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都城,九倾径自回了皇宫,而风云涧则是先回府了一趟——当然,回府的时候是稍稍改了装扮,跟风影他们几个一起,以影卫的身份进府的。

理由是殿下要召见风家次子。

虽然胥王已经知道风家父子在撒谎,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不能给人留下以下欺上的把柄。

于是风大将军从军营里回来,下了赦令,风云涧便理所当然地从祠堂里被放了出来,洗漱,沐浴,更衣,然后他的娘亲吩咐厨子做了满满的一大桌美味佳肴。

风夫人非常热情地招呼着风影几个人一起就坐下,“你们都辛苦了,都吃饱饱再进宫吧。”

辛苦是因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他们一路保护自己的儿子没受损伤,所以风夫人心里是真心感激的,但话又不能说的太白,只能把感激放在心里。

“属下就不坐了,多谢夫人——”

“坐吧坐吧,不要太客气。”

风夫人说着,竟直接拉上了风影的手臂。

长期处于戒备状态的影卫是危险的,何曾允许别人靠近想自己的身体?几乎下意识地就要震开,然而等他反应过来风夫人只是一介妇人并且毫无恶意的时候,脸色倏然一变。

眼看着风夫人就要被自己震飞了出去,斜里一股气流蓦地袭来,不轻不重,堪堪化解了他发出的真气。

风影只觉手臂微麻,却并未受伤,不由抬起头,却发现走进门来的是一个黑袍戎装男子。

身体挺拔如标枪,面容冷漠,浑身散发着铁血冷硬的气息。

风家长子,风离轩。

刚在桌边坐下的风云涧也看到了他的大哥,然后不自觉地就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喊了一声:“哥。”

风离轩淡淡看了他一眼。

一个多月没见,脸色看起来除了染上几分憔悴之外,显然并无其他不妥。

“有心情吃饭,看来任务完成得不错。”风离轩在一旁的椅子里坐了下来,声音一如既往的淡漠,听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但是风云涧分明清楚,大哥并没有不高兴。

他若是真的不高兴,此时自己就无法完好无损地站在这里了。

“其中有很多事情是因为有殿下的指点,所以才格外顺利。”他道,丝毫不敢居功自傲,“以前是云涧不懂事,让大哥费心了。”

风夫人显然并不知道发刚才生了什么事情,只觉得有一股气流将自己隔开,让她想伸手拉这几位军士入座的手被什么东西阻挡了一下。

但是这个很快被她抛诸脑后,皱了皱眉,她瞅瞅这个,又瞅瞅那个,不满地道:“离轩,这里是饭厅,不是校场,也不是你们的书房,能不能先让涧儿好好吃个饭?”

她都一个多月没见到涧儿了,加上离开天都之前那些被离轩罚反省的日子,算算足足有一个半月了吧,怎么这会儿他这当大哥的,就不能体谅一下自己弟弟的辛苦?

说完,她转头看了看,“还有啊,离轩,这几位都是涧儿的朋友,你让他们跟涧儿一起吃饱饭再进宫吧。”

第1068章 他们是习惯了孤独的人

风离轩看了一眼那几人,也没过多地说什么,只道:“殿下是个宽容大度的主子,不像宸王那么严苛无情。”

风影几人闻言,顿时对他投以古怪的目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他们不是宸王的手下,所以不必时刻死守着规矩?

从风大将军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委实让人觉得稀奇,因为风大将军本人就是个视规矩重于一切的主,连对自己的亲弟弟都时刻以规矩约束,又怎么能指望他表现出人性的一面?

不过,有了他这句话,又有风夫人一旁热情无比,风影觉得若是再拒绝会显得太过矫情。

沉默了片刻,便也就点头,“多谢夫人。”

几个人就在一旁坐下了。

但是即便是坐下吃饭,他们的身体也是挺得笔直,丝毫没有吃饭该有的轻松自在,连风云涧也是,几个人像是比较谁的身体挺得更直一样,看得风夫人眼角直抽抽。

转头瞪了大儿子一眼,她道:“离轩,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下?”

有他在,他们几个人就算吃饭,也完全没有一点吃饭的样子,比身在军营还军营。

风离轩难得地配合了一次,站起身,淡淡看着风云涧:“我在书房等你。”

说完,也不等自己弟弟回应,就径自离开了饭厅。

风夫人取了一双干净的筷子,给自己的儿子和风影几人布菜,“都多吃一点,你们辛苦了,我让厨子烧了这么多菜,可不能浪费。”

风影几人都有些招架不住风夫人的热情。

因为自己大哥的离开,风云涧面上明显轻松了许多,瞥见风影几人眼底的纠结,转头朝风夫人笑道:“娘,你不用这样,风影大哥会觉得不自在。”

“有什么不自在的?”风夫人低声咕哝,“你大哥那座冰山已经走了,你们不要拘束,放开吃。”

风影很想说,对着冰山他们只要沉默就行,但是对着这种风夫人这般热情,他们却有些无所适从。

他们都是习惯了孤独的人…

“咳,那个我挺喜欢你们的。”风夫人像是有什么秘密一样,小小声地道,“风影啊,你们几个以后常来,我让厨子做好吃的招待你们,而且一定避开离轩那座大冰山。”

风影顿时一默,心底有股难言的热流涌上,低头沉默了片刻,他才淡淡道:“多谢夫人盛情,但是这并不是属下能做主的。”

他们只是在主子跟前面效命的人,没有那么多的自由。

“哦。”风夫人似乎有些难过,默了一瞬,又低声咕哝道:“离轩不是说殿下是个宽容的人吗?其实我也觉得殿下很好,离轩说的对啊,你们又不是宸王的手下,没必要时时刻刻死守着规矩,偶尔有些私人事情,殿下也不会怪罪你们什么吧?”

风影看了她一眼,只觉得风云涧有这样一个娘亲,其实挺幸福的。

有兄长的严苛和不遗余力的教导,有母亲的温柔善良,听说风大学士也是个温和儒雅的人,风家二公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家里,对于很多人来说,着实是让人艳羡的。

第1069章 为臣之道1

而这种温情,对于影卫来说,却永远只是一种不可触摸的存在。

吃完了饭,风云涧先去了风离轩的书房。

礼貌性地叩门,风云涧站在门外恭敬地道:“大哥,是我。”

“进来。”

风家长子的书房永远是严瑾而一丝不苟的,就像他给人的感觉一样,冰冷威严,气势慑人。

每一次,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进到这里,风云涧都有一种瞬间绷紧了浑身神经的感觉。

风离轩正坐在案后看一本兵书,风云涧走到案前,规矩地喊了一声大哥。

“此次任务做得很漂亮。”风离轩淡淡道,“刚好给了你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入朝,比之湛祺和苏幕臣,你这起步也不算落后了。”

风云涧没说话,对于苏幕臣和湛祺,他并没有要跟他们比较的想法。

大哥考虑的是他的前途,而他自己,却只是想着能效忠自己想效忠的那个人,便足矣。

“对于风影几人,你有什么想法?”

风影?

风云涧微愣,抬眼看了他大哥一眼,“我…不明白大哥的意思。”

“他们几个人本事不错。”风离轩道,“比看到的还要不错。”

风云涧沉默地看着他,还是不明白他的意思。

“任务完成得如此漂亮,殿下应该会给你嘉奖吧?”

“为殿下办事,是臣子的分内之事。”风云涧道,“殿下路上时倒是说了可以要一些赏赐,让我们自己想,但是我觉得…”

“你觉得没什么想要的?”风离轩抬眼,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所以也不打算要?”

风云涧:“…”

他的确是这么想的,为殿下做事本就是分内职责,不是为了赏赐。

但是此时,这个答案却显然不是大哥想听到的。

“殿下以后应该会更信任你。”风离轩道,“信任便也会器重,入朝之后,你手里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当然,以后得罪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在朝为官,只要真心为君王办事的人,没有谁能做到不得罪一个人。

这一点,年轻轻轻就成为大将军的风离轩清楚,风云涧自然也是知道的。

“为臣之道,不是为了君王死而后已。”风离轩道,“如何圣明的君主跟前都应该有一个足够忠心,也足够不怕死,却能始终保证自己安然的臣子,这样才能为君王分忧,才能及时替他扫除政务上的障碍。”

风云涧眉心微动,有些明白了他的意思:“大哥是说,殿下信任我,但我也必须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

风离轩道:“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时刻提防小人的暗算。”

风云涧道:“我觉得,我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不要太高估了自己。”风离轩冷冷瞥了他一眼,“在其位谋其政,入朝为官和做影卫你觉得能一样?”

风云涧沉默。

影卫和朝臣,这二者自然是不同的。

影卫只需要负责堤防敌人,所以本身武功够好,感官足够敏锐,基本上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第1070章 为臣之道2

而成为朝臣之后,身上的职责不再是提防别人,手里的事情会变得多而繁杂,不可能还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一些外来的敌意。

就算有,也只是暂时的,时日一长,被很多事缠身之后,总会精力分散,难免疏忽了自身安危。

所以…

风云涧想了想,道:“府里不是有一些府卫吗?大哥可以选出几个底子好的加以训练…”

“让殿下把风影几个人给你。”风离轩截断了他的话,带着些许独断专行的味道,“只要你开口,殿下会同意的。”

“大哥!”风云涧脸色微变,发觉自己的失态,不由抿唇沉默了片刻,须臾才道:“我并没有要去殿下邀功请赏的意思,况且风影几个人是殿下的人…”

“你觉得殿下需要他们?”风离轩语气淡漠,没什么情绪波动,“殿下身边高手如云,不缺这几个人,而且你或许并不知道,风影这样的存在,就是殿下为了以后的心腹谋臣准备的。”

风云涧闻言,顿时诧异地看着他。

以前跟在殿下身边做影卫,他的确知道殿下手里有很多高手,露面的,不露面的,远比常人想象中还要多得多,然而,为了以后的心腹谋臣所准备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风影他们的本事,比你看到的要高得多。”风离轩似乎并不想理会他心里的疑惑,淡淡道,“今日殿下亲自出城去接应你,不代表她不相信风影他们的本事。就算殿下和黑翎卫不去,他们也足以保护你的安然。”

风云涧闻言默然。

很多事情大哥知道比他多,心里明白的事情也多,虽然他并不清楚大哥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风影他们不一定会乐意我这么做。”风云涧道,“他们是属于殿下的人,如果我擅自把他们要过来,是不是太不尊重他们?”

“没有这个说法。”风离轩淡道,“你可以问他们的意见,但是他们的回答一定是遵从殿下的旨意,至于心里是否乐意——你应该相信我,他们心里一定是乐意的。”

说完,他慢慢抬眼,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弟弟,语气很淡很冷,“另外,这是我的命令,强制性的,你必须服从,我并不想听到你找各种理由抗拒这件事。”

风云涧顿时沉默了下来。

所以,他必须去殿下面前把风影几个人要过来,当做自己这次完成任务的恩裳?

从心底里他是不愿意的,他不想把什么事情都当做一种交易来做,尤其是在殿下面前。

但是他知道,大哥的命令他违抗不得,就如之前他让自己入朝为官这件事,不管他如何抗拒,最终还是答应了——虽然的确是自己先想通,但如果一直想不通,大哥也绝不可能收回他的命令。

如果不是接下了殿下给的差事,如果他至今还死脑筋地不愿妥协,那么父亲和大哥在胥王面前那套应付的说辞,一定就不是应付,而是成为事实了。

第1071章 为臣之道3

九倾回到凤寰宫,一个人坐在书案后面,细细地看了那份舆图,将上面标出的州城边关,山岳河流,每一条线代表的疆土区域,都尽收眼底。

无疑的,这份舆图做得很细致。

甚至于该在何处设置边防,哪个地段适合作为立国之后的都城,以及哪片区域可以作为长久的练兵之地…

舆图上以微小的字体标出来的建议,九倾只稍稍看一眼,就明白那两个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只能说,想法是好的,甚至是完美的——如果他能成功,那么若干年后,这份舆图就将成为温绥远的千秋皇图霸业。

可惜,所有的野心终止于此时,功亏一篑。

或许说功亏一篑还有些不合适,毕竟他所有的计划——目前来说,还只是计划而已。

尚未真正付诸于行动,就已经胎死腹中。

将舆图慢慢卷成轴状放在一旁,九倾静静垂眼,看着放在面前案上的名册。

蓝色的封面上空无一字,但是展开之后,里面一个个跃然于纸上的名字,却让人只觉得震惊。

九倾从来不否认,温家长子温绥远是个有才华的人,并且心思深沉缜密,如果他把这份聪明才华用在正道上,以后成为南族下一任丞相大概不是什么问题。

从这份名册上就能看得出来,他能在无声无息之间,笼络这么多人为他所用——虽然很多事情都是利用了隋青,但是能做到这么长时间不被察觉,他依然算是得上足够隐忍。

一步步筹谋,积攒了足够的私人产业,选好了立国的疆域,拉拢了所有能够合作的人,现在只差时间训练兵马,扩充军队,巩固边防,以及登上皇夫之后获得更大更方便行事的权力而已。

之所以功亏一篑,说到底不过因为一个夜瑾。

半路突然杀出来的一个西陵皇子,让他成为皇夫的想法落了空,让他的计划横生了波折,以至于突然间就沉不住气了,所以才如此快就露出了破绽。

“殿下。”紫陌恭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三哥来了。”

九倾抬眼,“让他进来。”

“是。”

紫陌出去,很快风云涧走了进来,正要屈膝行礼,却听九倾淡笑:“不用多礼了。”

动作顿了一下,风云涧躬身:“谢殿下。”

九倾抬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坐吧,我们可以谈谈你的事情。”

风云涧闻言,犹豫了一瞬,才道:“谢殿下。”

说着,转身在椅子上落座。

“这次的差事完成得很漂亮。”九倾淡笑,“回府一趟,风大公子是否给了命令,让你过来跟孤讨个什么赏赐?”

风云涧微愕,随即表情变了变,站起身道:“属下…”

“坐下。”九倾抬手示意,“不必紧张。”

风云涧嘴角轻抿,慢慢坐了下来。

“孤对你大哥的行事作风还是有所了解的,能预料到他对你提出什么要求。”九倾温和而平静地笑开,“为君也好,为臣也罢,彼此多些了解自是有些好处,不必猜疑,很多时候也方便行事。”

第1072章 你大哥的想法是对的

风云涧沉默了片刻,将他大哥的话重复了一遍。

殿下的脾气他是知道的,这点事情并不会引起她的不悦,自己心里原有的犹疑是因为自己,而并不是担心殿下不高兴。

是他自己不想把什么事情都当做一项交易来做——就如当初殿下所说,废了皇夫之后会给四大家族一些补偿。

然而他自己本身,却并不觉得需要什么补偿。

他们都是轩辕皇族的臣子,君恩大于天,况且殿下有选择夫君的权利。

他们的忠诚已经换来了荣华富贵,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更多的补偿?

但是显然,他的想法只是他自己的想法,或许还有些不成熟,甚至是幼稚。

而他现在或许才明白,大哥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所考虑的,从不是一己之私,更非不知分寸的越矩。

“你大哥的想法是对的,这一点上,你还需要多多历练。”九倾道,随手取过一张白纸,拿笔蘸墨,在纸上写出一串串的名字。

嗓音也显得格外平静淡雅,“入朝为官难免会得罪人,做的官越大,对君王和百姓越忠心,得罪的人就越多——这一点,他没有说错。”

忠臣得罪的是小人,而小人的手段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显然对于这些事情,风离轩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彻,他希望他的弟弟前途一片光明,为人正直,做人做官都能问心无愧,但是他同时更希望他的弟弟能活得长长久久。

作为一个兄长,风离轩为自己的弟弟考虑得足够多,足够深远。

而对于风云涧来说,有这样一个兄长时刻对他耳提面命,显然他是幸运的,在成为天子重臣的道上他会比别人更顺利,省走了太多的弯路。

一张纸写完,放置在一旁让它自己风干,九倾又随手取了一张,继续写。

第二张白纸上名字也不少,第三张上只有寥寥几个名字。

写完了这些,九倾淡淡开口:“风影进来。”

风云涧抬眼,有些讶异地看了她一眼,对于九倾知道风影几人就在御景阁的事情显然有些意外,敛眸静思之后,却又觉得不该意外。

风影六人进来便跪下了,“殿下。”

九倾将风干的白纸折叠了起来,分别装进了印有御宝阁宣纸几个字的信封里,淡淡道:“三封信,分别送去北夷皇帝,西陵皇帝,以及东幽皇帝的手里。任务完成之后,你们六个人以后就跟着风云涧。”

风影六人叩首:“属下领命。”

“风家二公子以后会成为孤的内阁重臣。”九倾道,“从跟着他开始,你们就要视他为主,保护他的安全,听候他的差遣,此生不能因为任何事情而背叛于他。”

“属下遵命,必一生忠诚于二公子。”

九倾将三封信推到书案对面,“去吧,两人一组,完成任务就回来。”

“是。”

六人起身离去,带走了那些将在无声无息间夺去诸多性命,也将挽救更多无辜之人的信函。

第1073章 尘埃落定,他的结局也已注定

风影离开之后,九倾跟风云涧在御景阁里谈了近两个时辰,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便是湛祺和苏幕臣来找九倾的时候,也被紫陌告知殿下现在还在忙。

要见殿下,需要等。

等多久?

紫陌耸了耸肩,说她也不知道。

而此时的胥王府,却仿佛被一片阴云密布般的天气笼罩,整座王府都是阴沉沉一片,胥王的书房里,气氛更是一片紧绷压抑,冰冷如霜。

没有一个人敢进来打扰他们的主子。

胥王一个人窝在椅子里,托着腮沉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低垂的眼底却是一片山雨欲来的暗潮汹涌。

自掌管刑部和吏部以来,他就很少有这般空闲的时间,大多时候都是忙朝务,忙琐事。

而此时,他却什么心情也没有。

因为他的计划,从头到尾宣告了失败。

计划失败不打紧,只要所有人都能安然撤退,便没什么大不了的。

仅仅只是包庇温绥远这一条,还不足以让他担下多大的罪名,最多也就是个办事不利而已。

可他们并没有做到安然撤退。

那么退一步,就算暴露了不能安然撤退,那么多人若能及时服毒自尽也无所谓,不过损失了一些手下而已——至少封了口。

谁又能知道,这件事是他安排策划的?

就算九倾知道却也没有证据,况且自己还是她的皇兄,她总不会对他严刑逼供。

可那么多人,居然都被黑翎卫全部生擒——这对于胥王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胥王闭上眼,觉得心头一股火烧得正旺,却无处发泄,烧得他五脏六腑一阵一阵地钝痛。

他知道,从今日开始,他的命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就走到了这一步…

是因为那位西陵皇子夜瑾?

是的,从他出现在南族开始,胥王就知道,那个人勾起了自己心里滔天的恨意和仇视,他只是在压抑,没有让任何人看出来——事实上,他比温绥远更深刻地恨着那个人。

…说到底,不过是因为一个西陵皇子。

不过是一个西陵皇子…而已,呵。

若是在以往,西陵皇子这四个字在他心里,绝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听过之后,心里连一点痕迹都没有落下。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却让他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

如果没有西陵九皇子的突然到来,他不会有今日这个结果,他依然还是那个公正无私的胥王,掌管着礼部和刑部,不会生出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享受着皇子尊荣,谨守着为臣之道。

可这所有的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了。

尘埃落定,他的结局也已经注定。

所以他哪儿也不必去了,他在等,等着被问罪就行。

黑翎卫拿了人,不交给刑部审问,竟直接带去了黑翎卫大营——即便是宸王在的时候,这也是不合规矩的。

但是储君亲自下令,等于皇上的圣旨,谁敢多说一字?

而黑翎卫的逼供手段…

第1074章 阴沟里翻船1

想都不用想,哪怕是最硬的铁汉到了那里,都不可能扛得下去,所以他根本不指望事情会往多好的方向发展。

可胥王还是料错了。

他在府里一连等了几日,却并没有等来问罪的结果。

宫里似乎一片风平浪静,九倾依旧若无其事地处理着一件件政务,早上按时上朝,下了朝之后跟近臣在御景阁谈话,午时之后则会抽出时间召见新臣,晚上批阅奏折。

这几天她似乎比往常更忙碌,但是这么多繁忙的事务中,却绝口不提温绥远的事情——除了风云涧之外,没有人比胥王心里更清楚,九倾想要的证据已经到手,她不可能放过温绥远。

虽然胥王自己并不知道,温绥远在外面到底做了多少足以杀头的事情,但是他从九倾的言语之中能听得出来,证据到了手里,温绥远的下场不会好到哪儿去。

他只是奇怪,奇怪于九倾的按兵不动。

因为不知道温绥远的筹谋和野心,所以他就不清楚这野心之中牵扯了多少人,更不知道,一个不慎,或许就会立时造成一个国家的内乱和战争,以及无辜百姓陷入水生火热。

九倾自然不会放过温绥远,然而一旦温绥远在南族出了事,这个消息传到北夷或东幽,造成的后果却绝对会很严重。

北夷最大的可能是燕武起兵谋反,纵然最后他失败了,也无法避免血流成河的局面。

而东幽朝廷有一部分人手里也同样掌握着兵权,虽不多,可狗急跳墙,所造成的结果依然不是为君者想看到的。

所以九倾也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