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姑姑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连忙赶了上来:“皇上深夜造访,不知所谓何事?”

“睡不着,随便走走。”苍曦麟看了看周遭干净的环境,忽然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蒙顶甘露

苍曦麟说着,随意的找了个凳子坐下,“还是佛堂好啊,窗明净几,灰尘都被抹去了。”

“而六族慧能却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白羽玥阙静静的道。

“后来,五祖弘忍,也是将衣钵传给了他,而不是神秀。”

苍曦麟眉毛一挑:“你好大的胆子!”

白羽玥阙也很配合的跪下:“奴婢失言!奴婢该死!”

苍曦麟很大爷的靠在椅背上坐着,居高临下的道:“你是该死,要想赎罪,给朕泡壶好茶来再说!”

白羽玥阙愕然。

搞了半天,这是讨茶喝的来着。

当温纯的茶水冲开了夜晚的寒意,苍曦麟眯着眼,看着氤氲的香气从壶里冒了出来。

而她的脸,就藏在这袅袅的雾气之后,若隐若现。

看着看着,他的眼眸也变得有些朦胧了起来。

一双白皙纤长的手捧着一碗香茶,冲开微薄的雾气。

猛然间惊觉,他看见白羽玥阙将茶送到自己的面前。

白皙的肌肤,小巧的面孔,尖尖的下巴,黑瞳里被雾蒙着,看不真切。

接过茶,轻轻一呡,茶香伴着温热的水流滑入口腔,飘到心头。

多天的烦闷,瞬间一扫而空。

“这茶,貌似比上一回的香。”苍曦麟说道。

“上一回的茶是‘六安瓜片’1,是太后所喜欢的茶。”白羽玥阙一面斟茶,一面答,“而这一次,茶是‘蒙顶甘露’2。白居易在《琴茶》一诗中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说的,就是这种茶了。蒙顶甘露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

-----------------------------------------------------

1、六安茶,始于秦汉。唐宋年间,茶产甚丰。明清年间,有三百年的贡茶历史。

2、蒙顶茶,产于四川省。相传始于西汉末年,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唐代《国史补》中将蒙顶茶列为黄茶之首。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那水呢,这水,又是什么水?”苍曦麟偏要鸡蛋里挑骨头。

“水是梅花树上收集的雪水。‘冷咏霜毛句,闲烹雪水茶。’雪水是所有水中,品质最好的。”白羽玥阙淡淡的道。

“你懂的还挺多。”苍曦麟也不禁笑了一笑。

“一点爱好罢了,不登大雅之堂。”白羽玥阙接过苍曦麟的空杯,“这蒙顶甘露,是第二道的最有滋味。皇上不妨一试。”

说完,手脚迅速的,又冲开了一杯。

苍曦麟喝了,果然鲜香在喉,赞不绝口。

而后,白羽玥阙又给了苍曦麟第三杯茶。

这一杯,滋味就淡泊多了,还带着一点微微的苦涩。

还想再要,白羽玥阙却摇摇头:“皇上,品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饮骡了。’这茶滋味馥郁,能冲第三道,再多,就没味道了。”

说着,看看天光道:“何况,现在夜已深沉,多喝茶不宜。”

苍曦麟一脸不悦之色:“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

白羽玥阙一脸平静的看着他,不回答,却反问道:“皇上最近很烦心么?是因为边境是事情吧?”

话到此处,苍曦麟脸色猛然色变。

而在一边的刘公公、于姑姑也是惊讶不已。

刘公公尖着嗓子叫道:“大胆!”

白羽玥阙却是笑笑,从容的跪下道:“奴婢只是小小的婢子,不懂军国大事,也不敢妄加评断。”

“奴婢曾经听父亲讲过,弓弦,若是长久不用,便会废弛。但若是拉得太紧,却会力过而断。”

“皇上日理万机,为国事劳心劳力,实在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白羽玥阙拍起马屁来不遗余力。

“奴婢钦敬之余,也想请皇上保重龙体!皇上事事亲力亲为,本是好事,但若是因此而龙体受损,实在是令天下忧心。”

“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

天下未定

“还请皇上在操劳国事之余,略微放松一下,喝口淡茶,散散步。”

苍曦麟脸色和缓下来:“你的意思是,让朕稍稍松快一些?”

白羽玥阙答道:“晟国乃皇上一人之晟国,皇上贵为天子,秉承气运。”

“而大臣们,则是皇上甄选的贤能,是辅佐皇上开疆辟土、治理天下的。”

“今疆域不稳,臣子们更应该为皇上分忧,而不是把所有的压力,都交给皇上一人处理。”

“你的意思,是叫朕兼听广纳,任能而为?”苍曦麟的眉毛一挑。

他自然是知道,白羽玥阙这番话,明了说是让臣子们分担自己的责任。

暗了,不过是分权而已。

这是一个帝王所不能允许的事情。

白羽玥阙道:“奴婢怎敢妄议朝政?奴婢深知,皇上选贤任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天下未定,当行非常之法。”

如果说其他的话,苍曦麟还听不过去的话。

那么,最后一句,他是记在心里了。

“天下未定,当行非常之法。”

没错,现在虽然晟国占据中原,土地辽阔,兵强马壮,但是毕竟没有统一天下。

南方,还是端国的地盘。

北边,有匈奴虎视眈眈。

西北有羌人,西南有吐蕃、蜀等小邦。

天下未定,怎么能用守成之法,将大臣们的活力都局限于一国一朝之内?

再审视跪在眼前的白羽玥阙,她的脸上依然淡淡的,看不出悲喜,似乎也不曾有过担忧。

看来,她是认定了自己不会处罚她,所以才丝毫不惧。

唇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而后,却又是一抹严厉的神色:“后宫不可妄议朝政!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连这点都不知道,朕要罚你闭门思过十日!”

白羽玥阙道:“谢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苍曦麟没有叫起,大步迈了出去,刘公公赶紧跟上。

于姑姑和寒霜也赶紧跪安。

第二种方法

而后,寒霜有些担忧的看着白羽玥阙。

“这可如何是好?皇上他…”

白羽玥阙却不答,只是笑笑道:“没事的,十日闭门思过,小惩大诫。”

“后宫不得议政,我以后会小心的。”她这句话,是对于姑姑说的。

而于姑姑看了看白羽玥阙,眼睛里的光一闪,却什么都没说。

而苍曦麟出了山门之后,板起来的脸色,才逐渐缓和了下来。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天下未定,当行非常之法。”

勾唇一笑:这个白羽,不简单啊!

刚这么想着,忽然,从敬佛堂内传出一阵悠扬的笛声。

细细一听,是《折杨柳》。

这是送别之曲!

想起她泡茶时的气定神闲。

吹笛时的翩然如仙。

还有刚刚的出谋划策时的睿智敏捷。

苍曦麟有些奇怪,既然她如此有才华,必定也是出身名门。

为何,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晟国有个世家姓白?

难道,这个白羽,真的是与短命的白羽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亦或许,她就是白羽家族,还依然在世的血脉?

他不知道。

但是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宫女清丽脱俗,见识不凡,而又极有才华。

出于爱才之心也罢,出于旧日的情面也罢,他不想让她有什么危险。

而做法,有两种。

其一,娶她,给她名分。

这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不过,这位份虽然能给一个女子正名,有了抗衡别人的本钱,但也是将她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何况——一想到白羽玥阙对自己的推拒,苍曦麟就觉得不是那么个滋味。

其二,就是远离。

让她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嫉恨她,陷害她。

自然,苍曦麟现在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法。

至少,他现在还没有深爱她。

所以说要放弃,还很容易。

天不遂人愿

不过,天不遂人愿。

在苍曦麟想要放弃的时候,另一个人,则开始注意起白羽玥阙的才能。

十日后。

白羽玥阙“闭门思过”结束,于姑姑把白羽玥阙和寒霜叫到跟前。

看了看她们,忽然道:“宫里又有调动了。你们两个,过几天,会去朝阳宫当差。”

朝阳宫?

白羽玥阙眉心一跳。

这里,可是皇帝的寝宫!

“姑姑…”

“你们两个,除了上回之外,在小年夜守着太庙的时候,也遇到皇上了吧?”于姑姑低着头,往碗里夹了一筷子青菜。

“是的。”白羽玥阙承认下来。

既然于姑姑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么,这次的调动,是苍曦麟的意思?

是他想要我和寒霜过去,所以才…

“别多想,这是太后的意思。”

看见了白羽玥阙闪动的眸华,于姑姑道,“这三个多月,你表现的很好。”

而白羽玥阙自然是知道,这个“很好”的表现,是什么意思。

皇帝初来,三杯淡茶,让他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太庙失职的那天晚上,又让皇上为她开口求情。

而上元节那天,为皇上排忧解难,还劝诫皇上应该注意休息,与臣子们共同努力。

至于平时,虽然没有和太后交流多少,但是她也看得出来。

太后身边,并不缺少眼明手快的婢女。

那太后把她和寒霜送过去,是希望她能留在皇帝身边,进而得宠。

然后成为她的眼线?

或许,这不能称之为“眼线”。

太后和皇上,虽然身份上是至高无上的。

但,总是有着血脉亲情。

送上几个聪明伶俐的姑娘,让自己的儿子充实后宫。

这,算是母亲对儿子的一番心意吧。

“你们记着,皇帝身边,多少双眼睛盯着,再也不能像如今这样简慢了,知道么?”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江湖

每换一个地方,总有管事的姑姑吩咐自己注意事项。

虽然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嘱托。

而白羽玥阙却也感觉到,这其中,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丝关怀。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纠葛,有爱恨情仇,有置身事外。

皇宫,虽然冷漠,虽然无情。

但总归,有那么一抹温情在。

过去的她,身为玥阙公主,感受到了父皇母后对她的爱,三哥、瑶姐姐、瑗妹妹对她的喜欢,太监宫女们对她的敬仰,还有其他的妃子们若有若无的关怀。

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有一双慧眼,能识得善恶,能识得温情。

所以,身为公主的她,才能一直爱着亲人,体恤下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江湖。

滴水之恩,虽不能涌泉相报。

但心里,要存着良和善。

她朝着于姑姑拜了一拜:“白羽知道自己性子简慢,犯了许多错误,都是姑姑一力转圜,谢谢姑姑。”

于姑姑显然有些诧异。

看着白羽玥阙的眼眸,不再朦胧如雾,而是澄静如水。

她的脸上,是真的带有谢意。

纵使知道,这一个多月,自己是带着审视的眼光,代替太后来监视她,看她能不能为太后所用。

却没想到,白羽玥阙感谢的,不是要去苍曦麟的身边,而仅只为自己的一句嘱咐。

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