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就是待在二品尚书这个位置没挪动过。

在京城世家侯门皇族最多的地方,他们沈家不过堪堪属于中层,连带着她嫁入高门大族后不能生育也无法给她撑腰。

今生她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父亲不作为,她就暗暗辅助大哥,二哥,以后他们才是自己的依靠。

沈无暇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看向沈芝芝的眼神带了一丝炙热,暗忖,沈芝芝也就这一点用处了。

沈芝芝一进来就恭恭敬敬的给老夫人等长辈见礼。

赵宇灿面瘫着小脸学着沈芝芝给长辈们问安,父亲沈明正暗暗点头,是个不错的孩子,二丫头只要好好教养,以后就是她的依靠了。

见礼过后,沈芝芝望着沈无暇,啧啧,气色不错,难道萧家公子好转了?应该不可能吧,只会更严重才对。

沈无暇也正好望向她,二人目光相触,沈芝芝觉得这个古里古怪的沈无暇眼神很奇怪。

收回目光,陪着老夫人等人说了会话,就在花厅开了饭。

由于只有赵宇灿这个五岁小孩子,沈府的女眷也没有什么避讳,大家一起吃个饭,当然,赵宇灿作为沈芝芝夫家的人,坐在男人那桌。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用过饭,饭后,老夫人叫了沈芝芝过去说些私密话。

赵宇灿这位小叔子留下来,沈家男丁对赵宇灿很是热情。

沈明正倒是挺喜欢这个小子,难得和蔼的跟他聊天,赵宇灿从小就没有父亲,沈明正这位严肃和蔼的长辈颇得赵宇灿喜欢。

一大一小聊得十分愉快。

沈无暇见状暗暗撇嘴,不过是个早死的小鬼,她拉着大夫人手,低声和她说话,目光时刻注意着远处的小隔间动静。

小隔间里,沈老夫人屏退下人后,迫不及待的问沈芝芝。

“二丫头,赵老夫人对你如何?在将军府可还过得习惯?”

沈芝芝眼神一闪,笑了笑,回道:“老夫人对我挺好的。”其余的什么都没有说。

沈老夫人眯了眯眼,捻着手中的佛珠,慈眉善目:“二丫头,将军府现在还是赵老夫人管家吧?”

“嗯。”沈芝芝挑眉,她总算知道这位祖母的意思了。

“赵老夫人年纪大了,你要开始把管家的事慢慢学起来了,也是祖母的疏忽,你没从接触过管家的事,不过你也别着急,你回去的时候,祖母会给你两个嬷嬷辅助你,等你学得差不多了再接手不迟。”沈老夫人慢慢道。

沈芝芝淡淡一笑,婉言拒绝:“多谢祖母关心,将军府的事自有老夫人管理,我一个新媳妇,实在不宜插手。”

嗤,沈老夫人打的一手好算盘。

胃口这么大,也不怕撑死。

“将军府老的老,小的小,这家早晚是要管的,早点学了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沈老夫人

苦口婆心的说着。

沈芝芝笑了笑,依旧不松口:“不劳祖母费心了,管家的事还是以后再说。”

想将手伸到将军府,想得美!

这次三朝回门过后,没别的大事,沈家还是少回的好。

沈老夫人一噎,犹不死心的继续劝说二丫头改变主意,谁知二丫头不为所动的模样,暗暗皱眉,二丫头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油盐不进,这么难对付了?

最后沈老夫人也厌烦了,挥手让她离开,暗忖以后再想别的办法。

沈芝芝从小隔间出来,沈无暇就发现了,她跟大夫人耳语了几句,大夫人点点头,沈无暇便起身朝沈芝芝走去。

沈明正见了微微有些皱眉。

“芝芝,咱们出去说说体己话吧。”沈无暇提着裙摆,笑盈盈的走过来。

沈芝芝微微挑眉,语气里带了一丝讽味:“大姐,你觉得我们能说什么体己话?”反正她都嫁到将军府了,何必再和沈无暇虚以委蛇。

天知道这一肚子阴谋诡计的沈无暇又想干嘛。

沈无暇笑容一僵,深吸了口气,按捺住心头的怒意,佯装嗔道:“芝芝,我们是亲姐妹!”

“大姐,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咱们是亲姐妹,你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我听着呢!”沈芝芝勾出一抹明艳的笑容。

这笑容真刺眼,沈无暇压下心里的不舒服,微笑着问道:“芝芝,你什么时候去大觉寺为妹夫点长明灯?咱们可以约个时间一起,正好我也可以为七郎祈福。”

“我不去大觉寺。”沈芝芝睨了她一眼,淡淡道。

“芝芝,妹夫再怎么说也是为朝廷牺牲的,你该去大觉寺为妹夫点长明灯才是,不仅如此,还要找高僧为妹夫诵经祈福,这样对你名声更好。”沈无暇俏脸满是不赞同。

“不劳大姐费心了,我已经在将军府住的院子里弄了一个小灵堂为夫君点长明灯。”沈芝芝挑眉,为自己的先见之明点赞。

沈无暇愣住了,心里微微失望,没想到沈芝芝竟然在自己的院子弄了灵堂,这下没借口让她去大觉寺了。

原本她打算邀请沈芝芝一起去一趟大觉寺找高僧看看沈芝芝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怎么上辈子她嫁到萧家,萧七郎的病就好了起来。

现在看来不管用了,罢了,反正她从亲娘那里弄来了沈芝芝的生辰八字,到时给高僧看看也一样。

沈芝芝瞅着沈无暇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嘴角勾了勾,转身走到长辈那边告辞,然后留下丰厚的回门礼,就带着赵宇灿离开了沈府。

此时,威远将军府的赵老夫人收到了一封来自西北军营的私信。

第21章

赵老夫人从黑衣人手中接过信件,一脸震惊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颤抖着双手撕开封口,拿出信纸看了起来,看完后,喜极而泣,她激动的抓住廖嬷嬷的手:“玉兰,昊儿没死,他还活着…他真的还活着…”

廖嬷嬷得知孙少爷还活着,和赵老夫人一样惊喜又激动,恨不得将这个大好消息散布出去。

赵老夫人高兴过后,却有些疑惑,“玉兰,昊儿在信里说要提防苏妙言那个小姑娘,还说不能让她插手将军府的事务。”

“我们将军府的事务哪里轮得到苏妙言那个丫头插手?”

廖嬷嬷赞同的点头,脑中灵光一闪,有些迟疑的看着赵老夫人:“老夫人,您说是不是大少爷误会了?”

“误会?”赵老夫人皱眉,“误会什么了?”

“老夫人,您还记得苏妙言那个丫头曾经来过府里说要嫁给大少爷的事了吗?会不会大少爷误以为您选择了她当孙媳妇…”廖嬷嬷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赵老夫人恍然大悟,随即冷笑一声,眼里满是冷意:“我记得苏妙言那个丫头有个哥哥叫苏景辉,是昊儿手下的副将,说不得就是他弄出来的破事。”

“怪不得昊儿要我提防那个丫头,幸好沈芝芝这丫头及时出现,要不然还真是得选择她了,苏家打的好算盘!”

“就是,苏家真是狼子野心。”廖嬷嬷对苏家也没啥好印象,这苏家说白了就是赵家提携上来的,竟然敢反过来算计主人,真是白眼狼。

讨伐了一遍苏家后,赵老夫人小心的收好信件,看了看天色,问了一句:“芝芝和灿儿也快回来了吧?”

廖嬷嬷点点头,随即小心的问询。

“孙少爷还活着的消息要告诉少夫人吗?”

屋内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赵老夫人纠结了。

长孙还活着,还娶了一门新媳妇,她高兴之余又有些心塞。

一想到长孙的毛病…赵老夫人觉得自己抱孙子的心愿依然遥遥无期。

况且长孙还在信里交代先不要将他活着的消息说出去。

“…还是先瞒着吧。”赵老夫人半晌才下了决定,“等昊儿回来给她一个惊喜!”

廖嬷嬷:“…”是惊吓吧?

“玉兰,拿笔墨纸砚来,我要给昊儿写封回信。”

赵老夫人写好信密封好交给黑衣人后,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一身暮气散尽,看起来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未时末,沈芝芝带着小叔子回来了。

一回来,两人去见了赵老夫人后,沈芝芝就忙着给小叔子做药浴。

趁着小叔子药浴的时候,沈芝芝和赵老夫人的心腹廖嬷嬷以及喜儿,杨氏张嬷嬷等人就在外室聊了起来。

如今的廖嬷嬷得知自家大少爷还活着后,精神神好了不少,沈芝芝见了暗暗惊异,这才一个上午不见,廖嬷嬷简直换了个人似得。

不仅廖嬷嬷如此,赵老夫人也一样,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

沈芝芝很是奇怪,除了小叔子的身体药浴过后好了不少,威远将军府又没什么喜事啊。

估计是小叔子的身体日渐好转,赵老夫人心情好吧。

沈芝芝暗忖道。

聊着聊着,这话题渐渐的偏移,起因是沈芝芝无意中提到了沈无暇今天也在沈府的事,廖嬷嬷就来劲了,脸色有些古怪的问道:““少夫人,您说您姐姐今天也在沈府?”

沈芝芝点点头,有些困惑的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啊,萧家七郎昨天就昏迷了,作为萧家新媳妇这个时候不待在萧家服侍丈夫,反而回沈府,而且据老奴观察,沈大小姐的气色很好,这太反常了。”和沈芝芝一同回门的张嬷嬷皱眉插了一句。

“确实反常!”沈芝芝若有所思,“而且她今天还邀我一同去大觉寺为夫君祈福,明明自己夫君都病入膏肓了,却没有一丝担忧,真是太奇怪了!”

“难不成大姐夫今天病情好转了?”

奶奶杨氏闻言连忙问道:“小姐您没答应大小姐吧?”

沈芝芝摇头,安抚道:“我才没答应她呢,我都在院子里为夫君设了小灵堂,何必再去大觉寺。”

“那就好,那就好。”奶娘杨氏放心了。

她一直对大小姐观感不太好,特别是红扇花事件后,更是对大小姐防备不已。

廖嬷嬷听到少夫人提起小灵堂的时候,脸皮禁不住抽了一下,暗忖,是不是找个借口让少夫人将小灵堂撤了…不然少将军回来看到自己的灵堂…

廖嬷嬷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老夫人已经决定要瞒着少夫人,她还是先将这事放下吧。

听到少夫人猜测萧家七郎病情好转,忍不住将自己收集的消息说了出来。

“萧七郎从昨天一直昏迷到现在,并没有醒来,不可能病情好转,据说已经病入膏肓。”

“萧侯爷和其夫人因为萧七郎昏迷的事,昨天就去了大觉寺,今天晌午才回府,同行的还有一位高僧。”

别看廖嬷嬷平时规规矩矩的,那只是表面,因为将军府没什么糟心事,廖嬷嬷闲时就收集京城各家的八卦娱乐。

沈芝芝:“…他们不会是想找高僧看病吧?”

廖嬷嬷摇头:“不知道,可能性应该不大,如果大觉寺的高僧能治好萧七郎,早就治好了!”

旁人一听顿觉有理。

这个时候,药浴完的赵宇灿被一个小厮抱了出来。

众人立即停止了八卦,关心起小少爷来,这里的人都是信得过的,沈芝芝会医术的事不会传出去,相反还会帮着保密。

“灿儿,感觉如何?”沈芝芝伸手给他把了下脉,嗯,不错,这才两次药浴,身子骨就强健了不少。

赵宇灿面瘫着小脸,小手扯着她的衣袖,双眼亮晶晶的:“嫂子,灿儿现在好多了,能习武了吗?”

沈芝芝揪了一下他的脸蛋,手感真不错,笑眯眯道:“现在还不行,一个月后才可以。”

“哦!”赵宇灿捂着小脸,失望的垂头,还要等那么久啊。

送小叔子离开安锦堂,沈芝芝和赵老夫人打了一声招呼,早早用过晚膳,让喜儿准备了好吃的糕点和水果带去了小灵堂,这是沈芝芝的每日必修功课。

一进小灵堂,沈芝芝就关上大门,留下喜儿和杨氏守着门口,不要让人进去打扰她。

威远将军府里的丫鬟婆子都知晓少夫人这个习惯,这些丫鬟婆子很多都是赵家军的家属,少夫人的痴情让他们认可了她。

殊不知,她们口中痴情的少夫人压根儿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沈芝芝将糕点和水果摆上供桌,更换了长明灯,小灵堂里亮如白昼,又十分安静,是个修炼的好地方。

沈芝芝双腿盘坐在蒲团上,闭眼修炼师门心法,这心法除了强身健体,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只有修炼心法,她才能施展出师门配套的针灸,从阎罗王手中抢人。

经过几天的打坐修炼,沈芝芝今天终于修炼出了一丝气感。

高兴之余,肚子咕咕作响,向来不会亏待自己的沈芝芝直接从供桌上拿了一个水果,坐在灵牌前,咔嚓咔嚓的啃了起来。

第22章

供桌上的供品一点一点减少,最后全进了沈芝芝的肚子,就算供品吃光光也没关系,反正大家都知道她每天必在灵堂和夫君共餐。

大家都觉得这是她对夫君‘情深意重’的体现。

沈芝芝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每天修炼完,都毫无负担的将供品吃光光,然后离开灵堂。

正院的赵老夫人看着孙媳妇每天为长孙点长明灯,和长孙的灵牌一起共进一日三餐。

好心塞,好纠结。

本来等长孙回来给她一个惊喜的,可是看孙媳妇这个样子,赵老夫人有点心疼这个痴情的孙媳妇了,到底她到底要不要告诉孙媳妇她的长孙还活着…

赵老夫人考虑半晌,想到长孙在信里的叮嘱,叹了口气,决定等长孙回来自己处理吧。

她就眼不见为净了。

沈芝芝在将军府里过的逍遥快活,进展颇为喜人。

另一方沈无暇却没那么好过了,沈芝芝回门那天,沈无暇在她离开后,也跟着离开了,但沈无暇并没有回萧家,反而去了大觉寺找了高僧算沈芝芝的生辰八字。

当然,沈无暇并没有进去,每次进入大觉寺,沈无暇就浑身不舒服,加上前世献祭了一个大家族的族人性命,看见寺庙就心虚,生怕撞上大觉寺的高僧,被看出异样。

想到这里,沈无暇冷不丁冒出一身冷汗,她真是太冒失了,幸好沈芝芝没有答应她的邀请,要不然到时被看出什么来,她就麻烦大了。

她将沈芝芝的生辰八字交给了亲娘给她的嬷嬷,让她去找大觉寺的高僧,自己则待在山脚下的马车里等待。

那位嬷嬷很快回来了,将高僧的话一五一十转述给沈无暇。

得知是个福禄双全的八字后,沈无暇一直魂不守舍。

一直回到萧家,沈无暇依然心不在焉,一听到萧父萧母竟然请了大觉寺的高僧到府里,沈无暇心里禁不住升起一丝忐忑…

其实沈无暇不必如此惊惧,她前世献祭了一个大家族的人命,本该因为伤天害理,罪不容恕,但有传承上千年的灵牌积攒的大量功德抵消大部分的罪孽,所以沈无暇身上只残余了很少的罪孽。

不过这很少的罪孽是相对来说的,一般大家族主母手中总会有不少人命,不过沈无暇身上的人命只比这些大家族的主母一辈子造的罪孽还多一些。

花厅里,沈无暇一进去就看到萧父萧母正和一位僧人说着话,她忙行礼请安。

“无暇,你回来了,这位大觉寺的*大师,快来见过*大师!”萧母微笑的介绍一位身披袈裟,须眉皆白的老僧人。

她对这个温柔婉约的儿媳妇还是很有好感的。

*大师双目有神,脸色红润,浑身的透着一股祥和宁静之气。

在萧母的介绍下,*大师仔细的看了一眼这位萧七郎的新婚妻子——沈无暇,双眼微微一缩,好重的罪孽,手中至少沾了几十条人命,忍不住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大师,您好!”沈无暇恭敬的问好,心里微微有些紧张,生怕这个老和尚看出什么来。

*大师手指轻轻的拨动一窜佛珠,身上透出祥和之气:“沈施主,上天有好生之德,务必积德为善!”

沈无暇听出了*大师暗指之意,低垂的眼眸不由微微一变,满是恭敬之色,言之受教。

*大师没再说什么,沈无暇暗暗松了口气,忙找了个借口去看萧七郎,然后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大师的视线。

“大师…找出源头了吗?”刚才一直沉默的萧父突然开口问道。

*大师轻叹一声,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沈施主不是令公子的命定之人,若不是令公子有大功德护身,怕是…。”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萧父萧母却知晓其未尽之意。

这问题果然是出现沈无暇身上。

“无暇她和七郎自小指腹为婚,怎么会不是命定之人…”萧母慌了,脸色蓦地一片惨白,如果不是命定之人,那她的七郎怎么办?

媳妇再好,也比不过自己的亲生儿子。

“大师,可有挽救之法?”萧父身子一颤,握着杯子的手紧了紧,佯装冷静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