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太子不知道太子妃现在心中想什么,不然,一定会气得吐血。

太子妃大度地询问:“殿下此次离京,身边总得有人伺候。殿下是想带上李侧妃,还是想带上徐美人?”

李侧妃一把年纪了,太子毫无带她随行的兴致。徐美人倒是年轻,却也失了新鲜。这一路上,还愁没人敬献美人?

“不必带人伺候了。”太子义正言辞地说道:“孤是代父皇出京安抚百姓,带着侍妾同行,成何体统。”

太子妃暗暗翻了个白眼。

第六百四十章 事起(二)

太孙回来之后,便进了寝室。

顾莞宁和太孙对视一眼,然后张口吩咐一声:“琳琅,玲珑,你们两个将阿娇阿奕带出去玩一会儿。”

两个丫鬟带着孩子出去了。

屋子里再无旁人。

太孙走上前,将顾莞宁揽进怀中,靠在她的耳边低声道:“阿宁,父王三天后就要启程离京,前往冀州。”

顾莞宁嗯了一声。

两人同时沉默了片刻。

太孙又低低地说道:“其实,皇祖父命父王出巡的时候,我当时一个冲动,本想张口说和父王一同前去。”

太孙的语气里,透出一抹淡淡的唏嘘和感叹。

无论如何,太子都是他的亲生父亲。他这般坐视不理,眼睁睁地看着太子走上灭亡之路,和弑父其实也没什么两样。

顾莞宁抬起眼,注视着太孙神色复杂的俊脸,轻声道:“你若是狠不下心,就命人先一步找到那个无为道人,先动手杀了他,以免后患。”

太孙又沉默了许久,然后张口道:“不用了。”

顾莞宁当然能体会太孙此刻的心情。

当年,她做了太后之后,下令毒杀沈氏顾谨言母子,也是同样的心情。

不过,成大事者,最忌心慈手软。

太子好色昏庸,糊涂无能。此时处处倚重长子,还不忘存着戒备提防。他日若是登基做了皇帝,只怕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夫妻两个。

她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太孙也绝不会任人宰割。借着他人之手除去太子,势在必行。

“萧诩,你不必如此自责。”顾莞宁轻声道:“你又未主动出手。他要自寻死路,怪不得别人。”

“再者,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如何。就算没有这个无为道人,以后也会有别的道士出现。而且,父王就算多活几年,也改变不了什么局势。”

太孙深呼吸一口气:“放心吧!我既已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

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在顾莞宁耳边低语数句。

顾莞宁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这一计甚妙!不过,也得仔细谋划,免得日后弄巧成拙,惹来皇祖父疑心。”

太孙目光一闪,点了点头:“你说的是。此事确实要慢慢筹谋,不留任何蛛丝马迹。”

他从不敢小觑元佑帝。

元佑帝执掌江山数十年,精明睿智。绝不是易于之辈。更不是容易糊弄之人。

夫妻两个商议许久。

门忽地被拍得啪啪响。

顾莞宁微微一惊,沉声道:“是谁?”

“娘!”

“凉!”

两声稚嫩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是阿娇和阿奕这两个淘气包。

顾莞宁哑然失笑,神色间的冷凝也一扫而空。

太孙的眉眼也瞬间柔和起来,故作吃味:“他们两个都会叫娘,没一个肯喊爹的。一对小没良心的,枉我对他们这么好。”

顾莞宁挑眉一笑:“你不过是早晚露个面。有时晚上回来得迟,孩子都睡下了。我整日整夜伴在孩子身边,寸步不离。孩子自然更依赖更喜欢我这个娘亲。”

夫妻两个调笑两句,门外的两个淘气包却是急不可耐,拍得更急了。

琳琅歉然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太孙妃,奴婢想拦着小公子和小小姐,可他们两个就是闹着要进屋子。奴婢也没办法。”

顾莞宁笑道:“他们想进就进来吧!”

太孙大步去开了门。

门一开,阿娇先一步扑了进来。太孙眼疾手快,忙接住女儿胖胖的小身子。

阿奕也跟着扑了进来,却扑了个空,咕咚一声趴到了地上。既疼又委屈,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顾莞宁又觉好笑又是心疼,忙上前抱起阿奕,一边轻拍后背一边柔声哄道:“阿奕乖,别哭了。都是娘亲不好,娘亲动作太慢了,没接住你。都怪娘亲。”

阿奕是越哄越娇的性子。被顾莞宁这么一哄,哭的更起劲了,泪珠一个劲儿地往外涌。

阿娇趴在亲爹的怀里,咯咯笑着看热闹。

太孙最疼孩子,却也见不得儿子哭成这样,皱眉沉声道:“男子汉大丈夫,磕着碰着也要撑着,哭哭啼啼地像什么样子。不要再哭了。”

阿奕哪里听得进这些,将头埋在顾莞宁的怀里,继续哭泣抹泪。

太孙还要再说,顾莞宁不乐意地瞪了过来:“阿奕额头都被磕红了,一定很疼,哭几声也是难免。你这个时候还训斥他,他能不委屈么?”

太孙哭笑不得:“我才说一句,你就护上了。之前还说孩子由我来管教。像你这样护短,我还管什么?”

顾莞宁坚决不承认自己护短:“我哪里护短了!”

就这还叫不护短?

前世也是如此。

她表面看似严苛,其实最护着儿子,大事小事都要过问,几乎将所有重任都担在了自己身上。殊不知,越是这样护着,孩子无法真正独立。

阿奕性情软弱,优柔寡断,和顾莞宁这个亲娘看似严厉实则骄纵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当然,这些实话是万万不能实说的。

太孙立刻从善如流地改口:“是是是,你从不护短。是我这个当爹的心肠太硬了。阿奕疼得厉害,哭几声也是应该的。”

顾莞宁笑着白了他一眼,低下头,继续哄着哭哭啼啼的儿子。阿奕趴在娘亲香软的怀里,听着顾莞宁的温柔轻语,哭声渐渐小了。

顾莞宁先松了口气,再一看,阿奕竟已经睡着了。眼角边还挂着两滴眼泪呢!

顾莞宁失笑不已,轻轻伸手,为阿奕擦拭眼边的泪痕。然后将他放到床榻上。

阿娇也有些困了,用小手不停地揉着双眼。不一会儿,就将小眼睛揉得红红的。小嘴也打起了呵欠。

太孙心中溢满了怜爱,俯下头,亲了亲女儿的小脸。然后小心翼翼地抱着女儿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一边轻拍着后背哄个不停。

温暖的烛火下,太孙那张温柔俊美的脸孔,被一层朦胧的光晕笼罩。

这安宁美好的一幕,也深深地烙印在顾莞宁的心里。此生永难忘怀!

第六百四十一章 拜会

隔日,平西伯夫人领着儿媳顾莞华一起登门拜会。

平西伯府和定北侯府是姻亲,顾莞华是顾莞宁嫡亲的堂姐,感情深厚。于情于理,太子妃都要亲自见一见这对婆媳。

丁夫人性子爽利,说话直接,见了太子妃也未拘谨,笑着裣衽行了全礼:“臣妇见过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气度雍容,微微一笑:“丁夫人不必多礼,快些起身。”又笑着对顾莞华说道:“你怀着身孕,不用行礼了。免得伤着孩子。”

孕期已有六个月的顾莞华,肚子着实不小,一张秀丽的脸庞丰润了不少,气色颇为红润。

太子妃这般亲切礼遇,顾莞华心知是沾了堂妹的光,忙笑着谢恩:“多谢娘娘体恤。”

太子妃笑道:“女子怀孕,最是辛苦。丁夫人坐下说话,顾氏也一起坐下。”转头吩咐宫女:“去请太孙妃过来说话。”

过了片刻,顾莞宁便来了。

隔了数月没见,顾莞宁骤然见到顾莞华,心中十分欢喜。走上前拉住顾莞华的手,上下打量一番:“大姐,你怀孕倒是没遭什么罪,气色看来极好。”

姐妹两个未出阁之前,便十分亲厚。各自出嫁后,见面的机会少了,感情却未变淡。

顾莞华反手握住顾莞宁的手,抿唇笑道:“公婆都待我极好,夫君也对我处处体贴。我每日闲着无事,只管吃喝睡养胎,哪里还会养不好。”

日子过得好坏,只看一眼便知分晓。

顾莞华神色安详,眉宇间毫无郁色,整个人胖了一圈,显然过的很好。

顾莞宁看在眼里,心中颇为满意,对丁夫人也客气了几分:“丁夫人难得登门做客,今日就留在府中用午膳吧!”

太子妃立刻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全。我这就吩咐下去,让厨房准备宴席。”

丁夫人颇有些受宠若惊,忙起身谢了恩典。

平西伯府和定北侯结了亲事,和太子府也是姻亲。平西伯父子即将领兵,一路守护太子前往冀州平乱。

经此一事,平西伯府和太子府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丁夫人此次登门拜会,不无示好之意,特意带了身怀六甲的儿媳顾莞华来,也是想着能借机和顾莞宁套些近乎。

虽有心理准备,丁夫人还是没料到效果这般好。

太子妃和丁夫人闲话片刻,便对顾莞宁笑道:“你们姐妹两个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吧!去梧桐居里待着说些私房话,待午膳的时候再过来。”

顾莞宁也未推辞,笑着应了一声,便领着顾莞华去了梧桐居。

丫鬟们很识趣地退下,留下姐妹两个在一起说话。

“二妹,太子妃娘娘待你真好。”顾莞华由衷地叹道:“做婆婆的待儿媳到这一步,委实是举世难寻。”

丁夫人对她也算宽厚了,不过,和太子妃也无法相提并论。

顾莞宁笑着嗯了一声:“母妃待我确实很好。”

沈氏没给她的亲情,都由太子妃补齐了。

顾莞华上下打量她一眼,笑着说道:“本来我还想问问你过的如何。瞧瞧你现在的模样,倒是不必再多嘴了。”

顾莞宁开起了玩笑:“我现在是何模样?”

顾莞华微微一笑:“眉目柔和,安宁幸福。”

昔日那个倔强高傲满身都是棱角的顾二小姐,如今变得从容镇定,眉间少了冷冽和一丝疾世愤俗的戾气。也变得更优雅更美丽。

这是被人捧在掌心全心呵护着才会有的模样。

可见,太孙待她极好,太子妃待她也极好。

顾莞宁抿唇一笑:“看来,往日的我实在不讨人喜欢。”一点一滴的改变,不必别人说,她自己也十分清楚。

她喜欢现在的自己。

顾莞华和顾莞宁相视而笑。

岁月静好,安谧幸福。

谁不愿过这样的日子?

闲话几句后,顾莞华便叹道:“公公此次带兵去平匪乱,夫君也要随着一起去。一来一回,不知要多久。怕是连孩子出世也赶不及了。”

她自是舍不得丈夫离开身边。可丁骁年轻气盛,满腹雄心壮志,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哪肯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坚持要随着平西伯一同前去。

顾莞宁笑着安慰道:“姐夫上进有出息,不是那等坐在家中混吃等死的纨绔之辈。大姐心中应该高兴才是。”

顾莞华很快振作起来:“你说的是。他是将门出身,想要出头,就得亲自领兵打仗,立下军功才行。我们顾家的百年基业,都是这么来的。是我太过儿女情长了。”

顾莞宁目光微闪,意味深长地说道:“姐夫的前程,大姐不用操心。有我和殿下在,将来少不得他的锦绣前程。”

顾莞华一怔。

她也是细心敏锐之人,自是听出了顾莞宁的言外之意。

很快,顾莞华反应过来,低声道:“夫君心中一直仰慕殿下风仪。只是平日殿下常在宫中,夫君又时常住在军营里,没多少亲近的机会。”

和聪明人说话格外省心省力。

顾莞宁笑了一笑:“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姐妹两个点到为止,很快又将话题扯了开去。

“你有些日子没回侯府了吧!”顾莞华随口问道。

顾莞宁无奈地一笑:“我现在被阿娇阿奕绊住了手脚,出府少之又少。算来,已经有两个月未曾回看望祖母了。好在孩子如今都断了奶,我想着过几日再回去看看。”

顾莞华苦笑一声,欲言又止。

顾莞宁心知有异,立刻问道:“莫非是府里出什么事了?”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顾莞华又叹了一声:“就是前些日子,大哥又和母亲争吵了一回。”

“母亲总在小处刁难大嫂,大哥心中一直憋着闷气,大嫂也是个能忍的,一直隐忍不发。结果前些日子站得久了,动了胎气。大哥气得不得了,便和母亲争执了起来。”

“母亲从未见大哥发这么大火,又是心虚又是恼怒。在府中不敢张扬,便到丁家来找我诉苦。这几日,我也在为此事发愁呢!”

第六百四十二章 启程

简而言之,吴氏又开始不安分了。

顾莞宁对吴氏毫无好感。不过,她敬重长姐顾莞华,也不便当着顾莞华的面说吴氏的不是,只淡淡说道:“你如今身怀六甲,大伯母倒是舍得用这些琐事来烦你。”

顾莞华又岂能看不出顾莞宁眼中的冷意,忍不住苦笑一声:“二妹,我们姐妹自小一起长大,说话也没什么可顾忌的。”

“我娘的脾气,你也是清楚的。以前我没出嫁的时候,时常劝她,她倒是能听进一些。可现如今,我嫁到了平西伯府,做了丁家的儿媳。总不便时常回娘家。她私下里做的那些事,我看不惯,却也无法时时相劝。”

“大哥和她怄气,数日都没和她说话。她在我面前哭泣抹泪,说大哥一心向着媳妇,不孝顺自己的亲娘,说大嫂心机太重,没将她这个婆婆放在眼底。还说要让吴表姐早日过门,娘家侄女总比儿媳贴心。”

说到这儿,顾莞华又是一声长叹:“她这般糊涂,我也不知该怎么说她了。”

顾莞宁毫不客气地点评:“大伯母确实糊涂。”

可不就是糊涂么?

太夫人摆明了器重长孙媳,不喜吴莲香。顾谨行和崔珺瑶夫妻情深,断然容不下别人。也就吴氏还想着让吴莲香过门做妾了。

顾莞华蹙着眉头,低声道:“她铁了心要让吴表妹过门,我是劝不动她了。只盼着祖母能拦下她,别让她做出糊涂事来。”

顾莞宁哂然一笑:“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有祖母在,大伯母翻不出风浪来。你若是不放心,等过几日,我就回府一趟,和祖母说一说此事。”

顾莞华听了这话,也没觉得不妥,反而松了口气:“有劳二妹了。”

两日后,太子启程离京。

平西伯父子率领五万精兵,随太子一起奔赴冀州。

太子此次代天子出巡,阵势隆重。太孙领着魏王世子韩王世子文武百官,一起送大军出了城门。

“父王此行千里,奔波劳苦,”太孙敛容拱手,神色肃穆:“儿臣在京城,企盼父王此行顺利,安然归来。”

太子略一点头,当着百官的面撑足了东宫的颜面:“孤一定会平安回京。你在宫中,代孤多向你皇祖父尽孝。朝政之事,也要多上心。”

太孙正色应下:“儿臣谨遵父王之命。”

有资格和太子道别的,也只有寥寥几人。

太孙说完之后,魏王世子韩王世子也分别行前,道了珍重。

至于一众官员,文臣以傅阁老为首,武官中便以兵部尚书为首,各自上前和太子作别。

待大军启程后,太孙才回宫复命。

元佑帝近来连连动怒,心火虚旺,气色有些晦暗,坐在龙椅上,额头满是皱纹,老态毕露。

太孙回禀完之后,说道:“父王已经前去冀州安抚民众,平西伯父子也已领兵一同前往平定民匪。不出数月,一定能安然归京。还请皇祖父稍安勿躁,保重龙体。”

元佑帝看着长孙,叹口气道:“阿诩,朕近来时常焦躁不安,精力不济,整夜难眠。朕是真的老了。”

太孙立刻道:“皇祖父正值盛年,何谈一个老字。”

“我们祖孙两个在此说话,不必学臣子们虚伪奉承那一套。什么万岁,那都是说着好听罢了。人哪有常长生不死的。”

元佑帝的声音沉了下来:“身为天子,操心劳碌,殚精竭虑,非常人能比。耗尽心神,寿元也难及常人。朕已经比先皇和先祖都活得久了。”

大秦开朝以来,皇帝能活过五十的寥寥可数。

元佑帝确实已经算高寿。

太孙很清楚元佑帝的寿元只剩三年左右,听着元佑帝这番话,心中沉甸甸的,分外不是滋味。面上还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笑着说道:“孙儿还盼着过几年,让阿奕住进宫来陪伴皇祖父。皇祖父可别说这样的丧气话。”

提起曾孙,元佑帝的眼中有了笑意:“朕每个月才见阿奕一回,心中也着实惦记。等阿奕满了四岁,就让他进宫来。”

阿奕满四岁的那一年,就是元佑帝驾崩归天之时。

这一天,是永远都不会有了。

太孙心中隐隐作痛,口中应得十分利落:“好,等阿奕四岁,孙儿就带着他进宫。”

元佑帝想了想,又笑道:“到时候让阿娇也进宫好了。让阿娇住在椒房殿里。”

之前,有此殊荣的只有高阳郡主。

太孙却不肯领情,毫不犹豫地拒绝:“阿娇就不必进宫了。有母妃和阿宁照顾着,总比在宫中热闹些。”

元佑帝瞥了长孙一眼,半开玩笑地说道:“你这么说,对你皇祖母可是大不敬。”

说到底,就是不愿让孩子亲近王皇后。

太孙也不掩饰心中所想,坦然说道:“皇祖母对大堂姐格外偏爱,养出了大堂姐任性跋扈的性子。孙儿不想阿娇也变成大堂姐那样。”

偏心的元佑帝立刻点头赞成:“这倒也是。还是让阿娇留在莞宁身边,由莞宁亲自教导才好。”

闲话几句,元佑帝才说起了正题:“此次你父王代朕出京,以后朝中之事,就得由你多费心了。朕如今体力不济,六部尚书和阁老送来的奏折由朕来看,其余的奏折,都交给你批阅定夺。朝政之事,你也多费心。”

太孙拱手,朗声应道:“孙儿一定竭尽所能,为皇祖父分忧。”

元佑帝舒展眉头,随口笑道:“这段日子,你就在宫里住下,多陪陪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