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帝见老婆在笑,将前朝的麻烦事都扔到了一边儿,也笑,问道:“什么事这么好笑?”

叶皇后敛了笑容:“我原不该嘲笑这个事儿的,可近来不由自主……咳,是吴庶人的上书。”

当初有多宠现在就有多恼,元和帝冷道:“她?她会写字儿?瞒得好紧!”在我面前个死文盲,一关起来就特么会上书了?

叶皇后道:“并不是写字儿,您看,她画画儿的。”

元 和帝勉强一看,磨了磨牙:“都关一处了,还不老实!一个喊冤,另一个就说这一个包藏祸心。还学会画狗了,不应该画虎的吗?”说到最后,倒吸了一口气,这 个,龙虎斗啊……怪不得自己对王庶人母子喜欢不起来!皇帝是龙,老虎的额头不就是个王字么?说不定是她母子给自己带来了霉运,自打宠了她,楚王反了,老婆 一直没怀上,御史越发聒噪,爱妾还学会构陷了。

说不定,王庶人又做了什么坏事,令吴氏不得不上书示警。整个画儿,就是五个字小心汪(王)才人。

元和帝道:“既这样,叫穆丰走一趟,去问问她吧。”板子兄真名叫穆丰,别人喊绰号,元和帝倒是叫他的真名。

板 子兄的效率很高,也有点担心吴庶人会再蒙恩宠,对吴庶人既重视又小心。吴庶人与他关起门来,痛快地将事情都说了:“王庶人诅咒娘娘生不出太子来,实在是吓 人。娘娘宽慈,不屑与我等蝼蚁计较,我才敢胆大无礼。可王庶人并不是什么好人,又与我有仇,若彼得势,我母子死无葬身之地。岂敢不报娘娘知道?”

板子道:“您说得也有道理,可……证据呢?您的事儿,是因为没证据,才能在这里躲清闲的,她也是。现在这件事儿,也是一样的。”

吴庶人道:“证据?她整天神神叨叨的,哦!想起来了,她是不是有个本子?我看她天天地胡写八写的,一定有古怪啊!”

板子也对那个本子耿耿于怀,忍不住细问:“您还知道什么呢?”

吴 庶人道:“还记得她当初赌咒发誓的,说楚王会反么?她是怎么知道的?勾结藩王还是有什么邪门歪道?别叫她咒了娘娘呀!”越说越后悔,当初怎么没想到这个 呢?要想起这么一出来,就能将事情都推到王庶人头上了,自己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呀!还能说自己行事糊涂一定是因为吃了王庶人的符灰,受了她的控制,自 己也是受害者!

板子细细一想,觉得吴庶人说得有理,至少这一条可以用来回复皇帝。又问:“您有办法套她出的底细了?”

“现在还没有套出来,那是我手头不凑紧。你们要做还不简单?她哪安份得下来呀?要作死,就得有人手,她那里只有一个宫女好使,到了这个境地,总是要调教一二的,看她教不教吧。哎,我说的就算你们不信,也得将娘娘看好了啊!我可就指望这孩子活命了!”

诚哉斯言!

板子心里有数,回去禀了元和帝。元和帝对于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的事情都有一股执念,那本狗尾巴圈也是元和帝一桩心事。对板子下令:“去,让那宫女儿套套话。”

板 子得令,先通过送菜的小宦官向王庶人透露出她儿子近来生病的消息,在她急得不得了的时候,小宫女登场了,充份地博取了王庶人的信任之后,转手就把她的“密 码”给卖了。这密码她还没学会,王才人给她写了个简单的对照本儿。密码本儿在小宫女怀里还没焐热乎,就交到了元和帝的手上。

元 和帝翻那那没收的密码,越翻越心惊:“这就是个妖孽!”上面记载着许多事情,很大一部分应验了,还有一部分标着“奇怪,与前世不同,某某应该怎样怎样,要 观察,看可不可以用”。元和帝何等聪明,尤其是在这些事情上头更加“睿智”,三两下,将许多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元和帝明明白白看着上头写着“姜长焕?哪里冒出来的?上辈子没这个人!”、“姜长炀,他不是跟楚王谋反的么?是不是因为我不在楚地,他才……”诸如此类。

姜长炀可能附逆,固然令元和帝不快,好在仗已经打完了,他也没了蹦跶的空间,且确实是忠于自己,平了楚地之乱,倒也忍了。倒是姜长焕,还有点意思,难道是因为天上降下一个他,才让楚地的事情这么早揭露了出来,他哥哥也走了与所谓前世不一样的路?

这么一想,元和帝对侄子的印象又好了起来。

再看还有“德妃怎么没有入宫呢?她爹不是早就死了吗?怎么做到了佥都御史?有古怪”、“她前世的继母是柳氏,怎么变成韩氏了?”、“柳氏有古怪,难道也是重生的?”

元和帝又憋屈了一回,谁他妈知道这个柳氏是个什么人呐?!朕要灭了她!

叶皇后本是与他一道听供词的,她原就是个聪慧的女子,很快也掌握了“破译”的办法。一眼扫下去,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可真是可笑!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她这是魔怔了吧?我得四年后才生儿子?那……”

元和帝果断地说:“不要信她!好好将养身体,她还说莫大是朕的功臣呢!再不济,给我生个公主吧。”

叶 皇后心头一突,勉强点点头:“好。”她的心里,已经信实了王庶人的密码本儿。不为别的,就为与贺敬文的闺女特别投缘。那小姑娘也是一心一意为她着想,真像 是前世就结了缘的。魇镇之事,也是她提的醒儿,经姜长焕传的话。叶皇后宁愿相信是这个小姑娘重回来依旧有良心报恩的。那自己……叶皇后双手交叠护在小腹 上,满心苦涩。

元和帝不慌不忙地宣了御医,看着叶皇后喝了安胎药歇下了,才大步流星地出来,到御花园内的道观里坐下,命板子将王庶人提了来审问。

王庶人听闻元和帝召见,以为自己屡次上疏起了作用,匆匆打扮一回,薄施一点粉黛,着一件藕色衫子,一头青丝也不戴冠,挽成个堕马髻。

俏媚眼做给了瞎子看。

才踏进道场,就被元和帝喝令捆住了。元和帝的耐心因人而异,大部分时候并不很好。他选了最直接的办法刑求。

王 庶人哪里吃过这等苦头?再艰苦也不过是吃的用的不如自己想要的精致而已,顶天了是逃命的时候脚上累出水泡。她以为自己是坚贞不屈的,是受刑还能楚楚可怜、 令人为她的风骨所折倒。事实上,让她假哭得惹人怜还行,想要受刑挨出美感来……对初次挨揍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挨两鞭子之后,鼻涕眼泪都下来了,还险些 失禁,哪还有一点美人的样子。

板子兄与锦衣卫才合作办了一件大案,从北镇抚司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刑讯逼供的经验。正要大干一场, 没想到十分之一的水平都没发挥出来,王庶人已经怂了。几乎在刀尖贴到面颊,威胁着要毁容的时候,王庶人就招了。别的不好说,毁容这事儿她是有常识的,凡人 身上有伤口都是皮肉外翻的,会引得周围的皮肉跟着移位,整张面皮都扭曲变形。

想要刀疤有“残缺的美感”,这种梦还是少做一点的好。

板兄万分遗憾。

元和帝拿着王庶人的小本子,一条一条地问,板兄装聋子。一气从早问到晚,到了掌灯时分,还不曾问完。元和帝不放心,也睡不着,索性开夜车接着审。王庶人回答问题回答得嗓子都哑了,元和帝还在逼问。

他问问题也极有技巧,问十个问题,又回猛然跳到前面问过的问题上,前后对照。他的记性极佳,王庶人但有隐瞒,都被他揪出来重新上刑逼问。如是数次,王庶人被打得怕了,再不怕胡说了。

东方泛起鱼肚白,元和帝的眼睛熬得通红,在满宫猜测王庶人要复宠的时候,淡淡地下令:“传张灵远。”张灵远就是老君观的观主,元和帝传他,乃是要他开坛作法,再取张真人传下的“法器”魇镇王庶人这个邪鬼,令其不能为祟。

元和帝这一天并不早朝,与张灵远密语移时,唤来慎刑司穿了王庶人的琵琶骨,眼看着张灵远装模作样地拿把拂尖封在王庶人头顶,将王庶人带上老君观后山“焚毁”。才头痛欲裂地回宫休息。

第103章 脱身的筹划

再匪夷所思的事情,只要全然度过了,也就不觉得它有多惊险刺激了,虽有后怕,终不如同时紧张。安定之后,剩下的是一种空虚乏味。直到再度无聊的时候,才会将它拿出来细细品味,添上无数自己的后期想象加工,变成一种“经验阅历”,引而自得。

元和帝还不到“自得”的阶级,正处在“后怕”混合着“乏味”的心境内。他活到现在三十几岁了,头一回这么不知所措。从小到大,他都是一个聪明人,凡遇到的事情,无论是少年登基老臣难治,还是遇上楚王谋反,一样样都被他轻易过关,从来没有脱离掌控的时候。

生而为皇子,占了个“长”,他爹又没有嫡子,确切地说,是跟所有小老婆都合得来,唯独跟正经老婆合不来。无人动摇得了他的地位。做了皇帝,凭着聪明的大脑和高超的手腕,也将群臣治得服服帖帖。

万 万没想到呀,在他心里觉得最不重要、生来就是为了哄他开心的后宫,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一想到有一个知悉未来一切的人生活在自己的身边默默地看着,元和帝 就有一种被剥了扔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观察的羞耻感。更因之前王才人已经露出了痕迹,而自己很不当一回事儿,觉得脸很疼。

他还在想, 既然现在经历的事情与王才人记的有不少出入的地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笃信鬼神之说,比张灵远这个道士还要更信几分,越想越不安,满脑子都是“除了王 氏是不是还有什么人也是重生的?”、“二郎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是不是有古怪?可不可信?”、“二郎哥哥是不是依旧忠心的?”、“贺氏……又是怎么一回 事?”、“那个柳氏,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世上能为难住他的,也就这么一件事儿了。偏偏他关心则乱,越想越糊涂,更兼一夜没睡,回到宫里就躺倒了。原本他今天没上朝,御史就摩拳擦掌准备“谏”他一回大家正吵得热闹呢,您老怎么装死了?

原 来,这些日子后宫里看起来风起云涌的,前朝也不太平。先是立储的事儿大家还没吵出个结果来,接着就有魇镇的事情发生了,两件合一件,简直要吵翻天。元和帝 登基十余载,早年间他看不顺眼的老臣一派都清理得差不多了,最早一批跟着他混、被他提拔的人也都成了气候,十年一个轮回,更有后来者想把前浪拍死在沙滩 上。无事且要生事,找对方的毛病,何况现在有了这么一件大事?那必须在此基础上大做文章,将对手打垮。

这边儿打得正热闹,回头一看,擦!裁判呢?合着弄了半天,白打了啊?这可不行,你怎么能渎职呢?你不在了,我们打出结果来有个毛用啊?

要知道,远程帝对国家的掌握力还是挺不错的,除了犯晕犯得太厉害、与礼法太过违背的废长立幼、废嫡立庶之类的事情,最终一锤定音的都是他。必须抓过来旁听吵架!

这种时候,连容二老爷这样的顶头上司都压不住下属。大家都是读书人出身,还是御史,天生就是用来唱反调的!已经有人在早起爬起来才接到通知今天不上朝之后,回去就磨墨写奏疏了。墨迹还没干,就有消息传出,道是太医院的院使被召进宫里了。

院 使乃是执掌太医院之最高官员,品阶固然比不上阁老们,然而宫里一旦有需要他出去的事情,必是了不得的人物有恙。太医院与所有的在京中央官署一样,都离禁宫 不远就在禁宫城门楼子的前面。宫里出来人、到了太医院、宫使带着仅次于他的两位院判并几个圣手,匆匆赶往内廷都不是妇科。

一时之间,京城之中暗流汹涌。

不生病的人一旦病起来,在心理上给人的压力是很大的。元和帝今年三十多岁了,正当壮年是不错。但是考虑到皇帝这个职业的折旧率,他就算立时暴毙,也不算太令人惊奇。

但是!身后怎么办呢?皇后怀着身孕,俩皇子的生母身陷巫蛊都被废做了庶人。

京城的空气,空前地紧张了起来。

几位阁老一碰头,决定去探探风声,这个时候,皇帝不倒!桓阁老百忙之中说了一句:“都察院的折子,都先压一压吧。凡是什么进谏一类的,都看看情形再说,不要气着了圣上。”

容阁老道:“放心,他们的折子这会儿还没写好呢。先前争吵也只是为了东宫与魇镇。中宫有孕,立储这事就不须着急。只将借着魇镇生事的折子扣下两天就是了。”

桓阁老胡乱翻翻折子,忽然惊奇地道:“咦?怎么不见贺敬文上表?”

容阁老笑道:“哦,他家里有事儿请假了。”

桓阁老道:“也好。”省得他把皇帝给活气死了。皇帝现在且还不能死呢。

几个整一整衣冠,入宫求见去了。

桓阁老没再问容阁老贺敬文为什么请假,容阁老也就没说,说出来之后贺敬文得挨八百道弹劾他闺女要生了,他请假回家等外孙的消息。

这是他头一个孙辈儿,即便不姓贺,意义也是不同的。

丽芳与赵琪自然是感动,赵琪还要担心:“您这么请了假,合适么?她产期说是这两天,却未必做准的,您要等多久啊?”

贺敬文将手一摆:“怕什么?那就多请几天假呗!倒是你,年纪轻轻的,请的什么假?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去吧,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赵琪:……=囗=!等等,岳父大人,难道你不领皇上的俸禄啊?你不是也一样的请假么?那里面要生的是我媳妇儿,生出来的娃跟我的姓啊!我比您更应该请假吧?

逍遥生多么奇葩的剧情都写过,然而脑袋还是跟不上岳父最近的变化快以他的经验,贺敬文这样的人,就不会放下正在掐架的正常不做,跑回来蹲点等着闺女生孩子!

可是岳父大人一双还算好看的眼睛此时瞪得像铜铃,试图用目光驱逐女婿。赵琪无奈地道:“我的假已经请了,就算要回去,也是明天的事了……”万一老婆明天生了,那他就是被岳父给坑了。

老天爷在坑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之后,终于亲妈了一回,他的话音刚落,丽芳那里就开始发动了。稳婆是早就约好了的,赵琪慌忙去请,留贺敬文在外面打转。韩燕娘已经进了产房照看了,却将瑶芳与容七娘等都留在了外面,不许她们进去。

一家子人忙乱了好久,稳婆也来了,连到容家那里附读的贺平章都放学回来了,产房里才响起连绵不绝的婴啼。韩燕娘额角汗湿的碎发粘在了脸上,带着笑意出来说:“是个姑娘。”

赵琪一大步跨到韩燕娘跟前:“那我娘子呢?”

“都 平安。”答完了这句话,韩燕娘的心才彻底地放了下来。她年轻时在平民区住过,周围都是些不怎么富裕的人家,生出来闺女几乎是家家不甚开心的。这还是京城, 女孩子长到十四、五岁就有机会入宫去挣份体面的钱米,运气好了如吴庶人,一气做到贵妃,如果不是作死,妥妥的提携一家子富贵。现在看赵琪这个样子,她倒放 心了:到底是读过书有见识的人。

赵琪和贺敬文都想看孩子,韩燕娘一手一个将他们拎开了:“别闹,血房不是你们能进的,过了洗三,女婿就能去看大娘了。还有你,越老越发颠了,赶紧回家去,别出来胡闹。”

贺 敬文今年正月十六做过了四十整寿之后,整个人都与先前不大一样了。迂依旧迂,对晚辈们倒添了一点平和。比如丽芳生产这回事儿,要搁他十年前的脾气,是万不 会请假来守着的。当然,儿子女婿该训的还是得训。被妻子说了一通,他也不恼,笑吟吟地道:“可得起个好名儿,我给家里姑娘起的名字都很好。”

“你可拉倒吧,女婿头回当爹,当然要自己起名字的。”

“那我还头一回当外公呢。”

争 吵最后以贺敬文被韩燕娘调教而告终,也不知道回家之后又受了什么样的“教育”,第二天,他就不再提给外孙女儿请名的事情了。韩燕娘满意地笑了,打发了他去 都察院,将家务事托付给了容七娘,自去赵家指挥着厨娘煮红蛋,才要招呼瑶芳,瑶芳自己来了:“娘,我去老君观一趟,先给孩子讨个寄名符。”

韩燕娘道:“用得着这么着急么?”

瑶芳道:“阿姐那里怪忙的,我去了也是添乱。”

韩燕娘嘲笑道:“真是你爹的亲闺女,一样的欢喜得傻了!你要出门儿,还得要人跟车,我又得惦记着你,这才是添乱呢。听话,别乱跑,保不齐要来客道贺呢。”

瑶 芳急得不行,她跟姜长焕约好了的,今天再碰个头,仔仔细细商议事情。昨天,丽芳生产,贺家人都跟着瞎忙的时候,姜长焕急匆匆地寻了来,让青竹喊了瑶芳过 去,告诉了她一个惊天坏消息:“王庶人那个傻蛋,露出了马脚,进了慎刑司,大约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了,还说了咱们与前世大有不同。现在她已经被拉到老君观 烧成灰了!”

瑶芳让他细说,姜长焕道:“细不了,我知道的也有限,多亏了圣上从老君观回来就病了,娘娘才得以趁机传了点消息给我,叫我小心。更多的,就没有了。你这里有事,我再去打探点消息,明天一早,我来接你,咱们到老神仙那里商议对策。”

瑶芳当天就到厨下盯着厨娘煮了两百枚鸡子,染了红色,装满了两个大提篮。尔后一夜也没睡好,迷迷糊糊的鸡一叫就爬了起来。

以上。

现 在韩燕娘有理有据地不放人,瑶芳还真不敢冒然将事情说出来。以她对元和帝的了解,这位陛下绝对不会希望将这件事情传得满城风雨的。知道这件事的人,一个不 小心,就等着被收拾吧。哪怕将事情闹开了,“法不责众”这四个字在元和帝的词典里是没有的。如果找不到来源,他就拣最可疑、最不顺眼的人先手拾,反正,得 有人倒霉才行。

韩燕娘捏捏瑶芳的脸,匆匆往赵家去,瑶芳跟在她身后,试图跟她讲道理。琢磨着如果道理讲不通,她就得偷跑了。到了门口,遇到姜长焕来接瑶芳。韩燕娘眯了眯眼睛,给了瑶芳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才松了口:“要去就去吧,记得把寄名符带回来。”

瑶芳答应一声,跳上了姜长焕带来的马车,韩燕娘在后头追着喊:“绿萼,跟上去!”

绿萼跟着车追出了月光胡同,险险追上,大口喘着气,呛了满口的灰,略带埋怨地说:“姐儿这是怎么了?有什么急事儿,不能跟老爷太太讲的?您不是说了么,越要做事儿,越不能招眼,您这样,可招眼啦。”

瑶芳有点头痛:“嘘,你看好路。”有车夫与绿萼在,姜长焕和瑶芳都不敢将话说开,胡乱说些闲话,比如瑶芳生了个闺女,简氏今天会去道喜。姜长炀觉得可以娶叶皇后的侄女,简氏也有些心动……等等等等。

到了老君观,瑶芳敏锐地发现氛围有些不大大约是前一天才烧过人的缘故,正在春天,该是生机盎然的时候,却隐隐有了阴森之感。

观里的小道士们都认得这小两口儿。瑶芳时常到观中来,人都知道她算是张真人的半个弟子,母亲又与老神仙有些渊源,她出手大方、言行得体,上下都很欢迎她时不时地过来哪怕只是看看,有这么个漂亮的姑娘在眼前,那也心情舒畅啊。

还没到后头殿上,一路就有许多小道士行礼问好,还告诉她:“观主并不在这里,到后山上闭关打坐去了。”

瑶芳笑道:“是么?那我们去寻他去,有事要找他呢,”回头吩咐绿萼,取两枚红蛋给小道士,“昨儿我姐姐家里得了个千金,我是来送红蛋的,还得跟观主真人讨个寄名符呢。”

小道士连说恭喜,还说要给小姑娘念点经祈个福什么的,瑶芳也笑着谢了。一路散红蛋散到了半山上腰上老君殿,诚心上了香,又布施了些香油钱。瑶芳才跟姜长焕往后山去寻观主。

这 一路,她笑意盈盈,仿佛真的只是来讨寄名符的。姜长焕跟在她身旁,笑是笑不出来的,只能竭力让自己别板着黑脸。转到后山,姜长焕都有点绷不住了,瑶芳还是 一脸的笑意,在张真人的院子外头还笑着问:“师兄,您怎么不在闭关的地儿呆着,跑到这里来啦?我来给您送礼来了。”

观主满头包,也是一夜没睡好,凭他谁,见了王庶人那等惨状,还要亲自作法“祛邪”,心底都得哆嗦两下。昨天在元和帝面前,再哆嗦也得强撑着,元和帝一走,他所有的害怕都涌了上来,赶紧跑到后山找师傅。

十 分不幸的是,张真人年纪大了,染了春疾,别说给他解忧了,能撑着多活两天都是老天开恩了。观主哭了:“一定是圣上带的那个女子有古怪!她一来,您就病了! 我给圣上祛邪的时候,可没想着您老代他担这份儿罪呀?”他是个孤儿,家里发大水,爹娘都淹死了,就他一个,被路过的张真人拣了去,从此跟着师傅一起过活, 姓儿都随了师傅。真是情同父子。

道家人,多少懂一点歧黄之术,张真人又不能在人前露面儿,这两天都是张灵远亲自照顾师傅。道观里常备的药材也有一些,也有些合好了的丸药,丹鼎派就这条方便。

张真人哭笑不得:“跟那个女人没关系,是我的时候到啦,我都多大年纪啦?真当你师傅是不死的神仙呐?去,将你师妹也叫过来吧。”

“她活蹦乱跳的呀,您先养好身子,行不?”

“那好,你陪我说说话吧。”

“您说。”

“以后我要是不在了,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儿,都听你师妹的!”

“……”

“记住了?”

“记住了。可为什么呀?”

“不该你知道的,不要多问,知道多了没好处。你只要晓得,日后有个万一,她能想办法保住这里的道统。”

“咦?”

有个蠢徒弟可真是愁人呐!张真人大口喘着气:“你现在风光,全因圣上。一旦龙驭上宾,因今上崇道而不满的人,呵呵……不要看现在好些高官勋贵捧着你,那是因为今上,真要遭了难,你看有谁会冒着公愤来救你?”

好像……还真没什么人。

张灵远认清了事实,老实地说:“弟子明白了。”

话音才落,外头响起了瑶芳的笑声。张灵远摸了摸后脖子:邪门儿。

瑶芳心里快急疯了,还是将戏演完,敲了门,先跟观主寒暄。进了房,见老神仙这般样子,笑脸也挂不住了:“您这是怎么了?”关心一回张真人身体,她眼中的忧色更重。姜长焕也抑郁了起来。

张真人笑道:“怎么一个两个都这样了?道法自然,该死就死。”

张灵远忍不住放声大哭,瑶芳亦落泪,张真人摆手道:“我还没死呢,别哭。红蛋?你姐姐生了?男孩女孩儿?”

瑶芳擦擦眼泪,将红蛋取出来给他:“是个姑娘,可漂亮了。我来跟师兄讨寄名符的。”

张真人道:“那正好,他昨天快要被吓死了,你们知道外头有消息没有?”

瑶芳赧然:“二郎与我说了,我们……”

张真人道:“好了好了,不要说生份的话了。你们知道什么,说吧。”

姜 长焕又做了一回解说员,经过了一天,他打探的消息更加翔实了元和帝是真的病了,又累又气,索性并无大碍,只是要静养数日。王庶人已死,元和帝醒过来, 头一件事就是批示王庶人的礼仪肯定不会附葬帝陵,仪式也绝对不会大,就是个八品宫人的礼仪。宫中一切照旧。但是王庶人在宫外的弟弟却被抓进了锦衣卫关 着,审讯得知,他和他姐姐的沟通……也是用的那一套密码。

观主最关心的是:“难道施魇镇的是她?”

姜长焕谨慎地道:“这个就不知道了,是陛下亲自审问的。”

张真人道:“与本观无关就好,你去取寄名符,拿回来给丫头。丫头陪我说说话儿,小郎君也留下,老道是喝不着你们的喜酒啦,多看两眼也是好的。”

瑶芳见观主要走,忙说:“您洗把脸,别叫人看出什么来。圣上回过味儿来,容易疑神疑鬼,头天烧了人,第二天满面泪痕的,不大好。”

观主乖乖照她说的去做。

看着徒弟走了,张真人才说:“老道果然不曾看错过人,那件事情,不要告诉他。”

姜长焕一口答允:“却有一件难事,王才是重活了一回的,她觉得,我们与以前她知道的不大一样,譬如晚辈,她就说没晚辈这么个人,说家兄是附逆的……这个,委实骇人听闻……”

张真人问瑶芳:“你怎么说?”

瑶芳道:“我们本来也是来借个地方好说话的,想来想去,就您这里最隐秘了,并不敢劳烦您老。我的意思,今上多疑,贸然跑去剖白,在他那里就是心虚。师兄不知道最好,他只会说我很开心送红蛋来了。我想着,总是要打消今上的疑虑才好。”

张真人含笑着,又对姜长焕挤挤眼睛,姜长焕撇一撇嘴:“这怕是不容易的。”

瑶芳道:“不容易也得做。何况只要摸清了他的想法,也是极容易的。我爹在家乡的时候就想要续弦了,可惜没成,我给搅黄了。那人本该是我继母的,却给那位江西道御史做了填房。”

姜长焕问道:“这有什么用?”

“给她一个机会,是要跟着个永远不得中进士抑郁而终的男人,还是跟个进士出身,清流言官?”

“推到她头上?”

瑶芳反问道:“推什么呢?”

“呃, 又不能直接跟圣上说,那就是暗示了吧。正好,我哥哥很想与叶国公家结亲,我陪我娘去宫里跟娘娘说一声儿,也不为过吧?也不是背后议论你娘家的事儿,就是顺 口一提,这才显得正常么。唔,柳氏不肯做你继母,于是才有了现在的岳母大人。于是岳父大人就往湘州去了,你也去了,从江里将我捞了上来,我才免于夭折。救 命之恩,无以为报,只好以身相许……”

张真人狠狠咳嗽了两声,瑶芳去倒了水来小心地喂他喝。瑶芳道:“你说的这些,得叫人自己猜出来,可不能主动讲给他们听。”

姜长焕得意地道:“我就在我娘那里多夸夸你就行了,要不是你,我就死了,我要死了,我哥一准儿被他们惯坏了他已经被惯得有点不好相处啦都是你的功劳。”

瑶芳:……居然跟她想的差不多。“也不知道娘娘怎么样了,娘娘……知道了吧?”

姜长焕含糊地“唔”了一声,瑶芳重新振作了起来:“我就知道娘娘是个可靠的人。”

张真人微笑听着:“果然是胸襟宽广。”单看帝后二人对所谓灵异之事的态度,就能看出这两人有着霄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