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繁华》作者:云霓

文案:

她是个瞎子,在黑暗中生活了二十年。

最终被冠上通奸罪名害死。

当她重新睁开眼睛,看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

——翻手苍凉,覆手繁华。

一切不过都在她一念之间。

PS:他知道那个杀伐果断的女子,一抢,二闹,三不要脸,才能将她娶回家。

还不够?那他只能当一回腹黑的白莲花,引她来上当,要不怎么好意思叫宠妻。

虐极品,治家,平天下,少一样怎么爽起来。

第一章 陷害

顾琅华是大齐最幸运的女子,与陆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陆瑛未入仕之前就嫁给他,如今陆瑛成了皇上身边的新贵,她也破例被封为郡夫人。

名门望族、达官显贵家的女子火眼晶晶榜下捉婿,却都不如她这个瞎女。

琅华最近觉得身体不舒服,懒懒的赖在床上不想起来。

天气好的时候,丫鬟寒烟会推开窗子,让她闻闻廊下的杏花香,这些日子,她格外喜欢这酸甜的味道。

她记得小时候,乳母常说家中庭院里也有这么一棵杏树,她会将杏花别在鬓间,家里上上下下喊她“杏花仙子”。

她将这件事说给陆瑛听。

陆瑛赞叹她是大齐最美丽的女子,比杏花更娇艳。

可惜她八岁时生病,失去了眼睛,再也不知道美到底是什么。

幸运的是她有陆瑛代替她看这个世间的颜色,而她也陪着陆瑛从一个小小的儒生,一路入仕,最终成为户部尚书。陆家也没有因为她出身低微,身患眼疾而嫌弃她,陆老夫人就像她的亲祖母一样疼爱她。

现在真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少夫人,不好了。”尖厉的声音一路传进内宅。

琅华不禁皱起眉头,听到寒烟慌张地禀告,“庆元公主让人送消息来,说是朝廷接到了军报…三爷…在岭北督军时受伤了。”

琅华惊愕地僵在那里,似乎没有听到寒烟方才都说了些什么,“随行的太医呢?有没有消息传回来,三爷到底怎么样了?”

寒烟几乎要哭出来,“信送到老夫人那里,奴婢…奴婢…不知道。”

门口传来婆子的声音,“老夫人来了。”

门帘下栓着的琉璃铃铛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响,琅华忽然之间有些恍惚。

夏日里开着窗,她与陆瑛躺在床上,听着这声音入眠,这次陆瑛还跟她要了一串琉璃坠子带去了岭北。

可是现在,陆瑛在哪里?

琅华想到这里,心如同被人划开一条口子,让她喘不过气来。

一股让琅华熟悉的檀香味道迎面扑来,琅华立即向前伸出手去。

“祖母。”琅华难以控制略带慌张的声音,她的手胡乱地向周围摸索。

每次这个时候,陆老夫人都会先过来牵住她,然后劝她,“祖母在这里,你慢慢的,不着急。”

可是这一次有些不太一样,最终是寒烟拉住她的手,“少夫人。”

屋子里登时安静下来,琅华向周围看去,眼前漆黑一片,耳边听不到半点声音,她心中多添了几分慌乱。

“琅华,”陆老夫人的声音半晌才传来,“你有身孕了。”

琅华惊愕,原来她这些日子的不适是因为怀了陆瑛的孩子,她和陆瑛一直期盼的孩子。

如果陆瑛知道…该会有多高兴。

可是祖母请的郎中明明还没给她诊脉,怎么知道她怀了身孕。若是往常她定会好好问问,可如今她已经顾不得这些。

“祖母,”琅华颤抖着双唇,“三爷在岭北伤的到底如何?有没有家书寄回来。”

“事到如今,她还好意思问瑛儿。”陆夫人尖厉的声音仿佛能刺破琅华的耳朵。

“娘。”琅华侧头寻找陆夫人的方向。

琅华忽然觉得惊恐,这屋子里还有多少人,她们都在这里做什么,为什么开始她们没说话,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跟她仔细说陆瑛的情形。

面对这样局面,琅华反倒慢慢冷静下来。

陆老夫人道:“先让郎中看脉再说。”

陆夫人冷笑一声,“在太后那里已经有御医给她诊过脉,还有什么可看,娘平日里宠着她,瑛儿将她视为珍宝,那又如何?她还不是与那狗贼裴杞堂成奸,害了我瑛儿,她肚子里的孽种就是最好的证明。”

裴杞堂,据说出身世族,因年少行为不端被逐出家门,之后投靠军中,在JX平乱时斩杀叛军将领,被淮南王赏识认作义子。先帝殡天时,随新皇立下从龙之功,一直得皇上信任,一路晋升去了枢密院。

陆瑛常跟她说,裴杞堂是心狠手辣的奸佞之辈,仗着皇上的信任在朝廷中为所欲为,想要进言皇上必要先过他那关,大齐的政务都被他握在手心里,满朝文武无不提之色变,她怎么可能跟裴杞堂扯上关系,她肚子里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是裴杞堂的。

琅华惊愕地睁大了眼睛,陆瑛突然受伤,她又背上这样的罪名,她不能不为自己辩驳,“娘,我一个瞎子整日在陆家内院里,怎么可能去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外人,联手去害我的夫君。”

陆夫人冷声,“还不承认…”

陆夫人还没说完话,陆老夫人已经接口,声音中透着冰冷和悲伤,“三媳妇,老三在岭北被人陷害,已经为国捐躯了。”

陆瑛死了。

琅华只觉得一切瞬间轰塌下去,这怎么可能,陆瑛怎么可能会死。

陆瑛不会死的,他答应她会好好的回来,他怎么可能会死。

陆夫人咬着牙,“事到如今,还在这里装模作样,”看向旁边的郎中,“给她诊脉。”

琅华觉得有人拉住了她的胳膊,她要挣扎,肩膀却被人按住。

“老夫人、夫人,我们少夫人定是被人冤枉的。”

寒烟哑着声音拼命地求情。

几根手指搭在她的手腕上。

琅华只觉得脑子里一片茫然,整件事像暴风骤雨一般,让她惊恐地颤抖,她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郎中缓缓开口,“少夫人有了两个月身孕。”

陆瑛走了三个月,她却有了两个月身孕,琅华忽然笑起来,真可笑,这是她听到最可笑的事。

有人害了陆瑛,又来冤枉她。

“祖母,”琅华抬起头来,“陆瑛尸骨未寒,您不能光靠一个郎中诊脉,就贸然定了我的罪名,若是我真的怀了身孕,那就是陆家的骨肉,杀了我,就等于杀了您的宗孙。”

陆夫人冷笑,“这是你送给裴杞堂的小衣,你还想让陆家因你蒙羞到何时?”

琅华感觉到一件衣服仍在她的脸上,带着一股她平时用的香粉气息。

陆老夫人皱起眉头,“我万没想到,你竟然会被狗贼引诱,瑛儿对你那样好,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你和裴杞堂的事,太后已经提前知晓,本是要让刑部拿你审问,为了我们陆家的体面,太后请了圣旨赐了一条白绫。对外只会说,你悲痛殉夫,你虽然未为陆家留下一儿半女,但是会葬入陆家祖坟,陆家祭祀先人也少不了你的一份。”

寒烟凄然的声音传来,“三爷活着不会让你们这样对少夫人…三爷…呜呜,放开我…少夫人…”

陆夫人厉眼看向寒烟,“不过是我们陆家买来的生口,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你主子****必有你从中勾搭,来人先将这奴婢拖下去杖死。”

琅华耳边传来寒烟的惨叫,“快来人,快来人救救我们少夫人,我们少夫人与庆元公主是结拜姐妹,你们杀了少夫人,庆元公主一定会为少夫人做主…”

到了现在的地步寒烟还在为她伸冤,这些平日里被她称为“家人”的却急匆匆地要锁她的命。

琅华冷冷地开口,“寒烟是我的奴婢,要先杀了我才能处置她。”

陆夫人道:“你这贱人,现在还嘴硬,告诉你,不要说庆元公主,就算裴杞堂那个狗贼再只手遮天,现在也不能救你。”

琅华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陆家自掘死路,的确谁也救不得。不是因为我,而是你们自己愚蠢地相信这些所谓的证据。害死陆瑛,***裴杞堂与我有什么好处?我一个瞎女,不需争仕途,我一个瞎媳妇,从来不曾跟娘争持家大权,裴杞堂是扁是圆我都不知晓,凭什么对他如此倾心?”

陆夫人忽然大叫起来,“到现在,还想让我们相信你?真是做梦。”

是啊。

她是做梦。

说到底陆夫人不过是一个蠢人罢了。

琅华感觉到来自肩膀上的压力减弱,她立即果断地挣脱,伸手摸向床头,那是她刚刚喝完的药碗。

药碗撞在地上顿时碎裂成瓷片,琅华握一块在手中,有人惊呼着上前抢夺,却反而被她用瓷片抵住了喉咙。

瓷片割破了她的手掌,她感觉到温热的血不停地淌下来。

从前那个不声不响窝在屋子里的瞎女,如今手握利器,一脸轻蔑地看着屋子里的众人,鲜血在她粉色的衣裙上洒下如湘妃竹般深深浅浅的印记,她整个人如同神邸般威严肃穆,身边的婆子被吓得不敢上前。

陆家众人几乎要忘记,眼前这个顾琅华是个瞎子。

琅华抬起眼睛,虽然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你们可以不为陆家辩驳,而我却要为我的尊严竭力抗争。”

“夫人,宫里来人了,说是…太后赐…赐下白绫…”

陆夫人看过去,想要从顾琅华那双眼睛中看到恐惧。

那双本来已经失去光明的眼睛,却仍旧是那么的灼灼逼人,脸上那嘲笑的神情,让人自惭形秽,“陆家若是不愿替我伸冤,那就来吧,看我能拉几个人一起陪葬。”

顾氏琅华。

陆夫人想起第一次见顾琅华的时候,她还是个襁褓里的孩子,有一双如剪水般的眼睛,顾家老夫人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当时任翰林国史编修的徐松元,见到她就格外喜爱,非要为她取名——琅华。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

她曾无数次嫌弃顾琅华这个瞎媳妇。

直到处死顾琅华的这一天,她松了一口气,多亏顾琅华是个瞎子。

一个瞎子,再厉害又怎么样,还不是任人摆布。

顾琅华,如果你知道你的死换回了什么,你会感激,因为你的一条性命还算有些价值。

可惜,你永远也不知道了。

陆夫人伸手将门关上,吩咐下人,“给我准备衣服,我要进宫向太后娘娘复命。”

第二章 光明

琅华感觉到无数双手压在她身上,她不停挥舞着手中的瓷片,不知割开多少人的皮肤,温热的血四处飞溅。

屋子里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白绫勒紧了她的脖子,让她喘不过气来。

耳边传来陆夫人的声音,“我们瑛儿从小读书,长大入仕,一切原本都顺顺当当的,都是因为娶了你,才落得这样下场。”

“没有你,我们瑛儿早就是皇亲国戚,位极人臣,我们陆家也会繁华兴旺,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你。佛祖保佑,让你这种毒妇,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再也不要来害人。我的瑛儿,我的瑛儿啊!”

陆夫人的声音渐渐地远去,终究再也听不到。

疲倦就像一张网一样牢牢地锁住了她,将她拖入一片更深的黑暗之中,她渐渐地忘记了挣扎,也忘记了疼痛。

琅华记得老人们常说,生死不过一念。

一念生,一念死,竟如此的短暂。

琅华迷迷糊糊地听到陆老夫人在耳边说:“这孩子,她走了,瑛儿该有多伤心。”

是啊,陆瑛该有多伤心。

不对,陆瑛已经死了,她就要去找陆瑛。

这样也好,这样谁也不用为谁伤心。

哭声传来。

“琅华还这么小,我情愿替她死了。”

是母亲的声音,可怜母亲要亲眼目睹她的死状。

她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勒死了,害她的人也一定很得意,因为到死她这个瞎子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害她。

琅华拼命地想要睁开眼睛,向哭声看过去。

虽然她知道是徒劳的。

终于有一丝光亮慢慢地透进来,一片明亮刺眼的光亮过后,一张慈祥的面孔出现在她眼前。

这是谁?

即便是在梦里她也没有如此清晰地看到过一个人的脸。

这人虽然脸上已经长了许多皱纹,眼睛却仍旧清澈,神情慈祥中带着些许的悲伤,看到她意外闪过些许欣喜,哑着声音说,“我们琅华醒过来了。”

正午的太阳透过窗子直射进来。

琅华觉得自己仿佛要被烤化了一样,她知道自己在发热,如同火炭一样,一块冰凉的巾子放在她额头上,但很快就会被她烧热,巾子上的水滑下来,渐渐湿润了她的鬓角。

她一直这样半梦半醒中,耳边传来些零零碎碎的声音。

似是有人在喊她的名字。

也有人低声道:“这孩子命真硬,家里死了三四个下人,她却还撑着。”

“还不是老太太将家里最好的药都给她吃了。”

然后那人恨恨地道:“若是她这样死了,倒省了我的事,那贱人就是拿她哄着老太太,才让老太太对她们娘俩处处维护,别忘了,顾家,可是我在当家。”

顾家?

怎么会是顾家?

就算她没死,也应该在陆家。

因为顾家,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周围渐渐安静下来,琅华也挣扎着睁开了眼睛,虽然她知道这对她没有任何意义。可是,睁开眼睛的刹那,一股明亮、刺眼的光陡然刺进来。

让她头晕目眩,琅华吓得立即将眼睛闭上。

她是个瞎子,她的世界从来都是一成不变的黑暗,怎么会有光。

琅华再次小心翼翼的睁开眼睛。

一片莹白过后,人影、物什,各种模模糊糊的影子在她眼前晃来晃去。

琅华不停地眨着眼睛,周围的一切逐渐清楚起来。

她听到有人吩咐,“快请静明师太快来看看,是不是痘神娘娘显灵了。”

她这是在做梦吗?

琅华睁着大大的眼睛愣在那里。

“琅华,你看看祖母,祖母在这里。”

祖母?

陆老夫人?

不,这不是陆老夫人。

这张慈祥的脸,一直在她的记忆里,对,这是祖母,是她在失明之前记忆最深刻的人,她的亲祖母。

她真的死了吧,死了才会又见到祖母。

因为在她八岁时祖母已经死了。

那一年她出了天花,烧了七天七夜,虽然侥幸没死,却因此患上眼疾。母亲为了给她治眼疾,不得不跟扔下祖母,跟随陆家去扬州寻郎中。几天后,镇江被叛军攻入,她的祖母和留下的顾家人都死在镇江。

顾家这个百年大族也在那时候彻底地没落了。

琅华努力想要说话,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只看到一个满面愁容的尼姑看了她一眼,“七天了也不见破花,大小姐恐怕是被痘神娘娘看上了。”

顾老太太用帕子擦掉眼角的泪水,“那可怎么办才好?”

尼姑转着手中的佛珠,半晌才叹口气,“只能用针试试,兴许还会有转机。”

顾老太太皱起眉头,有几分的犹豫。

“这兵荒马乱的也没有别的法子。”

让琅华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琅华努力抬起眼睛看过去。

二十几岁的妇人靠过来,她眉毛细长,鼻子笔挺,尖尖的下颌看起来异常的柔美,虽满面忧愁却掩不住面容明丽,陆瑛曾说过,母亲的长相是标准的水乡女子,就如同母亲的脾气一样,柔软、温和、亲切有礼,而她骨子里就带着一股的坚韧和倔强和母亲大不相同。

在陆瑛的描述下,她曾想象过无数次母亲的面容。

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看到。

母亲没有死,却怎么也会出现在这里。

难不成,陆家也将母亲害死了。

想到这里,琅华的心慌跳个不停,想要将一切弄清楚,却眼皮沉重,难以控制的疲倦让琅华再次闭上了眼睛,她努力让自己清醒,听着祖母和母亲的交谈。

顾老太太仔细地看了看琅华,叹口气,“可怜的孩子,镇江城现在连一个像样的郎中也找不到,这样下去可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许氏擦了擦红了的眼睛,“琅华才八岁啊,怎么偏偏就她染上了天花,只要她能好好活着,我情愿替她去死。”

八岁,天花。

琅华的心豁然一颤。

难不成她这不是死后的经历,而是她梦到了八岁时的事?

许氏道:“要不然就让静明师太来试试吧。”

琅华从来没听母亲提起过一位静明师太治好了她的天花。

顾老太太看向静明师太,双手合十,“我们家姐儿,就交给师太了。”

静明师太还礼道:“老太太、太太先出去吧,老衲给姐儿施针,再晚就来不及了。”

许氏向静明师太点点头,然后搀扶了顾老太太,走出屋去。

八岁的时候她一定想不到,从此之后就再也看不到祖母和母亲了。

琅华心中酸涩,焦急中终于再次微微睁开了眼睛。