了三个脾性温和的人送去教周英。

半年后,在听到先生跟两个嬷嬷的夸赞以后,周淑慎见了周英。如下面的人所说,这姑娘长得很一般,但是眼睛清澈明亮。一瞧,就是个心正的姑娘。

第二日,周淑慎主动与玉熙说道:“皇祖母,我见了那姑娘,很不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乡下地方出来的。”周英开始见到她时开始有些拘谨,不过很快就放开了,谈吐也比她预期的要好。以后进门再好好教下,应该不比名门贵女差。

玉熙笑着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只要孩子品性好有能力,出身普通也无妨。再者,家世低有家世低的好处。若是娶个名门贵女,对方觉得嫁给鸿斌是低嫁心里委屈各种折腾,以后这日子也过不好。”鸿斌身有残疾,自家人不觉得有什么,可外人嫌弃。

周淑慎点头说道:“皇祖母说得是。”其实京城这些大家族的长房的嫡出姑娘,她都不敢考虑。因为就算她有这个意思,人家也不会答应的。而之前周淑慎相中了许家三房的嫡次女,那姑娘长相才情只能算中等,可姑娘的母亲仍委婉地拒绝了。

鸿斌当日说娶个名门贵女对方看不上他还不如不娶,这话深深地刺激到周淑慎,也是让她态度软化的原因。

有了玉熙的劝说,周淑慎对这门亲事也认同了。不过,她也没显露出来。一直到两年期满,她才派人上周家提亲。

两家定亲时,柳儿才知道这事:“娘,淑慎怎么给鸿斌定下这么个姑娘?”这姑娘家世差的,她都看不过眼。鸿琅虽然少了一条胳膊,但好歹也是云家的孩子。也不知道这侄媳妇是怎么想的,竟给鸿斌找了个乡下姑娘。

玉熙笑道:“那姑娘不错,淑慎跟鸿斌都很喜欢。”

柳儿一听就明白过来这姑娘是鸿斌自己相中的,也不再说这事了,笑着道:“娘,鸿琅已经十一岁了,是不是也该定下来了?”虽然孙子康裕没能成为鸿琅的伴读,但他们还是支持鸿琅。所以,她也希望鸿琅早些册封太孙。名分定下来,只要不出意外,登顶那个位置是迟早的事。

玉熙看了一眼柳儿,说道:“我跟你爹都不急,你急什么?”

柳儿抱着玉熙的手笑着转移了话题:“娘,等鸿斌成亲了,你跟爹就能抱上重孙子了。五代同堂,这可是莫大的福气。”五代同堂,真的非常稀少。

“你爹今早上还在跟淑慎说,让鸿斌早些成亲,他等着抱重孙子。”说完,玉熙莞尔:“淑慎听了他的话,忙说会让鸿斌今年年底成亲。”云擎都说急等抱重孙子,周淑慎哪还敢往后推,自然是越早越好了。

柳儿笑了下说道:“娘,鸿琅今年也十一岁了,再过两年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这个,才是她要说的。

玉熙乐呵呵地说道:“着什么急,你们谁不是二十岁成亲?等他满了十六岁再说亲,也不迟的。”这孩子,一般到十五六岁脾气性情才定下来。

柳儿轻笑道:“娘,你就不怕好姑娘都被人挑走了?”

玉熙戳了下柳儿的额头,笑骂道:“有什么话就直说,跟我还拐弯抹角?”鸿琅一旦被册封为太孙,天下的好姑娘都任他挑选,哪还会愁娶不上好姑娘。

柳儿笑了下,小声说道:“娘,你看将小晗配给鸿琅如何?”晗儿是豹哥儿的小女儿,比鸿琅小一岁。

玉熙摇头说道:“孩子还小,过个三五年再说这事不迟。”五年以后封小晗也才十五岁,刚刚及笄。如今帝都的姑娘,都是及笄以后在说亲,然后十七八岁成亲。

柳儿以只两人的声音说道:“娘,只要你答应了,鸿琅肯定不会拒绝的。”没办法,一旦鸿琅登基为帝,那他的妻子就是皇后。一国之母,没几个人不心动,就是柳儿都不例外了。

玉熙摇头说道:“若是两孩子性情不合,将他们凑一块那是害了两个孩子。”男人若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可以纳妾。而皇帝更加,可以三宫六院。普通人家的姑娘,有魄力倒是可以和离。可作为皇后想和离都不成,一辈子就只能待在后宫一直到死。

柳儿是觉得鸿琅脾性好,也是有良心的,娶了小晗定会对她好的。不过这话她可不敢跟玉熙说,要说了肯定会被臭骂一顿

玉熙扫了她一眼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想那么多管那么多累不累?”

柳儿笑道:“咳,我也想像娘一样什么都不管,可就是放不下。”

“当了娘,就有操不完的心。”她若什么都不管,就不会养大鸿琅了。

晚上,柳儿与封志希说了这事:“我娘是怕孩子以后性情合不来。若是以后他们两人性情合得来,我娘肯定不会反对。”

其实最先动心思的,是封志希。主要是家里正好有适龄的孙女,若不然他有这个心也没用。

封志希说道:“那你以后多带小晗进宫,让她多跟鸿琅见见面。”两孩子相处久了,有了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柳儿犹豫了下说道:“这样做是不是太显眼了?”一两次没关系,次数多了总会被人看出端倪来的。这事成了还好,若是没成以后小晗没许配给鸿琅,将来婚事都要受影响了。

封志希道:“有什么显眼的。有这个便利不用,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若是孙女能成为一国之后,他这一支至少还能显赫三代。

为了儿孙,柳儿还是点头同意了。

鸿斌的婚事,就定在十二月十六号。婚期一定下来,就给亲朋好友发了请帖。

婚礼办得很隆重,并没有因为新娘子身世低就怠慢了。

过完年出了正月,周英就被太医诊出身孕了。周淑慎得了这喜讯,当下就进宫告诉云擎跟玉熙。

云擎喜得不行:“哈哈,我要抱重孙子了。老婆子,我要抱重孙子了。”因为欢喜得太过,以致都咳嗽了起来。

玉熙给他拍了拍背,等云擎稳定下来后笑着道:“还得九个月才能抱上重孙,现在不要太激动。”

没高兴两天,就听到湖南那年受了灾,冻死冻伤不少的人。

启浩找了云擎跟玉熙,说让鸿琅去赈灾,等回来就册封为太孙。

云擎自然是没有意见。

玉熙避开云擎,与启浩说道:“琅儿这次去湖南,路上定然危险重重。你一定要妥善安排,不能出一丝的差错。”这几年,鸿琅遭了两次刺杀,三次下毒。好在这孩子出门都带着余盛跟护卫,吃东西必须验过毒然后身边的人试吃过才下筷子。因为行事谨慎,所以都有惊无险地避开了。不过,幕后的人没抓出来,总是让人放心不下。

启浩点头道:“娘放心,我会妥善安排的。”以前他想立云昱为太子,不仅因为云昱是成年皇子里最合适的人选,还因为他经常在启浩面前存在感十足。可现在,自然鸿琅更亲近。而且鸿琅是个合格的继承人,各方面都让他很满意。

当然,还有一点不为人道明的,那就是鸿琅年岁小他不用担心会被夺权。成年的太子,因为不甘心一直被压着而逼宫的,数不胜数。

虽然得了启浩的保证,但玉熙仍不放心,他与余盛说道:“阿胜,琅儿我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将他平安带回来。”

余盛重重点头道:“太后放心,我一定会将小殿下平安带回来的。”若是云琅出事,太上皇肯定受不了这个打击倒下的。所以,就算是豁出命去,他也不会让云琅有事。

这一路上,如预料之中危险重重。不仅被当地官员刺杀饭菜被下毒,回程的路上还遭了刺客的狙杀。若不是余盛感觉不对让替身跟着护卫回京,他带着鸿琅乔装打扮成乡下祖孙在后头走,怕就出事了。

启佑受命彻查此事,经过一段时间查探,查出了幕后主使是惠妃跟四皇子云昱。

听到鸿琅被刺杀是两人的手笔,之前鸿斌出事他们也有份。这个结果,让启浩大受打击。

1987.第1987章 启佑番外(69)

启浩一脸沉痛地与玉熙说道:“娘,我一直以为惠妃真的与世无争,云昱也安分。却没想到,他们那么早就觊觎帝位了。”

玉熙对此并不意外,神色淡然道:“这并不意外。云昇没了,你还要将这个位置传为鸿斌跟鸿琅,凭什么呢?他自觉才能心智比鸿斌跟鸿琅兄弟两人都强,为什么这个位置就不能是他的?”

启浩苦笑道:“我一直以为云昇几兄弟能像我与阿睿他们一样,兄弟能互相扶持。”哪怕玉熙早就提醒过他,说皇子为争夺地位自相残杀,可他仍自信几个儿子能友好相处。结果,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一个巴掌。

玉熙沉默了许久后说道:“阿睿跟阿佑能成为你的臂膀,不是凭空来的,那是我耗费无数的心血换来的。”

见启佑看向她,玉熙说道:“启睿志向是成为大元帅、启轩想成为大学者、而启佑的梦想是吃遍天下美食,他们都有想要做的事自然对帝位就没什么兴趣。”对当皇帝都没兴趣,又怎么可能会想去争位。

启浩想起当年玉熙问三胞胎的志向是什么,当下心头一震:“娘…”

看启浩的样子,玉熙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其实也是启浩在玉熙面前,从不会去掩饰自己的情绪。若不然,就是玉熙也未必猜得透他心里所想。

玉熙说道:“有了自己想做的事,自然对旁的再没兴趣。”她当时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想着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是后来云擎打下京城,她就大力支持启睿几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的,就是防备兄弟几人为帝位手足相残。好在,三胞胎有自己喜欢的事做,加上启浩很优秀,并没有出现手足相残的事。

启浩觉得玉熙想得深远。

玉熙没有否认这话,只是说道:“不说异母的兄弟,就算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为了帝位自相残杀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所以启浩之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只是她点了几次见启浩没往心里去,也就没再说了。

启浩苦笑道:“是我太自负了。”

玉熙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多想无益。琅儿是个好孩子,他以后会孝顺你的。”

启浩点了下头。

半个月后,鸿琅回到京城。因为周淑慎生病了,所以鸿琅先去的康王府。见到周淑慎,就将一路上的见闻跟他说了,至于路途的凶险却半字不提。

说了小半个时辰,鸿琅说道:“母妃,我先进宫见过曾祖父他们,再出宫看你。”

周淑慎摇头道:“不用再出宫来,有事我会进宫看望你。”惠妃跟云昱治罪了,不代表就没有危险了。

鸿琅进宫,见到云擎跟玉熙他就跪在地上:“琅儿见过曾祖父曾祖母。”说完,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鸿琅,这是干嘛?”说完,云擎忙让身边的人将他扶起:

鸿琅一脸感激地说道:“若不是曾祖父跟曾祖母,琅儿就回不来了。”

之前虽然也遭遇了暗杀下毒,但因为身边有那么多人保护他,所以他并不畏惧。可这一路上遭遇的事却让他心有余悸,特别是听到替身受了重伤到现在还昏迷不醒,他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云擎笑着道:“那也是你自己争气。”这些年鸿琅一直坚持不懈地练功,没懈怠过半日。若是像珀哥儿,他们有心教也没用。

玉熙听了这话却是说道:“惠妃跟云昱虽然死了,但这不代表你就安全了。琅儿,除了惠妃跟云昱,还有不少人觊觎这个位置,以后你行事仍要万分谨慎。”

鸿琅重重地点了下头。

云擎觉得气氛太凝重了,忙说道:“你皇祖父决定册封你为太孙,已经让钦天监在挑选黄道吉日。”

钦天监很快就将日子定下来了,就在五月初六。

云擎跟玉熙说道:“我也好多年没见到长生了,这次鸿琅册封为太孙,让他也回来一趟吧!”

玉熙笑着道:“不仅让长生回来,启睿他们父子也都会回来。”

云擎道:“我都八十六,没几年活头了,这次启睿回来就让他不要走了。若不然,我怕死的时候都见不上他最后一面。”

玉熙点头说道:“这次启睿回来后就让他留在京城,以后随时都能见到他。”去年云擎病了一场,身体越发差了。所以,如今不管他提什么要求,玉熙都答应的。

云擎高兴得不行:“等他们都回来,我要好好喝一盅。”

“好。百花苑的酒窖里还存了不少的好酒。等他们回来就开几坛,让你跟他们喝个尽兴。”

听到这话,云擎有些感慨:“老了,喝了不了。”他现在最多只能抿两口,大口喝酒都会被呛。

想到这里,云擎苦着脸说道:“老了真不好。想当年,一坛酒我几口就喝掉了。”

玉熙笑着道:“又吹牛。当年在榆城穷得饭都吃不上,你哪有一坛一坛的酒喝?”成亲以后,玉熙没制止他喝酒,但也不会让他没节制地喝。

云擎呵呵笑了两声道:“拿到军饷就去小酒馆喝酒,不过都是背着霍叔。我们一群人里大军喝酒最厉害了,一坛酒下肚办点事都没有。”他喝完一坛酒,就倒下了。

玉熙没在拆穿他。就云擎当时的处境,在外面哪里敢喝醉。真喝醉了,可能就在醉梦之中被人要了性命。

四月底,长生回到京城。他妻子跟下面的两个孩子还在路上没到京。到京,先是回了大长公主府洗漱了下,然后才进宫拜见云擎跟玉熙。

长生虽然刮净了胡子,但皮肤晒得黝黑,看起来一脸的沧桑。

看着他,云擎诧异道:“上次回来还白嫩嫩的,怎么现在这么黑了?”

长生愣了下,忍不住看了玉熙。他自去了桐城以后,就再没白过了。

玉熙小声说道:“你外祖父记性不大好,他估计想起你去桐城前的模样了。”年初开始,云擎的记忆偶尔会出现混乱。

长生鼻子酸酸的,忍着难受握着云擎的手笑道:“外祖父,你看我现在的模样好,还是白嫩嫩的模样好?”

云擎想也不想就说道:“那还用说,当然是现在这模样好了,有男子汉的气概。白白嫩嫩的,跟个娘们似的丑死了。”

玉熙轻笑道:“是呀!想当年在榆城,你都不梳洗就顶着一脸的胡子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来见我,看着跟个土匪似的。也幸亏我胆子大,若不然非被吓死不可。”

云擎立即反驳道:“胡说,我当时哪穿粗布衣裳,明明穿着绣着一头豹子的武服。”那衣服穿在身上,别提多威风了。

玉熙乐呵呵地说道:“那是我记错了。”

云擎很傲娇地说道:“还说我记性不好总将事情弄混,明明是你记性不好。这么重要的事,竟然都忘记。”

说了几句话,云擎就有些犯困了。

等他睡下后,玉熙与长生说道:“你外祖父前几日受了寒,所以没什么精神。”

“外祖母,你跟外祖父一定要好好的。”三年不见,两位老人苍老了许多。

玉熙笑了下说道:“这次回京,你在京城多呆些时日。闲暇时,多带了媳妇跟孩子过来看望我们。也许下次回来,我跟你外祖父都不在了。”

长生哽咽道:“外祖母,你跟外祖父一定要长命百岁。”

玉熙笑着摇摇头道:“若是一身的病痛,还不若早些去,这样也能少受一些罪。”云擎生病的时候,就全身疼。玉熙知道这是年轻时受伤留下的后遗症,所以,她不求云擎长命百岁,只希望他少受一些折磨。

长生的眼泪都来了:“外祖母…”

玉熙摆摆手说道:“没必要这样,人总有一死的,我跟你外祖父也避不开这一遭。不过只要活着的时候开开心心,那就没什么遗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