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夜里,他若哭,就抱来跟我睡。”太医说很可能半夜会醒来夜哭,所以她便是提前吩咐一句。

不过拴儿是个皮实的,倒是也没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陶君兰夜里还是清净得很,反倒是因为李邺没回来,她根本就睡不着。

一则是因为不习惯,二则还是挂心那事儿的发展。

她其实很怕最后什么都查不出来。毕竟既然对方敢光明正大的派了刺客来,肯定还是有后续的准备,以及不被发现的信心的。

当然,这样的可能性也不算大。只是她还是忍不住担心。

还有陶静平那边,同样也让她挂心。那么大一个伤口,又流了那么多的血,怎么也让人放心不下不是?

因了睡不着,所以她便是只能躺在床上想着白日里的事儿,猜测是谁要害九公主。

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九公主今日没头没脑的那句话来。便是又忍不住猜测起来。九公主自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说这句话,必是有什么由头的。

她想知道这个由头。

九公主做过什么对不起她的事情么?

陶君兰使劲的回忆。最后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她倒是蓦然想起了一件事儿来——甚至于因为太过惊讶,而一翻身猛然坐了起来。

是了,只有那件事情。所以,十有**九公主说的就是那件事情。可是九公主又为什么要道歉?明明并不是九公主的错……

不,或许九公主……;

第一卷 第358章 老调

或许,九公主在那件事情里,的确是做了什么的。

当时九公主是怎么说的?是了,那个人是皇后安排给九公主的。而事后,九公主也将那人打发了。

若其实一开始就是九公主设计要故意将皇后放在她身边的人赶走的呢?毕竟,九公主一年年的大了,肯定是不愿意再被人控制的;

。尤其是皇后的人。

那时候若是九公主没将人打发了,这会子只怕还要跟着九公主出嫁进陶家的。那便是等于陶家主动给皇后安插一个让皇后窥探陶家的眼线。

而且,有那人在,九公主也过得不自由,不开心。

九公主毕竟是不敢明着违背皇后的。所以,很有可能那就是九公主设计出来的一个手段。

若真是如此,倒是也能解释得清楚为何拴儿一口咬定了是九公主。也能解释的清楚,九公主为什么要道歉。

陶君兰苦笑了一下。她还是能理解九公主的难处,只是心里到底也是舒服不起来。被人算计了,谁能觉得舒服?况且,她一直对九公主的印象都是个乖巧妹妹的印象。

九公主做出这样的事情,她也是觉得十分意外的。只是随后一想又觉得是自己太天真了——纵然小时候九公主因为不受待见性格软弱些,被欺负得多了些。可是那样的地方长了十多年,哪里又真能纯真如水呢?一点点小心机,一点点小手段,那是再正常不过的。

就好比李邺,不也一样是看似温和无害,实则颇有心计手段?

因了想明白了这一层,所以第二日陶君兰看到九公主的时候,纵然心里有几分异样,可还算是平静。

倒是九公主,有几分不自在和心虚。

见了九公主这个架势,陶君兰倒是觉得九公主还是很善良的。当下便是放下那点儿疙瘩,含含糊糊的开解了几句:“以前的事儿就不要多想了。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更要互相护持帮助才是。”

九公主若有所思的想了一阵,倒是也渐渐放开了心结。

其实本来成亲第三日陶静平是该陪着九公主进宫拜见皇后太后和皇帝的。不过眼下这般情景,自也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不过陶静平却是拜托了陶君兰。

于是陶君兰只得陪着九公主进宫一趟——其实她本想推辞的,只是想着到底不合适,只得作罢,硬着头皮应了。不过心里却是盘算,若是能不去见皇后,那是最好不过了。

眼下这样的时机,根本就不适合去见皇后吧。且不说之前皇后要她做的事儿她没做到,只说李邺忽然开口说话的事儿,皇后肯定也是心里不痛快,有所怀疑的。

皇后可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人。

只是进了宫,见不见皇后却也不是她能做主的。还没等她实行自己躲开皇后的计划,皇后已是派人在宫门口候着了,见了九公主便是笑道:“皇后娘娘派我来迎九公主和陶侧妃。”

一听这话,陶君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怕这人不是等九公主的,而是等自己的呢。

既是如此,纵然心里再不情愿,那也是不能退缩露怯了。

待到见了皇后,陶君兰和九公主一丝不苟的朝着皇后行了礼,皇后道是也笑着赐了座;

。只是却已是不止一次看了陶君兰。

陶君兰揣着明白装糊涂,端庄的坐在椅子上含笑做倾听状,根本不主动开口。

皇后还是问了几句昨日的事儿,又关心了一回陶静平的身子。听说并无大碍之后,便是果然含笑将话题转到了李邺身上,目光也看向了陶君兰:“听说皇上将此事儿交给端王了,端王如今可查出眉目了?”

陶君兰抿唇浅笑,带着几分含蓄回话道:“娘娘这话却是问着妾了。王爷调查的事儿,怎么会和妾一个内宅妇人谈起?说实话,妾也是着急知道呢。”

等李邺查出来了,她绝对会想尽办法报仇的!这点却是毋庸置疑。

皇后闻言也是一笑,按了按额头:“瞧我,果然是人老糊涂起来了,竟然是连这个都忘了。只一心记挂着这个事儿呢。”

陶君兰腼腆一笑,“娘娘如何就老了?不信问问九妹妹,娘娘如今看着也不过三十许罢了。娘娘每日事务繁忙,忽略这些小事儿也是应该的。”

说是三十许,自是奉承皇后了。要知道,皇后如今看着,都快和太后差不多了,除了头发还没白得太多之外,面色甚至是不如太后的。

不过九公主也是含笑应和:“皇后娘娘看着本就年轻,再说老了,可是让我们这些都没脸见人了。”

皇后顿时笑了起来,“你们两个就好比那巧嘴的八哥,就联合着哄我罢。怪道人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真真是这个道理。”

陶君兰和九公主都跟着笑。登时整个场面看上去简直是一派和谐。不过底下的暗流汹涌,却是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一二了。

陶君兰猜,皇后肯定不会轻易就放过了她。肯定还有下文。

果不其然,皇后又开了口,叹了一口气后慈和言道:“谁也不曾想昨儿竟会出那样的事,不过小九你既是嫁过去了,如今便是好好照顾驸马。这样,你人手只怕也不够,而且有经验的也少。我便是从我这里拨给你一个有经验的嬷嬷罢。”

这就是要赐人了。按理说皇后既开了口,九公主就没有拒绝的道理。毕竟是长辈赐下来的,如何好推辞?

就在陶君兰以为九公主以后只怕又要头疼的时候,九公主却是蓦地一笑,腼腆道:“昨日陶侧妃便是想到了这个问题,将端王府里的人拨过来几个,倒是也够用了。多谢娘娘关心。只是娘娘这里也要人呢,若我要去了,倒是不妥。还是留在娘娘身边服侍,也算是替我尽一尽孝心。”

九公主这番话说得也算是有理有据,而且站住了孝心二字。

皇后自也不好强塞人,末了微微一笑:“既是如此,那便罢了。”

九公主含笑看着皇后,不过却是在皇后没注意的时候悄悄松了一口气。陶君兰看在眼里,倒是有些感慨。

不过,九公主如此,倒是也让她有些吃惊。没想到九公主也有这样一面。当然,她也知道这和九公主已经嫁出去有关系——不在宫里住了,皇后对公主的影响力自是已经降到了最低;

就好比现在,皇后要赐人,九公主不接受,皇后也没可奈何。若是九公主还没出嫁,皇后只需要安排人直接过去就成了,那是说也不用说的。

皇后又看向陶君兰,“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你少不得也要两头跑了。”

陶君兰吃不准皇后说这话的意思,便是含笑谨慎回道:“好在两家离得也不算远,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到了。”

“拴儿也被送了回去,你又还有明珠要照顾,这么多的事儿,只怕是忙不过来。”皇后含笑言道,一脸体贴:“况且你还给了小九一些人,你身边人可够用?”

陶君兰自是想也不想就回绝了。

却没想到皇后又道:“说起来,你还管着家呢。如今你只怕也是分身乏术了。只是哪头也不能怠慢,倒不如这样,让姜氏管家罢。你便是专心照顾拴儿和明珠。也帮衬着小九。”

陶君兰心里微微有些诧异皇后绕了一圈竟是最后绕到了这个事情上,不过她更心知肚明,这是皇后对她不满意,要打压她了。她手里最有用的,最不能丢的就是这端王府的管家权。若管家权给了姜玉莲……

只怕她以后觉都要睡不好了。

所以她当然不会答应这件事情。想也不想的,她便是垂眸笑道:“说起来,这本是娘娘关心,妾不该推辞。只是这让妾管家是王爷和太后的意思。府里更是王爷说了算,妾回头会向王爷提起此事的。”

至于李邺会不会让姜玉莲管家,那便是不用多想了,答案肯定是不会。

这拒绝虽然婉转,可也很直接明了。

皇后的目光凌厉片刻,末了又缓和下来,只是看着陶君兰的目光却是意味深长:“陶侧妃倒是个深明大义的。”

陶君兰含羞低头,似乎不胜夸赞。主要是这样就能不用回皇后这句阴阳怪气的话了。

“不知沛阳侯夫人近来可好?”皇后忽然转了话题。

陶君兰隐约猜到皇后只怕想用沛阳侯府来压自己,含笑回道:“母亲身子很好,多谢娘娘关心。”

“端王妃可好?”皇后又问。

陶君兰垂眸:“还是老样子,并无什么起色。”

“哎,那也是个苦命的。”皇后言道,颇有些感慨:“说起来,也是亏待了端王。当初就该给他指个精明能干的王妃才是。”

陶君兰沉默不语,刘氏并不是她能置喙的。她还是不开口为妙。

皇后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意有所指言道;“刘氏纵不可废,可再给端王指一个身份高又能干的侧妃也是可以的。你觉得呢?”

陶君兰心头微叹,只觉得没意思——这般老调重弹,皇后就没有新的招数了?;

第一卷 第359章 偶遇

从皇后宫中出来的时候,陶君兰只觉得人都要轻松了几分。

九公主也是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随后才又纳闷的开口:“我瞧着皇后怎么越发的气色不好了?难道是病还没好?”

这可都过去了整整三个月了。也怪不得九公主觉得纳闷。

陶君兰微微一笑,随口解释:“想来是年纪大了,又这般操劳;

。也没好好养着的缘故。”心头却是道,戴着那手串,皇后纵是躺在床上日日休养,也是不可能好起来的。皇后只会一日比一日更加虚弱,更加疲惫,更加的昏聩。

“不过人老了果是也昏聩了起来。”九公主忽的压低了声音:“若是以前,皇后可没这样好说话。手段多着呢。”

陶君兰自也是赞同的。事实上,皇后只会一日比一日更加精力不足,从而思维也开始缓慢,比不上以前精明。

“咱们去看看太后罢。”陶君兰微笑道,又叹了一口气:“今儿可是瞒不住了,希望太后可别着急担忧才好。”

陶静平没跟着一起进宫,这事儿显是怎么也不可能三言两语遮掩过去的。到时候少不得是要说实话。所以,怎么安抚太后也要仔细想想才是。

正和九公主说着话,陶君兰瞧见前头来了一队人,看着领头那个穿得鲜艳,便是忍不住挑了挑眉。在宫里,一向是极少有人穿得这样鲜艳的。除非是宠妃。

可就是宠妃,也不至于故意穿得花枝招展的在皇后周围晃荡。这不是招皇后不痛快又是什么?

而且,颜色太鲜艳也显得轻浮不够庄重。这在皇宫里,显然是不够妥当的。

许是注意到了陶君兰的小动作,九公主倒是主动出言解释:“前头那是宜妃。因了怀孕,父皇格外看重几分。她喜欢枚红色,父皇就赐了许多枚红色的料子过去,又让做了许多这个颜色的衣裳。最近宫中也只有她一人穿这个色。”

这么一说,陶君兰顿时就明白了。宜妃敢这么穿,果然不是没道理的。一则是皇帝撑腰,二则宜妃和皇后似乎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哪。

因就这么一条路,自然也是没地方避开。当然,都是女人,也没必要回避。所以,两拨人便是迎头碰上了。

陶君兰本以为只要打个招呼就行了,可是在看见了宜妃的脸之后却是顿时一怔——宜妃她是见过的。而且不只是见过一回了。

之所以印象这样深刻,也是有缘故的。第一次见到宜妃,宜妃和绿柳一路,之后第二次,却是去岁在宫中碰见端王和宜妃拉扯——

这样的事情,她着实没办法不印象深刻。

下意识的,陶君兰看了一眼宜妃的肚子。算起来,宜妃的肚子现在也有四个月了。按照一般人的话,这个时候也刚显怀罢了。可宜妃的肚子……却是已经很明显了。瞧着倒是不想四个月的。

不过,也许是宜妃太瘦才显得肚子特别明显的缘故。

至于深的,陶君兰自是没敢想。那样的事情,在她看来还是不大可能的。毕竟,一个是宫妃,一个是……

只是两人拉拉扯扯的,虽说光天化日之下,到底也有不妥。

不过想来应该皇帝是不知道的,若是知道,肯定也不会宠爱宜妃,更不会给康王好脸色。

陶君兰笑着对宜妃行了一礼;

九公主也笑着招呼:“原来是宜妃娘娘。”

宜妃也微微一笑,不过神色却有几分倨傲:“原来是九公主啊。”却是理也没理陶君兰,看这样子,应是没将陶君兰放在眼里。

陶君兰也不在意——自己这个侧妃的身份,和人家宜妃的身份,对比起来的确是不够看的。而且,宜妃正得宠呢。

因了不在意,所以她也很随意的看宜妃的肚子。当然也不是故意的,主要是四周也没什么景色,宜妃又穿得艳丽,所以不自觉的就将目光投注了过去。

九公主显然也和宜妃关系并不好,招呼了一声后便是客气道:“宜妃娘娘先行罢。我们还要去给太后请安,就不陪宜妃娘娘了。”

宜妃“嗯”了一声,加快了步伐,越过她们去了。

陶君兰有些纳闷的回头看了一眼宜妃的背影。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宜妃刚才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在她盯着肚子看了几眼之后,宜妃甚至用手遮了肚子一下。

不过这个她也没和九公主说,只是藏在了心里琢磨。

倒是九公主许是怕她不自在,笑道:“也不必放在心上。小人得志罢了。之前宜妃也并不受宠,若不是因了有几分才情,父皇许早就忘了。再说了,肚子里也指不定是什么呢。”

真生了公主,那宜妃以后也不可能再这样倨傲嚣张了。至少那枚红色,就未必敢穿了。就算是真生了皇子,那以后更要小心才是。

陶君兰微微一笑,“我又何必在意?横竖我在端王府里过日子。”又不在宜妃跟前。不过想到以后自己的孩子得管宜妃的孩子叫姑姑或者叔叔,心情又有些微妙。估摸着到时候孩子们也会有些不自在的。

就是不知道以后皇帝会不会觉得尴尬?心里胡乱揣测一番,陶君兰险些没忍住偷笑起来。反正是她,肯定得不自在。

一路行至太后宫中,太后那儿却是已经有人了。是八公主的母妃英嫔。英嫔也是出自世家,只是如今年岁有些大了,姿色也不甚出众所以才不怎么受宠。

不过,在陶君兰看来,英嫔身上那股子气韵,却不是那些年轻好颜色妃嫔所能比的。八公主很像英嫔。是以陶君兰才能一下子猜出了英嫔的身份。

陶君兰先给太后行了礼,又恭敬的向英嫔妃行礼。八公主那般对拴儿,她尊敬英嫔也是应该的。

倒是太后看了陶君兰一眼,笑道:“怎么今儿你和九公主一起过来了?”

看太后这样子,倒是已经没了那日生气的样子,甚至于似乎都忘记了一般。

陶君兰自然也不会主动提起不痛快的事儿,当下也当什么都没发生,笑道:“拴儿想吃太后这里的点心了,叫我来给他包回去呢。”

开了这么一句玩笑,所有人俱是笑起来。就是神色微有些严肃的英嫔也是笑了起来。只是笑虽笑了,眉眼里到底有几分惆怅忧伤之色。;

第一卷 第360章 慈母

陶君兰瞧得分明,虽不好直接问,还是有心帮衬一二,好报了八公主的恩情。当下便是笑着开口道:“婚宴的时候瞧见八公主,今儿便是瞧见英嫔娘娘,倒是缘分。”

问这话不过是试探罢了,想着拉近几分关系,待到一会儿离了太后跟前再同英嫔好好问问,也就不会让英嫔觉得突兀;

。不过却没想到,在提起八公主的时候,英嫔却是神色越发的有些忧色。

当下陶君兰也就心中有数了。想必英嫔是担心八公主吧?只是却是不知怎么的又到了太后跟前?一般来说,妃嫔无事就算来请安,也不会是这个时候。还是说,英嫔是有事儿?

英嫔能有什么事儿?

陶君兰正想着呢,倒是太后又开口问话了:“怎的就你们来了,驸马呢?”

九公主低下头去,讷讷不敢贸然言语。虽知道知道瞒不住,可真见了太后,却还是有些不敢说了。

陶君兰便是轻描淡写的浅笑解释:“回禀太后,我弟弟昨日骑马时不小心摔了,伤了腿。这才着实来不了,还请太后您见谅。”

“伤了腿?”太后似有些不乐意,“好好的怎么伤了腿?再说了,才刚新婚,骑什么马?”

陶君兰一心想着瞒着太后,便是继续瞎编了一通。好在之前与九公主商量过,所以说得也算是过得去,至少没什么漏洞。

谁知太后听完,却是用力一拍桌子:“你编,你再接着给我编!我看你能不能编出一朵花儿来!”

一听这话,陶君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怕是太后早就知道真相了。故做不知在这儿等着呢!一时和九公主面面相觑,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九公主起身朝太后跪下了,陶君兰自也是跟着跪下了。二人俱是朝太后请罪。

倒是英嫔开了口替她们说好话:“太后您也别恼,孩子们也是一片孝心。这不是怕您担心么?再说了,这也是皇上怕您听了受不住,才吩咐瞒着的。”

英嫔这番话说得还是很巧妙的。一则将责任推到了皇帝身上,二则又隐约替皇帝解释了一下。三则,做母亲听见自己儿子关心自己,总归是高兴的。

这一高兴了,想必也就不那么生气了。

太后果然神色缓和了几分,虽说还气恼着,可是到底却是没再那么生气了不是?陶君兰见了,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不由得越发感激起了英嫔来。

果然女儿是个好的,母亲也是差不到哪里去。

九公主亦是感激的看了一眼英嫔,随后才看向太后,道:“儿臣隐瞒太后,还请太后不要气恼。”

陶君兰也跟着请罪。

太后叹了一口气,神色越发缓和,“起来罢。我如何不知你们这般是为了怕我担心?只是这样大的事儿,你们如何能瞒我?这般瞒着,才叫我伤心呢。”

陶君兰和九公主讪讪的起了身,再度告罪。

太后招了九公主凑近过去看:“那日情况凶险,你可吓坏了?”

这般关切慈和的语气,登时就叫九公主眼睛红了起来,眼底更是升腾起了一片水雾来:“儿臣无事,只是驸马他——”

“驸马是个好的;

。”太后说这话的时候,很是欣慰。“你以后可也要好好待他才是,莫要辜负了他以身护你的心意。”

九公主红着眼睛又带了几分羞涩的应了:“儿臣绝不辜负驸马。”

“叫驸马也好好养着,待到养好了,再带进来给我看看。”太后笑着吩咐,又看向陶君兰,问起拴儿:“拴儿可好了?听说那日受了惊吓。”

陶君兰吃不准太后到底知道不知道拴儿是怎么受到了惊吓,自也不去提起只道已经好了。

太后也并未提起八公主,只是又问了几句陶静平的情况以及九公主人手够用不够用的话。同样的话问出来,皇后不过是为了在九公主跟前安插眼线,可是太后却是实打实的关心了。这叫九公主顿时又红了眼。

陶君兰注意到了英嫔几番欲言又止的神色,沉吟片刻后便是主动提起了八公主:“说起来,拴儿那日无事,也多亏了八公主,只是可惜的是,八公主的孩子却是因了这个没了。说起来,是端王府对不住八公主。”

英嫔果然是想提起八公主,当下看了陶君兰一眼,眼圈儿便是红了:“太后,其实臣妾过来也是想请太后打发人去瞧瞧她,看看她如今怎么了。您知道,我这样的身份,也不好派人大张旗鼓的去看——”

后宫妃嫔身边的人,是不能随意出宫的,怕的就是宫妃和外头互通消息,干涉朝政。

太后赞许的看了英嫔一眼:“你是个懂事的,只是也太小心了些。你做母亲的,派人过去问问怎么了?还特特到我这里来。来了也就来了,可你偏生半晌也不说话,若不是他们来了,你难道就不开口了?”

英嫔低下头去:“臣妾其实也是想着过来等等九公主,想问问她八公主的情况。”

看到此时出,陶君兰几乎是已经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可怜天下慈母心”了。

英嫔身在宫中,纵然知道八公主的消息,却是不能亲自去看看,心里想必也不好受。更何况,她只知大概,却无从知道详细的,自然更是心里猫抓一般。为了知晓八公主近况,她甚至只能如此细细盘算一番。更是显得可怜。

陶君兰自也是不好受的——八公主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和她脱不开关系。英嫔这般,更叫她觉得对不住八公主和英嫔。

太后也有些动容,叹道:“一会儿你让你身边的大宫女留在我这里,我让人带着她出宫一趟,回来之后让她告诉你八姐儿的情况。”

英嫔自是欢喜,忙不迭的向太后谢恩。

陶君兰看了,更觉得难受,可这会子她说什么也不合适。于是只得缄默不言。

倒是太后道:“八姐儿护着拴儿才遭了这次劫难,以后该让拴儿好好孝顺他八姑姑。若他以后敢不孝顺,我打断他的腿!还有陶氏,你也多去来看看八姐儿。安慰安慰她,她毕竟年轻,养好了身子才是正经的。切不可一味悲伤。”

顿了顿,太后又叹了一句:“可恨那居心叵测之人;

。”竟是害了两个公主——一个驸马受了伤,连堂也没拜。一个更是失了腹中孩子。简直是可恨。

陶君兰由衷道:“王爷已去查探此事了,想来总会水落石出,给八公主报仇。”

“是了,这样的事儿,决不能姑息!”太后拍了拍桌子,很是义愤填膺的架势。其实太后没说的是,这件事情更是在藐视天家威严,严重的损了天家的脸面。就凭着这一点,就决不能姑息轻饶。

在太后看来,幕后之人最好是要千刀万剐才好。否则以后让人学去了,那可怎么是好?

太后面上露出几分疲惫之色时,几人便是联袂告辞了。

出了门,英嫔便是主动问起了陶君兰:“不知端王侧妃可知八公主近况?”

陶君兰歉然的看了英嫔一眼:“太医看了又给开了调养的方子,说并不影响以后生育。只要好好补上亏空就行。幸好当时月份还小,不过堪堪一月,所以倒是没怎么受罪,气血亏损也不算厉害。就是八公主心里难过,这个却是只能慢慢靠着时间恢复了。八驸马倒是个好的,出了这样的事儿,也自责没护着公主,更是心疼公主受罪。将公主照顾得妥妥当当的。”

她这些话都是实话,不隐瞒半点也不故意报喜不报忧。不过却是听得英嫔连连点头,似乎眉头也松开了一些。

英嫔最后呼出一口气:“那就好。我就觉得八驸马的确是个好的。可见当日没选错人。”

陶君兰笑了一笑:“正是这话。八驸马对公主一往情深,这可是十分难得了。他们都还年轻,以后还会有许多的孩子。今日这场磨难,倒是会叫他们夫妻感情更好。”

这话说得英嫔也微微有了几分笑意:“若是真这般,那也是因祸得福了。”做娘的,总是希望自己女儿能好的。

陶君兰歉然的看英嫔:“这件事情,八公主也是受了我们的连累,也叫您白白担心。真是对不住。”

英嫔笑了笑:“她护着拴儿也是应该的。拴儿可是她二哥的骨血,更是她的亲侄儿。再说了,她在宫外,也少不得你们做哥哥嫂子的帮衬她呢。”

英嫔这话就是想要端王府以后多与九公主走动,替九公主撑腰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