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许久没等到回应,赵昱难免有些失望:“诸位爱卿也没有能挣银子的办法?”

“这……”罗大人等人面生犹豫:“不知皇上,是想要多少银子?”

“自然是越多越好,银子多,往后才好办事,少说也得要……”赵昱在心中数了数,不说之后的水患雪灾,他还想做许多事情呢,要他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银子实在是少不了。赵昱随口道:“少说也得要全天下百姓都能读得起书的数额。”

众位大臣一噎。

这说少不少,说多也是很多的。皇帝有这样的念头,可如何能叫做都读得起书?

寒门子弟读书,一切尽是节俭着来,若是他们世家子弟,便是处处都要好。不止是读书,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有牵扯的花销,细算下来,这数目便是个天文数字。更别说,读书还是件长久之事。

皇帝的想法虽好,却实在是不切实际,让人欣慰之余,却也十分头疼。

赵昱又问:“诸位爱卿不懂如何挣银子,那可知道有谁挣银子比较厉害?”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贱,向来也不受重视。

赵昱原先从未在意这些,可这会儿却又是不得不在意了起来。论挣银子的手段,还是商人最在行些。

落到罗大人等人耳中,这又是一个难题。

“微臣家中倒是有一些得力的管事……”

“朕要的不是管事,是要挣大银子的人。”赵昱道:“最好挣的比国库还多。”

诸位大人纷纷闭上了嘴巴。

不用说,那就是没有了。

赵昱只能失望,拉着几位大人连声叮嘱,让他们有朝一日找到了这样的人选,千万要过来告诉他。几位大人应得满头雾水,等出了宫门,还有些无语。

“这……皇上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

“是啊,先前还说这要让天下人都读书,先前说的那么好,今日怎么就……怎么就……”怎么就又忽然在一起挣银子的事情了?

如今国库充盈,皇帝却为这种事情发愁,着实奇怪的很。

皇上这才靠谱没两天,怎么就又变得这般不着调了?

罗大人叹气总结:“看来还是方俨了解皇上啊,他做过皇上的太傅,对皇上最了解,竟是当真被他给说中了。”

其他大人纷纷应和。

……

赵昱是真情实感为此事发愁。

内务府换了总管之后,有前车之鉴,新总管一时也不敢做什么小动作,又有后宫用度削减在前,后宫之中的花销一下子缩减成了从前的几成。

可赵昱仍然觉得不够,每日对着奏折唉声叹气。

后宫之中的妃嫔们全看他的脸色,听闻皇帝为银子发愁,纷纷再主动缩减用度讨好。一时之间,宫里头竟是以节俭为好,妃嫔们处处攀比着谁花的银子更少。

闻茵每日去督促皇帝读书,对此事最了解不过。

看着皇帝叹气了好几日,她才总算状似不经意地问起:“皇上若是有什么烦恼,与臣妾说一说,臣妾或许也能帮上忙。”

赵昱迟疑地朝她看去。

“你能帮上什么忙?”

闻茵淡淡地笑了笑:“臣妾也想为皇上分忧解难,若是能帮到,自然是最好不过。”

赵昱叹了一口气:“既然你这么想听,朕就说给你听听。”

他烦恼的无非还是银子的事情,赵昱头疼了数日,可还是没想到有什么挣大钱的办法。

“你说镇国公府是你当家,既然如此,那你也是管着国公府上下所有事情了。”赵昱说:“我可没听说过镇国公府的人还会做生意的。”

闻茵颔首:“臣妾的确是不擅长。”

赵昱心说:也是,连早膳都只喝白粥吃馒头的人家,哪里像是有钱人家。

“可家父不在京城的日子里,臣妾虽不擅长做生意,但国公府上下却还是运转自如,并不缺银子花。”

赵昱疑惑朝她看来。

闻茵不说还好,一说他就想了起来。

这造反可是最费银子不过的事情,上辈子闻英造反,还收买了这么多的人,他哪里来的银子?

“你们镇国公府还有什么别的生财之道?”

闻茵笑了笑,说:“皇上可知道天底下做什么发财最快?”

“什么?”

“自然是天降横财了。”

“天降横财?”赵昱嗤笑一声:“你当朕是三岁孩童不成,平白无故的,天上神佛缘何会送你钱财?”

“并非是天上神佛。皇上忘了,镇国公府世代为将,自开国起,便随着历代皇帝南征北战。”

赵昱听得连连点头。□□也是造反起家,起初也不过是地里刨食的农户,因着不满前朝末帝的统治,才带领乡民反抗,初代镇国公便是□□身边的得力干将。这些事情,他自小听着长大,最是熟悉不过。

“臣妾曾听家父说过,那也是祖上留下来的故事。说是祖爷爷跟着□□打入皇宫那日,有幸跟着□□去看了一眼前朝国库,那是金碧辉煌,金银满地,狠狠开了眼界。只是江山易主,前朝国库也成了我朝的。”

赵昱:“……”

他想到了自己的国库。

闻英造反做了皇帝,他的这些好东西全成了闻英,非但是国库,还有他的私房,他一闭眼,什么都没带走,全便宜了闻英那个混账!

赵昱闭了闭眼,隐去眼中心痛。

闻茵困惑地看着他,想不通他为何还没有明白自己的暗示。她只好又道:“前些日子,家父寄了家书回来,说是边关战事已经平定,过不久就能回来了。”

赵昱也已经看过了边关送来的战报。

“这又有什么关系?”

闻茵再提醒:“家父在信中还说,此次还抓到了不少俘虏,还未想出如何处置,听说其中还有敌方主将。”

赵昱一愣。

电光石火之间,他与闻茵对视一眼,竟是立刻明白了闻茵的意思。

抓到的俘虏怎么处置?拿银子来换啊!

说起此次战役,也是敌国主动冒犯,实在是可恶,就算是打了胜仗,也不能轻易放过。上辈子,敌国送来公主主动求和,又有大臣相劝,他大方地把人放了,在话本里,这还是他的罪行之一呢!重来一回,他可不能放过这大好的机会!

再说……

赵昱偷偷看了闻茵一眼,在人发现之前,又迅速收回了视线。

再说那公主,他也不是很喜欢,还没这辈子的闻茵生的好看。入了他的后宫以后,整日便只知道哭闹,吵得人头疼的很,也没有闻茵来得贴心。

这辈子,他也不要什么公主了,把公主换成大笔大笔的银钱才好。

想要主将,拿银子来还,想要俘虏,也拿银子来换!想求和,那就拿大把大把的银子来!

赵昱大手一挥:“来人,上纸笔,朕要给闻将军写信!”

……

边关。

战事平定,边关城中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比过了年还高兴。

长达数月的战事结束,将士们也松了一口气,开始休整行囊,准备回京复命。不但城中百姓高兴,将士们高兴,镇国公也高兴的。

自他到边关以来,闻茵便时常送信过来关心他,把宝贝女儿一个人留在京城,哪怕是知道闻茵如今已不是小孩,他也不放心的很。只是边关战事紧迫,他不得不来,来是来了,心中也最惦记女儿不过。

准备回京城之前,镇国公特地收集了不少好东西,就等着回去以后讨好女儿。

“这么久没见茵茵,茵茵一定想我想的紧,上回她送来的信里头,还问我何时回去。”镇国公乐呵呵地说:“茵茵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会儿战事平定,其他地方也安平的很,我还能在京城里待不少日子,正好趁着这个时候给茵茵找一门亲事。”

副将应道:“将军只有小姐这么一个女儿,何必这么着急?”

“哪能不着急?府中就她一个人,我平时又不在京城,若是出了什么事情,连个护着她的人都没有。要是给她找个好夫家,我不在京城时,她也能有个依靠。”镇国公说:“前些年让她给躲过去了,如今我得了空,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她逃了。”

“以将军的身份,平日里也没有人敢欺负小姐。”

镇国公心说:这可说不准。

小皇帝登基以来,就一直看他们镇国公府不顺眼,他又不在京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背地里在皇帝面前给他上眼药。他离京之前,小皇帝便隐约透露出了要拿他下手的意思。

若是镇国公府当真出事,在这之前,闻茵能找一个好夫家,也是为了保全她。

帐外走进来一名士兵:“将军,八百里加急。”

镇国公一愣,一下皱起了眉头:“拿来。”

好端端的,皇上为何忽然在意起边关的战事来?他到边关对敌以来,可从未收到过京城的来信。

镇国公心中隐隐有些不太好的预感,整颗心都提了起来,生怕小皇帝会忽然想出什么馊主意。

不过幸好,他打开之后,里头却并不是他想象之中的内容。这反而让镇国公更加惊讶。皇帝在上面说,要他千万别放过那些俘虏,要让敌国拿钱赎人。

俘虏如何处置,他也正在头疼着,按理说要听皇上圣命。可原先皇帝不着调,他才犹豫不决,拖到这时还没解决。只是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然注意起此事,甚至还想出了主意来。

这主意……还格外的合他胃口。

仿佛不是皇上出的。

“将军?”副将担忧地看着他:“皇上说了什么?”

镇国公合上信,道:“没什么。”

皇上向来看镇国公府不顺眼,对他小心提防,怎么在信中却又是换了一副面孔?

难不成皇上真的打算对镇国公府出手了?

镇国公的脑子里一下子想出了无数可能,就连信中的几句话都翻来覆去想了数遍,猜测其中可能藏着的陷阱。

他的茵茵还在京城里,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要是皇上敢对他的宝贝女儿下手,他绝不会忍下这口气!

作者有话说:

皇帝:为何忽然脖子一凉?

*

应该是下章就要入V啦,到时候会有三更~如果看得开心的话,希望大家支持小扑街文一下~顺便给我的预收打个广告,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下个月双开啦,有兴趣的可以收藏一下么么哒~《将军宠妻日常》

文案:

爹娘去世后,缈缈惴惴不安地上京寻亲。

本以为是换一处地方安身,却没想到是羊入虎口,家产被侵占,自己也被害身亡。

死了一回,她总算是看清了那些人的真面目。

只是运气不好,重来一回,她睁开眼睛时,却发现自己正在与人共度春宵。

她也不知身旁躺着是谁,只知道再过一会儿,与自己定下婚约的表哥就要将她捉奸在床,让她失了颜面,没了名声,而后她会步步落入前世的圈套之中。

为了不重蹈覆辙,在坏人来之前,缈缈连忙收拾好细软,跑了。

……

容景恪己修身半辈子,不料遭人设计,睁眼时,身旁的人已不见踪影,连个姓名都没留下。

他一路追过去,却发现心心念念的小姑娘肚子隆起,已有了好几月身孕。

还一口一个……相公死了!

这让他大将军的脸面往哪搁?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灯殿 8瓶;北冥有鱼其名为坤zzz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镇国公再三揣测, 最后还是决定按照信中的内容做。

他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后, 又连忙把副将找来,让他去打听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副将不解:“再过些日子, 我们就能回京城了,将军何必这么着急?”

“我看皇上的态度十分奇怪。”镇国公忧心忡忡的:“皇上从来不在意边关的事情, 怎么会……怎么会想出用银子赎人的主意?非但是镇国公府,难道是其他地方还出了什么事情不成?不然怎么会缺银子?我在边关, 战事吃紧,外头发生了什么事,消息也落后的很。”

副将领命, 连忙派人去调查。

战事一平定,来往城中的商人就变得多了起来, 也把外面的消息带了过来。

等镇国公知道以后,越发不解。

“既然平安无事,皇上为何会缺银子?”镇国公说:“皇上从前可从不在意这些金银之物,更别说拿银子换俘虏了, 这当真不像是皇上会做的事情。”

以小皇帝从前的行事来看,把人直接放了倒是最有可能。

副将劝他:“我看将军也不必担忧, 皇上是什么心思,等回了京城之后便能清楚。说不定皇上肯改好了呢?”

“不可能。”镇国公想也不想地反驳:“方俨教了皇上这么久, 都没把皇上教好, 好端端的, 皇上怎么会改好?你倒不如说是有人假传圣旨, 出了这个主意要陷害我。”

副将就想不出来了。

惦记着还在京城里的闻茵, 镇国公的动作也加快了不少。他对敌国说了拿钱赎人的意思,还把敌国派去京城的人也拦住,态度十分强硬,逼着敌国交了不少银子把人赎走了,又忙不迭地休整军队准备回京。

边关战事的消息传到京城里,非但是赵昱高兴,等着自己的横财从天而降,就连碧鸾宫上下都高兴的很。

碧鸾宫中多是闻茵从宫外带来的人,镇国公要回来的消息一传来,宫中上下所有人都高兴的不得了。

“太好了,小姐。”香榴激动地说:“老爷回来了,肯定就能知道小姐入宫的事情了。”

闻茵漫不经心地:“知道了又如何?”

“老爷一定能想办法把小姐救出去的。”香榴见她脸上连半分喜意都没有,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小姐忘了?当初小姐入宫时,可并非是小姐主动,是顾忌着老爷安危,才被逼入了宫。如今老爷要回来,小姐就不用再顾忌这些,自然也不用再在宫中委屈下去了。”

闻茵慢条斯理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小口啄饮着,心中还有些不同意。

她心想:在宫里头待着,倒是也没有什么委屈。

宫中的人都看皇帝的脸色,她每日往皇帝那边跑,宫中妃嫔便以为是皇帝宠爱她,也不敢对她做什么,给她省了不少麻烦。她身为臣子,效忠皇帝便是本分,把皇帝教好,也是她的分内之事,在宫中,她与皇帝离得近,行事便更加方便。

如今真要闻茵走,她反而还有些舍不得了。

虽说她也有许多事情想要做,可现在皇上肯改好,自然是教皇上更重要些。要是离开皇宫,她一个女人,想要再见到皇上可不容易。再说,没了她,换做其他大人,他们也不一定能劝住皇帝。

闻茵思前想后,还是道:“或许这会儿不出宫也是好的。”

“不出宫?!”香榴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她连忙捂住嘴巴,生怕自己的声音太大会让其他人听见。香榴左右看了看,见殿中没有其他人,这才放下心来,连忙凑到闻茵身边小声问她:“小姐为何又忽然决定不出宫了?先前不是说好了的吗?”

“先前我是说了,可我还说,要找到合适的机会。”闻茵摇了摇头:“如今还没到那个机会。”

“那机会是什么?”

闻茵暗想:大概是皇上能改好,彻底做个好皇帝了。

就算皇上迟钝些也没关系,只要皇上肯改好,朝中有那么多大臣,自然能助皇上成为明君。至于她,她能做的,便是引导皇上,让皇上认识到一个好皇帝该是什么模样而已。

此事任重而道远,可要说麻烦,却也不是很麻烦。

照闻茵的打算,只要在皇宫里待个一年半载,最快只要几月,便是个适合出宫的机会了。

“我心中有数,你听我的就好。”闻茵顿了顿,说:“等我爹回来以后,若是他问起来什么,你也别乱说话,多为皇上说说好话。”

香榴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张了又张,却迟迟没有说出什么话来,只能应了下来。

……

香榴不说,可镇国公府里多的是想要告状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