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喜点了点头,“你昨晚没有回来去哪里了?”

绿竹笑道,“姑娘做了菜。我和房妈妈也喝了一口,就喝多了。想着去房妈妈那里躺一会儿,再回来服侍姑娘,哪成想醒来的时候就天亮了。姑娘,奴婢再也不敢了,你可别生气。”

“我又没有什么事,只是问问。”元喜总觉得这事有点怪,却又说不出来哪里怪。

绿竹却自顾的说着,“酒还是公子送来的呢。说是姑娘喝了之后也觉得好,才送来的,还有果子的味道呢。奴婢才多贪了几杯,哪想到这么上头。”

就是这里。

元喜眯起眼睛,难怪她觉得这事情太巧了呢,还真是渊哥算计的,这个坏孩子,非得好好收拾一下他才行,到底自己是他亲姐,却还向着外人?竟然这么相信一个外人。

“姑娘。出了什么事吗?”绿竹一早上过来,就觉得姑娘挺怪的。

“没事,可说什么时候起程吗?”进城也就两个时辰的路。

“好像要下午才走。”绿竹知道的也不多。“姑娘也下去吧,总不能让他们围着世子。让他们明白一下,世子可是与姑娘定了婚的。”

元喜抿嘴一笑,“我不去大家也知道,又何必去争这个,到显得小家子气,再说他们围着看着也没有用,不然王爷早就定下他们而不是你家姑娘我了。到是昨晚喝过酒之后,现在有些饿了。可有什么吃的拿来些,点心也行。左右最迟下午也就进城了。”

“夫人让人做了粥,一直温着呢。奴婢现在就过去。”绿竹下了马车。

元喜没有下马车,挑起帘子往外看,果然在一处火堆旁,李习安与包易、聂少祖、易思成几个坐在一起,身边还有包夫人及各府的夫人,各家的姑娘也在,丫头穿梭在中间给倒茶水,到像大户人家出来郊游了。

似心有灵犀一般,李习安往这边看来,元喜直接放下帘子,想到昨晚李习安骗她说绿竹的事,就忍不住生气,现在还被一女子围着,不知为何心底就涌出一股怒气来。

好在不多时,绿竹就端了吃的过来,白粥,还有小菜,加上白面的馒头,能在缺粮的时候吃到这些,还是在路上,已经算不错了。

元喜胃口大开,一连吃了两个馒头,一小盘的菜加上粥都吃了下去,绿竹错愕不已,“姑娘,你今天是怎么了?吃这么多?”

心下暗想,不会是因为看到世子与女子在一起受刺激了吧?所以才吃这么多泄愤?

元喜拿出怕子擦擦嘴,“没事,就是饿了。我就不下去了,外面也怪冷的,到是母亲那里怎么样?身子没有什么事吧?你也去问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怎么现在还没有起程?”

绿竹收拾着东西,“奴婢知道了。”

坐在马车里,元喜听着外面的说笑声,竟然听到有人提起自己,侧耳过去,隐隐好像是曹雪的声音,“咦,怎么没有看到赵二姑娘?这个时候不会还没有起来吧?还是看到世子在这里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躲起来了?原来咱们二姑娘也有害羞的时候,果然女子只要定了亲,就长大了。”

哪有人敢附和这个,毕竟将来那可是世子夫人,她们还要巴结的人,可不比以前了,到是多看了曹雪几眼,也不知道曹家这位姑娘怎么想的,当着世子的面就说这些。

曹夫人也发现不对了,“雪姐,乱说什么。定婚的男女见面不合规矩,二姑娘可是紧守着这个规矩呢。”

又在暗下被母亲捏了一把,曹雪才不甘心的闭了嘴,她可从陈公子那里听说了很多关于赵元喜的事情,也不知道亲王府怎么会定下她,说起来京城里这些世家的女子,哪一个不强过赵元喜?

“世子回京城也要大婚了吧?不知道日子可有定下?”钟夫人笑着问道,同时扫了曹夫人一眼。

曹夫人的干笑了两声,没敢再接话。

李习安轻风云淡道,“这事都由父王做主,我还没有问过。”

众人听了心思不一,却都是祝贺声。

元喜听到这话,心里莫名的失落起来,随后一笑,他娶自己已经是为了帮她,她又怎么去怪他说这些让人多想的话呢。

绿竹去的快,回来的也快,直接爬到了马车上,“姑娘,夫人说了,要马上就起程了,王爷是直接进宫的,咱们回赵府的老宅,已经先派人回去收拾了,京城这一乱,也不知道老宅变成什么样了。房妈妈带着几个婆子和护卫先回去了,咱们到府里就可以住下了,奴婢去的时候,还听到夫人说,钟小将军带兵往江南那边去了,现在京城里的粮食充足,不用担心没有粮了。”

“这是好事。”只要百姓有吃的,那么一切就会安稳下来。

“是啊,眼看着就开春了,马上菜也就有了,这次一定在花园里开一大个菜园,也省着整日里担心没有菜吃。”绿竹算计着。

元喜笑道,“府里的庄子就可以种菜,只要没有蝗灭,当然就不用担心吃菜的问题了。”

“呀,是啊,府上还有庄子呢。”绿竹拍拍头。

看她这副样子,元喜也笑了。

听到外面有响动,笑道,“收拾一下,咱们也该起程了。”

一直到马车动起来,元喜也没有往外面看过,想来李习安也该回到王爷那边去了,一进京就直接进到皇宫里去,这也是一种证明,一个信号,难怪各世家高兴的连矜持都忘记了,围着李习安。

进京城这段时间,对众人这一个多月来说,那就是快速了,元喜都觉得是眨眼之间就到了,特别下马车之后,看到赵府的大门,恍然如隔世一般,真没有想到,转了一圈又回到这里来了。

“放心,现在咱们一家人在一起,谁也不能再欺负你了。”莫氏感觉到女儿的紧张,紧紧的握住女儿的手。

“娘,放心吧,我没事。”元喜笑了笑,“女儿现在这样,别人巴结还来不急,又怎么会做别的呢。”

莫氏抿嘴笑了起来,“可不正是这样。”

母女俩说笑的进了府,赵玉珩带着儿子跟在身后,多少年没有回来,赵玉珩脸上没有笑意,到是一副很有感处的样子,渊哥到是头一次回来,看到哪里都好奇,一边又偷偷的问赵玉珩。

“父亲,这里好大啊,铜川那边的王府也没有这里好。”

莫氏回头笑道,“你是在铜川出生的,自然不知道这京城的富贵,你祖父是丞相,府里这般到也算正常,那些个侯府你还没有去过,胜过这里。甚至一些人家的府邸比这里还要华丽。”

“那岂不是很浪费?”渊哥骇然。

“慢慢你就知道了,不过你这样说,我才想起来,得找个人跟着你,省着你跟这些京城里的公子哥学坏了。”莫氏一说完,渊哥的脸就黑了。

元喜忍不住笑了起来,“娘说的对,我看这样行。不如就让父亲身边的意行吧,换成别人,怕也管不住渊哥,到是父亲身边的人,还能震得住他。”

说完,还不忘记幸灾乐祸的回头看弟弟一眼。

渊哥哪里能不明白是姐姐为上次的事怨他呢,他也只是猜世子会去看姐姐,所以才把绿竹给弄走了,哪里想到世子真的去了,就是连他都吓了一跳,而且看世子的样子,明显发现他在暗下里偷看了。又不怕惊动了人,所以也不敢过去,也是担心一晚没有睡的。

第145章:争见(二)

莫氏向来听女儿的,当面就和丈夫要了人。

赵玉珩自然不会拒绝,而且他现在也要呆在京中,把身边的意行放到儿子身边,他也想过这个,今日听了妻子和女儿的话,哪里有不同意的。

元喜仍旧住她原来住的院子,渊哥喜欢清静,住进了有竹子多的院子,正是曾经四房住过的竹院,莫氏夫妻住进了梧桐院,赵府老宅很大,赵家四口人住的发空,不过好在莫氏把在铜川的下人都带来了,其中还包括下人的家人,莫氏直接把三房住过的香桐院化了过去,里面住满了下人。

隔日各府就接到了圣旨,和硕亲王自封为明帝,五日后登基,原来从什么官职仍旧是什么官职,这一点也收拢了众人的心,这五天来赵玉珩忙的一直没有回府,五日后明帝登基,同时封唯一的儿子李习安为太子,更下旨封下月初五迎娶太子妃。

一进之间来赵府祝贺的人滔滔不绝,莫氏有孕,接待几天身子就受不住了,元喜又是待字闺中,府里连个主事的也没有,最后莫氏只能求了大嫂白氏到府上来帮忙,白氏一来,把莫霞也带来了。

有了莫霞探话的事情,元喜对她越发的不喜,看在舅母的面子,也不为难莫霞,到也不亲近,莫霞似乎也知道现在身份不同了,在元喜的面前也守着本份。

白氏每天忙着招待来送礼的人,一边忙着元喜大礼的事情,赵府二房那边,赵老太太听了就不高兴了,“这哪有自己家办喜事,让外人来忙的。老二媳妇,让人给三房、四房和五房送信,明天你们妯娌四个去大房帮忙。我也跟着你们一起去。”

如今儿子官复原职。赵老太太的腰板也硬了起来。

“母亲,我看咱们还是别去了。大嫂那边要是真的想让咱们帮忙,也不会让莫家的夫人过去,咱们就这样过去了,弄的大家脸面都不好,现在二姑娘可是太子妃了,与以往不同了,母亲再像以往那样闹下去,大房不说什么。皇家那边也会觉得没有脸面。”冯氏就差直接说出来咱们惹不起皇上了。

老太太这样一去闹,闹的哪是大房,还是皇上,害得皇上失了面子,他们就不用好了。

冯氏早就后悔以前任由着老太太胡闹了,现在哪里还会由着她,赵老太太听了就有气,“怎么?这孙女要嫁人了,我这当祖母的还不能去了是不是?若皇上真怪罪下来,我也正好想让皇上评评理。老二媳妇。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放心,我还没有老糊涂,让人去给其他三房送信。明天早点到这边来,咱们一起去大房。”

“母亲知轻重,那我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这就让人去送信。”冯氏退出来的时候,让人给其他三房送信,就去了书房。

赵玉舒一看妻子来了,忙放下手里的笔,“可是母亲那里有什么事?”

妻子这个时候过来,除了母亲又闹腾了。他还真想不出别的事情来。

冯氏笑了,“让老爷猜到了。母亲要去大房,让我给其他三房送信。说几房明天一起去大房,原是打算帮着主持婚事,让我劝了几句,她到也不强说了,不过我怕明天去了再闹起来,老爷看看明天这是去还是不去?若是不去,也得想个办法劝下母亲,若是去了,我想着老爷也一同去吧,就当做是一家人去贺喜,喝杯茶就回来。”

想想大房现在对各房的态度,是不会留饭的。

冯氏也不会自恋,能安安静静的喝完一杯茶就已经不错了。

赵玉舒叹了口气,“按理说大房办事咱们不能不去,可大房那个态度,去了也是受冷脸,现在母亲张罗去,就走和趟吧,在外人面前起码咱们赵府还是一家,虽有掩耳盗铃的样子,可到底比让人确认是真的强。我就跟你们一起去,不离开母亲的身边,总能看得住她,忍过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的,咱们就走。”

“那妾身现在就去准备,你看看你父亲那里要不要一起去?”冯氏对这事也不耐烦。

现在更是后悔把两个老人接到府里来教了,若是归到大房,这烦心事看不到,两人爱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去。

“我去和父亲说吧,以我的了解,他是不会去的。”赵玉舒跟着妻子一起出了门,两人到了后院,一个去了赵老太太的院,一个去了赵老爷子的院。

两人打赵老爷子中风之后,就分开住了,赵老爷子是平日里从不见赵老太太,回到京城之后,赵老太太见赵老爷子还不跟她一个院,闹了两次,赵老爷子就跟看不到一样,最后赵老太太自己觉得无趣,也就歇下了,却暗恨赵老爷子不给她面子,整日里阴着脸,院里的下人没少挨骂。

正如赵玉舒料想的一样,赵老爷子直接就回决了,“他眼里没有我这个当父亲的,那我也没有他那个儿子,我就看看大婚之日,咱们都不去,他还要不要那个脸面,受人指点时怎么承受。”

“父亲,大哥也是心中有气,想想当初咱们对二丫头的事情,也着实过份了,他心中有恨也在正常不过,到是父亲说的这些气话,别人讲究大哥,到时咱们也换不得好,都已经闹的这么生了,还真要成仇人吗?我知道父亲心里有气,不看大哥还要看皇上那边呢,父亲不给大哥脸面,也要想着皇家的脸面啊,二丫头嫁为太子妃,咱们可就是皇亲国戚了,现在低些头那又何妨?父亲以为呢?”

“罢了,你既然心里有数,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去吧,明日就你们去吧。我这身子也不好使,去了到是丢人现眼。”到底,赵老爷子被儿子给劝开了。

赵玉舒应下,出来后也抹了把汗,都说老小孩,小小孩,这人年岁一大了,却比孩子还要难哄。

隔日,赵家五房就去了大房,莫氏一听,就挑挑眉,由着入画扶了起来,让白氏去忙嫁妆的事,自己刚到前院把众人迎到了大厅,只看到赵玉舒一个男子,莫氏心里有了计较。

分主次坐好之后,莫氏也不急着开口,反正是自己的家,总是靠不过她。

赵老太太看莫氏淡漠的坐在那里,也憋了口气,索性也不开口,众人就坐在厅里喝茶,每个人第二次添的茶都快喝完了,却还没有人开口,程氏就有些坐不住了。

“大嫂,二丫头结了门好亲事,我们是来贺喜的,你现在有身孕不方便,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的,只管吩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程氏不甘,可想着还要靠大房给自己的女儿说一门好亲事,只能先放下身段低头。

有了程氏开口,高氏也开了口,“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这对七彩瓶是我嫁妆里最好的,一直没舍得拿出来,也是我母亲当年的陪嫁,大嫂还不要嫌弃才是。”

高氏一边把礼单让身边的丫头给莫氏送过去。

莫氏想到三房鹤哥成亲的时候,她也让人送了礼,道了谢就把东西收下了。

冯氏也趁机把礼单递了过去,“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嫂收下才是,不然我就更没有全面见大嫂了。”

生怕莫氏把东西退回来,冯氏直接把后路就给堵上了。

“那就谢谢大嫂了。”莫氏可没有打算不收。

当初女儿在京城里受他们欺负,现在他们拿来的东西全当是给女儿的补偿,不要才是傻子呢。

见莫氏今天这么好说话,程氏也把礼单递过去,这样一来,气氛也没有刚刚那么尴尬了,到是五房的文氏,羞红了脸,“大嫂,我今天走的冲忙,也没有带东西,回去我就让人送来。”

“看五弟妹说的,这不过是心意,心意到了就行了,礼物不重要。”有了扔鼎哥的事,莫氏对文氏并不喜欢,面上淡淡的。

文慧这阵子没少受气,看到莫氏淡淡的态度,心里就越发的难受,低头坐在那里像受了气一般,赵老太太看了就有气,正好对莫氏的火气没处发,现在看到文氏这样,就忍不住了。

“看看你那小家子气的样,文府也是大世家,怎么就没有好好教过你规矩?也是了,有规矩的人哪里会让自己的大哥打妹夫,也就你们文家能干出这种事情来。当初我就觉得奇怪,在逃命的路上,小五好好的怎么非说要娶你,指不定你什么手段勾引他,害得我家小五丢了名声,娶了你这么一个丧门星。”赵老太太是一点脸面也没有给文氏留,说的话更是狠毒。

文慧的脸惨白,凄然的抬起头看着赵老太太,“母亲,若是你觉得媳妇配不上五爷,那不让五爷休了媳妇吧。也省得你拿这样的话来骂媳妇,这话传出去媳妇哪里还有活路?你这是生生要逼死媳妇啊。”

赵玉舒一个没主意,就让母亲开了口,眼下也跟着劝道,“马上就是二丫头大喜的日子,母亲说的这些是什么话,传出去还不是让人笑话小五。”

人家姑娘不好,那你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然怎么能勾到?

ps:粉红票

第146章:表妹(一)

赵老太太心里正火着呢,根本不听儿子的,“这是在自己家,谁能传出去?传出去丢的也是自己家的人,老大媳妇,你说是不是?在说我说的有错吗?你看看打小五遇到她之后,哪里有一件好事,先是鼎哥丢了,再是把你父亲气中风了,要是你父亲没有中风,眼下岂不是又坐回了丞相,咱们赵府是何等的风光?你们还用在别人面前低伏做小?这一件件哪个不是因为她跟小五扯到一起才出的事?先前我忍着,想着这事也定下来了,若是个好的,好好跟小五过日子也就罢了,这嫁过来第一天就闹得回娘家,让小五给她下跪,现在小五在外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小五把她接回来了,还觉得不够,逼得小五去小妾的房里睡,她到闹一个委屈,找了自己家的大哥把小五打了,闹得人尽皆知。现在你满意了,小五跟那过街的耗子一样,平日里连门都不敢出。你这个丧门星,真以为我不能让小五休了你不成?现在还拿起娇来了,你弄这可怜样给谁看呢?”

赵老太太越骂越顺嘴,可其他人却听不下去了。

文慧也不是个性子软的,不等赵玉舒开口,她已经开口了,“婆婆这话说的好笑,五爷天天不出门,可不见得吧?这才回到京城多少天,整日里泡在那钩栏院子里,他是不敢出去见人,白天在府里睡觉,晚上去那种地方快活,哪里还有时间见别人?婆婆说是我害得公公做不得丞相,可当初公公不做丞相的时候,那时京城还没有暴乱呢,各家更没有往京城去呢,连五爷是谁我都不认识。我怎么害得公公做不得丞相?我也是大世家出来的女儿,纵然明白出嫁从夫,可也不能让人污蔑了清白。我大哥打五爷。那是看到五爷为了小妾骂我,我大哥说了他一句不要宠妾灭妻。他就指着我大哥的鼻子骂多管闲事,有这样骂自己大舅子的吗?我是个嘴笨的,也想好好过日子,可现在看婆婆说的这些话,我就是那千古的罪人,这样的日子不过也罢。今日在场的没有外人,那也就不怕丢人说句实话,打我嫁过去到现在。我还没有与五爷同过床,还是处**子之身,婆婆不信大可找人验验,也让外人知道一下,赵府的公子只宠小妾,正妻却还是个完璧。”

不要说当着男子的在,,就是当着女子的面说出后面的那样隐情,也丢不起这个人啊,文慧趴在桌子上嘤嘤的哭了起来。一屋的人都被她的话给震住了,就是先前还在发火的赵老太太也蒙了。

这成亲到现在,起码快四个月了。可是娶回来的媳妇还是完璧,这传出去让人怎么说?好好的姑娘可就这样被人给坑了,人整日里呆在小妾的屋,却不碰妻子,大舅子说几句就打人,这样的人别说自己抬不起头,就是儿孙也跟着受指点。

赵玉舒红着脸,轻咳两声,看向妻子。

冯氏这才回过神来。“五弟妹,你先消消气。有什么委屈,自己有母亲帮你做主。母亲刚刚也不过是气小五,才把火气发到你的身上。你新婚敬茶那天也是看到的,母亲是站在你这边的,还骂了五弟,是不是?今日咱们到大嫂这里来是贺喜的,可不能落泪啊。”

程氏在一旁看热闹,生怕事小,“要说小五也是,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来,我都被吓了一跳。这事可不能传出去,传出去镐哥他们也不用见人了。”

有个这样的叔叔,人家还不得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程氏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来,众人也猜得出来了。

高氏则低着头,跟以往没有分家的时候一样。

赵老太太恨恨的瞪了程氏一眼,才看向还在哭的文氏,“行了,过来贺喜的,你在这里哭,岂不是给人找晦气呢吗?自己的男人都管不住,现在在这里来怨谁?我就不信新人弄不过一个小妾了,还是你没有把男人哄住了。就像你这样天天跟男人倔,哪个男人愿往你的身边靠。”

如此一来,也算是赵老太太先低头了。

可偏给人抬阶又不想服软,又说出这样的话来,文氏的性子哪里会同意,整个人坐起来,掏出帕子抹了把脸上的泪,“婆婆说的是,是我没能耐,既然如此我就自请下堂,哪个新妇能受得这样的侮辱?我也是好人家的姑娘,低嫁给他做填房,却没有料到会得到今天这样的下场。先前我还想着好好过,婆婆今天的话却让我醒悟了,我怎么低头服软,做的都不对,心长偏的,这人做的再好那也是不好。我现在就回娘家,婆婆让五爷把休书送到我娘家吧。我虽不聪明,却也知道当初五爷为何要到我家府门外下跪,那个时候王妃单给我的侄女送了礼物,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世子妃,那时婆婆也是存着让五爷靠着文府而搭上王府吧?只是后来看到并不是如此,才看我越发的不顺眼。这事婆婆也不用否认,几房的下人都传遍了,我若是再不知道,那就是聋子了。我自请下堂,婆婆可以再给五爷寻一门能帮得上他的好亲事去。”

文慧最后硬气的丢下话,起身扬长而去,仍下一厅的人惊愕的看着赵老太太。

赵老太太的脸乍青乍红,今日她可是被拨的一点脸面都没有了,可以说除了赵玉舒跟着一起惭愧外,其他四房儿媳妇心里都觉得痛快,就是冯氏也觉得解恨。

“这个恶婆娘,好好好,这样的叼妇,我赵府也要不起,老二你现在帮着小五写一封休书送到文府去。”赵老太太此时恨得牙咬得咯咯直响。

“母亲,这事怎么能代劳?还是让小五去写吧,咱们来的也不短了,还是先回去吧,大嫂有了身子,府上的事又多,等成亲之日咱们再来吧。”赵玉舒现在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真是太丢人了。

赵老太太也坐不住了,恨恨的看了莫氏一起,起身大步往外走,丫头过去扶她,都被她一手甩开,看样子就知道气得不轻。

冯氏一脸的无奈,“今日让大嫂看笑话了,还望你多担待一下,母亲年岁大了,什么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也不想想后果和影响。”

“看二弟妹说的,咱们做儿媳妇的只能听着,哪里敢不瞒。”莫氏看了个笑话,心里高兴,哪里会生气。

冯氏也知一二,笑了笑,这才起身告辞追着赵老太太去了。

莫氏心里高兴,去了后院把事情跟元喜说了,“我现在可算是见识到你祖母什么样了?也难怪现在赵府会败落成这副样子,可见都是她闹腾的,哪有那样说儿媳妇的,那文氏虽不好,可再看看你五叔做的事。”

自然是没有将文氏还是完璧事情和女儿说,到底觉得女儿还小。

元喜笑道,“只是要祖母在,就不会安静。”

想到马上就要嫁人了,元喜还觉得恍惚,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而且还是太子妃,上辈子她不敢想的事情,这辈子没有料到的,却发生了了。

“你也要嫁人了,嫁过去之后,皇后那边怎么做你不要管,做好自己的本份,规矩上让她挑不出错,她想为难你也没有办法,有事就与太子一起进宫,不要单独进去。皇上刚登基,我看着后宫就进女人了,皇后的性子怎么容得,我看那后宫不是安静之地。所以还是少去的好,你与太子是夫妻,有什么事情跟他商量,到底比外人强,明白吗?”

元喜难得脸红的点点头,“母亲放心吧,我明白。”

莫氏笑道,“我自然是放心,咱们喜姐稳重着呢,这几个月娘看得出来,你长大了,所以娘放心。”

经历了一次生活,元喜是什么都看开了,甚至此时已想着如果皇后往李习安的身边送女人,她会一点情绪没有的将人收下,自古男人三妻四妾,她早就明白的道理。

赵元喜的大婚在准备着,外面却很热闹,先是文府等不来赵府五房的休书,找上门去,两家又是闹了一场,赵五爷娶回媳妇不碰的事情也传了出去,最后赵府不得不写了合离书,这事文府虽然明声不好,可人家姑娘虽然嫁了,却也是个完璧,到也算是一喜事,在外人面前证明了文慧的清白,日后嫁人也是不难的。

再有就是易府与庄府两家简单的把亲事给办了,只请了一些相熟的世家,就是易府的嫁妆都是安安静静的送过去的,到换来不少的美谈,只说有官职在还能如此朴实,到是真正的清贵之家。

同时包府的大公子也成了亲,娶的是易府的庶女,随后就是包府的二公子要成亲,这次赵府大房收到了请贴,元喜也单独的收到了请贴,一边是傅家送来的,一边是包易送来的。

看到两家贴子,元喜笑了,包易抛开赵府,又单独给她送了贴子,自然是希望她去的,这样就只能不去傅家了,元喜让绿竹带了添妆去了傅家,解释之后,才准备着第二天去包府。

第147章:表妹(二)

包府里的婚事与易府的相比起来,那可就热闹多了,到处透着喜气,府门关更是挤满了来贺喜的人,元喜坐着马车与莫霞从后门进了包府,到是比那些先前来还先进了府。

让人把礼单送上去,元喜才开口道,“母亲身子不便,让我带了表姐一起过来观礼,夫人还不见挑礼才是。”

“看看姑娘说的,你能来是我们府上的福气,哪里我还会挑什么理,前面的人太多,怕是你也觉得吵闹,就留在这内院吧,我让下人在身边服侍着,缺什么少什么姑娘只管吩咐便是。”包夫人脸上掩饰不住的笑。

自己的儿子与太子妃交好,日后更会飞鸿腾达,以前不觉得这赵府的二姑娘好,现在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元喜道了谢,包夫人这才去前面招待客人。

莫霞笑道,“与表妹一起来,到是受了不一样的待遇,这可是好事,我也最不喜欢闹,难得能躲在这里避清静。”

说完,也不看元喜,低头抿茶。

元喜淡淡一笑,“身份变了,自然待遇也就变了,世态炎凉,这个道理表姐也明白,没有无言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冷暖自知,任何事情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哪有把对方当仇人,还要让对方待你好的道理,表姐说呢?”

回想上一世,表姐一直没有嫁人,喜欢的是钟毅。

这一世同样喜欢钟毅,钟毅嫁不成又换成了李习安,表姐妹又对上了。

活了两世,两人仍旧是对头,元喜已不期盼两个人能修好,自然不会任她再说风凉话。

元喜突然态度的强硬。让莫霞微微一愣,随后唇角升起一抹嘲弄的笑,“表妹说的对。不似表妹现在才看透这个,我是早就看明白了。到是不知道钟大哥的婚事什么时候能办。若是办在表妹的后面,你们姐妹二人也没有机会一同去观礼了。”

钟毅在江南那边平乱,元喜的大婚是在半个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