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宝树》作者:顾苏安谢席

文案:

自古暴富三条路:买地,修路,傍大树。

傅挽靠着大奸商的实力和大善人的名声,

成功地被傍上了传言中嫉恶如仇的刺史。

结果,

刺史拿着她的钱谋反了(●—●)

谋反还失败了(╯°Д°)╯

秋后算账的人马上就到她家门口(⊙x⊙)!

1 女主超级,超级有钱,男主辈分超级,超级高

2 男主出现在文案的最后一句

3 此傍非彼傍,但男主要求这样傍…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女扮男装

搜索关键字:主角:傅挽;谢宁池 ┃ 配角:晏迩;姜旎;傅家一家子 ┃ 其它:

第1章 大旱成灾

往年的这个时节,田野里该是热火朝天的秋收景象,从晨起天边露出鱼肚白到夜暮最后一丝光影被抹尽,往来不休,满面欢喜。

而今年不单是人声稀少,连庄稼都耷头耷脑的。

马上就该抢收的谷子,看着像是家里闹了几月饥荒的小儿般。那轻飘飘的谷穗上手一摸,全是干瘪瘦削的。

田老汉绕着这年景好时能超产的良田走了几圈,连手里的旱烟杆在啥时候灭了火星子都没注意。

几月前插秧的热闹都还近在眼前,那时新进门一年的小儿媳都挺着七八月的大肚来凑了个热闹。

眼下小孙孙都落地老久了,看着还不比老大家刚满月时的大孙子来得壮实。

没法子啊,碰上大旱的灾年,他老子娘都吃不饱,哪里有奶水来喂他。

想到出门前在灶房里炊饭的老婆子强忍着的哽咽声,田老汉真是连往日里不干活绝不肯离手的旱烟都要抽不下去了。

老天就不能开开眼,给他们这些庄稼汉一条活路!

田老汉在田埂上敲了敲旱烟杆,想到了隔壁村抛下家小去找活干的老友,六十出头的人,居然还要去和三四十的壮年汉子去抢口饭吃。

这也多亏他们跟的这位主家好。看着年景不成,早早地就免了他们今年的佃租,要老友家那不降反升的…

心里才谢着,田老汉一抬头,就看见了从青黄的稻田边走来的一位穿着圆领青衫,头上束了个简单的白玉簪的公子。

这天连着晴了两三个月,池塘稻田里是晒得一滴水都没有了,只树上的各种蝉鸣虫叫声恼人得厉害,让人莫名就在心里窝了一股火。

可看见了来人,田老汉就觉着兜头喝了口清凉的山泉水。从喉咙口凉到心尖上不说,连那张平日里肃板的老脸上都带了笑。

他快走几步从地里出来,站在路边和来人作了个揖,“六爷。”

“呀,田老伯。”

这位看着就如风霁月的小公子抬起头来,朝着田老汉笑了下。

近看就更显出了这位小公子的风华,也才十七八的年纪,一双大眼又黑又亮,眉毛浓密,鼻梁高挺,唇比山间的花更艳,皮肤比谁家羊乳都白。

难怪往日里这位六爷一现身,各家的媳妇婆子小闺女就都跑出门来了。

田老汉恭声表示当不起六爷这一声“老伯”,有些浑浊了的眼睛里却还是带出了几分笑意,就像看着自家整齐的子侄。

他有心和六爷多说两句,又忧心六爷那身嫩生生的皮肤被这大太阳晒伤了,就往田边那棵歪脖子树下靠了靠。

“小老儿仗着侍弄过好些年的庄稼,和这贼老天打的交道不少,托大和六爷多说几句。这灾,看着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六爷这次又免了我们几家的佃租,若是不早些筹谋粮食,怕是再往后,这粮价就会涨疯了…”

安静听着田老汉说话的傅六爷正摆弄着手里的扇子,扇出来的风有一半都是往满头大汗的田老汉身上走的。

他笑眯眯地等着田老汉说完才点头,“老伯说得在理,傅六回去就命人备粮。”

只字不提他傅六的粮仓里早就堆得连尖都冒不起来的粮食。

田老汉不知这其中的弯绕,只觉得自个没交上佃租,好歹也为主家出了一份力,不枉这么些年傅六爷一家子待他们的宽厚,心里就和灌了一大杯蜜般。

别的不说,这般能在炎热的夏日里,站下身来听佃农说话的主家,满杨州城打着灯笼去找,也不见得能找到另一家。

他心中宽慰,沉闷了几天的嗓子眼里连串就蹦出字来。

直到在家的老婆子久等不到他,派遣了小闺女出来找爹。

“个贼老头,地里连个谷穗都寻不见大串的,他还见天地往地里跑,当年刚迎老娘进家门,翻年就给他添了个白胖儿子,都不见得他有这热乎劲…”

背对着门口在摆饭的田大娘听见门口一声熟悉的咳嗽声,正想再接着骂两句,一转过头去就看见了傅六。

“啊呀呀,我家老头子居然能请动六爷上门,真是天大的福气!”

田大娘立即变了脸,几乎就要笑成了一株万寿菊,抬手指挥还涨红着脸呆站着的小闺女,“杏花你还干站着做什么,不快去给六爷倒杯水!”

说话的功夫,她已经热情地将傅六迎到了上座,将新鲜点的几盆菜都换到了他面前,看了眼,转头就风风火火地去了灶房。

“这菜不成样子,六爷你先坐着,老婆子再给你烙两个蛋。”

傅六坐着没拦她,嘴上却和抹了蜜般,“大娘烙的蛋最香不过了,我家小九上次吃过一回就念叨了好些次,这次可要羡慕我有口福了。”

乡下人家不讲究几进几进的院子,厅堂出去转个门就是灶房。

田大娘上了年纪还是耳聪目明的老人家,自然听见了傅六专门提了嗓音的喊话,笑得更是开心,“三两个蛋又值个什么钱,难得九小姐喜欢,六爷下次只管带她来,老婆子管够!”

傅六脆生生地应了,在破旧的农家厅堂里坐得一派自如。

田家的人也都听见了响动从房里出来,在略显昏暗的厅堂里一窝蜂挤了二十几个人,连带着满地乱跑的一群孩子。

傅六坐在上首,变戏法般从怀里摸出一把糖分给小娃娃,转头和众人搭话。

田大娘在几个媳妇的帮衬下整治出了稍微看得过去的几个菜,才将闹哄哄的人都赶走,只留了家里十个成年男丁在主桌上陪着。

傅六用饭快,怕因着他在,田家所有人都不敢多吃抢了他的先,只将他最爱的那盘炒鸡蛋吃得七七八八,就推说要去院子里走走消食,先溜了出来。

他刚绕了小半圈,身后就围上了四五个萝卜头。

都是还没六岁的孩子,男娃女娃都有,就是一个个都瘦骨嶙峋的。

看着这一小波眼巴巴地望着他的小娃娃们,傅六长长地叹了口气。

放在二十年前,还生活在现代,拿着高管的工资,开着小跑吹着空调,日子闲了还能开个趴聚个会的傅挽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国家会有这么多的孩子挨饿。

不过严格说,她胎穿来的这个朝代,历史上是没有的。所以她有时天马行空,觉得自个连是否还在地球上都需要认真怀疑下。

她所在的这个曦朝,和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有些接近,只是好些方面上还是存在不同,例如她感受得最大的一点,就是曦朝的生育政策。

这个颠沛着持续了三百多年的王朝,非常,非常,非常鼓励生育。

鼓励到什么地步呢?

就是基本上每家每户,生的孩子数量都是七个往上数的,除了代代单传的曦朝皇族。

而这种鼓励生育的政策能在三百多年内都盛行无阻,除了古代的高死亡率在维持着人口数量不爆炸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官方推行的政策。

首先在各世家大族的继承权问题上,女子除享有父兄提供的嫁妆外,没有任何继承权,分家要按家中男子数量,等比进行分割。也就是说,除了确定继承爵位的嫡长一支,其余各房所得利益,要看有多少男娃。

而在最受关注平民百姓关系的赋税问题上,若是独女成户,那赋税就是男户的三倍,反之,若是家中男丁数量过五,赋税就会逐量稍减。

因而各家生娃,便如同比赛,先重数量,再求质量。

男丁不嫌少,女娃也不嫌多。

因除了财产的继承权和所有权外,曦朝对待女子的态度还算是和蔼可亲的。

不会限制女子出行,也没有什么无才便是德,亦或是不可二嫁的说法,倒是比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要自由。

只是人口一多,最重要的粮食问题就来了。

就眼前这一串的小萝卜头,等这次大灾过去后,能还活着一半,田家人就会觉得祖坟冒青烟,是祖宗在保佑他可爱的子孙们了。

傅六又叹了口气,朝着那几个小萝卜头招了招手。

作者有话要说:简单小修了下,基本没影响~~

求收藏求评论哟,作者很萌,六爷很帅的!!

第2章 盛情难却

田大娘在灶房潦草吃完了女席过来,原本是想添补下缺了的菜,结果看了两次都没找见座上宾,一巴掌就呼噜到了小儿子身上。

“七牛,六爷呢?咋就你们几个在这吃着?”

最近一段时日,田大娘防着日后粮食不多,做饭都是定量的,两三个窝窝加米汤都算是好的了,哪有像今天这般正经整治过饭食。

田七牛刚从比他还大上一岁的侄子那抢了块炒鸡蛋,没料想他娘这一巴掌下来,那鸡蛋连味道都没尝清就苦哈哈地生咽了下去。

偏他还不能和他娘计较,“六爷早吃完下席了。”

这群壮实却只有一根筋的农家汉子想不到的事,田大娘可不会想不到,她立时就明白了傅六特意挪出来的空档是为什么,嘴里念叨了几句,转身就去找人。

说找人也不用,后院里围着的那窝萝卜头那样明显,田大娘一眼就瞧见了,张嘴就拎出那群孩子里的领军人物,“木蛋!”

这一声呐喊,一窝萝卜头都转头过来,看着是没什么两样,可坐在角落里年纪偏小的那几个,腮帮子里塞得满满的,一对上田大娘的脸色,用力攥紧了手。

田大娘哪里还看不出来这是躲在这吃小灶呢。

她想要斥责几句,他们家受的六爷的恩惠已经够多了,就前几日,她家的小孙孙病了,还是六爷找了大夫过来。

但对上家里这群才将将懂点事的娃子们的眼睛,她那句斥责的话就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了。

有心想感谢六爷几句,但她老婆子嘴笨,最是服不了软,说不了好话。

田大娘还在这进退两难,傅挽就站起身来,拍了拍小娃子们的头,示意他们接着吃,噙着点啥事都没发生的笑和田大娘道别。

“我只是打头先来的,小七他们三个还在后面跟着,叨唠大娘一顿饭,我也要回去等着了,不然小九那个小丫头可要发脾气了。”

“九小姐性子也好,哪里会因为这个和六爷发脾气。”

田大娘一句话嚷出来,终于觉得过了那个寸劲,转头就回了灶房,“六爷再稍等一会子,九小姐和两位小爷要来,老婆子这里还藏着些好货呢。”

接着就听见了灶房里她各种指挥媳妇的声音。

七八个妇人凑头,没一会儿就整出了一个大包裹,正想给六爷拿上,就发现那打了补丁的包裹和锦衣的六爷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田大娘恨不得一拍脑门,她这是给家里汉子收拾习惯了,竟没回过神来。

她递包袱的手停在了半道上,傅挽却伸手过来接了,毫不在意地背到了身上,都快走出门口了,田大娘才想起来,追过来问,“六爷那位随侍的扶琴姑娘呢?”

这包袱就是让她拿着也比让六爷亲自拿好呀。

傅挽的视线正好,看见了田大娘身后的槐树上的某个枝条无风自动了下。

她笑容不变,一派真诚,“这不是小七他们要来,我先让她去整理了。”

只这一下的功夫,外面居然就喧嚣起来。

就在田家隔壁的田六婶子最先出门来,嘴里还带了几分责怪,“我道是大娘家怎么突然传出了菜香呢,原是六爷来了,大娘竟也一字都不和我们吐露。”

她爽利地说完,视线就停在了傅挽身上,眼圈竟都有些发红了,“六爷这次可叫我堵着了,上次您帮我家小闺女的情我都还没谢,六爷这次要还推拒,那就是诚心让我睡不了个安稳觉,出门都觉得矮人一等。”

傅六拒绝的话都已经到了嘴边,一溜,却是点头应下了。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因她这次来者不拒,最后走出田家村的地界时,双手都拿满了各式东西。

若不是她这次身边没带着人,这些东西还能更多上一些。

直到走远了,在树上跟了一路的扶琴才飞身下树,将傅六手里的东西都接过来些。

傅挽仰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庄子,隐约看见有个人站在门口,翘首以盼。

她偏头笑了下,心情甚好,“扶琴,明日你让人从家里备些回礼过来。”

送礼要送到心坎上,傅挽立即就想到了能送的东西。

“前几日粮庄的管事不是来说,大前年年景好,收来的那些麦子到如今还剩了不少。反正是卖不了多少钱的东西了,就拿来给大娘们当个简陋的回礼罢。”

老天连着晴了两个多月,今年的收成眼看着连往年的三成都没有,凡是有点余钱的人家都要存粮了。

这当口,就算是大大前年的麦子也能卖出去,价还不低。

只是她家主子做事,总是能找到各种借口。

扶琴看了眼手里不少的东西,“难怪您这次会收这些。”

收来的基本都是珍奇点的山货,在眼看着经黄不接的时候,哪有粮食值钱。

傅挽自认不是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作为曾经“沽名钓誉”的人,她就算换了个时代还是没改掉爱名声的习性。

这么一件值得夸赞的事情摆在面前,她家的贴身丫鬟居然就只来了这么一句!

若是能空出手来摇扇,她这时候定要把扇摇出十八般花样来。

“扶琴啊,你主子差点就成圣母了,你居然连句夸奖都不给?”

扶琴幼年时是被抓去当暗卫培养的,培养到大半,还没能出师就被人救了,送到当时也只有十三岁的傅挽身边。

五年下来,她对傅挽的性情也摸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