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陛下若想要宸王死,那自然另当别论。

若她不想宸王死,那么直接回绝了宸王的请求便可以,谁也说不出什么来,纵然是苏太皇太妃,也不能再因为此事而强求宸王。

毕竟国法无情,宸王也是尽力了。

然而。

女皇陛下目光在朝堂上掠过,漫不经心地问出了一句话,“苏家九族,此番被牵连的人有多少?”

群臣一愣。

最清楚此事的人莫过于刑部尚书,应大人出列,躬身道:“回禀陛下,一共有七百三十六人。”

七百多?

静瑜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怎么这么多人。

她当然不是心疼这七百多条人命,国法律令从来不是摆设,苏相父子做下那些事情之前就该想到,一旦东窗事发将会牵连多少性命,可他们还是做了。

所以若真的要死这么多人,这些人命应该算在苏相父子的头上。

况且那些人依附着苏家的显赫权势,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一荣俱荣,苏家失势,他们自然是一损俱损。

世间之事,向来公平。

她皱眉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个数字…

“宸王伯伯平生没求过朕什么事情,甚至于,母上大人在位时,宸王也没求过。”她淡淡开口,“宸王伯伯第一次开口,朕若不允,未免不近人情。”

此言一出,群臣愕然。

这意思,是同意宸王以命相抵?

不允是不近人情,可允了,岂不是更无情?

予修不敢置信地抬眼,脸色瞬间刷白。

宸王神情不变,垂眼道:“多谢陛下。”

“宸王伯伯不必急着谢朕。”静瑜淡道,“若此时可以任性一次,朕倒是更愿意看着苏家九族即刻被押赴刑场,但是宸王伯伯的无奈朕感受到了,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这句话说着容易,可做起来往往没那么简单。”

国法不容亵渎,可很多事情的确存在着太多的无奈。

此时宸王以命相抵,群臣固然觉得有些不值,因为宸王做出这样的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可若是宸王真的不顾苏太皇太妃请求,对苏氏一族不闻不问,任由苏家满门被诛,然后苏太皇太妃服毒身亡——

那么素来冷硬无情铁面无私的宸王,会不会就此被安上一个冷血残忍且不孝的名声?

而宸王纵然多冷酷,又岂能真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死在自己面前?

所以静瑜对宸王所做的决定不意外,也不觉得难以接受,但是诚如她所言,若是可以任性一次,她倒是更愿意看着苏氏一族即刻被押赴刑场,斩立决。

他们有什么资格让宸王以命相抵?

他们配吗?

静瑜没理会身旁予修的恐惧,淡淡开口:“宸王伯伯既然求了朕一次,那么朕愿意成全宸王伯伯的忠孝。”

第2116章 军杖重罚1

话落,她面无表情地环视满殿臣子,带着几分稚嫩的嗓音里染上了清寒之色:“然而,若因为一群逆臣而要了宸王伯伯的命,天理何在?”

群臣凛然,齐刷刷跪下,静默无声。

静瑜扶着龙椅的扶手,慢慢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殿上众人,“苏家此番受牵连的人七百三十六人,一条命以一军杖交换,七百三十六军杖之后,宸王伯伯若能侥幸不死,朕放过苏家。若宸王挨不过,那么苏家所有人——包括苏太妃在内,一同陪葬。”

话音落下,掷地有声。

这一刻,群臣仿佛看到了那个处置了温家的前任女皇,那个神灵选择的南族女皇重现。

眼前这个少女才十四岁,刚刚亲政不到一个月。

如此威仪,如此魄力,如此浓重的帝王气势,让群臣只觉得如泰山压顶,心头充满着浓浓的压迫感。

众人恍然意识到,苏家的没落,苏相的算计失误,不是没有道理。

宸王被栽赃陷害之后,一句没有辩解,交出了手中所有权力职务,听凭女皇调查出一个真相…如此信任,显然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此女子,如此帝王,谁敢说她软弱可欺?

然而…

众人很快从泰山压顶的紧绷中回神,耳朵里听到了那个可怕的数字…七百三十六军杖。

谁能挨得过?

就算是身强体壮如宸王,也根本不可能。

寻常练武之人,在不放水的情况下,一百军杖就足以要了性命,七百三十六…

一股寒意缓缓窜上脊背。

女皇陛下说为了一群逆臣而要了宸王性命,没有天理,可七百多军杖下来,宸王只怕是受尽苦楚之后,依然没有命在。

“启禀陛下。”沉默已久的钰王走出队列,在宸王身后一步远处跪了下来,“臣同属亲王贵胄,亦有资格保苏家父子,是以愿意分担皇长兄一半刑责。”

没有求情。

虽然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七百多军杖下来,宸王不可能还有活下来的可能,但钰王没有求情,而是愿意分担刑责。

两位亲王替苏家作保,绝不是因为苏家父子多有人心,相反,宸王和钰王若当真因此而有任何闪失,苏相父子罪孽只会越发深重。

“启禀陛下,臣也愿意替皇长兄分担。”凛王站了出来,跪于钰王身边,恭谨请命。

“启禀陛下。”齐王和宣王同时站了出来,“臣等同愿,愿同担兄长刑责。”

大殿上一片肃然死寂。

其他朝臣不敢吭声,他们不是不愿意,而是很多老臣纵然身份够了,但大多上了年纪,身子骨不比年轻人,别说几百军杖,只怕三五十杖下来,个个都一命呜呼了。

而年轻一些的臣子则大多还没到那份资格。

似乎有点可笑。

连挨打受罚都要讲究足够级别的身份,可律法这般规定,却不容轻慢分毫。

“启禀女皇姐姐。”予修低声开口,极力维持稳定的语调,“予修愿意为父王分担刑责。”

第2117章 军杖重罚2

“启禀陛下。”风云涧站了出来,跪下,“予修世子年纪尚小,身子骨承受不住军杖的重罚,臣身为世子太傅,愿代为受责。”

“启禀陛下,臣也愿意。”湛祺跪下。

“臣也愿意。”

“臣也愿意。”

一个接着一个,殿上很快跪满了身份高一些年纪又不算太大的朝廷重臣,声势格外浩大。

静瑜安静地站在高处,望着殿上近一半之多的大臣都跪了下来,原本严肃不安的气氛慢慢消失无踪,庄严的大殿变得跟菜市场一样热闹。

然而,群臣之中还有一个人很醒目地站着,峻拔高挺的精瘦身躯,卓然而立的峥然气势,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

立于一大片或站或立的朝臣之中,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视觉感受。

女皇陛下目光微转,看向面无表情地站在武臣之首的风离轩。

对方面上明白的写着:任你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

也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

眉梢轻挑,她淡淡开口:“风将军不表示一下?”

风离轩闻言抬眼,目光淡淡地看了一眼女皇陛下,“臣没什么可表示的。”

静瑜:“…”

“臣不明白,杀人者杀人未遂,被害人还要替杀人者承担罪责…”他冷笑了一下,“这么多同僚愿意贡献自己的身体,愿意去领能要人命的军杖,臣觉得他们大概都是很久没被虐了,迫切地需要体会一下那种酸爽的滋味,陛下倒是可以成全他们。”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一次陷入死寂,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心头涌上一句话,四个字:此言有理。

而自觉地忽略了后半句。

他们绝不是因为很久没被虐,所以才迫切的想体会一下那种酸爽的滋味,而只是因为大殿上跪着的人是宸王,要领受七百军杖的人是宸王。

所以他们才不得不这么做。

然而。

风大将军说的对。

杀人者,杀人未遂。

被杀之人却要替杀人者承担罪责,纵容是南族律法可以通融,情理上却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静瑜有趣地勾了勾唇角,“那风将军觉得应该怎么办?”

风离轩静默了片刻,“陛下真要听臣的意见?”

“当然。”女皇陛下点头,“不然朕何必问你?”

风离轩倒是觉得,女皇陛下应该早就料到了今日朝堂上会出现眼下这一幕,睿智无双的女皇陛下,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宸王为了苏家抵罪?

以军杖来换人命。

七百多军杖,宸王只是凡人之躯,如何能够在七百多杖之下,还能保得性命无忧?

若真的把这样的重罚加诸在宸王身上,宸王必死无疑。

钰王,凛王,齐王,宣王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皇长兄死在军杖之下。

湛祺和云涧也不可能坐视不理。

朝堂上还有很多年轻一代的,凤帝陛下提拔上来的官员,他们对宸王的为人都是敬佩之至,心悦诚服,同样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宸王为苏家而死。

第2118章 军杖重罚3

而最重要的一点。

假如女皇陛下真的有意传位给予修,又怎么可能让予修早早没了父亲?

小世子十三岁,正是心无旁骛学帝王心术的时候,这个时候若父王因为一个罪臣家族而死,他的心里会不会有恨?

一个帝王心里有了恨,登基之后会不会行差踏错?

风离轩不相信,女皇陛下会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考虑,那么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她没有让小世子即位的打算。

第二,她根本没打算也不可能要了宸王的命。

所以风离轩才没有跟着众多大臣一起去跪求分担刑责。

因为,根本不需要。

风离轩淡淡道:“犯错的人是苏家父子,他们设计陷害的人是宸王,宸王要撤诉,不追究他们的责任,那是宸王宽容,臣等无话可说。但是欺君之罪…欺的是陛下,本该由陛下来定夺他们的罪名。”

目光坦然看向前方,跟少女平静睿智的眸光对上,风离轩波澜不惊地道:“诚然,国法大于天,可欺君之罪跟谋反不同,虽同是诛九族的大罪,但谋反危害的是江山社稷,是天下苍生,欺君欺的只是陛下一人,陛下如果也跟宸王一样宽容,不想追究,那么自然可以赦了苏家的欺君之罪。”

满殿群臣:“…”

还可以这样?

欺君只是欺陛下一人,所以只要陛下说可以赦,那就可以赦?

风大将军说得好有道理,听起来似乎也完全可行。

但,律法可不是这么说的。

欺君之罪…

不过话说回来,自古以来欺君之罪虽是死罪,可确实也要陛下金口玉言之后才能判定死罪,若皇帝陛下不想追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只是苏家这件事性质太严重,所以诛九族才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如今,难道真的要因为宸王一句不追究,陛下一句宽容,就这么赦了?

“所以,风将军的意思是说,朕需要做个宽容的天子?”静瑜漫不经心地开口,嗓音清淡,听不出喜怒情绪。

“如果陛下不想做个宽容的天子,也可以让宸王以命相抵。”风离轩道,“臣等服从陛下的旨意。”

群臣:“…”

静瑜目光一扫,“各位爱卿的意思呢?是要宸王抵命,还是朕破例宽容一回?”

“陛下圣明!”群臣反应过来,齐齐恭谨叩首,“宸王乃护国栋梁,实不该为了逆臣抵命!”

静瑜偏首,看向还跪在龙椅边上的予修,伸手将他拉了起来,然后转向群臣,淡淡道:“苏氏一族七百三十六人命,朕可以饶他们不死,但七百三十六军杖倒是可以分摊,苏相父子各领一百,三族之内所有壮年男子每人五十军杖,苏氏九族,全部发配至极南边疆之地做苦力,苏家嫡系血脉永不得返回天都城。”

说罢,她睨了一眼风离轩,“风大将军觉得,朕的处置是否合理?”

风离轩躬身,语气从容而淡定:“陛下圣明。”

——

今天更新结束。

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静瑜这篇番外马上就要完结了,按照原计划,下面是要写帝尧和小宠物的番外,还有九倾和夜瑾的番外。

不过之前看到书评区有想看风离轩番外的,风离轩原本没打算写,但是如果想看的读者较多,我会试着写一点,但篇幅不会太长,宝贝们有什么意见,可以踊跃发言。

第2119章 你跟朕不同

静瑜无声地嗤了一声,领着予修转身从后殿离开。

容陵沉默地跟在她的身后。

到了殿外无人的地方,静瑜不知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朝容陵道:“让风离轩来东宫一趟。”

容陵恭谨颔首,转身离去。

静瑜偏首,看着身边不发一语的少年,淡笑:“怎么了?朕可没动你父王一根手指头呢,你应该安心了才是。”

予修抬眼,默默瞅着静瑜,须臾,迟疑着开口:“苏家的事情,是不是叫女皇姐姐为难了?”

“为难什么?”静瑜淡笑,“君王执掌天下,生杀予夺,有什么可为难的?”

转身举步徐行,她淡淡道:“之所以妥协,是因为苏家杀不杀对朕来说都不要紧,今日就算你父王不求情,朕也并不会愿意看到刑场上血流成河。虽然大多人依附着苏家,享受惯了荣华富贵,就算死了也不亏,可到底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这些人之中有很多根本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就这样死了,着实太冤。”

况且,静瑜心里很清楚,苏家家风严谨,苏氏一族从不允许任何人仗着苏相的权势胡作非为。

苏相为官数十年,人品和官品都没什么可说的。

苏家门庭里的子弟,也大多教养不错,静瑜虽不曾见过,但此前也做过一些了解。

此番构陷宸王,说是一时糊涂也好,说是罪大恶极也罢,却诚如风离轩所言,到底也没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

只要天子宽容一些,也不是不能留下他们的命。

只是权臣一旦生了异心,即便曾经如何忠心,也是不能再重用了。

“予修,你跟朕不同。”静瑜声音淡淡,透着波澜不惊的从容,“从几年前天都城出现谣言开始,朕就知道了苏相父子的阴谋,这些年不动声色,只当是百无聊赖中寻找了一个乐趣,耐下性子陪着他们演戏,所以当一桩桩证据呈现在朝堂上时,朕只是冷眼旁观,根本不曾信过一个字,对你父王也从未有过半分怀疑,因为朕知道所有的证据都是无中生有。”

“但是你不同。”她偏头看了少年一眼,“当你坐上那个位置的时候,却不能抱着跟朕一样的心态,不能把权臣之间的勾心斗角当做是游戏,更不能对任何事情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权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汲汲营营所谋求的东西,身在高位时间久了,没有人会当真对权力无动于衷。身为天子,你需要对真正的忠臣能臣交托信任,但不能把这种信任当成信念,人心会变,忠心也会掺杂一些另外的东西,当这些东西大过他们对君王的忠心时,野心就会蔓延,疯长,那个时候你就要自己去判断,去做一些筹谋,以确定自己可以掌控任何预料之外的事情。”

轻轻吁了一口气,静瑜轻笑:“其实说得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等你真坐上帝位的那一天,很多事情你自然而然就该知道如何做了。”

第2120章 活着不一定比死了幸福

予修不是愚钝的人,他自幼聪明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也懂得保家卫国的重任。

这些年常在静瑜身边,知道女皇姐姐有多厉害,心里仰望着这么一个人,别说心怀天下,哪怕只是为了不让他的女皇姐姐失望,以后他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做个好皇帝。

可如果能选择,予修并不想做皇帝。

女皇姐姐才是天生的帝王,有她在,至少南族百年之内不会有任何纷争战乱,任何人的野心在女皇姐姐面前都会无所遁形,女皇姐姐总能提前一步预料到别人的阴谋和算计。

而轩辕予修,他只想做女皇姐姐手里的利剑。

一柄保家卫国的剑。

他还要做女皇姐姐最忠诚的勇士,终其一生守护他的女皇姐姐,和女皇姐姐座下的江山。

然而,这些只是他的幻想而已。

女皇姐姐只能活到十八岁。

这句话每每闪过心头,都让予修无法抑制地感到心慌害怕,他不想面对那样的事实,不想面对跟女皇姐姐的生离死别。

更不想面对,自己坐上皇位,是因为女皇姐姐永远的离开。

但是有些话女皇姐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就算如何不愿意面对,此时也不能再揪着这个话题不放。

如今女皇姐姐才十四岁,他只希望四年后,女皇姐姐的话不会成真,她会一直活下去。

一直活下去,坐在皇位上,指点江山,君临天下。

“陛下召见微臣?”

东宫书房里,风离轩行礼之后,恭敬地开口。

静瑜坐在椅子上,看着龙案上堆积的奏章,心想待会让予修过来一起批阅,嘴里随口应着:“嗯,是关于苏家的事情,朕跟想大将军商量一下。”

“陛下有话请说。”

“苏家发配南疆,朕希望能由大将军派人全权负责押送。”

风离轩讶异抬眼,看了一眼女皇陛下淡然的神情,沉默了片刻,“臣遵旨。陛下可有什么需要特别交代的事情?”

“没什么特别需要交代的。”静瑜淡淡道,“原则上来说,朕并不喜欢牵累无辜,但是身在权力之中,就算是无辜之人,一旦被家族所连累,再说无辜也显然矫情了。”

端起案上茶盏,静瑜道:“让押送的将士们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宽容一些。”

发配的路有多难走,静瑜虽然没有亲自去走过,对于一路上的凶险磨难却是清楚的,很多人根本撑不到边疆之地。

“陛下倒是仁慈。”

“仁慈?”静瑜淡笑,“不,人有时候活着,并不比死了幸福。”

风离轩默然。

的确,有的时候人活着并不比死了好,静瑜固然看在宸王的面上没有让苏家被满门诛灭,但是她深深地懂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

让风离轩派人押送,一是为了让妇孺无辜少受一些折磨,二也是为了避免以后苏家再生变数。

她要苏家的人永远留在边疆,除了为奴做苦力,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第2121章 废了武功

风离轩点头,“臣会安排,陛下安心。”

虽然他没问,静瑜也没说,但风离轩心里明白,押送的事情交给黑翎卫其实才最合适。

黑翎卫到底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又能起到暗卫的作用,个个武功高强,以一敌百,前往南疆路途遥远,有黑翎卫在能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这件事女皇显然不想让宸王的人插手,免得苏太皇太妃再借机提出什么要求,让宸王为难。

“那个尤清还关在刑部大牢,按照律法,此番也会随着苏家一同被发配,大将军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尤清?

风离轩淡道:“他跟臣没什么关系。”

十年情意,一朝断绝殆尽。

没什么可说的。

静瑜闻言微默,随即点了点头,没再多问,“没什么事了,将军请回吧。”

“臣告退。”

对于尤清,风离轩并没有太多想法,他本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虽对看重的人一向真心以待,教授武艺从不藏私,但对方先背叛了他——或许说背叛有点严重,毕竟尤清陷害的人是宸王,而不是他风离轩。

但风离轩眼里揉不下沙子。

谁都有点过去,他不是吹毛求疵之人,但尤清既然能待在他身边十年不漏一丝口风,对于他是苏家棋子的身份只字不提,只是这一点,已足够冷了风离轩的心。

然而,或许真是提什么来什么,刚刚离开东宫,宫内大总管就恭敬地走到了风离轩面前。

“风大将军,方才刑部尚书应大人传话来,说是那位尤公子求见大将军一面。”

风离轩沉默了片刻,然后淡淡点头:“本将军知道了,多谢总管。”

“大将军客气,杂家不敢当。”

风离轩去了刑部大牢,出示了自己的令牌,狱卒恭敬地领着他到了关押尤清的牢房里。

苏家覆灭,尤清也算是苏家党羽,大牢里看守森严,苍蝇蚊子都飞不出去一只。

二十八九岁的青年站在牢房里,穿着一身白色囚衣,眉眼低垂,神色寂然:“尤清对不起将军。”

风离轩站在牢房外,静静地看了他片刻,抬手示意狱卒把门打开。

狱卒知他武功高强,且尤清身上没有任何危险品,因此倒也没有抗拒,拿出钥匙开了牢门。

风离轩举步走进了牢房。

尤清不自觉地退了一步,然后慢慢跪倒在地上。

这一跪,是忏悔,还是愧疚,只有他自己知道。

留个彪悍的狱卒牢牢守住了牢房所有的出入口,以防犯人逃脱。

“本将军不需要你的对不起。”风离轩开口,从宽大的袍袖中取出了一把匕首,扔到了他的面前,嗓音淡淡,“那十年里本将军教授你的武功,自己废了吧。”

尤清脸色刷白,震惊地盯着地上的那把削铁如泥的短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