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过说笑罢了。”陶君兰缓和下来,微微摇头:“哪里真的好意思和人家抢这一点银子?”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李邺冷笑一声;“这是我的东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动的。”他没说的是,如今看管园子的人,是端王妃的乳母。更没说的是,端王府里私库里的东西,已经被运了不少去了刘家。

陶君兰不知道这些,顿时疑惑李邺好好的怎么发起火来了,不过想想也没多问,只道:“你若不喜,那就自己让人摘了拿去卖就是了。或者不必卖,宫里各处送一些,亲朋好友那儿送一些,也就剩不下多少了。莲子可是好东西,清心败火,尤其是是新鲜莲子,北边想买也没处买去。”

李邺笑着看了一眼陶君兰,低声笑道:“以后此事就你来办。回头我拟个单子给你。”看着陶君兰替他操心的样子,他心情是说不出来的好。而且,这些事情交给陶君兰,他也才能真正放心。若交给刘氏……只怕最后东西送去哪儿都不知道呢!

等到差不多该回去的时候,李邺忽然对陶君兰低声说了这么一句:“君兰,若是可以,你能否将管家权拿回来?”

陶君兰顿时怔住了,看着李邺诚恳的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半晌才皱眉道:“怕是不能,没有越俎代庖的道理。况且端王妃管得好好的……”她是怎么也没想到,李邺竟然会突然想让她管家。;

第一卷 第127章 失意

关于管家的事情,李邺没再多说,陶君兰也就只以为他不过是心血来潮那么一说,自然也就没多问。在看了刘氏那样的态度之后,她倒是完全能够理解李邺不待见刘氏的心情。换做是她,她估计也是差不多的态度。

午饭李邺也是和陶君兰一处用的,倒是和乐融融。不过吃过午饭后,李邺午睡的时候桃枝和红蕖却是过来了。说是要给她请安。

听了丁嬷嬷的禀告,陶君兰沉吟片刻后便是让人将她们请进来:“去小偏厅吧。”小偏厅离卧室远,倒是不怕吵到了李邺。其实要说,她倒是不大想见这两个“故人”的,不过人家要来请安,她也不好拒绝了。所以只能应下来。

陶君兰过去的时候,桃枝和红蕖已经等在那儿了。见了她,二人忙起身行礼,恭敬的称了一声“陶侧妃”。

咋一听见陶侧妃这三个字,陶君兰多少有些不适应,愣了愣之后才反应过来那是对自己的尊称,当下忙笑了笑:“倒是不必这么客气。”这话倒是真心的。不过显然桃枝和红蕖却是不这么认为。

“没想到还有再见着侧妃的一日。”桃枝笑吟吟的说了这么一句。眼中似乎有些别的什么,不过掩饰得极为深沉。

陶君兰回以一笑:“我也没想到。不过如此看来,倒是缘分了。这些年,不知你们过得如何?王妃看得出是个心肠好的,想必日子也是极好过的。”

红蕖低垂着眼睛,笑容虽然有可却带着敷衍的味道:“王妃待我们倒是没说的,可王爷不来,咱们还有什么盼头?想必侧妃您不知道,王爷除了王妃那儿,我们两个这里可是极少来的。一月有个一回两回的都已经是极为难得了。这半年来,王爷却是连来都不来了……”

桃枝有些难堪的瞪了红蕖一眼:“说这些作甚?咱们自己没本事笼络了王爷,怪谁去?”

陶君兰若有所思的看着红蕖,心里却是盘算开了——若算时间,李邺不肯去她们房里的时候,正是她答应进府的时候……

一时之间,心里倒说不上来是欢喜还是复杂了。她从来也没奢望过有了自己李邺就不去其他人那儿,所以此时倒是真的有点儿不敢置信了。要说窃喜,那肯定是有的。不过更多的还是另外一些心思:比如担忧。若真不去别人那儿,短时间也罢了,可长时间的,只怕到时候都难堪。

不过不管心里如何复杂,陶君兰面上却只是淡淡一笑,从容平静道:“我也不知道竟是还有这事儿。”却是不再多说了。总不能,让她主动说会劝李邺去她们两个那儿?这话她说不出口,相信李邺也不想听。

而且,她们两人在自己面前为了这事儿争起来,倒是颇有点意思。

“王妃的意思是,若再这么下去,肯定就只能再多给王爷纳妾了;

。”桃枝擦了擦眼角,一副凄婉的样子:“若真有新人进了府,还不知道有没有我们的地位……”

“怎么会没有?”陶君兰笑了,一脸讶然:“你们是府里的老人了,不管如何肯定也会有你们的位置的。再说了,王爷也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哪里就能这么悲观了。”

红蕖心直口快,也不加修饰的便是直接道:“侧妃您当然不担心,好歹也是有诰封的。可咱们这样的……哪里能和侧妃您比?再说了,新人进门了,王爷心里哪里还有我们这些人?男人不都是喜新厌旧的?”

陶君兰皱眉,低声呵斥一句:“好了。这话以后却是不能再说了。”

红蕖一脸悻悻的低下头去,低声嘀咕一句:“我只以为侧妃和咱们都是宫里出来的,想必好歹也是怜惜我们的。却不曾想……”

陶君兰冷着脸当没听见。可心里却是满腹疑惑:她可不会真觉得红蕖就是个心直口快不懂委婉的人,宫里出来的,有几个是这样蠢的?况且红蕖当初是皇后亲自挑选的,能差了?

就在气氛渐冷的时候,桃枝忙强笑着出来打圆场了:“红蕖也是心里难受,这才忍不住抱怨起来。侧妃您别恼了她。”

“哪里就恼了呢。”陶君兰缓和了几分神色,露出笑意来:“这话在我这里说说不打紧,也不会传出去。若传出去了,王妃听见了心里又该如何想?王爷知道了又该怎么想?都是宫里出来的,有今日都不容易,都是福气了。说句不好听的,在王府里,总比在宫里强多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话说到这份上,自然桃枝和红蕖也都没再说什么。末了桃枝低声道:“只盼着侧妃您念着当初好歹也在一处呆过,将来多照顾我们一二才好。”

“这是自然的。”陶君兰浅笑,“如今都是一家人了,自然是要互相照顾的。”

桃枝顿时为之一噎,她的“照顾”,和陶君兰口中的“照顾”显然是不同的。

接着又闲扯了几句,桃枝和红蕖便是要告辞了。陶君兰笑眯眯的拦住了:“这样顶着红眼睛出去,别人还当我欺负你们了呢。先用冰帕子敷一敷眼睛,等看不出异样了才好。对了,我那还有两匹云纱,做夏衣正好,你们一人拿一匹去。”

听了陶君兰这话,一旁的丁嬷嬷也是忍不住的多看了陶君兰两眼。倒是颇有些意外——以前只觉得陶君兰脾性好,可到底稍嫌温柔了一些。没想到却是看走眼了,陶君兰竟是还有这样的一面。方才她还想着怎么隐晦的提醒一二呢,结果一下子陶君兰倒是自己就说出来了。还说得这么直白,让对方连个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桃枝强笑了一下,一脸歉然:“却是我们糊涂了。”

陶君兰笑容温和恬淡:“这有什么的?不过是一时没想到罢了。”不过她也没有陪着这两人干坐的意思,随后又道:“王爷怕是午睡要醒了,我去瞅瞅。”至于瞅完了回不回来,就不知道了。

红蕖闻言却是眼前一亮,主动提出道:“王爷要起了?那正好,我们两个也去请个安——”

陶君兰禁不住看了红蕖一眼——可红蕖丝毫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桃枝也故作平静。

“那我去问问,”陶君兰也没一口就拒绝了,毕竟这个还真不好拒绝;

。明知道二人见李邺的目的是什么,可是二人毕竟是李邺的妾侍,她真的一口回绝了,倒是也不大好。

陶君兰给丁嬷嬷使了个眼色,示意丁嬷嬷去问。

丁嬷嬷脸色沉沉的扫过桃枝和红蕖的面上,这才慢慢去了。

桃枝所有所思的看着丁嬷嬷远去的背影,末了笑了笑:“这位嬷嬷倒是从未见过。是侧妃您的陪嫁嬷嬷?”

“嗯。”陶君兰笑了笑:“丁嬷嬷以前也是大户人家败落了才出来的,被我捡了个宝。”

桃枝没再多说,可那神色却是比说了还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陶君兰淡淡一笑,装作什么也没瞧见的移开了目光。

“沛阳侯夫人可还好?”红蕖忽然出声问了一句,“以前我在皇后娘娘那儿当差,倒是见过几回。没想到竟是侧妃您的义母。”

“多谢你还记挂着。”陶君兰也笑着回:“母亲她还好,身子康健,哥哥们也都是孝顺有为的。”

“若是下次娘娘回娘家,不知我可否跟去请个安?”红蕖又问。

陶君兰仍是笑:“难为你有这个心了,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你若愿意去倒是正好和我作伴了。”红蕖也是皇后的人,她心知肚明。红蕖既然想方设法的要和她亲近,她若是无动于衷那也太过了。皇后知道了,估摸着心里也不会痛快。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什么微词。

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适当的和红蕖亲近,那也是必要的。这一点,陶君兰心里很清楚。

就在陶君兰隐隐不耐烦的时候,丁嬷嬷总算是回来了,如同预料的那般,李邺并不想见红蕖和桃枝。反倒是让陶君兰赶紧过去。

陶君兰离开之前,笑着嘱咐了丁嬷嬷一句:“去将青姑姑做的点心端上来,我记得她们以前也喜欢的。再多用帕子敷一敷眼睛,可别让人瞧见了这幅样子。”

丁嬷嬷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应了。

陶君兰这才在桃枝和红蕖目瞪口呆下施施然的离开了。

见了李邺的时候,李邺还有些不痛快:“好好的见她们作甚?下回却是不必再见了。”

陶君兰被这话弄得哭笑不得,嗔怪的看了一眼李邺,亲手替他倒了一杯蜂蜜水:“真不见那还得了?我这个侧妃架子也太大了。王妃也没说不见呢。在说了,红蕖是皇后的人,若真拒之千里,怕是皇后那儿会有微词的。应付一下也有必要。”

李邺叹了一口气:“我也怕她们没眼色让你不痛快。”听到皇后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心里也多少有些歉疚,若不是他,陶君兰也不必如此委曲求全……

“也没什么不痛快的。失意的人又不是我。”陶君兰微微一笑,眼底有着明显的狡黠和促狭。顿了顿又才道:“不过我在想,她们今儿过来,是自己的意思,还是别人的意思。”;

第一卷 第128章 回门

除了第一天之外,之后李邺也没再陪着陶君兰一起去端王妃刘氏的院子。其实在陶君兰看来,李邺实际上是真的能不去就不去刘氏那儿的。李邺对刘氏的厌恶,几乎就差没直白的明说了。当然,这也是刘氏自己找的。

李邺虽然或许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的飘然出尘宛若谪仙。可是至少她相信若是刘氏对李邺好,李邺肯定再不喜欢也会给刘氏体面和尊重的。所以,李邺这样的态度,不是刘氏自找的又是什么?

陶君兰同样有些无法理解刘氏——既然嫁都嫁过来了,那么再不喜欢也该好好过日子。李邺又没对不住她,她又何必每天冷着一张脸给人看?

其实除了第一天陶君兰去请了安之外,接下来的几天都没去请安。这也是刘氏的意思——刘氏以新婚的借口直接就将请安这事儿给揭过去了。也不知刘氏心里是个什么意思。换做别人,这个肯定是不能少的。

既然刘氏都这样说了,陶君兰肯定也不会主动过去讨个没趣。

第三日回门的时候,陶君兰按道理说也是要先去拜别刘氏的。不过一大早刘氏就让人将府里准备的会门礼给送了过来。那意思自然也就明了了。

李邺翻检了一下会门礼,见也没寒酸了,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我。

陶君兰见了李邺这幅样子,禁不住笑了:“怎么,你就这么怕王妃她薄了王府的脸面不成?”若是这个上头刘氏都敢动什么手脚,那可真是不要脸面了。毕竟,谁不知道端王府如今管家的是刘氏?刘氏再蠢,也不至于如此。

面对陶君兰的戏谑,李邺只笑了一笑,却是没多说。这里头涉及到了他对刘氏的信任,一时半会的也没什么可说的。

既然不必去刘氏那儿走一圈,陶君兰自然也省了许多功夫,当下便是慢慢悠悠的和李邺出门往沛阳侯府去了。

“沛阳侯爷对皇后很忠心?”陶君兰一直觉得疑惑,便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李邺闻言倒是一笑,随后解释了一句:“到底是姻亲。倒是谈不上忠心,利益绑在了一处,怎么会不忠心?而且,当年皇后可是差点儿就嫁给了沛阳侯。”

“这事儿我知道。”陶君兰点点头,不过随后又言道:“我觉得沛阳侯夫人倒是和皇后貌合心离的样子——这么多年过去,就算多少情愫,只怕也消磨殆尽了。沛阳侯对夫人也是极好的。还有四个儿子……”

“所以说,利益捆绑罢了。”李邺低声解释:“沛阳侯本就是靠着皇后才会有如今的地位,而且又和皇后家族是姻亲。就算他说他们不是一伙儿的,谁信啊?”

陶君兰恍然的点点头。皇后需要沛阳侯府的势力,可沛阳侯府也需要皇后的扶持;

。两者根本就是个相互相成的局面,根本拆分不了。

“你对沛阳侯怎么看?”陶君兰抿唇笑了,玩笑的问道:“别忘了,如今咱们也是姻亲了。”

“沛阳侯是聪明人。”李邺低声笑了,微微眯了眯眼睛,掩饰住眼底的精芒:“真到了关键时候,他会知道该如何选的。”顿了顿又道:“不过也得看你。毕竟你是纽带,你的态度能决定一切。”

陶君兰沉吟片刻,道:“沛阳侯夫人对我很好。原本不过是个义女罢了,按理说不必给那么多嫁妆。不过她准备的,已经和嫁女儿差不多了。这也是时间不够的缘故,若时间够,只怕也就是嫁女儿也没两样了。”

“所以说,他们是聪明人。”李邺笑容不减:“不过,你倒是可以多和沛阳侯夫人多接触,多个娘家总是好的。而且,她也是个聪明人。当初一个庶女,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关于李邺说的这一点,陶君兰也是早就想到了。她也能感觉到,沛阳侯夫人对她的态度是真心的。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可却是没有算计的意思——这也是难得了。

一路行至沛阳侯府。刚到大门口还没下车,陶君兰就听见了自己义兄们的声音。便是忙探出头去看了看——沛阳侯府的四个公子杨振宇,杨振寰,杨振光和杨振宁可都在大门口候着了。

这样的阵仗,可是让人有点儿吃惊了。这样的架势,可以说沛阳侯府已经拿出了最高的诚意来接待这个便宜女婿了。

陶君兰几乎觉得有些受宠若惊。就是李邺也有点儿微微的吃惊。

好在事先准备的见面礼够多,所以倒是不至于尴尬。互相招呼过后,老大杨振宇便是熟稔的请李邺去书房说话。又让小弟杨振宁送陶君兰去沛阳侯夫人那儿。因沛阳侯府没有什么别的长辈,倒是不必再去一一拜见了。

见了沛阳侯夫人,陶君兰先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这才唤了一声;“母亲。”

沛阳侯夫人忙将陶君兰扶了起来,笑着上下打量一番:“去了王府可还习惯?”

陶君兰挨着沛阳侯夫人坐下,笑吟吟的摇头:“没什么不习惯的。用惯了的东西都带着,人也带着。就换了个屋子而已,倒是没有觉得不习惯。”

“那王爷对你可好?”沛阳侯夫人又问,倒是真的一脸关切。那副样子,怕是亲生女儿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陶君兰心中一暖,羞涩的低下头去,缓缓摇了摇头。

沛阳侯夫人先是高兴,随后便是让几个庶女挨个上来请了安,便是将人打发走了。直到屋里就她们两个,她这才低声言道:“虽说都是亲戚,可是端王妃那儿,到底也不能真的只当是个亲戚。该有的姿态也是要拿出来的。不然让人瞧着,只怕与你的名声又碍。”

这话却是掏心窝子的话了,陶君兰哪里会反驳?心悦诚服的应了:“母亲说得是。我会注意的。”

“不过,你是侧妃。”沛阳侯夫人很快话锋又一转;“咱们沛阳侯也不是吃素的,你也别被她压得太过分;

。把握好那个度。”

陶君兰顿时哭笑不得,含笑带嗔的看了一眼沛阳侯夫人:“母亲这是怎么说话呢。让人听见了,还不得误会您在让我和王妃争?”

沛阳侯夫人顿时笑了,“你还小,哪里明白。你就是再不想争,只怕也由不得你。她若不忌惮你,只怕都是假的。你再怎么恭顺,除非你一辈子别生孩子。不然哪里能消停?”

沛阳侯夫人说得有道理,不过陶君兰暂时却还不想去想这些。她想的是,不管怎么样,和刘氏维持表面上的平静,那就行了。

沛阳侯见陶君兰不大热心的样子,倒是也没讨厌嫌的多说,只是笑着说起了别的事儿:“那几个丫头都是忠厚老实的,样貌也是一般。再说了侍妾这事儿也不用你操心,倒是不必再给端王准备什么丫头了。”

“嗯。”陶君兰点点头,倒是没反驳。那几个丫头看着也的确是样貌不出色,但都老实忠厚的。不过,她却是依旧不能当那是自己的心腹——她不确定里头有没有皇后的人。所以,如何敢冒险?

“你若不喜,也尽可换。”沛阳侯夫人笑了笑,一脸的兴味:“不过那个叫緑翡的,却是不必换了。”

陶君兰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沛阳侯夫人。沛阳侯夫人挤了挤眼睛,笑容一片灿烂的拍了拍她的手掌:“不管如何,我是你的义母。你叫我一声母亲,我总不能辱没了这个称呼。”

陶君兰重重的点点头,由衷的说了句:“谢谢您。”

沛阳侯夫人却是没再多说,改而说起别的话题:“你年岁也不小了,孩子的事情也要早日计划起来。不管端王如何宠爱你,孩子才是你唯一的依仗。”

陶君兰顿时被这话弄得脸颊绯红的低声嗫嚅:“这才刚成亲呢。再说,王妃都还没有孩子,我若是——”

“糊涂。”沛阳侯夫人恨铁不成钢的掐了掐陶君兰的脸蛋儿,语气里又有些宠溺:“别忘了,端王是为什么迎娶侧妃的?”

陶君兰回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当初之所以要突然给李邺弄个侧妃,不就是因为端王妃多年无子?当下苦笑一声:“我倒是忘了这茬了。”

“你也不必怕因为这个有了争分。”沛阳侯夫人道:“反正早生晚生都是一个结果。你可明白?早点儿生,对你自己有好处。她生不出来那是她的事儿。”

陶君兰红着脸应了:“我明白了。”

“趁着年轻容易生养多生两个,也多个保障。”沛阳侯夫人耐心的谆谆教导:“男人都是一样的,有了孩子,心也就慢慢收敛了。对你也就更尊重了。娶妻生子,说白了也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陶君兰仔细的在心底琢磨了一回,倒是觉得有些道理。又忍不住揣测——不知道当初沛阳侯夫人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然怎么说得头头是道,如此笃定?

不过这个也仅仅是揣测一下罢了。再多的,陶君兰却是没再多想了。毕竟,她还没那么无聊。

她心里在意的,还是关于说的那句换丫头的话。;

第一卷 第129章 初一

沛阳侯府一共陪嫁了四个丫头过来——还有两个管事嬷嬷,不过都被陶君兰派去管陪嫁庄子了。身边就剩下四个丫头。四个丫头除去青枣,其实也就只有三个。一个是緑翡,一个是红螺,还有一个叫碧蕉。

其中,緑翡是最不起眼的,容貌最为平凡不说,就是伶俐程度也是最一般的;

。若不是沛阳侯夫人提醒了一句,她倒是还将注意力放在最为伶俐的红螺身上。

如今的沉香院里,还有两个王府的丫头:燕儿和果儿。这两个都是年岁不大的,不过规矩都不错。倒是正合用。尤其是燕儿,本就是熟悉的,虽然几年没见,可难道还能生分了不成?

在沉香院里,陶君兰最信任的,也就是燕儿和青枣。外加一个丁嬷嬷和青姑姑。这四个,可以说是她的左膀右臂了。其余的,她是真的一个也敢贸然信任的。尤其是沛阳府带出来的那三个。

她也是打算慢慢找借口换了那三个人的。不过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不然的话,实在是太打眼了。

当从沛阳侯府出来的时候,陶君兰见李邺似乎喝了酒,身上有些酒气,面颊也有些红晕。倒是唬了一下:“你怎么还喝上了?没喝醉吧?”

李邺摇摇头,在陶君兰掌心写道:“喝了两三杯,怎么会醉?”

陶君兰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仍是道:“回去熬一杯醒酒茶喝了。”虽然知道肯定没人敢一个劲儿的劝酒,可是却多少还是有些不满意:就不该给李邺喝酒的。李邺当初中毒后身子底子一直不大好。

许是喝了酒的缘故,李邺一路上也没什么精神,靠在陶君兰的肩膀上眯着眼睛养神。把陶君兰心疼得不行。

一路回了府,陶君兰立刻吩咐人去熬醒酒汤,又亲自铺床:“快去躺一躺。下午倒是也不必起来了,晚上吃饭我叫你。”

李邺含含糊糊的“唔”了一声算是回答,倒是也没啰嗦就在床上闭上了眼睛。末了还非拉着陶君兰一起:“陪我。”

陶君兰哭笑不得的挣了一下:“别闹,等喝了醒酒汤我就陪你。”不然一会儿丫头送醒酒汤过来,见了这幅情景该怎么想?

李邺却是不愿意,胡搅蛮缠:“那就不喝了。”

陶君兰恼了,怒瞪他一眼:“别胡闹!”

李邺这才委屈的松了手。可那副样子……陶君兰顿时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末了在他腰上恨恨的掐了一把:“你就装吧。两杯酒罢了。就成这样了?”

李邺“吃吃”的笑出声来,一下子也不迷蒙了,一双眼睛亮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样,语气低沉:“你纵陪我又如何?”

他这么大方就承认了在装醉,倒是让陶君兰更恼了:“让人瞧见了,我还要不要脸了?再说了,你也好意思!你可是端王爷!”末了说着说着自己也笑了,给了他一个白眼;“亏你还真能装。还委屈呢——”

李邺倒是也没觉得脸红,反而笑得更加厉害了,说得也更加直白了:“我可是真委屈了。你是我的妻子,陪睡可是天经地义的。”

听见那重重的“陪睡”两个字,陶君兰的脸不可遏制的红了。

两人纠缠了一会儿,没等李邺得逞,倒是醒酒汤来了。李邺一面喝汤,一面戏谑笑看陶君兰。直将陶君兰看得不好意思才作罢了。

等喝完了汤,打发了丫头之后,李邺便是以刚才就说好了的理由,直接就拉着陶君兰上了床;

只不过,上床之后一时半会的倒是睡不着了。耳鬓厮磨之下,李邺的手更是渐渐的不安分起来——陶君兰虽然竭力阻止了,可是哪里又是李邺的对手?不一会儿也就气喘吁吁面红耳赤眸带春意了。

结果,一下午谁也没睡了午觉。倒是叫了一回水洗身子。

叫水的时候,陶君兰羞窘得不行。不过好在送水的是丁嬷嬷。丁嬷嬷一向严肃惯了,倒是没让陶君兰觉得太过不好意思。

晚上用过了晚饭,陶君兰和李邺正看着书,冷不丁的却是听见燕儿过来禀告:“王妃身边的紫玉姐姐过来了。”

紫玉是端王妃刘氏身边的大丫头,这点陶君兰还是知道的。一面觉得狐疑,一面她忙还是让人将紫玉放进来了。

紫玉和端王妃其实挺像的——这里却不是说容貌,而是说面上的神色。刘氏整日冷冷的,紫玉也是一脸冰霜,连笑容也没有一点,仿佛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笑似的。知道的明白她脾性就是如此,不知道的,只觉得紫玉眼高于顶,没有规矩。

陶君兰倒是知道这个,也没放在心上,只笑着问了一声:“可是王妃有什么话要你传给我?”

按照陶君兰的想法——既然是来了沉香院,那肯定是来找她的。不然还能干嘛?所以当紫玉看向李邺,冷冰冰的说了一句:“我是来寻王爷的。”时候,陶君兰还楞了一下。

她真没想到,人家居然是来寻李邺的。这样一来,倒是显得她有点儿自作多情了。她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李邺没有起身的意思,只冷冷的扫了紫玉一眼。

陶君兰也没吱声——方才太尴尬了,这会她是打死也不想再开口了。而且,紫玉这个态度,她多少也有点儿不痛快了。好歹,她也是侧妃不是?这么大刺刺的上门要人,可有点儿打脸了。不管是端王妃刘氏的意思,还是紫玉没想到这一点,可都打的是沉香院的脸不是么?

再说了,她还真有点儿好奇紫玉找李邺到底是干嘛的。所以当然不会开口,更不会主动回避。

紫玉似乎有些急了,鼻子上沁出一层汗来,末了才看了一眼陶君兰冲着李邺提醒道;“王爷可别忘了,今儿是初一了!”

陶君兰看了青枣一眼,青枣点点头:“今儿的确是初一了。”

陶君兰这才恍然大悟了——初一十五,李邺要去端王妃那儿过夜的事情,她是从青姑姑那儿听说过的。不过之前她倒是没想起来而已。

这么一明白,她自然也就想到了紫玉过来的意思了——这是怕李邺不去端王妃那儿,故意过来催人的。这可真是……陶君兰忍不住看向了李邺。

李邺面上什么表情也没有,更没有丝毫起身的意思。很显然,李邺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不想去了。

紫玉又看向了陶君兰,目光里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像是在指控陶君兰故意绊着李邺不放。陶君兰看在眼里,可却也当是没看见,只在一旁低头含笑不言。按理说,她是该劝李邺过去的。毕竟这也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可是她却是不想开这个口。

第一,她不想去故作大方,第二,她也不想勉强李邺。

其实在她看来,不管她开口与否,只怕端王妃和紫玉都是一个想法,觉得是她在搞鬼。所以她又何必惺惺作态?不如干脆缄默算了。至少,还少费些口舌。

紫玉不甘心的又催促了一次。

李邺仍是不动如山。

“王爷想坏了规矩不成?”紫玉再开口的时候,语气有些冷了,这幅神态越发的像端王妃刘氏了。带着那么一股子冷傲的味道。可是端王妃这么说没关系,大家也不敢如何。但是紫玉不过是个丫头罢了,这样的语气和神态……那就有些不恭了。

“紫玉姑娘,你是什么身份?”别人还没怎么样,青姑姑便是忍不住了,冷笑着开了口质问:“你敢这样和王爷说话!规矩都白学了?”

紫玉瞬间涨红了脸——她还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呵斥呢。当下倒是也不敢回嘴,只是心里气恼得厉害。末了到底放软了语气,对着李邺道:“王爷,王妃请您过去。”

李邺这次终于有了动作,不过却不是起身,而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紫玉退下:这是摆明了不想去了。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这个缠着李邺不让他去主院的帽子是戴定了。不过当下她仍是没开口劝李邺,只是低头垂目当做什么也没瞧见。

紫玉看了看李邺又看了看陶君兰,最终气恨的走了。

等到紫玉出去,陶君兰这才嗔怪的看了李邺一眼,又推了推他:“真不去啊?”

李邺似笑非笑的看了陶君兰一眼,似乎将陶君兰的那点儿小心思都看透了似的。

陶君兰没敢再开玩笑,更是心虚的不敢再看李邺一眼。

结果李邺倒是也没客气,随后大摇大摆的示意丫头们铺床,他准备就寝了。

陶君兰皱着眉凑上去,低声和他商量;“要不你去书房睡一夜?不然王妃可该记恨我了。”她虽然想独占李邺,不愿意他去其他女人那儿。可是她却也明白,端王妃只有初一十五两天,的确也是够少了。再说了,人家是正她是侧,她不该再过分的。

李邺挑了挑眉,趁着丫头不在一挑眉低声反问;“你怕她?”

这么一问,倒是让陶君兰顿时就有点儿哭笑不得了。这哪里是怕不怕的问题?不过她也算是看出来了。李邺这就是故意的——他根本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只怕她再怎么说,他也不会走的。

当下她也不好再说了,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凶巴巴道:“睡觉。”可心里多少却也有点儿小小的窃喜和甜蜜:其实她也明白,李邺不肯去端王妃那儿,多少也是顾念她的想法。毕竟这才是新婚。他若真就这么爽快走了,她也未必就会高兴。虽然理智上接受了,可是心里么……;

第一卷 第130章 规矩

陶君兰以为端王妃刘氏肯定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了,必然会兴师问罪,然后将这件事情栽在她的头上。甚至,她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可是谁知道,第二天竟是什么也没发生。就是她主动去请安,端王妃也没有任何异样之色。

反而,端王妃这么说了一句:“倒是我忘记了,如今还是你的好日子。昨儿紫玉也是擅自做主过去,我已经罚了她了。”

端王妃这么一说,陶君兰倒是不好再多说了,讪讪的笑了一声:“紫玉也是遵循旧例办事罢了。也不算错——”

“陶妹妹也这样认为?”端王妃眼中一亮,似乎有些欢喜:“我也是这个意思,没规矩不成方圆。你说是也不是?”

端王妃这话里包含了许多讯息。但是最为明显的,还是强调规矩两个字。至于为什么这样强调规矩,怕也是为了提醒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譬如,绊着李邺不许他去正院这件事情,那就是绝对不允许的。

端王妃的话说得十分隐晦,不过陶君兰却是都听懂了。当下心头暗笑一声,态度顿时从容起来:“王妃说得极是。”若端王妃真的大度,她倒是还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对方这么隐晦的指责,她倒是反而觉得坦然了。

不管怎么说,她毕竟没有做出那样绊着李邺不让他过来的事情,所以其实也真没什么可内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