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这个小鬼,坏的太可爱。柳五姨老脸差点没绷住,借着抬手让福寿扶的机会,瞪了英华一眼,佯怒道:“叫你一激,他两个真要去沧州怎么办?”

“去就去呗。”英华扶住柳五姨的另一边胳膊,满不在乎的说:“柳氏家规第三条:有事不能自理,要长辈做主者,责二十板。他们两个晓得错了,要万水千山回沧州挨板子,外祖父一定很欣慰。”

82一对活宝

这两个熊孩子真回去了,哭哭闹闹嚷着被英华欺负了要外祖父做主,老头子一定气的跳脚,亲自打板子都说不定。柳五姨想一想到时候老头子的狼狈模样,不由在心里笑一笑,就把满腹恨铁不成钢的恼怒笑散了,道:“也是。你们要回沧州就速收拾。若是不想回去领板子呢,就老老实实在杭州呆着!”

柳家真有这条家规?贤少爷还真没看过柳家的家规。他倒是见过舅舅家的表弟们背家规,可是他自姓萧,柳家的家规是横的还是竖与他何干?所以他也没起意去瞧一眼。贤少爷从小儿也是说一不二的少爷脾气,投奔到柳家来做个整日打算盘数钱的帐房,心中自卑是不必说了。柳家诸事再照应他,哪如从前在家顺心,是以他还有些儿寄人篱下的不甘,柳五姨这样说话,他满面通红,心中的自卑和恼怒迸在一处,说话就不晓得扭弯,梗着脖子恼道:“五姨说笑了,外甥姓萧,要守也是守萧家家规。”

柳五娘怒喝道:“吃柳家茶饭,就要守柳家规矩。不肯守,就给我滚。”说罢拂袖而去。英华连忙跟上,小意儿扶住五姨的胳膊不算,还极不老实的甩给贤少爷一个得意的眼神。

贤少爷仿佛被小针扎了一下,瞪着英华,待说话又拉不下来那个脸和无知妇孺计较,待不吱声,又觉得英华这个狗仗人势的模样甚是讨厌,他一张俊脸红了又紫,嘴角不住抽动。

“嘤嘤,哥哥,我们没有爹娘,大家都瞧不起我们。”清小姐的声音适时插了进来,忽高忽低,甚是烦人。柳五姨的脚步陡然加速。屋里不晓得谁把什么东西突然摔碎了,平地数声脆响。饶是英华见多识广,也吓的脚底一滑,下台阶时差点崴脚。

台阶下,席八娘和杜九娘看到五姨满面怒容都低下头退让到一边,五姨也不停下,略把头点一点,快步疾走。

英华扶着柳五娘的一边胳膊呢,倒不好去招呼她们,只得对她两个抱以歉意的微笑,脚下也不停,一直陪着进了柳五姨的住处,张罗茶水。

柳五姨因眼前都是自己人,长长叹息,道:“这两个孩子,真真是一点出息都没有。我不管呢,到底是柳家骨血,又不忍见他蹉跎,我要管呢,就是这么个模样,说两句话能把人气死。”

英华奉茶毕,依偎在柳五姨身边,笑道:“五姨心里还是疼他们的,要不然也不会气成这样子。”

柳五姨伸指在英华额上轻轻一戳,笑骂:“就你晓得五姨的心!”吃了几口茶把茶碗放下,又道:“我只说他两个在沧州被你舅母收拾了一回,总要老实几天,没曾想你今日来,他们就拿你做筏子。好英华,他们没本事才这样闹,你莫恼。”

和个动不动就要举身赴清池的耸货有什么好恼的?英华还真心没有把今日的事放在心上,笑嘻嘻道:“年青姊妹在一处,今日吵嘴明日就能和好。明儿我还要管家呢,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恼,英华就不替五姨管家了。”

柳五姨本意也是要劝慰英华,英华说话不像是恼了的样子,她也就再提及。少时双福捧药进来,英华守着柳五姨吃了药,道:“五姨,我约了席八娘和杜九娘一起吃晚饭的。”

“这么快就交上新朋友了?”柳五姨含笑点头,道:“我药也吃了,你放心去罢。”

英华辞了出来,双福送出一个琉璃绣球灯给等在外头的小海棠。小海棠接过灯在前头引路,抄手游廊才走大半,清槐居那边听见脚步声就把角门开了。红枣提着灯接出来,笑道:“杜家九娘才使人来说,说小姐到枫影堂去了。婢子才在这里候着,居然就等着了。”

“她和席八娘来了没有?”英华想到方才她两个见了五姨好似鼠避猫,只怕她两个不会跟来。

“杜家九娘说沧州外祖父家里有信来,她要替她母亲写回信,改日再来耍。席家八娘说贤少爷要出门,托她去陪清小姐,明儿再来寻二小姐闲话。小厨房已经收拾妥当了,二小姐晚饭要吃什么?”红枣把灯交给伸手过来接的小丫头,一边笑嘻嘻推门,一边扭头对英华说话。

“随他什么收拾几样。”英华打了个呵欠,“速烧水我洗澡,那几本帐收在哪里?洗完澡我吃饭时看。”

这边厢英华不把贤少爷和清小姐当回事,只管看帐。那边厢贤少爷却是气的够呛。萧家是泉州大族,同族聚居。他父亲在时家里极富有,他在堂兄弟中何等风光,都是人奉承他。自他父亲死后,族人故意为难,他家日子日渐艰难,偶然听说外祖父的下落,他母亲因在泉州住不得了,将心一横,带着儿女投奔了沧州。

谁料到了沧州没两个月,外祖父居然…居然替他母亲备了份嫁妆把母亲嫁出去了!老人家也不让他读书,居然叫他学做生意做管事。他苦读了十来年书,一直指望科举出身的,被外祖父派到杭州来跟一群满身铜臭的帐房师爷为伍,心里如何不恼。富家公子的性儿,恼了总要指琐事发作,所以他跟管事师爷们都处的不好。

到杭州来头几日,因他两个是柳家至亲,满宅都让着他两个。柳五姨待他两个也与别个不同,格外优待。是以他们兄妹在杭州暂居数月,在沧州缩回去的少爷小姐脾气又慢慢涨回来。今日王英华这般跋扈,柳五姨又是明显偏着英华,贤少爷兄妹如何不恼。柳五姨走了之后,清小姐握着头发起床,伤心道:“自她来了,五姨便不疼我两个了。哥哥,咱们今日这样闹也不曾讨到好,还是老实过日罢。”

贤少爷正烦呢,闻言恼道:“你懂什么,会哭的孩子才有饭吃。柳家上上下下这么多人,个个都是捧高踩低的,咱们若是不时常闹一闹,是个人都要来踩你一脚,你连碗热茶饭都吃不到口里。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哪来那么多话!”

清小姐被说的又哭了,嘤嘤嘤的甚是烦人。贤少爷听得心里烦燥,劝了几句妹子哭的越发伤心了,他暴燥起来,丢下妹子出来寻五郎出去吃酒解闷。

五郎和贤少爷算得要好,办事极为体贴,自家陪贤少爷解闷还罢了,还怕清小姐一人在家太闷,把妹子打发去陪清小姐。

到得城里,挑了个清静酒家,拣了个僻静阁儿,两个对坐。贤少爷也不说话,板着脸闷头吃酒。五郎陪着吃了几杯急酒,劝他:“住在哪里都是一样,为何非要清槐居?照我看,还是大家住在前头挤着亲热呢。你真到后头花园住,傍着五姨说话都不敢大声。”

贤少爷放下筷子,长叹道:“舍妹也是为我。我晚上还要看几行书,前头人多,她就看中清槐居清净了,无奈…哎!”

席五郎少年心性,心里也是想读书科举的,闻言戚戚,饮了一大杯,叹道:“今年新君即位,必定是要开恩科的。可惜我是回不得老家考了。你老家是泉州的罢,离着也近,你是打算回去考?”

贤少爷点点头,把玩手里的银酒杯。烛影摇动,他脸上明暗不定,许久才道:“外祖父说我考不起,叫我做生意。不让我试试,我不死心的。”

席五郎替贤少爷添酒,笑劝道:“萧兄学问是好的,只要去考,必中。”

贤少爷冷笑数声,正色道:“学问好也不见得就能考得取。一来学问自然是要好,二来也是运气,便是学问不怎么样的,若是运气来了,考官偏看他的文章入眼,就把他取了也是有的。”

这话倒像是抱怨柳家不替他铺路了,五郎现吃柳家茶饭呢,怎么好接口,笑一笑道:“世人只晓得考取了的是举人,学问必是好的,旁的哪里计较得来。”

贤少爷冷笑不已,举壶狂饮。五郎尽力陪他一醉,到夜深两个才相互搀扶着回来。贤少爷到卧房歇下还不消停,哭笑喝骂,长歌长啸,足足的折腾到四更。

早晨大厨房的仆妇抬洗脸水到清槐居来,在院子里和守院门的婆子闲话,说起贤少爷昨晚上发酒疯,闹的一院下人都不曾睡,好生抱怨。

英华正在窗边理晓妆,恰好听见那婆子抱怨的话。她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对贤兄清妹这一对活宝实在是无语。外祖父把他们送到杭州来,其实和母亲把她送到杭州来用意差不多的,是让他们涨眼力长见识来的,若有机会,能搭把手历练历练最好。他们倒好,一个为着住处就能要死要活去跳池子,一个又装疯扮傻做不得志的才子,就是不晓得什么叫正经事。

英华一边梳头,一边思量:若她来安排,一定先撤了贤少爷的管事,再在杭州寻一处宜读书的好宅院,把他兄妹两个客客气气送过去,一头替清小姐寻个读书的小女婿,多多的备上份嫁妆,先把清小姐嫁了;一头拘着贤少爷闭门清静读书,他若读得出来自然是好事,若是读不出来,那般骄横的少爷脾气,在书斋里粗茶淡饭能读几年书?他自家吃不得那苦,总有低头之日,总要叫他低头伏小,再叫他重头做管事学做生意也罢了。似这般搂在怀里娇养,一有不如意就寻死觅活的,五姨哪里是抚养子侄,分明是养仇人。

英华都想得到的事,柳五姨自然也想得到。早饭之后五姨当着英华的面就吩咐福寿:“去和贤少爷说,他还是专心去读书罢。今日起就不必管事了。咱们这里要做生意,嘈杂的紧,叫他自家去外头寻个安静的所在读书,清儿也同去。他两个兄妹情深,自然是清儿照料她哥哥起居饮食,总要让她两个都满意。”柳五姨说到“满意”二字,不停冷笑,显见得是真被气着了。英华心中觉得要让那兄妹俩满意只怕极难,不过此时她说什么都不大好,所以她扭头去外头接药碗。

福寿答应一声,立刻就去了。柳五姨看到英华小心翼翼捧着药碗上来,不由叹了一口气。英华和贤儿清儿都是老太爷的外孙,都是一样的小人儿,谁又比谁高贵多少?可是因为母亲教养的不同,三个孩子就分了天上地下,英华便晓得心疼长辈,行事妥贴,能替长辈分忧;那两个无事还要搅出事来,不是哭就是闹,时时都要长辈替他们操心。英华低头以手背贴在药碗边试冷热,嘴角微抿,专心安静的模样何等温婉。五姨心中一暖,柔声问:“你今儿就去城里逛?”

英华微笑点头。柳五姨欲言又止,接过药碗一饮而尽,歇了一会才道:“去罢,把柳一丁带上。”说着咳了两声,双福过来扶着她胳膊进卧房。

英华跟着进来展被铺床,到底服侍着柳五姨睡下才出来。双福掩了门出来送英华,苦笑道:“昨晚上咳了一晚上都不曾安眠,早上听说了那院里的事,又气着了。好在如今小小姐在这里,咱们五小姐还能偷懒睡一会儿。”

“让五姨多睡一会儿。”英华避口不提旁的事,微笑道:“我去城里转转,中饭就在外头吃。五姨可有什么爱吃的点心,傍晚我带些回来。”

“小小姐若是路过芙蓉楼,带几碟千层糕和芙蓉酥回来。”双福笑道:“小小姐初到杭州,多带几个人跟随。”

英华点点头,出来到二门,柳一丁早带着车马和家丁等候。家丁们不必说,都是柳家本色。唯有那车,想是专门给客人使用的,朱红缨络翠绿华盖,连车帘上都绣着碧荷翠鸟图,英华觉得太过华丽了,不肯坐,叫柳一丁换配给管事们坐的车来。柳一丁晓得英华小姐是要管家的。坐这待客的马车是柳五姨疼爱外甥女儿,坐管事的配车却是英华小小姐不把自己当外人。是以赔着笑道:“咱们那车,谁有事谁坐。如今天气热了,怕气味熏着小小姐。”

英华啐道:“怕熏着我,也没见你们沐浴焚香了来伺候我,快去换了来。”

柳一丁挨了骂,反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快快活活亲自去换了一辆绿绸车壁黑顶的马车来。

杭州城果然比曲池府城繁华许多,英华捡那最繁华和街巷所在,挨个铺子都进去问问看看,才转了两条街就到了中饭时。因双福提及芙蓉楼的点心好,英华就要到芙蓉楼吃中饭。

芙蓉楼却不在城里,在西湖边一条长堤边,背倚着碧螺似的小山,前可眺万亩碧波的西湖,暖风从长堤那边吹过来,柳浪滚滚,景致极好。这样好景致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文人雅士妆点风景。隔着老远就可以看见才子们倚着栏杆吟哦。

英华在楼前下了车,仰望楼前匾方上“芙蓉楼”三个字,因那字写的不如她老子王翰林,笑得一笑进门。因她是女客,一个站在门边的手持筷子和纸板的小厮便喊:“林嫂子,有客来。”

从后堂转出来一位高髻淡妆的中年妇人,腰上系着皮围裙,胳膊上搭着青布手巾,一边笑一边道:“小娘子这边请,若是喜欢清静,咱们后面有小阁儿可以歇息,若是要看风景,楼上还有座儿。”

英华朝后看看,除去两个使女两个管家婆,还有柳一丁和七八个管家呢。若是到后头小阁去,管家们怕是只好在院子里站着了,因道:“楼上坐坐罢。给我们管家在楼下找两张桌子坐。”

那小厮极有眼色,带着笑凑上来,道:“几位哥哥随我来,那后头有座儿,坐在那里正好能看见楼梯。小娘子有事喊你们也方便。”

柳一丁就叫管家们跟着小厮到那边坐,他自跟着英华到楼上来。楼上也都是散座,桌与桌之前都使白纸竹屏风隔着。那林嫂子把英华引到窗边一个座儿,笑道:“小娘子请座,容小妇人取菜单来。”

英华这里才坐下,早有一个传菜的小厮托着数只琉璃楞碗过来,后头跟着一个美貌少妇,握着一个白手巾的包儿,快手快脚在英华前面摆上乌木筷银汤匙,银碟儿兔毫盏。又是浅浅几琉璃碗的汤羹肉羹。只这么一会功夫,方才那个林嫂子已是取了菜单来,英华翻开菜单点了几样点心,又对着桌上的几碗羹汤点了一点,示意留下一碗。那小厮看英华甚是在行,就跟少妇合力把那几碗都撤下去了,重又送上一壶茶来。

英华看他们还算守规矩,便道:“小石榴留下来,你们都下去吃点喝点罢。”柳一丁是晓得芙蓉楼里的规矩的,所以方才跟着上来了,生怕小小姐不晓得人家的规矩被敲竹杠,谁知英华小姐在行的很,他也就笑一笑,招呼跟着英华来的管家婆和使女下去。

少时点心送上来,英华吃了几块觉得太甜腻吃不下,就叫小石榴坐下来吃,她自家倒了一杯茶,一边慢慢吃着一边打量周围。芙蓉楼二楼这个厅不算小,虽然是拿屏风隔开,也有十来张桌子。屏风隔住了人的视线,却隔不住说话声。英华吃了几口茶,听见隔桌动静,却是方才那个林嫂子引着客人上来,说话声有男有女,都很耳熟,仔细一听,正是贤兄清妹那一对活宝。

只听得贤兄说道:“妹妹,你看哥哥昨晚上闹了这一场如何?”

“果然似哥哥说的一般。如今哥哥免了管事的苦差,又让咱们自己寻住处,实是有面子呢。”这是清妹的声音,若是不哭不闹不故意撒娇,她的声音也算得好听。

英华觉得人家兄妹说体己话,若是不相干的人,听几句也还罢了,可是明明昨日才闹过一场,她在隔桌听人家说话就不是君子所为了,便扬声问:“可是贤表兄和清表姐在隔座?”

清小姐冷冷哼了一声,便听见贤少爷喊:“伙计,这里吵的很,快与我们换个安静座儿。”

林嫂子先听见这边喊表兄表姐,只当他们要拼桌,谁知看这两位的声气,都是一脸的不快,就晓得人家跟方才那位小姐不对付,自然就把人带出来了。此时正是中饭时,楼上将及坐满,幸好隔着三四桌还有空桌,就把人带到那边去坐。贤少爷还嫌离的近了,还要换,嚷了半天还是在那桌坐下了。少时英华看见小厮流水样朝那桌送东西,就晓得他们兄妹被敲竹杠了,本来她吃完这杯茶就打算走的,硬是又叫了一盘马蹄糕一盘新上的樱桃,要慢慢吃着听戏。

果然没过一会,就听见贤少爷的嗓门大了起来,吼:“我上回来四五个人来不过吃了三陌钱,这回不过要了几样小点心,怎么就要九陌钱?”

83磨人的小妖精(上)

京城酒家,有一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俗称“杀富”。

客一进来落座,带客的小厮估量客身份和身家,就要使琉璃浅楞碗送上三五碗到十来碗不等的汤羹,有素的,有荤的,还有半素半荤的,反正没有重样的。这种羹汤叫做“碧碗”,卖相极好,味道尔尔,一般也没真吃。

若是行呢,意思意思留一二碗下来,跑堂的晓得是懂行会吃的,一碗汤羹收十文钱意思意思,就要老老实实把菜单送上来,要贵要便宜都由点。

若是不行呢,一上来看桌上摆着花花绿绿好几碗,真个吃上了,稍后跑堂的上来,点菜连菜单都没有,只挑贵的菜名报,结帐时必定贵的让肉疼。

把看席吃到肚内的,多是外地来的二货举子、乡下土财主。京城下馆子,谁吃那个?诸位吃客觉得自己懂行会吃,又看到外地有钱被坑,加倍快活。

那被坑了的,虽然掏钱肉疼,然一来上这个当的外地都是京城没熟指点的,遇到事总有点怯,大多不敢真闹,吵几句来个打和的,也就把钱掏了。二来真闹上官府还是丢脸的事,就是把家馆子里的菜单吵出来吧,便宜的尽有,可是点的真心全是贵的,还得掏钱。吵的越厉害,围观群众越觉得热闹好耍,老百姓就爱看有钱出个丑,所以“杀富”这种娱乐活动盛行不衰。

开馆子的也乐意有事没事整一两出小戏,一来让常客培养一下优越感,二来也多些进益。官府屡禁不止,后来民不举官不究,就成了个潜规则了。

京城里最正规的馆子莫过于七十二家正店,也只有有数的几家不唱这出小戏,别家隔几日,多少要唱一二出的。英华京城时,柳夫有事出门也常带着女儿,王二少爷耀宗出门也爱带着妹子,便是大们不带小姐们出门时,英华自家闲了也要约几个同窗出去耍,这一套见得多了。自离京回乡,富春风俗又是一样,不见此调久矣。

到了杭州城头一回外头吃饭就看到“杀富”,居然就杀到她亲戚面上。英华一边看着乐,一边也有些儿恼。她肚内算算自己这桌,菜单上中等点心都是一碟八文钱,她只得一个,先点四碟已算奢侈,加上后点的一碟点心一碟果子,一共六碟,足够三四个吃,才四十八文钱,再添上碧碗的十文,一共五十八文钱。楼下给管家们的座儿,照京城规矩是减半的,一碟四五文钱,两桌点个十来碟不得了。时价一陌七十五文,她们一行十来撑死花两陌钱。贤少爷说上回来四五个只吃了三陌钱,想来也没有英华这般带许多随从。点心么,不是甜的就是腻的,哪里能吃多少?三陌钱真心算贵。他们这一回只两个居然吃了九陌钱,这个芙蓉楼的“杀富”却是杀的有些狠了。

不过——只看清小姐身上那十几样明晃晃闪闪亮的簪环,再加上贤少爷身上“娇骄”二气四溢,望之令侧目,英华觉得…家多收了三五陌,也是可以理解的,这般想着,倒觉得他们兄妹二吃个小亏长点记性也好,所以英华虽然觉得芙蓉楼下手狠了些儿,心中有些不快,还是隔着屏风看戏。

贤少爷和那个林嫂吵了几句,不晓得哪里冒出几个闲汉,挨挨挤挤上前说话帮着劝和。其中有一个穿绸衫的,几个闲汉中最为醒目,生得倒是高大英俊,只是一双眼睛极不老实,躲躲闪闪只朝清小姐身上溜。

英华从屏风缝隙里瞧见那个绸衫闲汉看清小姐的样子,不觉皱眉。若是等闲“杀富”,让贤少爷兄妹二跌个面子吃个亏,不过损失几陌小钱,算不得什么。可是看这起的势头,倒像是对清小姐有所图。清小姐再不好也是至亲表姊妹,贤少爷又不似王二少能挡事,若真是吃了亏,可怎么好?英华觉得还是要替清小姐出头。

自上回曲池街头遇见潘晓霜闹了那么大的事,她遇到大小事总要先想一想。这一回虽是拿定了主意要管这个事,她还是不肯先上前。她出头,先不说会不会引祸上身,贤少爷和清小姐都不肯领情的。既然这般,倒不如退后一步让柳一丁去替他们解围,再让柳一丁把他们支使到铺子里去,再多找几个管家跟随,想来有熟悉本地的管家跟随,等闲闲汉是不敢上前的了。

英华便附到小石榴的耳边,轻声道:“下去和柳一丁说,贤少爷上头和吵上了。让他去柜上把贤少爷的饭钱付过,再把贤少爷兄妹随便撮到咱们城里哪个铺子里坐一坐,寻两个妥当陪他们逛。”

小石榴才十一岁,个子也不高,王家风俗小丫头们穿都平常。她朝堆里一挤,谁也注意不到她,一转眼就挤下楼去了。过得一会楼梯登登响,柳一丁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家丁上来,伸开胳膊把那几个闲汉隔开,又弯腰低头赔笑对着贤少爷不晓得说了什么话,果然把贤少爷和清小姐撮出去了。那几个闲汉显然是冲着去的,并没有楼上逗留,远远跟着清小姐她们下去了。

小石榴趁着散开的空档又从楼下溜上来,笑道:“柳管事说若是清小姐他们没坐车来,就拿咱们那个车送他们,还请二小姐这里等一会,等他们回来再陪二小姐逛。”

柳一丁行事妥当原是意料之中,英华也不理论,道:“那咱们再等一会儿,叫他们换壶热茶来。”

小石榴还不曾走出屏风,方才引坐的那个林嫂子举着一只小壶,满面堆笑走进来,弯腰把茶壶放桌上,道:“这是今年新出的紫笋茶,小娘子尝尝。”一边说一边就把桌上的旧茶杯移走,把茶盘上扣着一个瓷杯翻过来,给英华倒新茶。

英华瞧那个茶汤颜色不错,气味也凑和,点点头,把瓷杯握手上闻香气,就是不说话。

林嫂子站了一会,挨到英华身边,笑道:“咱们开店的,大家规矩如此,并不是咱们一家…”

英华笑一笑,轻描淡写的说:“这又不是京城。”

英华十六岁生日还没有到,衣着首饰都平常,看上去就是中等乡绅家的小姐,只是带着的从多了几个,虽然是个懂规矩的,但是十来岁的小姑娘,胆子再大也有限。林嫂子只说“杀”了她的亲戚,上来陪个笑也就罢了。可是看英华这个不软不硬的模样,可不是轻轻就放下的样子,只得道:“原来小娘子是从京城里来的,那咱们就照京城的规矩?”

英华把杯子轻轻放下,抬头看林嫂子,道:“的表兄表姐和不大对付,他们多花几陌钱,大家看个乐呵,也看个乐呵。可是那几个闲汉不是图钱的,对吧?”

方才那几个闲汉眼睛都使鱼胶粘清小姐身上了,林嫂子如何看不出来?可是开店要“杀富”,免不了要几个帮打和的闲汉,这起是不能轻易得罪的。再说了,贤少爷和清小姐一看就是外地来的二百五,出了这个店门,又不是他家亲戚长辈,谁管他们还会吃什么亏?所以林嫂子便是看眼里也装看不见。叫英华挑着海地眼,林嫂子哪里肯认帐,苦笑喊冤,道:“那几个也是头一回来,来的都是客,又是好意劝说,咱们还能说什么?”

英华冷笑几声,道:“京城规矩,要杀富就有帮打和的闲汉,这几个不就是么?饭钱咱们也给了,他们就该老老实实们店里守着等下拨生意。可是他们方才跟着表姐下楼,是个什么意思?别装不知道,是一个女孩儿都看出来了。告诉,就是看出来了,才叫管家带着送他们走的。回头惹出事必要捆这几个送官,若是走了一两个,少不得还要拿个帖子请们老板到府衙吃茶闲话。们若是不想经官走一遭呢,把这几个的底细交待,自使去收拾他们,大家方便。”

英华这个话,想收拾是真的,送官却是假的,不过半真半假吓唬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遇到事哪能这样镇定?这个小娘子难道真是有来历的?林嫂子半信半疑,看着英华气定神闲慢慢吃茶,再想一想楼下坐着的那七八个管家,犹豫了好一会,才道:“这几个闲汉常钱塘门梨花巷门口一个铺子里赌钱,旁的小妇就不知道了。”

“那个穿着绸衫眼睛乱溜的姓什么叫什么?”英华看她软了,紧跟一步追问。

“姓华,家都叫他华老鸹。”林嫂子吞吞吐吐,声音都低了三四分。

“真的?”英华含笑问。

林嫂子低下头,一脸的为难加不快活。

英华笑嘻嘻道:“们芙蓉楼行的是京城规矩,就该访一访,京城开点心铺子的,就没有敢含糊女学生的。”

京城女学生猛于虎啊,一言不合掀个桌子砸几个盘子算是极客气的了,拆店什么的,家是专业的,林嫂子也略知一二。若是这位小娘子是京城上过女学的,就算家里没有当官的长辈,也有几个会骑马敢打架的帝姬好友,这般彪悍也就可以理解了。林嫂子抹了抹额上渗出来的汗,换上笑脸道:“小娘子说笑了。这个华老鸹,为最是讨厌,若是小娘子为咱们杭州百姓除了这一害,大家都要称赞的。”

英华恰好看见柳一丁走到楼下,站起来,笑道:“把们店里的招牌千层酥还有那个什么芙蓉糕,各来两碟装盒子带走。”

“哎!千层酥两碟、芙蓉糕两碟装盒喽!”林嫂子应的干脆,喊的响亮,手下还不闲着,挪开屏风给京城女学生清道。

英华下来,后堂早把一个盒子送到柜上。柳一丁付了钱,家使女管家婆簇拥着英华上车。英华就把柳一丁喊到车窗边,问他:“那几个闲汉一直跟着清姐姐吗?”

“他们远远的跟着,又不上来,倒不好打发他们。”柳一丁皱眉,“小托席管事把贤少爷稳住了。不过贤少爷的脾气,怕是过会子出来遇到那几个闲汉还有话说。”

“领头的叫华老鸹,他们常钱塘门梨花巷口赌钱,使个去打听下他们住什么地方,家里有什么,平常行事如何。摸清底细,那几个么,也不需和他们讲道理,亲自去寻他们,说请他们吃酒,带到僻静地方打几下,让他们长点记性。”英华冷笑,道:“若是他们平时就不老实,就多打几下,打到他们看见咱们就怕为止。”

这个行事做风,还真像柳家三娘啊。柳一丁擦一擦汗,忙点了个去梨花巷打听。

英华叫把点心送回柳家大宅,又到牛羊市和米店逛过一大圈,因为走累了,寻了个茶室坐下歇息,那个去梨花巷打听消息的管家寻到茶室,附到柳一丁耳边说话。柳一丁听着脸色就变了,过来和英华说:“小小姐,已是打听清楚,那几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打死都不足惜。小这就过去收拾他们?”

英华点头,道:“多带几个,莫嚷嚷咱们是谁家的,横竖他看见就懂了,就要叫他们看见清姐姐就绕道。”

柳一丁答应一声,忙不叠的去了。英华这里随意逛了逛,坐车回家。

红枣早就准备好洗澡水,英华除下簪环,洗过澡后院里擦头发。小海棠笑嘻嘻凑到小姐身边,道:“婢子今天厨房呆了一天,打听出来好多故事,小姐要不要听?”

英华啐她一口,道:“说。”

“杜老爷原有意把九娘子许给贤少爷,所以留九娘子母女这边住着。不过杜夫和九娘子都没看上贤少爷。”小海棠笑的贼兮兮的,“这事贤少爷和清小姐都不知道。听说八娘子的哥哥席五郎对清小姐有意,所以总使八娘子去和清小姐耍。八娘子和九小姐甚是要好,却常撮和杜九娘和她哥哥。”

“这兄妹两的婚事,怕是要让五姨为难了。”英华摇头,又道:“还有什么?”

“前头的管事,分成三派。”小海棠笑道:“一派是柳家两三辈的老管事,一派是柳家的亲戚,一派是舅老爷外头请的管事。若是有事呢,老管事和亲戚老爷们又联合起来排挤外头请的。不过外头请来管事的有舅老爷撑腰,有事也是从来不让。”

这个是柳家旧例,英华却是听母亲说起过,管事的若是铁板一块,就支使不动了。所以柳家的管事,既有世仆、又有亲戚、还有外头请来的。因着身份的不同,待遇有厚有薄,心自然不能齐。就要这般才好叫他们相互牵制,用心做事。英华笑道:“那咱们五姨跑不了是给亲戚撑腰的吧。”

“嗯。”小海棠笑嘻嘻道:“老管事们都有老太爷撑腰,所以三拨谁都不怕谁,但是有事,前头就吵的热闹。”

英华想一想,就替外祖父可惜。外祖父把贤表兄安排到杭州来,还真是用心良苦。贤表兄是他老家的外孙,家里的管事自然都不敢跟他硬来,可是他们跟舅妈合不来,外头请的管事都是舅舅的,肯定不会真把他当回事,他又占着柳家亲戚的身份,亲戚里头做管事的虽然不会压着他,遇到事也不大可能总让他。这样的环境下,贤少爷就是外头管事们挑事的靶子呀,他若是有本事的,他的身份就是长处,只要他能把三方调停抚平,过二三年做大管事,再过二三年顶五姨的缺,等到表弟们长大能管事了,他也有自立门户的资本,与柳家与他自己都极有益处。可惜他是个没用的,也难怪他总跟家吵架,哭着闹着不肯当管事,却是把外祖父的良苦用心付诸东流水了。

少时红枣从前头来,说是后头请。英华和五姨亲近,又觉得是内宅,家常穿着旧纱衣,连裙儿都没有系,头发才半干也不好挽髻,就披肩上。她这般打扮,固然随意,然而十五六岁的女孩儿,不施脂粉,朝气篷勃。

她这边沿着荷塘缓步慢走,比芙蓉花还要娇美的面庞绿荷中若隐若现,那一种清水出芙蓉的风姿,是画儿都画不出来的美好。站枫叶居后院的席五郎和贤少爷瞧见都呆了一呆,席五郎惊艳至极,借两句新诗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啊。”

便是贤少爷,瞄了一眼,又愤愤的瞄了第二眼第三眼,恨道:“妖精。”

84磨人的小妖精(下)

英华一边走路一边想着要问柳一丁把家人的名册拿来仔看,又在心里谋划管家之后当如何行事,走的极慢。倒是小海棠听见有男子说话的声音从枫影堂后院传过来,忙扯住英华的袖子,轻声道:“二小姐止步,五姨后院里好像有男人。”

英华脚下微微顿了一下,正好看到游廊上的月洞门半开半掩。这个腰门的钥匙英华记得是清小姐收着的,除了她出入平常都是锁着。以五姨待晚辈的态度,把贤少爷放到后院去也不无可能,想来在后院的是清小姐兄妹。若是表兄妹们说得来话,相处的好,英华便是不梳妆过去也无妨,可是依她跟清小姐相处的情形,现在这个模样撞过去,必定要吃人家的嘲笑。英华不动声色的带了小海棠一下,道:“别声张,回去。”在荷塘边略走了两步,就转回去了。

这边席五郎遥看佳人在碧叶掩映中转回去了,只说他方才太轻浮吓着人家,极是后悔他方才那嗓子喊的冒失了,惴惴看一眼贤少爷,绕到一棵海棠树底下看那新结的点点大小海棠果儿。

贤少爷心里好像打倒五味瓶,酸甜苦辣一齐荡漾起来。酸是因为席五郎用那样两句诗赞人家,少爷心里不乐意了;甜是觉得这个英华表妹的模样儿生的真好,就是少爷他爱的那一款;苦是掂量自家的婚事无人替他做主,这么个娇俏表妹怕是要错过了;辣是娇俏表妹昨事行事太泼辣,着实不招他喜欢。贤少爷心里乱糟糟的,都不晓得怎么办才好。他不乐意看五郎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忿忿转过背,面对院子角落里的杏树,端详枝头几粒小指肚大小的青杏儿。

贤少爷有事不从正门通传,带着席五郎偏要走后门出入,行事实在不讲究。枫影堂后头住的都是年轻女孩儿,一个做少爷的,想进就进,出入内室如入无人之境。且不论贤少爷有何居心,只要今日之事传出去,不管是贤少爷还是双福她们的对头,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要生事的。贤少爷无所谓,双福和福寿若是被按上了私相结交贤少爷的名声,外头的管事们咬起来,五娘脸上不好看,老太爷撤了她们管事都是轻的,送把贤少爷做妾也不无可能。

是以双福听小丫头说贤少爷已是进了后院,恼的要死,只说五姨还在歇息,也没让他两个到前头厅里坐,径把两位少爷丢在后院,她转身叫小丫头们赶紧收拾晾晒的小衣鞋子,穿厅过廊到书房和柳五姨说:“五小姐,贤少爷拿着清小姐的钥匙从后门进来了。”

五姨正看帐本呢,闻言抬头看着双福。

双福笑道:“席家五郎和他一路来的。婢子请两位小公子在后院略站一会。”说罢露出为难的笑容,道:“天气也热了,女孩儿们在后头洗洗涮涮的,怕污了两位小公子的眼,所以婢子斗胆,请他两位在院中略站。”

双福此话一出,五姨如何不知爱婢的言外之意。贤少爷虽然行事讨厌,到底是亲外甥,五姨也不好明显抬一个踩一个的,一笑,问:“那你说怎么办?”

双福低下头,笑道:“咱们的破衣烂衫没什么,廊下还晒着五小姐的小衣呢。是不是请贤少爷还从后门出去,绕到前门进来?”

五姨只说得“也使得。”三个字,低头又去看帐。站在桌边服侍的福寿对双福使了个眼色,双福就退了出来,重到后院,咳了一声,笑道:“五小姐在书房等。请两位公子随婢子来。”

杏树下的席五郎还在心里吟诵“映日荷花别样红”呢,闻言嗳了一声,掉过头直奔台阶。海棠树下默念“芙蓉向脸两边开”的贤少爷愣愣的就跟上了。

双福伸出胳膊拦住贤少爷,赔笑道:“贤少爷,咱们院里的女孩儿都在中庭水井边洗衣裳洗头,委曲少爷多走几步路,从后门出去绕半圈再打前门进来。”

“凭什么?”贤少爷愣愣的问了一句,不耐烦的拨开双福,恼道:“我见我五姨,从前门走从后门走不是一样的么,哪来那么多讲究?”

双福被拨到一边,退后两步张开双手再拦,脸上现出待笑不笑的笑容,郎声道:“还请贤少爷移步,从正门进来。”

席五郎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拉住贤少爷,苦笑道:“双福姐,原是事急从权,图快才从后头走,就忘了咱们家的规矩。贤世兄,咱们还是从正门走罢。”贤少爷还要挣扎,挡不得五郎力大,拉扯着他从后门出去了。

他两个没有走几步,后门就被人用力关上。双福站在门后骂守门的小丫头:“成天只晓得憨玩,后门是留给小姐们走的,贤少爷走错了道,你们不会替他引路打前门进来?再敢乱开门仔细你们的皮。”

这何止是指桑骂槐,简直就是指着贤少爷的鼻子骂他们。贤少爷一张俊脸涨的通红,指着院门的手指都哆嗦了。

席少爷的脸也红了,扯着贤少爷的膀子,苦笑道:“贤世兄莫要恼,原是咱们做错了。”

“我…她…”贤少爷噎着了似的,说一字停一顿,道:“便是我做错事了,也轮不到她来说我。再说了,从后门走怎么了?”

“五姨这边使唤的全是女孩儿,天气热了,原当回避。”原是他们行事疏忽了,若真是从后门进去,不晓得要留多少把柄与人家呢。双福骂几句倒是好事,席五郎越想越臊,从衣袖里掏出手帕抹汗,“双福姐虽然说话冲了些,其实不管外头的事,还好还好。要是福寿姐,我们今天就惨了。”

贤少爷冷笑两声,鄙夷的说:“几个侍婢罢了,仗着五姨宠她们,就在我面前做威做福,狗眼看人低!”

便是这两个待婢,能当大宅一小半的家呢。席五郎苦笑不已,贤少爷不走,他也不敢就走,生怕贤少爷的少爷脾气发作去敲后院的门跟人家闹,只能拦在院门前,好言劝他。

贤少爷站在廊上嘟囔了几句,面上犹带着愤愤不平之色,看席五郎已是面色如常,不由冷笑道:“咱们堂堂七尺男儿,不过是家里穷了些,凭什么要看使女脸色。五郎,你也有心科举,为何不辞了这个破管事,潜心向学。咱们今科考中,也叫这起人瞧瞧咱们的本事。”

哥哥哎,说你今年必得高中是客气话有没有?

三十多岁能考中还是青年进士有没有?

四十岁的大叔进士还会被榜下捉婿有没有?

考了一辈子连胡子都考白了还考不上的老爷爷他老席家还有好几位有没有?

席五郎按下悲怆的进士进取之心,呵呵干笑了几声,道:“贤世兄,从哪个门走原是小事,你的正事要紧。咱们还是快走吧,五姨还在书房等我们呢。”扯着他朝外头走。

英华回家重新梳妆。小海棠只说清小姐也在五姨院里,不肯让人家小瞧她家小姐,嚷着开箱子取新衣。红枣也说做客比不得在自家随意,也说当穿新衣,真个把几只衣箱都打开了,要与二小姐挑衣裳。英华在心里估量大伯的孝她还得穿三四个月,挑了件白纱衫和月白马面裙,示意红枣把颜色衣裳收回去。

夕阳的余晖从西边窗户照进来,衣箱里头就有个什么东西明晃晃的晃人眼。小海棠站在衣箱边手快,捡出来一副小巧精致的银钉薄牛皮护腰,笑道:“这个是几时得的?这上头钉的几个银狮子打的真好。”

红枣伸头看了一眼,道:“这个是前年春天秦国夫人与咱们小姐的,只怕小了。”接过来就替小姐试围,不曾想搭扣轻轻就扣上了。

英华呼气吸气,居然不太紧,高高兴兴道:“不小呢,看来腰没长粗。”把护腰理一理,道:“就系这个罢。”说着就把两个袖子卷到胳膊肘上了。她的头发还没有干透,不好挽髻扣冠,松松梳了个坠马髻。红枣因二小姐衣裳都穿好了,忙丢下手里的衣裳,在妆盒里挑了根长流苏的银珠钗插在小姐髻上,又在她鬓边簪了一小排白茉莉花儿。

英华在京城家常也就是这样妆扮,连镜子都懒得再照,对小海棠招招手就朝外头走。走到门口小石榴又跟上来,小海棠看一看茶水房门口还坐着几个从富春来的妈妈,看到二小姐出来她们都站起来了,不由止步笑道:“二小姐,咱们从正门走,照正经出门的规矩,还要两位妈妈跟着。”

英华想一想也是,要做规矩就把规矩做足了,就对那两个跟着出门的妈妈子点点头,带着四个随从,从清槐居大门出来,绕了好大一截路绕到枫影堂大门口站定,示意小海棠去敲门。

枫影堂的院门是半掩的。门里边一条长凳上坐着两个守门的大丫头,那两个大丫头都是认得小海棠的,看到人忙站起来了,一个招呼小海棠,一个朝外头看了一眼看到英华,笑着接出来道:“小小姐怎么从前头来了?”

英华笑一笑,道:“闲着没事,正好在园子里走走。五姨现在在做什么?”

“在书房和贤少爷说话呢。”那个大丫头笑嘻嘻把英华引到书房门口,早有站在门边的小丫头束起珠帘,脆声喊:“英华小小姐来了。”

贤少爷虽然不招人喜欢,到底是两姨表兄妹,无须回避。英华笑盈盈跨过门槛,喊:“五姨,贤表兄。”却见贤少爷身边一个陌生青年愣愣看着她,就对着贤少爷微微福了一福,转到屏风后头去了。

英华施礼、回避,全是女孩儿见到陌生男子行事尊重的意思。然落到贤少爷眼里,那笑盈盈的眼睛和那朝他的一福,都饱含着少女深深的情谊,绕到屏风后头就成了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和方才荷塘边的潇洒随意比,这一回表妹分明是着意妆饰过才来见他的么。看她腰身,多么的窈窕,看她的打扮,多么的娇俏,看她的眉眼,多么的深情,贤少爷顿时便觉得这个表妹是对他一见倾心了,本来下垮的两个嘴角涮一下就弯上去了,美的跟做美梦似的。

席五郎在柳家做管事,向来细心认真,柳家亲眷便是没见过的,也都打听过。听得丫头禀报英华小小姐进来,他自然晓得是富春柳三娘唯一的爱女,原是说了亲有了人家的。上次柳五姨去富春捎的那一船一船的赠嫁,还是他看着装船的呢。这个主儿原是要着意巴结的,所以他就笑容满面待和人家打招呼。到英华小小姐进门,他张得一眼,见是方才的荷塘丽人,笑脸就僵住了。

85表妹虐我千百遍,我待表妹如初恋

柳五姨察觉到他二人自英华进门神情各有变化,她老人家也是青春年少过的,如何不晓得少年男女的心事?英华本就可爱,前年及笈后说亲的络纡不绝,还有到沧州去托老家亲戚说亲的呢,如今长大两岁更出息了,也不怪他们见了就爱。

对面坐着的两个孩子,一个好像心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似的,脸上的表情又是伤心又是失落又是痛苦;一个神情迷离好像在做美梦,笑的跟呆子一样。这两孩子真是没出息,见不得好女孩儿,五姨又是好笑又是有气,端着茶碗吹了半日,才侧过头朝着屏风那边说:“英华,你的婚期定在几月?”

咦,五姨怎么没头没脑问这句?英华愣了一下,笑答:“还不曾定下。”

“亲家太太怕是急着要娶罢。”五姨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贤少爷,笑道:“我若是亲家太太,必要早早把你娶回家去。”

外头还有陌生人呢,五姨怎么净扯这些乱七八糟的。英华隔着屏风不能给五姨使眼色,只好用尽量温柔贤淑的语气说:“五姨不要取笑人家。”

五姨长叹一口气,道:“女孩儿们长大了,总是要出嫁的。”换了格外亲切的语气对贤少爷说:“贤儿,你是男子,便是晚几年成亲也无妨。倒是清儿的亲事拖不得了。你英华妹妹比清儿还小一岁呢,都已经说定人家了。”

英华隔着屏风看不到贤少爷的脸色,只说五姨是借着她的亲事敲打贤少爷给清小姐说亲,边上坐着的那个青年公子,想必就是清小姐夫婿的人选。便是再亲近的表姊妹,说亲这样的大事也轮不到表妹出头说话。英华就安安静静坐在屏风后头,不再吱声。

贤少爷听得英华妹妹已是定了亲,就呆住了,过了好半日才*的说:“妹妹的亲事,便是五姨要替她做主,也要她自家乐意才使得。”

“那是自然。”柳五姨笑的亲切极了,“清儿若有中意的人,便是她自家不好意思说与我知道,你做哥哥的旁敲侧击问得,务必要和五姨说,五姨替你们去打听人家的学问人品。”

“多谢五姨。”贤少爷说话的声音差不多都像是要哭了,站起来做个揖,慌不择路出去了。席五郎苦笑着站起来,道:“五姨,小侄陪贤世兄回去。”

柳五姨笑眯眯点头,叫双福送客。外头人一走,英华就把屏风移开,嗔道:“五姨真是的,非要拿人家的亲事做话头。”

柳五姨怜爱的扶住英华的胳膊,道:“你萧家表兄表姐都不是心宽的人,又爱事事掐个尖儿。今日借说你的亲事把话说开了,他日给他们说亲他们就不好和你拼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